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討論陳東拜相的事情!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 作者:東一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鍾一瞬間紅了雙眼,歇斯底裏咆哮道:“陳東,你個狗雜碎,你欺人太甚。”
吳桂冷冰冰道:“技不如人,怪誰?從一開始,你秦家參與彈劾鄆王,煽動人叩闋造反,就已經注定了現在。”
“想殺我,你也要付出代價。”
秦鍾眼神兇狠,下令道:“所有人聽令,給我殺,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誰今天能殺了狗官吳桂,老子賞他千兩黃金。”
府邸中,秦家的私兵聚集。
吳桂看在眼中,卻沒有半點的懼怕,因為在他的眼中,私兵都是烏合之眾,不值一提。
吳桂下令進攻,麾下的廂兵先是一輪弓箭射擊,才紛紛殺了進去。
這些廂兵去攻城拔寨,肯定是不行的。
可是,讓他們抄家卻如魚得水,神勇無比。
一個個殺進了秦家,不斷的斬殺抵抗的人。包括秦鍾在內,都是全部斬殺,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楊再興帶著的禁軍行動,隻誅殺了薛家、齊家和王家抵抗的人,大多數的人都扣押了起來,吳桂卻沒有。
能殺的都殺了,殺了個幹幹淨淨。
半個時辰後,秦家已經被屠戮幹淨,吳桂讓人清點了秦家的物資。
鑒於陳東的手段,吳桂清點出所有的物資,安排了將士的嘉獎,他自身也沒有撈錢。
不是不想,是不敢。
被殺怕了。
陳東到了江寧府短短時間,就殺得四大家族全軍覆沒,而且陳東是皇帝的使臣。這樣的人能直達天子,他必須留下一個好印象。
吳桂帶著查抄的清單,連夜來到了驛館求見。
被士兵引著進入,他見到了陳東,行禮道:“下官吳桂,拜見大人。”
陳東說道:“拿下秦家了?”
“拿下了!”
吳桂畢恭畢敬迴答。
說到這裏,吳桂拿出了準備好的清單,遞到了陳東的麵前,恭敬道:“陳大人,這是查抄秦家的所得,請您閱覽。”
陳東接過來快速的瀏覽。
吳桂查抄的秦家現銀,有黃金八萬三千兩、白銀三百萬兩,還有若幹的瓷器珍寶,以及一應的土地。
整體上,沒有什麽出入。
大體上也符合情況。
陳東知道在查抄的過程中,可能有這樣那樣的損耗,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水至清則無魚,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那肯定是不行的。
陳東收起了手中的清單,點頭道:“吳知府在覆滅秦家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我會如實稟報官家的。”
吳桂心中鬆了口氣。
有功勞就好。
有了陳東的稟報,他至少不會被罷官。
以吳桂的判斷,這一次江南大家族掀起波瀾,無數人針對鄆王趙楷,這在皇帝的眼中,就是他治理地方不力,是要被處置的。
吳桂拱手道:“陳大人,您辛苦了。現在秦家的錢財和珍寶玉器,都還在秦家封鎖,請您盡快接收。”
陳東點了點頭,囑咐道:“吳知府好好處理後續的事情,尤其是各大家族的土地,必須要全部收攏。”
“這些土地,這些各大家族的商鋪,就是一大筆財富。”
“要好好用起來,造福於民。”
“做好了,官家看在眼中,也會知道你的付出。”
陳東點撥道:“不要想著看到了土地和商鋪,就鑽進了錢眼裏麵。要著眼於地方,要安撫百姓,這才是首位。”
吳桂鄭重道:“下官明白。”
話鋒一轉,吳桂起身道:“大人早些休息,下官告退。”
陳東道:“慢走不送!”
吳桂行了一禮退下,陳東心中愈發的振奮,這一趟迴去能交差了。
隻是查抄了這麽多的大家族,陳東心中也忍不住感慨,天下間的富商太多了。隨隨便便查抄一下,就有無數的錢財珍寶。
可是,普通百姓的日子還不好過。
朝廷治理天下,任重而道遠。
陳東又仔細核算了秦家的清單,把秦家的資料匯總到其他三家裏麵一起核算。
算上珍寶玉器的價值,折算的總價,不會低於兩千五百萬兩銀子。
這是個大數目了。
陳東收起了賬單,剛準備洗漱的時候,親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大人,鄆王趙楷求見。”
“請!”
陳東吩咐一聲。
士兵去傳話,不一會兒,趙楷就急匆匆的進來了。
陳東起身行禮道:“鄆王。”
趙楷迴禮道:“陳大人。”
兩人各自落座,趙楷驚歎道:“陳大人真是厲害啊,本王見了吳桂這個老家夥,他一貫是滑不溜秋的,根本無法控製。”
“你卻讓他拿下了秦家,還把所有的物資都送來了。”
“佩服,佩服!”
