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江東要求和?晚了!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作者:默默無聞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旌旗變換,指向南方的荊州。
北伐大軍,曾經氣勢如虹,如今卻彌漫著低沉的氛圍。
將士們不解,疑惑寫在臉上,竊竊私語在隊伍中蔓延開來。
長安唾手可得,為何突然轉向?
北伐的榮耀,仿佛成了泡影,壓抑感如同陰雲般籠罩著每一個人。
急促的馬蹄聲敲打著幹燥的大地,揚起漫天塵土。
日夜兼程的急行軍,讓將士們的疲憊不堪。
盔甲摩擦的金屬聲,如同歎息般在風中飄蕩。
幹糧的粗糲,在口中如同嚼蠟,難以下咽。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圍坐在桌案前,眉頭緊鎖,目光交織。
桌上的地圖,荊州被重重圈起,鮮紅的標記如同滴血的傷口。
“周瑜為何背叛?這其中必有隱情。”諸葛誌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他手指輕敲著桌麵,一下一下,如同敲擊著眾人的心弦。
諸葛亮手持羽扇,輕輕搖動,目光深邃。
“兄長,周瑜此人,心高氣傲,赤壁之戰,他居功至偉……”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著措辭,帳內寂靜無聲,隻有風吹動帳簾的獵獵聲。
馬超握緊拳頭,指節泛白。
“難道是嫉妒兄長的功績?如此小人行徑!”他語氣中帶著憤怒,仿佛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諸葛誌搖了搖頭,“不,事情恐怕沒那麽簡單……” 他抬頭看向諸葛亮,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亮弟,你還記得赤壁之戰後……”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兄長是指周瑜對功勞分配的不滿?的確,赤壁之戰後,周瑜被孫權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而兄長卻執掌荊州大部分地區,這或許在他心中埋下了芥蒂。” 諸葛亮的聲音平靜,卻如同驚雷般在帳內炸響。
將士們的不解,似乎找到了一個出口,議論聲再次響起,隻是這次,多了幾分恍然。
諸葛誌點點頭,表情嚴肅認真, “正是如此。周瑜自視甚高,認為赤壁之戰,他是首功,而我不過是錦上添花。如今我執掌荊州,在他看來,是奪了他應得的榮耀。”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荊州的位置,“荊州乃戰略要地,連接南北,進可攻退可守。周瑜覬覦此地已久,欲奪取荊州,增強江東實力。”他說話時,眼神堅定,仿佛能洞穿一切陰謀詭計。
馬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周瑜這小人,竟有如此野心!”他握緊的拳頭,似乎要將周瑜捏碎。
帳內氣氛再次凝重,將士們意識到,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諸葛亮眉頭緊鎖,羽扇搖動的速度加快了幾分。
“兄長,還有一點,不得不防。”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圖上,“曹操詭計多端,他會不會從中作梗,挑撥離間?”
諸葛誌沉吟片刻,“亮弟所言極是。曹操深知我們與江東聯盟的重要性,他定會想方設法破壞這層關係。”他走到桌案前,拿起桌上的茶杯,卻並未飲用,隻是輕輕摩挲著杯壁,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周瑜性情高傲,容易衝動,如果曹操派人挑撥,說我等對江東不利,他很可能會信以為真……”
帳內陷入一片死寂,隻有風吹動帳簾的聲音,如同鬼魅般嗚咽。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三人陷入沉思,懸念如同蛛網般在帳內蔓延。
諸葛誌將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來人!”
諸葛誌下令道:“速召周瑜使者,我要親自問個明白!”話音剛落,便有一名侍衛匆匆應聲而入,片刻後引了一名麵容憔悴的使者至帳中。
使者見到諸葛誌,連忙跪拜道:“諸葛軍師,小人乃周瑜麾下使者,奉命前來……”
諸葛誌打斷他,語氣嚴厲:“你家都督為何突然翻臉,不僅撕毀盟約,還暗中與曹操勾結?”
