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郭君逃出函穀關,總算舒展了一口氣。行了一段路程,靖郭君問道:“先生,我想不明白。我在秦國為相一年有餘,離開秦國。秦國將士,為何不盤查我等。”
馮諼見靖郭君發問,忙道出其中的緣由,“為了避免不測,我讓人模仿秦王筆記,更改了出關文書,以及公子的姓名。”
“先生會何這樣做。”
“秦人不足以信。”
“秦王真的會殺我?”
“秦王更不足信。”
“先生多慮了。”
就在此時,一人快馬來到眾人麵前,神色慌張道:“靖郭君,秦人追來了。”
話語剛落,便聽見遠處傳來喊殺聲,劃破夜空,“秦相休走。”
“護送公子先走。”馮諼見秦人追來,大喊道:“匡陽留下斷後。”
匡陽怒喝道:“秦人欺人太甚,隨我迎戰。”
眾人高喊道:“殺,殺,殺。”
靖郭君聞言,嚇得臉色慘白,驅逐馬車,疲於奔命。
隨著天色漸明,靖郭君等人逃出秦境,進入魏國。
公孫弘喜道:“靖郭君,我們總算從虎狼之國,逃出來了。”
靖郭君對著馮諼行禮,感激道:“先生說得對,秦人不足以信。若非先生謀劃,我就死在秦國。”
馮諼迴禮道:“公子能脫困,非我之功。公子要感謝雞鳴、狗盜兩位相助。”
靖郭君看著跟隨自己亡命的門客,又看著雞鳴、狗盜,感慨道:“我這次能離秦歸國,皆是雞鳴、狗盜之功。我不識兩位先生之能,將之收為下等門客,怠慢兩位,不想是兩位救了我們的命。”
雞鳴、狗盜也居功,行禮道:“願為靖郭君效力。”
此時,一人快馬加鞭疾馳而來,道路兩旁揚起厚厚地塵土。眼力較好之人見了,忙道:“是我們的人。”
靖郭君聞言,鬆了一口氣。
來者翻身下馬,走到靖郭君麵前,痛苦不已。
靖郭君見他身後,沒有其他人,問道:“匡陽等人,何在。”
“匡陽等人,為靖郭君戰死。”
“你說什麽。”靖郭君語調顫抖道:“都死了。”
那人哭喊道:“靖郭君一定要為死去的人報仇。”
靖郭君雙眼充滿憤怒的火焰,“秦人,欺人太甚。我們離秦,猶如喪家之犬。若不報此仇,豈為君子,豈配為八尺大丈夫。”
馮諼忙道:“公子,我們身在險地,還是快快迴到齊國。”
靖郭君喝道:“秦國辱我,來日必攻秦雪恥”。
秦王聽了燕姬之言,決定釋放靖郭君歸國。壽燭等秦臣聽到這個消息,來到秦宮,勸說秦王。經過大臣點破,秦王有些後悔。秦王以酒宴為名,邀請靖郭君入宮。
壽燭、庶長奐來到秦相府邸,卻見秦相府,人去樓空,立馬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壽燭再次迴到秦宮,複命道:“王上,齊人逃走了。”
“你說什麽,齊人逃了。”秦王稷道:“寡人擇日為齊人踐行,他怎麽逃了。”
“王上還不明白。齊人逃了,說明他們心中有鬼。王上,決不能讓齊人離開秦國。”
“寡人朝令夕改,難以服眾。”
“齊人迴到齊國,秦國危矣。為了秦國,不能讓齊人歸國。”
秦王無奈道:“事到如今,已經來不及了。齊人已走,為之奈何。”
“齊人離開不久,我們若派追兵,一定可以追上他們。”
“寡人就依你們之言。”秦王想到齊人不告而別,心中有氣,“庶長奐,去把齊人給我追迴來。”
“喏。”庶長奐領命,大步走出秦宮,召集本部人馬,前去追趕。
秦王見庶長奐迴來,忙道:“追上了嗎?”
