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母自從榴姑離開後,對她的女兒說:“孩兒現在迴來了,因為你弟弟心狠手辣,逼你嫁人,難道你就這樣罷休了?”
雪氏說:“他既然不認我為嫂子,還和你爭論,就讓孩兒跟著我娘,了結這個世界的事情,這樣我做媳婦的道德算盡了,也可以對泉下的人交代。”
母親說:“可是孩兒的娘家貧窮,你素來過著豐富的生活,粗糲的食物怎麽能夠維持生計?”
雪氏說:“順其自然,這是孩兒的願望。再說,孩兒曾拜三緘仙官為徒,贈送十兩銀子,榴姑又贈送二十兩銀子,交給孩兒的娘家,用作生活費。孩兒幫榴姑傳道學習功法,從此再也沒有染指一點世俗之事。”
母親說:“榴姑離開後,不知道還會不會迴來?”
雪氏說:“修道之人豈會沒有信用?而且當初榴姑去的時候,仙官囑托了她保護,她已經答應了。母親不要擔心,孩兒知道榴姑一定會迴來的。”
母親說:“既然如此,隻要孩兒心堅定,有這些銀子,可以維持生計。”
話還未說完,門外突然來了一個女子。母女看了過去,原來是榴姑。
雪氏說:“榴姑師姐,你為什麽沒有告別就離開了?”
榴姑說:“我離開洞府已經很久了,怕母親擔心,才突然迴家,安撫母親的心。等一切都告訴了我母親,我才敢再迴來。
聖人說:‘旅行必有規劃’,就是這個意思。”
雪氏說:“師姐這次能夠在此停留幾天呢?”
榴姑說:“傳授你入門的法訣,隻需要三天。你知道了就要學習。等學熟了,我再來傳授後續的步驟。”
雪氏非常高興,立即邀請她進屋。
榴姑詳細地傳授了進門的秘訣。雪氏聰明過人,一說就明白了。
住了三天,榴姑告別離去,說:“道妹,好好學功,將來師尊命人傳召,方可團聚。此刻正是姐妹各自修煉大道的時候。”說完就飛身離去。
從此以後,雪氏每天早上刻苦修煉,不需要多說了。
說到三緘自稱榴姑送走雪氏後,師徒行走不定,又不知道去向哪裏。
一天,三緘對狐疑說:“最近奔波得太急了,身體已經感到疲倦了。前麵找一個地方暫時休養一下,怎麽樣?”
狐疑說:“這樣吧,師父和紫光慢慢來,弟子去探訪一下。”
行走二十餘裏,遠遠見一座山,高聳而美麗,正準備去探問,突然一個中年人出現在麵前。
狐疑行禮詢問:“前麵那座山叫什麽名字?”
那人說:“那是絕塵山。”
狐疑問:“為什麽叫絕塵?”
那人說:“因為這座山高而險峻,與塵世隔絕。”
狐疑問:“山上有寺廟嗎?”
那人說:“天下名山,居住的人要麽是僧人,要麽是道士。絕塵山裏邊,有一座寺廟。寺廟由老僧主持,觀由老道主持。”
狐疑還想追問,那人說:“我難以久待,就不多談了。”說完打個招唿,向別處走去。
那時候,三緘和紫光已經到達了,看到狐疑站在道左麵,過來詢問:“息間在哪裏,能找得到嗎?”
狐疑說:“已經找到了。”
三緘說:“寺廟還是觀?”
狐疑說:“寺廟和觀各有一個,我們隨師父住在哪裏。”
三緘說:“僧還是道?”
狐疑說:“僧和道都有,隨師父挑選。”
三緘說:“這座山是山還是水?”
狐疑說:“是山,不是水。”
三緘說:“山在什麽地方?”
