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與三緘義氣相投,誰都不忍心離別,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天。


    第四天早起,三緘跟七竅說:


    “你我情投意合,感情如膠似漆,恨不得能終身相聚,還是感覺時間很不夠。


    不要把這一生白白浪費,去辜負了一個時時刻刻牽掛著你的人。


    趁今年離應試會考還有許多時間,不如我們暫時離別,各自先迴去好好努力作準備。


    等考取了功名,有了很大的成就,我們再約定時間迴來相聚。


    然後廣置土地建築房屋,實現合院同居永遠在一起的理想生活,這才是長久之策。”


    七竅說:“兄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很是佩服啊。弟想前去參加會考,兄可以送弟一程嗎?”


    三緘說:“這次分別後,不知道又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相見,怎麽能不送?”


    七竅於是整理好行李,走出了陰丹閣,握著三緘的手哭著說:


    “相逢已經很難了,別離還是這麽難舍難分,一腔離別之情隻有付置淚水中。”


    三緘說:“千裏送君終是有一別,何不牽著手一路走到陽關。”


    七竅一聽到“陽關”二字,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三緘安慰他說道:“聚散也是人之常情,從古至今,告別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七竅淚眼迷離,繼續說:“相逢雖然說還有許多日子,此時此刻也訴說不完思念的心情。”


    三緘說:“我兄說的這些話,可見情義深重,弟還想多送一段路程,然後再迴去。”


    七竅說:“那真是太好了。”


    大約走了一裏路,突然一股清香,迎麵而來。


    七竅說:“現在正逢初夏,又沒有桂花,也沒有蘭花,這種幽香是從什麽地方飄過來的呢?”


    三緘說:“我想一定是靈芝吧。”


    七竅說:“靈芝生在什麽地方?”


    三緘說:“我聽說裙山一帶大多數出產靈芝,所以幽香可能就是從那裏傳過來的。”


    七竅說:“從這裏去裙山,還要走多少路?”


    三緘說:“前麵的山特別高聳,如同插入在雲霄。”


    七竅說:“離這裏不遠,我與你一起去遊覽一周。”


    三緘說:“隻要兄喜歡遊玩,弟理當追隨。”


    二人果斷決定,馬上調轉方向,朝路的另一頭,直接向裙山而去。


    七竅詢問:“那裏的海,是不是很大,稱得上是汪洋大海嗎?”


    三緘說:“是的。”


    七竅說:“為什麽裙山靠近大海?”


    三緘說:“山的謙遜在於,人登上去看放眼四周,論誰都會由然產生出一種謙卑感,覺得自己以前的眼界真是不夠寬廣。


    如果這座裙山,高於任何一座山峰,登上裙山一看,萬裏河山都盡收在眼中。


    這是因為站的高,才能望的遠。上裙山去看一看才能知道,何止是大海!”


    七竅說:“這大海叫什麽名字?”


    三緘說:“名叫法海。海的左邊是碧波蕩漾的萬頃浪花,波浪很是平靜,所以叫法海。”


    七竅說:“法海的外麵有二江相灌連,又是叫什麽名字?”


    三緘說:“一條叫丹江,一條叫法江,法海是丹江和法江會合的地方。”


    七竅說:“這山有如此絕佳境地,可惜我沒有早一點來登山,可以早一點見識到海的寬闊廣大。”


    三緘說:“兄隻是在這裏看看,都已經心醉神怡。如果再向上攀登仰望,恐怕不知道會高興的手舞足蹈。”


    七竅被三緘說的觸動極大,抬起頭來向上望去。


    日月星鬥,就像是在眉梢上。雲霧煙霞,又似乎在腳底下。


    再詳細觀察,發現還有一座挺立的高山,直插天空。


    七竅驚說:“裙山有這麽高啊,為什麽在半空中還有巍巍高山聳立?”


    三緘說:“這座山是上昆侖。”


    七竅說:“昆侖的上麵,不隻一座山嗎?”


    三緘說:“你再向遠處看一看,山頂尖峰的最上麵,是上昆侖;再看看那座山的山頂大而圓,是中昆侖;那邊一座的頂小,就越表示謙卑,是下昆侖。”


    七竅說:“上昆侖所出的是什麽大人物?”


    三緘說:“上昆侖是修煉陽神的地方,長生不死的故鄉。”


    七竅說:“中下昆侖又是怎麽樣?”


    三緘說:“中昆侖隱藏在雲內,是至清至空的境地。


    看見了吧,雖然低於上昆侖。


    但登上去,如同進入到萬仞的虛空。


    而下昆侖就是仙子修丹發火的地方。”


    七竅大喜說:“我登上裙山,仰望觀察,而得到其中的道妙就這麽多了。”


    三緘說:“陽山已經遊玩過,願意去陰山看一看嗎?”