“臣,追到函穀關之時,齊人已經出關。”庶長奐請罪道:“臣,無能。”
“你抵達函穀,已是深夜。”壽燭問道:“按我大秦律,未聞雞鳴之聲,不會開關放行。”
“臣問了函穀守將。守將說不知為何,雞鳴四起,他們不得不開關放行。”
壽燭又道:“出關之人,可有齊人的名字。”
“出關之人,察看了王上放行的國書。他們確定無疑,方才放行。他們放出去的是一隊商旅,文書上並沒有田文的名字。”
秦王聞言,抱有一絲希望,“齊人歸國,函穀關是必經之路。難不成齊人沒有東出函穀,還在秦國境內。”
壽燭道:“齊人歸國,東出函穀是一條路。其次,齊人也可以南下武關,繞道楚國。亦或者齊人從河西,渡大河去趙國,經趙歸齊。”
秦王忙道:“還不趕快分兩路人馬,去捉拿齊人歸來。”
庶長奐道:“王上,齊人已經出關。”
秦王問道:“你為何如此肯定。”
“臣率軍連夜追趕至魏、秦邊境。曾和一隊人馬交戰。”庶長奐道:“臣從那些人口中得知,齊人正是以商人的名義出關。齊人還說…”
秦王怒道:“齊人說了什麽。”
庶長奐道:“舉兵伐秦,一雪前恥。”
“寡人婦人之仁,放了齊人,為秦國引來大禍。”
一人急色來報道:“王上,不好了。齊人送給王上的狐白裘不見了。”
秦王喝問道:“寡人將狐白裘放在府庫,怎會憑空不見。”
“臣責問了守衛府庫的將士。他們在前夜聽見狗吠之音。”
“宮中,怎會有狗吠之音。”
壽燭問道:“靖郭君為何要冒風險,盜竊狐白裘。靖郭君之舉是為了什麽。難不成靖郭君是舍不得狐白裘,還是想用狐白裘行賄賂。”
秦王聞言,冷靜下來想了想。昨日夜飲,燕姬替齊人說話。想必是齊人盜竊狐白裘,是為了討好燕姬。燕姬得了齊人好處,故而幫他說話。秦王吸了一口氣,冷聲道:“寡人總算明白了。”
壽燭問道:“王上明白了什麽。”
秦王若是將此事說出來,不僅對燕姬不利,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威嚴。這件事,秦王無論如何也不能公開說出來,“齊人先以狗盜之徒盜取狐白裘;又以雞鳴之徒,騙開函穀關;再用能人,模仿寡人的字跡,騙過了函穀關守將。”
壽燭道:“王上之言,不無道理。”
秦王感歎道:“齊人身邊匯聚各種各樣的人才,不乏雞鳴狗盜之徒。今日之事,足以證明,齊人當真了得。寡人總算相信,齊人是大才之人。秦國沒人比得過他。”
庶長奐問道:“齊人是大才之人,為何不為王上排憂解難。齊人為何不在秦國施展才華,讓天下人知。”
“齊人是怎麽想的,寡人不能得知。但齊人有意在寡人麵前隱藏不漏,這是為何。”秦王臉色慘白道:“齊人之舉,莫非是為了攻伐秦國。”
庶長奐見秦王臉色慘白,問道:“齊人有膽來攻我國?”
“齊人入秦,身居高位,無為而治,甚至是裝傻充楞。就是為了刺探秦國的秘密。齊人以欺詐之術,進獻寡人。他們的目的就是想寡人扣押楚王,導致秦、楚交惡。寡人扣押楚王,便會失信諸侯,也會令天下人群起激憤。”秦王越想越害怕,涔涔汗水直下,“齊人歸國,必會禍亂秦國。不好,寡人上了齊人的當。”
壽燭道:“王上休要慌亂,事情還沒有壞到那一步。齊國攻秦,就要借道三晉。三晉豈會借道給齊國。縱使三晉借道,齊國提兵遠征,秦國何懼。”
“不錯。”秦王拾起心中的慌亂,鎮定道:“寡人東伐韓、魏,三敗楚國。寡人也想知道,究竟是齊國強,還是秦國更強。齊人東來,秦國何懼。”
……
中原諸侯,傳聞秦國是虎狼之國,有去無迴。
齊人聽聞靖郭君去了虎狼之國,還能平安歸來,都倍感好奇。齊人皆想一睹靖郭君的風采,也想知道靖郭君在秦國這段時間裏經曆了什麽。
秦國是怎樣的國家,對於齊人來說十分陌生。齊宣王時,秦人借道韓、魏挑釁齊國。桑丘一戰,齊國重創秦人,保住了齊國東方第一強國的地位。
齊宣王趁著燕國大亂,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眾,不足六十日吞並燕國。齊國的聲望,達到鼎盛。秦國見齊國精銳盡在燕地,聯合韓、魏,向東討伐齊國。濮水一戰,齊國落得大敗。齊人咒罵秦人行事卑鄙,也想著有一日攻秦雪恥,捍衛齊人的尊嚴和榮譽。