狐疑說:“前麵高聳雲端的就是。”
三緘仰望前方,果然看到蜿蜒曲折的山巒,翠綠重疊,煙霧迷離,非常幽雅。
三緘說:“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山,可以消遣幾天了。”
師徒於是最終向這座山前進,曲折而緩慢地往上走。
到達山頂後,看到山頂的東側又有一個露出來的山頂,每個山頂上都有廟宇,兩個山頂相對麵對。
三緘說:“不知道觀所在何處?在觀中有一條道,與我同伴,可以居住。”
狐疑說:“師傅在這裏休息,弟子去探尋一下。”
三緘與紫光在忪樹下休息,狐疑來到了左邊的寺廟,仰頭看到額上寫著“古佛寺”。
轉身離開,來到鬆樹下,對三緘說:“這是左邊的寺廟,觀應該在右邊的山頂上。”
師徒匆忙朝右邊的山頂看去。當他們到達觀門時,抬頭看到上麵寫著“玄天觀”。
師徒剛一進去,觀內的老道迎接他們。進入客堂,師徒坐下。老道端上茶,問他們的來曆。
三緘一一詳細說明,並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老道說:“我們敝觀太小了,如不見道爺嫌棄,隻管安靜地住幾天吧。”
說完,他立即領著師徒進入另一間廂房,四麵窗戶緊閉,蕉樹掩映,廂房裏有床榻和桌子,一應俱全,幹淨無塵。
老道說:“道爺師徒可以住在這裏,可以嗎?”
三緘說:“非常合適,太感謝道長了!”
當晚吃過齋食後,安宿不再提起。
第二天早上,三緘在齋食還沒做好之前,向左邊廂房散步消遣。左邊的廂房與右邊沒有什麽不同,但窗戶四麵緊閉,難以打開。
三緘通過窗縫窺視,外麵都是青鬆和翠柏。他轉身從左牆的窗縫向外看去,突然看到桑樹枝上坐著一個女子,唇紅如朱,麵色白如粉,身穿黃裙和翠服,姿態嬌媚,迷人極了。
三緘暗自思忖:“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女子,這肯定是妖物所化。隻是不知道是什麽物種化的,是否曾經對人造成過傷害?”
等齊備了早齋食物,老道進入廂房,陪著坐下閑談。
三緘說:“左邊的廂房布置與右邊的沒有什麽區別,為什麽窗戶緊閉不開呢?”
老道說:“幾年前窗戶都是開著的,近年來緊閉起來,是因為外麵有很多怪物。”
三緘說:“什麽怪物?”
老道說:“曾經見過一個美女,有時散發著頭發,有時裹著腳,有時對著鏡子,有時穿著衣物,人一見到她,就捂住手。凡是接近這個女子的人,必然昏倒幾天才蘇醒。所以現在窗戶不敢打開。”
三緘說:“為什麽不把她收起來?”
老道說:“去年也有一個逍遙客來到這裏,試圖與怪物在林中鬥法。不僅沒有勝過怪物,險些喪失性命。我見到那怪物在追逐逍遙客,無法可施,急命道童擊鼓鳴鍾,才讓怪物消失。但是仍然不知道那個怪物到底是什麽,竟然如此厲害。”
三緘說:“那個怪物在這裏已經有兩年了,還沒有殺死過一個人嗎?”
老道說:“怪物在這個地方已經有兩年了,還沒有成功殺死過一個人。”
三緘說:“那一定是修道未成之人。”
老道說:“道爺您怎麽知道?”
三緘說:“那些善於傷害人的怪物,都是還沒有修道入門的人。像修道未成之人,絕不會隨意殺害他人的生命,還能保護人。”
老道說:“果然如此,那個怪物應該就是修道未成之人。”
三緘說:“你又是怎麽知道的?”
老道說:“前幾個月,有一個逃亡的女子在這個山裏,年齡隻有十二三歲,我通過窗縫看到,怪物常常用果子喂她。根據道爺所說,結合我所看到的,我已經知道她能夠保護人,難道不是修道未成之人嗎?”
三緘說:“既然如此,今晚老道早點睡,我要把她收起來。”
老道說:“你不要驚動她,否則會像逍遙客一樣被驅趕。”
三緘說:“我不像逍遙客那樣沒術法。你們早些休息吧,明天那個怪物就會自動離開。”
老道說:“如果你不能勝過那個怪物,被她追趕的話,你可以讓我的弟子敲動鍾鼓,來救你。”
三緘說:“老道放心,不必擔心。”
果然在那個晚上,老道點燃香後立即迴到寢室,三緘偷偷命令狐疑爬出窗戶,去收拾那個怪物。
狐疑出去後,見到怪物麵帶笑容,卻沒有說話,上前扭住女子的衣服。
女子說:“你想幹什麽?”
狐疑說:“我奉師命專來捉拿你。”
女子說:“你想捉拿我,那就來試試我的道法。”
狐疑說:“你想試試什麽道法?”
