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這是哪?”迷迷糊糊的睜開眼,楚青山腦子一片空白,已經停止思考了。茫然的看著四周,都是木頭,牆壁,床,桌椅。嗯?有兩個人,是誰?
“醒了啊,秀才。”熟悉的聲音。忽然一個激靈,所有記憶全部歸位。
“張子龍!!你大爺的。”楚青山一聲怒吼脫口而出。
“海寧村被海寇襲擊了。”張子龍沒理會楚青山的怒火,而是盯著他的眼睛說道。
“怎麽迴事?”楚青山快步走到桌前,麵前是一份公文。拿起後快速讀道:“二月二十六,海寇於海寧村東岸登陸,樓艦一艘,戰船十餘艘,海寇約三百餘人,海寧村一百三十一戶皆被殺害,遍地屍體,血流成河。”落款為長壽村裏正。
“怎麽會這樣,張知縣不是在沿海都設置了監測所嗎?這種規模,為什麽沒有提前發現?”楚青山想不明白,樓艦不比戰艦,高就有三丈,長更達十丈,這種大船在十裏海域範圍內可以輕易發現。而監測所沿海而建,間隔不足五裏,內備有火油幹草,由附近村寨派人駐守。一旦發現可疑船隻,就點燃火油用煙示警。
“是晚上來的。”李鐵有些沉重的道:“王小虎死了。”說完有些哽咽。王小虎是個獵人,家就在海寧村,經常跟父親來縣城賣些皮貨,是他們三個的好朋友,經常給他們帶些野味,並約好了長大以後一起闖蕩江湖。
“本來我是不準備告訴小鐵匠的,但是現在你考試迴來了,你腦子聰明,這裏還有還有一份,你幫我看看。”張子龍平靜的說道,並遞給了楚青山另一份公文。
“二月二十八,在平山一帶發現海寇蹤跡,人數與海寧村的海寇數量相符,離我平安村不足十裏,我代表全村八十三戶請求張大人盡快出兵救援,也為慘死的海寧村村民報仇雪恨。”落款是平安村裏正。
“這是昨天晚上的公文,非常重要,你這樣拿出來會害死很多人。”楚青山眉頭緊鎖有些生氣。
“這是我拓印的,用油燈把公文的字跡烤一下,再用宣紙鋪在公文上輕輕拍打就可以了,這是書坊的小丫教我的。秀才,你對這夥海寇怎麽看?他們準備幹什麽?”張子龍盯著楚青山的眼睛道。
“什麽怎麽看,現在你爹應該已經在召集民團青壯前去剿匪了。還需~”
“我爹根本就沒有準備出兵。”張子龍搖了搖頭打斷道。
“張大人勤政愛民,為什麽會?”楚青山不敢相信張大人會見死不救。
“你知道三百餘海寇意味著什麽嗎?我爹組織民團擊退的海寇也就是些小股規模,人數不超過五十。”張子龍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雖然承認楚青山腦袋很聰明,但是對這些東西可能真的不了解。
“可是民團有八百餘人啊,兩個打一個也打不過麽?”楚青山不可思議道。
“第一次圍擊海寇,對方二十多人,民團三百人,最後死傷五十六人。第二次海寇四十多,民團六百多,最後民團居然死傷了一百二十三人。”張子龍聲音有些冷冽,夾帶著些屈辱。
“荒謬,這簡直聞所未聞。”楚青山被震的有點暈,十倍於敵人,死傷卻比敵人高了一倍。隻聽說張知縣率兵剿滅了海寇,可這還算是勝仗麽?
