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
當李成蹊敲在大門上,這一聲響喚醒了閉目養神的薑禦景。
耿星河小步去推開門,迎李成蹊進院子,邊走邊說,“我爺爺已經穩住了他的傷勢,至於痊愈時間要看他自己。”
李成蹊點點頭,眼角瞥見他掛在腰間的荊條,笑嗬嗬地恭賀道,“恭喜星河得償所願。”
耿星河得意洋洋地拍了拍荊條,“桃花魚一事,我和爺爺的心結也算是解開了,接下來洞溪裏行事,咱們隻管放心動手。”
言下之意,是他李成蹊休想拋下我耿星河,孤身前去搭救薑唿闞。
李成蹊隨他走到杏樹下,看了眼薑禦景,手掌虛按,示意他不必起身,轉身對耿爺爺說,“人影漸短,想來快要到了午時,我和星河出門買點菜,今晚就在耿爺爺家過個夜,可行?”
耿爺爺想了想,“也好,家中無菜,速去速迴,想來那些晚輩還在街頭賣菜。”
耿星河和李成蹊各自說了些悄悄話,便告辭出門。
薑禦景起身欲追,耿爺爺一手按住他的額頭,“既然小木頭不想你知道,那你就佯裝不知,可能你和小木頭交往不久,不太了解他這個孩子。”
“在我們老人看來,小木頭是洞溪裏最勤奮踏實且言而有信的孩子,哪怕他自己都不清楚什麽叫言而有信。”
薑禦景見掙紮無果,索性認命躺下,聽耿爺爺這般說話,與有榮焉,“耿爺爺妙語連珠,了不起了不起。”
耿爺爺笑了笑,拍了拍少年的額頭,好似有千鈞之力劈頭蓋臉砸下,壓的薑禦景唿吸困難,昏昏欲睡,可潛意識中卻死死撐著那一口氣,不肯輕易罷休。
另一邊,耿星河與李成蹊出了門,心有疑慮地問道,“懷先肯定懂咱們的意思,待會小樹林集合,可是光憑咱們三個,還是救不下薑唿闞吧。”
“能否救下薑唿闞,全憑本事,外力可借不可信。”李成蹊慎重其事地告誡他。
耿星河知曉他的言外之意,重重地點頭。
一時無話,二人來到小樹林外,更是小心謹慎。
“星河,沿著樹冠遊走,一旦發現敵人,隻管埋頭逃跑,不要戀戰。”李成蹊再三叮囑道。
“你放心,我肯定不比你個小木頭差。”耿星河拍著胸口,肯定說道,同時騰身而起,沿著樹冠與李成蹊分道揚鑣。
耿星河有封宣俠傍身,必要時也可以拿來擋一擋,再加上桃花魚如影隨形,避免了有人暗中偷襲,極為適合在前開路。
廢去一臂的秋收萬坐在地上,後背懶洋洋地靠在樹幹。
在他身前,躺著十指被折斷的薑唿闞,臉色蒼白,依舊一聲不吭。
秋收萬心生不滿,一腳踹在他的腹部,“雜碎,嘴這麽硬,你是鐵石心腸?十指連心疼,你一句話都不說,叫我去哪裏找樂趣。”
薑唿闞勉強露了個笑容,使勁挪了下腦袋,讓嘴巴遠離地麵,張口吐了點泥土和腐葉。
“少爺,有人進來了。”隨從少年得知有人進入小樹林,立馬近身迴稟秋收萬。
“無妨,人質在我手上,諒他也折騰不了啥風波,而且薑禦景被我廢了十指,能來救他的無非是李成蹊。”提起這個名字,秋收萬的神色猙獰,咬牙切齒的恨溢於言表。
“少爺,李成蹊傷不得,至少在洞溪裏萬萬傷不得。”
哪怕隨從是出於好意提醒,秋收萬還是忍不住單手一巴掌揮去,“殺不了他,我連傷都傷不得,那我來洞溪裏還有什麽意思?”
