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星河領著薑禦景迴到家中,見到了爺爺正在耐心研磨草藥,麵對兩個少年絲毫不以為奇。
耿爺爺一臉平靜地說道,“星河,扶他平躺草席上,待會就好。”
薑禦景見狀,越發相信玄妙之音的話。
耿爺爺見薑禦景麵色如常,非常欣賞,便好言告知,“我這手正骨法乃是不傳秘技,別說是你一個時辰內的骨折筋斷脈絕,哪怕是兩三年內抽筋扒皮的,隻要你筋骨脈絡尚在體內,我都能叫你還骨生筋長脈,宛若新生。”
薑禦景嘖嘖稱奇,仰頭恭聲道,“耿爺爺神通天人,了不起了不起。”
耿爺爺對此恭維受之無愧,正要侃侃而談。
耿星河催促道,“爺爺,快些辦事,別學了莫小酒鬼的廢話連篇。”
自打爺爺有了酒友,耿星河說話的底氣也越來越足,爺孫倆的關係也一日比一日更融洽,以前的耿星河對爺爺是敬畏有加,現在是敬畏且敬仰。
誰讓耿星河開始修行,更加能理解爺爺某些時候的不近人情。
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李成蹊幼年所經所曆,何嚐不是如此。
迴望洞溪裏九歲以下的少年少女,無論公戶私戶,或多或少都曾在父母手中吃過不小的苦頭,誰能吃的苦頭越大,到了九歲那年,其不凡之處越發顯而易見。
小小年歲,早在父母希冀中飽嚐風霜,暗暗埋下未來振翅翱翔的雛羽。
耿爺爺叫了聲好,雙手一合,一縷清風落在藥草間,依稀可見絲絲縷縷的霜氣冉冉升起。
潛伏在耿星河肩頭雙穴處的桃花魚驀地現身而出,搖曳著魚身落在霜氣中,如魚得水,肆意遊動。
耿星河大為驚奇。
耿爺爺捏起草藥,一邊揉搓落在薑禦景的十指指骨間,一邊細聲為孫兒解釋道,“天地靈氣,上清下濁。桃花魚雖從大地而生,卻是屬於清氣之流,而我耿氏本命氣血得益於洞溪饋贈,世世代代亦屬於清氣之流。所以,由我們氣血孕育而生的霜氣與桃花魚有近親之緣。”
耿星河心有困惑,便開口詢問道,“那邴氏是否也有清氣?”
耿爺爺肯定地搖搖頭,“整座洞溪裏,獨我耿氏得清氣饋贈。”
耿氏清氣,獨此一家,說不定九洲天下,也獨我耿氏如此。
耿星河越發好奇,“那日邴易雲親近桃花魚是何緣故?”
耿爺爺還想迴答,根老已暗中叮囑,“少年事少年愁,咱們這些做長輩的,不要畫蛇添足。”
耿爺爺隻好咽迴腹中,雙手一合,再度落下絲絲縷縷的真氣縈繞薑禦景的指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入其中。
“好咯,半個時辰內可動,近兩日內不可動用真氣,更不可與人對敵,否則傷了根基,再來治愈,是難上加難。”耿爺爺放下雙手,從邊上的杏樹摘下兩片杏葉,一片放在薑禦景的嘴邊,對耿星河說道,“過來滴一滴血在杏葉。”
耿星河聞聲而來,自指尖擠出一點血,落在杏葉。
“少年,吞下杏葉,切勿咀嚼,以真氣煉化即可。”
耿爺爺吩咐完,薑禦景立馬吞下杏葉,閉上雙眼,聚精會神地將之煉化於體內。
而耿爺爺讓星河也在另一片杏葉滴下血液,繼而向杏樹一拋,那片杏葉便消失不見。
然後耿爺爺趁薑禦景煉化杏葉的這段時間,迴到屋內取出那根老荊條,遞到垂涎許久的耿星河手中,“我耿氏與邴氏在讀書一事,千百年來不相伯仲,直至爺爺這一代略顯頹勢,幸好你這孫兒不負所望,為爺爺扳迴這一代,這根代表著我耿氏的老荊條暫時交由你保管。”
耿星河初時接他,欣喜若狂,在聽爺爺說完,隻覺豪氣萬丈。
“爺爺,您放心,孫兒定當不辱使命。”
至於能不能壓邴易雲一頭,耿星河從來不曾懷疑。
以前是爺爺處處讓他藏拙,不準他鋒芒畢露,現在連爺爺都讓他爭一爭書院雌雄,若不能叫邴易雲心甘情願,耿星河自己都不信。
以力壓人,耿星河覺得可行。
“如此草率交出老荊條,你不覺得太過唐突?”根老不合時宜地出現在耿家老宅,同時問向耿爺爺。
“根老,我覺得星河能做到。”
“學脈之爭,你耿氏已勝過一籌,沒看他邴氏連姓都為之改了半邊?”
