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殿前。


    一眾新入門的弟子,剛結束路長老的動功課,就到了藏書殿用自己的身份玉牌借了青蓮圖。


    三三兩兩的弟子相互結伴,往住舍迴走。


    裴朝和韓楷就在一起聊著,裴朝講:“在家的時候要讀書,到了山門還要學,學得還不少,以前那些話本小說裏,一生逍遙,怎麽就和我想的不一樣啊。”


    掂著手中不知是羊皮還是什麽材質的青蓮圖,韓楷迴說,“課業也還好吧,除了我們的早課、晚課,還要學藥石,法陣,參禪,打坐。而且,估計等咱們生了氣感,後麵估計就不用學了。”


    在路長老的動功課上,韓楷感受到腦海中多出來的太極拳義,心裏也是對未來的修行之路有著不少憧憬,正和裴朝想的一樣,那一生逍遙,禦劍飛行,朝遊青冥夜暮北海。


    總之,穿越而來,既來之,則安之吧。


    “生了氣感之後,我們就可以入內門了,到時候學得可就不一樣了。”


    “這樣嘛?”韓楷是沒想到,裴朝還知道關於內門的信息,畢竟原身關於修行的記憶可是寥寥無幾。


    “當然,不二宗向來如此,新來的弟子生出氣感進入練氣境,再者,那些基礎課業順利結束,就可以進入內門。”


    “這都是我離家之前,和奇人府的練氣士特意打聽詢問的,還有一些我也和你和你一起說了吧。”


    “那多謝裴兄。”說著,韓楷的腳步也漸漸慢了起來,認真聽著。


    “不二宗是有道修真之所,這裏盡是清修之人,所修的功法也是中正平和,據說,原本不二宗的開宗祖師不願涉足塵世,打算隱脈清修。”


    “但奈何,妖魔肆虐,鬼物橫行,加上咱唐國高祖和祖師私交甚篤,架不住高祖的恩請,於是和朝廷合建奇人府,駐守各城,一來司各府除妖護民之職,二則也可以挑選出一些合適的弟子拜入山門。”


    “所以,進入不二宗修行之後主要就是這兩種選擇,要麽勤修不輟,望有朝一日早證功果。要麽,下山入世,斬妖除魔,蕩清寰宇。”


    “而進入練氣境則是基本要求,也是進入內門的前提,至於什麽時候選擇,就不得而知了。”


    韓楷心道果然,這個世界不僅有求仙問道之人,而且還有妖魔、鬼怪肆虐,至於那個選擇,估計也是內有乾坤。


    總不能,真心出家,但仙道無緣,任其在山上苦熬歲月罷。


    二人聊著聊著,不覺就已經到了住舍前。


    這一日來,眾人不僅順利入門,參加宗門分院,另完成動功一課,轉眼已是日影西垂,月牙新生之時。


    青木院的外門住舍,背靠竹林,左倚清潭,環境清靜幽雅,韓楷看著眼前這一幕,想要形容一番,卻不知如何言語,隻覺今日才見自然之美。


    “除此之外,路掌院今日所授五意拳乃是強身之術,養意功也是不可多得行氣導引的法門,你我二人自需勤練不輟。”


    “然此處雖是清修之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不少人在入門選拔之前,家裏就搜羅準備了技擊良法,一旦行氣有成,則殺伐之力倍增。且不論攻伐,修道也需護身,否則修行亦不若水中幻月,所以,韓兄也需早做計較。”


    裴朝此番真摯的言語也頗令韓楷動容,起初隻覺這裴朝是富家公子,為人隨和親切可交,竟沒想到此人待人以誠至此。


    “裴兄所言甚是,我定早做打算。”


    韓楷清醒以來,原身的記憶也在慢慢影響,現在對於身邊眾人古言交流,已無不適。


    二人說罷,互相約定次日一起晨起課早功,便各自進了自己的住舍歇息,韓楷在甲號住舍,裴朝與之相鄰在乙字號。


    進了住舍,關門後,韓楷在桌子旁坐定,看著麵前極簡布置的房舍,一床一被,一桌雙椅,另有空桌箱臨窗布置,牆上一幅鬆竹圖。


    雖是眼中有景,但是,韓楷滿腦子都是在今日學習動功時,腦海中出現的那兩部經書【太極十大論】,【拳經總歌】。


    以及,韓楷那大膽的猜想。


    迴憶起今日,是心裏想到要是有太極拳的拳法要義之時,腦海中突然出現的經文,莫非,隻要自己想的內容,都能出現?


    是何緣由啊?


    莫非是那本【上清大洞真經】?


    此刻正是獨居無人之時,且來試試看,心念一動,韓楷作勢想到,“要有修煉之法。”


    腦海中並無多出來的經文,也並無異樣,毫無反應。


    又想“要有太極拳拳法要義”,隻覺腦後一涼,腦海中關於【太極十大論】,【拳經總歌】兩部經書內容更加清晰。


    莫非是不夠具體?


