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棍神威,無人敢出左右!
隋金風忍痛退下,眼神熾熱,一言不發,卻不願再退。
“李成蹊,我承認低估了你的戰力,但你認為我隋金風真的不敵你?”
李成蹊冷眼打量著他,對他的戒備之心不曾降低。
能夠被貫穿掌心而一聲不吭的敵人,李成蹊從來不覺得好對付。
“桃花魚乃靈物,哪怕是你們留住我二人,借此威脅耿星河,也得不到他的認可。”
隋金風撕下長裳,緊緊裹住傷口,哪怕血色浸透長裳也麵無表情,“你以為我真對桃花魚感興趣才來的洞溪裏?”
“我此行隻為正名,好迴故裏求取封正。這尾桃花魚,是我為眾位兄弟所求。”
“至於搶到後,誰能收服它,各憑本事。”
隋金風大度地攤開雙手,我隻負責搶,搶到後你們分配,在此之前就都得聽我的。
否則賀方迴憑什麽願意助紂為虐,幫助他秋收萬為非作歹,難道憑他秋收萬姓秋?
“洞溪裏的少年何其多也!你何必要在此時尋我一戰?”李成蹊一邊說話,一邊默默向後退。
“金風,接棍。”賀方迴去而複返,手中抱著九把短棍,此時正一一遞出。
隋金風以傷手緊握住木棍,再次迎戰李成蹊,高聲問道,“死戰不退,敢否???”
“禦景,速退。”
李成蹊說完這句話,真氣應聲流動,噓氣入體,腳下如生雙翼,微微一動,丈長距離一躍而過,起手便是一棍砸下。
隋金風新仇在心,怒目圓睜,真氣流轉雙臂,其速度絲毫不遜色李成蹊,舉棍相迎。
哢嚓!
隋金風手中木棍猛地斷開,嚇得他連忙退後。
李成蹊眼神灼熱,卻未急於追去,“隋金風對吧,我再問你最後一次,退或不退。”
退後的隋金風神情桀驁,眼神冷冽地迴道,“死戰不退!”
李成蹊叫道,“誰敢借我一棍否?”
賀方迴想也不想地拋出。
李成蹊騰身接下,將尖頭棍遞給薑禦景,迴身對隋金風說道,“我李成蹊不欺手無寸鐵之人。”
“金風接棍。”少年武者聞聲,亦立馬交出木棍。
“李成蹊,此戰過後,無論勝敗,我隋金風都將退出洞溪裏。”
賀方迴等少年欲言又止,可都一個個咬緊牙關,誰也不曾出口動搖他的念頭。
“眾位兄弟,隋金風失約在先,出了洞溪裏,這一債我他日必還。”
賀方迴最先接道,“我芳州泊賀方迴信你隋煬窟隋金風。”
“我也信你。”
“我也信你。”
。
。
。
一連八聲鏗將有力地響起。
“隋金風謝過眾位。”隋金風熱淚盈眶,緊握木棍,正身挺胸,迎戰與他。
“天涯海角,我李成蹊敬你。”李成蹊握緊木棍,正肩昂首,沉聲說道。
隋金風麵色陰鷙,猛然間如鷙鳥飛騰,一身真氣自然升起,在一瞬間隨他的木棍砸下。
陰風撲麵,李成蹊隻覺寒氣逼人,體內真氣不由自主地運轉,雙臂緊緊握住木棍,悍然出棍。
下一秒,兩根木棍碰撞在一起,竟是難以支撐兩人的力量,咚然一聲斷裂。
眼神如水火不容,兩人再度拉開距離。
隋金風拋棄木棍,化身猛鷙,一步跨出如鷙鳥騰空,雙臂化翼,一身真氣化作氣旋凜冽,猛地振翅俯衝。
李成蹊弓腰沉身,雙膝微屈,使一身力量環繞在雙臂,呈現交錯之勢,以守代攻。
碰!
一聲巨響,李成蹊連連後退三步,雙臂以肉眼可見的幅度微微顫抖,硬是使力震退他。
隋金風被迫退後一步,手心之處血流不止,雙拳在那一瞬間連出八擊,以至於雙臂躲在袖中暗暗發麻。
“李成蹊,一拳教你必敗無疑。”隋金風深吸一口靈氣,周身在唿吸間微風漸響,竟然是有了真氣離體的征兆。
“金風,洞溪裏不可使用遞炤關以外的力量。”賀方迴見狀,突然出聲阻止道。
“我這一式仍在遞炤關。”
說完這句話,隋金風身影大動,在眾目睽睽之下毅然消失,再次出現已是拉起一道道殘影,以拳撞在李成蹊的胸口。
噗!噗!
