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諶寧長噓噓!他還真不知道這血色江南的發展史真是充滿著血腥暴力!/p


    蘇微雨接著道:“這血色江南就在這修建這運河的過程中日漸壯大,勢力發展遍布江南,為江南第一大幫”。/p


    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貫通了南北交通大動脈,自然給隋朝經濟發展、文化交流、軍事控製提供了諸多便利。但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滿足熱衷組團出遊的隋煬帝的個人私欲和宇文化及複國的夢想。/p


    話說如果這運河修建以後,如果楊廣能安心治理天下,倒是還有機會讓大隋朝長命一些,但自運河修建以後,隋煬帝可謂是聲色犬馬,朝中事務無人打理,俗話說,蛇無頭不行,何況一國也,朝中事務堆積如山,天下民生怨道,隋煬帝在位期間曾三下揚州,每一次的排場都是空前盛大的。據《隋書》記載,隋煬帝第一次下江南是在大業元年(605)的八月十五,光龍舟就有數萬艘,龐大的龍船隊伍首尾相連,綿延不絕,竟然長達一百多千米。/p


    這些龍舟體積龐大,長約33米,高15米,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水上宮殿。船上有四層,最上麵一層是正殿和東西朝堂,供皇帝辦公和接見臣子用。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是用金玉裝飾過的,比今天的五星級酒店還要奢華,主要是供皇帝娛樂和休息。最下麵一層住的都是皇帝的內侍,負責皇帝的日常生活和安全保衛工作。/p


    整個龍舟的外觀就是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龍頭引頸向天,怒目圓睜,甚為威嚴,龍尾高高翹起,直指蒼穹。據杜寶的《大業雜記》記載,這些龍舟都“飾以丹粉,裝以金碧珠翠,雕鏤奇麗”。船一啟動,彩旗飄飄,非常壯觀。皇後乘坐的翔縭舟比龍舟略小一些,功能和裝飾與龍舟差不多。後麵緊跟著九艘叫做“浮景”的大船,這種三層的大船主要是裝載一些日用品,專供皇帝和皇後旅途所需。/p


    為了讓自己的行程更加完美,隋煬帝特意挑了中秋節這天出行。這一天,秋高氣爽,碧空萬裏,如此良辰美景不能不讓人心旌動搖。可是這對於極富浪漫主義的隋煬帝來說還遠遠不夠。隋煬帝出遊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組團,每次出行都要帶很多的隨從。這其中包括朝廷的核心官員、後宮佳麗、公主王孫,甚至像越王楊秀這樣的政治犯也在其列。為什麽要帶這麽多人呢?一是顯得聲勢浩大、炫示國威,二是古來君王皆怕寂寞,獨樂樂不如與眾樂嘛。這些人乘坐的船隻也是造型各異,有稱作漾彩、朱鳥、蒼縭、白虎、玄武、飛羽、青鳧、淩波、王樓、道場、玄壇、板榻、黃篾等各式船隻數千艘,緊隨皇帝、皇後的龍舟之後,這麽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地開下江南,讓兩岸的老百姓大開眼界,頂禮膜拜。/p


    隋煬帝這次出行,不僅在龍舟的修建上花費了很多心思。而且連龍舟上配備的纖夫,都要穿統一的製服,而且都是用極其高檔的錦彩縫製的。錦彩是一種帶花紋的絲織品,價格自然不菲,要在平日,可能一般的富戶也消費不起。由此可見隋煬帝此次出行的奢華程度。/p


    隋煬帝是一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雖然龍船已經極度華美壯觀了,他還是覺得有一絲缺陷,那就是隨船配備的纖夫。據唐代傳奇《開河記》記載,“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子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所謂“殿腳女”就是牽挽龍舟的女人,她們都是吳越一帶選拔出來的美女,畫著宮妝,穿著綾羅綢緞做成的衣裙,儼然龍舟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


    楊廣可謂是熱愛遊樂,熱愛美女到極致的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沒過多久,他又覺得宮中甚不自在,尋思著想要再組個團順流南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在和日本的外交活動中取得了很大突破,頓時覺得很有成就感,想借機出去散散心,也順便炫耀一下天朝的國威。這次出行的排場比第一次更加隆重和奢華,而且隨行的團員除了天朝人士外,還多了一些自願出遊的外邦友人,例如高昌國首領。有了外邦友人充當觀眾,隋煬帝炫富的心理更加膨脹,所以可以想象當時的陣勢有多麽誇張了。/p


    隋煬帝第三次南巡江南,可謂是有去無迴。隋煬帝第三次下揚州是在大業十二年(616)三月。在離宮之前,他曾賦詩一首“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隻今年”,可見江南是讓隋煬帝魂牽夢縈一生的地方。即便當時的國力已經日漸衰微,政局也動蕩不安,卻仍然無法阻止隋煬帝對江南的向往。/p


