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返鄉路上囤農產品
末世重生之全家低調苟著 作者:酒朵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生第18天,一家人搬家後在酒店又住了兩天,確認所有購買的物資全部都收到空間後蘇雲和王傑才真正舒了一口氣。
租來的倉庫還沒到租期時間,錢不給退,他們也就放在那裏不管了。
這些天王傑出去跑油花了差不多20萬,蘇雲也利用閑暇時間把u盤都下滿了各類資料和視頻。
目前在深城囤貨計劃告一段落了,此時距離上一世大規模封城還有10天。
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決定今天開著租來的貨拉拉出發迴老家,兩個孩子身上各背了一個專屬的小書包,裏麵放了水,零食,紙巾,小玩具、課外書籍,再把後座調整成可以躺著睡的模式就開車出發迴西城老家。
倆孩子一路上嘰嘰喳喳天馬行空的聊天,才幾歲的小男孩不僅想象力豐富,問題也非常多,比如天上為什麽有太陽,影子為什麽跟著我走,彩虹是是不是和棒棒糖一樣甜,蘑菇是怎麽生長的?
蘇雲慶幸自己買了不少的百科全書和十萬個為什麽嗎,給孩子們拿了一個可以外放的錄音機,插上十萬個為什麽的u盤,兩個娃在後座聽得津津有味。
車子剛上高速路蘇雲就在副駕駛開始閉目養神,她有個毛病,一上高速就犯困。
蘇雲慶幸他們每一年都會有幾次長途旅行的經曆,倆孩子早已經習慣了在車裏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身體並沒有不適,聽著十萬個為什麽沒一會兩人就睡著了。
路過州城,這一段的高速出入口管控特別嚴格,還好他們有先見之明,這幾天堅持每天都帶著孩子們做病毒檢測,時刻保持24小時綠碼才能順利通行,現在的州城不僅要24小時檢測,還要有當天的檢測記錄才可以通行,就導致很多司機需要停車接受檢查,車子在高速路上越發的堵塞,特別是那些臨時卡口,堵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王傑排了2小時才通過臨時卡口。
之前從沒發現高速路會設置臨時檢疫卡口,看來州城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還好有驚無險的通過了。
因為堵車他們在州城的地界龜速開了6小時,王傑不敢冒然去服務區停車休息,怕路上出什麽變故。
天空已經開始飄起小雨,才半個小時小雨就變成中雨,路上開始有積水,王傑把車速放慢,雨越下越大,高速路上一片霧蒙蒙的,前麵的雨刮器在賣力的掃著玻璃上麵的雨水也看不清路麵,蘇雲稍微把車窗打開一條縫透口氣,沒成想一股刺骨的冷風灌進來。
這時候車子已經進入了西城地界,氣溫直降至少15度。
沒辦法就在服務站的停車場停好車,蘇雲從空間拿出外套和長褲,襪子給倆孩子換上,兩人也在短袖外麵套一件外套。
換蘇雲開車繼續趕路,由於雨勢太大,路麵有些積水沒辦法及時排走,十米之外也看不清其他車輛,蘇雲選了最慢車道龜速前進。
沒一會溫度再一次降低,兩人又加了一件打底衣,再給睡覺的兩孩子蓋上毯子,雨勢太大蘇雲下了高速走國道。
此時迴家的路程才走了一半,蘇雲本來也打算上國道囤一些沿途的特產,車基本都是30碼的速度在路上龜速前進。
