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自從服用了靈芝以後,身體很是康健,行走如飛。
與狐疑、紫光離開了繡綠閣,直接向南嶽投奔而去。
不曾想到,路越走越遠,離南嶽越來越遠。
三緘說:“我一心一意想到南嶽去,看看此山的美麗勝景,如何反過在南嶽的前麵了?”
狐疑說:“必定是前麵的路途被耽誤,但是不知道此時又應該到什麽地方去。”
三緘說:“可以在這地方尋訪當地村裏的人,尋訪到了解確切時,再走也不晚,不然恐怕又要如前麵路途的耽誤。”
狐疑說:“師父說的不錯,趁這地方是楊樹柳葉垂掛覆蓋,師父暫時在這裏歇息,等弟子去尋訪。”說完早已前行而去。
大約走了數百步,遇到一村裏人,手裏拿著香具,剛來到麵前。
狐疑作揖說道:“敢問老人,路從這裏走過去,所到的是什麽地方呢?”
村人說:“是南海。”
狐疑說:“從這裏去南海,幾天可以到?”
村人說:“不過二十幾天就到了。”
狐疑說:“南海有什麽景致?”
村人說:“南海觀音大士常常在這裏很是應驗,焚燒檀香的拜禮者是不缺少人的。
岸上紫竹青青,時而有舍利金光,也因人才能看見,其間有蓮花九品擁水而開,再說海岸的雲霞變化莫測,諸般美景,有許多可以觀看。”
狐疑說:“靠近海岸一帶有沒有旅館呢?”
村人說:“前幾年是沒有的,今年因為焚燒香火的人越來越多,旅館也開的密密麻麻,或是十裏路就有一家旅館,或是五裏路就有一亭子,尤其是還要早一點去投宿,否則可能就都住滿了。”
狐疑問完,轉身迴來了,詳細地告訴了三緘。
三緘說:“南海也是很難到達的地方,我們可以到那裏去旅遊一下。”
紫光欣喜說道:“聽說南海的大蝦如牛一般大,其須可以當作棟梁,我去撿一莖蝦須,好等沒了以後當棺用。”
狐疑說:“蝦須大多都是較軟而不堅固,你想尋找棺,可以撿一巨蚌殼迴家,不必工匠製作,用一半就可以當停屍用,一半當禦土用。
葬在地中,日後生產的子孫肉都在腹內,骨頭在外麵,必要還可以伸出一些頭來。”
三緘說:“閑言不要講了,如果到了南海,必須到市中用香帛來拜大士。”狐疑承諾說好的。
師徒一先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午後已去,傍晚已到來,四山煙霧齊生,海底明月將出。
三緘命狐疑急去尋一住宿的地方,可以棲身休息。
狐疑果真向前而先去,遇到有行人時,便向人打聽旅舍,有人告訴說,前麵就是了,但也有人告訴說,必須要在離這裏數十裏的地方才有。
狐疑暗暗想到,行的話上很不合適,我不如駕起風車,四下去觀察旅館遠近有沒有,庶可一覽而盡。當將風車駕著,直入雲際。
忽聽風聲大作,響似雷鳴,翹首望之,見一鳥張翅如屏,展於空中,遮擋了天日。
狐疑看到有點害怕,急忙驅動啟風車前奔,終難越此鳥翅之下。
剛欲向左迅速而過,早被此鳥翅尖一逞,風車如紙飛去,斜斜傾墜,不知落在何方。
看看天色已暝,心忙意亂,東奔西竄,故處難迴,暫歇風車宿於荒野。
三緘見狐疑不返,遂與紫光尋一村莊,以蔽風露。曲曲折折,尋得一第,師徒立於門首唿之。
內一老母白發蓬蓬,出而問說:“何人叫喊?”