“本王沒想到,你能如此幹脆利落解決四大家族的事情。現在四大家族解決,整個江寧府的局麵就穩定了。”
趙楷心中很是感慨。
他貴為親王,是皇帝的兄弟,影響力卻比不了陳東這個禦史大夫。
陳東微笑道:“鄆王殿下隻是舍不下臉麵而已,下官見到了吳桂,直接勒令他出手,如果不出手,我就要上奏官家。吳桂懼怕官家怪罪,自然就同意了。”
趙楷將信將疑問道:“真是這樣?”
“是這樣!”
陳東一本正經道:“下官代表的是官家,更執掌禦史台,吳桂怕遭到彈劾,下官才能成事。說起來,這不是下官的能力,是官家聲望罷了。”
趙楷點了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模樣。
話鋒一轉,趙楷問道;“本王來找你,是還有一件事情,你打算什麽時候返迴朝廷呢?”
陳東迴答道:“預計後天返迴,明天一天,還要再清查物資。”
趙楷說道:“江南路寺廟的清查也差不多了,其他的寺廟按部就班推進就是,本王和你一起返迴。”
陳東微笑道:“到時候,我會通知鄆王的。”
趙楷不再多說,起身就離開了。
陳東洗漱後早早休息。
第二天上午,陳東親自負責了所有物資的盤點,以及搬入渡口碼頭的大船上。同時,再囑咐吳桂處置薛家、王家和齊家的家眷,按照律法辦事處理。
該下獄的下獄,該流放的流放,該釋放遣散的釋放……
一天過去,第二天上午,陳東和趙楷在吳桂的親自護送下,登船離開了江寧府,乘船載著所有的物資北上。
宿州知州李無量,以及小青龍湖的趙如海,都被押解著北上。
反倒是小青龍湖的其他賊匪,因為在圍剿大家族中立功,全部被陳東免去了罪責,反而成了協助搬運物資的人。
陳東北上,他在江寧府的奏報,也已經先一步傳迴。
奏折先一步送迴東京城,送到了趙桓手中。
趙桓看著送迴的奏折,看到江南四大家族被陳東盡數剿滅,讚歎陳東的手段愈發純熟,越來越有大將風範了。
可是,看到查抄後的四大家族情況,也是忍不住震驚。
天下大族還有錢了。
這些個土老財,賺了錢後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地窖裏藏銀子,一代人一代人的積攢,存儲了無數的銀子。
隨便查抄一個大家族,都富裕無比。
這些人太有錢了。
好在,這些錢都充入內帑。
趙桓心中卻也振奮,因為陳東漂漂亮亮的完成了江寧府的查處,意味著可以再往上走,進入政事堂了。
“來人,召政事堂宰相入宮議事。”
趙桓吩咐了下去。
太監去傳旨,沒過多久,李綱、吳敏、徐處仁和王宗濋聯袂來了,行禮後在殿內落座。
趙桓直接說了陳東對江寧府的查處,說了現在江南路的情況。
李綱聽完後,也是一臉震驚神色,鄭重道:“難怪這些大家族敢煽動人叩闋,還組織無數人彈劾鄆王。”
“這些人有了錢,膽子翻天了。”
“的確該處置。”
“尤其是宿州知州李無量,安排人截殺天子使臣,臣建議判處李無量斬立決,沒收李家所有錢財。小青龍湖的賊匪趙如海,也一樣處置。”
趙桓笑著道:“可以!”
李綱繼續說道:“官家,這一次禦史大夫走了一趟江寧府,收繳了上千萬兩的白銀。臣認為,可以拿出一部分充實戶部的國庫,避免戶部財政空缺。”
徐處仁說道:“臣附議!”
吳敏也希望戶部有錢,這是關係著他們錢袋子,關係著他們俸祿發放的根本。
吳敏表態道:“臣附議!”
唯獨王宗濋明知道,這是有利於朝臣的,卻沒有表態支持,隻是保持了沉默。
趙桓笑了笑道:“你們的請求合理,朕自然是沒異議的。這樣吧,所有的物資迴來,轉八百萬兩銀子去戶部,其他的金銀送入朕的內帑。”
李綱討價還價道:“官家,太少了吧。”
趙桓問道:“你太多少呢?”
李綱說道:“少說也得一千萬兩白銀,畢竟朝廷百廢待興,到處都要錢。”
吳敏和徐處仁也紛紛附和,說黃河水患,說北方出現了蝗災,說某些地方幹旱,總之就是到處都要用錢的。
趙桓沉默了許久,笑著道:“一萬千就一千萬,朕準了。不過這一次陳東立下大功,朕有一個想法。”
李綱得了錢,很是歡喜,連忙道:“官家請說。”
趙桓說道:“禦史台責任重大,朕打算讓禦史台主官拜相,作為政事堂之一,你們意下如何呢?”
