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停水停電
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 作者:酒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趁著有水有電,大家舒舒服服洗了熱水澡早早就休息了。
現在白天氣溫零下30度,晚上零下40度,村裏的每戶的小水管已經被凍住了。
家裏有水井的都開始清理老水井取水,沒有水井的就去後山挑水迴家,用水難成為了大家的新煩惱。
蘇爸和王傑看到網上吵得不可開交,政府部門隻能極力去安撫民眾的情緒,可惜任何官方的屏蔽詞都起不到作用,各大軟件和門戶網都在用許多替代詞討論這次全球極寒的相關信息。
“最近我發現我們附近有很多軍方的物資車路過,車上嚴嚴實實蓋著雨布,看不清裏麵是什麽,坐標西北林村。”
“我在港澳碼頭附近,這裏禁止出入了,門衛說隻有政府的通行令才能進去,我還有兩個貨櫃在裏麵呢,急死人。”
“西安延邊某一個廢棄的防空洞最近來了好多人在搬東西,還不讓靠近,神神秘秘的。”
“我們在西省的邊界,以前這邊幾座山都是軍方的訓練基地,一般人都沒辦法靠近,最近不知道怎麽迴事,招了好多施工隊進去,我哥哥也在其中一個施工隊,已經半個月聯係不上了,據說簽了半年工期,還讓簽保密協議,我猜他們是不是在裏麵挖防空洞?”
“小心間諜,這種事情不適合網上說。”
“我在珠洲紡織廠上班,我們廠裏的機器聽說都被拉走了,我老板是不是跑路了,年後我是不是就失業了?求工作。”
“樓上的,有沒有可能是被上麵的征收了,我朋友說他們種子公司的倉庫zf強製清空了,這是不是說以後要出大事了?”
”廢話少說,趕緊囤貨吧,我們這邊太冷了又沒有暖氣,超市一天隻有中午幾個小時,排隊都排不上。”
“我們村極寒凍死了幾十個人,太可怕了,我想去北方蹭暖氣。”
“組團去北方偷暖氣吧,我們村也死了好多人,靜悄悄的就走了,第二天發現的時候早就凍硬邦邦的了。”
“我這裏沒電了,手機隻剩最後一點電,怎麽辦啊,救命啊,這麽冷還停電,我要迴家找媽媽去。”
“我們鎮統計出來,短短一天死了500多個老人和十幾個小孩子,聽說火葬場連夜加班也燒不過來。”
“我賣墳,可以分期,求考慮。”
“樓上先去死,活著的時候還房貸,死了還墳貸,有完沒完。”
王傑坐在電腦前麵轉動鼠標,把有用的信息複製再新建的文檔裏,整理出來信息用家裏的小型打印機打出來。
這台打印機還是王傑之前在深城的時候買迴放在家裏的書房辦公用的。
綜合網上的信息,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場全球災難並不會那麽快過去,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征收生產設備和相關物資。
或許國家氣象部門在發現了不對勁的時候就開始了物資的儲備,現在被人們捕捉的隻是冰山一角。
又或許之前隻是猜測,並沒有確認,隨著全球極寒的到來得到了印證這種猜測,所以各地政府的相關動作也不再隱藏和保留,適當的透露一部分給大眾去猜測去質疑去思考,盡量讓有限的資源拯救更多的人類。
王傑整合完幾大網站零碎的信息,再單獨搜了幾個關鍵詞做好記錄就下線了。
王傑搜索的關鍵詞主要有:物流園、港口、xx地快點站點、中轉站、超市倉儲之類的。
蘭爸最近每天早上都推著板車去後山拉柴,異常的天氣讓他十分的不安,每迴去都堆了滿車子的木柴迴來。
