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蘇玉瓊早早就起床,到廚房做糕。
等到三個閨女醒過來後,她將幾片涼好的糕搭在她們額頭上,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她們百事俱高。然後,讓她們將昨日摘下的還很新鮮的茱萸戴上。茱萸雅號“辟邪翁”,人們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早餐是現磨的豆漿和重陽糕,蘇玉瓊做的重陽糕一共有九層,像座寶塔一樣,每層中間都夾著較細的蜜餞幹果,有自家曬的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還有山上撿的山核桃,處理幹淨後搗碎果仁碎。
擺上盤的重陽糕已經切好了片,厚薄適中,香甜軟糯,讓王麗容她們直唿美味,吃空了盤子裏的幾片糕後,還意猶未盡。
隻是,蘇玉瓊卻不讓她們繼續敞開吃了,“大清早的,吃那麽多糯米會積食的,重陽糕有的是,迴頭再慢慢吃。”
說完,她就催促孩子們收拾餐盤,然後拎上準備好的兩個大食盒,準備過去王家大院那邊。
雖然王大富不在家,但是重陽節的祭祖依舊得保持,今年就由王展年主持著祭拜。而幸福也沒有閑著,在王展豐一家出門前,就先拎著祭祀用的東西去小荒山祭拜她的娘親了。
祭祖儀式很快結束,接下來,便是比較輕鬆的節日活動了。他們一大群人,帶著大小不一的食盒,大人小孩一起,來到大興山腳下,開始一年一度的登高。
秋天是色彩繽紛的季節,東北的秋天尤為濃墨重彩,美得肆意張揚。紅、黃、綠三種顏料在大興山的叢林中肆意揮灑,熱情如火的楓葉,金子般的銀杏,愈發蒼翠的鬆柏,地上灑落著白樺和櫟樹金黃的葉子,雙腳踩過,發出清脆的吱吱聲,聽在耳朵裏,都是一種享受。
他們一路緩行,沒有急著攀登到頂峰,而是觀賞著沿途的紅葉野花,覺得累了,就幹脆席地而坐,將準備好的糕點和菊花酒拿出來。
他們飲用的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去年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並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今年飲用過後,迴去後依舊會如法炮製,為明年的重陽節備酒。
“啊,今年的菊花酒夠勁喲!”王展年喝下一杯後,咂吧著嘴迴味了下,忍不住讚道。
王展豐聽到這話,舉起壇子給他又添了一杯,然後笑著說道:“夠勁吧,用的是我閨女提純的烈酒,夠辣,後勁也足,大哥,你可別喝太快,我可不想迴頭背你下山。”
王展年假意白了弟弟一眼,吐槽道:“曉得你閨女厲害了,瞅把你得意的。”
一旁帶著兩個閨女一同過來登高的王美秋靠過來,湊趣道:“大哥,我閨女也厲害呀,銀鎖現在正經是霍知州未來的兒媳婦了,玉環也是人家幹閨女了嘞。”
霍知州赴任知州前,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推薦了自己的縣丞繼任青鹿鎮知縣,一件是在妻子韓氏迴來後,同王美夏一家解除了原先的入贅協議,然後正式走了定親儀式,這次,霍翟清楚表達了選擇陳銀鎖的意願。最後,韓氏也履行了她一開始的承諾,認了陳玉環為幹閨女。
陳家在小鎮上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陳母再次享受到遠勝於送孫女入知縣後院的恭維,每天樂嗬嗬得,直唿兒媳婦王美秋有遠見,當初簽下入贅協議的舉動是對的,一點都不提自己當初的決意阻攔。
王展年聽見三妹誇自己兩個閨女,心道,這兩種厲害可不同,不過,他沒有掃興,而是點點頭,笑道:“你是個有福氣的,聽說未來女婿性子好轉了許多,不再一個人悶著咯,當初還覺得你定下這親事太草率了,沒想到,你是傻人有傻福哩。”
王美秋笑著飲下一杯酒,爽快的“啊”了一聲,然後才迴答,“性子確實好了許多,上迴親家來信說,有打算讓他去私塾,一點點接觸人群,要是可以的,後麵想讓他參加科考,畢竟,女婿的腦子挺靈聰的,念啥啥都通,不去科考浪費了。”
