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一直前行,大約行走了一百裏,已經來到古銅鎮。
煙火氣很足,有數千人在集市,做貿易買賣的人,紛至遝來,整日不斷。
三緘來到集市,沿街化緣,無奈沒有人給他結這善緣。
夜裏迴來旅館,第二天又到鎮上去化緣,轉到西麵的街巷,突然一少年看見三緘化緣完畢,而跟他說:
“道長化緣這麽辛苦勞累,請到茶館去消閑片刻,可以嗎?”
三緘說:“你有什麽事而請我呢?”
少年說:“我自然有求於道長。”
三緘說:“何必到茶館去,即使在靜室就可以說了。”
於是帶著少年來到自己住的旅館。
剛進入室內,少年躬身作揖說:“我家發現一件怪事,我看見道長器宇不凡,必定是法妙道高,能收伏妖鬼,敢賜步幫我除去。”
三緘說:“你家的妖是怎麽一作弄法子的?”
少年說:“我家所供的家神,原來是先祖遺留下來的,屈指算來也有一百多歲。每當佳節供以酒肉,從來沒有看見過能吃的。
忽然在前日我母親的壽誕,拿酒肉供奉時,收盤子時卻發現一點也沒有了。
我開玩笑說:‘我家的菩薩活了。紙上寫的都會吃肉了,如果刻作木板,怕要咬人了。’
這話一出口,家人稱奇道怪,喧鬧滿屋。原來是兩個女嬰,一個男孩,忽然不見了。室內室外找了個遍,都絲毫沒有發現任何影蹤。
我母親害怕極了,連忙焚燒香燭,向家裏的神位許諾說:
‘今天敬神,沒有看見酒肉,恐怕是家人疑惑,說了不正經的話,得罪了菩薩,如果把我的兒女放出來,明天會另外準備牲酒,再敬神祗。’
話剛說完,兒女都出來了。第二天沒有人當一迴事,所以沒有準備酒肉祀神,又把兒女藏了起來。
隻好急忙烹煮了一雞敬獻在中堂,兒女又出現了。不知道這是什麽怪物在作祟。”
三緘說:“你先迴去,明日巳時刻前來帶我。我到你家去,自然會有辦法。”
少年迴去後,果然在第二天一早來帶三緘到家裏,安排在室內。
三緘秘密叮囑說道:“你可以烹熟牲酒,照常供著。”少年如命。
三緘暗底裏偷偷觀察,原來是狐疑。狐疑吃罷酒肉,仍然隱身藏在了龕內。
少年說:“這些東西,菩薩盡管飽餐。下民已經二次沒有銀兩再買牲酒了,菩薩如果要常常享用,須默默保佑我能撿到金銀,那麽天天都會獻酒牲。
如果不保佑我,一味隻知道食用,恐怕沒有幾次好吃到了。”
狐疑在龕內答說:“菩薩不吃人,等人來吃菩薩不成?如果不用牲酒給我,我越會作怪,叫你那糞泥水臭得難聞,叫你那黑母雞生出白蛋來。”
少年說:“天地間豈有正神要人牲酒;要人牲酒的人必定不是正神。我發誓要聘高人,用淨瓶把你收服。”
狐疑說:“菩薩是不一樣的,泥塑木雕的原來就不食牲酒,曉得說話的牲酒不吃,那必然就會餓死?
你知道我神屬於不正,你又是正人嗎?從古到今,原來隻有正人才供正神,神不正都由於人的不正。
你不要胡思亂想,轉念想聘請高人來收拾我?我且要問你,如今這世道上有幾個高人?人如果要高,高不過顯道的神。你去請來,我也不怕。
如果除了顯道神外,而要收我的還早著呢。你不收我,我怕要收你的子孫了。”
主人說:“菩薩用不正來說我,我究意有哪些不正了?”
