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村裏全員出動修路的機會,王麗容領了曹掌櫃過來認臉,很容易便在人群中指出了李大懶。
王展豐一家知道後,也沒有感到多驚訝,他們琢磨這嫌疑人選的時候,也有將李大懶列進去。隻不過,盯了好一陣子,發覺李大懶除了往鎮上溜達的時間多了,其餘行為沒什麽異常。家裏還是窮得叮當響,甚至為李大娃娶個媳婦,還得往偏僻山區裏去買。
沒想到,兜兜轉轉,這賊人還真是李大懶。
“這李大懶還真得挺能藏的呀?話說,那徐天勝當初可是要花兩百兩買咱家這方子,給李大懶的銀子肯定不會太少,不然他也不會冒著被逐出村的風險幹下這事了。”
王麗容感慨說道,內心暗道自己小看了這個猥瑣小人物。
“會不會不是他呀?這種人一旦得了銀錢肯定忍不住顯擺的,瞧他家裏那情況,也不像是有什麽大收益的。還有,就是曹掌櫃見著他同徐天勝吃飯,也不一定就能斷定是他偷了方子哩。”蘇玉瓊不是替李大懶辯白,她是相信李大懶能做出這種事,也覺得閨女的推測合理,但是他們目前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兩人是為了方子的事情勾結在一塊的,所以忍不住將心裏的疑點說了出來。
王麗雍卻沒想在這件事情上花費太多的精力,直接說道:“反正我們已經報過案了,將查到的這些疑點給官府,讓他們去查吧。之前是因為範圍太廣,官府查不出啥來。現在咱們都直接給出嫌疑人了,李大懶要真的不清白,指定能夠查出點什麽來的。”
於是,王麗容隔天就去了一趟鎮上縣衙,直接找到翟知縣說了這些信息。
翟知縣因為元宵打拐的事情,得到了上級一句“年終考評為優”的保證,之後,便記住了王麗容這個最大的功臣。後來又聽妻子說這王麗容還是未來親家那邊的親戚,和自家有些緣分,所以每迴見著她都是和顏悅色的。
這日,翟知縣正在縣衙處理文書工作,便聽到外頭報王麗容求見,想都沒有多想,便讓人趕緊將她請進來了。
王麗容已經同翟知縣打過幾迴交代了,熟門熟路得進來,行了個晚輩禮,然後便開門見山將此行的目的說明。
翟知縣一邊認真聽講,一邊仔細思索,等到她說完後,他才點點頭,“你的推斷倒是挺合理的,這樣子,我會讓底下人查查案發前,這李大懶的行動軌跡。要是有新消息,我再差人告訴你們。不過,有個問題我得先問清楚,若是查清真的是李大懶犯的事,你們打算如何處置?他畢竟和你家同村,還和村長是同族呢。”
王麗容一臉無所謂,“翟大人,這個您不必擔憂。村長是個明辨是非的,早在案情發生的時候,他便對外說過,若是查出是同村人幹的,無論什麽姓氏,是一定要將人趕出去的。而且,我家同李大懶家可沒啥好的私交,您就照天宇朝律法辦事就成。”
“嗯嗯,那就好。”翟知縣還想說什麽,外間就有胡管家著急忙慌得跑進來,嘴裏喊著:“老爺,不好了……”
“慌裏慌張幹什麽?沒看到本官這裏還有客人嗎?”