吳桂冷冰冰道:“技不如人,怪誰?從一開始,你秦家參與彈劾鄆王,煽動人叩闋造反,就已經注定了現在。”
“想殺我,你也要付出代價。”
秦鍾眼神兇狠,下令道:“所有人聽令,給我殺,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誰今天能殺了狗官吳桂,老子賞他千兩黃金。”
府邸中,秦家的私兵聚集。
吳桂看在眼中,卻沒有半點的懼怕,因為在他的眼中,私兵都是烏合之眾,不值一提。
吳桂下令進攻,麾下的廂兵先是一輪弓箭射擊,才紛紛殺了進去。
這些廂兵去攻城拔寨,肯定是不行的。
可是,讓他們抄家卻如魚得水,神勇無比。
一個個殺進了秦家,不斷的斬殺抵抗的人。包括秦鍾在內,都是全部斬殺,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楊再興帶著的禁軍行動,隻誅殺了薛家、齊家和王家抵抗的人,大多數的人都扣押了起來,吳桂卻沒有。
能殺的都殺了,殺了個幹幹淨淨。
半個時辰後,秦家已經被屠戮幹淨,吳桂讓人清點了秦家的物資。
鑒於陳東的手段,吳桂清點出所有的物資,安排了將士的嘉獎,他自身也沒有撈錢。
不是不想,是不敢。
被殺怕了。
陳東到了江寧府短短時間,就殺得四大家族全軍覆沒,而且陳東是皇帝的使臣。這樣的人能直達天子,他必須留下一個好印象。
吳桂帶著查抄的清單,連夜來到了驛館求見。
被士兵引著進入,他見到了陳東,行禮道:“下官吳桂,拜見大人。”
陳東說道:“拿下秦家了?”
“拿下了!”
吳桂畢恭畢敬迴答。
說到這裏,吳桂拿出了準備好的清單,遞到了陳東的麵前,恭敬道:“陳大人,這是查抄秦家的所得,請您閱覽。”
陳東接過來快速的瀏覽。
吳桂查抄的秦家現銀,有黃金八萬三千兩、白銀三百萬兩,還有若幹的瓷器珍寶,以及一應的土地。
整體上,沒有什麽出入。
大體上也符合情況。
陳東知道在查抄的過程中,可能有這樣那樣的損耗,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水至清則無魚,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那肯定是不行的。
陳東收起了手中的清單,點頭道:“吳知府在覆滅秦家的過程中,付出了很多,我會如實稟報官家的。”
吳桂心中鬆了口氣。
有功勞就好。
有了陳東的稟報,他至少不會被罷官。
以吳桂的判斷,這一次江南大家族掀起波瀾,無數人針對鄆王趙楷,這在皇帝的眼中,就是他治理地方不力,是要被處置的。
吳桂拱手道:“陳大人,您辛苦了。現在秦家的錢財和珍寶玉器,都還在秦家封鎖,請您盡快接收。”
陳東點了點頭,囑咐道:“吳知府好好處理後續的事情,尤其是各大家族的土地,必須要全部收攏。”
“這些土地,這些各大家族的商鋪,就是一大筆財富。”
“要好好用起來,造福於民。”
“做好了,官家看在眼中,也會知道你的付出。”
陳東點撥道:“不要想著看到了土地和商鋪,就鑽進了錢眼裏麵。要著眼於地方,要安撫百姓,這才是首位。”
吳桂鄭重道:“下官明白。”
話鋒一轉,吳桂起身道:“大人早些休息,下官告退。”
陳東道:“慢走不送!”
吳桂行了一禮退下,陳東心中愈發的振奮,這一趟迴去能交差了。
隻是查抄了這麽多的大家族,陳東心中也忍不住感慨,天下間的富商太多了。隨隨便便查抄一下,就有無數的錢財珍寶。
可是,普通百姓的日子還不好過。
朝廷治理天下,任重而道遠。
陳東又仔細核算了秦家的清單,把秦家的資料匯總到其他三家裏麵一起核算。
算上珍寶玉器的價值,折算的總價,不會低於兩千五百萬兩銀子。
這是個大數目了。
陳東收起了賬單,剛準備洗漱的時候,親兵走了進來,稟報道:“大人,鄆王趙楷求見。”
“請!”
陳東吩咐一聲。
士兵去傳話,不一會兒,趙楷就急匆匆的進來了。
陳東起身行禮道:“鄆王。”
趙楷迴禮道:“陳大人。”
兩人各自落座,趙楷驚歎道:“陳大人真是厲害啊,本王見了吳桂這個老家夥,他一貫是滑不溜秋的,根本無法控製。”
“你卻讓他拿下了秦家,還把所有的物資都送來了。”
“佩服,佩服!”
