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浩浩蕩蕩迴到村裏,村民們都在忙,見到這麽多人湧進村子,也是嚇了一跳。
荒溝村這麽些年來,就前些時日來過縣丞大人、刺史大人。
頭迴來這麽多人,村裏裝不下呀!全是貴人,往哪兒放?
“哎呀!蠻夷來了!”鄭娘子見到人群中的俚人,驚唿道。
其他村民一看,可不,裏麵有十幾個,全是健壯漢子,“媽呀,蠻夷咋來了?快抄家夥!”
“莫慌、莫慌!鄭娘子,這是來觀摩的俚人貴客!與縣衙、州府諸位大人一起的。”蘇步成笑道。
“蘇郎君,怎地俚人也來?”有村民不解,俚人壞的很,怎麽還讓他們來?
“這是刺史大人、縣丞大人的意思,俚人也是我大唐子民,身為父母官,一視同仁!
他們學會了,豐衣足食,大家都安居樂業,多好!”蘇步成好脾氣道。
他沒有經曆過前麵幾家人的苦難,不能說人家不對,人的認知與自身經曆有關,他隻能盡力緩和兩邊的矛盾,慢慢化解。
今日讓俚人來學習是第一步,在一起生活,交流多了,彼此增進了解,就能消除誤會,增進友誼。
一個友善的鄰居能讓人輕省不少,還能守望互助。
此時已到中午,近四十號人要吃喝,蘇步成一時沒想好怎麽安頓。
“阿耶,你先將他們安排到各家歇息,午時六刻在廠房用餐。”蘇櫻提議道。
這麽多人,安排到村民家中,也沒有大鍋煮飯。
不如用粉條廠的大鐵鍋煮飯,一鍋就夠了。
“成!”蘇步成和蘇櫻分工。
蘇步成與村老們將貴人們分到各家各戶落腳,蘇櫻與粉條廠的婦人們煮飯,做菜。
這些下鄉幹部的糧食統一收集在村長家,人太多,幾乎都是壯勞力,蘇櫻擔心一鐵鍋幹米飯不夠吃。
蘇櫻撓撓頭,那就做豆角粉條燜飯,再涼拌一份酸辣蕨根粉條、炒一份蘿卜絲、一份紅燒魔芋。
待所有人安頓好,再返迴粉條廠,裏麵飄出燜飯的焦香味兒。
“咕…”人群中不時發出饑餓的腹鳴聲。
“用膳了!”幾張桌子上有碗筷,還有幾大盆剛出鍋的燜飯,幾盆菜。
每個人排隊拿著碗筷打飯打菜,這種用餐方式有點兒像軍營,眾人感覺新奇。
這頓飯每一樣都很奇特,官老爺們也不嫌棄沒椅子坐,各自找個角落,或蹲或坐,悶頭幹飯。
生平第一次吃鐵鍋燜飯,又幹又香,豆角粉嫩清甜,粉條軟糯,有鹽味兒還有醬油香,一口下去,差點兒連舌頭都吞下。
嶺南比不得內地,即便是官吏也很少吃好的,今天的燜幹飯於他們是一頓實在美味。
再吃一口酸辣蕨根粉,哇,酸酸辣辣真開胃!
還有這個灰褐色的,qq彈彈的東西,是什麽?口感特別,又巨下飯。
就連不起眼的熗炒蘿卜絲,都香辣可口。
每個人扒拉著、猜測著,手不停往嘴裏刨米飯。
平時講究吃相的官老爺們今日都有些失態,連著吃幾口,噎得慌。
“這裏有米湯、菜湯,口幹的到這裏打米湯、菜湯喝!”蘇櫻又提著兩個木桶出來。
眾人聽聞,都圍了上來,有喜歡菜湯的打菜湯,也有好奇的,“米湯是啥?”
“就是米油啊,煮米飯時瀝出來的,解渴又營養。”蘇櫻解釋道。
哦,原來是它呀!
偶爾富裕人家也會蒸飯吃,這不就是瀝米飯時的湯汁嗎!他們一般稱為米油。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官吏、俚人自動分堆,各自跟自己熟悉的人聚在一起才覺得自在。
俚人們邊吃邊說著旁人聽不懂的話,蘇櫻看向蝶秀,蝶秀衝蘇櫻一笑,“好吃!”
蘇櫻笑笑,給蝶秀端了一碗米湯。
俚人們都停下,默默打量蘇櫻,路上是這位女娘跟掌櫃的交接貨物、結賬,到這裏也是她安排眾人吃喝。
做的飯菜真好吃!
俚人漢子們對這個瘦巴巴的女娘很有好感,他們寨子裏的姑娘也能幹,可是這麽能幹的,沒有!