使者麵露難色,聲音顫抖:“軍師明鑒,周瑜都督並非自願,實是中了曹操的奸計。曹操派人頻繁向江東進言,誣陷諸葛軍師有意吞並江東,挑撥孫權對您的信任,都督不得不如此。”
諸葛誌沉吟片刻,眉頭緊鎖。
他轉身對諸葛亮說道:“亮弟,你立即派人前往江東,務必與孫權當麵談判,化解這場危機。江東若失,我軍將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諸葛亮點頭應道:“兄長放心,小弟定會竭力說服孫權。”
諸葛誌目光堅定,轉向馬超:“孟起,你率一隊精騎,護送諸葛先生安全抵達江東。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馬超點頭道:“軍師放心,馬超定不辱使命。”他心中的怒火並未消退,但此刻已無暇多想,隻得先完成任務。
諸葛誌轉頭看向關羽和張飛,語氣凝重:“雲長、翼德,你們即刻迴荊州,加強防禦。周瑜若攻來,務必堅守城池,等待援軍。”
關羽拱手應道:“諾,軍師放心,關羽定會守住荊州!”張飛則拍了拍胸膛,豪氣幹雲:“軍師,張飛願為大哥擋下一切風雨!”
諸葛誌點了點頭,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這場危機遠未結束,曹操的鬼蜮伎倆定不會輕易收手。
他抬手示意將士們退下,帳內再次恢複了寧靜。
諸葛誌獨自站在帳中,望著帳外漸暗的天色,心中暗自思量。
一陣冷風吹來,帳簾隨風擺動,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緊了緊身上戰袍,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口中輕聲自語:“周瑜,你若真敢來,我定不會讓你輕易得逞。”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出帳外,目光如炬,步履堅定地走向營寨,心中已有了決斷。
諸葛誌走出營帳,凜冽的寒風裹挾著沙礫拍打在他堅毅的麵龐上,他眯起眼,遠眺著荊州方向,心中戰意洶湧。
他轉身,對著傳令兵沉聲道:“傳我將令,全軍即刻拔營,目標荊州!”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劍,劃破了營地的沉寂。
號角聲嗚咽而起,低沉而渾厚,如同一頭沉睡的雄獅被驚醒,開始發出陣陣咆哮。
將士們動作迅速,卸營紮營,一切井然有序。
一麵麵戰旗獵獵作響,如同燃燒的火焰,在風中舞動,昭示著即將到來的鐵血征伐。
諸葛誌跨上戰馬,銀甲在昏暗的暮色中閃爍著點點寒光,他手持韁繩,眼神銳利如鷹隼,掃視著整裝待發的將士們,一股強大的氣場瞬間籠罩全場。
馬蹄聲如驟雨般響起,震得大地微微顫抖,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營地。
諸葛誌一馬當先,身後的將士緊隨其後,猶如一條奔騰咆哮的巨龍,向著荊州方向疾馳而去。
道路兩旁,樹木被秋風吹得瑟瑟發抖,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肅殺之氣。
諸葛誌能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怒火正在胸腔中熊熊燃燒,周瑜的背叛,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中,讓他無法平靜。
馬超策馬緊隨諸葛誌,他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怒意。
他迴想起當初與周瑜把酒言歡的場景,耳邊迴蕩著周瑜豪邁的笑聲。
而今,昔日盟友卻變成仇敵,這種反差讓他心中的怒火難以遏製。
他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下一刻就要衝殺出去,將周瑜撕成碎片。
風中,似乎都夾雜著馬超壓抑的憤怒,空氣變得粘稠而沉重。
沿途,不斷有斥候傳來消息,周瑜率領的江東大軍正步步逼近荊州。
每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馬超心中的怒火便加劇一分。
他感覺周圍的一切都被仇恨籠罩,戰馬的嘶鳴,兵器的碰撞,乃至樹葉的沙沙聲,都變成了嘲諷的音符,一遍又一遍地刺激著他。
諸葛誌也感受到了馬超的憤怒,但他並沒有阻止,因為他自己也同樣怒火中燒。
隻是,他比馬超更懂得隱忍,更懂得將怒火化為戰鬥的動力。
他深知,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製定周密的作戰計劃,才能將周瑜徹底擊敗。
他們沉默著,繼續朝著荊州疾馳。
心中都默默發誓,要讓周瑜為他的背叛,付出血的代價。
馬超策馬靠近諸葛誌,沉聲道:“軍師,此仇不報,我馬超誓不為人!”他語氣中的殺意如同寒冰,令人不寒而栗。
諸葛誌目光如炬,看向遠方,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攥緊了手中的韁繩。
馬蹄聲疾,如驚雷般劃破寂靜的夜空。
諸葛誌與馬超並轡而行,周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馬超怒目圓睜,手中長槍緊握,指節泛白,仿佛要將這滿腔的怒火傾瀉而出。