女子說:“你隨便施展。”
狐疑聽完後,化身為三個頭六隻手,青麵紅須,手持鐵杆和長矛,向女子刺去。
女子扭動身體一變化,變成了千百隻鐵鴉,前後左右飛撲狐疑。
正緊急之際,三緘將飛龍瓶朝空中拋了下去,金光萬道,火龍紛繞。鐵鴉一見,驚嚇地逃走了。
三緘收迴了這個瓶子,匆忙用腸紼子扔向空中,隻見從天外出現了青黃兩道光芒,頃刻間將妖怪束縛在地下。
三緘說:“你是什麽妖怪,詳細說出來。如果敢傲慢我,我絕不會放過你!”
女子說:“我原本是吉了的化身,在秦嶺北部的碧雲洞修煉。突然出現一個老狐狸,法力非常高強,搶走了洞穴,我逃到這裏,無法迴到洞中。實際上,我並沒有傷害別人,希望仙官能恕之。我願意拜於門下,追求大道。”
三緘說:“既然你有求道之心,那你自然是可以成為修道者的器皿。”
收迴腸紼,命她起身。吉了整理好衣裙,向三緘行參拜禮,並拜見狐疑、紫光,三緘給她起了一個道號叫\"了塵子\"。
吉了高興地請教修行的大道,三緘傳授了一二,說:“你可以另尋一個洞府,日夜修行。將來如果有命令傳給你,你要立即前去。”了塵子點頭表示同意,向三緘告別離去。
第二天早上,三緘命令狐疑、紫光將左廂的窗戶全部打開,又是一番新景象。
老道匆忙來到廂房內,詢問三緘說:“妖物已經收到了嗎?”
三緘說:“已經收了。”
老道問:“收在哪裏?”
三緘說:“收起來然後又放了出去。”
老道心存疑慮,走到左廂,看到窗戶四周一一打開。試著望向窗外,果然沒有妖怪的痕跡了。
老道內心暗自驚訝,然後對三緘說:“道長的法力真高妙,收妖如此輕鬆!經過這幾十裏的路程,有一座閣樓叫做‘登天’,因為它建在高山上,常常被雲霞所包圍,所以叫登天閣。
閣樓非常宏偉,不知道裏麵是否有妖怪,不僅無人敢去,而且這個地方絕對沒有人痕跡存在。
我看道長有這種法力,為何不施展仁德,趕走那些妖怪,以免讓登天閣中的神佛們冷落呢?”
三緘說:“收妖不難,隻是我不知道迴去的路在哪裏。”
老道問:“道爺迴去的路在哪裏?”
三緘說:“根據目前的情況,我要向西前進。”
老道高興地說:“登天閣就在這座山的西麵。”
三緘說:“既然如此,舉手之勞,有何妨礙?”
老道說:“道爺既然答應了,我先去那裏與鄉親商量一下。道爺暫時在此安住幾日。我去商議好後,迎接您的到來。”三緘答應了。
老道於第二天早上,朝登天閣山腳走去。先去鄉老的家中拜見鄉老。
鄉老說:“道長放棄登天閣後,還在哪裏居住?”
老道說:“我無處棲身,過著隨緣度日的生活,現在得到了玄天觀,就住在那裏。”
鄉老說:“難道是在絕塵山的玄天觀嗎?”
老道說:“是的。”
鄉老說:“您的身份確切了,登天閣中作妖的已經霸占著,香火全無。閣旁邊的村民也都遠遠遷離,田地變成荊棘叢生,真是讓人心痛。老道正是為了這個事情而來的。”
鄉老問:“怎麽辦?”
老道說:“玄天觀中有一個妖女,法術高強。前日突然來了道爺和他的兩個徒弟,已經將妖怪抓住。我請求他們施展仁慈,順便驅趕登天閣中的妖怪,他們也答應了。今天我來這裏,隻是與鄉親商量一下。”
鄉老說:“既然他們有能力收妖,麻煩您迴去迎接他們一行。等妖怪被驅除之後,您可以迴去處理香火的事務。”
老道說:“這是當然的。不過,如果要請道爺收妖,必須通告村眾,讓每個人都欣喜,才能去接他們。”
鄉老完全同意他的說法,於是第二天遍告村中。
村中年輕人和長者們聚集在鄉老的家下,彼此詢問原因,交換意見。
有人說:“有人能夠收妖,我們村終於得到了吉祥,真是多麽幸運!”。
一個年輕人說:“世上有許多巫師和道士,最先以不索取財富而贏得口碑,可是等你使用他們的時候,就會獅子大開口,索要重重謝禮了。這些人隻會用言語騙人,其實他們的道術一無是處,反而惹怒了妖怪,鬧得更糟。道長所說的收妖的法術如神一般,難道不是同類嗎?”