“你跟你爹來了五年,就在學院讀了五年,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當地情況才這麽說。這算什麽荒謬,縣誌裏記載過,二十多年前,一百多人的海寇攻破了吉水縣城門,燒殺劫掠了三天揚長而去,事後統計,死傷百姓五千餘人,滿城披麻戴孝,你覺得這些荒謬不荒謬。”張子龍眼睛有些紅了,淮國地處邊陲沿海,北有烏桓頻繁犯境,戰火不斷。根本沒精力管這些海寇的小事。
“小鐵匠,你總應該聽說過吧。”張子龍拍了拍低頭啜泣的李鐵。
“嗯,我們家原來就在縣城邊上,我一個本家叔叔說那時候他還是個毛頭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就偷偷去旁邊山上看。城裏滿地都是死人,哭喊聲能傳出好幾裏地。嚇得我那個本家叔叔迴家大病了一場,我還聽說海寇都有如妖魔一般,力大無窮,還喜食幼童,家裏的大人都給我說,讓我以後見了海寇就趕快逃跑。”小鐵匠抽抽噎噎的說著。別看為人壯實,有把子力氣,其實小鐵匠膽子並不大。再說那可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海寇,是個人都會害怕。
“聳人聽聞,我堂堂淮國一縣之地,居然被數百海寇視為砧板之魚。”楚青山說完起身來迴走動起來。思考片刻道:“要說戰力,不可能如此不堪,多半是海寇行兇多年,都是不畏生死的亡命之徒。打起仗來自是氣勢如虹。我們民團士兵多是農夫,平時連架都沒打過,訓練的再好一見血就手足無措,甚至會掉頭逃跑所以才會如此。張子龍,你那份吉水縣地圖帶了麽?”
張子龍早先從他爹那偷了一份地理圖,經常三人一起跟著王小虎上山打獵,不怕迷路。
“在這。”張子龍起身從牆壁上的書桶裏拿出卷著的地圖,放桌子上鋪平。
楚青山盯著地圖良久道:“從縣城到青海郡城有五百裏,從官道騎甲等戰馬的話四個時辰就能到。調兵也需要三個時辰,算起來,先頭騎兵最快也要明天傍晚才能到達,讓你爹盡快向郡府求救,同時招募些善於奔跑之人前去平安村救援,民團多攜帶獵弓弩箭跟隨其後,海寇見人必來追趕,民團齊射後立馬後撤,絕不戀戰,隻要拖著海寇。等郡府官兵一到自然可以一舉掃平海寇。”
“他們如果直接退迴海寧村,上船逃往海外怎麽辦?“張子龍用手指著地圖上的海寧村東岸問道。
“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剿滅他們根本不切實際,擊退已經很不錯了。”楚青山有些無奈。
“他們,一個都不能走。”一陣風吹來,張子龍的話有些冷。
“大哥,你是想?”李鐵聲音有些顫抖。
“王小虎是我朋友,聽說江湖中人都是義薄雲天之輩,兄弟被殺,此仇豈有不報之理。我要讓他們,有來無迴~~”張子龍擲地有聲道。
“你靠什麽去?你爹給你找的破木棍?行了,子龍,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平安村還有八十二戶村民隨時都會被海寇屠殺。當務之急是救援他們。”楚青山按著張子龍的肩膀安慰道。
“秀才,青海郡郡守秦裏海昏庸無能,優柔寡斷。你指望他派兵來援,恐怕不可。你看這裏。”張子龍指著平山道。
“平山這裏離縣城不過二十裏,海寇這次規模這麽大,怎麽看都不是洗劫村落那麽簡單。如果他們直接越過長壽村,從官道直奔縣城。”說著張子龍的手指從地圖上一劃,連接了平山跟吉水縣。
“二十年前的禍事,怕是要重演一次了。”張子龍嚴肅的說道。
“大哥,要不然我們去跟你爹說,咱們一起逃跑吧。”李鐵急促的說,顯然已經亂了方寸。
“如果真是這樣。”楚青山比劃了一下繼續道:“跑不了,百姓撤退速度極慢,不可能快過這些海寇。一旦被追上,潰散的百姓會把我們縣兵衝散,兵書上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此事不可。”楚青山用手揉著太陽穴。
場麵一陣緘默,屋裏三人都看著桌上的地圖,默不作聲。
“如果真如你所說,吉水縣危矣。”楚青山有些頭疼,如果海寇直奔吉水縣,以縣兵跟民團的戰鬥力,怕是擋不住了。
“秀才,我記得你給我說過兵書有雲,兵者虛實無常,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說對麽?”張子龍眼睛有些發亮。
“你是說?”楚青山有些明悟道。