路過蘇家的時候都直接敲後院門送羊奶和雞蛋,蘇雲累積收了十幾斤新鮮羊奶和十幾個新鮮的雞蛋放進空間,等需要喝的時候再拿出來煮。
蘇媽每天也迴點吃的給蘭爸,有時候是一包肉丸子,有時候是幾個西紅柿,一串臘肉,一包餅幹,或者是一保暖的雙厚手套,無形之中大家形成了一種默契。
蘭爸知道蘇媽的性格,一味的拒絕就顯得矯情,所以蘇媽和蘇雲給什麽他就收什麽,等到下次過來偶爾會多帶一些黃豆和菜幹之類的。
這種極默契的交流讓兩家又親近了積分,就連不愛說話的蘇小姑偶爾也會給蘭爸留點自己做的零嘴。
蘭爸有時候兜裏裝著一把炒好的花生或糖果也沒舍得自己吃,都要帶迴家和阿蘭一起分享。
今天閨蜜小靜發信息說,家裏水管凍住了,已經沒有自來水了,還好他家離村裏的老水井很近,勤快一些每天去挑水倒是不缺水。
隻是現在格外冷,木炭燒得比平時快,他們也開始外每天外出撿柴了。
蘇雲提醒她,趁別人都在燒煤氣和木炭,讓他們盡量多弄一些木柴迴來放著,家裏吃的用的就多囤一些,不要害怕花錢。
這麽冷的天氣以後一定會下雪,到時候說不定就要停電了,一定要先把充電寶充滿電,有事隨時可以聯係。
小靜一大家子也看了網上的報道再加上小靜對蘇雲的無理由信任,一家人每天都外出找柴迴來囤著。
沒幾天家裏的破舊的牛棚和豬圈都堆滿了柴火。
極寒第五天,村裏的喪事緊趕慢趕的都處理完了,期間有1個孩子沒注意保暖,凍壞了手,被緊急送到鎮醫院治療,到現在都沒迴來。
隔壁村因為取暖設備和大功率電器大規模使用,一部分電纜不堪重負直接短路了,附近村民拍了視頻發群裏,纜線一路火花帶閃電直接燒壞了。
新圩村暫時沒有停電,譚哥在群裏發緊急通知,每家每戶分時間段用電,避免燒壞電纜。
蘇雲家分到晚上臨睡前用電4小時,下午4點到晚上8點,晚飯時間段還是很方便的。
這一項限電措施導致取暖器被停用,很多人家裏的木炭燒的更快了,陸續有人上後山撿柴,大家極有默契的都在中午暖和一些再出門撿柴,蘇雲一家每天跟著蘭爸上山撿柴裝裝樣子。
蘭爸一天要上幾趟後山運柴,比村裏所有人都積極。
蘇雲見蘭爸穿著她上次拿過去的衣服和鞋子,看起來精神也不錯,心裏也是聽替他開心,上一世她看到蘭爸的時候,蘭爸身上穿著七八件外套出來找柴,整個人很憔悴的樣子。
站在上帝視角的蘇雲看到身邊在乎的人過得比以前好,這一刻她覺得很滿足。
她不做誰的救世主,隻是簡單的希望家人平安,身邊的人在不暴露空間的前提下盡量搭把手。
能被她搭把手的人基本都是上一世幫助過蘇家或蘇雲認可的人。
蘭爸和蘇雲悄悄的說,家裏的地窖收拾好了,放了碾好的米和肉菜進去,現在外麵放的都是帶殼的穀子,還囑咐蘇雲如果蘇家沒米了就去他家拿。
蘇雲空間裏麵的米夠全家人吃幾輩子都吃不完,自然不會再貪這點便宜。
但蘭爸認為,蘇家又沒種地,如今隻是迴村過個年,存不了多少吃的在家裏。
幫著蘭爸裝好了一板車的大柴,蘇雲一家也撿了不少裝在半舊三輪車上麵就打道迴府了。
後山的路經過常年累月的行走和休整,開個麵包車上來都沒有問題,一些主幹道普通的板車和三輪車甚至能並排走。
極寒第七天,氣溫又降了5度,白天氣溫零下35度,晚上零下45度,外麵下大雪了,蘭爸今天起的格外早,給蘇雲送了羊奶後就要上山。
蘇雲去後廚拿了兩個1.5升的保溫瓶,一瓶裝了熱水,一瓶裝了家裏常備的熱薑湯給蘭爸帶去山上喝。
蘇雲並不會勸他下雪了就不要出門之類的,現在多囤點東西,以後就少受點罪。
蘭爸接過兩個大保溫壺,眼眶泛紅:“上次送來的冬衣很暖和,連帶著家裏的炭和柴火都節省了不少。”直誇蘇雲眼光好,會買衣服。
雪一直在下,半夜村裏有幾個人出現了低溫症,蒙哲的老婆是醫院的護士,被譚哥叫去給人看看,免疫力太差的兩個人沒能挺過去走了。