    七竅說:“蛇窩虎窟,有什麽好看的。”


    三緘說:“蛇虎走出森林,必定是在屬陰的時候。現在正是午刻陽時,蛇虎都不敢出來。”


    於是牽著手而行,轉輾來到了陰山。來到半山腰,峭壁萬仞。


    下麵還有石穴,裏麵有許多習道的人,或止或行,或臥或立,都各不相同。


    一邊走著,一邊遊玩著,大約走了數裏,石穴不算,大多數都與前麵相同。


    峭壁遊覽完,來到最後麵,有一穴極其寬大,穴外瑩瑩枯骨堆積成山。


    也有沒有化完的屍骸,不是所剩半段身軀,就是所剩一手一足,零亂不堪,不願意目睹。


    七竅說:“瑩瑩枯骨,這些血肉還沒有化完的斷首斷足,都是一些什麽人?”


    三緘說:“都是學道的道士。”


    七竅說:“學道的道士,難道沒有父母兄弟,既然沒了,為什麽不下葬?”


    三緘說:“都是被蛇虎所食,屍骸不合,錯亂地放在了這裏,雖然想下葬,但是怎麽辨別的清楚。”


    七竅說:“既然是學道的道士,應當是被上天保佑的,為什麽還要被蛇虎所殘害?”


    三緘說:“有的喜好嫖賭,負了不少債務,難以償還。


    心裏害怕父母的鞭笞,幹脆不迴家了,而去學道。


    雖然名義上是學道,而其實並不是真學道。


    有的貪財,假借是道士去迷惑於人。有的貪酒,也有的貪色,都是假借是道士迷惑於人。


    還有的人與父母鬥氣,暗地裏逃到外麵,艱難維持衣食,就假借學道,拜師為徒。


    不顧父母的生死,討厭辛勤的勞動。


    更有一些獨生子女,為邪說所惑,拋棄父母而進入深山。習道沒有達成,就終身不迴家,祖宗的血脈自然被他斷絕。


    如果這些人死於蛇虎口中,你說活該,不活該?


    世間習道的人,各種各樣,實在太多。所以死的也有這麽多。”


    七竅說:“這樣看來,道確實太耽誤人了,怎麽辦呢?”


    三緘見他的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讓他變化的更徹底一些,於是又繼續說:


    “裙山左麵是我當時出訪你時所拜的師父,現在還在洞中。我們艱辛萬苦來到了這裏,你就隨我去看一看,看過以後我就不送了。”


    七竅果真跟隨他前去。這時,靈宅子早化為一老道,居住在洞中專門等候著七竅。


    看到老道麵容憔悴,衣衫襤褸,尤如乞丐,洞中沒有任何東西,隻有一壞鍋破灶而已。


    七竅說出了堅定棄道的話語:“後悔當年誤聽紫霞老道所說,來這裏學道,專心致誌煉道就能成功,立即上升,朝見天皇,嘉獎仙職。


    誰知道,這是老道專門用來迷人的慣用手術,讓我投入了許多的精力,將我害得老而無歸。


    如果當時不聽他的煽動蠱惑的話,我早已娶妻生子,值此光景,享福不盡了,怎麽會弄得如此辛苦呢?”


    說完淚流不止。三緘說:“如果我不掉轉頭去,也要被害。”老道無言。


    七竅看見習道的苦狀與這些習道的人,以前堅信學道的信心早埋葬在肚子底下。


    又以為習道不成功的苦狀讓他看到了,學道的念頭再也不堅定了。


    三緘於是督促他走:“兄可以迴去了。”


    然不後將七竅帶到了平坦的路途,說了一聲告別的話,拱手而去。


    總真童子恢複了本來麵目,來見靈宅子說:


    “弟子引誘七竅,使用了種種的手段,恐怕他的心還不夠堅固。


    又被紫霞化成道士攪亂了一下,因此及時將他帶進入洞府。


    見師父所化的困苦行狀,以及毀道一些話大量灌輸給他。


    可見他去道的心已經堅如磐石了,往後再去扶持他一把。


    紫霞空以闡道巨任托付給虛無子,固執己見,一意孤行。


    不關注諸群仙,看他如何還原虛無子的仙真之位?”


    靈宅子說:“必須這樣才能把我的恨意消除。”


    總真童子說:“紫霞的仇一報,不但師父的恨能消,那些我道的道弟道兄也能揚眉吐氣。


    但願七竅以後來破壞大道時,惡毒甚過於虎蛇。”


    師父從此可以高高興興了,自然不必操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雲仙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秸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秸秸並收藏繡雲仙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