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豪格在清寧宮門口依依惜別之後,麵帶嬌羞的張敏一迴到自己的偏殿就屏退一眾下人,隻留下貼身婢女烏雲和圖雅,借著這一副人人都看得出的小女兒姿態,在少女心事的掩飾下,張敏得以大白天的就閉緊房門,躲在屋子裏聽著烏雲、圖雅匯報著最新得來的大明朝堂若幹動向。
自己人麵前,張敏收起了臉上刻意的嬌羞,略過一臉氣憤的圖雅,張敏看向皺著眉頭的烏雲問道:“怎麽了,梁潤澤那邊情況不好嗎?”
“哼!”圖雅氣唿唿的搶著迴答道:“好,好得很,就是太好了!格格你不知道······”
圖雅正說著,被烏雲暗地裏拽了衣袖,猛然意識到自己情緒過於激動了,圖雅隻得咽下嘴邊的話,低下頭不再多言,隻是心裏終究是不服氣,嘴巴撅得老高。
烏雲阻止了圖雅,抬頭看了看張敏的臉色,見張敏不在意,這才接著迴答,但終究自己心裏也懷著氣憤,語氣上也不由的帶出幾分冷意:“梁潤澤那邊很好!魑部傳來消息,說他在喜峰口伏擊皇太極、重創八旗精銳的事跡廣為流傳,已經上達天聽被崇禎知曉了,崇禎大喜,急召梁潤澤進京見駕。據辟邪說,崇禎見了梁潤澤大加讚賞,直誇他是英雄出少年,並欽賜表字重飛,還連升三級,由千總(正六品)直接提升為遊擊將軍(從四品),甚至······”烏雲說得險些收不住口,她深吸一口氣,最終還是沒有繼續說下去。
“甚至什麽?”張敏早就看出了烏雲和圖雅的異樣,心思一轉,大約知道這兩個人心裏在別扭什麽,懷著一絲捉弄,張敏也不解釋,裝作什麽都不清楚的樣子笑著說道:“不錯嘛,看來梁潤澤這一次收獲頗豐啊!”
圖雅氣得臉頰鼓鼓,正想說出來,卻被烏雲一眼瞪了迴去。
“甚至連梁潤澤的伯父也升了兩級,成了指揮僉事(正四品),這一次的收獲確實不小!”烏雲那冷硬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隻怕是功勞太大,滔天的富貴迷了眼,都認不清自己是誰了!”
“哦?”聽出烏雲話語中的諷刺和氣惱,張敏挑了挑眉,饒有興致的笑著問道:“梁潤澤怎麽得罪你了,你對他意見這麽大?”
“沒有,”烏雲扭過頭不看張敏,硬梆梆的說道:“格格多想了。”
“是嗎?”張敏追問道:“你一貫都尊稱他一聲梁公子的,若不是生氣,今天怎麽梁潤澤梁潤澤的直唿其名。”
“哼,直唿其名怎麽啦,我還沒罵他個狗血淋頭呢!”圖雅終於忍不住插話道:“什麽東西,小人得誌!”
見圖雅開了頭,烏雲也不想再隱瞞下去,也憤憤不平的接口道:“要不是格格你下令,一邊讓魑部在老百姓之中散布梁潤澤大破八旗的消息,一邊讓牛頭等朝中大臣在崇禎麵前提起少年英雄,他梁潤澤的功勞早就被那些打仗不行、爭權奪利卻一把好手的上司們瓜分了,哪裏還輪得到他這個小人物得利?隻怕崇禎連有梁潤澤這個人都不知道,更別提親自召見,連升三級了!更別說格格你給他出謀劃策、提供情報,連他的命都是格格你救下的,如今才剛剛嶄露頭角,有些人卻絲毫不知道感恩!”
“就是,”圖雅同仇敵愾的咬牙道:“格格就是太好心了,怎麽早沒看出來他就是個白眼狼!”
“嗬嗬,”看著麵前這兩個義憤填膺為自己抱不平的姑娘,張敏頓時欣慰的笑了,“瞧你們氣的,說吧,梁潤澤到底做了什麽,把我們好脾氣的烏雲和圖雅都氣成這樣啦?”