翟知縣原本想打探王麗容同趙家那邊的合作,沒成想被胡管家打斷,而且他還在外人麵前那麽失禮,所以不假思索得斥責出聲。
胡管家急得腦門冒汗,卻因為發現還有外人在,忍住了想要脫口而出的話。
王麗容見狀,連忙起身,“沒有什麽事,民女就迴去了,等大人這邊的消息。”
翟知縣看清胡管家的神色,料定他必有大事,也不留王麗容了,點點頭讓她先迴去。
胡管家眼見王麗容出了大門,立馬開口道:“老爺,不好了,有禦史狀告韓老太爺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上頭已經下旨將韓老爺子下獄查問了。”
“什麽?”翟知縣臉色頓時大變,胡管家口中的韓老太爺是他妻子韓氏的父親,官至國子監祭酒,還是當今太子的師傅,如今已經是半榮養的狀態了,他一時間想不明白,為何禦史要拿韓老太爺開刀。
他也沒有同胡管家多講,快步去了縣衙後院,看到正在抹淚的韓氏,還有圍著韓氏勸慰的三個孩子,連忙擺手讓下人們將三人帶下去。
清場完畢後,他才沉聲問道:“夫人,這是怎麽一迴事?老太爺都快致仕了,誰那麽缺心眼,在這個時候告他呀?”
韓氏已經哭過一場,情緒稍稍穩定下來,想到年前祖父拉著她說的話,強忍悲痛低聲說到:“年前,祖父急病,其實是裝的,他原想接著生病的借口,慢慢請辭致仕,沒想到,還沒熬到那個時候,對家已經迫不及待下手了。”
“什麽?莫非老太爺真的犯了什麽事情?”翟知縣有些沒聽懂,這是犯了事想辦法致仕逃離嗎?
韓氏忙搖頭,“我祖父,你是知道的,平常隻愛舞文弄墨,教書育人,那些貪贓枉法之事,隻不過是禦史捕風捉影的誣告罷了。”
“這樣子的話,那夫人何須擔心,隻需等上頭查明案情,老太爺自然就會全身而退呀。”
“你不懂,祖父如今都那麽大年紀了,去地牢裏走一趟,怕是要真的生病了。何況,那些人,說不定會使法子磋磨祖父呢。”
“夫人為何這麽說?那些人又是指什麽人?”翟知縣覺得自己已經跟不上妻子的思路了,他中進士後就外派當了縣官,從未接觸過中樞,對於政治鬥爭的敏感度,比妻子還不如。
“當今皇上登基已有十五年,底下諸皇子多已成年,如今入朝領政的就有五個。去年開始,皇上身體每況愈下,逐漸將政務交托到太子手裏,那底下幾個羽翼已滿的皇子自然不能眼看皇位旁落,暗地裏拉幫結派,各成一黨。朝堂眼下是烏煙瘴氣,祖父是太子的師傅,雖然手裏沒什麽實權,但是人脈極廣,被視為太子的極大助力……”
話未說盡,意思卻已明了,翟知縣低聲附在韓氏耳邊,說道:“這是劍指太子了呀!”
韓氏點點頭,長歎一口氣,“可惜祖父一心為朝廷,臨老了,卻要受這個罪。爹和叔叔伯伯官位不高,還有的不在京城,能夠幫的十分有限。”
翟知縣知曉自己妻子同韓老爺子感情深厚,但是自己也是個末流的縣官,人脈沒有妻子那邊的廣,隻能說些安慰的話哄妻子了。
韓氏偎依在他懷裏,企圖通過這點溫情讓自己好受些。
盡管翟知縣這邊圍著妻子娘家的事焦頭爛額,但是他也沒有忘了王麗容那邊的事,吩咐了底下人查李大懶。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還真得被他們查到案發前李大懶和胎裏壞交易過迷藥。順藤摸瓜,胎裏壞在嚴刑拷打之下,還供出了供藥的上家以及其餘買藥的若幹下家。這一條條賬目查過去,說不定就是一件件犯法的勾當。
於是,在王麗容找過翟知縣的第三天,李大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包捕頭帶著兩個手下緝拿歸案了。