這一刻,兩人齊齊吐血。
隋金風連話都說不出口,轟然倒下。
李成蹊身影搖搖欲墜。
其餘七人見此,意欲動手。
賀方迴一聲令下,“住手,我等武者當言而有信,否則怎麽對得起俠義二字。”
眾人心生愧疚,黯然退下。
賀方迴上前扶起昏迷不醒的隋金風,轉身對李成蹊說道,“前方不隻我我一隊武者,若你短時間內不得康複,最好是繞道而行。”
李成蹊強撐著身子不倒,勉勉強強拱手抱拳,“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賀方迴背起隋金風,一言不發地離開。
“方迴,桃花魚不可不。。。”
“住口,外物哪裏比得過信念!!!我等行走江湖,俠義為重,願賭服輸,不可做言而無信之人。”
於是,一路上無人再提殺迴的事情,隻是各人心思各有不同。
待眾人離開,薑禦景連忙上前,伸手去扶李成蹊,隻聽他開口勸阻,“暫時別靠近我,隋金風的這一擊不是在拳,而是在氣。”
薑禦景不解其意,但未進前。
“以身為柱,以氣為手足,第二關的手段就是引氣離體?”李成蹊問道。
涉及修行,薑禦景斟酌片刻,“遞炤關是引氣入體,以氣為血,洗滌經脈,外磨真身骨肉,內煉四肢經脈。”
“居庸關是承氣居庸,內斂真身為柱,外放真氣為肢,使真氣不隻是遊走體內,更能遊走體外。”
李成蹊思量許久,慎之又慎地問道,“洞開遞炤關,環繞周身的氣旋其實是不可控製的,對否?”
薑禦景肯定地迴道,“氣旋雜亂無章,實際上是靈氣入體,不得及時轉化的冗餘之氣,對身體有害無益。”
“洞開遞炤關,引氣入體,時辰越久,氣旋越多,對肉身損耗也極高。”
李成蹊恍然大悟。
“武者開通遞炤關,其實對身體也有損傷,隻有洞開居庸關,引氣離體,方能以氣抵氣。”
薑禦景點點頭,“遞炤關肉身越強,則洞開遞炤關傷害越低;其經脈儲存真氣越多,則其洞開遞炤關時辰越久。”
李成蹊暗暗記下這一點,由衷謝道,“你說的可比燕子磯說的簡明扼要,更能讓我理解”
薑禦景想起客棧的燕子磯,不由得說道,“就我觀感而言,你出事這麽久,他沒道理不來助拳!”
李成蹊一尋思,“你不提,我還真快忘了他,燕姐姐和燕子磯好久沒見過他倆,也不知是否安好。”
“冉老哥,這片沼澤地咱倆折騰多久?”狼狽不堪的燕子磯枯坐泥潭,渾身上下滿是泥沼,哪裏能看到往日的意氣風發。
身材高大魁梧的冉必德與他一般無二,愁眉不展地接道,“自打進了這片沼澤地,這股沼氣揮之不去,別說是知曉天時,哪怕是方位都不知為何。”
“我倆不會被這片沼澤地。。。”燕子磯嚇得身子一顫,忍不住一個激靈抖動。
冉必德想了想,很肯定地迴道,“不會,我的夥伴見我久久不曾歸隊,必定會來群山中尋我,屆時我倆隻管大聲唿救。”
燕子磯惆悵地閉口不言,腦海中不斷希冀有人到訪。
別人可免了,也不知是福是禍,最好是小木頭到來,救我於水火之中。
半個時辰過去,李成蹊慢慢散去縈繞周身的冗氣,張口噴出堵在胸腔的逆血,抖了抖一身的酸麻,“行了,咱們繼續趕路,爭取在黃昏前進入群山。”
“難不成我倆要在山中過宿?”薑禦景問道。
李成蹊不假思索地點點頭,“東侖山和西來山相距甚遠,憑咱倆的腳程沒個兩三天是迴不去的,前提還得沒遇到攔路虎,不然繞一繞山路可不好走。”
薑禦景眼含淚花,“成蹊,是我對不住你。”
李成蹊爽朗一笑,狠狠拍在他的肩頭,“禦景,咱倆何必計較這些。”
薑禦景默默記下,緊緊跟著他。
一時無話,李成蹊繞過溪水,趕路的時辰近乎翻倍,不覺間夜色降臨,遲遲不曾進山。
桃園外,好幾處火光顯而易見。
“我覺得這群人可能不是少年武者。”李成蹊遠遠地觀望,卻見不著人影,唯有篝火被點燃。
“為何不是少年武者?”