“主動出擊。在路上設伏阻擋海寇前進,另派一支勇猛之兵直取海寇的船隻,得手後放跑幾名海寇讓他們去報信,得知後路已無的海寇必然會迴援。”張子龍意氣風發的在地圖上比劃道。
“圍魏救趙,可行。”楚青山擊掌稱讚道。
“可我們哪來的虎狼之師?縣兵多為軍戶世襲,疏於訓練,戰力不高,民團雖然這幾年訓練頗有聲色,但畢竟是民夫,怕是也不行啊。”楚青山又有些苦惱道。
“縣城監牢的死囚都是心狠手辣之輩,最起碼也是殺過人,見過血的,隻要能把他們組織起來,這次必能大破海寇。就算他們海寇再厲害,可畢竟也就三百人。”張子龍興奮的說。
“私自釋放死囚可是死罪。你張子龍真以為律法是放屁麽?上麵怪罪下來,不光是你,連你爹也要受牽連。”楚青山阻止道。
“管不了那麽多了,走,先迴去找我爹。”張子龍起身走出門口。
“你等等,此事還是再商量商量。”楚青山一邊說一邊手腳慌亂的收拾桌上的地圖和文書。
“楚青山,我覺得大哥說的沒錯。真讓海寇打進縣城,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李鐵邊幫著邊收拾東西邊道。
“你懂個屁,私自釋放囚犯,煽動百姓成軍者,說不好就要被扣上個謀逆大罪,要誅其三族的。走,咱倆趕快追。”楚青山衝向門口道。
“小心,外麵是。”
“什麽?”剛出門口的楚青山還沒明白什麽意思,就一腳踏空,向下跌去,人在空中他才發現,他們剛才所在的那座小屋,是蓋在茂密的槐樹中。
“張子龍,你~~大~~爺~~的。”
“啊嚏~~”已經跑到縣城門口的張子龍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繼續向前跑去。
戌時,天已經黑了。縣衙議事廳點起油燈,堂中‘公正廉潔’的匾額下,張浩然安坐太師椅上。下手邊分列四座,門外站滿了衙役。
“這個王縣尉,天都黑了他怎麽還不迴來。”左側一位身著赤色官袍,麵白無須的中年人聲音急切。
“錢縣丞別著急,來迴千餘裏,不是那麽好跑的。”右側一位身著綠色官袍的老人說道。
“我的聞主簿啊,我哪是急這個啊,我是怕我們的秦大人接到文書後視而不見,那我們在這裏隻能是坐以待斃。”錢縣丞有氣無力道,他本就是吉水縣人,又在這裏做了十三年的縣丞,輔佐了前後三任知縣,最是了解頂頭上司秦裏海。想要他派兵支援,難。
“慎言啊,錢縣丞。萬一傳到秦大人耳中,後果可不太好受啊。”聞主簿溫言勸慰。
“哼,如今我什麽都不怕了。上千的海寇集結在平山,吉水縣這迴必然是在劫難逃。命都要沒了,我還會怕他不成,要不是他任人唯親,刻意打壓於我。我會在吉水縣幹了十三年的縣丞麽?”錢縣丞猛地站起來氣衝衝道。
“兩位不要爭吵了,事到如今,我們應該同心協力才對。”張浩然出言勸道。
剛剛又收到數封公文,平安村東南,長壽村東北又各自出現了一股海寇,一路燒殺劫掠至平山,與先前海寧村的海寇匯合。最新匯報確定,平山的海寇已經有一千一百餘人。這麽多海寇,怎麽可能隻滿足搶些村莊?攻打吉水縣已是必然,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什麽時候來。吉水縣窮苦,官道也非常狹小,加之附近多山。海寇速度定然大大受到影響,但是再慢,也總有打過來的時候,以吉水縣的兵力,想抵擋上千海寇,無異於天方夜譚。
場麵沉默了一陣。
“張大人,你本是京官,要不然你帶上令公子走吧。我錢良願意代您與吉水縣共存亡。”錢縣丞躬身道。
“是啊,張大人,我與錢縣丞本就是吉水縣人,一輩子沒出去過,除了這裏,我們不知道還能去哪。隻是還請您迴京後一定要稟明陛下,我福州之地常年被海寇襲擾,民不聊生啊。懇請朝廷派軍前來剿滅海寇,張大人,小老兒在這先拜謝了。”已過古稀之年的聞主簿,起身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聞老哥,你這是作甚,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張浩然趕緊起身去扶聞主簿。
“張大人,我也求您了,我們的血不能白流啊,請您一定要上達天聽,為我們,為本地百姓仗義執言啊。”錢縣丞也跪下磕頭道。
“你們快起來,我是不會走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斷然不會獨自逃生的。”張浩然扶起這個那個又跪,索性出聲道。然後看著門外的衙役問:“張衙頭何在?”