“要不是格格你看重,他梁潤澤墳頭上的草都老高啦,哪裏會有如今的基業和成就?”圖雅咬牙切齒的說道:“以前聽他信誓旦旦的說會一輩子對格格好,我還當他是個有心的癡情人,沒成想這才多久啊,竟然就生了異心,真真是人心難測!”
“格格珍重,為了這樣的人不值得傷心落淚!”烏雲瞧了瞧張敏的臉色,先打預防針鋪墊了一下,這才交代道:“崇禎他,在大殿上為梁潤澤賜婚了!”
“而且那個沒良心的梁潤澤竟然還開開心心的謝恩接受了!”圖雅陰森森的說著,“哼,格格,我看咱們在軍部的劉文淵也挺不錯,不必他梁潤澤差,我們讓魎部派個人哢嚓掉他算了,反正有後備,這種可有可無的人還膽敢忘恩負義,我非得給他的顏色瞧瞧,不然他以為格格你好欺負呢!”
“是嗎?”圖雅陰森森的語調終於讓張敏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看著摸不著頭腦的烏雲和圖雅兩個人麵麵相覷,張敏連忙安慰道:“不就是梁潤澤要結婚了嘛,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好,但是你們真的想多了。好了,烏雲,你把事情經過完整的說一遍,我來告訴你們是怎麽一迴事。”
“對了,陳述就好,不許加上個人感情。”看著烏雲陰沉的臉色,張敏連忙補充道。
“是,格格,我知道了。”烏雲不情願的抿了抿嘴唇,平靜下來語調緩和的敘述道:“據負責情報的二郎所言,崇禎對梁潤澤很是欣賞,加之朝堂上又有牛頭等人的大力提攜,君臣二人也算得上相談甚歡了。崇禎突然起意,詢問梁潤澤可曾婚配,哪知那梁潤澤卻自稱與吏部左侍郎張大人的嫡親妹妹自幼指腹為婚。待崇禎細問得知是吏部侍郎嫡親妹妹正是那位首先響應自己借錢聖旨、散盡環釵以資國庫的張氏女之後,崇禎大喜,連連稱讚梁潤澤和那位張氏女都是心懷君恩、精忠報國的忠良,欣喜之下,崇禎親自為兩人賜婚,並親筆寫下‘天作之合’四個字,賜予梁潤澤,恭祝二人結為秦晉之好。”
“哼,那什麽張氏女,根本就是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妖精,說什麽散盡環釵以資國庫,沽名吊譽!”圖雅恨恨的說道:“還有梁潤澤,怕是看上了那個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在朝中的權勢吧!聽說吏部尚書的母親纏綿病榻,想必命不久矣了,等她一去吏部尚書就得迴家丁憂,那個吏部左侍郎在浙黨中地位不小,肯定會名正言順的升職,吏部本就是掌管官員升遷的人事部門,最是重要,到時候有了個手握實權的嶽家做靠山,他梁潤澤在朝中也好謀取,真是野心不小!”
“這麽說,梁潤澤的妻子是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家的嫡親妹妹,而且這位張氏女名聲還不小?”張敏手指在炕桌上輕敲著,詢問道。
“正是,什麽指腹為婚,還不是看上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如今為崇禎看重,小人!”圖雅不屑的嗤之以鼻,“那張氏女的名聲,還不是裝模作樣得來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兩個都不是好東西!”
“這個張氏女,不簡單!”烏雲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正如格格所料,大戰過後,大明京師至邊關全部城建均毀損嚴重,百姓財物也被皇太極所帶的八旗軍劫掠一空,連房屋都焚毀了,雖然崇禎下令急調錢糧賑災,但國庫一向空閑,這一次即使加上崇禎的內帑銀子都緊緊巴巴,更何況還有邊關大軍要養、軍事隘口要建。於是,崇禎下旨借錢,號召朝中大臣募捐以度難關,隻可惜如格格所言,那些腦滿腸肥的官員個個都死扒著錢財不肯鬆手,幾乎集體作壁上觀,聖旨整整下了一個月,募集到的錢糧加起來還不到三百兩。就在這時候,吏部左侍郎張大人橫空出世,帶著據說是全部家當的五千兩,要捐給崇禎。”
烏雲頓了頓,嚴肅的接著說道:“可想而知,接到這筆錢的崇禎有多麽驚喜和感動。這位張大人也是聰明的,房屋田地一概賣了個幹淨不說,還對崇禎直言相告,這全部家當的五千兩裏麵還包含著嫡親妹妹的嫁妝和首飾,都是妹妹自願要求捐出來給皇帝和災民的。”
“感動也好,做典範也罷,反正崇禎是記住這一家子了,不但給了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張大人的妻子三品淑人的封號,還破格將這位張氏女封為縣主,由周皇後親下懿旨,把這一家子捧上了天。”圖雅氣唿唿的鼓著臉說道:“崇禎和周皇後都親口誇讚過的人,那名聲,嘖嘖,更何況還有一首詩流傳出來,更是讓那些百姓把這張氏女當成菩薩一般的善心人,據說還有人給她立長生牌位呢!”
