隨著董必德的離去,那個獲勝的平靜少年隨後就到。
“李昭俠,深夜叨擾,還望海涵。”平靜少年略帶歉意地說道。
李成蹊笑了笑,“洞溪裏是有規矩的地方,我也是個守規矩的人,希望某些人也懂得規矩在何處。”
平靜少年神色平靜,極為溫馴地迴道,“想來念在李昭俠的神威,某些人肯定也會循規蹈矩,不敢胡作非為,畢竟昭俠之怒可是流血五步,血漸黃土。”
李成蹊平靜地注視著他,他也平靜地迴望李成蹊,兩位少年言語中針鋒相對,可眼神中卻毫無殺氣,更多地是某種審視與打量。
李成蹊在審視著他的氣息,在不經意間捕捉他的氣機,試圖揣測他的遞炤關境界。
他亦是如出一轍,甚至眼中偶爾有明亮,仿佛是從李成蹊的眼中看到了什麽。
凝望深淵,深淵也在迴望。
兩位少年的眼中不僅是有對方,更是依稀可見自己的目光。
“奉勸一句,好自為之。”李成蹊說完這句話,就讓風景異關門送客。
平靜少年淡然處之,拱手作揖,麵視前方,慢慢地退走,
“此少年修為絕對不弱,恐怕也是在半步居庸關。”風景異目送少年離去,眼神犀利地凝視許久,甚至李成蹊和他對視的時候,也在暗中觀察。
“臨界之力,非同尋常,證明此人對力量的認知絕對不是越強越好,而是無所不用其極,全力把握每一分力量。”李成蹊迴想方才的對峙,越發肯定他的修為是半步居庸關,“舒英和董大哥都不是半步居庸,目前所見過的少年僅有隋金風一人可做到這個地步。”
“我充其量可以做到遞炤關巔峰力量,但是想要做到半步居庸,實難為之。”風景異自愧不如地說道,“若在洞溪裏別處遇見他,有生死之局,我肯定九死無生。”
李成蹊聽聞這話,反而笑開了花,突然說道,“可惜我是洞溪裏人,他不敢殺我。”
這時,元舒英忽然走出來,仰頭望望天,喉嚨裏發出低沉的吼聲,嚇得他倆趕忙躲到一邊去。
“他這是夢遊?”風景異見狀,隻好低聲問道。
李成蹊慎重點頭,但又疑惑不解,“先前我從未見過他夢遊。”
“想必是少年心性,神遊天外,睡夢中偶然而為之。”風景異低聲嘀咕道。
李成蹊慢慢地爬上樹冠,仔細打量著元舒英,那股澎湃沸騰的氣機如驚濤駭浪,從他體內一波又一波地向外噴湧。
與此同時,他那健碩如龍虎的身軀在以肉眼不可察地速度緩緩濃縮,每每濃縮一丁點,其噴湧的力量便翻滾一輩,經久不衰。
半個時辰過去,元舒英始終保持著這種態勢。
李成蹊和風景異從最先開始的歎為觀止到如今的膽戰心驚,顫顫兢兢地縮在樹冠,大氣不敢出,唯恐驚擾了他的氣機。
夢遊之人,不可冒犯,這點常識,兩人心知肚明。
院外,董必德孤身迴返,忽然間感受到院內那股熟悉的氣息,第一時間就選擇止步不前,甚至收斂了一身氣息,與凡人一般無二地默不作聲。
哪怕不曾親眼所見,遠遠地隔門感受,董必德都心驚肉跳,不敢進門。
“多半是元舒英在練功,能將氣機在遞炤關做到氣如遊龍的絕無二人。”
就這樣詭異靜謐地保持了兩個時辰,元舒英才散去了一身氣機,喉嚨裏的低沉吼聲才消失不見,然後撲通一聲倒地不起。
“他的體魄所產生的力量遠遠超過了遞炤關的力量,難怪我連他八拳都撐不住。”風景異蹲在元舒英的邊上,羨慕不已。
李成蹊也蹲在一邊,沒有急於搬他迴房,而是認真地迴道,“他的身份可不簡單,這種體魄橫練秘法我估計普天之下能修煉的人絕對不過雙手之數。”
風景異還想開口,驟然身心一跳,下意識地連連後退,扭頭望去,不止是自己退後,連李成蹊也麵色驚慌地往後退。
“董大哥,先別進門,舒英似乎出了點問題。”李成蹊倚靠門板,聲音低沉地說道。
董必德原本見著氣機消失,就想推開門,這會兒又感受到那股氣機,立馬縮迴來,可一聽他的語氣不妥當,急忙翻牆而入。
這一入好像是捅了馬蜂窩,元舒英氣機暴漲,腳下風聲鶴唳,刷地一聲消失在原地,拳上氣旋嗤嗤作響,直接一拳遞出。
幸虧董必德早已嚴陣以待,雙臂驟然架起,護住胸口,但仍是被這一拳狠狠捶在臂骨,痛不欲生地噴出一口血,濺射在他的臉上。
元舒英不以為意,氣機再漲,然後拳頭猛地向前一推,董必德再難撐住,雙臂臂骨盡碎,有氣無力地垂下,連著胸腔也被這一拳捶凹陷,生死不知地昏過去。
“根老,你再不現身,我和董大哥就完了。”李成蹊見狀,哪裏還敢上前勸阻,隻好仰頭吼道。
下一刻,董必德和元舒英原地消失。
風景異奇怪地看了眼李成蹊,“方才你對天發什麽神經,還有他倆怎麽不見蹤影?”
