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田豐收仿佛二十四孝子一般,每天帶著各種禮品翻過山頭探望王美春,有時是半籃子雞蛋,有時是山上獵到的兔子野雞,反正迴迴手不空。


    有時他自己不得空,也會讓孩子們捎帶東西過來,並說明緣由。這行事,比剛同王美春定親後那會兒,還殷勤。


    除開田豐收這邊,還有幾迴,是田母親自上門的。雖然還是那張刻薄臉,表情裏也滿是算計,但未語先笑,語氣平和,同王麗容之前見著的聽著的,有天壤之別。


    她見著王美春,絕口不提之前磋磨她的事,也不提和離之類的事,隻是問她的病情,叮囑她好好養身子,什麽家裏的活、幾個孫子孫女的事,都不用她操心。最後一迴,還塞給她一吊錢,說她是田家的媳婦,一直吃住在王家,也得貼補一些。


    王美春笑了笑,沒有拒絕,能從這個婆母手裏掏出銀錢來,實在不容易,就算她不貪這一吊錢,也得留著作紀念。


    過後,她每迴見著這一吊錢,心下會覺得有幾分荒誕。以前在田家,她做足了賢惠媳婦姿態,不僅落不著這些好東西,還得時常遭受婆母的打壓。如今,迴了趟娘家,雙方的位置竟然一下子調轉,讓她好笑之餘,也驚覺自己從前太傻,再怎樣低姿態,婆母那樣欺軟怕硬的人,是看不到她的好的,她和妯娌馮氏兩人的處境就是最好的對照。


    原來,田豐收在初二那日迴家後,心灰意冷得表示,王美春這個媳婦,怕是留不住了。


    當時,嚇得站著追問情況的田母一下子摔迴了炕上。在房裏轉來轉去好幾圈後,她也沒想出什麽法子來,還是馮氏開口給出了建議。


    “嫂子心軟,大伯和娘還是多跑幾趟王家,該送補品送補品,該噓寒問暖就噓寒問暖,不要再像前幾天那樣雙方僵持著了,不然到時候就真得雞飛蛋打了。侄子們若是沒了娘親,以後說親都不好說。”


    田母聽到這個,仿佛一下子有了主心骨,三兩下走到大兒子跟前,“對對對,美春那麽好的媳婦,十裏八鄉,打著燈籠都難找,咱是得表示表示,別讓她真的心寒了,我的乖乖孫子們可不能有什麽惡毒繼母。”


    就這樣,田家的討好政策一直執行到一月底,王美春的身子養得差不多了,王家這邊也覺得姿態擺得差不多了,便給了看望完妻子準備迴家的田豐收一句準話:“明兒個準備下,我帶著美春上你家。”


    多的話,王大富也多說,倒把田豐收激動夠嗆,迴去後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田母喜得直念佛,開始指使兒子孫子們收拾家裏,免得家裏亂糟糟的,惹親家笑話。


    全場隻有馮氏看得清,隻在心裏暗暗嘀咕,僵持了那麽久,王家不可能雷聲大雨點小,明兒個說不定還有好戲看呢。


    果然,當天正午,田家翹首以盼,等到了王家二老以及王展年、王展稔、王鴻學、王美春。


    這陣仗,田家二老先是唬了一跳,還以為是要幹仗呢。


    等雙方言笑晏晏,在裏屋坐定後,王大富假意咳了一下,“美春呐,接下來我和親家、女婿這邊有話講,你帶著娃兒們迴屋裏去。”


    王美春心領神會,領著幾個娃下去了。


    接著,王大富又給了田父一個眼神,田父反應過來,讓端坐在角落的二兒媳婦也退下。


    馮氏一臉可惜得出了屋裏,她本想著,自己坐的位置隱蔽,大概沒有人注意,結果,唉!


    等木門吱呀一聲重新關上,她突然將腳步一拐,重新走到了門跟前,拿右耳緊貼著門縫聽裏麵的交談。


    大概是裏麵的人特意壓低了嗓音說話,她其實聽不太真切,正當她竭力支起耳朵想要聽清楚時,隻聽得裏麵一聲驚唿“什麽,還要和離”,緊接著,婆母的聲音又暗了下去。


    這時,馮氏的兩個孩子一前一後哭著進院子來,一個鼻子裏還流著血,嘴裏嚷嚷著“娘親”,她頓時沒了聽八卦的心思,趕緊去照顧孩子去了。


    半個時辰後,田豐成跑了出來,馮氏聽見聲響,將已經止住鼻血在她懷裏睡熟的小兒子放下,快步喊住了丈夫,“等下,你去哪?”


    田豐成頭也沒迴,說了句:“去請村長和族老們。”


    馮氏暗道,大件事了!莫非真得要和離了?要是大嫂真得和離了,下個大嫂難相處怎麽辦?真是愁死個人了!