“哦,”張敏興致勃勃的問道:“那詩呢?找出來看看。”
圖雅跑去翻找出底稿,正拿著密碼本翻譯著,烏雲則在一旁提醒張敏道:“格格,這位張氏女心機很深,著實不是一般人!你看她出現的時機,既在崇禎麵前落了好,又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善良為民的印象,好一個忠君為國、念著百姓散盡家財的善心女子!據說,京城裏還流傳說這張氏女才貌出眾、性格堅毅,在家竟能將家丁護衛訓練成軍,巾幗之姿連其兄張大人都自歎不如,頗有昭公主1、冼夫人2之能,實乃女中豪傑!此番一舉成名天下知,背後定然所圖甚大!”
“就是,烏雲說的沒錯,好端端的,百姓怎麽會知道一個養在深閨的女子,名聲越大,隻怕野心也越大啊!”圖雅拿著翻譯好的詩,湊上前來說道:“格格,你看看這詩,此女萬萬不能小覷!”
“雖為女兒身,亦有報國誌;豈貪財寶重,圖惹品性輕。重利輕義處,因小失大時;國強民更富,國破家何在?”張敏接過圖雅手上的詩,輕聲念了出來。
看烏雲和圖雅一臉鄭重,張敏忍不住搖了搖頭,笑道:“你們還真沒看錯,溫盈一向是個有誌氣的。”
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攪得烏雲和圖雅頓時暈頭轉向。
“呃,格格,難道你認識這個張氏女?”圖雅暈暈乎乎的問道。
“是啊,我當然認識,她可是我專門派去大明的。”張敏一臉壞笑,最終還是對兩個忠心的侍女解釋道:“他那個所謂的哥哥——吏部左侍郎張予恆張大人你們也認識的,就是小時候老跟在孟賀屁股後麵的那個,小名叫石頭來著。”
“啊!”
“不是吧!”
烏雲和圖雅一臉震驚,兩個人扭頭對視了一眼,頓時覺得自己白為格格擔心了。
“格格,你真是太壞了!”圖雅生氣的嘟著嘴,對張敏說道:“原來你早就知道一切了,卻看著我和烏雲為你擔心著急,真是不厚道。”
“也怪咱們太笨了。”烏雲思量半晌,垂頭喪氣說道:“原來一切都是格格布的局啊,我算是看出來了,上前格格你親自去找如柳就是為了這個吧,還有那些不珍貴的環釵,最後都是給了那個張氏女做樣子去了是不是?”
“嗯,烏雲很聰明呀,這不都看出來了嘛。”張敏笑著給出答案,“沒錯,溫盈是我專門派到大明去的,梁潤澤也不小了,就算沒有這次賜婚,他也到了成婚的年紀。他要是有心娶別人,那是他的事。但是,在他還沒有表示出脫離咱們單幹的心思之前,所有的一切咱們都要準備好,梁潤澤是所有人在明麵上的首領,他的婚事不可謂不重要,若是讓來曆不明、底細不清的女人當了主母,那對咱們的大業可不是好事!”
“嗯,而且格格你還少說了一點。”迴過神來的圖雅笑眯眯的揶揄道:“那個溫盈可是格格你的人,這也算是格格你對梁公子的監視吧?嘻嘻!”
“咳!”張敏假咳了一聲,嚴肅道:“瞎說,沒有的事!這下子知道誤會梁潤澤了吧,我這都是為了咱們的大業著想,後續還有很多打算呢,你可別瞎猜啊。”
“哦!我錯啦,不該誤會梁公子。”圖雅偷笑,“不過格格,你怎麽耳朵有點紅了?”
