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濁酒灑碑祭英靈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作者:默默無聞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冷風如刀,裹挾著枯葉,在曹操的陵墓前瘋狂肆虐。
他身披縞素,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孤寂,單薄的身軀仿佛隨時會被這凜冽的寒風吞噬。
月光慘白,映照著他眼角的皺紋,每一道都刻著歲月的痕跡,以及深深的疲憊。
他立於陵前,聽著風聲在耳邊唿嘯,心中百感交集,思緒如同這滿地的落葉,紛亂無章。
遠處,不時傳來幾聲夜梟的哀鳴,更添了幾分淒涼。
他抬手,撫摸著冰冷的墓碑,指尖傳來的涼意,仿佛直達心底。
此刻,他不再是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而隻是一個失去了親人的普通人,在無盡的黑夜中,感受著孤寂與無奈。
與此同時,荊州宛城外,旌旗獵獵,戰馬嘶鳴。
諸葛誌率領的北伐大軍,曆經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這裏。
劉備早已在此等候,他看著風塵仆仆的將士們,臉上帶著一絲欣慰。
然而,當他聽聞周瑜背叛的消息時,臉上的欣慰瞬間被震驚和憤怒所取代,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手背青筋暴起。
他難以置信,那個曾經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盟友,竟然會做出如此背信棄義的事情,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般,難以遏製。
“周瑜!他竟敢如此!”劉備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怒火中燒。
他環顧四周,看到的盡是茫然和擔憂的臉龐。
他知道,周瑜的背叛,無疑給他們的北伐大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時,軍中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士兵們竊竊私語,議論紛紛,不安的情緒在空氣中蔓延。
這時,一個傳令兵匆匆趕來,神色慌張,抱拳說道:“報!諸葛軍師,軍中探子來報,江東水師已在集結,恐有異動!”
劉備臉色鐵青,他看了看身旁的諸葛誌和諸葛亮,又看向一旁沉默的馬超,心中思緒翻湧。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緩緩說道:“此事非同小可,諸位,隨我進營帳,一同商議對策。”說罷,他轉身,大步走向營帳,背影略顯蹣跚。
眾人見狀,紛紛跟上,心中皆是沉重。
營帳內,燭火跳躍,映照著眾人凝重的麵龐。
劉備的目光在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之間遊移,最終停留在諸葛誌身上。
他沉聲道:“孔明,此事你如何看?”
諸葛亮輕搖羽扇,眉頭緊鎖,“周瑜背盟,雖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江東向來與我軍貌合神離,此番背叛,無非是為自保,欲從中牟利罷了。”他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無奈。
諸葛誌微微頷首,目光如炬,語氣堅毅,“兄長所言極是。周瑜此舉,雖令我軍陷入被動,然並非無解。眼下最要緊的,是穩住軍心,切莫自亂陣腳。”他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江東方向,“江東水師雖強,然我軍並非毫無勝算。周瑜此人,素來驕縱,必輕敵冒進。”
劉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他看向馬超,問道:“孟起,你可有良策?”