“屬下在。”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單膝跪地應道。
“民團招募的怎麽樣了?”
“迴大人,民團八百八十二人全部集合完畢,目前都在校場候命。”張衙頭抱拳迴應。
“衙役縣兵如何?”
“迴大人,縣衙衙役五十三人,縣兵一百一十二人也已集合完畢,聽候差遣。”
張浩然看著院子裏站著的眾人,他們眼裏大多都充滿了絕望,也是,海寇一千一百,吉水縣能戰之兵才一千。兵力上看著是持平,但是一旦戰鬥,定然是一麵倒的屠殺。吉水縣,危矣。
“錢縣丞,擬寫告示,令吉水縣百姓立刻向青海郡撤退。”張浩然歎了一口氣道。
“大人,萬萬不可啊,我淮國律法規定,煽動百姓遷徙造成流民者視為造反。請大人收迴成命。”錢縣丞跪在地上痛哭道。
“大人,三思啊。”聞主簿也頻頻磕頭規勸道。
“我意已決,不能再讓百姓流血了。我們死守縣城,為百姓撤退拖延時間,錢縣丞,寫!”張浩然聲音鏗鏘有力。
“大人,不可啊!”院中百餘縣兵衙役同時跪倒請求道。張浩然公正廉明,從不貪墨百姓錢財,而且大力發展民生,事事親力親為,這麽好的官,不能死後被扣上謀反的罪名。
“爹,你們幹嘛呢?”突然張子龍的聲音傳來。
“逆子,你來幹什麽?”張浩然一看見張子龍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都跪著幹什麽啊?你在抖官威啊,爹。”
“逆子閉嘴,你們都起來吧。這成何體統。”張浩然怒斥一聲,迴過頭讓大家起身。
眾人這才緩緩起身,張浩然平時最疼愛兒子,看來也隻有讓張子龍勸勸張大人了。念及至此,白麵無須的錢縣丞一個翻身,拉著張子龍把經過說了一遍。
“進來坐下吧,咱們再商量商量。”聞主簿出聲當起了和事佬。待眾人落座後,又對張子龍說:“子龍啊,你也勸勸你爹。這可是忤逆大罪,牽連甚廣啊。”
“這個主意真是太爛了。爹啊,你是不是被氣昏頭了。”張子龍看著張浩然有些無語,平時很精明啊,是不是老糊塗了?
“豎子,你說什麽?”張浩然氣的吹胡子瞪眼。
“海寇三路登陸,人數超過一千,這麽大的規模從來沒有見過,目標絕對直指縣城而來。這種時候你讓百姓撤離,就等於把我們的力量消弱了,一千的縣兵民團能擋住海寇多久?一旦我們戰敗,百姓能跑得過如饑似渴的海寇麽?”張子龍侃侃而談,說完還裝模作樣的拿起桌上茶水抿了一口,呸,這麽苦。
“公子所言甚是,大人三思啊。”錢縣丞跟聞主簿連連附和。
“逆子,你這都是從哪學的?”張浩然突然發現他這個傻兒子好像不是那麽傻。
“秀才肚子裏墨水還是不少的,我聽得多了,就多少記住了些。”張子龍滿不在乎道。
“秀才?是隔壁的楚青山嗎?”張浩然直接就想到今天那年紀輕輕就考取功名的楚青山了。
“對對對,就是他。爹,他就是我上次跟你提的我拜把子兄弟。那腦子是真聰明。我準備以後闖蕩江湖的時候,就讓他給我當個軍師。到時候我倆一起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張子龍一下子跳起來道。那傲氣的神色就怕別人不知道楚青山是他兄弟似的。活像個炫耀自己心愛之物的頑童。