三緘說:“吾乃好道者流雲遊至斯,無有宿所,敢借老母府第止宿一宵。”
老母搖首說:“前日我家宿一道士,次早不辭而去,將吾帳被概行盜之。如此看來,世上惟有爾等難惹。
更有學習邪術,假道惑人,種種行為,久堪痛恨。吾聞唿聲可憫,故出而問之,隻言汝係好人,不料又是道士也。”
三緘說:“道士之類,有好有歹,何可一概相論?”
老母說:“以吾觀之,凡學道人能以大道為重,而又好行善事者,百無一二焉。”
三緘說:“吾輩即不能以大道為重,斷不至如前之道士盜汝帳被也。”
老母說:“念汝言詞慘切,可進門來。”
三緘喜,即與紫光隨之入第。老母將茗獻罷,款以野蔬山肴。
食餘安宿室中,牀榻頗潔,師徒趺坐,各煉其功。
猛然響亮一聲,一偉漢形容古怪,推門直入,向三緘而言說:“汝休管吾事,冤冤相纏,自有前因。”
言已出戶而去。紫光說:“此係老母何人,粗鄙乃爾。”
三緘說:“不必管之,各行其是。”
紫光行路辛苦,道未習周,倒榻而眠。
三緘將功用後,閑坐於榻。忽聽內室中女眷喧嘩,不知為甚,又聽老母慌促言說:“莫忙,莫忙,即要接去,再緩三五日,吾將妝奩等件些須辦點,來接不遲,潦草如斯,若何接法?”
老母說已,複聽一少女哀聲哭說:“我不去,我不去。”
說了兩言,鞭撲之聲達於門外。少頃,少女就說:“就去,就去。”
言此,四下寂然,大起狂風,老母悲啼不止。
三緘異,出問老母。老母說:“吾一孫女年十七齡,父母早亡,吾撫成立。倏得奇疾,常常癡笑,久之病篤,四體支離。
費盡藥資方獲痊愈,不意前日癡笑又作。
吾暗偷覷,乃一男子與吾孫女並肩為戲。吾剛詈罵,彼手一指,老軀當即昏絕,人事不知,及至蘇來,男子已渺。
今夜複至,要接此女為妻。吾不允時,彼遂鞭抽此女。吾無奈,隻得推緩數日,誑以妝奩未就。
誰知狂風一起,已將吾孫女卷去,不知所之。”
三緘說:“此山妖也。老母不必悲啼,待吾略施法力,以除汝家之害。”
於是真言念動,暗暗取出腸紼子,向空拋去,頃將妖與少女束墜堂前。
三緘以斬妖仙劍執在手內,此劍飛出斬之,乃一豹妖也。豹妖斬後,轉視少女,有如死然。
三緘以手擦其腦,愈擦愈力,擦之一刻,少女蘇醒。老母詳言所以,少女跪地叩首謝恩。
次早,三緘告辭出戶,老母苦留不住,謝金弗受而行。剛至途中,狐疑已到,將所遇巨鳥告之三緘。
三緘說:“此鳥非他,即大鵬也,展翅能遮天日。”
言訖,亦將昨夜收妖事與彼言之。
狐疑說:“吾師又立一大功德矣。”師徒止止行行,不知途去幾許。
一日來到南海,果然寬闊無涯,與東海規模大不相似。
三緘師徒忙焚香炬,拜跪海岸,默祈大士護佑行藏。拜畢立視,但見海水興波,海鶴飛鳴。
片刻之際,波中紅蓮萬柄,備極鮮妍,愈放愈多,難以數計。
俄而變為五色,海岸皆開,轉眼視之,又合數朵為一朵,每花心內趺坐一佛。三緘見得,拜舞歡欣。
正樂賞間,微起一陣香風,蓮柄化為烏有,惟見煙波萬頃,綠浪千層而已。
三緘暗暗稱奇,說:“異哉,海水之變化莫測,真所謂菩薩境界也。”
因謂狐疑說:“汝見海中何物?”