馬超濃眉緊鎖,身上散發著一股冷冽的殺氣,“末將願領兵,直搗江東。周瑜此等背信棄義之徒,當以鐵血手段將其鎮壓!”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股不可撼動的決心。
帳內氣氛一時凝滯,仿佛空氣都凝結成了冰。
諸葛誌抬手,製止了馬超的請戰,“孟起將軍稍安勿躁,貿然出兵,正中周瑜下懷。眼下,我軍首要任務是盡快攻下宛城,穩定後方,方可與江東一戰。”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我有一計,可暫時化解江東之危。隻需如此這般……” 諸葛誌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句話都帶著千鈞之力。
他仔細地向眾人分析戰局,部署應對之策。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讓在場的眾人無不點頭稱是。
劉備聽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他眼中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好!就依孔明之計!”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傳令下去,各部整頓兵馬,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眾將領命,紛紛起身,心中戰意再次被點燃。
他們快步走出營帳,帳外的寒風吹拂著他們的臉龐,卻無法冷卻他們心中沸騰的熱血。
與此同時,曹操在陵墓前,久久佇立。
夜風唿嘯,吹得他身上的縞素獵獵作響。
他緩緩舉起手中的酒樽,杯中酒液映著慘淡的月光,顯得格外冰冷。
他望著遠方,他麵色凝重,肅穆地將酒樽舉至唇邊,卻遲遲沒有喝下。
夜風裹挾著嗚咽,如泣如訴,吹得曹操身上素縞獵獵作響。
他舉著酒樽,動作緩慢而凝重,仿佛那不是一樽濁酒,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份無法卸下的重擔。
月光慘白,映照在他肅穆的臉上,更顯出他內心的壓抑與悲涼。
他緩緩傾斜酒樽,醇厚的酒液帶著歲月的痕跡,灑在冰冷的墓碑前,瞬間被泥土吸收。
酒液入土,化作無聲的祭奠,卻無法撫平他心中的傷痕。
曹操的眼神裏,悲痛如潮水般湧現,那是一種混合著懊悔與哀傷的複雜情緒,沉重得令人窒息。
他想起了曹昂,那個為了掩護自己而英勇犧牲的兒子。
宛城之戰,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麵,如烙印般刻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火光衝天,戰馬嘶鳴,兵刃交擊,還有曹昂年輕的麵龐上,那決絕而無畏的神情。
那一刻,他失去了兒子,也失去了作為父親的驕傲。
他緊緊握著酒樽,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閉上眼,仿佛要將所有的痛苦都鎖在眼瞼之下。
他想到了曹昂臨死前的呐喊,那一聲聲“父親!快走!”還清晰地迴響在耳邊,仿佛就在昨日,撕裂著他的心房。
那一刻,他不是統帥三軍的梟雄,而是一個失去愛子的父親,心中滿是錐心的愧疚與無力。
他再次睜開眼,眼中的哀傷,已經化作了一種更加堅定的東西。
他掃視著眼前這一片片冰冷的墓碑,上麵刻著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名字,他們為了他,為了曹魏的霸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胸腔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這豪情中夾雜著悲痛,更夾雜著複仇的決心,他要用勝利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卻又覺得言語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最終,他隻是沉默地舉起酒樽,將剩餘的濁酒一飲而盡。
苦澀的酒液滑過喉嚨,仿佛一把利刃,劃開他的胸膛,將痛苦和迴憶,再次清晰地暴露出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悲痛都咽下。
他放下酒樽,那空蕩蕩的酒樽,似乎也在無聲地訴說著無盡的哀傷。
他轉身,望向遠方,那裏是戰場,那裏是硝煙,那裏也是他未來的方向。
他忽然又想到典韋……
夜風嗚咽,似有無數亡魂在低泣,裹挾著曹操身上素縞的衣袂獵獵作響。
他放下空蕩蕩的酒樽,指尖還殘留著酒液的冰涼,仿佛觸碰到了亡者的溫度,心中更是空落落的。
他閉上眼,腦海中,典韋那魁梧的身影再次浮現。
宛城鏖戰,他為護自己周全,浴血奮戰,最後力竭而亡,那聲聲嘶吼猶在耳畔,震得他耳膜生疼。
他歎息一聲,這歎息沉重而無奈,既是對典韋的悼念,也是對自身無能的自責。
他曾視典韋為左膀右臂,如今卻陰陽兩隔,如何不令他悲戚?
他緩緩睜開眼,月光依舊慘白,映照著他滿是滄桑的麵容。
突然,一個稚嫩的笑臉闖入他的腦海,那是曹衝,他的愛子。
曹衝天資聰穎,深得他喜愛,卻被人暗算,慘遭毒殺。
那時的他,悲痛欲絕,恨不得手刃兇手,為愛子報仇。
如今,每每想起,心中仍如刀絞般疼痛。
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一股錐心的悲愴湧上心頭,讓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一座座冰冷的墓碑,這些是他曾經的戰友,是他麾下的猛將。
夏侯淵,那個跟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將,勇猛無畏,卻隕落在了趙雲的槍下。
每當想起此事,他心中便升騰起一股不甘,趙雲的勇猛讓他忌憚,而夏侯淵的死更讓他感到痛惜,他發誓,一定要讓趙雲付出代價,為夏侯淵報仇雪恨!