李成蹊心有餘悸,噗通一聲跌坐石板,劫後餘生地問道,“居庸關的力量和舒英相比,孰強孰弱?”
“若是按照我的力量來看,肯定是元舒英更強一籌。”風景異篤信不疑。
不是更強一些,是更強一籌,也就是說元舒英的力量完全勝過遞炤關的壓勝古法。
“我懷疑他是神通之力,而不是單純的體魄橫練,就類似於我某些時刻能看穿人心。”風景異斟酌再三,還是認為這一點最合乎情理。
“小木頭,想辦法打消他的念頭,元舒英的破綻太過明顯,不宜暴露。”
李成蹊神色一斂,如約照辦,一本正經地迴道,“確實是體魄橫練所致,以後有機會我帶你去見見我洞溪裏的體魄第一人,袁安生!!!”
提及袁安生,風景異明顯有所意動,顯然是之前有所耳聞,當即充滿期待地迴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體魄至極者屈指可數,而你洞溪裏竟然也有一人,若不見識一番,豈不有愧於心?!!”
李成蹊點頭稱好,不由得想起那句【做我,不難】,下意識地握緊拳頭,為了自由,為了規矩,為了那一句認可,拚一拚又有何妨?
就這樣一夜無話。
次日醒來,嶽牧野緩緩睜開雙眼,張口噴出心肝脾肺腎都暢快淋漓的濁氣,猛地一抖身震碎木桶,赤身走在內屋,雙眼中神采奕奕。
這時,聽聞動靜的嶽管家連忙敲了敲門,語氣凝重地問道,“可是少爺醒了?”
嶽牧野嗯了一聲,“有勞叔父替我守夜。”
嶽管家隻說不敢當,“兩位公子才是勞苦功高。”
嶽牧野又嗯了一聲,態度顯得頗為散漫,對嶽管家說道,“有勞叔父替我取來衣裳。”
嶽管家聞聲,立馬推門而入,恭恭敬敬地遞上。
嶽牧野修為攀升,再看嶽管家,仍是氣息平平,可他清楚記得叔父是如何單手擊退臨閭關的封宣俠,遂低聲問道,“叔父,你究竟是何許修為?”
嶽管家笑了笑,沒有迴他,而是小聲催促道,“快些穿上衣裳,出門見客,先前那副語氣可不算好,算不上咱們大家風範,知否??”
嶽牧野心領神會,穿好衣裳就俯身跪拜,“牧兒知曉。”
嶽管家坦然受之,扶起神色恭敬的他,“在外人麵前不必如此,哪怕是叔父麵前,我家牧野也是坐鎮一郡的大人,絕對不可在外泄了半分心氣。”
“叔父,那賊子可恨,欺我體弱。”嶽牧野想及昨日,氣不可遏。
嶽管家低低笑了一聲,“賀季真曾貴為憲俠,尚且在我洞溪裏逢人做小,甚至捏著鼻子收了冉耘艾為徒,難道你個羽翼未豐的黃毛小子受點挫敗就得尋死覓活,平白墜了好些心氣??”
