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玉茗跪在地上,聽玄宗沒有再說話,她心中這會兒又忐忑起來,不知自己麵對的將是什麽,她有些後悔,是不是不該說剛才那句話,惹怒了聖人,萬一對孩子們也……想到三庶人和棣王,她心裏一抖,忽然害怕起來。


    卻聽那個蒼老的聲音又響起,隻是這一次,威嚴與質問已不再,變得有些無力:“你說,壽王他這些年過得並不好?”她一愣,不知聖人問這是何意,卻也應道:“是。”


    “為何?他不是好好地住在十六王宅中,領著王爺俸祿?”


    “可是,壽王沒有了母親。”玉茗輕聲答道:“連父親也不管他了。”玄宗想起,第一次見壽王是在他剛出生時,那時惠妃已失去兩個兒子,李瑁的到來讓她驚喜萬分,卻也十分擔心他會早夭,於是,向玄宗請求將他從出宮撫養。


    玄宗看過一眼那個剛出生的兒子,隻覺得他的相貌隨了母親,多了些陰柔,並不十分中意。


    可是因寵愛惠妃,便愛屋及烏連帶著喜歡了他,特下旨讓寧王幫忙撫養。


    後來,每年李瑁都要進宮請安,他慢慢的看著這個孩子一點點長大,直到他七歲封王開府入了十六王宅。


    那個長相俊美的兒子,竟然慢慢的在朝中出了名,他知道其中有惠妃的參與,可也能看出壽王確是文武雙全。


    隻是,那時的他正當壯年,又有那麽多的兒子,怎麽會隻關注這一個?


    他從不在意太子能不能堪當重任,隻在乎能不能安分守己,隻因這大唐江山是他的,若是他不給,誰也不能奪了去。


    等到惠妃死後,貴妃進宮,他便覺得壽王似乎與他有了嫌隙,而他也不想見到這個提醒自己犯了□□忌諱的兒子,所以這些年,他有意無意的在朝堂上甚至宮廷內避免見到這個兒子,卻忘了這樣做,會給那人帶來多大的災難。


    玄宗喃喃說道:“那一日,我曾問壽王,他是否怪我?他並沒有迴答。”他閉上眼,才知道這些年自己做錯了太多。


    他把兒子們都當做了勁敵,卻忘記了,他本是應該庇護他們的父親。


    “你退下。”玄宗擺了擺手。玉茗跪拜後退出屋外,她後背出了一身冷汗,沒想到自己這麽容易就過了這一關,靠在門上,一顆心仍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許久未能平靜。


    高力士守在外麵將屋內對話聽了個大概,當玉茗說出那番話時,他也暗暗替她捏了把冷汗,隻怕聖人發起怒來真將她賜死,不僅害了她,說不定也對聖人將來不利。


    誰知道,聖人竟然就這般饒過她,高力士雖暗自慶幸,卻也心生悲涼,他一生侍奉的那位君王,終是老了。


    曾經在沙場殺敵無數,朝廷中將群臣玩弄於股掌之中的一朝天子,最終變成了無可奈何的老人。


    他歎了口氣,對玉茗說道:“壽王妃不必擔心,聖人怕是不會再責罰壽王了。”玉茗向他道了謝,慢慢轉身離去。


    高力士看著她的背影,想起當年與她第一次邂逅時,她便為了嫁給壽王而求他相助,後來也是為了壽王來找他出謀劃策。


    對這個有情有義的女子,他心生敬佩。方才還想著,若是聖人真要罰,他便進去說幾句好話,替她求情免受責罰之苦,可是她竟然逢兇化吉,或許,這便是她的造化,也是壽王的福氣。


    高力士走進屋,見玄宗一臉落寞的坐在那裏,不知該說什麽好。看到主子這般難過,他心裏也不好受,隻是,如今的情形,聖人硬抗又能改變什麽呢?


    太子登基已成定勢,且成為人心所向,他想要勸聖人幾句,讓他趁此機會退位,免得新帝不滿,對聖人不利。


    他剛要說話,隻聽玄宗低聲說:“召韋見素、崔渙他們來,我有旨意。”


    “是。”四日後,一紙詔令傳遍天下,玄宗頒布《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詔》,傳位於太子李亨,同時命韋見素帶著《皇帝即位冊文》和奉傳國寶去靈武見李亨,改年號為至德,完成了新舊帝更迭。


