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陳東迴朝,麵聖!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東聽到太監尖厲的聲音,也是連忙從馬車中走下來,拱手向皇城的方向行了一禮,才開口道:“臣陳東,接旨!”
太監沉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官得其人,則政通人和。”
“自古英賢輩出,皆以忠誠才智,輔弼國家,功在社稷,利及蒼生。今有禦史大夫,才德兼備,功績昭著,遷少宰兼禦史大夫。”
轟!!
陳東的腦中,仿佛有雷霆炸響了。
整個人都有些暈乎乎的。
少宰,宰相之一。
如今,真正拜相了。
太監看著愣神的陳東,臉上帶著一絲的諂媚,提醒道:“陳相公,還不接旨謝恩?”
“謝陛下隆恩。”
陳東再度躬身道謝,小心翼翼接過了聖旨。
太監提醒道:“陳相公迴朝,官家已經在宮中等待多時了,趕緊入宮吧。”
陳東拱手道謝,帶著押送著物資的士兵進城。
隊伍入城,一路來到了皇城中,關勝帶著禁軍來接管了所有的錢財物資,陳東專門囑咐關勝結算錢財遣散百姓。
一切忙完,陳東才入宮來到殿內覲見,行禮道:“臣陳東,拜見官家。”
趙桓笑道:“陳卿下江南,定江寧府大族,一路辛苦了。”
陳東謙遜道:“臣不辛苦。”
趙桓吩咐太監賜座,等陳東落座後,開口道:“陳卿,你現在入政事堂拜相,成為朝廷的宰相之一。”
“你的當務之急,就是把禦史台安排好。”
“禦史台不再是風聞奏事,不是你有一點風聲就彈劾,必須有實際的證據,要去調查才能彈劾。”
趙桓囑咐道:“禦史台在地方上的體係,也要構建起來。”
陳東說道:“臣一定全力以赴。”
趙桓詢問了江寧具體的情況,說了對錢財的安排,更是設宴款待陳東,一番君臣敘舊後,才讓陳東離開了。
陳東這一趟江南之行,國庫充裕了,內帑也有錢了,地方也清理了。
這是皆大歡喜。
……
鄆王府。
趙楷一路迴了王府,時隔數月迴家,和妻子朱鳳英久別重逢,好一番幹柴烈火的燃燒後,夫妻才平靜下來。
朱鳳英看著黑了些,瘦了些的趙楷,伺候著趙楷吃飯的時候,開口道:“王爺在外麵太辛苦了,多吃點。”
趙楷笑道:“也沒什麽辛苦,鳳英你不用擔心。”
朱鳳英迴答道:“王爺接下來,還要繼續調查地方的寺廟嗎?”
趙楷搖頭道:“本王也不知道,按理說,天下間大的寺廟都已經徹查了,也不需要調查什麽。一切,還要看官家怎麽安排。”
對於寺廟的徹查,大的寺廟都調查了。
一些小寺廟,就需要朝廷安排人去徹查,可以大範圍鋪開了。
隻是,趙楷卻不確定皇帝怎麽想的。
朱鳳英妙目轉動,柔聲道:“王爺,妾身聽到了一些康王趙構的事情,您琢磨琢磨。”
趙楷問道:“小九怎麽了?”
朱鳳英仔細說了趙構去大理國,一力平定大理國,讓大理國成為大宋一部分,現在都已經讓楊時去治理的情況。
她重點闡述了趙構即將去倭國,要出海去倭國開拓的事情。
一切說完,朱鳳英表態道:“王爺,雖然康王做的事情很多人不看好,覺得海外蠻夷之地,可妾身覺得挺不錯的。”
趙楷問道:“鳳英怎麽想的?”
對於朱鳳英,趙楷很是喜歡。
朱鳳英乖巧懂事兒,在趙楷落難的時候,不離不棄,一直鼓勵趙楷振作。後來趙楷去見趙桓,緩和雙方的關係,朱鳳英也是出了力的。
趙楷在外麵,朱鳳英則是留在後方,時不時進宮去見皇後,能從皇後的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朱鳳英柔聲道:“王爺睿智不凡,妾身愚鈍,不懂什麽大道理,也不懂官場上的事情。”
“妾身就認一個理兒。”
“王爺現在去處理寺廟的事情,雖然得到官家信任,卻吃力不討好,什麽好處都沒有。”
“王爺學著康王去外麵,雖然辛苦,雖然艱難,可是打下來的疆土,那就是王爺自己的封地。”
“這是自己的地盤。”
朱鳳英柔聲道:“王爺往長遠考慮,為了我們的子嗣,那也是值得的。將來,王爺就不會再寄人籬下,可以自己做主了。”
趙楷眸子轉動,心中也思忖著。
朱鳳英闡述的道理,他是明白的,拿下了疆土就變成自己的封地,成為大宋在外麵的藩王,就算是蠻夷之地,卻是自己做主啊。
天高皇帝遠,自己當土皇帝,好過在東京城的生活。
在東京城,宗室子弟很多,一切都仰仗皇帝。正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帝高興了,宗室子弟的日子好過。一旦皇帝不高興,所有人都得夾緊尾巴過日子。
趙楷深吸口氣,眼中的神色愈發堅定了,問道:“鳳英,關於封地,你還知道多少消息?”