遠處,傳來隱約的夜梟啼鳴,淒厲而悲涼,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人世間的無常。
曹操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腦海中浮現出許昌的亂象,曹真和曹洪在許昌之亂中戰死沙場,他攥緊了拳頭,眼中哀愁更甚。
他轉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主公……”身後傳來低低的唿喚聲,曹操的腳步頓了頓。
曹操緩緩迴頭,隻見荀彧立於身後,麵色凝重。
夜風吹動荀彧的長衫,更襯得他身形消瘦。
曹操的”
荀彧躬身行禮,語氣低沉:“臣憂心主公,特來探望。”
曹操苦笑一聲,指著眼前的一片墓碑,聲音嘶啞:“你看,他們都走了,都離我而去了……”
他腦海中浮現出曹彰、許褚在與劉備交鋒中戰死的場景。
曹彰,他勇猛過人,如同猛虎下山,卻最終倒在了敵軍的刀下。
許褚,他忠心耿耿,護衛自己多年,卻也未能幸免於難。
想到這裏,曹操的眼眶濕潤了,滾燙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滿是風霜的臉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墓碑上,仿佛在祭奠著逝去的英魂。
他緊緊地閉上雙眼,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不讓淚水繼續流淌。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睜開眼時,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望著一個個墓碑,心中默默細數著逝去的忠勇將士。
他們都是為了他,為了曹魏的霸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夜風唿嘯,吹得墓碑旁的鬆柏發出陣陣嗚咽,仿佛在為逝去的英雄們悲鳴。
曹操的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站在墓碑前久久凝視,身影略顯孤單。
“主公,夜深了,保重龍體……”荀彧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這片寂靜。
曹操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轉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一步一步,堅定而沉重。
“主公,等等……”荀彧突然出聲,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
夜風依舊嗚咽,裹挾著寒意,如同一把把冰冷的刀刃,割裂著曹操的肌膚,更刺痛著他那顆飽經滄桑的心。
他站在墓碑前,久久凝視著那一片片沉默的石碑,月光之下,它們像是一個個張著大嘴的深淵,吞噬著他的過去,他的榮耀,他的親人,還有他的將士。
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落寞,仿佛被整個世界所拋棄,隻剩他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這荒涼的墓地,守著一堆冰冷的石頭。
他緊緊地握起拳頭,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仿佛要將所有的懊惱與悔恨都攥在手裏。
那一場場的戰爭,一次次的失利,如同電影般在他腦海中迴放。
宛城之敗,折損愛子曹昂、猛將典韋,以及無數將士,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恨自己不夠強大,不能保護好他所珍視的一切,恨自己決策失誤,讓這些忠勇之士血灑疆場。
每當想起這些,他的心就像被一把把鈍刀反複淩遲,疼得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一座座墓碑,每一塊都刻著熟悉的名字,每一塊都代表著一個鮮活的生命。
夏侯淵、曹洪、曹真、曹彰、許褚……
這些人,曾經是他最信任的兄弟,最得力的助手,如今卻隻能長眠於此。
他迴想起與他們並肩作戰的往昔,那些歡聲笑語,那些浴血奮戰,都曆曆在目,卻都已成為了過眼雲煙。
他心中充滿了惆悵,一種無法言喻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地湧來。
他迎著凜冽的寒風,在墓碑前佇立良久,素縞的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為亡魂哀鳴。
他不知道,接下來,他將如何麵對這殘酷的局勢?
如何麵對諸葛誌的步步緊逼?
又將走向何方?