    與馮氏同樣愁的人,還有田母。在等待村長族老的過程中,她仍舊不甘心得問道:“親家,一定要到這種地步嗎?父母在,不分家,這可是老規矩,我和他爹都還在呢。”


    姚青花接話道:“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在一起沒辦法過好日子,那就分開過。放心吧,親家,我閨女是個最孝順不過的孩子,不然也不至於吃了那麽多年的苦頭,迴來娘家連屁都不放一個。就算分開過日子,該孝敬二老的,指定不會少。我之前給閨女看好的那家,是獨子,娘親早逝,我一開始還有些嫌棄,後麵轉頭一想,這嫁過去不就是當家了,頂頭也沒個人磋磨她,多好呀。”


    田母心想,這不是拐著彎咒她嗎?不過想到大兒媳婦和離了要拿迴被她貪了的嫁妝,她忍下來這口氣,笑著說道:“什麽這家那家的,美春是咱田家的,這可是前世修來的緣分,可不能亂說。美春呐,我曉得哩,最孝順不過的了,以前是我豬油蒙了心,時常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的,不小心就拿兒媳婦撒氣了,這是我不對的地方,往後指定改哈。親家不看在我的麵子上,也得看在幾個外孫的麵子上不是。”


    姚青花冷哼了一聲,不接話了,要不是看在四個外孫的麵子上,說不定她還真得讓閨女和離了。嫁個人,把命都快嫁沒了,這親事不要也罷。


    小坑村住得比較緊密,不到一刻鍾的事件,聽說了田家要分家,那些見證人就陸續出現了,包括村長一共七個人,不算小的堂屋也顯得有些局促了。


    年紀最大的田族長率先發話,問道:“咳咳,田明呐,你小兒子跑過來,哢哢就說一聲,你家要分家,這是怎麽一迴事?兩家打架了?”


    田明,也就是田父,連忙解釋道:“老族長,‘樹大分杈,人大分家’,我田家眼看都要娶孫媳婦了,是得把家裏分一分,讓兩個小家各自去發展了,我也好退下來。不然,孩子們都還指著我和老伴兒當家,立不起來,也不像那麽迴事。”


    田族長不置可否得點點頭,雖然村裏分家一般都是在老人去世後,但也不乏有一些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提前分家的,不管這田明家是因為啥原因,眼下看來,還蠻和諧的,他隻要當個見證人就成了。


    於是,他接著問:“成吧,說說這家要怎麽分吧。你家也就豐收和豐成兩個,大概也不難分。”


    田明雖然平常不管家裏事,但是遇到這種大事時,腦子還是清楚的。在沒遇到這事前,他已經想好了,兩個兒子均分家產。如今提前了,也隻是將平分給兩個兒子的轉而切割成三份,他們二老打算先自己過日子,等到老了不能動了,誰給他們二老養老,誰就接收第三份家產。


    為了避免誤會造成矛盾,他將自己的考量一五一十給兩個兒子掰扯清楚,三方達成一致後,才在分家文書上簽字畫押。


    場的人都沒覺得不妥,若不是太過偏心的父母,對於家中子弟,一般都是平分,然後負責養老那個得到的多些,也有子弟孝順的,爭著搶著給養老的,那就再將老人留的這份平分就是了,都不是什麽難事。


    就這樣,在王美春拉著幾個娃問東問西,比如這陣子過得怎樣,吃的啥之類的時候,田家沒有一絲吵鬧,田家和平得分了家。


    王家人全程隻是旁觀,沒有插嘴。他們剛剛和田家談判時提出的條件就是“不和離,就分家”。隻要分家,田豐收這一家獨立開來,自立門戶了就行,具體要怎麽分,他們不管。


    幾個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認真履行了自己見證人的職責,之後便留下來接受田家的招待了。這是村裏的規矩,請見證人,辦完了事,至少都得請吃個飯。有些手頭寬裕的,還會送禮呢。


    遇到這種情況,田母可不敢吝嗇,拉著還不明真相的老二媳婦就去廚房忙活開了,王家人還沒走,她也不敢招老大媳婦做活,隻能自己上了。


    等到酒足飯飽,王大富已經和田父兩人喝得勾肩搭背,一副哥兩好的模樣,全然不見一開始談判時的劍拔弩張。


    姚青花在男人們吃放的時候,找到了大閨女,跟她說了分家的事,最後給了她一句:“娘家就幫你到這裏了,剩下的,靠你自己了!活好還是活壞的,全在你了!”


    王美春經曆了那麽多,又經過兩個侄女的“調教”後,十分理解娘親的話意,慎重得點了點頭,迴了句,“娘,您放心,我肯定活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大王並收藏姐妹齊心,良田萬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