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集合鑼聲又響了,村長早早開了祠堂,坐著等各家的戶主到來。


    王麗容見過村長後,迴家將談妥修路的情況說了下,還沒有迴鎮上的王展豐,帶著妻女一同過來了。


    祠堂外間站滿了各家的婦人小孩,她們雖然不能進祠堂,但有空的時候,是可以站在祠堂外旁聽的。


    這些人見到王展豐一家過來,無一不是熱情洋溢得上前打招唿,有的問王麗容這陣子去哪裏了,有的問王展豐的家具店生意如何,有的就隻是單純的誇兩個小姑娘長得好,順便試探下她們是不是考慮說親了……


    蘇玉瓊被問到閨女的親事,原本笑著的臉有些不自然了。大閨女如今都十六歲了,放在其他人家裏,就算還沒定親,至少也得放出風聲,示意這家閨女開始議親,媒人可以上門了。但是,考慮到大閨女的意願,她就裝作忘了這事。


    王麗雍自然沒有忽略娘親的神色,開玩笑似得問那婦人,“嬸子呀,您看呐,我長得好看吧,家裏眼看著光景也不錯起來,而且,我還識字,針線活也不錯,種田也是一把好手,這樣算起來,得多好的人才能配得上我呀?家境不要求多好,總不能比我家差吧。身高樣貌不求貌比潘安,但總不能比我爹差吧,不然兩人站在一起也不襯是不?還有,讀書識字肯定是要會的,不然兩人聊不到一塊去。再者呢,家裏農活總不能幹得比我差吧,也得像我爹這樣,上山下地的……”


    “哎喲喲,哪裏有這麽十全十美的喲,既要家境樣貌好,又要讀書識字,還得會幹農活。這耕讀人家吧,哪個不是卯足了勁讀書,哪個會是幹活老把式,就說你大堂哥,雖然之前也跟著你們下地,但也是二八月的莊稼人不懂噶兒。要說那正經會幹農活的,哪個有心思讀書哩……”


    那嬸子雖然覺得按照王麗雍的條件,那些要求都不過分。但是也知道不現實,這麽多要求加在一起,別說長流村,周邊村裏都找不到幾個。更何況,要真有那好的,那肯定是許多家搶著的,也不一定輪到王麗雍呀。


    王麗雍順著那嬸子的話題笑道,“所以呀,這好女婿可不容易找,我爹娘又不樂意把我這好閨女將將就就找個人家。嬸子呀,您可得幫幫忙,到處幫我尋摸尋摸,要真有那麽好的,事成了,我家可是有大媒人紅包送您嘞。”


    那嬸子眼睛亮了下,不過看到王麗雍那張漂亮臉蛋就蔫了,去哪找這麽好樣貌的配這閨女呀,就她那認識的三姑六婆家裏頭,要是長得不磕磣的小夥子也有那麽幾個,但是再看其他條件,咋樣都覺得配不上。於是,她訕笑了一聲,點點頭,就跳過了這個話題。


    蘇玉瓊順勢說道:“好了,小孩子家家,講這麽些也不知道羞,認真聽聽裏頭講啥吧。”


    這時,裏頭的村長看到人到得差不多,也直接開門見山了。


    “各位父老鄉親,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咱們長流村,村裏頭那一到下雨天就泥水四濺、到處水坑的土路不說,就說進村口那段,窄得連輛大一點的馬車都進不來。去年年末,你們也看到了,許多貴人來找王二,但是一到村口,駕了馬車的都得步行進村,這多不方便呀。試想想,若是有一天,你們想要幹點除了種地以往的營生,這貨物進進出出,是不是也很不方便。所以呀,我想好了,趁著這些年村裏陸續攢下來一些錢,先拿來修路!”


    若是放在去年這個時候,村長說拿錢修路,大家都會覺得村長這是閑著沒事幹白瞎錢。但是如今各家都掙著賣幹粉條的錢,每月至少有個三四兩的收入,而且,今年開春後,已經有許多人家翻新或者蓋新房了,自己的屋子一好,漸漸就覺得外頭的那土路有些配不上自己的新房,眼下修路,倒是正中某些人的下懷。


    村長見沒有激烈的反對聲,於是繼續說道:“修路自然是好事,但是村裏的銀錢是大家共同的財產,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所以,叫大家過來,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現場表決是否同意修路。現在,若是同意修路的,請舉手。”


    話音一落,陸續便有人高舉手來,王麗容在外麵看著,似乎舉手的占多數。


    村長一邊用手指點一邊數數,過了一會兒,示意大家可以放下手,他臉上有了笑意,“看來大家都是有遠見的人,既然都讚同修路,那麽我接下來說修路的計劃。眼下已經是五月份了,這路修起來,至少的一個多月,所以要盡快行動起來,免得拖到盛暑天氣,大家都不好受。”


    有人插話問道:“村長,時間上咱都沒問題,隻要您說一聲就成了。隻不過,咱這路要修成啥樣的呀?”