耿爺爺訕訕一笑,“那是老祖宗的意氣之爭,我當然不希望再度出現,事實上我更希望邴氏能贏迴那一脈,將姓氏重新迎迴。”
“善也!”
根老迴頭看著目瞪口呆的耿星河,語氣篤定地說,“你不用擔心外人知曉這一幕,有我根老坐鎮一地,諒他大羅神仙也折騰不起來。”
“耿星河,事關重大,我隻問你句,可願將來壓製心性,讓邴氏重迴洞溪裏?”
根老見他開口,又叮囑道,“不要急於迴答,這一事是兩姓當年的意氣之爭,無關兩姓任何生死局。”
“這一讓,不止是邴氏迎迴真容,你耿氏甚至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星河敢問根老,邴氏如今之姓是我老祖宗意氣用事所為?”耿星河敏感捕捉到【意氣之爭】,遂開口問道。
根老慎重點頭。
耿星河爽朗一笑,“前途與我,等若浮雲。”
言下之意,輸他一局又何妨?
根老釋然一笑,總算是借耿星河之口解了這一局,於是根老開心地笑道,“星河,你爺爺給你取的名字是真不錯。”
耿星河開懷大笑。
耿爺爺與有榮焉。
根老揮了揮手,起身返迴楊家客棧,又覺得不太妥當,遂挪身去往李子洞,恰好見著了潛心求學的賀季真。
“無妨,在此修行,與你有益,無須多禮。”
賀季真受命,心領神會,仍是心神超脫,起身見禮根老,“晚輩賀季真謝前輩傳道之恩。”
根老側身閃開,頗為欣賞地說道,“能教出寓教於行的杜振溪,果然非同尋常。”
賀季真拱手作揖,不敢接話。
根老又說道,“可惜不是我洞溪裏人。”
賀季真難得說了句玩笑話,“洞溪裏不過千人,已是龍馬精神,鸞翔鳳集,再奢求人人如我賀季真,豈不是天理不容?”
根老哈哈大笑,“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賀季真見根老到訪,知他定然有事在身,遂自閉五官,充耳不聞。
根老越發滿意他的心性,亦朗聲念道,“敬天禮地,拜洞謁溪;桃李敕令,本命歸位。”
接下來的一段話,根老以神通一一讀出,遂化為點點滴滴的露珠升空,繼而融入李子洞的石匾內。
根老揮手散去禁製,對賀季真說道,“世間如你這般可憐人越多,世間如耿星河這般幸運兒越多。”
“前人積福,後世成蔭,善也善也!”
賀季真自認為五官封閉,不受外界影響,沒想到根老還是傳音入耳,令他心有所動,正要起身迴話,駭然發現自己還在打坐修神,哪裏有過起身的痕跡?
根老迴返客棧,莫得意驀然迴首,早已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但仍然守著解救兄長的念頭,心境不為所動。
“根老,我如今是在夢境,還是在現實中?”