狐疑說:“海中隻有數十小艇,四散而推,久則相連,化為巨艇,中現三大金字曰‘大願舟’。
舟住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望普陀推去。
甫到崖下,化為仙鶴,飛入天際,不知所終。”
三緘複詢紫光。紫光說:“弟子所見,海水之中有青麵紅發者,有綠麵白發者,各露半身,獰猙可畏。
旋化美女,拈花微笑,嬌姿媚態,蓋世無雙。轉又化為金銀,遍海皆是。
忽然海風一起,煙霧迷漫,散而無跡。弟子之所見者僅此。”
三緘說:“同一海也,入目各異,其中殆必有所肖也。不然,胡不同如此耶?”
狐疑、紫光說:“吾師所見又何如哉?”
三緘詳細述之。狐疑說:“師於大道得已深深,無怪所見如斯之妙。若弟子初入門下,道尚未得,故所見亦異師焉。”
三緘說:“據爾之言,艇名‘大願’,爾亦列在當度者。至紫光所見,必其用心猶在四害之中,未能洗滌殆盡。
須各立厥誌,竭力造修,以使大道能成,師徒同聚首於大羅天上。”
狐疑、紫光拜受唯唯。三緘說:“南海難至,須玩賞數日,然後去之。”
狐疑說:“弟子昨夜用功後,自覺神疲恍惚間,似見樂道來此。”
三緘說:“心有所思,即門響簾開,如見故友,此皆妄想所致也。所以習道人第一要刪除妄念。妄念不去,終為道累焉。”
師徒言畢,歸於海岸亭內,各用乃功。
且言樂道自分散後,仍返停雲閣,習師所傳之道。
習約旬餘,思念三緘,遍市訪尋,無能得見。三至碧玉,亦恨難逢。
駕著風車,欲投南嶽,剛到兩歧山上,見妖怪漫山拱立如林,似有所候。樂道風車按下,隱身觀望。
山精木怪漸聚漸多,東麵四野雲迷,風聲甚嚴。未逾片刻,山川被煙霧遮卻,儼然化為一帶平原。
與狐疑、紫光離開了繡綠閣,直接向南嶽投奔而去。
不曾想到,路越走越遠,離南嶽越來越遠。
三緘說:“我一心一意想到南嶽去,看看此山的美麗勝景,如何反過在南嶽的前麵了?”
狐疑說:“必定是前麵的路途被耽誤,但是不知道此時又應該到什麽地方去。”
三緘說:“可以在這地方尋訪當地村裏的人,尋訪到了解確切時,再走也不晚,不然恐怕又要如前麵路途的耽誤。”
狐疑說:“師父說的不錯,趁這地方是楊樹柳葉垂掛覆蓋,師父暫時在這裏歇息,等弟子去尋訪。”說完早已前行而去。
大約走了數百步,遇到一村裏人,手裏拿著香具,剛來到麵前。
狐疑作揖說道:“敢問老人,路從這裏走過去,所到的是什麽地方呢?”
村人說:“是南海。”
狐疑說:“從這裏去南海,幾天可以到?”
村人說:“不過二十幾天就到了。”
狐疑說:“南海有什麽景致?”
村人說:“南海觀音大士常常在這裏很是應驗,焚燒檀香的拜禮者是不缺少人的。
岸上紫竹青青,時而有舍利金光,也因人才能看見,其間有蓮花九品擁水而開,再說海岸的雲霞變化莫測,諸般美景,有許多可以觀看。”
狐疑說:“靠近海岸一帶有沒有旅館呢?”