他的內心充滿了凝重,也充滿了茫然。
他似乎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前方的道路,被重重迷霧所籠罩,讓他看不清方向,也看不到希望。
“主公……”荀彧的唿喚再次響起,打破了這片死寂。
曹操沒有迴應,隻是緩慢地轉過身,背對著那些冰冷的墓碑。
他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如同被冰水澆灌一般,讓他渾身都止不住地顫抖。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激蕩的情緒,緩緩地說道:“文若,你……”
他身披縞素,在夜色中顯得格外孤寂,單薄的身軀仿佛隨時會被這凜冽的寒風吞噬。
月光慘白,映照著他眼角的皺紋,每一道都刻著歲月的痕跡,以及深深的疲憊。
他立於陵前,聽著風聲在耳邊唿嘯,心中百感交集,思緒如同這滿地的落葉,紛亂無章。
遠處,不時傳來幾聲夜梟的哀鳴,更添了幾分淒涼。
他抬手,撫摸著冰冷的墓碑,指尖傳來的涼意,仿佛直達心底。
此刻,他不再是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而隻是一個失去了親人的普通人,在無盡的黑夜中,感受著孤寂與無奈。
與此同時,荊州宛城外,旌旗獵獵,戰馬嘶鳴。
諸葛誌率領的北伐大軍,曆經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這裏。
劉備早已在此等候,他看著風塵仆仆的將士們,臉上帶著一絲欣慰。
然而,當他聽聞周瑜背叛的消息時,臉上的欣慰瞬間被震驚和憤怒所取代,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手背青筋暴起。
他難以置信,那個曾經與他們並肩作戰的盟友,竟然會做出如此背信棄義的事情,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般,難以遏製。
“周瑜!他竟敢如此!”劉備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怒火中燒。
他環顧四周,看到的盡是茫然和擔憂的臉龐。
他知道,周瑜的背叛,無疑給他們的北伐大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時,軍中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士兵們竊竊私語,議論紛紛,不安的情緒在空氣中蔓延。
這時,一個傳令兵匆匆趕來,神色慌張,抱拳說道:“報!諸葛軍師,軍中探子來報,江東水師已在集結,恐有異動!”
劉備臉色鐵青,他看了看身旁的諸葛誌和諸葛亮,又看向一旁沉默的馬超,心中思緒翻湧。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緩緩說道:“此事非同小可,諸位,隨我進營帳,一同商議對策。”說罷,他轉身,大步走向營帳,背影略顯蹣跚。
眾人見狀,紛紛跟上,心中皆是沉重。
營帳內,燭火跳躍,映照著眾人凝重的麵龐。
劉備的目光在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之間遊移,最終停留在諸葛誌身上。
他沉聲道:“孔明,此事你如何看?”
諸葛亮輕搖羽扇,眉頭緊鎖,“周瑜背盟,雖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江東向來與我軍貌合神離,此番背叛,無非是為自保,欲從中牟利罷了。”他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無奈。
諸葛誌微微頷首,目光如炬,語氣堅毅,“兄長所言極是。周瑜此舉,雖令我軍陷入被動,然並非無解。眼下最要緊的,是穩住軍心,切莫自亂陣腳。”他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江東方向,“江東水師雖強,然我軍並非毫無勝算。周瑜此人,素來驕縱,必輕敵冒進。”
劉備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他看向馬超,問道:“孟起,你可有良策?”
馬超濃眉緊鎖,身上散發著一股冷冽的殺氣,“末將願領兵,直搗江東。周瑜此等背信棄義之徒,當以鐵血手段將其鎮壓!”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股不可撼動的決心。
帳內氣氛一時凝滯,仿佛空氣都凝結成了冰。
諸葛誌抬手,製止了馬超的請戰,“孟起將軍稍安勿躁,貿然出兵,正中周瑜下懷。眼下,我軍首要任務是盡快攻下宛城,穩定後方,方可與江東一戰。”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人,繼續說道:“我有一計,可暫時化解江東之危。隻需如此這般……” 諸葛誌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句話都帶著千鈞之力。
他仔細地向眾人分析戰局,部署應對之策。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讓在場的眾人無不點頭稱是。
劉備聽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他眼中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好!就依孔明之計!”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傳令下去,各部整頓兵馬,明日一早,全力攻城!”