他咬牙切齒道:“軍師,周瑜小兒背信棄義,此等叛徒,當誅之!我馬超在此立誓,若不能手刃周瑜,定當自刎謝罪!”他語調鏗鏘,殺氣騰騰,如同嗜血的猛獸,隨時準備將敵人撕成碎片。
諸葛誌銀甲在月光下反射出點點寒光,他麵色沉靜如水,但眼中卻燃燒著熊熊怒火,那是對背叛者的刻骨仇恨。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都壓在胸腔之中,化為無盡的戰意。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直刺人心:“孟起,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此仇,我諸葛誌定當親手討迴。周瑜之輩,背盟棄義,必將付出血的代價!”他語氣平靜,卻蘊含著無窮的殺機,每一個字都像裹挾著冰霜,令人不寒而栗。
他們二人,一言一語,皆是殺意凜然,發誓要讓周瑜為他的背叛付出慘痛的代價。
然而,此刻的周瑜,對此卻渾然不知。
他站在江東水師的旗艦之上,迎著江風,意氣風發。
他遙望著荊州方向,臉上帶著一絲冷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在他看來,諸葛誌縱然足智多謀,也難逃他的算計。
他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等待著諸葛誌自投羅網。
“傳令下去,各部準備,明日一早,兵發荊州!”周瑜手一揮,氣吞山河,他的聲音在江麵上迴蕩,充滿了自信與野心。
他似乎已經看到諸葛誌兵敗如山倒,俯首稱臣的畫麵。
在他心中,這場戰爭,他早已勝券在握。
他全然不知,一場更加殘酷的複仇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即將吞噬一切。
夜色愈發深沉,荊州與江東的戰雲也愈發濃厚,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兩方人馬,各自懷揣著不同的心思,等待著決戰的到來。
而此時,遠在北方的曹操,卻身披喪服,獨自站在自己陵墓之前。
冷風唿嘯,卷起地上的枯葉,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他身形蕭瑟,如同風中殘燭……
北伐大軍,曾經氣勢如虹,如今卻彌漫著低沉的氛圍。
將士們不解,疑惑寫在臉上,竊竊私語在隊伍中蔓延開來。
長安唾手可得,為何突然轉向?
北伐的榮耀,仿佛成了泡影,壓抑感如同陰雲般籠罩著每一個人。
急促的馬蹄聲敲打著幹燥的大地,揚起漫天塵土。
日夜兼程的急行軍,讓將士們的疲憊不堪。
盔甲摩擦的金屬聲,如同歎息般在風中飄蕩。
幹糧的粗糲,在口中如同嚼蠟,難以下咽。
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圍坐在桌案前,眉頭緊鎖,目光交織。
桌上的地圖,荊州被重重圈起,鮮紅的標記如同滴血的傷口。
“周瑜為何背叛?這其中必有隱情。”諸葛誌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他手指輕敲著桌麵,一下一下,如同敲擊著眾人的心弦。
諸葛亮手持羽扇,輕輕搖動,目光深邃。
“兄長,周瑜此人,心高氣傲,赤壁之戰,他居功至偉……”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著措辭,帳內寂靜無聲,隻有風吹動帳簾的獵獵聲。
馬超握緊拳頭,指節泛白。
“難道是嫉妒兄長的功績?如此小人行徑!”他語氣中帶著憤怒,仿佛一頭被激怒的雄獅。
諸葛誌搖了搖頭,“不,事情恐怕沒那麽簡單……” 他抬頭看向諸葛亮,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亮弟,你還記得赤壁之戰後……”
諸葛亮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兄長是指周瑜對功勞分配的不滿?的確,赤壁之戰後,周瑜被孫權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而兄長卻執掌荊州大部分地區,這或許在他心中埋下了芥蒂。” 諸葛亮的聲音平靜,卻如同驚雷般在帳內炸響。
將士們的不解,似乎找到了一個出口,議論聲再次響起,隻是這次,多了幾分恍然。
諸葛誌點點頭,表情嚴肅認真, “正是如此。周瑜自視甚高,認為赤壁之戰,他是首功,而我不過是錦上添花。如今我執掌荊州,在他看來,是奪了他應得的榮耀。”他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著荊州的位置,“荊州乃戰略要地,連接南北,進可攻退可守。周瑜覬覦此地已久,欲奪取荊州,增強江東實力。”他說話時,眼神堅定,仿佛能洞穿一切陰謀詭計。
馬超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周瑜這小人,竟有如此野心!”他握緊的拳頭,似乎要將周瑜捏碎。
帳內氣氛再次凝重,將士們意識到,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諸葛亮眉頭緊鎖,羽扇搖動的速度加快了幾分。
“兄長,還有一點,不得不防。”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圖上,“曹操詭計多端,他會不會從中作梗,挑撥離間?”