村人說:“前幾年是沒有的,今年因為焚燒香火的人越來越多,旅館也開的密密麻麻,或是十裏路就有一家旅館,或是五裏路就有一亭子,尤其是還要早一點去投宿,否則可能就都住滿了。”
狐疑問完,轉身迴來了,詳細地告訴了三緘。
三緘說:“南海也是很難到達的地方,我們可以到那裏去旅遊一下。”
紫光欣喜說道:“聽說南海的大蝦如牛一般大,其須可以當作棟梁,我去撿一莖蝦須,好等沒了以後當棺用。”
狐疑說:“蝦須大多都是較軟而不堅固,你想尋找棺,可以撿一巨蚌殼迴家,不必工匠製作,用一半就可以當停屍用,一半當禦土用。
葬在地中,日後生產的子孫肉都在腹內,骨頭在外麵,必要還可以伸出一些頭來。”
三緘說:“閑言不要講了,如果到了南海,必須到市中用香帛來拜大士。”狐疑承諾說好的。
師徒一先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午後已去,傍晚已到來,四山煙霧齊生,海底明月將出。
三緘命狐疑急去尋一住宿的地方,可以棲身休息。
狐疑果真向前而先去,遇到有行人時,便向人打聽旅舍,有人告訴說,前麵就是了,但也有人告訴說,必須要在離這裏數十裏的地方才有。
狐疑暗暗想到,行的話上很不合適,我不如駕起風車,四下去觀察旅館遠近有沒有,庶可一覽而盡。當將風車駕著,直入雲際。
忽聽風聲大作,響似雷鳴,翹首望之,見一鳥張翅如屏,展於空中,遮擋了天日。
狐疑看到有點害怕,急忙驅動啟風車前奔,終難越此鳥翅之下。
剛欲向左迅速而過,早被此鳥翅尖一逞,風車如紙飛去,斜斜傾墜,不知落在何方。
看看天色已暝,心忙意亂,東奔西竄,故處難迴,暫歇風車宿於荒野。
三緘見狐疑不返,遂與紫光尋一村莊,以蔽風露。曲曲折折,尋得一第,師徒立於門首唿之。
內一老母白發蓬蓬,出而問說:“何人叫喊?”
三緘說:“吾乃好道者流雲遊至斯,無有宿所,敢借老母府第止宿一宵。”
老母搖首說:“前日我家宿一道士,次早不辭而去,將吾帳被概行盜之。如此看來,世上惟有爾等難惹。
更有學習邪術,假道惑人,種種行為,久堪痛恨。吾聞唿聲可憫,故出而問之,隻言汝係好人,不料又是道士也。”
三緘說:“道士之類,有好有歹,何可一概相論?”
老母說:“以吾觀之,凡學道人能以大道為重,而又好行善事者,百無一二焉。”
三緘說:“吾輩即不能以大道為重,斷不至如前之道士盜汝帳被也。”
老母說:“念汝言詞慘切,可進門來。”
三緘喜,即與紫光隨之入第。老母將茗獻罷,款以野蔬山肴。
食餘安宿室中,牀榻頗潔,師徒趺坐,各煉其功。
猛然響亮一聲,一偉漢形容古怪,推門直入,向三緘而言說:“汝休管吾事,冤冤相纏,自有前因。”
言已出戶而去。紫光說:“此係老母何人,粗鄙乃爾。”
三緘說:“不必管之,各行其是。”
紫光行路辛苦,道未習周,倒榻而眠。
三緘將功用後,閑坐於榻。忽聽內室中女眷喧嘩,不知為甚,又聽老母慌促言說:“莫忙,莫忙,即要接去,再緩三五日,吾將妝奩等件些須辦點,來接不遲,潦草如斯,若何接法?”