“不跟你胡扯了,說正事。”張敏故作正經,“看來崇禎很是看重梁潤澤啊,賜字重飛,莫不是期望他成為又一個精忠報國的嶽飛?隻可惜大明之禍,除了後金這樣的外患,更在於腐敗的吏治啊!”
“是啊,天災加上人禍,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不造反哪裏還有活路呢?”烏雲也跟著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即便就是沒有後金侵略,這大明也沒有幾天了!大廈將傾,單靠一個嶽飛,可恢複不了社稷。”
“好在梁公子如今也過了明路,好歹也是名正言順的遊擊將軍了,這下子各種便利之下,咱們的基地會發展的更好的!”圖雅倒很是樂觀的安慰烏雲,“有咱們格格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咦?”烏雲正打算迴話,突然隨身攜帶的傳訊玉簡微微震動了一下,拿出玉簡,烏雲連忙用手指靈活的做出幾個怪異的手勢將禁製了解開來。
一打開禁製,所有人就看見玉簡上漸漸浮現出幾個大字:“(+++急)魍——朝鮮平亂,阿敏生異心欲稱王!”
和烏雲、圖雅交換過眼神,看到烏雲和圖雅眼中的詫異,張敏壓下心中的震驚,緩緩的說道:“阿敏此舉一出,時局動蕩,隻怕這後金,又要有大事發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釋:
1平陽昭公主,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
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他的地盤在山西邊境,手下兵力也不過萬把人,天天要麵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隻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此時長安方麵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形勢危急,平陽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議,決定分頭行動,柴紹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後方進行各種安排。她很快動身迴到鄠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賑濟災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同時,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裏,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裏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看到他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之後的唐高祖武德六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是以軍禮下葬的。李淵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 “昭”。這就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2冼夫人,原名冼英,幼名百合,廣東高涼人,後嫁於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善於結識英雄豪傑,在參與平定侯景叛亂中結識後來的陳朝先主陳霸先,並認定他是平定亂世之人,冼夫人協助陳霸先擒殺李遷仕。梁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夫人為“保護侯夫人”。後陳霸先稱帝,陳永定二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夫人為主,尊為“聖母”。後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後追諡“誠敬夫人”。
冼夫人曆經梁、陳、隋三朝約80年,其軍事、政法活動橫跨南越10餘州。她生逢全國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為南越首領,擁有自己龐大的武裝力量,並且深得民心,完全具備割據稱雄的條件,卻始終致力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她一生不遺餘力地協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據勢力。懲治貪官汙吏,革除社會陋習,以促進民族融合和推動社會文明進程。她事國以忠,親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義,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而深受人民愛戴,屢得皇朝褒揚。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民族團結盡心盡力,成為南朝梁、陳及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麵的主要支柱,為嶺南地區社會相對百年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冼夫人的曆史功績和思想文化,於國內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響,在廣東曆史版圖中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曆來都得到很高的評價。自六朝梁陳至明清皇朝先後給予冊諡之外,還有如唐魏征、宋蘇軾、明李東陽、清王士楨等名人給予作記與歌頌。在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冼廟時,盛讚她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咳咳,那什麽,我的信譽已經木有下限了,節操碎了一地,捂臉~
用平陽昭公主和冼夫人是有深意的,大家可以猜猜看喲~~
這一章埋了很多伏筆喲,看大家能全部揪出來不?
一開始說到小梁變心了,有木有騙到大家呢?
張敏派溫盈去大明塑造出一個張氏女,又會對劇情起到什麽影響?
張敏對圖雅說後續還有很多打算,是想幹什麽呢?
阿敏這家夥,本來皇太極就很看不順眼了,還敢在朝鮮稱王,他又會怎麽樣?(阿敏這二貨準備在朝鮮稱王可不是我編的,曆史上就有這麽一出喲!)
趁著阿敏稱王的東風,多爾袞、多鐸和豪格等後金眾人又會這麽做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啦啦啦
求留言求包養喲,打滾賣萌~~
自己人麵前,張敏收起了臉上刻意的嬌羞,略過一臉氣憤的圖雅,張敏看向皺著眉頭的烏雲問道:“怎麽了,梁潤澤那邊情況不好嗎?”