村民說:“天下的事情,隻有不索取金錢的人,才能招來鬼神的敬仰。那些能夠收服妖怪的人,肯定沒有索要錢財吧?”
另一個年輕人說:“世上有巫師一類的人,一開始以不索要財物為噱頭,等你們使用他們的服務後,往往會苦苦索要重謝,這也是俗氣和常見的事情。道長還是要慎重考慮。”
老道說:“我觀察到收服妖怪的人,一毛不收。”
村民說:“既然如此,凡事就以道長的意見為準。我們村子裏沒有出什麽禮物。可以為您提供幾頓飯,我們願意這樣做。” 經過商議,老道返迴了村子。
三緘說:“道長為何一日就返迴了?”
老道說:“村民聽說道爺會收服妖怪,個個都很高興,虔誠地希望道爺施以仁慈,為這片土地除去害蟲。所以我匆忙迴來,不敢耽擱。”
三緘說:“這次什麽時候去?”
老道說:“村民和我約定在明天上午見麵。”
第二天一早,老道開始吃齋飯。師徒用餐後,就一起出發了。
到了中午時分,已經到達了鄉老家。鄉老熱情地安排了齋宴,等待著師徒的到來。
住了一夜,三緘對老道說:“我們師徒要去登天閣收服這個妖怪。收服之後,你需要召集村民一起砍伐雜草。”老道答應了。
三緘和狐疑一步步走向天閣。行至山腳,兜兜轉轉,一直走到閣前,滿地都是雜草,看不清。
狐疑說:“師父先在閣門處稍事休息,讓徒弟進去查看一番。”
三緘說:“好。” 狐疑進了閣中,隱身不露形跡,檢查了閣子的上下,一無所見。
轉頭看東廂內,看到一個惡鬼坐在石凳上。左右站著男男女女,全都披頭散發,吐舌頭。
狐疑看了一遍,四處搜索,沒有其他妖怪。
心裏想:“這個應該是陰魔。”趕忙走到閣外,告訴三緘。
三緘說:“我們占據了妖怪的地盤,可能有道法。如果是陰鬼,收服它就不難了。”
狐疑說:“師父不要小看了,你還記得收服三服的難度嗎?”
三緘說:“你我必須小心防備。”
狐疑說:“師父收服這個鬼,該如何進展?”
三緘說:“你去試敵,如果服從就好了,否則就用飛龍瓶吸入其中。”
狐疑接受命令,身體變成了十八丈高的巨人,走進廂房,大聲喝道:“哪裏的野鬼,敢占據這個閣樓?”
惡鬼見到他,手持鋼叉,直接刺向狐疑。狐疑手握金劍,與其在廂房內搏鬥。
惡鬼失敗了,激起陰風,一時間石頭飛沙,山林折斷。
三緘聽到風聲大作,抬頭仰望,隱約看到惡鬼被狐疑追趕,急忙將飛龍瓶一拋,一道金光環繞著空中。
惡鬼更加恐懼,飛奔逃跑。突然,那個瓶口大開,可以包容天下。
惡鬼正在逃跑,卻被瓶口吸入其中,金光一閃,就落在三緘的麵前。
三緘接住瓶,命令狐疑將惡鬼的同伴全部殺死,然後進入閣樓。
再命令下山,召集村民一起來,一起砍伐荊棘。
村民離開後,一起進入閣樓,向三緘致謝,說:“道爺真費心力收拾妖魔了。”
三緘說:“這個閣樓被陰魔占據了,已經被我收服了。你們想看嗎?”