靖郭君歸國的消息,迅速在齊國散播開來。靖郭君在秦國的經曆,也被諸子百家以各種文學傳唱。一時間,靖郭君的事跡,人人盡知。
齊王田地得知靖郭君歸國,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田和等人,語調不滿道:“靖郭君,還真有手段。竟然能從秦國歸來。”
“靖郭君能從虎狼之國,全身而退,其手段了得,是大才之人。”田和感歎道:“王上,靖郭君歸國,可要好好重用。”
“靖郭君威望,如日中天。寡人不重用,豈不是被人罵成昏聵之君。”齊王心裏雖不滿意,但也不能表達出來,“寡人曾當著文武百官放言,靖郭君迴國之日,便是齊相。靖郭君迴來,寡人不用,豈不是威名掃地,一落千丈。”
田和道:“王上得靖郭君輔佐,實乃齊國幸事。”
眾人恭賀道:“恭喜王上。”
齊王眸色滑過一絲不快,心道:“靖郭君,寡人小看你了。”
田和問道:“王上,靖郭君即將抵達臨淄。”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齊王問道:“靖郭君為齊國出使秦國,促進齊、秦交好,是我國的大功臣。你們說,功臣歸國,寡人應該如何。”
田和答道:“王上,理應親自相迎。”
“臣等附議。”
“準。”
田和本以為靖郭君歸國,齊王是不會高興。忽聞齊王之言,田和打消了心裏的顧慮,稱頌道:“王上聖明。”
眾人附和道:“王上聖明。”
滿朝文武皆在歌頌齊王聖明,卻沒有人發現齊王眸色之中,隱藏的不快。
靖郭君尚未踏進臨淄城,卻見人山人海,前來歡迎他。
一年前,他被迫離開臨淄。誰曾知,今日歸來,不僅名揚諸侯,還被齊人稱頌。眼前此景,讓他心中湧出萬丈豪情。
靖郭君在歡唿聲中走進臨淄,抵達齊宮。齊王率領文臣武將,站在高台相候。
靖郭君見王上親自迎接,受寵若驚,高唿道:“臣,拜見王上。”
齊王笑容滿麵道:“靖郭君,快快起來。”
“謝,王上。”
“快上來。”齊王招手道:“讓寡人看看。”
靖郭君起身拜了拜,登上台階,走向齊王。
齊王親切地問道:“靖郭君可還記得,離齊去秦之時,寡人說了什麽。”
“王上之言,臣不敢忘。”靖郭君言語謙恭道:“飛鳥返故鄉,狐死必守丘。”
“你在秦國一年有餘,將齊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齊王大笑道:“秦、齊交好,靖郭君功不可沒。”
“臣是齊人,豈能不為齊國爭取利益。”
“好。這才是寡人的臣子。”齊王又道:“寡人曾言,你歸國之日,便是齊相。從這一刻起,你就是寡人的相國。”
靖郭君又拜道:“謝,王上,”
“齊相,隨寡人進宮。”
進入大殿,靖郭君和齊王噓寒問暖一番。靖郭君從大袖之中,拿出文書,高舉頭顱道:“臣給王上送上一份大禮。”
齊王問道:“什麽大禮。”
靖郭君鏗鏘有力道:“攻秦。”
眾臣聽聞攻秦兩個字,大殿瞬間保持沉默。
靖郭君又道:“這是討伐秦國的罪狀,請王上過目。”
宦者見王上示意,上去取過文書,快步呈給齊王。
齊王打開文書,看了看書中的內容,朗聲道:“伐秦五大罪狀。”
“秦王之罪,有五。”靖郭君麵對眾臣,眸色露出強烈地殺氣,“秦王以會盟為由,欺詐楚國,為不義,此乃罪一。秦王囚禁楚王,索要疆土,為不仁、不孝,手段卑鄙,此乃罪二。秦人暴虐,欺壓諸侯,此乃罪三。秦王欺騙秦王後,為不忠,此乃罪四。秦人以斬首為樂,違背天倫,此乃罪五。”
“秦國罪狀有五,那是秦國的事。”齊王放下文書,問道:“我國要攻伐秦國,總要師出有名。你以何名義攻伐秦國。”
“秦王不忠不義不仁不孝,尚且無德。”靖郭君振臂高唿道:“我們號召天下諸侯,合縱攻秦。我們為楚王討還公道,維持世間正義。”
馮諼見靖郭君發問,忙道出其中的緣由,“為了避免不測,我讓人模仿秦王筆記,更改了出關文書,以及公子的姓名。”
“先生會何這樣做。”
“秦人不足以信。”
“秦王真的會殺我?”