“其一,少年武者不會懂這套規矩,以篝火為盟約;其二,少年武者不會如此謹慎,暗中隱藏。”李成蹊揣測道,“無論是秦卻不,還是秋收萬,或是隋金風,給我們的感覺是堂而皇之的,哪怕偷襲都會有跡可循,唯獨成年武者不會。”
“在你沒來洞溪裏前,我就見過心思歹毒的成年武者,在不經意間殺雞四伏。”
薑禦景一臉崇拜。
“推敲甚好,可惜警惕心不足。”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悄然而至。
李成蹊與薑禦景幾乎是同時握緊兵器。
“不必緊張,我們見過的。”俊秀劍客抱劍在胸,笑吟吟地說道。
李成蹊聞聲,立馬想起這人,拱手作揖,“晚輩李成蹊見過前輩。”
薑禦景有樣學樣,“晚輩薑禦景見過前輩。”
俊秀劍客遂拄劍在前,笑著打量他倆,然後對李成蹊謝道,“多謝先前為我指路,省了我不少尋人的功夫。”
“舉手之勞,義不容辭。”李成蹊誠懇地迴道。
俊秀劍客始終不肯自報家門,兩個少年也默契地不去追問。
“客棧根老尋到我,托我帶迴受困於沼澤的燕子磯與冉必德。”
李成蹊想了想,首先征求薑禦景的意見“可否耽誤一天,先去救下他倆。”
薑禦景毫不猶豫地應允。
“我能帶你去找迴他倆。”李成蹊迴道。
俊秀劍客笑了笑,抱起佩劍,輕聲說道,“有我護送,怎麽快怎麽走。”
“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夜色中,接連幾道身影齊齊現身,其中一人不屑地哼道。
“你倆且見識下何為出劍。”
俊秀劍客身影如風,一晃而逝,隻見夜色中幾道劍光浮現,那幾道身影皆昏迷不醒。
隋金風忍痛退下,眼神熾熱,一言不發,卻不願再退。
“李成蹊,我承認低估了你的戰力,但你認為我隋金風真的不敵你?”
李成蹊冷眼打量著他,對他的戒備之心不曾降低。
能夠被貫穿掌心而一聲不吭的敵人,李成蹊從來不覺得好對付。
“桃花魚乃靈物,哪怕是你們留住我二人,借此威脅耿星河,也得不到他的認可。”
隋金風撕下長裳,緊緊裹住傷口,哪怕血色浸透長裳也麵無表情,“你以為我真對桃花魚感興趣才來的洞溪裏?”
“我此行隻為正名,好迴故裏求取封正。這尾桃花魚,是我為眾位兄弟所求。”
“至於搶到後,誰能收服它,各憑本事。”
隋金風大度地攤開雙手,我隻負責搶,搶到後你們分配,在此之前就都得聽我的。
否則賀方迴憑什麽願意助紂為虐,幫助他秋收萬為非作歹,難道憑他秋收萬姓秋?
“洞溪裏的少年何其多也!你何必要在此時尋我一戰?”李成蹊一邊說話,一邊默默向後退。
“金風,接棍。”賀方迴去而複返,手中抱著九把短棍,此時正一一遞出。
隋金風以傷手緊握住木棍,再次迎戰李成蹊,高聲問道,“死戰不退,敢否???”
“禦景,速退。”
李成蹊說完這句話,真氣應聲流動,噓氣入體,腳下如生雙翼,微微一動,丈長距離一躍而過,起手便是一棍砸下。
隋金風新仇在心,怒目圓睜,真氣流轉雙臂,其速度絲毫不遜色李成蹊,舉棍相迎。
哢嚓!
隋金風手中木棍猛地斷開,嚇得他連忙退後。
李成蹊眼神灼熱,卻未急於追去,“隋金風對吧,我再問你最後一次,退或不退。”
退後的隋金風神情桀驁,眼神冷冽地迴道,“死戰不退!”
李成蹊叫道,“誰敢借我一棍否?”