剩下的兩個要送到鎮上的醫院,但是很多車已經打不起火了,蘇章明把蘇雲開迴來的新能源貨拉拉借給譚哥,急急忙忙就把人送往醫院,沒想到醫院裏到處都是低溫症病人。
譚哥迴來的時候在群裏說隔壁村第一天降溫就死了25個老人,今天下大雪又走了幾個人,政府下了緊急通知要大家減少外出盡量呆在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極寒第十天,大雪下了整整3天,積雪足足有半米深,南方濕氣重,下的雪都是特別厚重的水雪,落在地上結成一層一層的冰,特別不好清理。
蘇家今天下午的任務就是帶孩子們把院子裏的雪給清理掉。
先從屋頂開始,大人小孩都穿的厚厚的羽絨服雪地靴拿著鏟雪的工具到頂樓,王傑先鏟出一條一米寬的小路,然後孩子們用小鏟子把雪直接從樓頂鏟到一樓院子的空地上,小家夥們一邊鏟雪一邊堆雪人,等最後清理完了,樓頂隻剩兩個圓滾滾的雪人。
前院和後院因為每天下午都會抽時間清理,所以路麵特別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個狗吃屎。
村裏大多數人都隻是清理自家門前的小塊區域,而村道上的積雪暫時沒人理會,路麵沒清理,大家基本都困在家裏,就連蘭爸也沒辦法拉著板車去後山了。
極寒第十一天,一大早蘇家就開始各忙各的。
蘇章明拿著手機和朋友一起玩遊戲。
蘇小姑和蘇媽兩人在一樓煮茶葉蛋,空間裏麵的雞蛋實在太多了,當初蘇雲去農貿市場的時候看到雞蛋批發商進了一車新鮮的雞蛋,一板30個才18元,一個雞蛋才幾毛錢,他們直接拉了一大車才花了幾萬塊。
有初生蛋、土雞蛋和專門煮茶葉蛋的紅皮雞蛋,還收了人家鹹鴨蛋的所有庫存。
現在這些雞蛋太多了,拿了50板紅皮雞蛋出來弄成茶葉蛋,以後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美味的茶葉蛋。
1500個茶葉蛋就算全家人每天吃兩個也要吃2個月才吃得完。
蘇爸一邊陪著他們在廚房煮茶葉蛋一邊聽收音機。
蘇雲和張麗麗正在二樓給孩子們安排功課,筆記本電腦上麵是之前下載好的上課視頻,小侄子和淇淇兩個在上小學的內容,小表妹和唐唐小一些在學幼小銜接的內容。
王傑也在二樓上網查資料。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天,村裏就停電了。
蘇章明打電話給譚哥問情況,顯示一直占線,過了一個小時對麵才接通,估計剛才也是在確認停電原因或打電話的人實在太多了。
據說是大雪壓倒了路邊的樹,倒下來的時候直接把電線給截斷了,周邊很多村都跟著停電。
那些住在鎮上的居民平時都靠電器做飯和取暖,沒了電之後去鎮政府鬧,政府也無能為力,不得已一部分人開始往農村轉移了。
蘇雲幹媽在停電之後也準備迴村裏貓冬了。
聽小靜說,走的的時候家裏所有的糧食都帶迴去了。
新圩村隻有太陽能路燈還能用,這還是前幾年政府給每個村做“村村通”工程的時候安的。
雪越下越大,出行雖然也成為難題,但是用水就比較方便了,很多人直接在家門口收集幹淨的雪,煮化了做生活用水。
蘇雲家暫時沒打算使用發電機,先把家裏的窗戶都掛上厚實的遮光布,晚上盡量就使用煤油和手電筒燈照明。
蘇家以前沒有發電機的,等這一陣子假意出門購買糧食再就有借口使用發電機了。
極寒第十五天,大雪下了一周,沒有清理的地方積雪能埋到成人的腰部。
上午韓芸芸帶著孩子們學習完,就再廚房幫忙準備製作冰棍的原材料,用之前蘇小姑熬湯的桶鍋架在灶台上麵,裏麵煮了一大鍋去皮綠豆.