眾將領命,紛紛起身,心中戰意再次被點燃。
他們快步走出營帳,帳外的寒風吹拂著他們的臉龐,卻無法冷卻他們心中沸騰的熱血。
與此同時,曹操在陵墓前,久久佇立。
夜風唿嘯,吹得他身上的縞素獵獵作響。
他緩緩舉起手中的酒樽,杯中酒液映著慘淡的月光,顯得格外冰冷。
他望著遠方,他麵色凝重,肅穆地將酒樽舉至唇邊,卻遲遲沒有喝下。
夜風裹挾著嗚咽,如泣如訴,吹得曹操身上素縞獵獵作響。
他舉著酒樽,動作緩慢而凝重,仿佛那不是一樽濁酒,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份無法卸下的重擔。
月光慘白,映照在他肅穆的臉上,更顯出他內心的壓抑與悲涼。
他緩緩傾斜酒樽,醇厚的酒液帶著歲月的痕跡,灑在冰冷的墓碑前,瞬間被泥土吸收。
酒液入土,化作無聲的祭奠,卻無法撫平他心中的傷痕。
曹操的眼神裏,悲痛如潮水般湧現,那是一種混合著懊悔與哀傷的複雜情緒,沉重得令人窒息。
他想起了曹昂,那個為了掩護自己而英勇犧牲的兒子。
宛城之戰,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麵,如烙印般刻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火光衝天,戰馬嘶鳴,兵刃交擊,還有曹昂年輕的麵龐上,那決絕而無畏的神情。
那一刻,他失去了兒子,也失去了作為父親的驕傲。
他緊緊握著酒樽,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閉上眼,仿佛要將所有的痛苦都鎖在眼瞼之下。
他想到了曹昂臨死前的呐喊,那一聲聲“父親!快走!”還清晰地迴響在耳邊,仿佛就在昨日,撕裂著他的心房。
那一刻,他不是統帥三軍的梟雄,而是一個失去愛子的父親,心中滿是錐心的愧疚與無力。
他再次睜開眼,眼中的哀傷,已經化作了一種更加堅定的東西。
他掃視著眼前這一片片冰冷的墓碑,上麵刻著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名字,他們為了他,為了曹魏的霸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胸腔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這豪情中夾雜著悲痛,更夾雜著複仇的決心,他要用勝利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麽,卻又覺得言語是如此的蒼白無力。
最終,他隻是沉默地舉起酒樽,將剩餘的濁酒一飲而盡。
苦澀的酒液滑過喉嚨,仿佛一把利刃,劃開他的胸膛,將痛苦和迴憶,再次清晰地暴露出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悲痛都咽下。
他放下酒樽,那空蕩蕩的酒樽,似乎也在無聲地訴說著無盡的哀傷。
他轉身,望向遠方,那裏是戰場,那裏是硝煙,那裏也是他未來的方向。
他忽然又想到典韋……
夜風嗚咽,似有無數亡魂在低泣,裹挾著曹操身上素縞的衣袂獵獵作響。
他放下空蕩蕩的酒樽,指尖還殘留著酒液的冰涼,仿佛觸碰到了亡者的溫度,心中更是空落落的。
他閉上眼,腦海中,典韋那魁梧的身影再次浮現。
宛城鏖戰,他為護自己周全,浴血奮戰,最後力竭而亡,那聲聲嘶吼猶在耳畔,震得他耳膜生疼。
他歎息一聲,這歎息沉重而無奈,既是對典韋的悼念,也是對自身無能的自責。
他曾視典韋為左膀右臂,如今卻陰陽兩隔,如何不令他悲戚?
他緩緩睜開眼,月光依舊慘白,映照著他滿是滄桑的麵容。
突然,一個稚嫩的笑臉闖入他的腦海,那是曹衝,他的愛子。
曹衝天資聰穎,深得他喜愛,卻被人暗算,慘遭毒殺。
那時的他,悲痛欲絕,恨不得手刃兇手,為愛子報仇。
如今,每每想起,心中仍如刀絞般疼痛。
他緊握雙拳,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一股錐心的悲愴湧上心頭,讓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一座座冰冷的墓碑,這些是他曾經的戰友,是他麾下的猛將。
夏侯淵,那個跟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將,勇猛無畏,卻隕落在了趙雲的槍下。
每當想起此事,他心中便升騰起一股不甘,趙雲的勇猛讓他忌憚,而夏侯淵的死更讓他感到痛惜,他發誓,一定要讓趙雲付出代價,為夏侯淵報仇雪恨!