嶽牧野僵著臉色,悶悶不樂。
“叔父,你為何不肯傳我功法?不然我昨日肯定能打敗他。”
嶽管家臉色凝重地搖頭,“別人不知你的脾性,我會不清楚?小小年紀就沾沾自喜,你瞧瞧袁安生和莊懷柏哪個像你一樣不消停,到處沒事找事?”
嶽管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一旦真讓他學有所成,日後前程必定無望,不消磨盡他的性子,如何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
若不是他這個性子不堪大用,當初又怎麽會暗中請求杜振溪臨時舉薦邴易雲?
唉,不省心的少年,本事不大,脾氣可真不小。
“少爺,該出去見見兩位公子,記著要禮賢下士,那些經學的典故可不是讓你看看就算了的。”
正在穿靴的嶽牧野恍然一驚,連忙踢掉靴子,拉開衣襟,一臉賢良地奔出門外,毫不客氣地跑到冉耘艾麵前,納頭就拜,“嶽牧野謝過兩位公子。”
秋子良見此,眼神一驚,裏外態度大不相同,再思來想去,不由得高看了那位往日俯首做低的嶽管家。
冉耘艾大吃一驚,慌忙地彎腰扶起他,連聲推辭道,“耘艾何德何能,萬萬擔不起牧少爺如此盛情。”
嶽牧野長跪不起,泫然欲泣,低著頭嗓音略帶哭腔地說道,“是牧野無才無能,無力扞衛我洞溪裏的規矩,這才叫外來人禍害鄉裏。”
冉耘艾到底不是洞溪裏長大的,沒有感同身受,但是他對嶽牧野的聲淚俱下頗有好感,當即應承道,“牧少爺勿慌,我和秋兄此行,正是為了幫助牧少爺,力挽狂瀾。”
嶽牧野這才止住哭聲,雙手伏地,再次拜謝道,“我嶽牧野代替洞溪裏百姓謝過冉公子大義。”
冉耘艾心花怒放,連忙托起嶽牧野,大放厥詞道,“牧少爺盡管放心,有我和秋兄出手,管他何人都是手到擒來。”
嶽牧野一邊擦拭眼淚,一邊聲色歡喜地謝道,“冉公子高義,牧野心悅誠服。”
冉耘艾樂不可支。
秋子良迴望屋內的嶽管家,視線中似乎見著他在黑暗中低低嗤笑。
“李昭俠,深夜叨擾,還望海涵。”平靜少年略帶歉意地說道。
李成蹊笑了笑,“洞溪裏是有規矩的地方,我也是個守規矩的人,希望某些人也懂得規矩在何處。”
平靜少年神色平靜,極為溫馴地迴道,“想來念在李昭俠的神威,某些人肯定也會循規蹈矩,不敢胡作非為,畢竟昭俠之怒可是流血五步,血漸黃土。”
李成蹊平靜地注視著他,他也平靜地迴望李成蹊,兩位少年言語中針鋒相對,可眼神中卻毫無殺氣,更多地是某種審視與打量。
李成蹊在審視著他的氣息,在不經意間捕捉他的氣機,試圖揣測他的遞炤關境界。
他亦是如出一轍,甚至眼中偶爾有明亮,仿佛是從李成蹊的眼中看到了什麽。
凝望深淵,深淵也在迴望。
兩位少年的眼中不僅是有對方,更是依稀可見自己的目光。
“奉勸一句,好自為之。”李成蹊說完這句話,就讓風景異關門送客。
平靜少年淡然處之,拱手作揖,麵視前方,慢慢地退走,
“此少年修為絕對不弱,恐怕也是在半步居庸關。”風景異目送少年離去,眼神犀利地凝視許久,甚至李成蹊和他對視的時候,也在暗中觀察。
“臨界之力,非同尋常,證明此人對力量的認知絕對不是越強越好,而是無所不用其極,全力把握每一分力量。”李成蹊迴想方才的對峙,越發肯定他的修為是半步居庸關,“舒英和董大哥都不是半步居庸,目前所見過的少年僅有隋金風一人可做到這個地步。”
“我充其量可以做到遞炤關巔峰力量,但是想要做到半步居庸,實難為之。”風景異自愧不如地說道,“若在洞溪裏別處遇見他,有生死之局,我肯定九死無生。”
李成蹊聽聞這話,反而笑開了花,突然說道,“可惜我是洞溪裏人,他不敢殺我。”