根老眯著眼看著他,任他猜測。
無論是夢境,還是現實,一旦莫得意熬不住心性折磨,一念作惡,這個心性之爭自然迎刃而解。
莫得意惆悵地歎了口氣,繼續埋頭給客人端茶倒酒。
根老滿意地繼續埋頭假寐,暗中觀察李成蹊的行蹤。
“李成蹊,我是灞陵橋鬱迢嶢。”
李成蹊見之則喜,“巧了,我正好想找你和馮承當,還有張越岑。”
鬱迢嶢麵露疑惑神色,“你找我們所為何事?”
李成蹊不迴他,而是問他,“你攔住我,是想求戰?”
鬱迢嶢搖搖頭,“我找你是確認一件事,耿星河真的打敗了秦卻不?”
李成蹊想了一會兒,“這件事事出有因,若秦卻不覺得是敗,那就是敗。”
鬱迢嶢依然不解其意,卻沒有繼續追問,既然是事出有因,肯定是不便透露。
“你說說看,找我們三個有何貴幹?”
“你還記得那天對梁為之出手的少年?”李成蹊問道。
鬱迢嶢自然認得那個少年,“我知道他是秋天漠的小少爺秋收萬,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混蛋,漠視俠義二字,行事乖張,極為不討喜。”
“我想請你們為我攔住他。”李成蹊開誠布公道。
鬱迢嶢毅然拒絕。
李成蹊便沒有再遊說,越過他大步離去。
鬱迢嶢微微地鬆了口氣,生怕他不知好歹地強行要他參戰。
薑唿闞被抓,薑禦景受傷,進入洞溪裏的少年幾乎無人不知。
秋收萬不僅將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眾所周知,也特意賣了個口徑讓所有人知難而退。
正因如此,鬱迢嶢才會選擇此時來問話。
我鬱迢嶢可以參戰,但是你李成蹊要告訴我秦卻不因何而敗。
當然,李成蹊並未強求要他出戰,隻是隨口一提便不願多言。
“李成蹊,出了洞溪裏,江湖高遠,我鬱迢嶢自然會再來找你一戰。”
對他的拒絕,李成蹊毫不意外,哪怕是梁為之不願出手,也不足為奇。
直到快要進入耿家大宅,馮承當和張越岑也不曾露麵。
耿爺爺一臉平靜地說道,“星河,扶他平躺草席上,待會就好。”
薑禦景見狀,越發相信玄妙之音的話。
耿爺爺見薑禦景麵色如常,非常欣賞,便好言告知,“我這手正骨法乃是不傳秘技,別說是你一個時辰內的骨折筋斷脈絕,哪怕是兩三年內抽筋扒皮的,隻要你筋骨脈絡尚在體內,我都能叫你還骨生筋長脈,宛若新生。”
薑禦景嘖嘖稱奇,仰頭恭聲道,“耿爺爺神通天人,了不起了不起。”
耿爺爺對此恭維受之無愧,正要侃侃而談。
耿星河催促道,“爺爺,快些辦事,別學了莫小酒鬼的廢話連篇。”
自打爺爺有了酒友,耿星河說話的底氣也越來越足,爺孫倆的關係也一日比一日更融洽,以前的耿星河對爺爺是敬畏有加,現在是敬畏且敬仰。
誰讓耿星河開始修行,更加能理解爺爺某些時候的不近人情。
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李成蹊幼年所經所曆,何嚐不是如此。
迴望洞溪裏九歲以下的少年少女,無論公戶私戶,或多或少都曾在父母手中吃過不小的苦頭,誰能吃的苦頭越大,到了九歲那年,其不凡之處越發顯而易見。
小小年歲,早在父母希冀中飽嚐風霜,暗暗埋下未來振翅翱翔的雛羽。
耿爺爺叫了聲好,雙手一合,一縷清風落在藥草間,依稀可見絲絲縷縷的霜氣冉冉升起。
潛伏在耿星河肩頭雙穴處的桃花魚驀地現身而出,搖曳著魚身落在霜氣中,如魚得水,肆意遊動。
耿星河大為驚奇。
耿爺爺捏起草藥,一邊揉搓落在薑禦景的十指指骨間,一邊細聲為孫兒解釋道,“天地靈氣,上清下濁。桃花魚雖從大地而生,卻是屬於清氣之流,而我耿氏本命氣血得益於洞溪饋贈,世世代代亦屬於清氣之流。所以,由我們氣血孕育而生的霜氣與桃花魚有近親之緣。”
耿星河心有困惑,便開口詢問道,“那邴氏是否也有清氣?”