“唉~~~”一聲長歎,張浩然突然挺羨慕老友楚軒的,看人家孩子,從小就是讀書的好苗子,年級輕輕就考取了功名,沒想到涉獵還這麽廣泛,連征戰之法都懂。再看看自己家的傻兒子,真是~~家門不幸啊。
“醒了啊,秀才。”熟悉的聲音。忽然一個激靈,所有記憶全部歸位。
“張子龍!!你大爺的。”楚青山一聲怒吼脫口而出。
“海寧村被海寇襲擊了。”張子龍沒理會楚青山的怒火,而是盯著他的眼睛說道。
“怎麽迴事?”楚青山快步走到桌前,麵前是一份公文。拿起後快速讀道:“二月二十六,海寇於海寧村東岸登陸,樓艦一艘,戰船十餘艘,海寇約三百餘人,海寧村一百三十一戶皆被殺害,遍地屍體,血流成河。”落款為長壽村裏正。
“怎麽會這樣,張知縣不是在沿海都設置了監測所嗎?這種規模,為什麽沒有提前發現?”楚青山想不明白,樓艦不比戰艦,高就有三丈,長更達十丈,這種大船在十裏海域範圍內可以輕易發現。而監測所沿海而建,間隔不足五裏,內備有火油幹草,由附近村寨派人駐守。一旦發現可疑船隻,就點燃火油用煙示警。
“是晚上來的。”李鐵有些沉重的道:“王小虎死了。”說完有些哽咽。王小虎是個獵人,家就在海寧村,經常跟父親來縣城賣些皮貨,是他們三個的好朋友,經常給他們帶些野味,並約好了長大以後一起闖蕩江湖。
“本來我是不準備告訴小鐵匠的,但是現在你考試迴來了,你腦子聰明,這裏還有還有一份,你幫我看看。”張子龍平靜的說道,並遞給了楚青山另一份公文。
“二月二十八,在平山一帶發現海寇蹤跡,人數與海寧村的海寇數量相符,離我平安村不足十裏,我代表全村八十三戶請求張大人盡快出兵救援,也為慘死的海寧村村民報仇雪恨。”落款是平安村裏正。
“這是昨天晚上的公文,非常重要,你這樣拿出來會害死很多人。”楚青山眉頭緊鎖有些生氣。
“這是我拓印的,用油燈把公文的字跡烤一下,再用宣紙鋪在公文上輕輕拍打就可以了,這是書坊的小丫教我的。秀才,你對這夥海寇怎麽看?他們準備幹什麽?”張子龍盯著楚青山的眼睛道。
“什麽怎麽看,現在你爹應該已經在召集民團青壯前去剿匪了。還需~”
“我爹根本就沒有準備出兵。”張子龍搖了搖頭打斷道。
“張大人勤政愛民,為什麽會?”楚青山不敢相信張大人會見死不救。
“你知道三百餘海寇意味著什麽嗎?我爹組織民團擊退的海寇也就是些小股規模,人數不超過五十。”張子龍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雖然承認楚青山腦袋很聰明,但是對這些東西可能真的不了解。
“可是民團有八百餘人啊,兩個打一個也打不過麽?”楚青山不可思議道。
“第一次圍擊海寇,對方二十多人,民團三百人,最後死傷五十六人。第二次海寇四十多,民團六百多,最後民團居然死傷了一百二十三人。”張子龍聲音有些冷冽,夾帶著些屈辱。
“荒謬,這簡直聞所未聞。”楚青山被震的有點暈,十倍於敵人,死傷卻比敵人高了一倍。隻聽說張知縣率兵剿滅了海寇,可這還算是勝仗麽?