諸葛誌沉吟片刻,“亮弟所言極是。曹操深知我們與江東聯盟的重要性,他定會想方設法破壞這層關係。”他走到桌案前,拿起桌上的茶杯,卻並未飲用,隻是輕輕摩挲著杯壁,眼神中閃過一絲寒光,“周瑜性情高傲,容易衝動,如果曹操派人挑撥,說我等對江東不利,他很可能會信以為真……”
帳內陷入一片死寂,隻有風吹動帳簾的聲音,如同鬼魅般嗚咽。
諸葛誌、諸葛亮和馬超三人陷入沉思,懸念如同蛛網般在帳內蔓延。
諸葛誌將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來人!”
諸葛誌下令道:“速召周瑜使者,我要親自問個明白!”話音剛落,便有一名侍衛匆匆應聲而入,片刻後引了一名麵容憔悴的使者至帳中。
使者見到諸葛誌,連忙跪拜道:“諸葛軍師,小人乃周瑜麾下使者,奉命前來……”
諸葛誌打斷他,語氣嚴厲:“你家都督為何突然翻臉,不僅撕毀盟約,還暗中與曹操勾結?”
使者麵露難色,聲音顫抖:“軍師明鑒,周瑜都督並非自願,實是中了曹操的奸計。曹操派人頻繁向江東進言,誣陷諸葛軍師有意吞並江東,挑撥孫權對您的信任,都督不得不如此。”
諸葛誌沉吟片刻,眉頭緊鎖。
他轉身對諸葛亮說道:“亮弟,你立即派人前往江東,務必與孫權當麵談判,化解這場危機。江東若失,我軍將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諸葛亮點頭應道:“兄長放心,小弟定會竭力說服孫權。”
諸葛誌目光堅定,轉向馬超:“孟起,你率一隊精騎,護送諸葛先生安全抵達江東。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馬超點頭道:“軍師放心,馬超定不辱使命。”他心中的怒火並未消退,但此刻已無暇多想,隻得先完成任務。
諸葛誌轉頭看向關羽和張飛,語氣凝重:“雲長、翼德,你們即刻迴荊州,加強防禦。周瑜若攻來,務必堅守城池,等待援軍。”
關羽拱手應道:“諾,軍師放心,關羽定會守住荊州!”張飛則拍了拍胸膛,豪氣幹雲:“軍師,張飛願為大哥擋下一切風雨!”
諸葛誌點了點頭,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這場危機遠未結束,曹操的鬼蜮伎倆定不會輕易收手。
他抬手示意將士們退下,帳內再次恢複了寧靜。
諸葛誌獨自站在帳中,望著帳外漸暗的天色,心中暗自思量。
一陣冷風吹來,帳簾隨風擺動,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緊了緊身上戰袍,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口中輕聲自語:“周瑜,你若真敢來,我定不會讓你輕易得逞。”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出帳外,目光如炬,步履堅定地走向營寨,心中已有了決斷。
諸葛誌走出營帳,凜冽的寒風裹挾著沙礫拍打在他堅毅的麵龐上,他眯起眼,遠眺著荊州方向,心中戰意洶湧。
他轉身,對著傳令兵沉聲道:“傳我將令,全軍即刻拔營,目標荊州!”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劍,劃破了營地的沉寂。
號角聲嗚咽而起,低沉而渾厚,如同一頭沉睡的雄獅被驚醒,開始發出陣陣咆哮。
將士們動作迅速,卸營紮營,一切井然有序。
一麵麵戰旗獵獵作響,如同燃燒的火焰,在風中舞動,昭示著即將到來的鐵血征伐。
諸葛誌跨上戰馬,銀甲在昏暗的暮色中閃爍著點點寒光,他手持韁繩,眼神銳利如鷹隼,掃視著整裝待發的將士們,一股強大的氣場瞬間籠罩全場。
馬蹄聲如驟雨般響起,震得大地微微顫抖,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營地。
諸葛誌一馬當先,身後的將士緊隨其後,猶如一條奔騰咆哮的巨龍,向著荊州方向疾馳而去。
道路兩旁,樹木被秋風吹得瑟瑟發抖,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肅殺之氣。
諸葛誌能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怒火正在胸腔中熊熊燃燒,周瑜的背叛,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中,讓他無法平靜。