霍翟在長流村他們家待了一陣子,他和小黃到了後麵幾乎焦不離孟,加之和村裏的大小孩子玩耍接觸,他自閉的情況確實大大改善了。所以,霍知州夫婦開始試著讓兒子走出去,不再像以前將他圈在後院養著。
“還是別逼太急了,一切以霍小公子的意願為準,不然怕是會適得其反。”一旁的王麗容忍不住提醒道,畢竟霍翟是表妹的未來夫婿,心理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她生怕霍知州夫婦太急了,到時候反倒將霍翟的狀態逼迴最初了。
“嗯,親家都知道,他們信上都說了,等了那麽多年,不介意再等多幾年,隻要他們兒子能好轉就行。”
王麗容聽罷,才放心得點點頭,霍知州和韓氏確實是難得的有耐心的父母了。她突然舉起酒杯,向著爹娘說道:“爹,娘,九九重陽,長久長壽,感謝爹娘生我養我知我縱我,祝爹娘幸福長久,健康長壽。”
王麗雍聽見妹妹突然祝詞,也沒有閑著,同樣舉起酒杯,“淺予深深,長樂未央。”
王展豐和蘇玉瓊笑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一旁的王展年有些豔羨得望著他們一家四口,其餘同行的人也都是夫婦孩子一家熱熱鬧鬧的,隻有自己一個孤家寡人,讓他突然有了一種寂寞的感覺。他望向前妻所在甜水村的方向,上迴見到前妻崔小翠還是在戰事後,鎮上解了軍事管製,當時,崔小翠一臉狼狽的出現在了王美冬家門口,見到完好無損的王展年,“哇”得一下子就哭了,嘴裏嚎著不清不楚的話。
後來,王展年總算聽清楚了,甜水村因為位置隱蔽,沒有遭到匈奴兵的洗劫,但是她在村裏聽說了長流村遭殃了,真真假假的消息讓她坐立不安了好幾天,等到村民有確切的消息說安全了,她先是去了一趟長流村沒有找著王家人,又一路哭哭啼啼,想了一萬種不好的結果,然後找到了鎮上,看到了王展年無恙後,她才把一顆心放了下來。
那個時候,他望著崔小翠因為擔憂而憔悴的臉龐,以及她臉上布滿的淚痕,有一瞬間的衝動,想要牽起她的手,帶著她到爹娘麵前,祈求原諒。但是,他一想到妻子從前的執迷不悟,甚至還惡意得想要汙人清白,他便壓下了這股衝動,然後迴答了她一圈問題後,冷漠得請她離開了。
他至今仍然記得,崔小翠臉上閃過不敢置信、難堪、憤怒,最終停留在了悲戚,她最後問了一句:“就算我知道錯了,王家也再不會接納我了是嗎?”
“是的。”他甚至都不敢再看崔小翠的臉,然後就轉身迴屋了,徒留她一個人呆立在原地。
“大哥,大哥……”王展豐的聲音將陷入迴憶中的王展年拉迴了現實,他“啊”得應了一聲後,對上弟弟略帶擔憂的眼神。
“哦,我剛剛在想,爹爹那邊怎樣了?祭祖還順利不。”王展年掩飾道。
王展豐收了擔憂,他還以為大哥最近太累了,剛剛喊了好幾聲都沒有迴應。
“爹那邊肯定沒啥問題的,展時圓滑機靈,美冬細心妥帖,還有小妹夫更是見多識廣,肯定能將爹娘照顧好的。”
與此同時,王大富和姚青花正在兒子女婿的攙扶下,氣喘籲籲得往娘親的墳塋走去。王氏的墳塋建在山腰處,所以需要爬一小段山路。
考慮到老人身體不便,王美冬他們原本想雇轎夫的,但是王大富拒絕了,他想要再走一遍這段山路,也想讓後輩認真走一次這段山路,“我老了,以後能過來的次數不多了,你們當小輩的,記下這段路,往後替我走咯。”
等到到達墳塋處,王大富忽略中間親爹和左邊繼母的墓位,徑直來到了右邊的親娘墓位前,讓王美冬他們將帶過來的祭品擺上。
張大貴也沒有勸,讓自己這邊的人將祭品擺到另外兩個墓位前。
接著,一場祭拜被切割成獨立的兩方,場麵有些詭異,卻又很和諧。
王大富完全沉浸在思念娘親的迴憶中,在墓碑前念叨了許多話,流了許多淚。
等到祭祀進入尾聲時,張大貴才鼓起勇氣,端著一把香來到他跟前,“大哥,要不,您給爹上上香吧,晚年的時候,他腦子迷糊了,念叨的都是你,我知道,他也是想你的。”
王大富眼中的淚未幹,腦海裏也曾劃過爹爹對他的一些好,但是卻不足以讓他原諒他後麵的漠視,所以,他最終沒有接過那把香,“不是所有的過錯都能迎來原諒,從我離家出走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發過誓,此生不複相見,要不是知道他已經過世了,我是絕對不會踏足這座城市了。”
張大貴歎了一口氣,隻能將那把香平放在親爹的墓碑上,任由秋風將它們染上灰色,最後再卷入空中,再也不見蹤跡,仿佛這把香從來不曾存在過。
