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因為思念三緘心切,第二天早起,吃完飯就速速前行,心中暗暗計劃著:


    “三緘初到黃庭觀,一定會休息消閑一天,我今天就去,想必就能見到他。”


    急急忙忙趕去,不久就到了。


    進入道觀,見過老道赤神子後,一中年道士帶著進入了客廳,齋筵款待。筵畢,閑坐在客廳內,道士在一旁陪著。


    七竅說:“貴觀各種樓台等建築物為什麽有這麽多呢?”


    道士說:“我師父酷愛這些東西,所以右邊的走廊下麵還有靈沼,左邊的走廊下麵也有玉池。


    玉池上有大紅色的絳宮,絳宮上有十二樓,層層台階互相連接。


    其中又有黃宮,宮內有五氣樓、朝元殿,都是五彩俱備,一眼望去都是無比珍貴建築。


    這些都是靠我師父精心經營,一點點修理而成的,因此自稱為赤神子。”


    七竅說:“其他地方不說了,而這十二樓中可以去看看嗎準?”


    道士說:“自從此樓建成以後,沒有一個人進去過。”


    七竅說:“既然不準遊覽,你可以帶我在外麵望一望。”


    道士說:“樓宮在裏麵,外麵怎麽能望得到?又不是兩邊廂房的走廊裏的花卉,左右可以讓你賞玩,還可以消閑。”


    七竅不吭聲了,於是隨著道士先來到了左廂房。


    廂房外麵奇花異草遍地都種著,微風吹過,香氣襲人。


    左邊廂房牆壁上的詩句特別有名。七竅仔細地一行行看了下來,卻沒有發現三緘的名字。


    道士說:“此壁詩稿,都是幾年前來這裏訪道的人寫的。隻有右邊廂房的墨跡,才是新寫下的詩題。”


    七竅一聽,急忙走到右廂房的走廊,翹首望之,詩題整堵牆壁都是,便很詳細地一一查看著,都是一些訪道人的悲傷之詞。


    看此壁後,忽然向前麵的一堵牆壁望去,壁尾有一“三”字,走到“三”字前再看,原來是“三緘”二字。


    既然發現了“三緘”二字,連忙念誦起所題詩句:


    “訪道人多異地遊,但逢觀刹便相投;金蘭既已前生結,不遇焉能罷也休。”


    七竅看見這些詩句,反反複複吟詠著。


    道士說:“題詩人與相公深深相契合嗎?”


    七竅說:“彼此互相知道已久,隻是一直沒有機會見麵。我之所以來這裏,正是為了這個人。”


    道士說:“這樣啊,昨天剛到這裏,被玉房觀中的好友招去了。”


    七竅說:“玉房觀離這裏有多遠?”


    道士說:“不遠。”


    七竅於是祈求道士指點去的路。道士帶他走出觀外,詳細地告訴了他去路怎麽走。


    七竅步步狂奔,汗流浹背,很快就到了玉房觀,根本沒有見到人影。連續進入到三四重門,才聽到有一絲隱約的人聲,側耳細聽,這聲音似乎是在小樓。


    七竅想上去,嫌棄他不是同類。想上去卻上不去,又恐怕三緘在這裏。想了一會兒,求友心切,於是沿著樓梯直上,貼著窗觀察著,看到一少年道士與一妙齡女子麵對麵坐在一起。


    七竅暗思:“道士也這麽愛好女色,必定不正規的道觀。”


    於是急忙退下,向樓的左邊去看了一下,樓的左室中隻有一老道,在石台上趺坐,閉著雙眼在瞑思。


    七竅這時是來訪友的心思已敗興許多。然後退出觀外,從右邊繞了過去,看見鬥室中也坐著一老道,雙眸合定,不說也不動。


    鬥室上麵又有小樓,如前麵偷看到的一樣,則又是一男一女相抱而坐。七竅不敢聲張,悄悄退下樓去。


    剛走出室外,忽然一道童驚惶問道:“客人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七竅說:“為了訪良友。”


    道童說:“你登上樓了嗎?”


    七竅說:“進入你貴觀,已經上去兩個小樓了。”


    道童說:“看見了什麽東西?”


    七竅說:“第一次看到一對男女麵對麵坐著,第二次看到一對男女相互抱著。”


    道童說:“你有沒有很吃驚?”


    七竅說:“沒有。”


    道童說:“如果很吃驚這男女,也沒有頭係。”


    七竅覺得很奇怪,就想問個明白,說:“貴觀中為什麽有女子呢?”


    道童說:“你看見樓下有人嗎?”


    七竅說:“老道在。”


    道童說:“這就是他的兒子和女兒,在泥丸超度,如果被驚嚇到散開,我們的罪可大了。”


    七竅又想深究,轉而問道:“你觀可有三緘這人嗎?”


    道童說:“凡是訪道人都居住在下麵的廂房,你想尋友,恐怕在那裏。”


    七竅說:“你觀這麽寬廣,下麵的廂房不知在什麽地方?”


    道童說:“你隨我而來,自然能看到。”


    七竅說好的,於是跟隨著道童而行。


    從樓台轉樓上,由樓上轉到樓閣,又從樓閣轉到樓下,時而花卉如林,時而蕉梧圍繞,幽深雅致,妙不可言。


    從台榭過去,遠遠看見一座大廂房,橫在萬花叢中內。


    七竅問:“廂房內沒有人嗎?為什麽如此寂靜呢?”


