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節 孔子到衛國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 作者:歸來如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子對子思自誇說:汲!我父親剛死的時候我一點不吃不喝達到七天。子思說:先王的製禮,已經是折中人情而製定的標準,行禮過分的人應該自己委屈點來希望符合標準,而行禮欠缺的人應該自己加把勁來希望達到標準。所以,君子在父親剛死的時候,不吃不喝三天也就可以了,盡管隻是三天,可孝子也要扶著喪杖才能立起身來。
曾子說:按照禮,小功之服,在喪期已經過了才聽到喪信,就不用喪期過後補行服喪。如此說來,對於在遠處去世的從祖兄弟根本就談不上有喪服了,這樣做合適嗎?
春秋賢士伯高死了,孔子派去致吊送禮的使者還沒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代為準備了一份含有一束帛四匹馬的禮物前往吊喪,並稱說是奉了孔子的命令。孔子聽後,說:真奇怪!這平白讓我失去了對伯高的誠信。
伯高死在衛國,他的家屬派人來向孔子報喪。孔子說:我在什麽地方哭伯高呢?如果是兄弟,我在祖廟裏哭他;父親的朋友,我在廟門外哭他;老師,我在正寢裏哭他;朋友,我在正寢門外哭他;隻是互通姓名的泛泛之交,我在野外哭他,對於伯高來說,在野外哭他,顯得交情太淺;在正寢哭他,又顯得禮數太重;他是通過子貢和我見麵認識的,我還是到子貢家哭他吧。於是,孔子命令子貢代他為喪主。因為這和喪事的正主不同,所以特地交代子貢:是為了你本人的關係來哭的,你就拜謝;為了和伯高有交情而來哭的,就用不著你來拜謝。
曾子說:居喪期間生病,可以吃肉喝酒,還必須加上草木的滋味。所謂草木,指的是生薑和肉桂。
子夏因為死了兒子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去慰問他,說:我聽說過,朋友喪失了視力,應該為他難過得哭一場。說完就哭了。子夏也跟著哭,說:天啊!我是無罪的,怎麽落得如此下場!曾子一聽動了氣,說:商!你怎麽無罪呢?我和你都在洙水、泗水之間跟著我們的老師學習本領,年紀大了,你就迴到了西河地區,也沒聽說你如何稱揚老師,倒是讓西河的居民把你比作我們的老師,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
你的父親死了,居喪期間,你也沒有讓當地居民看到你有什麽好的表現,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死了兒子,你就哭瞎了眼睛,說明你把兒子看得比老子還重要,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等等,你怎麽會是沒有罪過的呢?子夏聽得很服氣,就拋開手杖下跪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而獨居,時間也太久了!
大白天還呆在正寢之中,就像生病了,親朋好友就可以前往探病。夜裏睡在中門以外,就像居喪的模樣,親朋好友就可以前往吊喪。因此,君子不是由於守孝,是不會在中門外睡覺的;卜筮祭祀前的齋戒,不是生病,不會無論白天黑夜都呆在正寢之中的。
高子羔在為父親守孝時,無聲哭泣了三年,從來沒有笑過。君子認為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喪服的製作都有法度,如果所穿的喪服不合法度,那就亂了規矩,還不如不穿喪服呢。身穿齊衰服,就不可以偏倚而坐。身穿大功服,就不可以去幹賣力的活兒。
孔子到衛國去,正碰上過去住宿的館舍的主人去世,就進去吊喪,哭得也很傷心。哭完出來,讓子貢解下駕車之馬送給喪家。子貢說:對於你的學生的死,不都從來沒有解下駕車的馬相贈,而現在要解下駕車之馬贈給過去住過的主人之家,未免禮數太重了吧?孔子說:我剛才進去哭他,恰巧悲從中來而落淚,我討厭那種光空流眼淚而沒有實際的同情表示的做法;你還是按我說的去辦吧!
孔子在衛國的時候,有人送葬,孔子在一旁觀看,說:這喪事辦得真好啊!完全可以作為人們的榜樣;你們要好生記住。子貢說:老師為什麽稱讚那喪事辦得好呢?孔子迴答說:那孝子在送葬的路上,就像嬰兒思慕親人哭泣不止;下葬後迴來,又像是擔心親人的神靈不能跟著一道迴來而遲疑不前。子貢說:恐怕還不如快點迴家準備安神的虞祭吧?孔子說:你們要好生記住這個榜樣,連我也做不到他那樣吧!