路兩邊有很多自營商店,賣的東西五花八門,西城曆來是重視集市的,每個小鎮都會有固定的日子趕集買賣東西,蘇雲老家附近的幾個小鎮就有不成文的規定,每個月的147是隔壁水園鎮的趕集日,自己所有的洛央小鎮258是趕集日,再遠一些的行樂鎮是369日,自己小時候和媽媽還去過幾次隔壁鎮趕集,每次趕集小鎮上就格外熱鬧,每個村的生意人都會出來擺攤賣東西。
也有人像個倒爺一樣專門趕集做買賣,他們往返再每個集市之間掙一些差價養活家人,有的賣衣服鞋子和包包和曬幹的中草藥,但賣農副食品的人比較多。
並且每個集市都有一點當地的特色美食和盛產的農作物。有的集市香菇特別有名,有的是中藥材特別有名,所以有時候也有慕名而來采購的外地人。
整個西城的小鄉鎮和縣城都是這種情況,今天路過某個小集市,周邊村民家裏大多數都養羊,種蘑菇,當地集市會有大量的攤位賣羊肉和蘑菇。
王傑讓蘇雲和孩子到小鎮上的小吃店坐著喝點東西上個廁所,自己一個人去集市收羊肉,羊腿,羊排和各種蘑菇。
由於特殊時期,每個人都帶著口罩,還淅淅瀝瀝下著雨,集市上看起來沒有多少人,王傑很順利的收了大量的羊肉、15扇羊排和各種種植的蘑菇,全部叫賣貨郎放進貨拉拉車廂裏麵,等蘇雲領著孩子們迴來看到一車子的羊肉,膻味撲鼻而來,快速把車開到沒人的地方把肉類用之前買的膠框裝起來再蓋上蓋子放進空間碼起來。
蘑菇種類也很多,平菇、金針菇、杏鮑菇、秀珍菇、茶樹菇、雙孢菇、香菇、滑子菇、花菇、草菇、雞腿菇等,有一些王傑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等全部收拾妥當,還在車裏噴了空氣清新劑散味。
一路上為了收集更多物資,他們天黑前都會在當地的旅館睡一覺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買。
蘇雲買的地圖也是很給力,簡直是紙質版的某度地圖,哪裏有超市,醫院,市場,大路小路無名路都標注得很清楚,沿著地圖上的標注,一路上特意繞到當地的集市和農貿批發市場,他們就收購當地特色的蔬菜,水果,大米,雜糧和豆類之類的。
平時開車12小時就能到家,這一次走走停停繞一繞再買一買,花了一周又囤了200噸大米,100噸其他粗糧,大概有小米、黑米,大麥、高粱、蜜薯、土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等等。
其中土豆和紅薯又有很多品種,有的適合蒸,有的適合烤,蘇雲一股腦都收了幾大車,就算以後吃不完留著做種子也可以種植。
還收購了許多當地的各種農家菜,大白菜,青菜,油麥菜,花菜,黃瓜,胡蘿卜,白蘿卜,青椒,螺絲椒,湖南椒,小米椒,彩椒,燈籠椒,蔥花,薑,大蒜,香菜,芹菜,西紅柿,雞蛋,鴨蛋,鵪鶉蛋每一樣都囤個一兩車了。
集市上很多特色的吃食兩人看見了就直接包圓了,醃製的酸菜和嫩筍別有風味,還有油炸好的豆腐泡特別誘人,特色血腸和糯米腸可以直接吃,還有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粗糧餅等等。
蘇雲看到粗糧餅忍不住直接把店家剛做出來幾大鍋都買下來了,甜味的100張和鹹味60張,以後要是不方便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當作幹糧吃,比壓縮餅幹好吃多了。
新鮮宰殺好的土雞土鴨各500隻左右。這一趟返鄉之路花了將近100萬也把空間堆到了3成。
重生第25天的下午,麵包車還有10公裏就到鎮上了,盡管蘇雲最近每天都在微信群裏麵和家裏人聊天,但是真的要看到親人她心裏還是非常的期待。