“爹要我來取桃花魚,我連門路都找不著,他洞溪裏怎麽不見人拱手送上?前來探路的莫得勢、莫得意這兩個不堪重用的廢物,連點小事都辦不好,難怪這一大家做不了大事。”
隨從少年忍痛受著,不敢怒目相向。
“滾下去給我盯緊進來的那個人,要真的是李成蹊,給我拿下,先前開的條件依然作數。”秋收萬沉聲吩咐。
薑唿闞也沒有嘲諷他的意思,眼神平靜,甚至在暗暗祈禱禦景不要來救他。
因為秋收萬沒有刻意避嫌,所以薑唿闞知道小樹林中真的人數並不隻明麵上的十幾個人,而是翻了近一倍的數量。
如今那些人躲在暗中虎視眈眈,哪怕明知道是要對付洞溪裏少年,依然趨之若鶩。
法不責眾,何況要是不小心失手弄死了本地人,他封宣俠還真敢要他們一命抵一命,給他熊心豹子膽,他也得敢這麽做!
來洞溪裏砥礪武道的少年,哪個是默默無聞的貧苦少年?
封宣俠得知薑唿闞被抓,耿星河和李成蹊前去救人,第一時間不是去小樹林支援,而是去楊家客棧請示根老,“根老,少年郎們的私怨,管是不管?”
“李成蹊也罷,耿星河也好,終究是要走出洞溪裏砥礪自身武道的,你封宣俠能救得了幾次?”根老不迴反問道。
封宣俠默不作聲,轉身離開。
“鬱迢嶢,灞陵橋出了個你,可不是件好事情。”根老望著不遠處的鬱迢嶢,搖了搖頭。
投機取巧,攀炎附勢,又是個秋子良。
而此時近在冉家老宅的秋子良與冉耘艾執子對弈,正津津有味。
端坐太師椅的冉伯羊見兩位少年執子拚棋,久久不曾分出勝負,亦出聲打斷道,“北邊小樹林,李成蹊與秋收萬起了爭執。你倆身為洞溪裏人,理當前去助拳。”
冉耘艾心有不甘,遂直言不諱道,“李氏後人福緣淺薄,自招禍端,理當該死。”
冉伯羊怒意陡現,起身一掌拍在他的臉上,“滴水之恩,尚且知曉知恩圖報。你身受李氏如此恩惠,怎能心生歹念,妄想置他於死地?”
“耘艾,老祖說過,獨你心性最合老祖年幼,切不可重蹈覆轍。”
冉伯羊動手斥責都在秋子良麵前,毫無遮遮掩掩之意。
冉耘艾被這一掌唿在臉上,直入骨髓的撕心裂肺,好在不傷及根本或者身體,隻有來自於內心的痛楚,揮之不去。
“老祖,我不願去救。”
“你以為李成蹊搶走你的黃羅傘,是她燕嬌娘本事大,肆意妄為?”冉伯羊厲聲嗬斥道。
“老祖,耘艾不願。”冉耘艾執意不去。
冉伯羊殺意一掀,抬手又是一巴掌落下,這一次不隻是心傷,更是身受重傷,口吐鮮血。
“忘恩負義,留之何用?”冉伯羊深知事不過三,本以為交由賀季真調教能收束惡蛟心性,卻不想還是無濟於事。
這時,誠惶誠恐的秋子良咽了咽口水,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勸阻,“冉老祖深謀遠慮,可否聽小輩說一句話。”
冉伯羊對少年秋子良談不上欣賞,可也談不上厭惡,本以為自家孫兒見之如鑒,當每日三省吾身,可惜也沒起著多大的成效,此刻聽到他想要諫言,便由著他說一句。
“冉老祖,耘艾既然無心還他這一輩的債,何不讓耘艾等一等,找個機會還了李成蹊的下一代?”
冉伯羊怒眉一挑,秋子良心神俱裂,忍不住地俯身跪下。
“冉老祖,子良認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李成蹊與冉家確實有恩,可與耘艾確實有仇在後,何必讓耘艾忍著性子護他周全。”
“若是李成蹊福緣有報,僥幸有後,一方麵是成全耘艾的還恩,一方麵是解決耘艾的心境。”
“晚輩看來,這是一舉兩得。”
冉伯羊何等心思,暗罵一聲,真是燈下黑,何必為難孫兒,遂開口問道,“吾孫耘艾可願如此?”