“哼!”圖雅氣唿唿的搶著迴答道:“好,好得很,就是太好了!格格你不知道······”
圖雅正說著,被烏雲暗地裏拽了衣袖,猛然意識到自己情緒過於激動了,圖雅隻得咽下嘴邊的話,低下頭不再多言,隻是心裏終究是不服氣,嘴巴撅得老高。
烏雲阻止了圖雅,抬頭看了看張敏的臉色,見張敏不在意,這才接著迴答,但終究自己心裏也懷著氣憤,語氣上也不由的帶出幾分冷意:“梁潤澤那邊很好!魑部傳來消息,說他在喜峰口伏擊皇太極、重創八旗精銳的事跡廣為流傳,已經上達天聽被崇禎知曉了,崇禎大喜,急召梁潤澤進京見駕。據辟邪說,崇禎見了梁潤澤大加讚賞,直誇他是英雄出少年,並欽賜表字重飛,還連升三級,由千總(正六品)直接提升為遊擊將軍(從四品),甚至······”烏雲說得險些收不住口,她深吸一口氣,最終還是沒有繼續說下去。
“甚至什麽?”張敏早就看出了烏雲和圖雅的異樣,心思一轉,大約知道這兩個人心裏在別扭什麽,懷著一絲捉弄,張敏也不解釋,裝作什麽都不清楚的樣子笑著說道:“不錯嘛,看來梁潤澤這一次收獲頗豐啊!”
圖雅氣得臉頰鼓鼓,正想說出來,卻被烏雲一眼瞪了迴去。
“甚至連梁潤澤的伯父也升了兩級,成了指揮僉事(正四品),這一次的收獲確實不小!”烏雲那冷硬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諷刺,“隻怕是功勞太大,滔天的富貴迷了眼,都認不清自己是誰了!”
“哦?”聽出烏雲話語中的諷刺和氣惱,張敏挑了挑眉,饒有興致的笑著問道:“梁潤澤怎麽得罪你了,你對他意見這麽大?”
“沒有,”烏雲扭過頭不看張敏,硬梆梆的說道:“格格多想了。”
“是嗎?”張敏追問道:“你一貫都尊稱他一聲梁公子的,若不是生氣,今天怎麽梁潤澤梁潤澤的直唿其名。”
“哼,直唿其名怎麽啦,我還沒罵他個狗血淋頭呢!”圖雅終於忍不住插話道:“什麽東西,小人得誌!”
見圖雅開了頭,烏雲也不想再隱瞞下去,也憤憤不平的接口道:“要不是格格你下令,一邊讓魑部在老百姓之中散布梁潤澤大破八旗的消息,一邊讓牛頭等朝中大臣在崇禎麵前提起少年英雄,他梁潤澤的功勞早就被那些打仗不行、爭權奪利卻一把好手的上司們瓜分了,哪裏還輪得到他這個小人物得利?隻怕崇禎連有梁潤澤這個人都不知道,更別提親自召見,連升三級了!更別說格格你給他出謀劃策、提供情報,連他的命都是格格你救下的,如今才剛剛嶄露頭角,有些人卻絲毫不知道感恩!”
“就是,”圖雅同仇敵愾的咬牙道:“格格就是太好心了,怎麽早沒看出來他就是個白眼狼!”
“嗬嗬,”看著麵前這兩個義憤填膺為自己抱不平的姑娘,張敏頓時欣慰的笑了,“瞧你們氣的,說吧,梁潤澤到底做了什麽,把我們好脾氣的烏雲和圖雅都氣成這樣啦?”
“要不是格格你看重,他梁潤澤墳頭上的草都老高啦,哪裏會有如今的基業和成就?”圖雅咬牙切齒的說道:“以前聽他信誓旦旦的說會一輩子對格格好,我還當他是個有心的癡情人,沒成想這才多久啊,竟然就生了異心,真真是人心難測!”
“格格珍重,為了這樣的人不值得傷心落淚!”烏雲瞧了瞧張敏的臉色,先打預防針鋪墊了一下,這才交代道:“崇禎他,在大殿上為梁潤澤賜婚了!”
“而且那個沒良心的梁潤澤竟然還開開心心的謝恩接受了!”圖雅陰森森的說著,“哼,格格,我看咱們在軍部的劉文淵也挺不錯,不必他梁潤澤差,我們讓魎部派個人哢嚓掉他算了,反正有後備,這種可有可無的人還膽敢忘恩負義,我非得給他的顏色瞧瞧,不然他以為格格你好欺負呢!”