兩個小家夥看著車窗外熟悉的景象,異常的興奮手裏抱著禮物想要快點迴外婆家找小侄子玩。
今天恰好也是洛央小鎮的趕集日,當地氣溫比深城低很多,大家都戴著口罩,穿著毛衣披著外套在集市上來來往往,蘇家就在小鎮的農貿市場邊上,交通很是便利,車子沒多久就到門口了。
蘇爸蘇媽早就準備好了許多特色食材等著他們迴家就開火,下午肉檔的肉都處理得差不多了,一家人齊心協力在收拾檔口的衛生。
晚餐蘇爸和蘇小姑下廚,鹵牛蹄,臘肉火鍋,本地燒鴨,白切雞,辣椒小炒牛肉都是蘇雲愛吃的菜。
晚飯後蘇雲表示今年不住鎮上,要迴村裏老房子住一段時間。
蘇爸蘇媽當然不同意的,好不容易才盼著他們迴來,自然想要住一起的。
蘇雲找了好幾個借口蘇爸蘇媽才同意他們迴村裏住,就當是度假了。
好在開車迴村也才不到一個小時,往來十分方便。
蘇媽整理了一些米,菜,肉,油,雞蛋,麵條讓他們帶迴村去,村裏的別墅看著什麽都有,其實什麽吃的都沒有,他們不常迴去住,吃的東西放久了也壞掉,所以他們每次迴村都會帶食物迴去,吃剩了還要打包迴來鎮上,絕不浪費食物。
蘇雲本來想攔著她的,但是想到還沒坦白空間的事情,暫時還是不要讓父母擔心了,索性蘇媽給什麽她就拿什麽。
等王傑開著車迴到蘇雲的老家新圩村的時候時間天剛擦黑,開燈看到家裏落了一些灰塵,兩夫妻打掃了一會,還好一樓沒有裝地板磚,隻是普通的水磨地麵比較容易打掃。
第一個晚上快速做好了衛生,沒多久他們就躺下休息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日上三竿幾人才起床,中午沒做飯,直接從空間裏麵拿了之前訂香菇肉片、一鍋蘿卜牛腩湯和3盒米飯放在廚房的大餐桌上,4個人吃兩個菜是剛好的分量,兩個小家夥分著吃一盒米飯,絕對不能浪費糧食。
吃完飯蘇雲和王傑手上提著一些外省的特產帶著兩個小家夥出去串門了。
在村裏有血緣關係的就隻有小外婆和小爺爺兩家,一一的拜訪過後,他們繞著村裏慢慢的觀察。
那個地方地勢高一些矮一些都記在心裏或用手機拍照,除了心裏有底也想順便和自己的家鄉合影留念。
蘇雲體驗過物非人非,不僅人會變,整個地球都在變,所以身邊的人和物她現在都想要拍下來錄下來。
蘇雲老家別墅建在整個村的村尾,地勢較高,村裏除了水泥主路也有很多小路,所以大家除了在村尾有田地的人會路過她家門口,其他人很少往這邊走,大家都習慣了走村頭的水泥路外出和走村中心的另一條路去務農。
蘇雲樂得安靜,沒人打擾才更好。
蘇家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就在房子後麵打了一口深水井,但是很少用,村裏三百多戶人家基本都習慣用自來水,就算家裏有井的,大多數也荒廢了。
租來的倉庫還沒到租期時間,錢不給退,他們也就放在那裏不管了。
這些天王傑出去跑油花了差不多20萬,蘇雲也利用閑暇時間把u盤都下滿了各類資料和視頻。
目前在深城囤貨計劃告一段落了,此時距離上一世大規模封城還有10天。
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決定今天開著租來的貨拉拉出發迴老家,兩個孩子身上各背了一個專屬的小書包,裏麵放了水,零食,紙巾,小玩具、課外書籍,再把後座調整成可以躺著睡的模式就開車出發迴西城老家。
倆孩子一路上嘰嘰喳喳天馬行空的聊天,才幾歲的小男孩不僅想象力豐富,問題也非常多,比如天上為什麽有太陽,影子為什麽跟著我走,彩虹是是不是和棒棒糖一樣甜,蘑菇是怎麽生長的?
