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人實乃天人也!”隻見房玄齡坐在馬上,低頭看著書,神情激動,忽地一拍馬背,高聲大叫。
然而激動之下,用力過大,同時雙腿也夾了一下馬腹。他坐下馬兒頓時受驚,嘶聿聿一聲叫,猛地往前竄了出去。
房玄齡雖也曾上過戰場,可終歸是一文臣,始料不及下,哎呦一聲,頓時摔落馬下。
就這他還死死抱著張玄清那本《心學精要》,高叫:“書不能壞,書不能壞!”李世民緊忙讓人撫他起來,詢問過有事沒事。得知沒事後,才問:“愛卿可能跟朕說說,張真人這部書裏又寫的什麽?竟讓愛卿跌下馬都舍不得放手!”
“陛下問這本書中的內容?”房玄齡激動之色未減,雙手捧著《心學精要》,說話嘴唇都有點哆嗦:“好叫陛下得知,此書……此書集儒釋道三教之大成,非有大學問之人不可作也!”
《心學精要》就是張玄清統合王陽明的《大學問》、《傳習錄》等等著作,加上自己對心學的理解著作而成,可以說是三本書中唯一用了心的。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別號才是陽明。他也是一位狠人,號稱“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這個“儒學創始人”、孟子這個“儒學集大成者”、朱熹這個“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更有人說他是繼孔聖之後另一位大拿。
其所“創”心學據說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後由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朱熹的理學號稱性理之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欲”;而王陽明心學的宗旨則在於“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有詩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兩者之間若說高下,也沒有太大高下之分,不過公說公有理嗎,婆說婆有理,誰也奈何不得誰而已。不過張玄清本人對理學無甚好感,想來想去,不如先把心學拿出來,沒追能掐斷後世朱熹興理學的苗頭。
眾所周知,現如今大唐時空理學未啟,王陽明所寫心學又大多針對理學。可在此時毫無理學的情況下被張玄清拿出來,就好比在人類從未有道德觀念之際,勘定一個道德觀念,長此以往,人們習以為常,這對理學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但相比起來,房玄齡從未接觸過理學,乍一接觸心學,衝擊雖有之,但更多的還是觸動。
“醍醐灌頂”般的觸動!
不過李世民對房玄齡的說法不慎滿意,什麽叫非大學問者不可作?這不廢話嘛!別說另外兩本書,就看他手裏的反經,他就知道張玄清有大學問,還用得著你房玄齡來說?
正想要追問幾句,但城門將至,兵將出迎二裏,分列兩旁,城內更有百姓擠在街道。隻好暫時先將這事放下,指揮軍隊迴歸崗位,返迴皇宮,才又拿起書本研究。
反經、心學精要、處世菜根譚……
三者都不是大部頭,但其中精義,卻需細細品味。
當晚,李世民甚至都沒出書房,第二天長孫無垢來叫他,他才從書海中“驚醒”,然後帶著倆通紅的大眼珠子去上的早朝。
慣例都是大臣們沒事的在一旁看戲,有事兒的拿著奏折,皇上問誰有事,就上前一步,把奏折交由太監遞上去,自己再在下邊闡述。等事情解決的差不多了就退朝……也不用一次性全解決,有的大事還是需要商議一下的。
今天卻有些不同,等各位大臣們把手頭工作都基本匯報完畢了。李世民卻沒讓大家退朝,而是道:“昨日之事,諸位愛卿想必已曉經過。張玄清張真人渡世濟人,慈悲為懷,於便橋之上,斬白馬,嚇退突厥精兵二十萬。更引導我大唐與突厥簽訂盟約,得數年休養生息之機。朕當場已言明,今後必給真人一個封號,諸位覺得選和稱號恰當?”
“這……”階下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視線都匯聚到蕭瑀身上:畢竟同朝為官,有他在場,大家還是覺得有些尷尬,一時間都不想做出頭鳥。
李世民眉頭微皺:“怎麽?諸位都開口,難道想讓朕失言嗎?”
“臣等不敢!”一眾文武百官齊齊迴聲。
忽地程咬金站了出來:“陛下,不就是一個稱號麽,有什麽好商議的。再說,是您答應的他,您就應該自己取才是。”
李世民臉一黑,有這麽拆台的嗎?好在房玄齡站出來化解:“程將軍哪裏的話,曆代真人封號,都不可亂賜。況張真人對我大唐有功,自要尋一個合適他的封號,不然豈不是對他不敬?”