“慢慢吃!”蘇櫻衝俚人們們友善的笑笑。
“謝謝!”俚人漢子們聽懂了,忙道謝!
有了好的開始,雙方的交流順暢多了。
“阿姐。”蝶秀叫住蘇櫻,指了指碗中的魔芋。
“這就是蒟蒻做的魔芋菜!”蘇櫻也沒急著走,介紹這些菜怎麽做的。
她也不知道俚人們聽不聽得懂,她盡量放緩語速說慢一些。
俚人們聽得很認真,原來鐵鍋還能做飯!鐵鍋做飯這麽好吃!茶油炒菜真香!漢人真聰明!
就著米湯、菜湯,官老爺們、俚人們吃了一次別開生麵的飯。
王延年吃完,喝下最後一口米湯,打了一個飽嗝,滿足的喟歎一聲。
多少年了,從未覺得飯菜如此香!這荒溝村果然有東西。
“蘇先生,後麵你如何安排?”王延年好奇,這麽多人,要學的東西多,這位昔日的長安縣令如何調配?
“大人,一會兒先統一在這裏聽課,先了解荒溝村的具體規劃,然後再一項一項參觀,詳細講解。”蘇步成不慌不忙道。
“嗯,不錯,安排的很有條理!”王延年很是讚同。
過了一會兒見幾個村民抬著兩塊黑板和木架子過來,放在前麵空地上架好。
眾人不知何意,皆看向蘇步成。
隻見蘇步成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書寫。
“歡迎各位大人、俚人貴客到荒溝村來觀摩,觀摩前,蘇某先簡單介紹一番,讓各位有個大致了解…”
蘇步成在黑板前侃侃而談。
講了村裏現在已經製作的粉條、茶油、養蜂,然後講了改良土壤、輪種,再講了即將要做的挖水塘、修建石灰窯、修路。
俚人磕磕巴巴聽懂了,覺得太不可思議,好奇中急切想看看如何製作的。
梧縣縣衙的官吏也很淡定,他們來了不隻是學習,也是指導和參與建設,算是功勞一件,以後縣裏再有這類事宜,就由他們主持建設。
倒是其它縣衙的,覺得不可能,官府都做不到,一個小小荒溝村怎麽可能短時間內實現?
特別是改良土壤、輪種,簡直是聞所未聞,這不是瞎折騰、瞎胡鬧麽?
荒溝村這麽些年來,就前些時日來過縣丞大人、刺史大人。
頭迴來這麽多人,村裏裝不下呀!全是貴人,往哪兒放?
“哎呀!蠻夷來了!”鄭娘子見到人群中的俚人,驚唿道。
其他村民一看,可不,裏麵有十幾個,全是健壯漢子,“媽呀,蠻夷咋來了?快抄家夥!”
“莫慌、莫慌!鄭娘子,這是來觀摩的俚人貴客!與縣衙、州府諸位大人一起的。”蘇步成笑道。
“蘇郎君,怎地俚人也來?”有村民不解,俚人壞的很,怎麽還讓他們來?
“這是刺史大人、縣丞大人的意思,俚人也是我大唐子民,身為父母官,一視同仁!
他們學會了,豐衣足食,大家都安居樂業,多好!”蘇步成好脾氣道。
他沒有經曆過前麵幾家人的苦難,不能說人家不對,人的認知與自身經曆有關,他隻能盡力緩和兩邊的矛盾,慢慢化解。
今日讓俚人來學習是第一步,在一起生活,交流多了,彼此增進了解,就能消除誤會,增進友誼。
一個友善的鄰居能讓人輕省不少,還能守望互助。
此時已到中午,近四十號人要吃喝,蘇步成一時沒想好怎麽安頓。
“阿耶,你先將他們安排到各家歇息,午時六刻在廠房用餐。”蘇櫻提議道。
這麽多人,安排到村民家中,也沒有大鍋煮飯。
不如用粉條廠的大鐵鍋煮飯,一鍋就夠了。
“成!”蘇步成和蘇櫻分工。
蘇步成與村老們將貴人們分到各家各戶落腳,蘇櫻與粉條廠的婦人們煮飯,做菜。
這些下鄉幹部的糧食統一收集在村長家,人太多,幾乎都是壯勞力,蘇櫻擔心一鐵鍋幹米飯不夠吃。
蘇櫻撓撓頭,那就做豆角粉條燜飯,再涼拌一份酸辣蕨根粉條、炒一份蘿卜絲、一份紅燒魔芋。
待所有人安頓好,再返迴粉條廠,裏麵飄出燜飯的焦香味兒。
“咕…”人群中不時發出饑餓的腹鳴聲。
“用膳了!”幾張桌子上有碗筷,還有幾大盆剛出鍋的燜飯,幾盆菜。
每個人排隊拿著碗筷打飯打菜,這種用餐方式有點兒像軍營,眾人感覺新奇。
這頓飯每一樣都很奇特,官老爺們也不嫌棄沒椅子坐,各自找個角落,或蹲或坐,悶頭幹飯。
生平第一次吃鐵鍋燜飯,又幹又香,豆角粉嫩清甜,粉條軟糯,有鹽味兒還有醬油香,一口下去,差點兒連舌頭都吞下。
嶺南比不得內地,即便是官吏也很少吃好的,今天的燜幹飯於他們是一頓實在美味。
再吃一口酸辣蕨根粉,哇,酸酸辣辣真開胃!