等到三個閨女醒過來後,她將幾片涼好的糕搭在她們額頭上,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她們百事俱高。然後,讓她們將昨日摘下的還很新鮮的茱萸戴上。茱萸雅號“辟邪翁”,人們認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早餐是現磨的豆漿和重陽糕,蘇玉瓊做的重陽糕一共有九層,像座寶塔一樣,每層中間都夾著較細的蜜餞幹果,有自家曬的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還有山上撿的山核桃,處理幹淨後搗碎果仁碎。
擺上盤的重陽糕已經切好了片,厚薄適中,香甜軟糯,讓王麗容她們直唿美味,吃空了盤子裏的幾片糕後,還意猶未盡。
隻是,蘇玉瓊卻不讓她們繼續敞開吃了,“大清早的,吃那麽多糯米會積食的,重陽糕有的是,迴頭再慢慢吃。”
說完,她就催促孩子們收拾餐盤,然後拎上準備好的兩個大食盒,準備過去王家大院那邊。
雖然王大富不在家,但是重陽節的祭祖依舊得保持,今年就由王展年主持著祭拜。而幸福也沒有閑著,在王展豐一家出門前,就先拎著祭祀用的東西去小荒山祭拜她的娘親了。
祭祖儀式很快結束,接下來,便是比較輕鬆的節日活動了。他們一大群人,帶著大小不一的食盒,大人小孩一起,來到大興山腳下,開始一年一度的登高。
秋天是色彩繽紛的季節,東北的秋天尤為濃墨重彩,美得肆意張揚。紅、黃、綠三種顏料在大興山的叢林中肆意揮灑,熱情如火的楓葉,金子般的銀杏,愈發蒼翠的鬆柏,地上灑落著白樺和櫟樹金黃的葉子,雙腳踩過,發出清脆的吱吱聲,聽在耳朵裏,都是一種享受。
他們一路緩行,沒有急著攀登到頂峰,而是觀賞著沿途的紅葉野花,覺得累了,就幹脆席地而坐,將準備好的糕點和菊花酒拿出來。
他們飲用的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去年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並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今年飲用過後,迴去後依舊會如法炮製,為明年的重陽節備酒。
“啊,今年的菊花酒夠勁喲!”王展年喝下一杯後,咂吧著嘴迴味了下,忍不住讚道。
王展豐聽到這話,舉起壇子給他又添了一杯,然後笑著說道:“夠勁吧,用的是我閨女提純的烈酒,夠辣,後勁也足,大哥,你可別喝太快,我可不想迴頭背你下山。”
王展年假意白了弟弟一眼,吐槽道:“曉得你閨女厲害了,瞅把你得意的。”
一旁帶著兩個閨女一同過來登高的王美秋靠過來,湊趣道:“大哥,我閨女也厲害呀,銀鎖現在正經是霍知州未來的兒媳婦了,玉環也是人家幹閨女了嘞。”
霍知州赴任知州前,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推薦了自己的縣丞繼任青鹿鎮知縣,一件是在妻子韓氏迴來後,同王美夏一家解除了原先的入贅協議,然後正式走了定親儀式,這次,霍翟清楚表達了選擇陳銀鎖的意願。最後,韓氏也履行了她一開始的承諾,認了陳玉環為幹閨女。
陳家在小鎮上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陳母再次享受到遠勝於送孫女入知縣後院的恭維,每天樂嗬嗬得,直唿兒媳婦王美秋有遠見,當初簽下入贅協議的舉動是對的,一點都不提自己當初的決意阻攔。
王展年聽見三妹誇自己兩個閨女,心道,這兩種厲害可不同,不過,他沒有掃興,而是點點頭,笑道:“你是個有福氣的,聽說未來女婿性子好轉了許多,不再一個人悶著咯,當初還覺得你定下這親事太草率了,沒想到,你是傻人有傻福哩。”
王美秋笑著飲下一杯酒,爽快的“啊”了一聲,然後才迴答,“性子確實好了許多,上迴親家來信說,有打算讓他去私塾,一點點接觸人群,要是可以的,後麵想讓他參加科考,畢竟,女婿的腦子挺靈聰的,念啥啥都通,不去科考浪費了。”
霍翟在長流村他們家待了一陣子,他和小黃到了後麵幾乎焦不離孟,加之和村裏的大小孩子玩耍接觸,他自閉的情況確實大大改善了。所以,霍知州夫婦開始試著讓兒子走出去,不再像以前將他圈在後院養著。