“秦王更不足信。”
“先生多慮了。”
就在此時,一人快馬來到眾人麵前,神色慌張道:“靖郭君,秦人追來了。”
話語剛落,便聽見遠處傳來喊殺聲,劃破夜空,“秦相休走。”
“護送公子先走。”馮諼見秦人追來,大喊道:“匡陽留下斷後。”
匡陽怒喝道:“秦人欺人太甚,隨我迎戰。”
眾人高喊道:“殺,殺,殺。”
靖郭君聞言,嚇得臉色慘白,驅逐馬車,疲於奔命。
隨著天色漸明,靖郭君等人逃出秦境,進入魏國。
公孫弘喜道:“靖郭君,我們總算從虎狼之國,逃出來了。”
靖郭君對著馮諼行禮,感激道:“先生說得對,秦人不足以信。若非先生謀劃,我就死在秦國。”
馮諼迴禮道:“公子能脫困,非我之功。公子要感謝雞鳴、狗盜兩位相助。”
靖郭君看著跟隨自己亡命的門客,又看著雞鳴、狗盜,感慨道:“我這次能離秦歸國,皆是雞鳴、狗盜之功。我不識兩位先生之能,將之收為下等門客,怠慢兩位,不想是兩位救了我們的命。”
雞鳴、狗盜也居功,行禮道:“願為靖郭君效力。”
此時,一人快馬加鞭疾馳而來,道路兩旁揚起厚厚地塵土。眼力較好之人見了,忙道:“是我們的人。”
靖郭君聞言,鬆了一口氣。
來者翻身下馬,走到靖郭君麵前,痛苦不已。
靖郭君見他身後,沒有其他人,問道:“匡陽等人,何在。”
“匡陽等人,為靖郭君戰死。”
“你說什麽。”靖郭君語調顫抖道:“都死了。”
那人哭喊道:“靖郭君一定要為死去的人報仇。”
靖郭君雙眼充滿憤怒的火焰,“秦人,欺人太甚。我們離秦,猶如喪家之犬。若不報此仇,豈為君子,豈配為八尺大丈夫。”
馮諼忙道:“公子,我們身在險地,還是快快迴到齊國。”
靖郭君喝道:“秦國辱我,來日必攻秦雪恥”。
秦王聽了燕姬之言,決定釋放靖郭君歸國。壽燭等秦臣聽到這個消息,來到秦宮,勸說秦王。經過大臣點破,秦王有些後悔。秦王以酒宴為名,邀請靖郭君入宮。
壽燭、庶長奐來到秦相府邸,卻見秦相府,人去樓空,立馬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壽燭再次迴到秦宮,複命道:“王上,齊人逃走了。”
“你說什麽,齊人逃了。”秦王稷道:“寡人擇日為齊人踐行,他怎麽逃了。”
“王上還不明白。齊人逃了,說明他們心中有鬼。王上,決不能讓齊人離開秦國。”
“寡人朝令夕改,難以服眾。”
“齊人迴到齊國,秦國危矣。為了秦國,不能讓齊人歸國。”
秦王無奈道:“事到如今,已經來不及了。齊人已走,為之奈何。”
“齊人離開不久,我們若派追兵,一定可以追上他們。”
“寡人就依你們之言。”秦王想到齊人不告而別,心中有氣,“庶長奐,去把齊人給我追迴來。”
“喏。”庶長奐領命,大步走出秦宮,召集本部人馬,前去追趕。
秦王見庶長奐迴來,忙道:“追上了嗎?”