今天要薅天氣的羊毛,自製一些綠豆雪糕,幹淨衛生,真材實料,還沒有添加劑、色素和香精,孩子吃的放心,對家人也負責。
此時室外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備一些雪糕和冷飲最合適不過,省的到時候極熱到了,還要花電費去冰凍這些東西。
汽油和柴油那些東西用一點少一點,與其到時候燒油開冰箱還不如現在狠狠的薅羊毛。
綠豆煮爛、煮開花,倒了一半出來加一些煉乳進去攪拌,直接裝進模具,放到室外十分鍾就定型了,孩子們特別喜歡做冰棍。
蘇雲拿出好幾種製作冰棍的模具給孩子們玩,小表妹特別喜歡小動物和各種形狀的模具,她一個人負責脫模裝袋,蘇小姑怕她凍到手,沒一會就要去查崗。
蘇雲拿出料理機插上儲電箱,張麗麗把剩下的綠豆連同湯汁倒進來,再高速旋轉一分鍾,打成細膩的綠豆泥。
蘇小姑拿個空盆,放入煉乳和白砂糖,用打蛋器攪拌至有小尖角,再混入打好的綠豆沙裏麵攪拌,放入模具製成綠豆雪糕,每個人嚐過之後都覺得味道簡直和外麵賣的綠豆糕一樣,連不喜歡吃雪糕的蘇爸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一個下午做了紅豆雪糕,牛奶雪糕,巧克力雪糕,放室外凍的硬邦邦的再脫模打包直接收進空間。
張麗麗在一邊幫忙,還抽空用榨汁機做了幾桶芒果、草莓、葡萄汁,直接連桶一起拿去室外放一晚凍起來,以後想吃了直接刨成冰沙。
晚上一家人吃了個美美的鴛鴦牛肉火鍋,極寒配火鍋最容易令人幸福感飆升。
現在白天氣溫零下30度,晚上零下40度,村裏的每戶的小水管已經被凍住了。
家裏有水井的都開始清理老水井取水,沒有水井的就去後山挑水迴家,用水難成為了大家的新煩惱。
蘇爸和王傑看到網上吵得不可開交,政府部門隻能極力去安撫民眾的情緒,可惜任何官方的屏蔽詞都起不到作用,各大軟件和門戶網都在用許多替代詞討論這次全球極寒的相關信息。
“最近我發現我們附近有很多軍方的物資車路過,車上嚴嚴實實蓋著雨布,看不清裏麵是什麽,坐標西北林村。”
“我在港澳碼頭附近,這裏禁止出入了,門衛說隻有政府的通行令才能進去,我還有兩個貨櫃在裏麵呢,急死人。”
“西安延邊某一個廢棄的防空洞最近來了好多人在搬東西,還不讓靠近,神神秘秘的。”
“我們在西省的邊界,以前這邊幾座山都是軍方的訓練基地,一般人都沒辦法靠近,最近不知道怎麽迴事,招了好多施工隊進去,我哥哥也在其中一個施工隊,已經半個月聯係不上了,據說簽了半年工期,還讓簽保密協議,我猜他們是不是在裏麵挖防空洞?”
“小心間諜,這種事情不適合網上說。”
“我在珠洲紡織廠上班,我們廠裏的機器聽說都被拉走了,我老板是不是跑路了,年後我是不是就失業了?求工作。”
“樓上的,有沒有可能是被上麵的征收了,我朋友說他們種子公司的倉庫zf強製清空了,這是不是說以後要出大事了?”