村民們都說:“正好想看看。”
三緘說:“好的,我將這個鬼放出來,你們不要害怕。隻要我在這裏,它就不敢胡作非為。”
村民們說:“趕快請道爺放出來,讓我們好好看看妖魔。”
三緘就背著寶瓶朝地上一傾,果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惡鬼,長相兇惡,高過簷口,目光如炬,張牙舞爪,發出可怕的咆哮聲。
村民們非常害怕,然後三緘又將它吸入瓶中,並消失不見。
雪氏說:“他既然不認我為嫂子,還和你爭論,就讓孩兒跟著我娘,了結這個世界的事情,這樣我做媳婦的道德算盡了,也可以對泉下的人交代。”
母親說:“可是孩兒的娘家貧窮,你素來過著豐富的生活,粗糲的食物怎麽能夠維持生計?”
雪氏說:“順其自然,這是孩兒的願望。再說,孩兒曾拜三緘仙官為徒,贈送十兩銀子,榴姑又贈送二十兩銀子,交給孩兒的娘家,用作生活費。孩兒幫榴姑傳道學習功法,從此再也沒有染指一點世俗之事。”
母親說:“榴姑離開後,不知道還會不會迴來?”
雪氏說:“修道之人豈會沒有信用?而且當初榴姑去的時候,仙官囑托了她保護,她已經答應了。母親不要擔心,孩兒知道榴姑一定會迴來的。”
母親說:“既然如此,隻要孩兒心堅定,有這些銀子,可以維持生計。”
話還未說完,門外突然來了一個女子。母女看了過去,原來是榴姑。
雪氏說:“榴姑師姐,你為什麽沒有告別就離開了?”
榴姑說:“我離開洞府已經很久了,怕母親擔心,才突然迴家,安撫母親的心。等一切都告訴了我母親,我才敢再迴來。
聖人說:‘旅行必有規劃’,就是這個意思。”
雪氏說:“師姐這次能夠在此停留幾天呢?”
榴姑說:“傳授你入門的法訣,隻需要三天。你知道了就要學習。等學熟了,我再來傳授後續的步驟。”
雪氏非常高興,立即邀請她進屋。
榴姑詳細地傳授了進門的秘訣。雪氏聰明過人,一說就明白了。
住了三天,榴姑告別離去,說:“道妹,好好學功,將來師尊命人傳召,方可團聚。此刻正是姐妹各自修煉大道的時候。”說完就飛身離去。
從此以後,雪氏每天早上刻苦修煉,不需要多說了。
說到三緘自稱榴姑送走雪氏後,師徒行走不定,又不知道去向哪裏。
一天,三緘對狐疑說:“最近奔波得太急了,身體已經感到疲倦了。前麵找一個地方暫時休養一下,怎麽樣?”
狐疑說:“這樣吧,師父和紫光慢慢來,弟子去探訪一下。”
行走二十餘裏,遠遠見一座山,高聳而美麗,正準備去探問,突然一個中年人出現在麵前。
狐疑行禮詢問:“前麵那座山叫什麽名字?”
那人說:“那是絕塵山。”
狐疑問:“為什麽叫絕塵?”
那人說:“因為這座山高而險峻,與塵世隔絕。”
狐疑問:“山上有寺廟嗎?”
那人說:“天下名山,居住的人要麽是僧人,要麽是道士。絕塵山裏邊,有一座寺廟。寺廟由老僧主持,觀由老道主持。”
狐疑還想追問,那人說:“我難以久待,就不多談了。”說完打個招唿,向別處走去。
那時候,三緘和紫光已經到達了,看到狐疑站在道左麵,過來詢問:“息間在哪裏,能找得到嗎?”
狐疑說:“已經找到了。”
三緘說:“寺廟還是觀?”
狐疑說:“寺廟和觀各有一個,我們隨師父住在哪裏。”
三緘說:“僧還是道?”
狐疑說:“僧和道都有,隨師父挑選。”
三緘說:“這座山是山還是水?”
狐疑說:“是山,不是水。”
三緘說:“山在什麽地方?”