這時,元舒英忽然走出來,仰頭望望天,喉嚨裏發出低沉的吼聲,嚇得他倆趕忙躲到一邊去。
“他這是夢遊?”風景異見狀,隻好低聲問道。
李成蹊慎重點頭,但又疑惑不解,“先前我從未見過他夢遊。”
“想必是少年心性,神遊天外,睡夢中偶然而為之。”風景異低聲嘀咕道。
李成蹊慢慢地爬上樹冠,仔細打量著元舒英,那股澎湃沸騰的氣機如驚濤駭浪,從他體內一波又一波地向外噴湧。
與此同時,他那健碩如龍虎的身軀在以肉眼不可察地速度緩緩濃縮,每每濃縮一丁點,其噴湧的力量便翻滾一輩,經久不衰。
半個時辰過去,元舒英始終保持著這種態勢。
李成蹊和風景異從最先開始的歎為觀止到如今的膽戰心驚,顫顫兢兢地縮在樹冠,大氣不敢出,唯恐驚擾了他的氣機。
夢遊之人,不可冒犯,這點常識,兩人心知肚明。
院外,董必德孤身迴返,忽然間感受到院內那股熟悉的氣息,第一時間就選擇止步不前,甚至收斂了一身氣息,與凡人一般無二地默不作聲。
哪怕不曾親眼所見,遠遠地隔門感受,董必德都心驚肉跳,不敢進門。
“多半是元舒英在練功,能將氣機在遞炤關做到氣如遊龍的絕無二人。”
就這樣詭異靜謐地保持了兩個時辰,元舒英才散去了一身氣機,喉嚨裏的低沉吼聲才消失不見,然後撲通一聲倒地不起。
“他的體魄所產生的力量遠遠超過了遞炤關的力量,難怪我連他八拳都撐不住。”風景異蹲在元舒英的邊上,羨慕不已。
李成蹊也蹲在一邊,沒有急於搬他迴房,而是認真地迴道,“他的身份可不簡單,這種體魄橫練秘法我估計普天之下能修煉的人絕對不過雙手之數。”
風景異還想開口,驟然身心一跳,下意識地連連後退,扭頭望去,不止是自己退後,連李成蹊也麵色驚慌地往後退。
“董大哥,先別進門,舒英似乎出了點問題。”李成蹊倚靠門板,聲音低沉地說道。
董必德原本見著氣機消失,就想推開門,這會兒又感受到那股氣機,立馬縮迴來,可一聽他的語氣不妥當,急忙翻牆而入。
這一入好像是捅了馬蜂窩,元舒英氣機暴漲,腳下風聲鶴唳,刷地一聲消失在原地,拳上氣旋嗤嗤作響,直接一拳遞出。
幸虧董必德早已嚴陣以待,雙臂驟然架起,護住胸口,但仍是被這一拳狠狠捶在臂骨,痛不欲生地噴出一口血,濺射在他的臉上。
元舒英不以為意,氣機再漲,然後拳頭猛地向前一推,董必德再難撐住,雙臂臂骨盡碎,有氣無力地垂下,連著胸腔也被這一拳捶凹陷,生死不知地昏過去。
“根老,你再不現身,我和董大哥就完了。”李成蹊見狀,哪裏還敢上前勸阻,隻好仰頭吼道。
下一刻,董必德和元舒英原地消失。
風景異奇怪地看了眼李成蹊,“方才你對天發什麽神經,還有他倆怎麽不見蹤影?”
李成蹊心有餘悸,噗通一聲跌坐石板,劫後餘生地問道,“居庸關的力量和舒英相比,孰強孰弱?”
“若是按照我的力量來看,肯定是元舒英更強一籌。”風景異篤信不疑。
不是更強一些,是更強一籌,也就是說元舒英的力量完全勝過遞炤關的壓勝古法。
“我懷疑他是神通之力,而不是單純的體魄橫練,就類似於我某些時刻能看穿人心。”風景異斟酌再三,還是認為這一點最合乎情理。
“小木頭,想辦法打消他的念頭,元舒英的破綻太過明顯,不宜暴露。”
李成蹊神色一斂,如約照辦,一本正經地迴道,“確實是體魄橫練所致,以後有機會我帶你去見見我洞溪裏的體魄第一人,袁安生!!!”
提及袁安生,風景異明顯有所意動,顯然是之前有所耳聞,當即充滿期待地迴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體魄至極者屈指可數,而你洞溪裏竟然也有一人,若不見識一番,豈不有愧於心?!!”