“不知道了。”
朱鳳英搖了搖頭。
趙楷說道:“罷了,我去找九弟,和他聊一聊。”
說著話,趙楷就站起身,風風火火的離開了,直接往康王府去。
恰好趙構還在,趙楷來拜訪,趙構親自開中門迎接,看著清瘦了許多,也黑了許多,再不像是之前那樣翩翩君子的趙楷,拱手道:“三哥!”
趙楷走上前去,一拳捶打在趙構胸膛上,笑道:“好小子,一出手就是滅國之功。你立下的大功,就算三哥也眼熱得很。”
趙構謙虛道:“三哥過獎了,不過是一點微末功勞,不足掛齒。而且我之所以能成事,都是仰賴官家的威望,仰賴大宋的實力。沒有這一點,一切都不行。”
趙楷點了點頭,兄弟兩人勾肩搭背的往裏走。
一路到了書房中,趙楷和趙構敘舊。
許久後,趙楷才話鋒一轉,正色道:“九弟,我今天來,一方麵是來看看你。另一方麵,是來了解下你要去倭國的事情。”
趙構心思轉動,問道:“三哥也有出去的心思?”
趙楷道:“如果能成,誰不願意呢?”
趙構想著皇帝鼓勵所有藩王出去闖蕩,微笑道:“三哥,這件事情是官家一直鼓勵的。”
“我也揣摩過官家的心思,這事情應該是真的。”
“咱們的這位官家,當太子的時候,隱忍謹慎,可是當了皇帝,才真正顯露出真性情。”
“的確是不一樣。”
“他有著大胸襟大抱負,也知道無法拿下海外之地,又不願意圈養著宗室,才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
“這是我的一個判斷。”
趙構正色道:“我認為是可以幹的。”
趙楷心中也是若有所思。
趙構繼續道:“三哥,我就想著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咱們在東京城,一個小小的宗人府,就把我們都管了起來,什麽權勢都沒有,什麽好處都沒有。”
“為什麽不拚一把呢?”
“去了海外之地,比如我在倭國,拿下一片疆土,我就是土皇帝。就算是大宋的一部分,那也是我做主,一切是我安排官員。”
“海外之地,我可以全權做主。”
趙構眼神明亮,開口道:“這樣的事情,如何不期待呢?”
趙楷的眼神,也愈發明亮。
一切是自己做主。
一切是自己說了算。
自己就是土皇帝。
身為皇室子弟,豈會不喜歡這樣的事情。
趙楷原本還有些遲疑,現在卻再無半點的猶豫,點頭道:“九弟說得對,我也要去闖一闖。”
趙構笑問道:“三哥準備去哪裏?”
趙楷說道:“你覺得高麗怎麽樣?”
趙構一臉歡喜的神色,說道:“高麗和倭國挨著,如果三哥去高麗,我自然是歡迎的。到時候,咱們兄弟可以守望相助。”
趙楷說道:“我這就入宮。”
趙構提醒道:“父皇前段時間昏迷過,人清瘦了很多。三哥出宮後,去看一看父皇。”
趙楷頓時緊張起來,問道:“怎麽迴事?”