賀方迴想也不想地拋出。
李成蹊騰身接下,將尖頭棍遞給薑禦景,迴身對隋金風說道,“我李成蹊不欺手無寸鐵之人。”
“金風接棍。”少年武者聞聲,亦立馬交出木棍。
“李成蹊,此戰過後,無論勝敗,我隋金風都將退出洞溪裏。”
賀方迴等少年欲言又止,可都一個個咬緊牙關,誰也不曾出口動搖他的念頭。
“眾位兄弟,隋金風失約在先,出了洞溪裏,這一債我他日必還。”
賀方迴最先接道,“我芳州泊賀方迴信你隋煬窟隋金風。”
“我也信你。”
“我也信你。”
。
。
。
一連八聲鏗將有力地響起。
“隋金風謝過眾位。”隋金風熱淚盈眶,緊握木棍,正身挺胸,迎戰與他。
“天涯海角,我李成蹊敬你。”李成蹊握緊木棍,正肩昂首,沉聲說道。
隋金風麵色陰鷙,猛然間如鷙鳥飛騰,一身真氣自然升起,在一瞬間隨他的木棍砸下。
陰風撲麵,李成蹊隻覺寒氣逼人,體內真氣不由自主地運轉,雙臂緊緊握住木棍,悍然出棍。
下一秒,兩根木棍碰撞在一起,竟是難以支撐兩人的力量,咚然一聲斷裂。
眼神如水火不容,兩人再度拉開距離。
隋金風拋棄木棍,化身猛鷙,一步跨出如鷙鳥騰空,雙臂化翼,一身真氣化作氣旋凜冽,猛地振翅俯衝。
李成蹊弓腰沉身,雙膝微屈,使一身力量環繞在雙臂,呈現交錯之勢,以守代攻。
碰!
一聲巨響,李成蹊連連後退三步,雙臂以肉眼可見的幅度微微顫抖,硬是使力震退他。
隋金風被迫退後一步,手心之處血流不止,雙拳在那一瞬間連出八擊,以至於雙臂躲在袖中暗暗發麻。
“李成蹊,一拳教你必敗無疑。”隋金風深吸一口靈氣,周身在唿吸間微風漸響,竟然是有了真氣離體的征兆。
“金風,洞溪裏不可使用遞炤關以外的力量。”賀方迴見狀,突然出聲阻止道。
“我這一式仍在遞炤關。”
說完這句話,隋金風身影大動,在眾目睽睽之下毅然消失,再次出現已是拉起一道道殘影,以拳撞在李成蹊的胸口。
噗!噗!
這一刻,兩人齊齊吐血。
隋金風連話都說不出口,轟然倒下。
李成蹊身影搖搖欲墜。
其餘七人見此,意欲動手。
賀方迴一聲令下,“住手,我等武者當言而有信,否則怎麽對得起俠義二字。”
眾人心生愧疚,黯然退下。
賀方迴上前扶起昏迷不醒的隋金風,轉身對李成蹊說道,“前方不隻我我一隊武者,若你短時間內不得康複,最好是繞道而行。”
李成蹊強撐著身子不倒,勉勉強強拱手抱拳,“山高水遠,後會有期。”
賀方迴背起隋金風,一言不發地離開。
“方迴,桃花魚不可不。。。”
“住口,外物哪裏比得過信念!!!我等行走江湖,俠義為重,願賭服輸,不可做言而無信之人。”
於是,一路上無人再提殺迴的事情,隻是各人心思各有不同。
待眾人離開,薑禦景連忙上前,伸手去扶李成蹊,隻聽他開口勸阻,“暫時別靠近我,隋金風的這一擊不是在拳,而是在氣。”
薑禦景不解其意,但未進前。
“以身為柱,以氣為手足,第二關的手段就是引氣離體?”李成蹊問道。
涉及修行,薑禦景斟酌片刻,“遞炤關是引氣入體,以氣為血,洗滌經脈,外磨真身骨肉,內煉四肢經脈。”
“居庸關是承氣居庸,內斂真身為柱,外放真氣為肢,使真氣不隻是遊走體內,更能遊走體外。”
李成蹊思量許久,慎之又慎地問道,“洞開遞炤關,環繞周身的氣旋其實是不可控製的,對否?”