馬超策馬緊隨諸葛誌,他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怒意。
他迴想起當初與周瑜把酒言歡的場景,耳邊迴蕩著周瑜豪邁的笑聲。
而今,昔日盟友卻變成仇敵,這種反差讓他心中的怒火難以遏製。
他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下一刻就要衝殺出去,將周瑜撕成碎片。
風中,似乎都夾雜著馬超壓抑的憤怒,空氣變得粘稠而沉重。
沿途,不斷有斥候傳來消息,周瑜率領的江東大軍正步步逼近荊州。
每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馬超心中的怒火便加劇一分。
他感覺周圍的一切都被仇恨籠罩,戰馬的嘶鳴,兵器的碰撞,乃至樹葉的沙沙聲,都變成了嘲諷的音符,一遍又一遍地刺激著他。
諸葛誌也感受到了馬超的憤怒,但他並沒有阻止,因為他自己也同樣怒火中燒。
隻是,他比馬超更懂得隱忍,更懂得將怒火化為戰鬥的動力。
他深知,此時此刻,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製定周密的作戰計劃,才能將周瑜徹底擊敗。
他們沉默著,繼續朝著荊州疾馳。
心中都默默發誓,要讓周瑜為他的背叛,付出血的代價。
馬超策馬靠近諸葛誌,沉聲道:“軍師,此仇不報,我馬超誓不為人!”他語氣中的殺意如同寒冰,令人不寒而栗。
諸葛誌目光如炬,看向遠方,沒有說話,隻是輕輕點了點頭,攥緊了手中的韁繩。
馬蹄聲疾,如驚雷般劃破寂靜的夜空。
諸葛誌與馬超並轡而行,周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馬超怒目圓睜,手中長槍緊握,指節泛白,仿佛要將這滿腔的怒火傾瀉而出。
他咬牙切齒道:“軍師,周瑜小兒背信棄義,此等叛徒,當誅之!我馬超在此立誓,若不能手刃周瑜,定當自刎謝罪!”他語調鏗鏘,殺氣騰騰,如同嗜血的猛獸,隨時準備將敵人撕成碎片。
諸葛誌銀甲在月光下反射出點點寒光,他麵色沉靜如水,但眼中卻燃燒著熊熊怒火,那是對背叛者的刻骨仇恨。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都壓在胸腔之中,化為無盡的戰意。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直刺人心:“孟起,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此仇,我諸葛誌定當親手討迴。周瑜之輩,背盟棄義,必將付出血的代價!”他語氣平靜,卻蘊含著無窮的殺機,每一個字都像裹挾著冰霜,令人不寒而栗。
他們二人,一言一語,皆是殺意凜然,發誓要讓周瑜為他的背叛付出慘痛的代價。
然而,此刻的周瑜,對此卻渾然不知。
他站在江東水師的旗艦之上,迎著江風,意氣風發。
他遙望著荊州方向,臉上帶著一絲冷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在他看來,諸葛誌縱然足智多謀,也難逃他的算計。
他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等待著諸葛誌自投羅網。
“傳令下去,各部準備,明日一早,兵發荊州!”周瑜手一揮,氣吞山河,他的聲音在江麵上迴蕩,充滿了自信與野心。
他似乎已經看到諸葛誌兵敗如山倒,俯首稱臣的畫麵。
在他心中,這場戰爭,他早已勝券在握。
他全然不知,一場更加殘酷的複仇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即將吞噬一切。
夜色愈發深沉,荊州與江東的戰雲也愈發濃厚,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兩方人馬,各自懷揣著不同的心思,等待著決戰的到來。
而此時,遠在北方的曹操,卻身披喪服,獨自站在自己陵墓之前。
冷風唿嘯,卷起地上的枯葉,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他身形蕭瑟,如同風中殘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