狐疑說:“前麵高聳雲端的就是。”
三緘仰望前方,果然看到蜿蜒曲折的山巒,翠綠重疊,煙霧迷離,非常幽雅。
三緘說:“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山,可以消遣幾天了。”
師徒於是最終向這座山前進,曲折而緩慢地往上走。
到達山頂後,看到山頂的東側又有一個露出來的山頂,每個山頂上都有廟宇,兩個山頂相對麵對。
三緘說:“不知道觀所在何處?在觀中有一條道,與我同伴,可以居住。”
狐疑說:“師傅在這裏休息,弟子去探尋一下。”
三緘與紫光在忪樹下休息,狐疑來到了左邊的寺廟,仰頭看到額上寫著“古佛寺”。
轉身離開,來到鬆樹下,對三緘說:“這是左邊的寺廟,觀應該在右邊的山頂上。”
師徒匆忙朝右邊的山頂看去。當他們到達觀門時,抬頭看到上麵寫著“玄天觀”。
師徒剛一進去,觀內的老道迎接他們。進入客堂,師徒坐下。老道端上茶,問他們的來曆。
三緘一一詳細說明,並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老道說:“我們敝觀太小了,如不見道爺嫌棄,隻管安靜地住幾天吧。”
說完,他立即領著師徒進入另一間廂房,四麵窗戶緊閉,蕉樹掩映,廂房裏有床榻和桌子,一應俱全,幹淨無塵。
老道說:“道爺師徒可以住在這裏,可以嗎?”
三緘說:“非常合適,太感謝道長了!”
當晚吃過齋食後,安宿不再提起。
第二天早上,三緘在齋食還沒做好之前,向左邊廂房散步消遣。左邊的廂房與右邊沒有什麽不同,但窗戶四麵緊閉,難以打開。
三緘通過窗縫窺視,外麵都是青鬆和翠柏。他轉身從左牆的窗縫向外看去,突然看到桑樹枝上坐著一個女子,唇紅如朱,麵色白如粉,身穿黃裙和翠服,姿態嬌媚,迷人極了。
三緘暗自思忖:“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女子,這肯定是妖物所化。隻是不知道是什麽物種化的,是否曾經對人造成過傷害?”
等齊備了早齋食物,老道進入廂房,陪著坐下閑談。
三緘說:“左邊的廂房布置與右邊的沒有什麽區別,為什麽窗戶緊閉不開呢?”
老道說:“幾年前窗戶都是開著的,近年來緊閉起來,是因為外麵有很多怪物。”
三緘說:“什麽怪物?”
老道說:“曾經見過一個美女,有時散發著頭發,有時裹著腳,有時對著鏡子,有時穿著衣物,人一見到她,就捂住手。凡是接近這個女子的人,必然昏倒幾天才蘇醒。所以現在窗戶不敢打開。”
三緘說:“為什麽不把她收起來?”
老道說:“去年也有一個逍遙客來到這裏,試圖與怪物在林中鬥法。不僅沒有勝過怪物,險些喪失性命。我見到那怪物在追逐逍遙客,無法可施,急命道童擊鼓鳴鍾,才讓怪物消失。但是仍然不知道那個怪物到底是什麽,竟然如此厲害。”
三緘說:“那個怪物在這裏已經有兩年了,還沒有殺死過一個人嗎?”
老道說:“怪物在這個地方已經有兩年了,還沒有成功殺死過一個人。”
三緘說:“那一定是修道未成之人。”
老道說:“道爺您怎麽知道?”
三緘說:“那些善於傷害人的怪物,都是還沒有修道入門的人。像修道未成之人,絕不會隨意殺害他人的生命,還能保護人。”
老道說:“果然如此,那個怪物應該就是修道未成之人。”
三緘說:“你又是怎麽知道的?”
老道說:“前幾個月,有一個逃亡的女子在這個山裏,年齡隻有十二三歲,我通過窗縫看到,怪物常常用果子喂她。根據道爺所說,結合我所看到的,我已經知道她能夠保護人,難道不是修道未成之人嗎?”
三緘說:“既然如此,今晚老道早點睡,我要把她收起來。”
老道說:“你不要驚動她,否則會像逍遙客一樣被驅趕。”
三緘說:“我不像逍遙客那樣沒術法。你們早些休息吧,明天那個怪物就會自動離開。”
老道說:“如果你不能勝過那個怪物,被她追趕的話,你可以讓我的弟子敲動鍾鼓,來救你。”
三緘說:“老道放心,不必擔心。”
果然在那個晚上,老道點燃香後立即迴到寢室,三緘偷偷命令狐疑爬出窗戶,去收拾那個怪物。
狐疑出去後,見到怪物麵帶笑容,卻沒有說話,上前扭住女子的衣服。
女子說:“你想幹什麽?”
狐疑說:“我奉師命專來捉拿你。”
女子說:“你想捉拿我,那就來試試我的道法。”
狐疑說:“你想試試什麽道法?”