狐疑說:“你的為人,欺負弟年幼,偷偷私藏好東西,這是存心不正;
謀李姓的妻子想成為自己的妻子,這是娶妻不正;
前妻有子,逐他在外麵,這是待子不正;
後妻有子,任其辱罵,這是長上教子不正。
有這此不正,還說我神的不正,你不怪自己,反倒怪起我來!”
主人說:“以你的話說來,要住在家許久了才迴去?”
狐疑說:“我迴去的日子還沒有定期,除非看見了我的師父,我就立即迴去了。”
主人說:“你師父是誰?”
狐疑說:“天上仙官,不是人間俗子。”
主人說:“你不要騙我,早去的好。”
狐疑說:“早去晚又來了?”
主人說:“我與你講,你如果肯迴去,我用牲酒燭帛送你。你如果不去,我所聘的高人一到,必把你的身軀收入淨瓶,難以出來了。”
狐疑說:“你常誇你所聘的高人,我倒要等他來這果,與他一試道法。如果不能勝他,我立即迴去;如果他不能勝我,你家就會越來越遭我的害。”
主人說:“是什麽害?”
狐疑說:“不隻焚燒你的屋子,而且把你家的人全吃盡。”
主人很是害怕,於是進入室內,問三緘。
三緘說:“不要害怕,有我在此,無論天妖地怪都能收伏。你去跟他說,有人要會你。
他問是什麽人,你就說是碧玉山中的惡妖所擒者。他問在什麽地方,你說不知道。如果再問時,你說已經向南嶽而去。”
主人果然出來,一一講給了他聽。
狐疑說:“此人在什麽地方?”
主人說:“已雲遊南嶽去了。”
狐疑哭泣說:“這就是我師父,恨我沒有遇見。”
三緘見狐疑還有念師之情,於是走出堂中,向龕內詢問說:“你認識我嗎?”
狐疑一見是三緘,翻身跳出龕來,跪在地上哭泣說著:
“自從師父被惡妖所擒,弟子在碧玉山住了好幾天,沒有看見身影。
又上峰頂仔細尋訪,也沒有發現絲毫動靜。不得已而轉迴到山腳下,諸道兄也不知道雲了什麽地方,弟子一人沒有做伴的,隻好乘風到空際,四下雲遊。
俯視看見這家常有黑氣進出室外,因此而入宅享受了一點酒牲。誰知竟然與師父相遇在這裏。”
說罷,大哭不停。
三緘說:“師自從下山時,沒有看見諸徒,心思重重,隻好獨行。
來到古銅鎮中,突然遇到這家少年聘我來收怪,不料原來是你。師今天有你,心裏稍有安慰,其他弟子再沿途尋訪。”
說到這裏,主人拉著狐疑的手而跟他說:
“你在龕上一言一語,很是驚人。我以為不是三頭,就是六臂,今天一見麵,然而是人啊,可惜吃了我這麽多的牲酒。”
狐疑說:“你的牲酒我吃了,還不是各得一半。”
主人說:“你享受了多少,你吃了多少,怎麽說是各得一半?”
狐疑說:“享我牲的,湯不是你喝了;享我酒的,瓶不是你擁有了,這不一半而是什麽?”
主人笑笑說:“如此說來,未免還虧等你了。”
狐疑說:“自此又讓你去為神,有什麽不可以。”
三緘說:“閑話不要講了,我將在遠行,弟子可以謝謝主人。”
主人苦留一夜,師徒第二天一早不告而別。
離開了古銅鎮,直接向南嶽雲遊而去。
狐疑說:“弟子幸好遇見了師父,不知道西山道人、三服、棄海、椒蜻二子、狐惑、樂道以及野馬等都分散到什麽地方去了?”