“那你說該叫什麽?不就是讓突厥退兵了嗎,依我看就叫他退兵真人好了。”程咬金腆著他那滿臉橫肉說道。
這迴連房玄齡的臉都黑了:“夯貨莫鬧,道家真人,怎能用那般諢號!”
“叫誰夯貨?”程咬金倆眼一瞪,摞胳膊卷袖子就要動手。
“住手!住手!”李世民緊忙叫停:“玄齡你既然站出來,可是已經有了主意?”
看著程咬金那魁梧的身材,房玄齡決定還是不跟他杠了。輕咳一聲,道:“迴陛下,臣心中確實有了一個稱號。張真人學究天人,更是有德高道,依微沉之見,不如以全德、明道為首可好?”
“全德明道真人?”李世民低頭沉吟,封敕可不同於道號,基本上敕封的名號,都可以當“神名”用了。有史以來,各個真人都是死後加封,活著的時候被敕封的還真不多,他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候張道源站出來道:“微臣聽聞,張真人昔日在華原縣時,為眾人講經解道,論述金丹。後有人將其所講經文一一收錄,問其該命為何名,張真人曰:若起名稱,唯‘紫清指玄集’可當得。又有傳言張真人乃是謫仙下凡,依臣之見,想必張真人在仙名中有紫清二字也未可知,故不可不加。”
“臣亦補充一點,既然陛下今日是為表張真人昨日之功,那張真人功績,亦不可不加。但程將軍的名號太淺白了些,張真人能禦天雷,不可不謂之神;嚇退二十萬突厥並,化解我大唐百姓危難,亦可謂之化。故臣以為,真人名號中,該當有神化二字。”這一次說話的是杜如晦。
不等杜如晦返迴,高士廉忽然站出來道:“昨日觀張真人經書,雖隻得窺一本,然亦可見其道行高深,臣以為,還需有玄通二字。”
“……”
短短一段時間,光名號就起了七八個,李世民一時間頭疼無比,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左邊人群裏的一個小老頭,問道:“孔愛卿,你以為如何?”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孔子嫡孫後裔——孔穎達!
m。
然而激動之下,用力過大,同時雙腿也夾了一下馬腹。他坐下馬兒頓時受驚,嘶聿聿一聲叫,猛地往前竄了出去。
房玄齡雖也曾上過戰場,可終歸是一文臣,始料不及下,哎呦一聲,頓時摔落馬下。
就這他還死死抱著張玄清那本《心學精要》,高叫:“書不能壞,書不能壞!”李世民緊忙讓人撫他起來,詢問過有事沒事。得知沒事後,才問:“愛卿可能跟朕說說,張真人這部書裏又寫的什麽?竟讓愛卿跌下馬都舍不得放手!”
“陛下問這本書中的內容?”房玄齡激動之色未減,雙手捧著《心學精要》,說話嘴唇都有點哆嗦:“好叫陛下得知,此書……此書集儒釋道三教之大成,非有大學問之人不可作也!”
《心學精要》就是張玄清統合王陽明的《大學問》、《傳習錄》等等著作,加上自己對心學的理解著作而成,可以說是三本書中唯一用了心的。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別號才是陽明。他也是一位狠人,號稱“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這個“儒學創始人”、孟子這個“儒學集大成者”、朱熹這個“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更有人說他是繼孔聖之後另一位大拿。
其所“創”心學據說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後由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朱熹的理學號稱性理之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欲”;而王陽明心學的宗旨則在於“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有詩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兩者之間若說高下,也沒有太大高下之分,不過公說公有理嗎,婆說婆有理,誰也奈何不得誰而已。不過張玄清本人對理學無甚好感,想來想去,不如先把心學拿出來,沒追能掐斷後世朱熹興理學的苗頭。
眾所周知,現如今大唐時空理學未啟,王陽明所寫心學又大多針對理學。可在此時毫無理學的情況下被張玄清拿出來,就好比在人類從未有道德觀念之際,勘定一個道德觀念,長此以往,人們習以為常,這對理學的打擊不可謂不大。但相比起來,房玄齡從未接觸過理學,乍一接觸心學,衝擊雖有之,但更多的還是觸動。
“醍醐灌頂”般的觸動!