顏淵的死,到了大祥之祭,他家送來祭神的肉;孔子到門外接受,進到屋裏,先彈了一會兒琴,然後才吃。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同站立時,他抱拳的姿勢是右手在外,弟子們也都右手在外;孔子說:你們這些弟子太喜歡學我了,我右手在外,是因為有姐姐之喪的緣故啊!弟子們明白了過來,就都改為左手在外。
曾子說:按照禮,小功之服,在喪期已經過了才聽到喪信,就不用喪期過後補行服喪。如此說來,對於在遠處去世的從祖兄弟根本就談不上有喪服了,這樣做合適嗎?
春秋賢士伯高死了,孔子派去致吊送禮的使者還沒到,孔子的弟子冉有就代為準備了一份含有一束帛四匹馬的禮物前往吊喪,並稱說是奉了孔子的命令。孔子聽後,說:真奇怪!這平白讓我失去了對伯高的誠信。
伯高死在衛國,他的家屬派人來向孔子報喪。孔子說:我在什麽地方哭伯高呢?如果是兄弟,我在祖廟裏哭他;父親的朋友,我在廟門外哭他;老師,我在正寢裏哭他;朋友,我在正寢門外哭他;隻是互通姓名的泛泛之交,我在野外哭他,對於伯高來說,在野外哭他,顯得交情太淺;在正寢哭他,又顯得禮數太重;他是通過子貢和我見麵認識的,我還是到子貢家哭他吧。於是,孔子命令子貢代他為喪主。因為這和喪事的正主不同,所以特地交代子貢:是為了你本人的關係來哭的,你就拜謝;為了和伯高有交情而來哭的,就用不著你來拜謝。
曾子說:居喪期間生病,可以吃肉喝酒,還必須加上草木的滋味。所謂草木,指的是生薑和肉桂。
子夏因為死了兒子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去慰問他,說:我聽說過,朋友喪失了視力,應該為他難過得哭一場。說完就哭了。子夏也跟著哭,說:天啊!我是無罪的,怎麽落得如此下場!曾子一聽動了氣,說:商!你怎麽無罪呢?我和你都在洙水、泗水之間跟著我們的老師學習本領,年紀大了,你就迴到了西河地區,也沒聽說你如何稱揚老師,倒是讓西河的居民把你比作我們的老師,這是你的第一條罪過。
你的父親死了,居喪期間,你也沒有讓當地居民看到你有什麽好的表現,這是你的第二條罪過。死了兒子,你就哭瞎了眼睛,說明你把兒子看得比老子還重要,這是你的第三條罪過,等等,你怎麽會是沒有罪過的呢?子夏聽得很服氣,就拋開手杖下跪說:我錯了!我錯了!我離開朋友而獨居,時間也太久了!
大白天還呆在正寢之中,就像生病了,親朋好友就可以前往探病。夜裏睡在中門以外,就像居喪的模樣,親朋好友就可以前往吊喪。因此,君子不是由於守孝,是不會在中門外睡覺的;卜筮祭祀前的齋戒,不是生病,不會無論白天黑夜都呆在正寢之中的。
高子羔在為父親守孝時,無聲哭泣了三年,從來沒有笑過。君子認為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喪服的製作都有法度,如果所穿的喪服不合法度,那就亂了規矩,還不如不穿喪服呢。身穿齊衰服,就不可以偏倚而坐。身穿大功服,就不可以去幹賣力的活兒。
孔子到衛國去,正碰上過去住宿的館舍的主人去世,就進去吊喪,哭得也很傷心。哭完出來,讓子貢解下駕車之馬送給喪家。子貢說:對於你的學生的死,不都從來沒有解下駕車的馬相贈,而現在要解下駕車之馬贈給過去住過的主人之家,未免禮數太重了吧?孔子說:我剛才進去哭他,恰巧悲從中來而落淚,我討厭那種光空流眼淚而沒有實際的同情表示的做法;你還是按我說的去辦吧!
孔子在衛國的時候,有人送葬,孔子在一旁觀看,說:這喪事辦得真好啊!完全可以作為人們的榜樣;你們要好生記住。子貢說:老師為什麽稱讚那喪事辦得好呢?孔子迴答說:那孝子在送葬的路上,就像嬰兒思慕親人哭泣不止;下葬後迴來,又像是擔心親人的神靈不能跟著一道迴來而遲疑不前。子貢說:恐怕還不如快點迴家準備安神的虞祭吧?孔子說:你們要好生記住這個榜樣,連我也做不到他那樣吧!
顏淵的死,到了大祥之祭,他家送來祭神的肉;孔子到門外接受,進到屋裏,先彈了一會兒琴,然後才吃。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同站立時,他抱拳的姿勢是右手在外,弟子們也都右手在外;孔子說:你們這些弟子太喜歡學我了,我右手在外,是因為有姐姐之喪的緣故啊!弟子們明白了過來,就都改為左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