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勝利的隊伍,總算進城了。
一進城,隊伍便在守城官兵的指引下,分成了三批。屍首往城東臨時搭建的停屍區運,那裏有準備好的仵作和收殮師給這些屍首做初步的清理,以便家屬過來認屍;傷員則是送往慈安堂,整座城的大夫在那裏嚴陣以待;其餘村民則是原地待命,等待進一步的安排。
那些原本已經四散安頓好的村民們,收到了風聲,開始一個兩個往城門口趕,漸漸地,安靜肅穆的城門口,人聲嘈雜得就跟趕集似的。不過,守城的官兵並沒有喝退這些人,而是冷靜得維持秩序。
這是霍大人提前料想到的畫麵,所以他已經有了安排。隻聽他衝著大家夥喊道,“鄉親們,稍安勿躁,我知道你們急著找自己的親人,但是,現場光線暗,若是太亂太吵的話,反而不容易找到人的。而且,縣衙這邊,還要登記各位壯士的名單,以做後麵的嘉獎,所以,還請大家不要出聲,聽我這邊登記唱名,聽到自己親人名字的,再過來領人好嗎?”
原本扯著嗓子、一個比一個高聲的村民,在周邊衙役和鎮上居民的提醒下,總算不再瞎嚷嚷。
等到霍大人提到“嘉獎”的事,其中部分人更不急了,紛紛站在原地不動等待唱名。甚至有幾個已經從隊伍中辨認出親人的,在外頭連連擺手,讓裏頭那人不要出來,先登記了再說。
於是,現場總算恢複了剛剛的肅靜。從城門口到大街,人流有序得分成了幾批,先是等待登記的參戰的村民,他們周邊圍著衙役和守城官兵,接著是神情急切的村民親屬,最外圍的則是沒有逃難但是又睡不著起來看戲的青鹿鎮居民。
霍大人見狀,揮揮手,很快就有衙役搬來一套桌椅。等桌椅擺放妥當,李信昌拿著筆墨坐定後,已經排好隊的村民戰士開始報名。
李信昌一邊登記,一邊朗聲複述那些人所屬的村名和姓名,以便讓對麵那些村民親屬聽清。
外圍過來認親的群眾,已經根據所屬村落自動分開,各自占據一小塊區域,每聽到自己村落的名字,也不等聽清對方的名字人,便高聲歡唿,慶祝他們村裏又活著一個。
而登記完出列的人,則像雛鳥歸巢,毫不猶豫得投入剛剛歡唿的村民裏。在那裏,他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不是笑臉盈盈的問候,就是心照不宣的拍肩搭背。
這流程看似繁瑣,卻比想象中快,一百六十多個人幸存者的名字很快就念到了尾聲。
王麗容沒有排到唱名的隊伍裏,而是站在一邊,和鎮上居民一樣,旁觀了一百多場重逢的喜悅,隻是,她也發現,隨著排隊人數的減少,村民親屬隊伍裏的歡唿聲越來越小,沒了最初的雀躍,反而帶上了一絲緊張。
他們又恢複了剛剛尋人的樣子,踮著腳尖,伸長脖子,無聲得祈禱著,希望下一個唱到的名字,是自己心中的那一個。
終於,最後一個人的名字唱出後,人群中爆發的不是歡唿聲,而是再也抑製不住的哭聲。
許多人的期望破滅了,陸續有老人和婦人撐不住,直接癱坐地上,發泄似得敲打著地上的積雪,高聲喊出心中念了無數遍的小名,或是重複著“我的兒啊”“孩子他爹啊”“我的兒媳婦啊”……
李信昌麵色不忍,卻不得不出聲打斷大家的悲痛,將剩餘的消息傳遞出去。
他轉過臉快速抹了把眼淚,清了清嗓子後,高聲喊道,“沒接著人的也不要氣餒,將名字報給你們村長或主事人,官府這邊會抓緊時間確認情況。對了,有個好消息是,目前有三十四個傷員已經送往慈安堂救治,等傷情穩固後,官府會出名單。不過,也請大家不要去打擾慈安堂那邊的工作,以免影響到大夫救治傷員。”
說完這些,他拿起那一遝寫滿名字的紙張,往後退了退,把中心位置讓了出來。
霍大人向前跨了幾步,似乎覺得站在平地不夠顯眼,他直接爬到了桌子上。
大家的哭聲小了許多,似乎被他的反常的舉動吸引了注意力,目光都開始集中落到他身上。
霍大人沒有賣什麽關子,站穩後,朗聲說道:“鄉親們,匈奴兵今夜無端犯我青鹿,在村民即將受難之時,一批勇士站了出來。他們不是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沒有精良的武器,以三百之少數,對上敵兵一千之多數,不僅為逃難的近三千村民爭取了進城的時間,而且幾乎全滅敵軍。方守將告訴我,他領兵過去支援的時候,匈奴那邊已經是強弩之末。這說明什麽,說明了匈奴並不可怕,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能拒匈奴於門外。在場的人,除了剛剛進城的村民,還有許多沒有棄青鹿鎮而去的居民,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留下,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像那三百名壯士一樣,無論進犯的匈奴兵多寡,相信咱們會取得勝利!在此,霍某鄭重宣誓,與青鹿鎮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話音剛落,霍大人身後的守城將士齊聲高唿,“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剛剛還抱著看戲心態的青鹿鎮百姓,臉上不再是事不關己的神情,心潮澎湃得跟著將士們喊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王麗容也跟著喊了好幾句,隻覺得全身上下熱血沸騰,寒冷和疲累一掃而光。