    道童說:“裏麵有許多道士,早齋後,有煉道的都居住在靜室內。


    淨心凝神,全身精神,上上下下,來來迴迴,通暢一身的天道,就是種下了長生之草。


    還有煉道的登高樓者,動以養性,必然要使每一塊方寸都能流通。


    活潑靈健,心地清明,以求長生不老之身。


    所以都在冥坐寂靜,因此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七竅說:“你的話我聽了感覺都是虛空,進入裏麵一看,才知道你說的是了。”


    言談之間,已進入廂房內,放眼望去,看了看四周,果然有許多道士。


    或行或止,或坐或臥,都紛紛各不相同,不知道誰是三緘。


    七竅想問各位道士,又不好意思開口,隻好啞然而坐。


    坐了許久很是無聊,於是起身散步慢慢走著。


    走到廂房的後麵,還有一小廂房,廂房中有棋子叮叮的響聲,傳到了戶外。


    隨意走進去看,見二人年紀算是妙齡,在桌案上下著棋子。


    七竅站在案桌旁,大約走完了三四局。


    道童安排齋筵,二人共進入筵房中,卻沒有招唿七竅。


    七竅也不問他姓名,坐在其間。


    齋筵吃完散去,一少年茫然而歎息說:“想駕車去別的地方。”


    此少年說:“為什麽不布局好了再考慮去還是留。”


    彼少年說:“都是因為訪友心切。”


    此少年說:“他日已來此遊過,此次是舊遊。”


    詩句題後,此少年詢問:“每天見你所想的人是七竅,所談的人又是七竅,所愁的人還是七竅,想必這個七竅一定是道高德妙,人品非凡,不然為什麽會如此渴望地想著。”


    七竅聽到這話,情不自禁地說:“誰是三緘兄啊?”


    總真童子所化三緘連忙答道:“你莫非是七竅兄嗎?”


    七竅說:“是。”


    三緘說:“訪兄已有好幾年,幾次都是將要相遇,而又錯失離開。沒有想到今天居然在這裏相見,還真是有不錯的緣份啊?”


    七竅說:“三緘兄每到一處,就在觀內粉壁詩題,令弟尤如相見,夢魂中也常想著與兄相對而見。


    可惜魚鴻信渺,不僅兄在想弟,弟也常在想兄啊。”於是握著手同時坐下,暢談不已。


    三緘說:“這觀訪道的人有很多,不如到陰丹閣去,那裏人跡絕少,你我到那裏可以暢敘情懷。”


    七竅說:“陰丹閣與玉房觀相連接嗎?”


    三緘說:“隻隔著數裏路。”


    七竅說:“現在就快走,以慰藉渴望。”


    二人於是走出玉房觀,向陰丹閣而來。


    三緘說:“今天遇到了兄,並不是偶然,我有一句話,兄聽聽看。”


    七竅說:“金玉之言,很願意聆聽。”


    三緘說:“昔日尋君不見君,夢魂常縈一溪雲。”


    七竅續說:“芒鞋踏破無消息,信是離緣斷未曾。”


    七竅說:“吾也有一句話,說給為兄一聽。”


    三緘說:“早就願意聆聽了。”


    七竅說:“江湖遊遍訪斯人,近日猶封履上塵。”


    三緘續說:“忽遇金蘭心事闊,愁腸頃刻付離津。”


    七竅說:“我二人所言,足以見證三秋的感想。”


    三緘說:“等到了陰丹閣時,再傾訴當年奔波的苦況。”


    七竅說:“陰丹閣究竟在什麽地方?”


    三緘手指了指遙遠的地方說:“前村粉色牆垣,有一點點露出在蕉梧之音,那就是了。”


    一路說說談談,不知不覺已來到了陰丹閣前。


    進入其中,天空中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二人大喜過望說:“走進陰丹閣剛看到雨下來時,相逢恩渥有上天的布施;簷前漫步聽著丁冬韻聲,似乎在訴說當年的兩地相思。”


    說完,閣內道童獻上茶香,設宴款待。


    三緘與七竅對坐席間,互相之間高興在勸飲著。


    酒喝到一半,三緘說:“七竅兄如今你的誌願是什麽?”


    七竅說:“誌向還沒有定下,特來訪良友再決定所從。”


    三緘說:“我以前的誌向是在大道,希望能飛升,自從出來訪兄,所遇到道中的人士不少,然而都認為被師父所承耽誤,沒有一個得到成功。


    弟看見此情此景,道心馬上淡了許多,不如從富貴名利場中,去得個一官半爵,以後可以封誥三代品級,可以莊顯宣揚父母的名聲,也是人類的仙品。


    如果還能得到神天的護佑,掌握著州縣大權,發誓必須除盡所有學道的人,不讓這個國家再有遊民了。


    所以急著想見到兄,就怕兄被道所耽誤了。”


    說完這些話,並占一絕:“竭盡五倫方謂道,為臣侍漏始稱仙;煉丹成汞皆虛事,看破圈兒即是賢。”


    七竅被三緘的一席話語,道心已退,塵心複萌,因此詢問道:“兄的誌向如果就這些,不會再變了。”


    三緘就:“堅如金石。”


    七竅說:“如果就是這些,弟的誌向也這些。”


    三緘說:“兄快去把讀書為主要的事,凡是遇見野道邪說蠱惑你,一切都不要聽之。”


    七竅說:“謹記兄的教誨。”


    三緘於是跟道童說:“給我在閣外焚起香來,我二人要對天一起發誓,以免心裏改變。”


    道童遵命,二人走出閣來,跪地發誓:“說什麽《黃庭》,說什麽經,從此不做道中人;假如背叛了今天夜裏的誓言,天神不會容忍,下地獄都算輕了。”


    發誓完畢,飲酒到通宵,彼此的言論都是以鄙視大道為能人。


    清晨又重新喝酒,流連了三天後才離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繡雲仙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秸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秸秸並收藏繡雲仙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