還有這個灰褐色的,qq彈彈的東西,是什麽?口感特別,又巨下飯。
就連不起眼的熗炒蘿卜絲,都香辣可口。
每個人扒拉著、猜測著,手不停往嘴裏刨米飯。
平時講究吃相的官老爺們今日都有些失態,連著吃幾口,噎得慌。
“這裏有米湯、菜湯,口幹的到這裏打米湯、菜湯喝!”蘇櫻又提著兩個木桶出來。
眾人聽聞,都圍了上來,有喜歡菜湯的打菜湯,也有好奇的,“米湯是啥?”
“就是米油啊,煮米飯時瀝出來的,解渴又營養。”蘇櫻解釋道。
哦,原來是它呀!
偶爾富裕人家也會蒸飯吃,這不就是瀝米飯時的湯汁嗎!他們一般稱為米油。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官吏、俚人自動分堆,各自跟自己熟悉的人聚在一起才覺得自在。
俚人們邊吃邊說著旁人聽不懂的話,蘇櫻看向蝶秀,蝶秀衝蘇櫻一笑,“好吃!”
蘇櫻笑笑,給蝶秀端了一碗米湯。
俚人們都停下,默默打量蘇櫻,路上是這位女娘跟掌櫃的交接貨物、結賬,到這裏也是她安排眾人吃喝。
做的飯菜真好吃!
俚人漢子們對這個瘦巴巴的女娘很有好感,他們寨子裏的姑娘也能幹,可是這麽能幹的,沒有!
“慢慢吃!”蘇櫻衝俚人們們友善的笑笑。
“謝謝!”俚人漢子們聽懂了,忙道謝!
有了好的開始,雙方的交流順暢多了。
“阿姐。”蝶秀叫住蘇櫻,指了指碗中的魔芋。
“這就是蒟蒻做的魔芋菜!”蘇櫻也沒急著走,介紹這些菜怎麽做的。
她也不知道俚人們聽不聽得懂,她盡量放緩語速說慢一些。
俚人們聽得很認真,原來鐵鍋還能做飯!鐵鍋做飯這麽好吃!茶油炒菜真香!漢人真聰明!
就著米湯、菜湯,官老爺們、俚人們吃了一次別開生麵的飯。
王延年吃完,喝下最後一口米湯,打了一個飽嗝,滿足的喟歎一聲。
多少年了,從未覺得飯菜如此香!這荒溝村果然有東西。
“蘇先生,後麵你如何安排?”王延年好奇,這麽多人,要學的東西多,這位昔日的長安縣令如何調配?
“大人,一會兒先統一在這裏聽課,先了解荒溝村的具體規劃,然後再一項一項參觀,詳細講解。”蘇步成不慌不忙道。
“嗯,不錯,安排的很有條理!”王延年很是讚同。
過了一會兒見幾個村民抬著兩塊黑板和木架子過來,放在前麵空地上架好。
眾人不知何意,皆看向蘇步成。
隻見蘇步成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書寫。
“歡迎各位大人、俚人貴客到荒溝村來觀摩,觀摩前,蘇某先簡單介紹一番,讓各位有個大致了解…”
蘇步成在黑板前侃侃而談。
講了村裏現在已經製作的粉條、茶油、養蜂,然後講了改良土壤、輪種,再講了即將要做的挖水塘、修建石灰窯、修路。
俚人磕磕巴巴聽懂了,覺得太不可思議,好奇中急切想看看如何製作的。
梧縣縣衙的官吏也很淡定,他們來了不隻是學習,也是指導和參與建設,算是功勞一件,以後縣裏再有這類事宜,就由他們主持建設。
倒是其它縣衙的,覺得不可能,官府都做不到,一個小小荒溝村怎麽可能短時間內實現?
特別是改良土壤、輪種,簡直是聞所未聞,這不是瞎折騰、瞎胡鬧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