“你跟你爹來了五年,就在學院讀了五年,所以你根本就不知道當地情況才這麽說。這算什麽荒謬,縣誌裏記載過,二十多年前,一百多人的海寇攻破了吉水縣城門,燒殺劫掠了三天揚長而去,事後統計,死傷百姓五千餘人,滿城披麻戴孝,你覺得這些荒謬不荒謬。”張子龍眼睛有些紅了,淮國地處邊陲沿海,北有烏桓頻繁犯境,戰火不斷。根本沒精力管這些海寇的小事。
“小鐵匠,你總應該聽說過吧。”張子龍拍了拍低頭啜泣的李鐵。
“嗯,我們家原來就在縣城邊上,我一個本家叔叔說那時候他還是個毛頭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就偷偷去旁邊山上看。城裏滿地都是死人,哭喊聲能傳出好幾裏地。嚇得我那個本家叔叔迴家大病了一場,我還聽說海寇都有如妖魔一般,力大無窮,還喜食幼童,家裏的大人都給我說,讓我以後見了海寇就趕快逃跑。”小鐵匠抽抽噎噎的說著。別看為人壯實,有把子力氣,其實小鐵匠膽子並不大。再說那可是讓人聞風喪膽的海寇,是個人都會害怕。
“聳人聽聞,我堂堂淮國一縣之地,居然被數百海寇視為砧板之魚。”楚青山說完起身來迴走動起來。思考片刻道:“要說戰力,不可能如此不堪,多半是海寇行兇多年,都是不畏生死的亡命之徒。打起仗來自是氣勢如虹。我們民團士兵多是農夫,平時連架都沒打過,訓練的再好一見血就手足無措,甚至會掉頭逃跑所以才會如此。張子龍,你那份吉水縣地圖帶了麽?”
張子龍早先從他爹那偷了一份地理圖,經常三人一起跟著王小虎上山打獵,不怕迷路。
“在這。”張子龍起身從牆壁上的書桶裏拿出卷著的地圖,放桌子上鋪平。
楚青山盯著地圖良久道:“從縣城到青海郡城有五百裏,從官道騎甲等戰馬的話四個時辰就能到。調兵也需要三個時辰,算起來,先頭騎兵最快也要明天傍晚才能到達,讓你爹盡快向郡府求救,同時招募些善於奔跑之人前去平安村救援,民團多攜帶獵弓弩箭跟隨其後,海寇見人必來追趕,民團齊射後立馬後撤,絕不戀戰,隻要拖著海寇。等郡府官兵一到自然可以一舉掃平海寇。”
“他們如果直接退迴海寧村,上船逃往海外怎麽辦?“張子龍用手指著地圖上的海寧村東岸問道。
“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那剿滅他們根本不切實際,擊退已經很不錯了。”楚青山有些無奈。
“他們,一個都不能走。”一陣風吹來,張子龍的話有些冷。
“大哥,你是想?”李鐵聲音有些顫抖。
“王小虎是我朋友,聽說江湖中人都是義薄雲天之輩,兄弟被殺,此仇豈有不報之理。我要讓他們,有來無迴~~”張子龍擲地有聲道。
“你靠什麽去?你爹給你找的破木棍?行了,子龍,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平安村還有八十二戶村民隨時都會被海寇屠殺。當務之急是救援他們。”楚青山按著張子龍的肩膀安慰道。
“秀才,青海郡郡守秦裏海昏庸無能,優柔寡斷。你指望他派兵來援,恐怕不可。你看這裏。”張子龍指著平山道。
“平山這裏離縣城不過二十裏,海寇這次規模這麽大,怎麽看都不是洗劫村落那麽簡單。如果他們直接越過長壽村,從官道直奔縣城。”說著張子龍的手指從地圖上一劃,連接了平山跟吉水縣。
“二十年前的禍事,怕是要重演一次了。”張子龍嚴肅的說道。
“大哥,要不然我們去跟你爹說,咱們一起逃跑吧。”李鐵急促的說,顯然已經亂了方寸。
“如果真是這樣。”楚青山比劃了一下繼續道:“跑不了,百姓撤退速度極慢,不可能快過這些海寇。一旦被追上,潰散的百姓會把我們縣兵衝散,兵書上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此事不可。”楚青山用手揉著太陽穴。
場麵一陣緘默,屋裏三人都看著桌上的地圖,默不作聲。
“如果真如你所說,吉水縣危矣。”楚青山有些頭疼,如果海寇直奔吉水縣,以縣兵跟民團的戰鬥力,怕是擋不住了。
“秀才,我記得你給我說過兵書有雲,兵者虛實無常,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說對麽?”張子龍眼睛有些發亮。
“你是說?”楚青山有些明悟道。