三緘說:“如果同在一個地方,是比較容易遇到的。如果分散到了各處,那麽恐怕就難於相聚。”
狐疑說:“聚有奇緣,散也多有奇事。如碧玉山內不是惡妖,師徒分別又從何而起?如果弟子隻想沿途討點酒食,又什麽時候能遇見師父在這裏。”
三緘說:“豈止聚散,天下的事,每次都有出人意外。”
一師一徒正在談論時,抬頭望去,遠遠看見兩山高聳,野霧迷蒙。
三緘說:“此山好似碧玉,不知道叫什麽山名。”
尋訪了許多路上的行人,都說:
“雙峽山,山中有許多梅花,五色俱全,每到十月,讀書好遊的人士,常常帶酒來此賞雪觀梅。石壁詩詞所題就有很多,古稱為梅峽,如今仍然沿用其名。”
三緘說:“峽中是什麽形象?”
行人說:“裏麵有小溪如蛇蜿蜒,環繞著山水,溪的兩旁是一帶樹林,居住著的村民最多。其中還有一市鎮,名叫落梅溪,開店行商此集最多。”
三緘問完,直接向峽口而來。剛入峽時,日已西逝,師徒竟然來到了落梅溪內,找到一旅館居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三緘走出旅館仰望前方,前麵的山壁挺立著,梅花萬樹,嫩葉垂青,後山也是這樣。
三緘暗想:“這峽如此又深又長,真的是變化莫測。”
因此無所事事,命狐疑一起去前山的山頂。
左右環顧,煙火連雲,繡壤層層,不知幾千萬畝。
前山看了看,又來到後山,但看見碎石縱橫,恰似魚鱗,入眼如筍。
山下村貌雖然不及前山平坦,然而也是小峰羅列,秀色可餐。
三緘觀望許多時,懶得玩賞,移步來到市集中。
然後又來到落梅溪外,一少年走了過來,望見三緘站著而又看著,若有言而又怕誤認作他人,顯得不好意思。
三緘在想別的事,也沒有去看別的人。狐疑見少年這一情形,想了想少年的容貌,而暗底裏跟師說:
“這少年見我師徒,似乎有所言而又不敢說。弟子細細想了想,這人不是他人,原來是富良村的人妖叫‘紫光’。”
三緘說:“既然是人妖,可唿叫過來。”
煙火氣很足,有數千人在集市,做貿易買賣的人,紛至遝來,整日不斷。
三緘來到集市,沿街化緣,無奈沒有人給他結這善緣。
夜裏迴來旅館,第二天又到鎮上去化緣,轉到西麵的街巷,突然一少年看見三緘化緣完畢,而跟他說:
“道長化緣這麽辛苦勞累,請到茶館去消閑片刻,可以嗎?”
三緘說:“你有什麽事而請我呢?”
少年說:“我自然有求於道長。”
三緘說:“何必到茶館去,即使在靜室就可以說了。”
於是帶著少年來到自己住的旅館。
剛進入室內,少年躬身作揖說:“我家發現一件怪事,我看見道長器宇不凡,必定是法妙道高,能收伏妖鬼,敢賜步幫我除去。”
三緘說:“你家的妖是怎麽一作弄法子的?”