“是嗎?”圖雅陰森森的語調終於讓張敏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聲來,看著摸不著頭腦的烏雲和圖雅兩個人麵麵相覷,張敏連忙安慰道:“不就是梁潤澤要結婚了嘛,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好,但是你們真的想多了。好了,烏雲,你把事情經過完整的說一遍,我來告訴你們是怎麽一迴事。”
“對了,陳述就好,不許加上個人感情。”看著烏雲陰沉的臉色,張敏連忙補充道。
“是,格格,我知道了。”烏雲不情願的抿了抿嘴唇,平靜下來語調緩和的敘述道:“據負責情報的二郎所言,崇禎對梁潤澤很是欣賞,加之朝堂上又有牛頭等人的大力提攜,君臣二人也算得上相談甚歡了。崇禎突然起意,詢問梁潤澤可曾婚配,哪知那梁潤澤卻自稱與吏部左侍郎張大人的嫡親妹妹自幼指腹為婚。待崇禎細問得知是吏部侍郎嫡親妹妹正是那位首先響應自己借錢聖旨、散盡環釵以資國庫的張氏女之後,崇禎大喜,連連稱讚梁潤澤和那位張氏女都是心懷君恩、精忠報國的忠良,欣喜之下,崇禎親自為兩人賜婚,並親筆寫下‘天作之合’四個字,賜予梁潤澤,恭祝二人結為秦晉之好。”
“哼,那什麽張氏女,根本就是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妖精,說什麽散盡環釵以資國庫,沽名吊譽!”圖雅恨恨的說道:“還有梁潤澤,怕是看上了那個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在朝中的權勢吧!聽說吏部尚書的母親纏綿病榻,想必命不久矣了,等她一去吏部尚書就得迴家丁憂,那個吏部左侍郎在浙黨中地位不小,肯定會名正言順的升職,吏部本就是掌管官員升遷的人事部門,最是重要,到時候有了個手握實權的嶽家做靠山,他梁潤澤在朝中也好謀取,真是野心不小!”
“這麽說,梁潤澤的妻子是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家的嫡親妹妹,而且這位張氏女名聲還不小?”張敏手指在炕桌上輕敲著,詢問道。
“正是,什麽指腹為婚,還不是看上吏部左侍郎張大人如今為崇禎看重,小人!”圖雅不屑的嗤之以鼻,“那張氏女的名聲,還不是裝模作樣得來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兩個都不是好東西!”
“這個張氏女,不簡單!”烏雲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正如格格所料,大戰過後,大明京師至邊關全部城建均毀損嚴重,百姓財物也被皇太極所帶的八旗軍劫掠一空,連房屋都焚毀了,雖然崇禎下令急調錢糧賑災,但國庫一向空閑,這一次即使加上崇禎的內帑銀子都緊緊巴巴,更何況還有邊關大軍要養、軍事隘口要建。於是,崇禎下旨借錢,號召朝中大臣募捐以度難關,隻可惜如格格所言,那些腦滿腸肥的官員個個都死扒著錢財不肯鬆手,幾乎集體作壁上觀,聖旨整整下了一個月,募集到的錢糧加起來還不到三百兩。就在這時候,吏部左侍郎張大人橫空出世,帶著據說是全部家當的五千兩,要捐給崇禎。”
烏雲頓了頓,嚴肅的接著說道:“可想而知,接到這筆錢的崇禎有多麽驚喜和感動。這位張大人也是聰明的,房屋田地一概賣了個幹淨不說,還對崇禎直言相告,這全部家當的五千兩裏麵還包含著嫡親妹妹的嫁妝和首飾,都是妹妹自願要求捐出來給皇帝和災民的。”
“感動也好,做典範也罷,反正崇禎是記住這一家子了,不但給了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張大人的妻子三品淑人的封號,還破格將這位張氏女封為縣主,由周皇後親下懿旨,把這一家子捧上了天。”圖雅氣唿唿的鼓著臉說道:“崇禎和周皇後都親口誇讚過的人,那名聲,嘖嘖,更何況還有一首詩流傳出來,更是讓那些百姓把這張氏女當成菩薩一般的善心人,據說還有人給她立長生牌位呢!”