“主動出擊。在路上設伏阻擋海寇前進,另派一支勇猛之兵直取海寇的船隻,得手後放跑幾名海寇讓他們去報信,得知後路已無的海寇必然會迴援。”張子龍意氣風發的在地圖上比劃道。
“圍魏救趙,可行。”楚青山擊掌稱讚道。
“可我們哪來的虎狼之師?縣兵多為軍戶世襲,疏於訓練,戰力不高,民團雖然這幾年訓練頗有聲色,但畢竟是民夫,怕是也不行啊。”楚青山又有些苦惱道。
“縣城監牢的死囚都是心狠手辣之輩,最起碼也是殺過人,見過血的,隻要能把他們組織起來,這次必能大破海寇。就算他們海寇再厲害,可畢竟也就三百人。”張子龍興奮的說。
“私自釋放死囚可是死罪。你張子龍真以為律法是放屁麽?上麵怪罪下來,不光是你,連你爹也要受牽連。”楚青山阻止道。
“管不了那麽多了,走,先迴去找我爹。”張子龍起身走出門口。
“你等等,此事還是再商量商量。”楚青山一邊說一邊手腳慌亂的收拾桌上的地圖和文書。
“楚青山,我覺得大哥說的沒錯。真讓海寇打進縣城,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李鐵邊幫著邊收拾東西邊道。
“你懂個屁,私自釋放囚犯,煽動百姓成軍者,說不好就要被扣上個謀逆大罪,要誅其三族的。走,咱倆趕快追。”楚青山衝向門口道。
“小心,外麵是。”
“什麽?”剛出門口的楚青山還沒明白什麽意思,就一腳踏空,向下跌去,人在空中他才發現,他們剛才所在的那座小屋,是蓋在茂密的槐樹中。
“張子龍,你~~大~~爺~~的。”
“啊嚏~~”已經跑到縣城門口的張子龍打了個噴嚏,揉揉鼻子繼續向前跑去。
戌時,天已經黑了。縣衙議事廳點起油燈,堂中‘公正廉潔’的匾額下,張浩然安坐太師椅上。下手邊分列四座,門外站滿了衙役。
“這個王縣尉,天都黑了他怎麽還不迴來。”左側一位身著赤色官袍,麵白無須的中年人聲音急切。
“錢縣丞別著急,來迴千餘裏,不是那麽好跑的。”右側一位身著綠色官袍的老人說道。
“我的聞主簿啊,我哪是急這個啊,我是怕我們的秦大人接到文書後視而不見,那我們在這裏隻能是坐以待斃。”錢縣丞有氣無力道,他本就是吉水縣人,又在這裏做了十三年的縣丞,輔佐了前後三任知縣,最是了解頂頭上司秦裏海。想要他派兵支援,難。
“慎言啊,錢縣丞。萬一傳到秦大人耳中,後果可不太好受啊。”聞主簿溫言勸慰。
“哼,如今我什麽都不怕了。上千的海寇集結在平山,吉水縣這迴必然是在劫難逃。命都要沒了,我還會怕他不成,要不是他任人唯親,刻意打壓於我。我會在吉水縣幹了十三年的縣丞麽?”錢縣丞猛地站起來氣衝衝道。
“兩位不要爭吵了,事到如今,我們應該同心協力才對。”張浩然出言勸道。
剛剛又收到數封公文,平安村東南,長壽村東北又各自出現了一股海寇,一路燒殺劫掠至平山,與先前海寧村的海寇匯合。最新匯報確定,平山的海寇已經有一千一百餘人。這麽多海寇,怎麽可能隻滿足搶些村莊?攻打吉水縣已是必然,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什麽時候來。吉水縣窮苦,官道也非常狹小,加之附近多山。海寇速度定然大大受到影響,但是再慢,也總有打過來的時候,以吉水縣的兵力,想抵擋上千海寇,無異於天方夜譚。
場麵沉默了一陣。
“張大人,你本是京官,要不然你帶上令公子走吧。我錢良願意代您與吉水縣共存亡。”錢縣丞躬身道。
“是啊,張大人,我與錢縣丞本就是吉水縣人,一輩子沒出去過,除了這裏,我們不知道還能去哪。隻是還請您迴京後一定要稟明陛下,我福州之地常年被海寇襲擾,民不聊生啊。懇請朝廷派軍前來剿滅海寇,張大人,小老兒在這先拜謝了。”已過古稀之年的聞主簿,起身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聞老哥,你這是作甚,快快請起,快快請起啊。”張浩然趕緊起身去扶聞主簿。
“張大人,我也求您了,我們的血不能白流啊,請您一定要上達天聽,為我們,為本地百姓仗義執言啊。”錢縣丞也跪下磕頭道。
“你們快起來,我是不會走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斷然不會獨自逃生的。”張浩然扶起這個那個又跪,索性出聲道。然後看著門外的衙役問:“張衙頭何在?”