少年說:“我家所供的家神,原來是先祖遺留下來的,屈指算來也有一百多歲。每當佳節供以酒肉,從來沒有看見過能吃的。
忽然在前日我母親的壽誕,拿酒肉供奉時,收盤子時卻發現一點也沒有了。
我開玩笑說:‘我家的菩薩活了。紙上寫的都會吃肉了,如果刻作木板,怕要咬人了。’
這話一出口,家人稱奇道怪,喧鬧滿屋。原來是兩個女嬰,一個男孩,忽然不見了。室內室外找了個遍,都絲毫沒有發現任何影蹤。
我母親害怕極了,連忙焚燒香燭,向家裏的神位許諾說:
‘今天敬神,沒有看見酒肉,恐怕是家人疑惑,說了不正經的話,得罪了菩薩,如果把我的兒女放出來,明天會另外準備牲酒,再敬神祗。’
話剛說完,兒女都出來了。第二天沒有人當一迴事,所以沒有準備酒肉祀神,又把兒女藏了起來。
隻好急忙烹煮了一雞敬獻在中堂,兒女又出現了。不知道這是什麽怪物在作祟。”
三緘說:“你先迴去,明日巳時刻前來帶我。我到你家去,自然會有辦法。”
少年迴去後,果然在第二天一早來帶三緘到家裏,安排在室內。
三緘秘密叮囑說道:“你可以烹熟牲酒,照常供著。”少年如命。
三緘暗底裏偷偷觀察,原來是狐疑。狐疑吃罷酒肉,仍然隱身藏在了龕內。
少年說:“這些東西,菩薩盡管飽餐。下民已經二次沒有銀兩再買牲酒了,菩薩如果要常常享用,須默默保佑我能撿到金銀,那麽天天都會獻酒牲。
如果不保佑我,一味隻知道食用,恐怕沒有幾次好吃到了。”
狐疑在龕內答說:“菩薩不吃人,等人來吃菩薩不成?如果不用牲酒給我,我越會作怪,叫你那糞泥水臭得難聞,叫你那黑母雞生出白蛋來。”
少年說:“天地間豈有正神要人牲酒;要人牲酒的人必定不是正神。我發誓要聘高人,用淨瓶把你收服。”
狐疑說:“菩薩是不一樣的,泥塑木雕的原來就不食牲酒,曉得說話的牲酒不吃,那必然就會餓死?
你知道我神屬於不正,你又是正人嗎?從古到今,原來隻有正人才供正神,神不正都由於人的不正。
你不要胡思亂想,轉念想聘請高人來收拾我?我且要問你,如今這世道上有幾個高人?人如果要高,高不過顯道的神。你去請來,我也不怕。
如果除了顯道神外,而要收我的還早著呢。你不收我,我怕要收你的子孫了。”
主人說:“菩薩用不正來說我,我究意有哪些不正了?”
狐疑說:“你的為人,欺負弟年幼,偷偷私藏好東西,這是存心不正;
謀李姓的妻子想成為自己的妻子,這是娶妻不正;
前妻有子,逐他在外麵,這是待子不正;
後妻有子,任其辱罵,這是長上教子不正。
有這此不正,還說我神的不正,你不怪自己,反倒怪起我來!”
主人說:“以你的話說來,要住在家許久了才迴去?”
狐疑說:“我迴去的日子還沒有定期,除非看見了我的師父,我就立即迴去了。”
主人說:“你師父是誰?”
狐疑說:“天上仙官,不是人間俗子。”
主人說:“你不要騙我,早去的好。”
狐疑說:“早去晚又來了?”
主人說:“我與你講,你如果肯迴去,我用牲酒燭帛送你。你如果不去,我所聘的高人一到,必把你的身軀收入淨瓶,難以出來了。”
狐疑說:“你常誇你所聘的高人,我倒要等他來這果,與他一試道法。如果不能勝他,我立即迴去;如果他不能勝我,你家就會越來越遭我的害。”
主人說:“是什麽害?”
狐疑說:“不隻焚燒你的屋子,而且把你家的人全吃盡。”
主人很是害怕,於是進入室內,問三緘。
三緘說:“不要害怕,有我在此,無論天妖地怪都能收伏。你去跟他說,有人要會你。
他問是什麽人,你就說是碧玉山中的惡妖所擒者。他問在什麽地方,你說不知道。如果再問時,你說已經向南嶽而去。”
主人果然出來,一一講給了他聽。
狐疑說:“此人在什麽地方?”
主人說:“已雲遊南嶽去了。”
狐疑哭泣說:“這就是我師父,恨我沒有遇見。”
三緘見狐疑還有念師之情,於是走出堂中,向龕內詢問說:“你認識我嗎?”