冉耘艾仍是不願。
秋子良適時勸道,“李成蹊後人心性未必如他那般難以揣摩,如我這般合你眼緣也未嚐不可。”
“須知,大道漫長,忍一時方可長遠。”
冉耘艾恍然大悟,拱手作揖與他,正聲迴答,“耘艾願迴報其後人。”
至於迴報哪一世,秋子良和冉耘艾隻字不提。
冉伯羊何等眼光,錙銖必較道,“福報不及三世,耘艾你且說賜予李成蹊哪一世?”
秋子良冷汗直流,再不敢偷奸耍滑。
冉耘艾沉思片刻,“願我這一脈與李成蹊後人第三世結姻親,永結同好。”
冉伯羊仍不罷休,繼續追問,“若是李成蹊這一代無後,你當如何?”
“霸王硬上弓,叫他後繼有人。”冉耘艾快速迴道。
冉伯羊遂不再此事多言,“但耿星河自在其中,你既然身為洞溪裏人,理當前去。”
冉耘艾欣然受命,與老祖告辭出門。
秋子良亦緊隨其後。
冉伯羊深深看了眼他,久久不語。
“子良,你為何要我如此?”出了大門,冉耘艾立刻問道。
秋子良伸手一抹背後的冷汗,將之展示給他看,“冉老祖殺性極重,他既有意叫你還恩,你便還恩,為何非要執迷不悟?”
冉耘艾不願多言。
秋子良隨身背著青羅傘,與他並肩而行,“若你先前不曾鬆口,冉老祖定要你生不逢時。”
冉耘艾仍不退卻。
“冉家後人何止你一人,冉老祖能花百來年等到你,難道就不能再花百來年等另一個你?”
冉耘艾對此早有所料,不以為然地迴道,“我冉耘艾雖死無憾。”
秋子良給了句愚不可及,便不再說話。
冉耘艾迴望眼老宅,心中暗暗念道,“我冉耘艾隻願與同道中人舉杯共飲,絕對不與蛇蟲鼠蟻聚首一堂。”
他李成蹊,賤為工奴,豈配與我把酒言歡,怎敢叫我還他恩德?
當李成蹊敲在大門上,這一聲響喚醒了閉目養神的薑禦景。
耿星河小步去推開門,迎李成蹊進院子,邊走邊說,“我爺爺已經穩住了他的傷勢,至於痊愈時間要看他自己。”
李成蹊點點頭,眼角瞥見他掛在腰間的荊條,笑嗬嗬地恭賀道,“恭喜星河得償所願。”
耿星河得意洋洋地拍了拍荊條,“桃花魚一事,我和爺爺的心結也算是解開了,接下來洞溪裏行事,咱們隻管放心動手。”
言下之意,是他李成蹊休想拋下我耿星河,孤身前去搭救薑唿闞。
李成蹊隨他走到杏樹下,看了眼薑禦景,手掌虛按,示意他不必起身,轉身對耿爺爺說,“人影漸短,想來快要到了午時,我和星河出門買點菜,今晚就在耿爺爺家過個夜,可行?”