“臣,追到函穀關之時,齊人已經出關。”庶長奐請罪道:“臣,無能。”
“你抵達函穀,已是深夜。”壽燭問道:“按我大秦律,未聞雞鳴之聲,不會開關放行。”
“臣問了函穀守將。守將說不知為何,雞鳴四起,他們不得不開關放行。”
壽燭又道:“出關之人,可有齊人的名字。”
“出關之人,察看了王上放行的國書。他們確定無疑,方才放行。他們放出去的是一隊商旅,文書上並沒有田文的名字。”
秦王聞言,抱有一絲希望,“齊人歸國,函穀關是必經之路。難不成齊人沒有東出函穀,還在秦國境內。”
壽燭道:“齊人歸國,東出函穀是一條路。其次,齊人也可以南下武關,繞道楚國。亦或者齊人從河西,渡大河去趙國,經趙歸齊。”
秦王忙道:“還不趕快分兩路人馬,去捉拿齊人歸來。”
庶長奐道:“王上,齊人已經出關。”
秦王問道:“你為何如此肯定。”
“臣率軍連夜追趕至魏、秦邊境。曾和一隊人馬交戰。”庶長奐道:“臣從那些人口中得知,齊人正是以商人的名義出關。齊人還說…”
秦王怒道:“齊人說了什麽。”
庶長奐道:“舉兵伐秦,一雪前恥。”
“寡人婦人之仁,放了齊人,為秦國引來大禍。”
一人急色來報道:“王上,不好了。齊人送給王上的狐白裘不見了。”
秦王喝問道:“寡人將狐白裘放在府庫,怎會憑空不見。”
“臣責問了守衛府庫的將士。他們在前夜聽見狗吠之音。”
“宮中,怎會有狗吠之音。”
壽燭問道:“靖郭君為何要冒風險,盜竊狐白裘。靖郭君之舉是為了什麽。難不成靖郭君是舍不得狐白裘,還是想用狐白裘行賄賂。”
秦王聞言,冷靜下來想了想。昨日夜飲,燕姬替齊人說話。想必是齊人盜竊狐白裘,是為了討好燕姬。燕姬得了齊人好處,故而幫他說話。秦王吸了一口氣,冷聲道:“寡人總算明白了。”
壽燭問道:“王上明白了什麽。”
秦王若是將此事說出來,不僅對燕姬不利,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威嚴。這件事,秦王無論如何也不能公開說出來,“齊人先以狗盜之徒盜取狐白裘;又以雞鳴之徒,騙開函穀關;再用能人,模仿寡人的字跡,騙過了函穀關守將。”
壽燭道:“王上之言,不無道理。”
秦王感歎道:“齊人身邊匯聚各種各樣的人才,不乏雞鳴狗盜之徒。今日之事,足以證明,齊人當真了得。寡人總算相信,齊人是大才之人。秦國沒人比得過他。”
庶長奐問道:“齊人是大才之人,為何不為王上排憂解難。齊人為何不在秦國施展才華,讓天下人知。”
“齊人是怎麽想的,寡人不能得知。但齊人有意在寡人麵前隱藏不漏,這是為何。”秦王臉色慘白道:“齊人之舉,莫非是為了攻伐秦國。”
庶長奐見秦王臉色慘白,問道:“齊人有膽來攻我國?”
“齊人入秦,身居高位,無為而治,甚至是裝傻充楞。就是為了刺探秦國的秘密。齊人以欺詐之術,進獻寡人。他們的目的就是想寡人扣押楚王,導致秦、楚交惡。寡人扣押楚王,便會失信諸侯,也會令天下人群起激憤。”秦王越想越害怕,涔涔汗水直下,“齊人歸國,必會禍亂秦國。不好,寡人上了齊人的當。”
壽燭道:“王上休要慌亂,事情還沒有壞到那一步。齊國攻秦,就要借道三晉。三晉豈會借道給齊國。縱使三晉借道,齊國提兵遠征,秦國何懼。”
“不錯。”秦王拾起心中的慌亂,鎮定道:“寡人東伐韓、魏,三敗楚國。寡人也想知道,究竟是齊國強,還是秦國更強。齊人東來,秦國何懼。”
……
中原諸侯,傳聞秦國是虎狼之國,有去無迴。
齊人聽聞靖郭君去了虎狼之國,還能平安歸來,都倍感好奇。齊人皆想一睹靖郭君的風采,也想知道靖郭君在秦國這段時間裏經曆了什麽。
秦國是怎樣的國家,對於齊人來說十分陌生。齊宣王時,秦人借道韓、魏挑釁齊國。桑丘一戰,齊國重創秦人,保住了齊國東方第一強國的地位。
齊宣王趁著燕國大亂,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眾,不足六十日吞並燕國。齊國的聲望,達到鼎盛。秦國見齊國精銳盡在燕地,聯合韓、魏,向東討伐齊國。濮水一戰,齊國落得大敗。齊人咒罵秦人行事卑鄙,也想著有一日攻秦雪恥,捍衛齊人的尊嚴和榮譽。