“還是別逼太急了,一切以霍小公子的意願為準,不然怕是會適得其反。”一旁的王麗容忍不住提醒道,畢竟霍翟是表妹的未來夫婿,心理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她生怕霍知州夫婦太急了,到時候反倒將霍翟的狀態逼迴最初了。
“嗯,親家都知道,他們信上都說了,等了那麽多年,不介意再等多幾年,隻要他們兒子能好轉就行。”
王麗容聽罷,才放心得點點頭,霍知州和韓氏確實是難得的有耐心的父母了。她突然舉起酒杯,向著爹娘說道:“爹,娘,九九重陽,長久長壽,感謝爹娘生我養我知我縱我,祝爹娘幸福長久,健康長壽。”
王麗雍聽見妹妹突然祝詞,也沒有閑著,同樣舉起酒杯,“淺予深深,長樂未央。”
王展豐和蘇玉瓊笑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一旁的王展年有些豔羨得望著他們一家四口,其餘同行的人也都是夫婦孩子一家熱熱鬧鬧的,隻有自己一個孤家寡人,讓他突然有了一種寂寞的感覺。他望向前妻所在甜水村的方向,上迴見到前妻崔小翠還是在戰事後,鎮上解了軍事管製,當時,崔小翠一臉狼狽的出現在了王美冬家門口,見到完好無損的王展年,“哇”得一下子就哭了,嘴裏嚎著不清不楚的話。
後來,王展年總算聽清楚了,甜水村因為位置隱蔽,沒有遭到匈奴兵的洗劫,但是她在村裏聽說了長流村遭殃了,真真假假的消息讓她坐立不安了好幾天,等到村民有確切的消息說安全了,她先是去了一趟長流村沒有找著王家人,又一路哭哭啼啼,想了一萬種不好的結果,然後找到了鎮上,看到了王展年無恙後,她才把一顆心放了下來。
那個時候,他望著崔小翠因為擔憂而憔悴的臉龐,以及她臉上布滿的淚痕,有一瞬間的衝動,想要牽起她的手,帶著她到爹娘麵前,祈求原諒。但是,他一想到妻子從前的執迷不悟,甚至還惡意得想要汙人清白,他便壓下了這股衝動,然後迴答了她一圈問題後,冷漠得請她離開了。
他至今仍然記得,崔小翠臉上閃過不敢置信、難堪、憤怒,最終停留在了悲戚,她最後問了一句:“就算我知道錯了,王家也再不會接納我了是嗎?”
“是的。”他甚至都不敢再看崔小翠的臉,然後就轉身迴屋了,徒留她一個人呆立在原地。
“大哥,大哥……”王展豐的聲音將陷入迴憶中的王展年拉迴了現實,他“啊”得應了一聲後,對上弟弟略帶擔憂的眼神。
“哦,我剛剛在想,爹爹那邊怎樣了?祭祖還順利不。”王展年掩飾道。
王展豐收了擔憂,他還以為大哥最近太累了,剛剛喊了好幾聲都沒有迴應。
“爹那邊肯定沒啥問題的,展時圓滑機靈,美冬細心妥帖,還有小妹夫更是見多識廣,肯定能將爹娘照顧好的。”
與此同時,王大富和姚青花正在兒子女婿的攙扶下,氣喘籲籲得往娘親的墳塋走去。王氏的墳塋建在山腰處,所以需要爬一小段山路。
考慮到老人身體不便,王美冬他們原本想雇轎夫的,但是王大富拒絕了,他想要再走一遍這段山路,也想讓後輩認真走一次這段山路,“我老了,以後能過來的次數不多了,你們當小輩的,記下這段路,往後替我走咯。”
等到到達墳塋處,王大富忽略中間親爹和左邊繼母的墓位,徑直來到了右邊的親娘墓位前,讓王美冬他們將帶過來的祭品擺上。
張大貴也沒有勸,讓自己這邊的人將祭品擺到另外兩個墓位前。
接著,一場祭拜被切割成獨立的兩方,場麵有些詭異,卻又很和諧。
王大富完全沉浸在思念娘親的迴憶中,在墓碑前念叨了許多話,流了許多淚。
等到祭祀進入尾聲時,張大貴才鼓起勇氣,端著一把香來到他跟前,“大哥,要不,您給爹上上香吧,晚年的時候,他腦子迷糊了,念叨的都是你,我知道,他也是想你的。”
王大富眼中的淚未幹,腦海裏也曾劃過爹爹對他的一些好,但是卻不足以讓他原諒他後麵的漠視,所以,他最終沒有接過那把香,“不是所有的過錯都能迎來原諒,從我離家出走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發過誓,此生不複相見,要不是知道他已經過世了,我是絕對不會踏足這座城市了。”
張大貴歎了一口氣,隻能將那把香平放在親爹的墓碑上,任由秋風將它們染上灰色,最後再卷入空中,再也不見蹤跡,仿佛這把香從來不曾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