    據史書記載,隋煬帝三下江南之前,不得不重新趕造船隊,因為之前的龐大船隊都在楊玄感之變中被毀掉了。可是聖旨一下,在短短十個月時間裏,江都的造船廠就打造出數千艘大船巨艦,而且規模比舊船隊還要宏偉,可見當時中國的造船工業的先進水平。/p


    船隊有了,隋煬帝馬上不顧一切地奔向心中的聖地。盡管當時天下已經紛爭四起,手握重器的皇帝理應坐鎮京畿,穩定局勢,可當時的隋煬帝心中隻惦記著遊玩,根本沒把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冒死勸阻隋煬帝南巡的臣子,輕則被下獄關押,重則被杖死朝堂。這時候的隋煬帝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隻顧自己的私心物欲,完全無視國家安危。/p


    將洛陽托付給朝臣之後,隋煬帝帶著皇室宗親、後妃宮女、文臣武將以及僧尼道士浩浩蕩蕩地開始了第三次巡遊江南之旅,也是他畢生最後一次下江南。到了江南之後,因為北方局勢的變化,隋煬帝不得不滯留江都,這也正好合了他樂不思蜀的心情。/p


    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光裏,隋煬帝更是把享樂主義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此期間,江淮一帶的官員紛紛借機討好皇帝,進獻禮品。挑選美女,官員更對沿河百姓變本加厲,皇帝親自賣官鬻爵,可見當時的綱紀已經混亂到什麽程度。眼看北方形勢不斷告急,隋煬帝索性不聞不問。當黃門侍郎裴矩向其匯報軍情時,他也沒有心情聽,反而將其遣迴京城接待外賓。/p


    而血色江南幫派為鎮壓沿途民眾,更是大力發展,大力吸收邪道人物、魔道人物、街頭混混、四方盜匪,一時風頭無兩。國家陷入惡性循環當中,天下豪傑並起,一時大隋朝烽火四起。/p


    最終,眼看著江山不保,隋煬帝的末世情緒越來越強,更加沉醉於聲色犬馬之中。他知道自己已經無力收複失地,重整朝綱,於是便命人在南京修建丹陽宮,想從此偏安南京一隅,安享晚年。不過他的美好幻想最終還是破滅了,虎賁郎將元禮和直閣裴虔通利用將士們思鄉之情煽動軍隊嘩變,推宇文門閥閥主宇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宇文化及心中巴不得楊廣早死,現在又有如此借口,隨即昏庸的隋煬帝也被宇文化及縊死。結束了他輝煌而又邪惡的一生,可謂是自食其果。/p


    楊廣死後竟然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由蕭皇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個小棺材,草草地偷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風光半生,竟然如此草草結束,令人不勝噓噓。/p


    宇文化及以為殺了楊廣就算得到了天下,開始了“蕩平天下”的行動。宇文化及看看瓦崗寨的李密,又看看西邊的李淵父子,覺得他們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反賊,好對付。/p


    宇文化及所控製的是宮廷禁軍,即驍果衛。當時王世充由江都留守升任東都留守,洛陽至江南實際上是在王世充掌控下。/p


    血色江南本就是一幫烏合之眾,隻是江湖門派,哪能與王世充的正規軍相比,亂兵一起,王世充立越王楊侗為帝,起兵勤王。宇文化及無法在江都立足。宇文化及殺皇室楊秀及其七子;又殺齊王楊暕及其二子和燕王楊倓,隋朝的宗室、外戚一律殺死。/p


    當時南方除王世充外,杜伏威勢頭正盛,宇文化及這等哀師和血色江南江湖幫派哪能和兩大勢力抗衡,何況出師無名,軍心渙散。說白了,在江南他就是人人喊打的喪家犬。/p


    而北方山東之地義軍較少,徐州大郡,得之足以養精蓄銳。於是宇文化及擁立秦王楊浩,自稱大丞相,並領兵西歸,退到北方,並擁立楊浩為帝,宇文化及認為楊侗才是他最應該先打掉的政敵。就這樣,宇文化及帶著大隊人馬開始西征洛陽。/p


    越王楊侗在王世充的擁立下繼帝位於洛陽後,招瓦崗軍領袖李密為太尉,討伐化及,雙方戰於黎陽。/p


    他弑君並霸占楊廣妻妾的行為,本來就招致手下很多人的不滿,許國的建立後,天下人哪裏肯為他賣命。在與李密的交戰過程中,屢叛歸李密。宇文化及歎曰:“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毒殺楊浩,自立為帝,國號“許”,年號天壽。宇文化及不立幼主而自立,殘殺重臣,人心盡失。大勢盡去。/p


    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宇文化及這邊,結果被楊自然幹不過李密,被李密打的大敗,正當他率領殘兵逃命時,又被竇建德截殺,至此,罪大惡極的宇文化及結束了可恥的一生。/p


    血色江南這個幫派也大勢已去,後再隋朝末年各路豪傑和江湖門派的絞殺下,不存於世,今日再現江湖,不知又會掀起什麽樣的風雨。/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宙神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中漫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中漫步並收藏宙神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