村長收到村民報信後,第一時間趕著家裏的騾車去縣衙,到達的時候,就聽見翟知縣最終的判詞,“審得李大利,白日入私宅,持迷藥暈人,盜竊財物秘方,姑念初犯,且無害人性命,死刑可逃。杖刑五十,長枷號令一個月,贓銀十二兩及賣方所獲得利均罰沒,歸判舊主李展豐一家。”
李大利,也就是李大懶,原本覺得自己必死無疑,臉色已經死一樣慘白,聽到不用死刑時,哆嗦的身子總算不再抖了,至於其餘處罰,雖然也肉疼,但是他的人生宗旨就是“好死不如賴活”。
但是,堂外的村長李義善卻整個人都不好了,“長枷號令”,是強製罪犯戴枷於監獄外或官府衙門前示眾,以示羞辱,這一個月下去,不止李大懶,連帶著他們李氏一族的臉可就丟光了。
退堂後,他忙進去找當縣丞的大兒子李信昌說話,看看能不能把這長枷號令用銀錢抵了,他們李氏丟不起這個臉。
李信昌一臉愛莫能助,“爹,這些天,霍大人心情不好,我們這些做手下的,若沒事,遠遠見著他都是要繞道走的。這個時候去為李大懶這種事求情,那就是往槍口上撞。要我說呀,您就別為這個扶不起的阿鬥操心了,趕緊將他踢出族譜,趕出村才是正經,免得他這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李義善聽罷,迴憶起李大懶從小到大的無賴行徑,同族裏頭已經有不少人對他有怨言,開始認真考慮起大兒子的提議。
迴去後,他便召集了幾個同族的老人,將李大懶的事情說開了,在場所有人無一不表示,要將李大懶趕走。
李大娃知曉這事後,在眾人麵前替自己的親爹磕頭求情,卻無力挽迴頹勢。
出乎旁人意料的是,黃氏卻不哭不鬧,平靜得接受了李大懶會被趕出村的事實。甚至在人後,還會勸李大娃放棄這個不成器的爹,見天在李大娃麵前嘀咕,“你聽聽,他得了一百多兩銀子,那麽幾個月,你見過他往家裏捎帶啥了?”
不過,最終使得李大娃放棄為親爹求情,甚至打算一個月後同親爹斷絕父子關係的是,他的媳婦妮子在他麵前支支吾吾得坦白過一句話,“公爹好幾次背著人摸我”。
於是,在李大懶還在受刑帶枷示眾的時候,他已經眾叛親離,不再是長流村李氏族人了。一個月後,他隻能卷鋪蓋灰溜溜得走人。
王展豐一家知道後,也沒有感到多驚訝,他們琢磨這嫌疑人選的時候,也有將李大懶列進去。隻不過,盯了好一陣子,發覺李大懶除了往鎮上溜達的時間多了,其餘行為沒什麽異常。家裏還是窮得叮當響,甚至為李大娃娶個媳婦,還得往偏僻山區裏去買。
沒想到,兜兜轉轉,這賊人還真是李大懶。
“這李大懶還真得挺能藏的呀?話說,那徐天勝當初可是要花兩百兩買咱家這方子,給李大懶的銀子肯定不會太少,不然他也不會冒著被逐出村的風險幹下這事了。”
王麗容感慨說道,內心暗道自己小看了這個猥瑣小人物。
“會不會不是他呀?這種人一旦得了銀錢肯定忍不住顯擺的,瞧他家裏那情況,也不像是有什麽大收益的。還有,就是曹掌櫃見著他同徐天勝吃飯,也不一定就能斷定是他偷了方子哩。”蘇玉瓊不是替李大懶辯白,她是相信李大懶能做出這種事,也覺得閨女的推測合理,但是他們目前也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兩人是為了方子的事情勾結在一塊的,所以忍不住將心裏的疑點說了出來。
王麗雍卻沒想在這件事情上花費太多的精力,直接說道:“反正我們已經報過案了,將查到的這些疑點給官府,讓他們去查吧。之前是因為範圍太廣,官府查不出啥來。現在咱們都直接給出嫌疑人了,李大懶要真的不清白,指定能夠查出點什麽來的。”
於是,王麗容隔天就去了一趟鎮上縣衙,直接找到翟知縣說了這些信息。
翟知縣因為元宵打拐的事情,得到了上級一句“年終考評為優”的保證,之後,便記住了王麗容這個最大的功臣。後來又聽妻子說這王麗容還是未來親家那邊的親戚,和自家有些緣分,所以每迴見著她都是和顏悅色的。