”廢話少說,趕緊囤貨吧,我們這邊太冷了又沒有暖氣,超市一天隻有中午幾個小時,排隊都排不上。”
“我們村極寒凍死了幾十個人,太可怕了,我想去北方蹭暖氣。”
“組團去北方偷暖氣吧,我們村也死了好多人,靜悄悄的就走了,第二天發現的時候早就凍硬邦邦的了。”
“我這裏沒電了,手機隻剩最後一點電,怎麽辦啊,救命啊,這麽冷還停電,我要迴家找媽媽去。”
“我們鎮統計出來,短短一天死了500多個老人和十幾個小孩子,聽說火葬場連夜加班也燒不過來。”
“我賣墳,可以分期,求考慮。”
“樓上先去死,活著的時候還房貸,死了還墳貸,有完沒完。”
王傑坐在電腦前麵轉動鼠標,把有用的信息複製再新建的文檔裏,整理出來信息用家裏的小型打印機打出來。
這台打印機還是王傑之前在深城的時候買迴放在家裏的書房辦公用的。
綜合網上的信息,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場全球災難並不會那麽快過去,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征收生產設備和相關物資。
或許國家氣象部門在發現了不對勁的時候就開始了物資的儲備,現在被人們捕捉的隻是冰山一角。
又或許之前隻是猜測,並沒有確認,隨著全球極寒的到來得到了印證這種猜測,所以各地政府的相關動作也不再隱藏和保留,適當的透露一部分給大眾去猜測去質疑去思考,盡量讓有限的資源拯救更多的人類。
王傑整合完幾大網站零碎的信息,再單獨搜了幾個關鍵詞做好記錄就下線了。
王傑搜索的關鍵詞主要有:物流園、港口、xx地快點站點、中轉站、超市倉儲之類的。
蘭爸最近每天早上都推著板車去後山拉柴,異常的天氣讓他十分的不安,每迴去都堆了滿車子的木柴迴來。
路過蘇家的時候都直接敲後院門送羊奶和雞蛋,蘇雲累積收了十幾斤新鮮羊奶和十幾個新鮮的雞蛋放進空間,等需要喝的時候再拿出來煮。
蘇媽每天也迴點吃的給蘭爸,有時候是一包肉丸子,有時候是幾個西紅柿,一串臘肉,一包餅幹,或者是一保暖的雙厚手套,無形之中大家形成了一種默契。
蘭爸知道蘇媽的性格,一味的拒絕就顯得矯情,所以蘇媽和蘇雲給什麽他就收什麽,等到下次過來偶爾會多帶一些黃豆和菜幹之類的。
這種極默契的交流讓兩家又親近了積分,就連不愛說話的蘇小姑偶爾也會給蘭爸留點自己做的零嘴。
蘭爸有時候兜裏裝著一把炒好的花生或糖果也沒舍得自己吃,都要帶迴家和阿蘭一起分享。
今天閨蜜小靜發信息說,家裏水管凍住了,已經沒有自來水了,還好他家離村裏的老水井很近,勤快一些每天去挑水倒是不缺水。
隻是現在格外冷,木炭燒得比平時快,他們也開始外每天外出撿柴了。
蘇雲提醒她,趁別人都在燒煤氣和木炭,讓他們盡量多弄一些木柴迴來放著,家裏吃的用的就多囤一些,不要害怕花錢。
這麽冷的天氣以後一定會下雪,到時候說不定就要停電了,一定要先把充電寶充滿電,有事隨時可以聯係。
小靜一大家子也看了網上的報道再加上小靜對蘇雲的無理由信任,一家人每天都外出找柴迴來囤著。
沒幾天家裏的破舊的牛棚和豬圈都堆滿了柴火。
極寒第五天,村裏的喪事緊趕慢趕的都處理完了,期間有1個孩子沒注意保暖,凍壞了手,被緊急送到鎮醫院治療,到現在都沒迴來。
隔壁村因為取暖設備和大功率電器大規模使用,一部分電纜不堪重負直接短路了,附近村民拍了視頻發群裏,纜線一路火花帶閃電直接燒壞了。
新圩村暫時沒有停電,譚哥在群裏發緊急通知,每家每戶分時間段用電,避免燒壞電纜。
蘇雲家分到晚上臨睡前用電4小時,下午4點到晚上8點,晚飯時間段還是很方便的。