李成蹊點頭稱好,不由得想起那句【做我,不難】,下意識地握緊拳頭,為了自由,為了規矩,為了那一句認可,拚一拚又有何妨?
就這樣一夜無話。
次日醒來,嶽牧野緩緩睜開雙眼,張口噴出心肝脾肺腎都暢快淋漓的濁氣,猛地一抖身震碎木桶,赤身走在內屋,雙眼中神采奕奕。
這時,聽聞動靜的嶽管家連忙敲了敲門,語氣凝重地問道,“可是少爺醒了?”
嶽牧野嗯了一聲,“有勞叔父替我守夜。”
嶽管家隻說不敢當,“兩位公子才是勞苦功高。”
嶽牧野又嗯了一聲,態度顯得頗為散漫,對嶽管家說道,“有勞叔父替我取來衣裳。”
嶽管家聞聲,立馬推門而入,恭恭敬敬地遞上。
嶽牧野修為攀升,再看嶽管家,仍是氣息平平,可他清楚記得叔父是如何單手擊退臨閭關的封宣俠,遂低聲問道,“叔父,你究竟是何許修為?”
嶽管家笑了笑,沒有迴他,而是小聲催促道,“快些穿上衣裳,出門見客,先前那副語氣可不算好,算不上咱們大家風範,知否??”
嶽牧野心領神會,穿好衣裳就俯身跪拜,“牧兒知曉。”
嶽管家坦然受之,扶起神色恭敬的他,“在外人麵前不必如此,哪怕是叔父麵前,我家牧野也是坐鎮一郡的大人,絕對不可在外泄了半分心氣。”
“叔父,那賊子可恨,欺我體弱。”嶽牧野想及昨日,氣不可遏。
嶽管家低低笑了一聲,“賀季真曾貴為憲俠,尚且在我洞溪裏逢人做小,甚至捏著鼻子收了冉耘艾為徒,難道你個羽翼未豐的黃毛小子受點挫敗就得尋死覓活,平白墜了好些心氣??”
嶽牧野僵著臉色,悶悶不樂。
“叔父,你為何不肯傳我功法?不然我昨日肯定能打敗他。”
嶽管家臉色凝重地搖頭,“別人不知你的脾性,我會不清楚?小小年紀就沾沾自喜,你瞧瞧袁安生和莊懷柏哪個像你一樣不消停,到處沒事找事?”
嶽管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一旦真讓他學有所成,日後前程必定無望,不消磨盡他的性子,如何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
若不是他這個性子不堪大用,當初又怎麽會暗中請求杜振溪臨時舉薦邴易雲?
唉,不省心的少年,本事不大,脾氣可真不小。
“少爺,該出去見見兩位公子,記著要禮賢下士,那些經學的典故可不是讓你看看就算了的。”
正在穿靴的嶽牧野恍然一驚,連忙踢掉靴子,拉開衣襟,一臉賢良地奔出門外,毫不客氣地跑到冉耘艾麵前,納頭就拜,“嶽牧野謝過兩位公子。”
秋子良見此,眼神一驚,裏外態度大不相同,再思來想去,不由得高看了那位往日俯首做低的嶽管家。
冉耘艾大吃一驚,慌忙地彎腰扶起他,連聲推辭道,“耘艾何德何能,萬萬擔不起牧少爺如此盛情。”
嶽牧野長跪不起,泫然欲泣,低著頭嗓音略帶哭腔地說道,“是牧野無才無能,無力扞衛我洞溪裏的規矩,這才叫外來人禍害鄉裏。”
冉耘艾到底不是洞溪裏長大的,沒有感同身受,但是他對嶽牧野的聲淚俱下頗有好感,當即應承道,“牧少爺勿慌,我和秋兄此行,正是為了幫助牧少爺,力挽狂瀾。”
嶽牧野這才止住哭聲,雙手伏地,再次拜謝道,“我嶽牧野代替洞溪裏百姓謝過冉公子大義。”
冉耘艾心花怒放,連忙托起嶽牧野,大放厥詞道,“牧少爺盡管放心,有我和秋兄出手,管他何人都是手到擒來。”
嶽牧野一邊擦拭眼淚,一邊聲色歡喜地謝道,“冉公子高義,牧野心悅誠服。”
冉耘艾樂不可支。
秋子良迴望屋內的嶽管家,視線中似乎見著他在黑暗中低低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