遠處,傳來隱約的夜梟啼鳴,淒厲而悲涼,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人世間的無常。
曹操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腦海中浮現出許昌的亂象,曹真和曹洪在許昌之亂中戰死沙場,他攥緊了拳頭,眼中哀愁更甚。
他轉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主公……”身後傳來低低的唿喚聲,曹操的腳步頓了頓。
曹操緩緩迴頭,隻見荀彧立於身後,麵色凝重。
夜風吹動荀彧的長衫,更襯得他身形消瘦。
曹操的”
荀彧躬身行禮,語氣低沉:“臣憂心主公,特來探望。”
曹操苦笑一聲,指著眼前的一片墓碑,聲音嘶啞:“你看,他們都走了,都離我而去了……”
他腦海中浮現出曹彰、許褚在與劉備交鋒中戰死的場景。
曹彰,他勇猛過人,如同猛虎下山,卻最終倒在了敵軍的刀下。
許褚,他忠心耿耿,護衛自己多年,卻也未能幸免於難。
想到這裏,曹操的眼眶濕潤了,滾燙的淚水奪眶而出,順著滿是風霜的臉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墓碑上,仿佛在祭奠著逝去的英魂。
他緊緊地閉上雙眼,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不讓淚水繼續流淌。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睜開眼時,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他望著一個個墓碑,心中默默細數著逝去的忠勇將士。
他們都是為了他,為了曹魏的霸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夜風唿嘯,吹得墓碑旁的鬆柏發出陣陣嗚咽,仿佛在為逝去的英雄們悲鳴。
曹操的衣袂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站在墓碑前久久凝視,身影略顯孤單。
“主公,夜深了,保重龍體……”荀彧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這片寂靜。
曹操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轉身,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一步一步,堅定而沉重。
“主公,等等……”荀彧突然出聲,語氣中帶著一絲猶豫。
夜風依舊嗚咽,裹挾著寒意,如同一把把冰冷的刀刃,割裂著曹操的肌膚,更刺痛著他那顆飽經滄桑的心。
他站在墓碑前,久久凝視著那一片片沉默的石碑,月光之下,它們像是一個個張著大嘴的深淵,吞噬著他的過去,他的榮耀,他的親人,還有他的將士。
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落寞,仿佛被整個世界所拋棄,隻剩他一人,孤零零地站在這荒涼的墓地,守著一堆冰冷的石頭。
他緊緊地握起拳頭,指甲深深地掐入掌心,仿佛要將所有的懊惱與悔恨都攥在手裏。
那一場場的戰爭,一次次的失利,如同電影般在他腦海中迴放。
宛城之敗,折損愛子曹昂、猛將典韋,以及無數將士,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
他恨自己不夠強大,不能保護好他所珍視的一切,恨自己決策失誤,讓這些忠勇之士血灑疆場。
每當想起這些,他的心就像被一把把鈍刀反複淩遲,疼得他幾乎無法唿吸。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一座座墓碑,每一塊都刻著熟悉的名字,每一塊都代表著一個鮮活的生命。
夏侯淵、曹洪、曹真、曹彰、許褚……
這些人,曾經是他最信任的兄弟,最得力的助手,如今卻隻能長眠於此。
他迴想起與他們並肩作戰的往昔,那些歡聲笑語,那些浴血奮戰,都曆曆在目,卻都已成為了過眼雲煙。
他心中充滿了惆悵,一種無法言喻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地湧來。
他迎著凜冽的寒風,在墓碑前佇立良久,素縞的衣衫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為亡魂哀鳴。
他不知道,接下來,他將如何麵對這殘酷的局勢?
如何麵對諸葛誌的步步緊逼?
又將走向何方?
他的內心充滿了凝重,也充滿了茫然。
他似乎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前方的道路,被重重迷霧所籠罩,讓他看不清方向,也看不到希望。
“主公……”荀彧的唿喚再次響起,打破了這片死寂。
曹操沒有迴應,隻是緩慢地轉過身,背對著那些冰冷的墓碑。
他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如同被冰水澆灌一般,讓他渾身都止不住地顫抖。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激蕩的情緒,緩緩地說道:“文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