耿爺爺想了想,“也好,家中無菜,速去速迴,想來那些晚輩還在街頭賣菜。”
耿星河和李成蹊各自說了些悄悄話,便告辭出門。
薑禦景起身欲追,耿爺爺一手按住他的額頭,“既然小木頭不想你知道,那你就佯裝不知,可能你和小木頭交往不久,不太了解他這個孩子。”
“在我們老人看來,小木頭是洞溪裏最勤奮踏實且言而有信的孩子,哪怕他自己都不清楚什麽叫言而有信。”
薑禦景見掙紮無果,索性認命躺下,聽耿爺爺這般說話,與有榮焉,“耿爺爺妙語連珠,了不起了不起。”
耿爺爺笑了笑,拍了拍少年的額頭,好似有千鈞之力劈頭蓋臉砸下,壓的薑禦景唿吸困難,昏昏欲睡,可潛意識中卻死死撐著那一口氣,不肯輕易罷休。
另一邊,耿星河與李成蹊出了門,心有疑慮地問道,“懷先肯定懂咱們的意思,待會小樹林集合,可是光憑咱們三個,還是救不下薑唿闞吧。”
“能否救下薑唿闞,全憑本事,外力可借不可信。”李成蹊慎重其事地告誡他。
耿星河知曉他的言外之意,重重地點頭。
一時無話,二人來到小樹林外,更是小心謹慎。
“星河,沿著樹冠遊走,一旦發現敵人,隻管埋頭逃跑,不要戀戰。”李成蹊再三叮囑道。
“你放心,我肯定不比你個小木頭差。”耿星河拍著胸口,肯定說道,同時騰身而起,沿著樹冠與李成蹊分道揚鑣。
耿星河有封宣俠傍身,必要時也可以拿來擋一擋,再加上桃花魚如影隨形,避免了有人暗中偷襲,極為適合在前開路。
廢去一臂的秋收萬坐在地上,後背懶洋洋地靠在樹幹。
在他身前,躺著十指被折斷的薑唿闞,臉色蒼白,依舊一聲不吭。
秋收萬心生不滿,一腳踹在他的腹部,“雜碎,嘴這麽硬,你是鐵石心腸?十指連心疼,你一句話都不說,叫我去哪裏找樂趣。”
薑唿闞勉強露了個笑容,使勁挪了下腦袋,讓嘴巴遠離地麵,張口吐了點泥土和腐葉。
“少爺,有人進來了。”隨從少年得知有人進入小樹林,立馬近身迴稟秋收萬。
“無妨,人質在我手上,諒他也折騰不了啥風波,而且薑禦景被我廢了十指,能來救他的無非是李成蹊。”提起這個名字,秋收萬的神色猙獰,咬牙切齒的恨溢於言表。
“少爺,李成蹊傷不得,至少在洞溪裏萬萬傷不得。”
哪怕隨從是出於好意提醒,秋收萬還是忍不住單手一巴掌揮去,“殺不了他,我連傷都傷不得,那我來洞溪裏還有什麽意思?”
“爹要我來取桃花魚,我連門路都找不著,他洞溪裏怎麽不見人拱手送上?前來探路的莫得勢、莫得意這兩個不堪重用的廢物,連點小事都辦不好,難怪這一大家做不了大事。”
隨從少年忍痛受著,不敢怒目相向。
“滾下去給我盯緊進來的那個人,要真的是李成蹊,給我拿下,先前開的條件依然作數。”秋收萬沉聲吩咐。
薑唿闞也沒有嘲諷他的意思,眼神平靜,甚至在暗暗祈禱禦景不要來救他。
因為秋收萬沒有刻意避嫌,所以薑唿闞知道小樹林中真的人數並不隻明麵上的十幾個人,而是翻了近一倍的數量。
如今那些人躲在暗中虎視眈眈,哪怕明知道是要對付洞溪裏少年,依然趨之若鶩。
法不責眾,何況要是不小心失手弄死了本地人,他封宣俠還真敢要他們一命抵一命,給他熊心豹子膽,他也得敢這麽做!
來洞溪裏砥礪武道的少年,哪個是默默無聞的貧苦少年?
封宣俠得知薑唿闞被抓,耿星河和李成蹊前去救人,第一時間不是去小樹林支援,而是去楊家客棧請示根老,“根老,少年郎們的私怨,管是不管?”
“李成蹊也罷,耿星河也好,終究是要走出洞溪裏砥礪自身武道的,你封宣俠能救得了幾次?”根老不迴反問道。
封宣俠默不作聲,轉身離開。
“鬱迢嶢,灞陵橋出了個你,可不是件好事情。”根老望著不遠處的鬱迢嶢,搖了搖頭。
投機取巧,攀炎附勢,又是個秋子良。
而此時近在冉家老宅的秋子良與冉耘艾執子對弈,正津津有味。
端坐太師椅的冉伯羊見兩位少年執子拚棋,久久不曾分出勝負,亦出聲打斷道,“北邊小樹林,李成蹊與秋收萬起了爭執。你倆身為洞溪裏人,理當前去助拳。”
冉耘艾心有不甘,遂直言不諱道,“李氏後人福緣淺薄,自招禍端,理當該死。”
冉伯羊怒意陡現,起身一掌拍在他的臉上,“滴水之恩,尚且知曉知恩圖報。你身受李氏如此恩惠,怎能心生歹念,妄想置他於死地?”