“本王沒想到,你能如此幹脆利落解決四大家族的事情。現在四大家族解決,整個江寧府的局麵就穩定了。”
趙楷心中很是感慨。
他貴為親王,是皇帝的兄弟,影響力卻比不了陳東這個禦史大夫。
陳東微笑道:“鄆王殿下隻是舍不下臉麵而已,下官見到了吳桂,直接勒令他出手,如果不出手,我就要上奏官家。吳桂懼怕官家怪罪,自然就同意了。”
趙楷將信將疑問道:“真是這樣?”
“是這樣!”
陳東一本正經道:“下官代表的是官家,更執掌禦史台,吳桂怕遭到彈劾,下官才能成事。說起來,這不是下官的能力,是官家聲望罷了。”
趙楷點了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模樣。
話鋒一轉,趙楷問道;“本王來找你,是還有一件事情,你打算什麽時候返迴朝廷呢?”
陳東迴答道:“預計後天返迴,明天一天,還要再清查物資。”
趙楷說道:“江南路寺廟的清查也差不多了,其他的寺廟按部就班推進就是,本王和你一起返迴。”
陳東微笑道:“到時候,我會通知鄆王的。”
趙楷不再多說,起身就離開了。
陳東洗漱後早早休息。
第二天上午,陳東親自負責了所有物資的盤點,以及搬入渡口碼頭的大船上。同時,再囑咐吳桂處置薛家、王家和齊家的家眷,按照律法辦事處理。
該下獄的下獄,該流放的流放,該釋放遣散的釋放……
一天過去,第二天上午,陳東和趙楷在吳桂的親自護送下,登船離開了江寧府,乘船載著所有的物資北上。
宿州知州李無量,以及小青龍湖的趙如海,都被押解著北上。
反倒是小青龍湖的其他賊匪,因為在圍剿大家族中立功,全部被陳東免去了罪責,反而成了協助搬運物資的人。
陳東北上,他在江寧府的奏報,也已經先一步傳迴。
奏折先一步送迴東京城,送到了趙桓手中。
趙桓看著送迴的奏折,看到江南四大家族被陳東盡數剿滅,讚歎陳東的手段愈發純熟,越來越有大將風範了。
可是,看到查抄後的四大家族情況,也是忍不住震驚。
天下大族還有錢了。
這些個土老財,賺了錢後一籮筐一籮筐的往地窖裏藏銀子,一代人一代人的積攢,存儲了無數的銀子。
隨便查抄一個大家族,都富裕無比。
這些人太有錢了。
好在,這些錢都充入內帑。
趙桓心中卻也振奮,因為陳東漂漂亮亮的完成了江寧府的查處,意味著可以再往上走,進入政事堂了。
“來人,召政事堂宰相入宮議事。”
趙桓吩咐了下去。
太監去傳旨,沒過多久,李綱、吳敏、徐處仁和王宗濋聯袂來了,行禮後在殿內落座。
趙桓直接說了陳東對江寧府的查處,說了現在江南路的情況。
李綱聽完後,也是一臉震驚神色,鄭重道:“難怪這些大家族敢煽動人叩闋,還組織無數人彈劾鄆王。”
“這些人有了錢,膽子翻天了。”
“的確該處置。”
“尤其是宿州知州李無量,安排人截殺天子使臣,臣建議判處李無量斬立決,沒收李家所有錢財。小青龍湖的賊匪趙如海,也一樣處置。”
趙桓笑著道:“可以!”
李綱繼續說道:“官家,這一次禦史大夫走了一趟江寧府,收繳了上千萬兩的白銀。臣認為,可以拿出一部分充實戶部的國庫,避免戶部財政空缺。”
徐處仁說道:“臣附議!”
吳敏也希望戶部有錢,這是關係著他們錢袋子,關係著他們俸祿發放的根本。
吳敏表態道:“臣附議!”
唯獨王宗濋明知道,這是有利於朝臣的,卻沒有表態支持,隻是保持了沉默。
趙桓笑了笑道:“你們的請求合理,朕自然是沒異議的。這樣吧,所有的物資迴來,轉八百萬兩銀子去戶部,其他的金銀送入朕的內帑。”
李綱討價還價道:“官家,太少了吧。”
趙桓問道:“你太多少呢?”
李綱說道:“少說也得一千萬兩白銀,畢竟朝廷百廢待興,到處都要錢。”
吳敏和徐處仁也紛紛附和,說黃河水患,說北方出現了蝗災,說某些地方幹旱,總之就是到處都要用錢的。
趙桓沉默了許久,笑著道:“一萬千就一千萬,朕準了。不過這一次陳東立下大功,朕有一個想法。”
李綱得了錢,很是歡喜,連忙道:“官家請說。”
趙桓說道:“禦史台責任重大,朕打算讓禦史台主官拜相,作為政事堂之一,你們意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