一場振奮人心的演講結束後,百姓們開始有序得離場了,最終,隻剩下零星的幾個人,茫然得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王麗容好奇得瞟了一眼,碰巧其中一個小女孩望過來,兩人四目相接,認出了彼此。那小女孩赫然是李四娃,旁邊那人,是她的哥哥、妮子的丈夫李大娃。
李四娃認出她後,連忙拉著李大娃,快速得跑了過來,站定後開口就問:“小容姐姐,你有看到我大嫂嗎?她也出城去支援你們了,但是剛剛唱名的時候,我們沒有聽到她的名字,她是不是被送去慈安堂了。”
王麗容看得出,李大娃和李四娃都很害怕,害怕從她的嘴裏吐出的,是他們不想聽到的答案,但是,她心想,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她撒個謊,讓他們繼續這麽提心吊膽下去,還不如讓他們死心,然後早點接妮子的屍首迴去。
“妮子死了,屍首我托了朋友暫時安置在朱府,你們過去領她的時候,報我名字就成。”
聽到此話,李大娃愣了好幾秒,才動了動嘴皮子,想要問“為什麽”,但是反應過來,又意識到這個問題,似乎不該問王麗容,而應該問老天爺。於是,他勉強擠出了“謝謝”兩個字,就拉著低聲啜泣的妹妹去朱府了。
王麗容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心中酸楚萬分,迴來的路上,他們粗略統計過了,除了還在救治的三十四名傷員,村民隊伍確認死亡的足有上百名,是這支隊伍三分之一的數。他們曾是一個家庭裏的父親、母親、丈夫、兒媳、兒子、孫子……此刻,這些人,卻身體僵硬得躺在冷冰冰的停屍區,從此再也不能承擔這些身份的職能了。
突然,她的肩膀被人輕拍了一下,扭頭一望,是小叔王展稔,見到親人的歡愉衝掉了一些心中的鬱結。等到定睛一看,小叔旁邊還站著霍大人和方仇刃。
不等她行禮問好,霍大人搶先開口了,“容丫頭呀,巾幗不讓須眉呀,聽說你身手了得,殺了很多匈奴兵呀。”
王麗容聽到“丫頭”這個帶著幾分親昵的稱唿,微微挑眉,將功勞推給了陪自己練了兩個多月的嶽雲飛,謙虛道,“得虧前頭嶽大哥給我練了幾下,不然,我說不定躺在慈安堂了。”
霍大人注意到她提及嶽雲飛時十分熟絡,心中暗道,果然,這王家丫頭同嶽侯府關係匪淺。不由得,他的語氣更加和善了,還有一絲自己不曾察覺的尊敬在裏頭。
“聽說你一開始是和你爹帶著小隊去前頭阻擊另一支匈奴兵的,具體情形如何?”
王麗容沒有隱瞞一絲一毫,將她們怎樣在山上投重物、分組遊擊戰以及逃離山火的過程詳細講述了一遍。
隨著她的講述,不隻是她小叔,霍大人和方仇刃都忍不住微張嘴巴。
方仇刃想的是,王家父女倆有勇有謀,明明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卻能夠根據局勢變化隨時調整戰術,簡直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霍大人的想法同方仇刃差不多,不過想的更多,以為王麗容那麽厲害,說不定對於青鹿鎮接下來的守城之戰,會有什麽獨特見解呢?這麽想著,他決定試一試,毫不避諱得將剛剛獲取的情報分享給她。
“容丫頭,不瞞你說,方守將已經訊問過幾個匈奴兵俘虜了,你們前後遇到的兩支軍隊,隻是匈奴兵的先鋒軍,後頭還有萬人規模的大部隊,他們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拿下青鹿鎮。”
“可是,我聽旁人提起過,咱青鹿鎮也不是軍事要塞,為啥匈奴兵要突然攻打這裏呢?難不成這青鹿鎮裏頭有啥寶藏不成?”王麗容不解問道。
一進城,隊伍便在守城官兵的指引下,分成了三批。屍首往城東臨時搭建的停屍區運,那裏有準備好的仵作和收殮師給這些屍首做初步的清理,以便家屬過來認屍;傷員則是送往慈安堂,整座城的大夫在那裏嚴陣以待;其餘村民則是原地待命,等待進一步的安排。
那些原本已經四散安頓好的村民們,收到了風聲,開始一個兩個往城門口趕,漸漸地,安靜肅穆的城門口,人聲嘈雜得就跟趕集似的。不過,守城的官兵並沒有喝退這些人,而是冷靜得維持秩序。
這是霍大人提前料想到的畫麵,所以他已經有了安排。隻聽他衝著大家夥喊道,“鄉親們,稍安勿躁,我知道你們急著找自己的親人,但是,現場光線暗,若是太亂太吵的話,反而不容易找到人的。而且,縣衙這邊,還要登記各位壯士的名單,以做後麵的嘉獎,所以,還請大家不要出聲,聽我這邊登記唱名,聽到自己親人名字的,再過來領人好嗎?”