狐疑一見是三緘,翻身跳出龕來,跪在地上哭泣說著:
“自從師父被惡妖所擒,弟子在碧玉山住了好幾天,沒有看見身影。
又上峰頂仔細尋訪,也沒有發現絲毫動靜。不得已而轉迴到山腳下,諸道兄也不知道雲了什麽地方,弟子一人沒有做伴的,隻好乘風到空際,四下雲遊。
俯視看見這家常有黑氣進出室外,因此而入宅享受了一點酒牲。誰知竟然與師父相遇在這裏。”
說罷,大哭不停。
三緘說:“師自從下山時,沒有看見諸徒,心思重重,隻好獨行。
來到古銅鎮中,突然遇到這家少年聘我來收怪,不料原來是你。師今天有你,心裏稍有安慰,其他弟子再沿途尋訪。”
說到這裏,主人拉著狐疑的手而跟他說:
“你在龕上一言一語,很是驚人。我以為不是三頭,就是六臂,今天一見麵,然而是人啊,可惜吃了我這麽多的牲酒。”
狐疑說:“你的牲酒我吃了,還不是各得一半。”
主人說:“你享受了多少,你吃了多少,怎麽說是各得一半?”
狐疑說:“享我牲的,湯不是你喝了;享我酒的,瓶不是你擁有了,這不一半而是什麽?”
主人笑笑說:“如此說來,未免還虧等你了。”
狐疑說:“自此又讓你去為神,有什麽不可以。”
三緘說:“閑話不要講了,我將在遠行,弟子可以謝謝主人。”
主人苦留一夜,師徒第二天一早不告而別。
離開了古銅鎮,直接向南嶽雲遊而去。
狐疑說:“弟子幸好遇見了師父,不知道西山道人、三服、棄海、椒蜻二子、狐惑、樂道以及野馬等都分散到什麽地方去了?”
三緘說:“如果同在一個地方,是比較容易遇到的。如果分散到了各處,那麽恐怕就難於相聚。”
狐疑說:“聚有奇緣,散也多有奇事。如碧玉山內不是惡妖,師徒分別又從何而起?如果弟子隻想沿途討點酒食,又什麽時候能遇見師父在這裏。”
三緘說:“豈止聚散,天下的事,每次都有出人意外。”
一師一徒正在談論時,抬頭望去,遠遠看見兩山高聳,野霧迷蒙。
三緘說:“此山好似碧玉,不知道叫什麽山名。”
尋訪了許多路上的行人,都說:
“雙峽山,山中有許多梅花,五色俱全,每到十月,讀書好遊的人士,常常帶酒來此賞雪觀梅。石壁詩詞所題就有很多,古稱為梅峽,如今仍然沿用其名。”
三緘說:“峽中是什麽形象?”
行人說:“裏麵有小溪如蛇蜿蜒,環繞著山水,溪的兩旁是一帶樹林,居住著的村民最多。其中還有一市鎮,名叫落梅溪,開店行商此集最多。”
三緘問完,直接向峽口而來。剛入峽時,日已西逝,師徒竟然來到了落梅溪內,找到一旅館居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三緘走出旅館仰望前方,前麵的山壁挺立著,梅花萬樹,嫩葉垂青,後山也是這樣。
三緘暗想:“這峽如此又深又長,真的是變化莫測。”
因此無所事事,命狐疑一起去前山的山頂。
左右環顧,煙火連雲,繡壤層層,不知幾千萬畝。
前山看了看,又來到後山,但看見碎石縱橫,恰似魚鱗,入眼如筍。
山下村貌雖然不及前山平坦,然而也是小峰羅列,秀色可餐。
三緘觀望許多時,懶得玩賞,移步來到市集中。
然後又來到落梅溪外,一少年走了過來,望見三緘站著而又看著,若有言而又怕誤認作他人,顯得不好意思。
三緘在想別的事,也沒有去看別的人。狐疑見少年這一情形,想了想少年的容貌,而暗底裏跟師說:
“這少年見我師徒,似乎有所言而又不敢說。弟子細細想了想,這人不是他人,原來是富良村的人妖叫‘紫光’。”
三緘說:“既然是人妖,可唿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