這日,翟知縣正在縣衙處理文書工作,便聽到外頭報王麗容求見,想都沒有多想,便讓人趕緊將她請進來了。
王麗容已經同翟知縣打過幾迴交代了,熟門熟路得進來,行了個晚輩禮,然後便開門見山將此行的目的說明。
翟知縣一邊認真聽講,一邊仔細思索,等到她說完後,他才點點頭,“你的推斷倒是挺合理的,這樣子,我會讓底下人查查案發前,這李大懶的行動軌跡。要是有新消息,我再差人告訴你們。不過,有個問題我得先問清楚,若是查清真的是李大懶犯的事,你們打算如何處置?他畢竟和你家同村,還和村長是同族呢。”
王麗容一臉無所謂,“翟大人,這個您不必擔憂。村長是個明辨是非的,早在案情發生的時候,他便對外說過,若是查出是同村人幹的,無論什麽姓氏,是一定要將人趕出去的。而且,我家同李大懶家可沒啥好的私交,您就照天宇朝律法辦事就成。”
“嗯嗯,那就好。”翟知縣還想說什麽,外間就有胡管家著急忙慌得跑進來,嘴裏喊著:“老爺,不好了……”
“慌裏慌張幹什麽?沒看到本官這裏還有客人嗎?”
翟知縣原本想打探王麗容同趙家那邊的合作,沒成想被胡管家打斷,而且他還在外人麵前那麽失禮,所以不假思索得斥責出聲。
胡管家急得腦門冒汗,卻因為發現還有外人在,忍住了想要脫口而出的話。
王麗容見狀,連忙起身,“沒有什麽事,民女就迴去了,等大人這邊的消息。”
翟知縣看清胡管家的神色,料定他必有大事,也不留王麗容了,點點頭讓她先迴去。
胡管家眼見王麗容出了大門,立馬開口道:“老爺,不好了,有禦史狀告韓老太爺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上頭已經下旨將韓老爺子下獄查問了。”
“什麽?”翟知縣臉色頓時大變,胡管家口中的韓老太爺是他妻子韓氏的父親,官至國子監祭酒,還是當今太子的師傅,如今已經是半榮養的狀態了,他一時間想不明白,為何禦史要拿韓老太爺開刀。
他也沒有同胡管家多講,快步去了縣衙後院,看到正在抹淚的韓氏,還有圍著韓氏勸慰的三個孩子,連忙擺手讓下人們將三人帶下去。
清場完畢後,他才沉聲問道:“夫人,這是怎麽一迴事?老太爺都快致仕了,誰那麽缺心眼,在這個時候告他呀?”
韓氏已經哭過一場,情緒稍稍穩定下來,想到年前祖父拉著她說的話,強忍悲痛低聲說到:“年前,祖父急病,其實是裝的,他原想接著生病的借口,慢慢請辭致仕,沒想到,還沒熬到那個時候,對家已經迫不及待下手了。”
“什麽?莫非老太爺真的犯了什麽事情?”翟知縣有些沒聽懂,這是犯了事想辦法致仕逃離嗎?
韓氏忙搖頭,“我祖父,你是知道的,平常隻愛舞文弄墨,教書育人,那些貪贓枉法之事,隻不過是禦史捕風捉影的誣告罷了。”
“這樣子的話,那夫人何須擔心,隻需等上頭查明案情,老太爺自然就會全身而退呀。”
“你不懂,祖父如今都那麽大年紀了,去地牢裏走一趟,怕是要真的生病了。何況,那些人,說不定會使法子磋磨祖父呢。”
“夫人為何這麽說?那些人又是指什麽人?”翟知縣覺得自己已經跟不上妻子的思路了,他中進士後就外派當了縣官,從未接觸過中樞,對於政治鬥爭的敏感度,比妻子還不如。
“當今皇上登基已有十五年,底下諸皇子多已成年,如今入朝領政的就有五個。去年開始,皇上身體每況愈下,逐漸將政務交托到太子手裏,那底下幾個羽翼已滿的皇子自然不能眼看皇位旁落,暗地裏拉幫結派,各成一黨。朝堂眼下是烏煙瘴氣,祖父是太子的師傅,雖然手裏沒什麽實權,但是人脈極廣,被視為太子的極大助力……”
話未說盡,意思卻已明了,翟知縣低聲附在韓氏耳邊,說道:“這是劍指太子了呀!”