趙構歎息道:“還不是煉丹造成的,父皇想要追求丹道,卻中了毒昏迷。多虧及時發現,才救了迴來。”
“哎……”
趙楷搖頭道:“父皇真是沒事兒找事兒。”
他想著離開的事情,也就不再逗留,一路往宮中去,見到了趙桓,行禮道:“臣趙楷,拜見官家。”
趙桓笑著道:“老三走了一趟江南,辛苦了。”
“為官家效力,臣不辛苦。”
趙楷一副義正言辭的姿態,表態道:“現在江南路的寺廟處理好,其他各地大的寺廟也清理了,這事情後續慢慢安排就是。”
趙桓說道:“你說得對,後續交給朝廷安排了。”
寺廟的清查,現階段可以停下。
等過一段時間,就再一次清查,這就像是掃黃一樣,隔段時間就割韭菜,殺一批冒頭的人。
要徹底禁絕寺廟和大家族的勾結,幾乎是很難的。
趙楷稟報了江南之行的情況,也重點說了陳東的殺伐果斷運籌帷幄。把全部的情況闡述完,趙楷反而是扭扭捏捏,一副遲疑不定的模樣。
趙桓笑道:“老三,有什麽事情直接說。”
趙楷眼中有著渴求,問道:“皇兄,我聽說九弟要去倭國了。”
“有這迴事兒。”
趙桓心思一動,知道趙楷動心了。
他是支持的。
趙楷、趙構這些兄弟留在東京城,那就隻能養豬,放出去讓他們去闖蕩,去打著大宋的旗號開疆拓土,其實是好事情。
開拓了疆土,那是大宋的威名。
至於死了,那是自己能力不精,也怪不得誰。
趙桓笑著道:“三弟也有些想法嗎?”
“有!”
趙楷毫不猶豫道:“皇兄,我也想試一試,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趙桓問道:“你想去哪裏?”
“高麗!”
趙楷立刻迴答。
“不行!”
趙桓果斷拒絕了。
高麗半島這個地區,和大宋的疆土非常近。朝廷的大軍殺過去,可以直接滅掉高麗,不會有什麽難度。
讓趙楷去高麗,就不是開疆拓土,是撿便宜去的。
這肯定不行。
趙桓把人外放出去的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去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去有困難的地方,而不是你要撿好處。
趙楷卻已經苦著臉,心中徹底慌了神。
難道皇帝對他不放心?
趙構都行。
為什麽他不行呢?
趙楷心中變得悲涼了起來,心想難道因為他曾經和皇帝爭奪太子的位置,曾經對皇帝有威脅,所以皇帝不願意。
在趙楷很委屈的時候,趙桓沉聲道:“高麗這一片區域,朕已經有了規劃,不能交給你做藩王的土地。其他的地方,倒是可以的。”
唿!!
趙楷唿吸又急促起來。
一雙眸子無比的明亮,神色更是欣喜。
趙楷這一迴學乖了,沒有再自己提出去哪裏,主動道:“皇兄認為,臣弟去哪裏比較合適呢?”
太監沉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官得其人,則政通人和。”
“自古英賢輩出,皆以忠誠才智,輔弼國家,功在社稷,利及蒼生。今有禦史大夫,才德兼備,功績昭著,遷少宰兼禦史大夫。”
轟!!
陳東的腦中,仿佛有雷霆炸響了。
整個人都有些暈乎乎的。
少宰,宰相之一。
如今,真正拜相了。
太監看著愣神的陳東,臉上帶著一絲的諂媚,提醒道:“陳相公,還不接旨謝恩?”
“謝陛下隆恩。”
陳東再度躬身道謝,小心翼翼接過了聖旨。
太監提醒道:“陳相公迴朝,官家已經在宮中等待多時了,趕緊入宮吧。”
陳東拱手道謝,帶著押送著物資的士兵進城。
隊伍入城,一路來到了皇城中,關勝帶著禁軍來接管了所有的錢財物資,陳東專門囑咐關勝結算錢財遣散百姓。
一切忙完,陳東才入宮來到殿內覲見,行禮道:“臣陳東,拜見官家。”
趙桓笑道:“陳卿下江南,定江寧府大族,一路辛苦了。”
陳東謙遜道:“臣不辛苦。”
趙桓吩咐太監賜座,等陳東落座後,開口道:“陳卿,你現在入政事堂拜相,成為朝廷的宰相之一。”
“你的當務之急,就是把禦史台安排好。”
“禦史台不再是風聞奏事,不是你有一點風聲就彈劾,必須有實際的證據,要去調查才能彈劾。”
趙桓囑咐道:“禦史台在地方上的體係,也要構建起來。”
陳東說道:“臣一定全力以赴。”
趙桓詢問了江寧具體的情況,說了對錢財的安排,更是設宴款待陳東,一番君臣敘舊後,才讓陳東離開了。
陳東這一趟江南之行,國庫充裕了,內帑也有錢了,地方也清理了。
這是皆大歡喜。
……
鄆王府。
趙楷一路迴了王府,時隔數月迴家,和妻子朱鳳英久別重逢,好一番幹柴烈火的燃燒後,夫妻才平靜下來。
朱鳳英看著黑了些,瘦了些的趙楷,伺候著趙楷吃飯的時候,開口道:“王爺在外麵太辛苦了,多吃點。”
趙楷笑道:“也沒什麽辛苦,鳳英你不用擔心。”
朱鳳英迴答道:“王爺接下來,還要繼續調查地方的寺廟嗎?”