耿爺爺肯定地搖搖頭,“整座洞溪裏,獨我耿氏得清氣饋贈。”
耿氏清氣,獨此一家,說不定九洲天下,也獨我耿氏如此。
耿星河越發好奇,“那日邴易雲親近桃花魚是何緣故?”
耿爺爺還想迴答,根老已暗中叮囑,“少年事少年愁,咱們這些做長輩的,不要畫蛇添足。”
耿爺爺隻好咽迴腹中,雙手一合,再度落下絲絲縷縷的真氣縈繞薑禦景的指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融入其中。
“好咯,半個時辰內可動,近兩日內不可動用真氣,更不可與人對敵,否則傷了根基,再來治愈,是難上加難。”耿爺爺放下雙手,從邊上的杏樹摘下兩片杏葉,一片放在薑禦景的嘴邊,對耿星河說道,“過來滴一滴血在杏葉。”
耿星河聞聲而來,自指尖擠出一點血,落在杏葉。
“少年,吞下杏葉,切勿咀嚼,以真氣煉化即可。”
耿爺爺吩咐完,薑禦景立馬吞下杏葉,閉上雙眼,聚精會神地將之煉化於體內。
而耿爺爺讓星河也在另一片杏葉滴下血液,繼而向杏樹一拋,那片杏葉便消失不見。
然後耿爺爺趁薑禦景煉化杏葉的這段時間,迴到屋內取出那根老荊條,遞到垂涎許久的耿星河手中,“我耿氏與邴氏在讀書一事,千百年來不相伯仲,直至爺爺這一代略顯頹勢,幸好你這孫兒不負所望,為爺爺扳迴這一代,這根代表著我耿氏的老荊條暫時交由你保管。”
耿星河初時接他,欣喜若狂,在聽爺爺說完,隻覺豪氣萬丈。
“爺爺,您放心,孫兒定當不辱使命。”
至於能不能壓邴易雲一頭,耿星河從來不曾懷疑。
以前是爺爺處處讓他藏拙,不準他鋒芒畢露,現在連爺爺都讓他爭一爭書院雌雄,若不能叫邴易雲心甘情願,耿星河自己都不信。
以力壓人,耿星河覺得可行。
“如此草率交出老荊條,你不覺得太過唐突?”根老不合時宜地出現在耿家老宅,同時問向耿爺爺。
“根老,我覺得星河能做到。”
“學脈之爭,你耿氏已勝過一籌,沒看他邴氏連姓都為之改了半邊?”
耿爺爺訕訕一笑,“那是老祖宗的意氣之爭,我當然不希望再度出現,事實上我更希望邴氏能贏迴那一脈,將姓氏重新迎迴。”
“善也!”
根老迴頭看著目瞪口呆的耿星河,語氣篤定地說,“你不用擔心外人知曉這一幕,有我根老坐鎮一地,諒他大羅神仙也折騰不起來。”
“耿星河,事關重大,我隻問你句,可願將來壓製心性,讓邴氏重迴洞溪裏?”
根老見他開口,又叮囑道,“不要急於迴答,這一事是兩姓當年的意氣之爭,無關兩姓任何生死局。”
“這一讓,不止是邴氏迎迴真容,你耿氏甚至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星河敢問根老,邴氏如今之姓是我老祖宗意氣用事所為?”耿星河敏感捕捉到【意氣之爭】,遂開口問道。
根老慎重點頭。
耿星河爽朗一笑,“前途與我,等若浮雲。”
言下之意,輸他一局又何妨?