老母說已,複聽一少女哀聲哭說:“我不去,我不去。”
說了兩言,鞭撲之聲達於門外。少頃,少女就說:“就去,就去。”
言此,四下寂然,大起狂風,老母悲啼不止。
三緘異,出問老母。老母說:“吾一孫女年十七齡,父母早亡,吾撫成立。倏得奇疾,常常癡笑,久之病篤,四體支離。
費盡藥資方獲痊愈,不意前日癡笑又作。
吾暗偷覷,乃一男子與吾孫女並肩為戲。吾剛詈罵,彼手一指,老軀當即昏絕,人事不知,及至蘇來,男子已渺。
今夜複至,要接此女為妻。吾不允時,彼遂鞭抽此女。吾無奈,隻得推緩數日,誑以妝奩未就。
誰知狂風一起,已將吾孫女卷去,不知所之。”
三緘說:“此山妖也。老母不必悲啼,待吾略施法力,以除汝家之害。”
於是真言念動,暗暗取出腸紼子,向空拋去,頃將妖與少女束墜堂前。
三緘以斬妖仙劍執在手內,此劍飛出斬之,乃一豹妖也。豹妖斬後,轉視少女,有如死然。
三緘以手擦其腦,愈擦愈力,擦之一刻,少女蘇醒。老母詳言所以,少女跪地叩首謝恩。
次早,三緘告辭出戶,老母苦留不住,謝金弗受而行。剛至途中,狐疑已到,將所遇巨鳥告之三緘。
三緘說:“此鳥非他,即大鵬也,展翅能遮天日。”
言訖,亦將昨夜收妖事與彼言之。
狐疑說:“吾師又立一大功德矣。”師徒止止行行,不知途去幾許。
一日來到南海,果然寬闊無涯,與東海規模大不相似。
三緘師徒忙焚香炬,拜跪海岸,默祈大士護佑行藏。拜畢立視,但見海水興波,海鶴飛鳴。
片刻之際,波中紅蓮萬柄,備極鮮妍,愈放愈多,難以數計。
俄而變為五色,海岸皆開,轉眼視之,又合數朵為一朵,每花心內趺坐一佛。三緘見得,拜舞歡欣。
正樂賞間,微起一陣香風,蓮柄化為烏有,惟見煙波萬頃,綠浪千層而已。
三緘暗暗稱奇,說:“異哉,海水之變化莫測,真所謂菩薩境界也。”
因謂狐疑說:“汝見海中何物?”
狐疑說:“海中隻有數十小艇,四散而推,久則相連,化為巨艇,中現三大金字曰‘大願舟’。
舟住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望普陀推去。
甫到崖下,化為仙鶴,飛入天際,不知所終。”
三緘複詢紫光。紫光說:“弟子所見,海水之中有青麵紅發者,有綠麵白發者,各露半身,獰猙可畏。
旋化美女,拈花微笑,嬌姿媚態,蓋世無雙。轉又化為金銀,遍海皆是。
忽然海風一起,煙霧迷漫,散而無跡。弟子之所見者僅此。”
三緘說:“同一海也,入目各異,其中殆必有所肖也。不然,胡不同如此耶?”
狐疑、紫光說:“吾師所見又何如哉?”
三緘詳細述之。狐疑說:“師於大道得已深深,無怪所見如斯之妙。若弟子初入門下,道尚未得,故所見亦異師焉。”
三緘說:“據爾之言,艇名‘大願’,爾亦列在當度者。至紫光所見,必其用心猶在四害之中,未能洗滌殆盡。
須各立厥誌,竭力造修,以使大道能成,師徒同聚首於大羅天上。”
狐疑、紫光拜受唯唯。三緘說:“南海難至,須玩賞數日,然後去之。”
狐疑說:“弟子昨夜用功後,自覺神疲恍惚間,似見樂道來此。”
三緘說:“心有所思,即門響簾開,如見故友,此皆妄想所致也。所以習道人第一要刪除妄念。妄念不去,終為道累焉。”
師徒言畢,歸於海岸亭內,各用乃功。
且言樂道自分散後,仍返停雲閣,習師所傳之道。
習約旬餘,思念三緘,遍市訪尋,無能得見。三至碧玉,亦恨難逢。
駕著風車,欲投南嶽,剛到兩歧山上,見妖怪漫山拱立如林,似有所候。樂道風車按下,隱身觀望。
山精木怪漸聚漸多,東麵四野雲迷,風聲甚嚴。未逾片刻,山川被煙霧遮卻,儼然化為一帶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