不過李世民對房玄齡的說法不慎滿意,什麽叫非大學問者不可作?這不廢話嘛!別說另外兩本書,就看他手裏的反經,他就知道張玄清有大學問,還用得著你房玄齡來說?
正想要追問幾句,但城門將至,兵將出迎二裏,分列兩旁,城內更有百姓擠在街道。隻好暫時先將這事放下,指揮軍隊迴歸崗位,返迴皇宮,才又拿起書本研究。
反經、心學精要、處世菜根譚……
三者都不是大部頭,但其中精義,卻需細細品味。
當晚,李世民甚至都沒出書房,第二天長孫無垢來叫他,他才從書海中“驚醒”,然後帶著倆通紅的大眼珠子去上的早朝。
慣例都是大臣們沒事的在一旁看戲,有事兒的拿著奏折,皇上問誰有事,就上前一步,把奏折交由太監遞上去,自己再在下邊闡述。等事情解決的差不多了就退朝……也不用一次性全解決,有的大事還是需要商議一下的。
今天卻有些不同,等各位大臣們把手頭工作都基本匯報完畢了。李世民卻沒讓大家退朝,而是道:“昨日之事,諸位愛卿想必已曉經過。張玄清張真人渡世濟人,慈悲為懷,於便橋之上,斬白馬,嚇退突厥精兵二十萬。更引導我大唐與突厥簽訂盟約,得數年休養生息之機。朕當場已言明,今後必給真人一個封號,諸位覺得選和稱號恰當?”
“這……”階下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視線都匯聚到蕭瑀身上:畢竟同朝為官,有他在場,大家還是覺得有些尷尬,一時間都不想做出頭鳥。
李世民眉頭微皺:“怎麽?諸位都開口,難道想讓朕失言嗎?”
“臣等不敢!”一眾文武百官齊齊迴聲。
忽地程咬金站了出來:“陛下,不就是一個稱號麽,有什麽好商議的。再說,是您答應的他,您就應該自己取才是。”
李世民臉一黑,有這麽拆台的嗎?好在房玄齡站出來化解:“程將軍哪裏的話,曆代真人封號,都不可亂賜。況張真人對我大唐有功,自要尋一個合適他的封號,不然豈不是對他不敬?”
“那你說該叫什麽?不就是讓突厥退兵了嗎,依我看就叫他退兵真人好了。”程咬金腆著他那滿臉橫肉說道。
這迴連房玄齡的臉都黑了:“夯貨莫鬧,道家真人,怎能用那般諢號!”
“叫誰夯貨?”程咬金倆眼一瞪,摞胳膊卷袖子就要動手。
“住手!住手!”李世民緊忙叫停:“玄齡你既然站出來,可是已經有了主意?”
看著程咬金那魁梧的身材,房玄齡決定還是不跟他杠了。輕咳一聲,道:“迴陛下,臣心中確實有了一個稱號。張真人學究天人,更是有德高道,依微沉之見,不如以全德、明道為首可好?”
“全德明道真人?”李世民低頭沉吟,封敕可不同於道號,基本上敕封的名號,都可以當“神名”用了。有史以來,各個真人都是死後加封,活著的時候被敕封的還真不多,他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候張道源站出來道:“微臣聽聞,張真人昔日在華原縣時,為眾人講經解道,論述金丹。後有人將其所講經文一一收錄,問其該命為何名,張真人曰:若起名稱,唯‘紫清指玄集’可當得。又有傳言張真人乃是謫仙下凡,依臣之見,想必張真人在仙名中有紫清二字也未可知,故不可不加。”
“臣亦補充一點,既然陛下今日是為表張真人昨日之功,那張真人功績,亦不可不加。但程將軍的名號太淺白了些,張真人能禦天雷,不可不謂之神;嚇退二十萬突厥並,化解我大唐百姓危難,亦可謂之化。故臣以為,真人名號中,該當有神化二字。”這一次說話的是杜如晦。
不等杜如晦返迴,高士廉忽然站出來道:“昨日觀張真人經書,雖隻得窺一本,然亦可見其道行高深,臣以為,還需有玄通二字。”
“……”
短短一段時間,光名號就起了七八個,李世民一時間頭疼無比,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了左邊人群裏的一個小老頭,問道:“孔愛卿,你以為如何?”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孔子嫡孫後裔——孔穎達!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