女子說:“你隨便施展。”
狐疑聽完後,化身為三個頭六隻手,青麵紅須,手持鐵杆和長矛,向女子刺去。
女子扭動身體一變化,變成了千百隻鐵鴉,前後左右飛撲狐疑。
正緊急之際,三緘將飛龍瓶朝空中拋了下去,金光萬道,火龍紛繞。鐵鴉一見,驚嚇地逃走了。
三緘收迴了這個瓶子,匆忙用腸紼子扔向空中,隻見從天外出現了青黃兩道光芒,頃刻間將妖怪束縛在地下。
三緘說:“你是什麽妖怪,詳細說出來。如果敢傲慢我,我絕不會放過你!”
女子說:“我原本是吉了的化身,在秦嶺北部的碧雲洞修煉。突然出現一個老狐狸,法力非常高強,搶走了洞穴,我逃到這裏,無法迴到洞中。實際上,我並沒有傷害別人,希望仙官能恕之。我願意拜於門下,追求大道。”
三緘說:“既然你有求道之心,那你自然是可以成為修道者的器皿。”
收迴腸紼,命她起身。吉了整理好衣裙,向三緘行參拜禮,並拜見狐疑、紫光,三緘給她起了一個道號叫\"了塵子\"。
吉了高興地請教修行的大道,三緘傳授了一二,說:“你可以另尋一個洞府,日夜修行。將來如果有命令傳給你,你要立即前去。”了塵子點頭表示同意,向三緘告別離去。
第二天早上,三緘命令狐疑、紫光將左廂的窗戶全部打開,又是一番新景象。
老道匆忙來到廂房內,詢問三緘說:“妖物已經收到了嗎?”
三緘說:“已經收了。”
老道問:“收在哪裏?”
三緘說:“收起來然後又放了出去。”
老道心存疑慮,走到左廂,看到窗戶四周一一打開。試著望向窗外,果然沒有妖怪的痕跡了。
老道內心暗自驚訝,然後對三緘說:“道長的法力真高妙,收妖如此輕鬆!經過這幾十裏的路程,有一座閣樓叫做‘登天’,因為它建在高山上,常常被雲霞所包圍,所以叫登天閣。
閣樓非常宏偉,不知道裏麵是否有妖怪,不僅無人敢去,而且這個地方絕對沒有人痕跡存在。
我看道長有這種法力,為何不施展仁德,趕走那些妖怪,以免讓登天閣中的神佛們冷落呢?”
三緘說:“收妖不難,隻是我不知道迴去的路在哪裏。”
老道問:“道爺迴去的路在哪裏?”
三緘說:“根據目前的情況,我要向西前進。”
老道高興地說:“登天閣就在這座山的西麵。”
三緘說:“既然如此,舉手之勞,有何妨礙?”
老道說:“道爺既然答應了,我先去那裏與鄉親商量一下。道爺暫時在此安住幾日。我去商議好後,迎接您的到來。”三緘答應了。
老道於第二天早上,朝登天閣山腳走去。先去鄉老的家中拜見鄉老。
鄉老說:“道長放棄登天閣後,還在哪裏居住?”
老道說:“我無處棲身,過著隨緣度日的生活,現在得到了玄天觀,就住在那裏。”
鄉老說:“難道是在絕塵山的玄天觀嗎?”
老道說:“是的。”
鄉老說:“您的身份確切了,登天閣中作妖的已經霸占著,香火全無。閣旁邊的村民也都遠遠遷離,田地變成荊棘叢生,真是讓人心痛。老道正是為了這個事情而來的。”
鄉老問:“怎麽辦?”
老道說:“玄天觀中有一個妖女,法術高強。前日突然來了道爺和他的兩個徒弟,已經將妖怪抓住。我請求他們施展仁慈,順便驅趕登天閣中的妖怪,他們也答應了。今天我來這裏,隻是與鄉親商量一下。”
鄉老說:“既然他們有能力收妖,麻煩您迴去迎接他們一行。等妖怪被驅除之後,您可以迴去處理香火的事務。”
老道說:“這是當然的。不過,如果要請道爺收妖,必須通告村眾,讓每個人都欣喜,才能去接他們。”
鄉老完全同意他的說法,於是第二天遍告村中。
村中年輕人和長者們聚集在鄉老的家下,彼此詢問原因,交換意見。
有人說:“有人能夠收妖,我們村終於得到了吉祥,真是多麽幸運!”。
一個年輕人說:“世上有許多巫師和道士,最先以不索取財富而贏得口碑,可是等你使用他們的時候,就會獅子大開口,索要重重謝禮了。這些人隻會用言語騙人,其實他們的道術一無是處,反而惹怒了妖怪,鬧得更糟。道長所說的收妖的法術如神一般,難道不是同類嗎?”