“哦,”張敏興致勃勃的問道:“那詩呢?找出來看看。”
圖雅跑去翻找出底稿,正拿著密碼本翻譯著,烏雲則在一旁提醒張敏道:“格格,這位張氏女心機很深,著實不是一般人!你看她出現的時機,既在崇禎麵前落了好,又在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善良為民的印象,好一個忠君為國、念著百姓散盡家財的善心女子!據說,京城裏還流傳說這張氏女才貌出眾、性格堅毅,在家竟能將家丁護衛訓練成軍,巾幗之姿連其兄張大人都自歎不如,頗有昭公主1、冼夫人2之能,實乃女中豪傑!此番一舉成名天下知,背後定然所圖甚大!”
“就是,烏雲說的沒錯,好端端的,百姓怎麽會知道一個養在深閨的女子,名聲越大,隻怕野心也越大啊!”圖雅拿著翻譯好的詩,湊上前來說道:“格格,你看看這詩,此女萬萬不能小覷!”
“雖為女兒身,亦有報國誌;豈貪財寶重,圖惹品性輕。重利輕義處,因小失大時;國強民更富,國破家何在?”張敏接過圖雅手上的詩,輕聲念了出來。
看烏雲和圖雅一臉鄭重,張敏忍不住搖了搖頭,笑道:“你們還真沒看錯,溫盈一向是個有誌氣的。”
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攪得烏雲和圖雅頓時暈頭轉向。
“呃,格格,難道你認識這個張氏女?”圖雅暈暈乎乎的問道。
“是啊,我當然認識,她可是我專門派去大明的。”張敏一臉壞笑,最終還是對兩個忠心的侍女解釋道:“他那個所謂的哥哥——吏部左侍郎張予恆張大人你們也認識的,就是小時候老跟在孟賀屁股後麵的那個,小名叫石頭來著。”
“啊!”
“不是吧!”
烏雲和圖雅一臉震驚,兩個人扭頭對視了一眼,頓時覺得自己白為格格擔心了。
“格格,你真是太壞了!”圖雅生氣的嘟著嘴,對張敏說道:“原來你早就知道一切了,卻看著我和烏雲為你擔心著急,真是不厚道。”
“也怪咱們太笨了。”烏雲思量半晌,垂頭喪氣說道:“原來一切都是格格布的局啊,我算是看出來了,上前格格你親自去找如柳就是為了這個吧,還有那些不珍貴的環釵,最後都是給了那個張氏女做樣子去了是不是?”
“嗯,烏雲很聰明呀,這不都看出來了嘛。”張敏笑著給出答案,“沒錯,溫盈是我專門派到大明去的,梁潤澤也不小了,就算沒有這次賜婚,他也到了成婚的年紀。他要是有心娶別人,那是他的事。但是,在他還沒有表示出脫離咱們單幹的心思之前,所有的一切咱們都要準備好,梁潤澤是所有人在明麵上的首領,他的婚事不可謂不重要,若是讓來曆不明、底細不清的女人當了主母,那對咱們的大業可不是好事!”
“嗯,而且格格你還少說了一點。”迴過神來的圖雅笑眯眯的揶揄道:“那個溫盈可是格格你的人,這也算是格格你對梁公子的監視吧?嘻嘻!”
“咳!”張敏假咳了一聲,嚴肅道:“瞎說,沒有的事!這下子知道誤會梁潤澤了吧,我這都是為了咱們的大業著想,後續還有很多打算呢,你可別瞎猜啊。”
“哦!我錯啦,不該誤會梁公子。”圖雅偷笑,“不過格格,你怎麽耳朵有點紅了?”
“不跟你胡扯了,說正事。”張敏故作正經,“看來崇禎很是看重梁潤澤啊,賜字重飛,莫不是期望他成為又一個精忠報國的嶽飛?隻可惜大明之禍,除了後金這樣的外患,更在於腐敗的吏治啊!”
“是啊,天災加上人禍,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不造反哪裏還有活路呢?”烏雲也跟著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即便就是沒有後金侵略,這大明也沒有幾天了!大廈將傾,單靠一個嶽飛,可恢複不了社稷。”
“好在梁公子如今也過了明路,好歹也是名正言順的遊擊將軍了,這下子各種便利之下,咱們的基地會發展的更好的!”圖雅倒很是樂觀的安慰烏雲,“有咱們格格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咦?”烏雲正打算迴話,突然隨身攜帶的傳訊玉簡微微震動了一下,拿出玉簡,烏雲連忙用手指靈活的做出幾個怪異的手勢將禁製了解開來。
一打開禁製,所有人就看見玉簡上漸漸浮現出幾個大字:“(+++急)魍——朝鮮平亂,阿敏生異心欲稱王!”