趙楷搖頭道:“本王也不知道,按理說,天下間大的寺廟都已經徹查了,也不需要調查什麽。一切,還要看官家怎麽安排。”
對於寺廟的徹查,大的寺廟都調查了。
一些小寺廟,就需要朝廷安排人去徹查,可以大範圍鋪開了。
隻是,趙楷卻不確定皇帝怎麽想的。
朱鳳英妙目轉動,柔聲道:“王爺,妾身聽到了一些康王趙構的事情,您琢磨琢磨。”
趙楷問道:“小九怎麽了?”
朱鳳英仔細說了趙構去大理國,一力平定大理國,讓大理國成為大宋一部分,現在都已經讓楊時去治理的情況。
她重點闡述了趙構即將去倭國,要出海去倭國開拓的事情。
一切說完,朱鳳英表態道:“王爺,雖然康王做的事情很多人不看好,覺得海外蠻夷之地,可妾身覺得挺不錯的。”
趙楷問道:“鳳英怎麽想的?”
對於朱鳳英,趙楷很是喜歡。
朱鳳英乖巧懂事兒,在趙楷落難的時候,不離不棄,一直鼓勵趙楷振作。後來趙楷去見趙桓,緩和雙方的關係,朱鳳英也是出了力的。
趙楷在外麵,朱鳳英則是留在後方,時不時進宮去見皇後,能從皇後的口中,得到一些消息。
朱鳳英柔聲道:“王爺睿智不凡,妾身愚鈍,不懂什麽大道理,也不懂官場上的事情。”
“妾身就認一個理兒。”
“王爺現在去處理寺廟的事情,雖然得到官家信任,卻吃力不討好,什麽好處都沒有。”
“王爺學著康王去外麵,雖然辛苦,雖然艱難,可是打下來的疆土,那就是王爺自己的封地。”
“這是自己的地盤。”
朱鳳英柔聲道:“王爺往長遠考慮,為了我們的子嗣,那也是值得的。將來,王爺就不會再寄人籬下,可以自己做主了。”
趙楷眸子轉動,心中也思忖著。
朱鳳英闡述的道理,他是明白的,拿下了疆土就變成自己的封地,成為大宋在外麵的藩王,就算是蠻夷之地,卻是自己做主啊。
天高皇帝遠,自己當土皇帝,好過在東京城的生活。
在東京城,宗室子弟很多,一切都仰仗皇帝。正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帝高興了,宗室子弟的日子好過。一旦皇帝不高興,所有人都得夾緊尾巴過日子。
趙楷深吸口氣,眼中的神色愈發堅定了,問道:“鳳英,關於封地,你還知道多少消息?”
“不知道了。”
朱鳳英搖了搖頭。
趙楷說道:“罷了,我去找九弟,和他聊一聊。”
說著話,趙楷就站起身,風風火火的離開了,直接往康王府去。
恰好趙構還在,趙楷來拜訪,趙構親自開中門迎接,看著清瘦了許多,也黑了許多,再不像是之前那樣翩翩君子的趙楷,拱手道:“三哥!”
趙楷走上前去,一拳捶打在趙構胸膛上,笑道:“好小子,一出手就是滅國之功。你立下的大功,就算三哥也眼熱得很。”
趙構謙虛道:“三哥過獎了,不過是一點微末功勞,不足掛齒。而且我之所以能成事,都是仰賴官家的威望,仰賴大宋的實力。沒有這一點,一切都不行。”
趙楷點了點頭,兄弟兩人勾肩搭背的往裏走。
一路到了書房中,趙楷和趙構敘舊。
許久後,趙楷才話鋒一轉,正色道:“九弟,我今天來,一方麵是來看看你。另一方麵,是來了解下你要去倭國的事情。”
趙構心思轉動,問道:“三哥也有出去的心思?”
趙楷道:“如果能成,誰不願意呢?”