    李瑁得知玄宗派了韋見素來,忙向他詢問壽王妃可安好。他沒有想到太子這麽快就登基,甚至沒有一點緩和,早知如此,當初就該帶著玉茗和孩子一起,或者,他留下來陪著他們。


    以聖人的脾氣,隻怕得知太子登基會大發雷霆,東宮家眷已來了靈武,剩下的,便隻有她了。


    他擔心她會被牽連受罪,這一個多月茶飯不思,唯有與叛軍作戰時才無暇擔憂。


    從韋見素那得知她跟孩子安好,他才放下心來,想到恐怕不知多久才能再與她重逢,他寫了封信,讓返迴成都的官員捎去給她。


    這一來一往,便是兩個月,等玉茗收到信時,已經是入秋時分了。蜀地天暖,仿佛沒有了季節交迭一般,沒有落葉,她卻愈發覺得日子過得極慢,整日在院中看著那棵樹,不知想著什麽。


    等韋諤送來李瑁的信,她驚喜萬分,抖著手拆開,看到那熟悉的字跡,忍不住熱淚盈眶。


    他在信中說一切都好,讓她安心等待。還說待來年玉茗花開時,或許他便有機會能迴去看她和孩子。


    有了這封信,她終於安下心來。隻是,這些日子,斷斷續續聽韋諤和崔縱說起前方戰事膠著,收複兩京初戰不利,目前看不出何時才能擊退叛軍。


    她憂心忡忡,擔心國事,也擔心在戰場上的夫君,即便遠在毫無硝煙的蜀地,一顆心卻跟著他去了戰場,常常半夜被噩夢驚醒,便再也睡不著。


    崔夫人見她精神懨懨,便常來她院中坐坐,與她說些閑話省的胡思亂想。


    這一日,她帶了崔珞和自己生的兒子來做客,孩子們在一邊嬉戲,她則跟玉茗坐在一旁說著話。


    玉茗突然想起程光一事,將前因後果跟她說了,帶著歉意說道:“這些日子忙亂,倒忘了這件事,不知程光如今在長安城中可好。”崔夫人聞言一愣,問道:“難道王妃不知程光去了洛陽?”玉茗一聽,奇道:“夫人是如何知道的?程光又為何去洛陽城?”崔夫人笑道:“說來也是湊巧,前些日子有人從洛陽城來,帶了封信給我家郎君,拆來一看才知道是程光所寫,他說長安失守後要護送一人去洛陽,等安頓下來便來蜀地。”她想了想又不解:“隻是不知他送的是何人?況且算算日子,早就該到了,莫不是又發生什麽意外不成?”玉茗聽她這麽一說,猜著程光護送的怕是沈珍珠,她曾聽珍珠說過,沈家便是在洛陽城中,如此看來,程光在長安城陷落前尋到了珍珠,又將她送迴洛陽。


    她想到這便鬆了口氣,隻因聽聞長安失守後,安祿山命人在城內燒殺搶掠,不僅將財物洗劫一空,更是濫殺無辜,甚至連幼兒也不放過。


    洛陽城雖也淪陷,卻因安祿山在那裏登基,沒有這般糟糕,想必他兩人去洛陽能更安全些。


    隻要知道這兩人還活著,一切便有希望。難得過了這些日子終於有了好消息,她抑鬱的心情輕鬆了些,隻希望能早日平叛,迴到長安城。


    與此同時,安祿山的暴行,激起平民極大憤怒,百姓盼望著唐軍早日迴歸,推翻叛軍,還組成了民軍自發抵抗,由於他們牽製,有力地配合了唐軍的行動,戰況慢慢扭轉過來。


    至德二年元月初五,或許是天助唐軍,安祿山被親生兒子安慶緒所殺,一代奸臣就此殞命。


    安慶緒接替了父親的位置,卻沒有他父親的頭腦,慢慢的唐軍開始占據有利局勢。


    眼見著三月過了,玉茗沒有盼到李瑁迴來,她失望之餘,也能體諒此刻正是關鍵時刻,正是用人之際,恐怕他脫不開身無法趕迴。


    因蜀地與靈武有信使往來,她收到了李瑁的平安信,雖是寥寥數字,可於她已經足夠了。


    每到思念時,她便取了那幾封信來細細再看一遍,仿佛有他的字陪伴,便足以打發這漫漫長夜。


    偶爾有捷報傳來,皆是已被立為皇太子的廣平王李豫立下什麽戰功,又或是郭子儀等將領攻克哪裏,卻從來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她明白,這一切皆因他是皇子,又是新帝的兄弟,自然多加防範,即便太子當年許諾李瑁諸多,可一旦稱帝,便逃不過對兄弟的戒備,她也知李瑁定是不在乎這些,隻希望他平安就好。


    一年很快就過去,她在思念中等的麻木了,甚至忘記了自己在等待著什麽,隻習慣的每日坐在廊下,看著綠葉紅花發呆。


    偶爾午夜夢迴,夢見他擁自己入懷,她一笑便醒了,然後再也無法入睡。


    究竟,要何時才能再見他呢?作者有話要說:男主快要迴歸啦,很快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楊貴妃前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懶人小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懶人小熙並收藏嫁給楊貴妃前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