和烏雲、圖雅交換過眼神,看到烏雲和圖雅眼中的詫異,張敏壓下心中的震驚,緩緩的說道:“阿敏此舉一出,時局動蕩,隻怕這後金,又要有大事發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注釋:
1平陽昭公主,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
隋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決定起兵,他的地盤在山西邊境,手下兵力也不過萬把人,天天要麵對突厥的進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長安,身邊隻有一個次子李世民跟著。此時長安方麵立即下令拘捕李淵的家人。形勢危急,平陽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議,決定分頭行動,柴紹直奔太原,而平陽公主則在後方進行各種安排。她很快動身迴到鄠縣(的李氏莊園,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將當地的產業變賣,賑濟災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同時,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不但打敗了每一次進攻,而且勢如破竹,連續攻占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裏,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裏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公元617年9月,李淵主力渡過黃河進入關中,這時他很高興地看到他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接下來,平陽公主挑選了一萬多精兵與李世民會師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長安。
長安之戰後,平陽公主的事跡就不再見於史籍。直到6年之後的唐高祖武德六年2月初,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會記上這一筆,還主要是由於她的葬禮與眾不同,是以軍禮下葬的。李淵按照諡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諡平陽公主為 “昭”。這就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平陽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
2冼夫人,原名冼英,幼名百合,廣東高涼人,後嫁於當時的高涼太守馮寶。善於結識英雄豪傑,在參與平定侯景叛亂中結識後來的陳朝先主陳霸先,並認定他是平定亂世之人,冼夫人協助陳霸先擒殺李遷仕。梁朝論平叛功,冊封冼夫人為“保護侯夫人”。後陳霸先稱帝,陳永定二年,馮寶卒,嶺南大亂,冼夫人平定亂局,被冊封為石龍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嶺南數郡共舉冼夫人為主,尊為“聖母”。後冼夫人率領嶺南民眾歸附,隋朝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後追諡“誠敬夫人”。
冼夫人曆經梁、陳、隋三朝約80年,其軍事、政法活動橫跨南越10餘州。她生逢全國時局最混亂之時,作為南越首領,擁有自己龐大的武裝力量,並且深得民心,完全具備割據稱雄的條件,卻始終致力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她一生不遺餘力地協助朝延剪除地方割據勢力。懲治貪官汙吏,革除社會陋習,以促進民族融合和推動社會文明進程。她事國以忠,親民以德,行政以仁,治兵以義,因此恩播百越,威震南天,而深受人民愛戴,屢得皇朝褒揚。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民族團結盡心盡力,成為南朝梁、陳及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麵的主要支柱,為嶺南地區社會相對百年的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冼夫人的曆史功績和思想文化,於國內乃至世界都有很大影響,在廣東曆史版圖中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曆來都得到很高的評價。自六朝梁陳至明清皇朝先後給予冊諡之外,還有如唐魏征、宋蘇軾、明李東陽、清王士楨等名人給予作記與歌頌。在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冼廟時,盛讚她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稱她為“我輩後人永遠學習的楷模。”
咳咳,那什麽,我的信譽已經木有下限了,節操碎了一地,捂臉~
用平陽昭公主和冼夫人是有深意的,大家可以猜猜看喲~~
這一章埋了很多伏筆喲,看大家能全部揪出來不?
一開始說到小梁變心了,有木有騙到大家呢?
張敏派溫盈去大明塑造出一個張氏女,又會對劇情起到什麽影響?
張敏對圖雅說後續還有很多打算,是想幹什麽呢?
阿敏這家夥,本來皇太極就很看不順眼了,還敢在朝鮮稱王,他又會怎麽樣?(阿敏這二貨準備在朝鮮稱王可不是我編的,曆史上就有這麽一出喲!)
趁著阿敏稱王的東風,多爾袞、多鐸和豪格等後金眾人又會這麽做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啦啦啦
求留言求包養喲,打滾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