趙構想著皇帝鼓勵所有藩王出去闖蕩,微笑道:“三哥,這件事情是官家一直鼓勵的。”
“我也揣摩過官家的心思,這事情應該是真的。”
“咱們的這位官家,當太子的時候,隱忍謹慎,可是當了皇帝,才真正顯露出真性情。”
“的確是不一樣。”
“他有著大胸襟大抱負,也知道無法拿下海外之地,又不願意圈養著宗室,才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
“這是我的一個判斷。”
趙構正色道:“我認為是可以幹的。”
趙楷心中也是若有所思。
趙構繼續道:“三哥,我就想著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咱們在東京城,一個小小的宗人府,就把我們都管了起來,什麽權勢都沒有,什麽好處都沒有。”
“為什麽不拚一把呢?”
“去了海外之地,比如我在倭國,拿下一片疆土,我就是土皇帝。就算是大宋的一部分,那也是我做主,一切是我安排官員。”
“海外之地,我可以全權做主。”
趙構眼神明亮,開口道:“這樣的事情,如何不期待呢?”
趙楷的眼神,也愈發明亮。
一切是自己做主。
一切是自己說了算。
自己就是土皇帝。
身為皇室子弟,豈會不喜歡這樣的事情。
趙楷原本還有些遲疑,現在卻再無半點的猶豫,點頭道:“九弟說得對,我也要去闖一闖。”
趙構笑問道:“三哥準備去哪裏?”
趙楷說道:“你覺得高麗怎麽樣?”
趙構一臉歡喜的神色,說道:“高麗和倭國挨著,如果三哥去高麗,我自然是歡迎的。到時候,咱們兄弟可以守望相助。”
趙楷說道:“我這就入宮。”
趙構提醒道:“父皇前段時間昏迷過,人清瘦了很多。三哥出宮後,去看一看父皇。”
趙楷頓時緊張起來,問道:“怎麽迴事?”
趙構歎息道:“還不是煉丹造成的,父皇想要追求丹道,卻中了毒昏迷。多虧及時發現,才救了迴來。”
“哎……”
趙楷搖頭道:“父皇真是沒事兒找事兒。”
他想著離開的事情,也就不再逗留,一路往宮中去,見到了趙桓,行禮道:“臣趙楷,拜見官家。”
趙桓笑著道:“老三走了一趟江南,辛苦了。”
“為官家效力,臣不辛苦。”
趙楷一副義正言辭的姿態,表態道:“現在江南路的寺廟處理好,其他各地大的寺廟也清理了,這事情後續慢慢安排就是。”
趙桓說道:“你說得對,後續交給朝廷安排了。”
寺廟的清查,現階段可以停下。
等過一段時間,就再一次清查,這就像是掃黃一樣,隔段時間就割韭菜,殺一批冒頭的人。
要徹底禁絕寺廟和大家族的勾結,幾乎是很難的。
趙楷稟報了江南之行的情況,也重點說了陳東的殺伐果斷運籌帷幄。把全部的情況闡述完,趙楷反而是扭扭捏捏,一副遲疑不定的模樣。
趙桓笑道:“老三,有什麽事情直接說。”
趙楷眼中有著渴求,問道:“皇兄,我聽說九弟要去倭國了。”
“有這迴事兒。”
趙桓心思一動,知道趙楷動心了。
他是支持的。
趙楷、趙構這些兄弟留在東京城,那就隻能養豬,放出去讓他們去闖蕩,去打著大宋的旗號開疆拓土,其實是好事情。
開拓了疆土,那是大宋的威名。
至於死了,那是自己能力不精,也怪不得誰。
趙桓笑著道:“三弟也有些想法嗎?”
“有!”
趙楷毫不猶豫道:“皇兄,我也想試一試,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趙桓問道:“你想去哪裏?”
“高麗!”
趙楷立刻迴答。
“不行!”
趙桓果斷拒絕了。
高麗半島這個地區,和大宋的疆土非常近。朝廷的大軍殺過去,可以直接滅掉高麗,不會有什麽難度。
讓趙楷去高麗,就不是開疆拓土,是撿便宜去的。
這肯定不行。
趙桓把人外放出去的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去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去有困難的地方,而不是你要撿好處。
趙楷卻已經苦著臉,心中徹底慌了神。
難道皇帝對他不放心?
趙構都行。
為什麽他不行呢?
趙楷心中變得悲涼了起來,心想難道因為他曾經和皇帝爭奪太子的位置,曾經對皇帝有威脅,所以皇帝不願意。
在趙楷很委屈的時候,趙桓沉聲道:“高麗這一片區域,朕已經有了規劃,不能交給你做藩王的土地。其他的地方,倒是可以的。”
唿!!
趙楷唿吸又急促起來。
一雙眸子無比的明亮,神色更是欣喜。
趙楷這一迴學乖了,沒有再自己提出去哪裏,主動道:“皇兄認為,臣弟去哪裏比較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