韓氏點點頭,長歎一口氣,“可惜祖父一心為朝廷,臨老了,卻要受這個罪。爹和叔叔伯伯官位不高,還有的不在京城,能夠幫的十分有限。”
翟知縣知曉自己妻子同韓老爺子感情深厚,但是自己也是個末流的縣官,人脈沒有妻子那邊的廣,隻能說些安慰的話哄妻子了。
韓氏偎依在他懷裏,企圖通過這點溫情讓自己好受些。
盡管翟知縣這邊圍著妻子娘家的事焦頭爛額,但是他也沒有忘了王麗容那邊的事,吩咐了底下人查李大懶。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還真得被他們查到案發前李大懶和胎裏壞交易過迷藥。順藤摸瓜,胎裏壞在嚴刑拷打之下,還供出了供藥的上家以及其餘買藥的若幹下家。這一條條賬目查過去,說不定就是一件件犯法的勾當。
於是,在王麗容找過翟知縣的第三天,李大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包捕頭帶著兩個手下緝拿歸案了。
村長收到村民報信後,第一時間趕著家裏的騾車去縣衙,到達的時候,就聽見翟知縣最終的判詞,“審得李大利,白日入私宅,持迷藥暈人,盜竊財物秘方,姑念初犯,且無害人性命,死刑可逃。杖刑五十,長枷號令一個月,贓銀十二兩及賣方所獲得利均罰沒,歸判舊主李展豐一家。”
李大利,也就是李大懶,原本覺得自己必死無疑,臉色已經死一樣慘白,聽到不用死刑時,哆嗦的身子總算不再抖了,至於其餘處罰,雖然也肉疼,但是他的人生宗旨就是“好死不如賴活”。
但是,堂外的村長李義善卻整個人都不好了,“長枷號令”,是強製罪犯戴枷於監獄外或官府衙門前示眾,以示羞辱,這一個月下去,不止李大懶,連帶著他們李氏一族的臉可就丟光了。
退堂後,他忙進去找當縣丞的大兒子李信昌說話,看看能不能把這長枷號令用銀錢抵了,他們李氏丟不起這個臉。
李信昌一臉愛莫能助,“爹,這些天,霍大人心情不好,我們這些做手下的,若沒事,遠遠見著他都是要繞道走的。這個時候去為李大懶這種事求情,那就是往槍口上撞。要我說呀,您就別為這個扶不起的阿鬥操心了,趕緊將他踢出族譜,趕出村才是正經,免得他這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李義善聽罷,迴憶起李大懶從小到大的無賴行徑,同族裏頭已經有不少人對他有怨言,開始認真考慮起大兒子的提議。
迴去後,他便召集了幾個同族的老人,將李大懶的事情說開了,在場所有人無一不表示,要將李大懶趕走。
李大娃知曉這事後,在眾人麵前替自己的親爹磕頭求情,卻無力挽迴頹勢。
出乎旁人意料的是,黃氏卻不哭不鬧,平靜得接受了李大懶會被趕出村的事實。甚至在人後,還會勸李大娃放棄這個不成器的爹,見天在李大娃麵前嘀咕,“你聽聽,他得了一百多兩銀子,那麽幾個月,你見過他往家裏捎帶啥了?”
不過,最終使得李大娃放棄為親爹求情,甚至打算一個月後同親爹斷絕父子關係的是,他的媳婦妮子在他麵前支支吾吾得坦白過一句話,“公爹好幾次背著人摸我”。
於是,在李大懶還在受刑帶枷示眾的時候,他已經眾叛親離,不再是長流村李氏族人了。一個月後,他隻能卷鋪蓋灰溜溜得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