這一項限電措施導致取暖器被停用,很多人家裏的木炭燒的更快了,陸續有人上後山撿柴,大家極有默契的都在中午暖和一些再出門撿柴,蘇雲一家每天跟著蘭爸上山撿柴裝裝樣子。
蘭爸一天要上幾趟後山運柴,比村裏所有人都積極。
蘇雲見蘭爸穿著她上次拿過去的衣服和鞋子,看起來精神也不錯,心裏也是聽替他開心,上一世她看到蘭爸的時候,蘭爸身上穿著七八件外套出來找柴,整個人很憔悴的樣子。
站在上帝視角的蘇雲看到身邊在乎的人過得比以前好,這一刻她覺得很滿足。
她不做誰的救世主,隻是簡單的希望家人平安,身邊的人在不暴露空間的前提下盡量搭把手。
能被她搭把手的人基本都是上一世幫助過蘇家或蘇雲認可的人。
蘭爸和蘇雲悄悄的說,家裏的地窖收拾好了,放了碾好的米和肉菜進去,現在外麵放的都是帶殼的穀子,還囑咐蘇雲如果蘇家沒米了就去他家拿。
蘇雲空間裏麵的米夠全家人吃幾輩子都吃不完,自然不會再貪這點便宜。
但蘭爸認為,蘇家又沒種地,如今隻是迴村過個年,存不了多少吃的在家裏。
幫著蘭爸裝好了一板車的大柴,蘇雲一家也撿了不少裝在半舊三輪車上麵就打道迴府了。
後山的路經過常年累月的行走和休整,開個麵包車上來都沒有問題,一些主幹道普通的板車和三輪車甚至能並排走。
極寒第七天,氣溫又降了5度,白天氣溫零下35度,晚上零下45度,外麵下大雪了,蘭爸今天起的格外早,給蘇雲送了羊奶後就要上山。
蘇雲去後廚拿了兩個1.5升的保溫瓶,一瓶裝了熱水,一瓶裝了家裏常備的熱薑湯給蘭爸帶去山上喝。
蘇雲並不會勸他下雪了就不要出門之類的,現在多囤點東西,以後就少受點罪。
蘭爸接過兩個大保溫壺,眼眶泛紅:“上次送來的冬衣很暖和,連帶著家裏的炭和柴火都節省了不少。”直誇蘇雲眼光好,會買衣服。
雪一直在下,半夜村裏有幾個人出現了低溫症,蒙哲的老婆是醫院的護士,被譚哥叫去給人看看,免疫力太差的兩個人沒能挺過去走了。
剩下的兩個要送到鎮上的醫院,但是很多車已經打不起火了,蘇章明把蘇雲開迴來的新能源貨拉拉借給譚哥,急急忙忙就把人送往醫院,沒想到醫院裏到處都是低溫症病人。
譚哥迴來的時候在群裏說隔壁村第一天降溫就死了25個老人,今天下大雪又走了幾個人,政府下了緊急通知要大家減少外出盡量呆在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極寒第十天,大雪下了整整3天,積雪足足有半米深,南方濕氣重,下的雪都是特別厚重的水雪,落在地上結成一層一層的冰,特別不好清理。
蘇家今天下午的任務就是帶孩子們把院子裏的雪給清理掉。
先從屋頂開始,大人小孩都穿的厚厚的羽絨服雪地靴拿著鏟雪的工具到頂樓,王傑先鏟出一條一米寬的小路,然後孩子們用小鏟子把雪直接從樓頂鏟到一樓院子的空地上,小家夥們一邊鏟雪一邊堆雪人,等最後清理完了,樓頂隻剩兩個圓滾滾的雪人。
前院和後院因為每天下午都會抽時間清理,所以路麵特別滑,一不小心就要摔個狗吃屎。
村裏大多數人都隻是清理自家門前的小塊區域,而村道上的積雪暫時沒人理會,路麵沒清理,大家基本都困在家裏,就連蘭爸也沒辦法拉著板車去後山了。
極寒第十一天,一大早蘇家就開始各忙各的。
蘇章明拿著手機和朋友一起玩遊戲。
蘇小姑和蘇媽兩人在一樓煮茶葉蛋,空間裏麵的雞蛋實在太多了,當初蘇雲去農貿市場的時候看到雞蛋批發商進了一車新鮮的雞蛋,一板30個才18元,一個雞蛋才幾毛錢,他們直接拉了一大車才花了幾萬塊。
有初生蛋、土雞蛋和專門煮茶葉蛋的紅皮雞蛋,還收了人家鹹鴨蛋的所有庫存。