根老釋然一笑,總算是借耿星河之口解了這一局,於是根老開心地笑道,“星河,你爺爺給你取的名字是真不錯。”
耿星河開懷大笑。
耿爺爺與有榮焉。
根老揮了揮手,起身返迴楊家客棧,又覺得不太妥當,遂挪身去往李子洞,恰好見著了潛心求學的賀季真。
“無妨,在此修行,與你有益,無須多禮。”
賀季真受命,心領神會,仍是心神超脫,起身見禮根老,“晚輩賀季真謝前輩傳道之恩。”
根老側身閃開,頗為欣賞地說道,“能教出寓教於行的杜振溪,果然非同尋常。”
賀季真拱手作揖,不敢接話。
根老又說道,“可惜不是我洞溪裏人。”
賀季真難得說了句玩笑話,“洞溪裏不過千人,已是龍馬精神,鸞翔鳳集,再奢求人人如我賀季真,豈不是天理不容?”
根老哈哈大笑,“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賀季真見根老到訪,知他定然有事在身,遂自閉五官,充耳不聞。
根老越發滿意他的心性,亦朗聲念道,“敬天禮地,拜洞謁溪;桃李敕令,本命歸位。”
接下來的一段話,根老以神通一一讀出,遂化為點點滴滴的露珠升空,繼而融入李子洞的石匾內。
根老揮手散去禁製,對賀季真說道,“世間如你這般可憐人越多,世間如耿星河這般幸運兒越多。”
“前人積福,後世成蔭,善也善也!”
賀季真自認為五官封閉,不受外界影響,沒想到根老還是傳音入耳,令他心有所動,正要起身迴話,駭然發現自己還在打坐修神,哪裏有過起身的痕跡?
根老迴返客棧,莫得意驀然迴首,早已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但仍然守著解救兄長的念頭,心境不為所動。
“根老,我如今是在夢境,還是在現實中?”
根老眯著眼看著他,任他猜測。
無論是夢境,還是現實,一旦莫得意熬不住心性折磨,一念作惡,這個心性之爭自然迎刃而解。
莫得意惆悵地歎了口氣,繼續埋頭給客人端茶倒酒。
根老滿意地繼續埋頭假寐,暗中觀察李成蹊的行蹤。
“李成蹊,我是灞陵橋鬱迢嶢。”
李成蹊見之則喜,“巧了,我正好想找你和馮承當,還有張越岑。”
鬱迢嶢麵露疑惑神色,“你找我們所為何事?”
李成蹊不迴他,而是問他,“你攔住我,是想求戰?”
鬱迢嶢搖搖頭,“我找你是確認一件事,耿星河真的打敗了秦卻不?”
李成蹊想了一會兒,“這件事事出有因,若秦卻不覺得是敗,那就是敗。”
鬱迢嶢依然不解其意,卻沒有繼續追問,既然是事出有因,肯定是不便透露。
“你說說看,找我們三個有何貴幹?”
“你還記得那天對梁為之出手的少年?”李成蹊問道。
鬱迢嶢自然認得那個少年,“我知道他是秋天漠的小少爺秋收萬,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混蛋,漠視俠義二字,行事乖張,極為不討喜。”
“我想請你們為我攔住他。”李成蹊開誠布公道。
鬱迢嶢毅然拒絕。
李成蹊便沒有再遊說,越過他大步離去。
鬱迢嶢微微地鬆了口氣,生怕他不知好歹地強行要他參戰。
薑唿闞被抓,薑禦景受傷,進入洞溪裏的少年幾乎無人不知。
秋收萬不僅將這件事傳的沸沸揚揚,眾所周知,也特意賣了個口徑讓所有人知難而退。
正因如此,鬱迢嶢才會選擇此時來問話。
我鬱迢嶢可以參戰,但是你李成蹊要告訴我秦卻不因何而敗。
當然,李成蹊並未強求要他出戰,隻是隨口一提便不願多言。
“李成蹊,出了洞溪裏,江湖高遠,我鬱迢嶢自然會再來找你一戰。”
對他的拒絕,李成蹊毫不意外,哪怕是梁為之不願出手,也不足為奇。
直到快要進入耿家大宅,馮承當和張越岑也不曾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