“屬下在。”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單膝跪地應道。
“民團招募的怎麽樣了?”
“迴大人,民團八百八十二人全部集合完畢,目前都在校場候命。”張衙頭抱拳迴應。
“衙役縣兵如何?”
“迴大人,縣衙衙役五十三人,縣兵一百一十二人也已集合完畢,聽候差遣。”
張浩然看著院子裏站著的眾人,他們眼裏大多都充滿了絕望,也是,海寇一千一百,吉水縣能戰之兵才一千。兵力上看著是持平,但是一旦戰鬥,定然是一麵倒的屠殺。吉水縣,危矣。
“錢縣丞,擬寫告示,令吉水縣百姓立刻向青海郡撤退。”張浩然歎了一口氣道。
“大人,萬萬不可啊,我淮國律法規定,煽動百姓遷徙造成流民者視為造反。請大人收迴成命。”錢縣丞跪在地上痛哭道。
“大人,三思啊。”聞主簿也頻頻磕頭規勸道。
“我意已決,不能再讓百姓流血了。我們死守縣城,為百姓撤退拖延時間,錢縣丞,寫!”張浩然聲音鏗鏘有力。
“大人,不可啊!”院中百餘縣兵衙役同時跪倒請求道。張浩然公正廉明,從不貪墨百姓錢財,而且大力發展民生,事事親力親為,這麽好的官,不能死後被扣上謀反的罪名。
“爹,你們幹嘛呢?”突然張子龍的聲音傳來。
“逆子,你來幹什麽?”張浩然一看見張子龍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都跪著幹什麽啊?你在抖官威啊,爹。”
“逆子閉嘴,你們都起來吧。這成何體統。”張浩然怒斥一聲,迴過頭讓大家起身。
眾人這才緩緩起身,張浩然平時最疼愛兒子,看來也隻有讓張子龍勸勸張大人了。念及至此,白麵無須的錢縣丞一個翻身,拉著張子龍把經過說了一遍。
“進來坐下吧,咱們再商量商量。”聞主簿出聲當起了和事佬。待眾人落座後,又對張子龍說:“子龍啊,你也勸勸你爹。這可是忤逆大罪,牽連甚廣啊。”
“這個主意真是太爛了。爹啊,你是不是被氣昏頭了。”張子龍看著張浩然有些無語,平時很精明啊,是不是老糊塗了?
“豎子,你說什麽?”張浩然氣的吹胡子瞪眼。
“海寇三路登陸,人數超過一千,這麽大的規模從來沒有見過,目標絕對直指縣城而來。這種時候你讓百姓撤離,就等於把我們的力量消弱了,一千的縣兵民團能擋住海寇多久?一旦我們戰敗,百姓能跑得過如饑似渴的海寇麽?”張子龍侃侃而談,說完還裝模作樣的拿起桌上茶水抿了一口,呸,這麽苦。
“公子所言甚是,大人三思啊。”錢縣丞跟聞主簿連連附和。
“逆子,你這都是從哪學的?”張浩然突然發現他這個傻兒子好像不是那麽傻。
“秀才肚子裏墨水還是不少的,我聽得多了,就多少記住了些。”張子龍滿不在乎道。
“秀才?是隔壁的楚青山嗎?”張浩然直接就想到今天那年紀輕輕就考取功名的楚青山了。
“對對對,就是他。爹,他就是我上次跟你提的我拜把子兄弟。那腦子是真聰明。我準備以後闖蕩江湖的時候,就讓他給我當個軍師。到時候我倆一起行俠仗義,除暴安良。”張子龍一下子跳起來道。那傲氣的神色就怕別人不知道楚青山是他兄弟似的。活像個炫耀自己心愛之物的頑童。
“唉~~~”一聲長歎,張浩然突然挺羨慕老友楚軒的,看人家孩子,從小就是讀書的好苗子,年級輕輕就考取了功名,沒想到涉獵還這麽廣泛,連征戰之法都懂。再看看自己家的傻兒子,真是~~家門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