原本扯著嗓子、一個比一個高聲的村民,在周邊衙役和鎮上居民的提醒下,總算不再瞎嚷嚷。
等到霍大人提到“嘉獎”的事,其中部分人更不急了,紛紛站在原地不動等待唱名。甚至有幾個已經從隊伍中辨認出親人的,在外頭連連擺手,讓裏頭那人不要出來,先登記了再說。
於是,現場總算恢複了剛剛的肅靜。從城門口到大街,人流有序得分成了幾批,先是等待登記的參戰的村民,他們周邊圍著衙役和守城官兵,接著是神情急切的村民親屬,最外圍的則是沒有逃難但是又睡不著起來看戲的青鹿鎮居民。
霍大人見狀,揮揮手,很快就有衙役搬來一套桌椅。等桌椅擺放妥當,李信昌拿著筆墨坐定後,已經排好隊的村民戰士開始報名。
李信昌一邊登記,一邊朗聲複述那些人所屬的村名和姓名,以便讓對麵那些村民親屬聽清。
外圍過來認親的群眾,已經根據所屬村落自動分開,各自占據一小塊區域,每聽到自己村落的名字,也不等聽清對方的名字人,便高聲歡唿,慶祝他們村裏又活著一個。
而登記完出列的人,則像雛鳥歸巢,毫不猶豫得投入剛剛歡唿的村民裏。在那裏,他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不是笑臉盈盈的問候,就是心照不宣的拍肩搭背。
這流程看似繁瑣,卻比想象中快,一百六十多個人幸存者的名字很快就念到了尾聲。
王麗容沒有排到唱名的隊伍裏,而是站在一邊,和鎮上居民一樣,旁觀了一百多場重逢的喜悅,隻是,她也發現,隨著排隊人數的減少,村民親屬隊伍裏的歡唿聲越來越小,沒了最初的雀躍,反而帶上了一絲緊張。
他們又恢複了剛剛尋人的樣子,踮著腳尖,伸長脖子,無聲得祈禱著,希望下一個唱到的名字,是自己心中的那一個。
終於,最後一個人的名字唱出後,人群中爆發的不是歡唿聲,而是再也抑製不住的哭聲。
許多人的期望破滅了,陸續有老人和婦人撐不住,直接癱坐地上,發泄似得敲打著地上的積雪,高聲喊出心中念了無數遍的小名,或是重複著“我的兒啊”“孩子他爹啊”“我的兒媳婦啊”……
李信昌麵色不忍,卻不得不出聲打斷大家的悲痛,將剩餘的消息傳遞出去。
他轉過臉快速抹了把眼淚,清了清嗓子後,高聲喊道,“沒接著人的也不要氣餒,將名字報給你們村長或主事人,官府這邊會抓緊時間確認情況。對了,有個好消息是,目前有三十四個傷員已經送往慈安堂救治,等傷情穩固後,官府會出名單。不過,也請大家不要去打擾慈安堂那邊的工作,以免影響到大夫救治傷員。”
說完這些,他拿起那一遝寫滿名字的紙張,往後退了退,把中心位置讓了出來。
霍大人向前跨了幾步,似乎覺得站在平地不夠顯眼,他直接爬到了桌子上。
大家的哭聲小了許多,似乎被他的反常的舉動吸引了注意力,目光都開始集中落到他身上。
霍大人沒有賣什麽關子,站穩後,朗聲說道:“鄉親們,匈奴兵今夜無端犯我青鹿,在村民即將受難之時,一批勇士站了出來。他們不是訓練有素的士兵,也沒有精良的武器,以三百之少數,對上敵兵一千之多數,不僅為逃難的近三千村民爭取了進城的時間,而且幾乎全滅敵軍。方守將告訴我,他領兵過去支援的時候,匈奴那邊已經是強弩之末。這說明什麽,說明了匈奴並不可怕,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能拒匈奴於門外。在場的人,除了剛剛進城的村民,還有許多沒有棄青鹿鎮而去的居民,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留下,我希望大家打起精神,像那三百名壯士一樣,無論進犯的匈奴兵多寡,相信咱們會取得勝利!在此,霍某鄭重宣誓,與青鹿鎮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話音剛落,霍大人身後的守城將士齊聲高唿,“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剛剛還抱著看戲心態的青鹿鎮百姓,臉上不再是事不關己的神情,心潮澎湃得跟著將士們喊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王麗容也跟著喊了好幾句,隻覺得全身上下熱血沸騰,寒冷和疲累一掃而光。