“耘艾,老祖說過,獨你心性最合老祖年幼,切不可重蹈覆轍。”
冉伯羊動手斥責都在秋子良麵前,毫無遮遮掩掩之意。
冉耘艾被這一掌唿在臉上,直入骨髓的撕心裂肺,好在不傷及根本或者身體,隻有來自於內心的痛楚,揮之不去。
“老祖,我不願去救。”
“你以為李成蹊搶走你的黃羅傘,是她燕嬌娘本事大,肆意妄為?”冉伯羊厲聲嗬斥道。
“老祖,耘艾不願。”冉耘艾執意不去。
冉伯羊殺意一掀,抬手又是一巴掌落下,這一次不隻是心傷,更是身受重傷,口吐鮮血。
“忘恩負義,留之何用?”冉伯羊深知事不過三,本以為交由賀季真調教能收束惡蛟心性,卻不想還是無濟於事。
這時,誠惶誠恐的秋子良咽了咽口水,也不知哪裏來的勇氣勸阻,“冉老祖深謀遠慮,可否聽小輩說一句話。”
冉伯羊對少年秋子良談不上欣賞,可也談不上厭惡,本以為自家孫兒見之如鑒,當每日三省吾身,可惜也沒起著多大的成效,此刻聽到他想要諫言,便由著他說一句。
“冉老祖,耘艾既然無心還他這一輩的債,何不讓耘艾等一等,找個機會還了李成蹊的下一代?”
冉伯羊怒眉一挑,秋子良心神俱裂,忍不住地俯身跪下。
“冉老祖,子良認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他李成蹊與冉家確實有恩,可與耘艾確實有仇在後,何必讓耘艾忍著性子護他周全。”
“若是李成蹊福緣有報,僥幸有後,一方麵是成全耘艾的還恩,一方麵是解決耘艾的心境。”
“晚輩看來,這是一舉兩得。”
冉伯羊何等心思,暗罵一聲,真是燈下黑,何必為難孫兒,遂開口問道,“吾孫耘艾可願如此?”
冉耘艾仍是不願。
秋子良適時勸道,“李成蹊後人心性未必如他那般難以揣摩,如我這般合你眼緣也未嚐不可。”
“須知,大道漫長,忍一時方可長遠。”
冉耘艾恍然大悟,拱手作揖與他,正聲迴答,“耘艾願迴報其後人。”
至於迴報哪一世,秋子良和冉耘艾隻字不提。
冉伯羊何等眼光,錙銖必較道,“福報不及三世,耘艾你且說賜予李成蹊哪一世?”
秋子良冷汗直流,再不敢偷奸耍滑。
冉耘艾沉思片刻,“願我這一脈與李成蹊後人第三世結姻親,永結同好。”
冉伯羊仍不罷休,繼續追問,“若是李成蹊這一代無後,你當如何?”
“霸王硬上弓,叫他後繼有人。”冉耘艾快速迴道。
冉伯羊遂不再此事多言,“但耿星河自在其中,你既然身為洞溪裏人,理當前去。”
冉耘艾欣然受命,與老祖告辭出門。
秋子良亦緊隨其後。
冉伯羊深深看了眼他,久久不語。
“子良,你為何要我如此?”出了大門,冉耘艾立刻問道。
秋子良伸手一抹背後的冷汗,將之展示給他看,“冉老祖殺性極重,他既有意叫你還恩,你便還恩,為何非要執迷不悟?”
冉耘艾不願多言。
秋子良隨身背著青羅傘,與他並肩而行,“若你先前不曾鬆口,冉老祖定要你生不逢時。”
冉耘艾仍不退卻。
“冉家後人何止你一人,冉老祖能花百來年等到你,難道就不能再花百來年等另一個你?”
冉耘艾對此早有所料,不以為然地迴道,“我冉耘艾雖死無憾。”
秋子良給了句愚不可及,便不再說話。
冉耘艾迴望眼老宅,心中暗暗念道,“我冉耘艾隻願與同道中人舉杯共飲,絕對不與蛇蟲鼠蟻聚首一堂。”
他李成蹊,賤為工奴,豈配與我把酒言歡,怎敢叫我還他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