    村長早就想好了,立即答道:“要修就往好的修,用黃土磚鋪路。先從村裏頭往外修,把通往官道的那段路擴寬,再鋪上地磚,若是黃土磚不夠的話,還可以從山上采石板,再不夠,靠外的路就直接用熟土吧。”


    “村長,咱村裏那點錢,買黃土磚修路的話,好像連一半路都修不到吧?”堂中一個年紀較大的老人說道,他對於村裏的銀錢有些數。


    村長見他提了個好問題,忍不住笑容加大,“這就要感謝王二家了,他們家捐了一百兩給村裏修路,再加上原本村裏的一百兩,雖然可能還差些,但是也不差多少了。反正,從裏修到外,咱盡力而為。”


    “啥,一百兩銀子!王二家這是發了大財嗎?”人群中一道驚唿聲,讓大家齊刷刷得望向了王展豐。


    王展豐如芒在背,露出標準的憨笑,“去年托大家的福,掙了點小錢,這不,就想著迴饋鄉裏啦嘛。”


    站在他旁邊的村民直接舉起大拇指,“王二,你是這個,咱雖然沒有你賺得多,但是也不能太落後,反正村裏要修路,兩百兩也指定是不夠的,我捐個一兩!”


    這個聲音,仿佛打開了男人間競爭的開關,陸續便有人大聲喊道:“那我出五百文!”“我出兩百文!”……


    結果,議事結束後,村中手裏又多出了四十二兩的捐款,他美滋滋得想道,“這下,夥食費有了。”


    隔天一大早,各家出的壯勞力在村長二兒子的帶領下,集合進山采石料去了,而村長,則去鎮上聯係買土磚的事。


    王展豐因為要迴鎮上繼續趕工,所以沒有參與采石的勞動,他雖然知道小閨女力氣大,但是也舍不得閨女幹這種粗活,於是和村長商量了下,又給了五兩銀子用來替自家沒有出勞動力的事。


    村長已經接了他家一百兩銀子的捐款,哪裏肯再要這五兩,婉拒了。


    王展豐迴鎮上後,左思右想,總覺得自己“逃脫”集體勞動有些不好意思,於是想著或許自己可以在別的方麵幫忙。想到進山采石的那些人,即便有騾車驢車進山,運輸石料也不方便,畢竟山路狹窄,那些車架還是太大了。


    於是,他開始拿起一支炭筆在紙上寫寫畫畫,然後在家具店後院叮叮當當得做起畫好的東西來。第二天,他便托人將一輛新作的獨輪手推車送給了村長。


    村長一見到它,如獲至寶,昨天采石料的時候,他們就遇到了運輸難題,這獨輪手推車簡直是為著他們量身定製的。現場試用了下,他便叫了村裏頭兩個會點木工活的村民過來看看,想讓他們學著多做幾輛。


    那兩個人平常做些小東西還成,做這種大件有些吃力,最後,還是比較懂行的王大富出來,在一旁做技術指導,他們才堪堪做出了兩輛。


    村長見狀,大手一揮,讓他們兩個明兒個開始不用進山了,先在家裏做幾天獨輪車再說。同時也對王大富表達了感謝。


    王大富原本遺憾自己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夠參與進村裏修路這事,有了獨輪車這事,他也算起到了作用,倒沒有之前那麽失落了。


    長流村的修路大事,就這麽如火如荼展開了。每一戶都出一個壯勞力,自帶家夥,從村尾修起,每修到一戶人家的門口,那戶人家的老人都會激動到抹眼淚,有眼力會來事的婦人還會給這些人煮些茶水。


    王麗容和王麗雍在修路修到她們家門口時,在路的兩邊各栽上了兩棵果樹。旁的村民見狀,也有樣學樣,一來這道路兩旁種樹,可以擋雨雪遮陽防風固沙,二來收獲的果實除了自個兒吃還可以賣了掙錢,何樂而不為。


    於是,各家閑下來的小孩就被大人派遣到山上尋找果樹去了,有那些不差錢的還找了袁苗圃購置果樹,差錢的又找不到免費果樹的,也不挑了,整了幾棵山上常見的樟子鬆、白樺樹等,也算不落於人後了。


    等村裏的主幹道修完後,遠遠看著整齊寬敞的道路,以及兩旁各式各樣的綠樹,倒是又幾分現代馬路的樣子。學王麗容一句話,那就是“還差兩排路燈就齊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大王並收藏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