蘇雲慶幸自己買了不少的百科全書和十萬個為什麽嗎,給孩子們拿了一個可以外放的錄音機,插上十萬個為什麽的u盤,兩個娃在後座聽得津津有味。
車子剛上高速路蘇雲就在副駕駛開始閉目養神,她有個毛病,一上高速就犯困。
蘇雲慶幸他們每一年都會有幾次長途旅行的經曆,倆孩子早已經習慣了在車裏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身體並沒有不適,聽著十萬個為什麽沒一會兩人就睡著了。
路過州城,這一段的高速出入口管控特別嚴格,還好他們有先見之明,這幾天堅持每天都帶著孩子們做病毒檢測,時刻保持24小時綠碼才能順利通行,現在的州城不僅要24小時檢測,還要有當天的檢測記錄才可以通行,就導致很多司機需要停車接受檢查,車子在高速路上越發的堵塞,特別是那些臨時卡口,堵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王傑排了2小時才通過臨時卡口。
之前從沒發現高速路會設置臨時檢疫卡口,看來州城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還好有驚無險的通過了。
因為堵車他們在州城的地界龜速開了6小時,王傑不敢冒然去服務區停車休息,怕路上出什麽變故。
天空已經開始飄起小雨,才半個小時小雨就變成中雨,路上開始有積水,王傑把車速放慢,雨越下越大,高速路上一片霧蒙蒙的,前麵的雨刮器在賣力的掃著玻璃上麵的雨水也看不清路麵,蘇雲稍微把車窗打開一條縫透口氣,沒成想一股刺骨的冷風灌進來。
這時候車子已經進入了西城地界,氣溫直降至少15度。
沒辦法就在服務站的停車場停好車,蘇雲從空間拿出外套和長褲,襪子給倆孩子換上,兩人也在短袖外麵套一件外套。
換蘇雲開車繼續趕路,由於雨勢太大,路麵有些積水沒辦法及時排走,十米之外也看不清其他車輛,蘇雲選了最慢車道龜速前進。
沒一會溫度再一次降低,兩人又加了一件打底衣,再給睡覺的兩孩子蓋上毯子,雨勢太大蘇雲下了高速走國道。
此時迴家的路程才走了一半,蘇雲本來也打算上國道囤一些沿途的特產,車基本都是30碼的速度在路上龜速前進。
路兩邊有很多自營商店,賣的東西五花八門,西城曆來是重視集市的,每個小鎮都會有固定的日子趕集買賣東西,蘇雲老家附近的幾個小鎮就有不成文的規定,每個月的147是隔壁水園鎮的趕集日,自己所有的洛央小鎮258是趕集日,再遠一些的行樂鎮是369日,自己小時候和媽媽還去過幾次隔壁鎮趕集,每次趕集小鎮上就格外熱鬧,每個村的生意人都會出來擺攤賣東西。
也有人像個倒爺一樣專門趕集做買賣,他們往返再每個集市之間掙一些差價養活家人,有的賣衣服鞋子和包包和曬幹的中草藥,但賣農副食品的人比較多。
並且每個集市都有一點當地的特色美食和盛產的農作物。有的集市香菇特別有名,有的是中藥材特別有名,所以有時候也有慕名而來采購的外地人。
整個西城的小鄉鎮和縣城都是這種情況,今天路過某個小集市,周邊村民家裏大多數都養羊,種蘑菇,當地集市會有大量的攤位賣羊肉和蘑菇。
王傑讓蘇雲和孩子到小鎮上的小吃店坐著喝點東西上個廁所,自己一個人去集市收羊肉,羊腿,羊排和各種蘑菇。
由於特殊時期,每個人都帶著口罩,還淅淅瀝瀝下著雨,集市上看起來沒有多少人,王傑很順利的收了大量的羊肉、15扇羊排和各種種植的蘑菇,全部叫賣貨郎放進貨拉拉車廂裏麵,等蘇雲領著孩子們迴來看到一車子的羊肉,膻味撲鼻而來,快速把車開到沒人的地方把肉類用之前買的膠框裝起來再蓋上蓋子放進空間碼起來。
蘑菇種類也很多,平菇、金針菇、杏鮑菇、秀珍菇、茶樹菇、雙孢菇、香菇、滑子菇、花菇、草菇、雞腿菇等,有一些王傑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等全部收拾妥當,還在車裏噴了空氣清新劑散味。
一路上為了收集更多物資,他們天黑前都會在當地的旅館睡一覺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買。
蘇雲買的地圖也是很給力,簡直是紙質版的某度地圖,哪裏有超市,醫院,市場,大路小路無名路都標注得很清楚,沿著地圖上的標注,一路上特意繞到當地的集市和農貿批發市場,他們就收購當地特色的蔬菜,水果,大米,雜糧和豆類之類的。