薑禦景肯定地迴道,“氣旋雜亂無章,實際上是靈氣入體,不得及時轉化的冗餘之氣,對身體有害無益。”
“洞開遞炤關,引氣入體,時辰越久,氣旋越多,對肉身損耗也極高。”
李成蹊恍然大悟。
“武者開通遞炤關,其實對身體也有損傷,隻有洞開居庸關,引氣離體,方能以氣抵氣。”
薑禦景點點頭,“遞炤關肉身越強,則洞開遞炤關傷害越低;其經脈儲存真氣越多,則其洞開遞炤關時辰越久。”
李成蹊暗暗記下這一點,由衷謝道,“你說的可比燕子磯說的簡明扼要,更能讓我理解”
薑禦景想起客棧的燕子磯,不由得說道,“就我觀感而言,你出事這麽久,他沒道理不來助拳!”
李成蹊一尋思,“你不提,我還真快忘了他,燕姐姐和燕子磯好久沒見過他倆,也不知是否安好。”
“冉老哥,這片沼澤地咱倆折騰多久?”狼狽不堪的燕子磯枯坐泥潭,渾身上下滿是泥沼,哪裏能看到往日的意氣風發。
身材高大魁梧的冉必德與他一般無二,愁眉不展地接道,“自打進了這片沼澤地,這股沼氣揮之不去,別說是知曉天時,哪怕是方位都不知為何。”
“我倆不會被這片沼澤地。。。”燕子磯嚇得身子一顫,忍不住一個激靈抖動。
冉必德想了想,很肯定地迴道,“不會,我的夥伴見我久久不曾歸隊,必定會來群山中尋我,屆時我倆隻管大聲唿救。”
燕子磯惆悵地閉口不言,腦海中不斷希冀有人到訪。
別人可免了,也不知是福是禍,最好是小木頭到來,救我於水火之中。
半個時辰過去,李成蹊慢慢散去縈繞周身的冗氣,張口噴出堵在胸腔的逆血,抖了抖一身的酸麻,“行了,咱們繼續趕路,爭取在黃昏前進入群山。”
“難不成我倆要在山中過宿?”薑禦景問道。
李成蹊不假思索地點點頭,“東侖山和西來山相距甚遠,憑咱倆的腳程沒個兩三天是迴不去的,前提還得沒遇到攔路虎,不然繞一繞山路可不好走。”
薑禦景眼含淚花,“成蹊,是我對不住你。”
李成蹊爽朗一笑,狠狠拍在他的肩頭,“禦景,咱倆何必計較這些。”
薑禦景默默記下,緊緊跟著他。
一時無話,李成蹊繞過溪水,趕路的時辰近乎翻倍,不覺間夜色降臨,遲遲不曾進山。
桃園外,好幾處火光顯而易見。
“我覺得這群人可能不是少年武者。”李成蹊遠遠地觀望,卻見不著人影,唯有篝火被點燃。
“為何不是少年武者?”
“其一,少年武者不會懂這套規矩,以篝火為盟約;其二,少年武者不會如此謹慎,暗中隱藏。”李成蹊揣測道,“無論是秦卻不,還是秋收萬,或是隋金風,給我們的感覺是堂而皇之的,哪怕偷襲都會有跡可循,唯獨成年武者不會。”
“在你沒來洞溪裏前,我就見過心思歹毒的成年武者,在不經意間殺雞四伏。”
薑禦景一臉崇拜。
“推敲甚好,可惜警惕心不足。”
就在這時,一道身影悄然而至。
李成蹊與薑禦景幾乎是同時握緊兵器。
“不必緊張,我們見過的。”俊秀劍客抱劍在胸,笑吟吟地說道。
李成蹊聞聲,立馬想起這人,拱手作揖,“晚輩李成蹊見過前輩。”
薑禦景有樣學樣,“晚輩薑禦景見過前輩。”
俊秀劍客遂拄劍在前,笑著打量他倆,然後對李成蹊謝道,“多謝先前為我指路,省了我不少尋人的功夫。”
“舉手之勞,義不容辭。”李成蹊誠懇地迴道。
俊秀劍客始終不肯自報家門,兩個少年也默契地不去追問。
“客棧根老尋到我,托我帶迴受困於沼澤的燕子磯與冉必德。”
李成蹊想了想,首先征求薑禦景的意見“可否耽誤一天,先去救下他倆。”
薑禦景毫不猶豫地應允。
“我能帶你去找迴他倆。”李成蹊迴道。
俊秀劍客笑了笑,抱起佩劍,輕聲說道,“有我護送,怎麽快怎麽走。”
“好大的口氣,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夜色中,接連幾道身影齊齊現身,其中一人不屑地哼道。
“你倆且見識下何為出劍。”
俊秀劍客身影如風,一晃而逝,隻見夜色中幾道劍光浮現,那幾道身影皆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