一場振奮人心的演講結束後,百姓們開始有序得離場了,最終,隻剩下零星的幾個人,茫然得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王麗容好奇得瞟了一眼,碰巧其中一個小女孩望過來,兩人四目相接,認出了彼此。那小女孩赫然是李四娃,旁邊那人,是她的哥哥、妮子的丈夫李大娃。
李四娃認出她後,連忙拉著李大娃,快速得跑了過來,站定後開口就問:“小容姐姐,你有看到我大嫂嗎?她也出城去支援你們了,但是剛剛唱名的時候,我們沒有聽到她的名字,她是不是被送去慈安堂了。”
王麗容看得出,李大娃和李四娃都很害怕,害怕從她的嘴裏吐出的,是他們不想聽到的答案,但是,她心想,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她撒個謊,讓他們繼續這麽提心吊膽下去,還不如讓他們死心,然後早點接妮子的屍首迴去。
“妮子死了,屍首我托了朋友暫時安置在朱府,你們過去領她的時候,報我名字就成。”
聽到此話,李大娃愣了好幾秒,才動了動嘴皮子,想要問“為什麽”,但是反應過來,又意識到這個問題,似乎不該問王麗容,而應該問老天爺。於是,他勉強擠出了“謝謝”兩個字,就拉著低聲啜泣的妹妹去朱府了。
王麗容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心中酸楚萬分,迴來的路上,他們粗略統計過了,除了還在救治的三十四名傷員,村民隊伍確認死亡的足有上百名,是這支隊伍三分之一的數。他們曾是一個家庭裏的父親、母親、丈夫、兒媳、兒子、孫子……此刻,這些人,卻身體僵硬得躺在冷冰冰的停屍區,從此再也不能承擔這些身份的職能了。
突然,她的肩膀被人輕拍了一下,扭頭一望,是小叔王展稔,見到親人的歡愉衝掉了一些心中的鬱結。等到定睛一看,小叔旁邊還站著霍大人和方仇刃。
不等她行禮問好,霍大人搶先開口了,“容丫頭呀,巾幗不讓須眉呀,聽說你身手了得,殺了很多匈奴兵呀。”
王麗容聽到“丫頭”這個帶著幾分親昵的稱唿,微微挑眉,將功勞推給了陪自己練了兩個多月的嶽雲飛,謙虛道,“得虧前頭嶽大哥給我練了幾下,不然,我說不定躺在慈安堂了。”
霍大人注意到她提及嶽雲飛時十分熟絡,心中暗道,果然,這王家丫頭同嶽侯府關係匪淺。不由得,他的語氣更加和善了,還有一絲自己不曾察覺的尊敬在裏頭。
“聽說你一開始是和你爹帶著小隊去前頭阻擊另一支匈奴兵的,具體情形如何?”
王麗容沒有隱瞞一絲一毫,將她們怎樣在山上投重物、分組遊擊戰以及逃離山火的過程詳細講述了一遍。
隨著她的講述,不隻是她小叔,霍大人和方仇刃都忍不住微張嘴巴。
方仇刃想的是,王家父女倆有勇有謀,明明沒有經過專業的軍事訓練,卻能夠根據局勢變化隨時調整戰術,簡直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霍大人的想法同方仇刃差不多,不過想的更多,以為王麗容那麽厲害,說不定對於青鹿鎮接下來的守城之戰,會有什麽獨特見解呢?這麽想著,他決定試一試,毫不避諱得將剛剛獲取的情報分享給她。
“容丫頭,不瞞你說,方守將已經訊問過幾個匈奴兵俘虜了,你們前後遇到的兩支軍隊,隻是匈奴兵的先鋒軍,後頭還有萬人規模的大部隊,他們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拿下青鹿鎮。”
“可是,我聽旁人提起過,咱青鹿鎮也不是軍事要塞,為啥匈奴兵要突然攻打這裏呢?難不成這青鹿鎮裏頭有啥寶藏不成?”王麗容不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