平時開車12小時就能到家,這一次走走停停繞一繞再買一買,花了一周又囤了200噸大米,100噸其他粗糧,大概有小米、黑米,大麥、高粱、蜜薯、土豆,黃豆,綠豆,紅豆,玉米等等。
其中土豆和紅薯又有很多品種,有的適合蒸,有的適合烤,蘇雲一股腦都收了幾大車,就算以後吃不完留著做種子也可以種植。
還收購了許多當地的各種農家菜,大白菜,青菜,油麥菜,花菜,黃瓜,胡蘿卜,白蘿卜,青椒,螺絲椒,湖南椒,小米椒,彩椒,燈籠椒,蔥花,薑,大蒜,香菜,芹菜,西紅柿,雞蛋,鴨蛋,鵪鶉蛋每一樣都囤個一兩車了。
集市上很多特色的吃食兩人看見了就直接包圓了,醃製的酸菜和嫩筍別有風味,還有油炸好的豆腐泡特別誘人,特色血腸和糯米腸可以直接吃,還有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粗糧餅等等。
蘇雲看到粗糧餅忍不住直接把店家剛做出來幾大鍋都買下來了,甜味的100張和鹹味60張,以後要是不方便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當作幹糧吃,比壓縮餅幹好吃多了。
新鮮宰殺好的土雞土鴨各500隻左右。這一趟返鄉之路花了將近100萬也把空間堆到了3成。
重生第25天的下午,麵包車還有10公裏就到鎮上了,盡管蘇雲最近每天都在微信群裏麵和家裏人聊天,但是真的要看到親人她心裏還是非常的期待。
兩個小家夥看著車窗外熟悉的景象,異常的興奮手裏抱著禮物想要快點迴外婆家找小侄子玩。
今天恰好也是洛央小鎮的趕集日,當地氣溫比深城低很多,大家都戴著口罩,穿著毛衣披著外套在集市上來來往往,蘇家就在小鎮的農貿市場邊上,交通很是便利,車子沒多久就到門口了。
蘇爸蘇媽早就準備好了許多特色食材等著他們迴家就開火,下午肉檔的肉都處理得差不多了,一家人齊心協力在收拾檔口的衛生。
晚餐蘇爸和蘇小姑下廚,鹵牛蹄,臘肉火鍋,本地燒鴨,白切雞,辣椒小炒牛肉都是蘇雲愛吃的菜。
晚飯後蘇雲表示今年不住鎮上,要迴村裏老房子住一段時間。
蘇爸蘇媽當然不同意的,好不容易才盼著他們迴來,自然想要住一起的。
蘇雲找了好幾個借口蘇爸蘇媽才同意他們迴村裏住,就當是度假了。
好在開車迴村也才不到一個小時,往來十分方便。
蘇媽整理了一些米,菜,肉,油,雞蛋,麵條讓他們帶迴村去,村裏的別墅看著什麽都有,其實什麽吃的都沒有,他們不常迴去住,吃的東西放久了也壞掉,所以他們每次迴村都會帶食物迴去,吃剩了還要打包迴來鎮上,絕不浪費食物。
蘇雲本來想攔著她的,但是想到還沒坦白空間的事情,暫時還是不要讓父母擔心了,索性蘇媽給什麽她就拿什麽。
等王傑開著車迴到蘇雲的老家新圩村的時候時間天剛擦黑,開燈看到家裏落了一些灰塵,兩夫妻打掃了一會,還好一樓沒有裝地板磚,隻是普通的水磨地麵比較容易打掃。
第一個晚上快速做好了衛生,沒多久他們就躺下休息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日上三竿幾人才起床,中午沒做飯,直接從空間裏麵拿了之前訂香菇肉片、一鍋蘿卜牛腩湯和3盒米飯放在廚房的大餐桌上,4個人吃兩個菜是剛好的分量,兩個小家夥分著吃一盒米飯,絕對不能浪費糧食。
吃完飯蘇雲和王傑手上提著一些外省的特產帶著兩個小家夥出去串門了。
在村裏有血緣關係的就隻有小外婆和小爺爺兩家,一一的拜訪過後,他們繞著村裏慢慢的觀察。
那個地方地勢高一些矮一些都記在心裏或用手機拍照,除了心裏有底也想順便和自己的家鄉合影留念。
蘇雲體驗過物非人非,不僅人會變,整個地球都在變,所以身邊的人和物她現在都想要拍下來錄下來。
蘇雲老家別墅建在整個村的村尾,地勢較高,村裏除了水泥主路也有很多小路,所以大家除了在村尾有田地的人會路過她家門口,其他人很少往這邊走,大家都習慣了走村頭的水泥路外出和走村中心的另一條路去務農。
蘇雲樂得安靜,沒人打擾才更好。
蘇家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就在房子後麵打了一口深水井,但是很少用,村裏三百多戶人家基本都習慣用自來水,就算家裏有井的,大多數也荒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