    想起前世曾經看過的一部經文,“要有真一金丹訣”,果然,熟悉的感覺,腦後一涼,隨之感覺一陣熱血直衝百會穴,差點沒頂過去,整部【真一金丹訣】字字清晰,浮現於腦海之中。


    韓楷此時已是興奮莫名,這金手指不白給啊,真有經書出來啊。


    除此外,經過實驗,韓楷發現必須要想具體的要求,目標不能太泛,另外不需“要有”二字,隻需凝神靜想所需經文,腦海中既有經文內容浮現。


    這意味著,前世看過的道藏經書,金丹歌訣,符咒功法,哪怕自己不曾全數記得,隻要能想起關鍵,便能全文再現,屆時再修行試一下前世那些神通術法,看看在此世是否可行。


    韓楷的心也忍不住悸動,想到了袖裏乾坤、移星換鬥、唿風喚雨、起死迴生乃至六甲奇門等等,還有大名鼎鼎的地煞七十二術。


    盡是仙道妙法。


    要不試一試?


    終究還是按捺不住,深吸一口氣,凝神靜思,“九息服氣”。


    九息服氣乃天罡三十六法其一,是服氣的無上神通,此神通可吞吐天地元炁轉化為法力,又能散化為元炁與天地相合,返為嬰兒與道混合為一,乃能聚則成形,散則成炁也。


    下可為無上練氣之法,上乃是無上調息之法,可集天地之氣以補自身。


    就在韓楷緊張的等待著腦後一涼,血衝百匯的感覺得時候,卻是突然變換,自身的意識已經再入神魂。按理來說,尚未入道之人難以自入神魂命府,之前也是宗門通過外物,讓新晉弟子強行內觀,進入命府。


    本來韓楷尚未入道,不能內觀。奈何這個老六所圖甚大,這一想就是天罡三十六法之一,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均是仙道要訣,天罡術者更是玄門神通,造化非凡,大多非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法力者不能習。


    這可不就驚動了和韓楷識海合二為一的【上清大洞真經】。


    意識變換之間,韓楷發現自己再次內視,進入神魂命府。整個人好似端坐雲霧之間,正前方就是上次入命府時看到的【上清大洞真經】。


    那【上清大洞真經】和買時一般模樣,黃頁,線縫。不同的是,此刻在經文紙麵上有篆字經文變幻浮現,一篇一篇經文閃爍交替,字形模糊,隱約不可見,閃爍到最後,一篇經文停留浮現。


    篆書三字【黃庭經】。


    韓楷本以為,這經文變換已經結束。


    沒想到,篆文字形再次模糊變換,又顯出一篇經文,停留許久,終不再變——【上清大洞真經·存思部】。


    與此同時,另有若幹篆字縹緲,韓楷望之便知其意,歌曰:


    “妙妙妙,炁為玄,調炁還在行炁前,玄珠成於泥丸中,七液洞流衝廬間,存思煉炁功成後,內視妙法何等閑,真經本相天尊授,自演妙法道最玄。”


    隨後,這些縹緲篆字,仿若雲霧,一股腦撲向韓楷。


    韓楷頓時意識迴轉,從內觀狀態中出來,猛地隻覺後腦好似被一棒襲來,叫人眼前一黑,直直後傾到底,腦海宛若一團漿糊。


    躺了許久,才舒緩了過來,隻是略微還有些頭痛,強忍著坐起身來。這個時候韓楷才發現,那上清存思之法也是宛如刀刻在腦海一般,字字清晰。


    這存思法乃上清存神法的先決,是一門極為高深的道門靜功,是練炁,行炁的無上法訣。


    更令韓楷震驚的,是那最後浮現的篆字的含義:隻有存思法修成,才能內觀,才可閱覽道門妙法,這妙法估計指的就是【上清大洞真經】,真經乃太清道德天尊所授,其作用乃是可以自演神通妙法,凡是道門術法皆可化生相授,有玄門正法上清一道,並道門神通術法無數。


    韓楷意識到,自己還是小了,格局小了。本以為【上清大道真經】像是修仙版的電子閱覽器,可以讓自己查閱前世所讀道藏。


    沒想到,此真經真正的作用是傳法授道,可以說這就是上清法脈的道法傳承。


    想來,之所以靜思“九息服氣”後,縱有諸多經文閃爍,而無修行要訣,就是因為,存思法未成,經書本相未顯,未具神通演化之能,所以隻是顯出諸多道家真經。


    可以說,誤打誤撞之間,韓楷知道了【上清大洞真經】這一玄門秘書的真正作用以及用法,一定要先將存思法修成。


    功成之後,但有所思,自有妙法演化,至於神通術法能否修成,那就要看你是否身具大智慧,大毅力和大法力了。


    畢竟,仙門妙法無數,難度不同,所修條件亦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華長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至味呂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至味呂秀才並收藏青華長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