村民說:“天下的事情,隻有不索取金錢的人,才能招來鬼神的敬仰。那些能夠收服妖怪的人,肯定沒有索要錢財吧?”
另一個年輕人說:“世上有巫師一類的人,一開始以不索要財物為噱頭,等你們使用他們的服務後,往往會苦苦索要重謝,這也是俗氣和常見的事情。道長還是要慎重考慮。”
老道說:“我觀察到收服妖怪的人,一毛不收。”
村民說:“既然如此,凡事就以道長的意見為準。我們村子裏沒有出什麽禮物。可以為您提供幾頓飯,我們願意這樣做。” 經過商議,老道返迴了村子。
三緘說:“道長為何一日就返迴了?”
老道說:“村民聽說道爺會收服妖怪,個個都很高興,虔誠地希望道爺施以仁慈,為這片土地除去害蟲。所以我匆忙迴來,不敢耽擱。”
三緘說:“這次什麽時候去?”
老道說:“村民和我約定在明天上午見麵。”
第二天一早,老道開始吃齋飯。師徒用餐後,就一起出發了。
到了中午時分,已經到達了鄉老家。鄉老熱情地安排了齋宴,等待著師徒的到來。
住了一夜,三緘對老道說:“我們師徒要去登天閣收服這個妖怪。收服之後,你需要召集村民一起砍伐雜草。”老道答應了。
三緘和狐疑一步步走向天閣。行至山腳,兜兜轉轉,一直走到閣前,滿地都是雜草,看不清。
狐疑說:“師父先在閣門處稍事休息,讓徒弟進去查看一番。”
三緘說:“好。” 狐疑進了閣中,隱身不露形跡,檢查了閣子的上下,一無所見。
轉頭看東廂內,看到一個惡鬼坐在石凳上。左右站著男男女女,全都披頭散發,吐舌頭。
狐疑看了一遍,四處搜索,沒有其他妖怪。
心裏想:“這個應該是陰魔。”趕忙走到閣外,告訴三緘。
三緘說:“我們占據了妖怪的地盤,可能有道法。如果是陰鬼,收服它就不難了。”
狐疑說:“師父不要小看了,你還記得收服三服的難度嗎?”
三緘說:“你我必須小心防備。”
狐疑說:“師父收服這個鬼,該如何進展?”
三緘說:“你去試敵,如果服從就好了,否則就用飛龍瓶吸入其中。”
狐疑接受命令,身體變成了十八丈高的巨人,走進廂房,大聲喝道:“哪裏的野鬼,敢占據這個閣樓?”
惡鬼見到他,手持鋼叉,直接刺向狐疑。狐疑手握金劍,與其在廂房內搏鬥。
惡鬼失敗了,激起陰風,一時間石頭飛沙,山林折斷。
三緘聽到風聲大作,抬頭仰望,隱約看到惡鬼被狐疑追趕,急忙將飛龍瓶一拋,一道金光環繞著空中。
惡鬼更加恐懼,飛奔逃跑。突然,那個瓶口大開,可以包容天下。
惡鬼正在逃跑,卻被瓶口吸入其中,金光一閃,就落在三緘的麵前。
三緘接住瓶,命令狐疑將惡鬼的同伴全部殺死,然後進入閣樓。
再命令下山,召集村民一起來,一起砍伐荊棘。
村民離開後,一起進入閣樓,向三緘致謝,說:“道爺真費心力收拾妖魔了。”
三緘說:“這個閣樓被陰魔占據了,已經被我收服了。你們想看嗎?”
村民們都說:“正好想看看。”
三緘說:“好的,我將這個鬼放出來,你們不要害怕。隻要我在這裏,它就不敢胡作非為。”
村民們說:“趕快請道爺放出來,讓我們好好看看妖魔。”
三緘就背著寶瓶朝地上一傾,果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惡鬼,長相兇惡,高過簷口,目光如炬,張牙舞爪,發出可怕的咆哮聲。
村民們非常害怕,然後三緘又將它吸入瓶中,並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