現在這些雞蛋太多了,拿了50板紅皮雞蛋出來弄成茶葉蛋,以後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美味的茶葉蛋。
1500個茶葉蛋就算全家人每天吃兩個也要吃2個月才吃得完。
蘇爸一邊陪著他們在廚房煮茶葉蛋一邊聽收音機。
蘇雲和張麗麗正在二樓給孩子們安排功課,筆記本電腦上麵是之前下載好的上課視頻,小侄子和淇淇兩個在上小學的內容,小表妹和唐唐小一些在學幼小銜接的內容。
王傑也在二樓上網查資料。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幾天,村裏就停電了。
蘇章明打電話給譚哥問情況,顯示一直占線,過了一個小時對麵才接通,估計剛才也是在確認停電原因或打電話的人實在太多了。
據說是大雪壓倒了路邊的樹,倒下來的時候直接把電線給截斷了,周邊很多村都跟著停電。
那些住在鎮上的居民平時都靠電器做飯和取暖,沒了電之後去鎮政府鬧,政府也無能為力,不得已一部分人開始往農村轉移了。
蘇雲幹媽在停電之後也準備迴村裏貓冬了。
聽小靜說,走的的時候家裏所有的糧食都帶迴去了。
新圩村隻有太陽能路燈還能用,這還是前幾年政府給每個村做“村村通”工程的時候安的。
雪越下越大,出行雖然也成為難題,但是用水就比較方便了,很多人直接在家門口收集幹淨的雪,煮化了做生活用水。
蘇雲家暫時沒打算使用發電機,先把家裏的窗戶都掛上厚實的遮光布,晚上盡量就使用煤油和手電筒燈照明。
蘇家以前沒有發電機的,等這一陣子假意出門購買糧食再就有借口使用發電機了。
極寒第十五天,大雪下了一周,沒有清理的地方積雪能埋到成人的腰部。
上午韓芸芸帶著孩子們學習完,就再廚房幫忙準備製作冰棍的原材料,用之前蘇小姑熬湯的桶鍋架在灶台上麵,裏麵煮了一大鍋去皮綠豆.
今天要薅天氣的羊毛,自製一些綠豆雪糕,幹淨衛生,真材實料,還沒有添加劑、色素和香精,孩子吃的放心,對家人也負責。
此時室外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備一些雪糕和冷飲最合適不過,省的到時候極熱到了,還要花電費去冰凍這些東西。
汽油和柴油那些東西用一點少一點,與其到時候燒油開冰箱還不如現在狠狠的薅羊毛。
綠豆煮爛、煮開花,倒了一半出來加一些煉乳進去攪拌,直接裝進模具,放到室外十分鍾就定型了,孩子們特別喜歡做冰棍。
蘇雲拿出好幾種製作冰棍的模具給孩子們玩,小表妹特別喜歡小動物和各種形狀的模具,她一個人負責脫模裝袋,蘇小姑怕她凍到手,沒一會就要去查崗。
蘇雲拿出料理機插上儲電箱,張麗麗把剩下的綠豆連同湯汁倒進來,再高速旋轉一分鍾,打成細膩的綠豆泥。
蘇小姑拿個空盆,放入煉乳和白砂糖,用打蛋器攪拌至有小尖角,再混入打好的綠豆沙裏麵攪拌,放入模具製成綠豆雪糕,每個人嚐過之後都覺得味道簡直和外麵賣的綠豆糕一樣,連不喜歡吃雪糕的蘇爸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一個下午做了紅豆雪糕,牛奶雪糕,巧克力雪糕,放室外凍的硬邦邦的再脫模打包直接收進空間。
張麗麗在一邊幫忙,還抽空用榨汁機做了幾桶芒果、草莓、葡萄汁,直接連桶一起拿去室外放一晚凍起來,以後想吃了直接刨成冰沙。
晚上一家人吃了個美美的鴛鴦牛肉火鍋,極寒配火鍋最容易令人幸福感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