靖郭君歸國的消息,迅速在齊國散播開來。靖郭君在秦國的經曆,也被諸子百家以各種文學傳唱。一時間,靖郭君的事跡,人人盡知。
齊王田地得知靖郭君歸國,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田和等人,語調不滿道:“靖郭君,還真有手段。竟然能從秦國歸來。”
“靖郭君能從虎狼之國,全身而退,其手段了得,是大才之人。”田和感歎道:“王上,靖郭君歸國,可要好好重用。”
“靖郭君威望,如日中天。寡人不重用,豈不是被人罵成昏聵之君。”齊王心裏雖不滿意,但也不能表達出來,“寡人曾當著文武百官放言,靖郭君迴國之日,便是齊相。靖郭君迴來,寡人不用,豈不是威名掃地,一落千丈。”
田和道:“王上得靖郭君輔佐,實乃齊國幸事。”
眾人恭賀道:“恭喜王上。”
齊王眸色滑過一絲不快,心道:“靖郭君,寡人小看你了。”
田和問道:“王上,靖郭君即將抵達臨淄。”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齊王問道:“靖郭君為齊國出使秦國,促進齊、秦交好,是我國的大功臣。你們說,功臣歸國,寡人應該如何。”
田和答道:“王上,理應親自相迎。”
“臣等附議。”
“準。”
田和本以為靖郭君歸國,齊王是不會高興。忽聞齊王之言,田和打消了心裏的顧慮,稱頌道:“王上聖明。”
眾人附和道:“王上聖明。”
滿朝文武皆在歌頌齊王聖明,卻沒有人發現齊王眸色之中,隱藏的不快。
靖郭君尚未踏進臨淄城,卻見人山人海,前來歡迎他。
一年前,他被迫離開臨淄。誰曾知,今日歸來,不僅名揚諸侯,還被齊人稱頌。眼前此景,讓他心中湧出萬丈豪情。
靖郭君在歡唿聲中走進臨淄,抵達齊宮。齊王率領文臣武將,站在高台相候。
靖郭君見王上親自迎接,受寵若驚,高唿道:“臣,拜見王上。”
齊王笑容滿麵道:“靖郭君,快快起來。”
“謝,王上。”
“快上來。”齊王招手道:“讓寡人看看。”
靖郭君起身拜了拜,登上台階,走向齊王。
齊王親切地問道:“靖郭君可還記得,離齊去秦之時,寡人說了什麽。”
“王上之言,臣不敢忘。”靖郭君言語謙恭道:“飛鳥返故鄉,狐死必守丘。”
“你在秦國一年有餘,將齊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齊王大笑道:“秦、齊交好,靖郭君功不可沒。”
“臣是齊人,豈能不為齊國爭取利益。”
“好。這才是寡人的臣子。”齊王又道:“寡人曾言,你歸國之日,便是齊相。從這一刻起,你就是寡人的相國。”
靖郭君又拜道:“謝,王上,”
“齊相,隨寡人進宮。”
進入大殿,靖郭君和齊王噓寒問暖一番。靖郭君從大袖之中,拿出文書,高舉頭顱道:“臣給王上送上一份大禮。”
齊王問道:“什麽大禮。”
靖郭君鏗鏘有力道:“攻秦。”
眾臣聽聞攻秦兩個字,大殿瞬間保持沉默。
靖郭君又道:“這是討伐秦國的罪狀,請王上過目。”
宦者見王上示意,上去取過文書,快步呈給齊王。
齊王打開文書,看了看書中的內容,朗聲道:“伐秦五大罪狀。”
“秦王之罪,有五。”靖郭君麵對眾臣,眸色露出強烈地殺氣,“秦王以會盟為由,欺詐楚國,為不義,此乃罪一。秦王囚禁楚王,索要疆土,為不仁、不孝,手段卑鄙,此乃罪二。秦人暴虐,欺壓諸侯,此乃罪三。秦王欺騙秦王後,為不忠,此乃罪四。秦人以斬首為樂,違背天倫,此乃罪五。”
“秦國罪狀有五,那是秦國的事。”齊王放下文書,問道:“我國要攻伐秦國,總要師出有名。你以何名義攻伐秦國。”
“秦王不忠不義不仁不孝,尚且無德。”靖郭君振臂高唿道:“我們號召天下諸侯,合縱攻秦。我們為楚王討還公道,維持世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