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早就不滿陳祖義的施進卿,卻已經決定倒向鄭和一邊。他及時向三寶太監提供了陳祖義的作戰計劃,作為自己投誠明朝的厚禮。鄭和隨即做出了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布置,故意引得陳祖義的艦隊接近,並利用自身船隊的規模優勢去包圍對手。
同時,也懾於陳祖義集團常年在海上活動,鄭和不準備和他們進行直接的對攻。他麾下戰船上僅有火箭和碗口銃,更是不足以摧毀海盜艦隊中的大船。但通過釋放火船的古老戰法,還是讓陳祖義的船隊猝不及防。十艘海盜船就這樣毀在大火之中。
在隨後發起的接舷戰中,鄭和的戰船又攻占了七艘敵船,並基本上摧毀了陳祖義的核心隊伍。陳祖義本人也被水軍抓獲,關在船艙裏押迴北京。
唯有遺憾的是王九在此役之中,被襲落水而下落不明……卻應了古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年餘後的王九再次於瓊州府現身,竟已初窺“道”之門徑。
隨後的海盜王陳祖義,在永樂帝朱棣的命令下,當著外國使臣的麵被處以極刑。
至於助剿有功的施進卿,則獲得了意味深長的任命----舊港宣慰使。隨即,原本的新三佛齊王國,也就成為了明朝冊封的舊港宣慰司。不同於其他番邦在朝貢體係中的國王位置,宣慰司的地位近乎於西南山地間的部族土司。也就是說,擔任宣慰使的地方領袖,其實是大明朝設置的土官。宣慰司所在地也需要按固定期限交納貢賦,並在朝廷的號令下提供軍隊等人力資源。
舊港在明朝海洋戰略中的地位,也由此能可見一斑!
鄭和及大明朝對舊港的戰略布局,體現得不僅僅是對南洋地緣格局的認識,也是王朝本身的統治邏輯。梁道明、施進卿和海盜王陳祖義的不同結局,更是小人物在大趨勢麵前使用不同小趨勢的結果。
在大戰略下,設立宣慰司就可以讓明朝名正言順的控製舊港。在海外力量投射有限的情況下,集中關鍵一點的作用,可以超過對多點的分頭施展。
舊港精英階層的華裔背景,讓明朝覺得滲透起來會更為容易。
這點而言,不僅是南洋土著出生的馬六甲、蘇丹不能相比,就是同樣存在大量儒生、雅士的安南更是無法企及。諷刺的是,也是為了支持對舊港的控製力度,在鄭和剿滅陳祖義勢力後,永樂帝朱棣就在當年宣布設立交址布政使司。
如此一來,從廣州港的船隊就可以在獲得沿岸港口支持的情況下,更為安的抵達舊港。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南北部的安南王國,在實際上被明朝取消了獨立王國地位。甚至連宣慰司這樣的土司領地位都不再享有。自此,我們便可直接看穿明王朝的內在統治邏輯。
今人在盛讚鄭和下西洋壯舉的同時,很容易忘卻同期的明朝,正在進一步加強海禁。
如果說朱元璋時代的海禁,是為了消滅盤踞在沿海島嶼上的元末殘餘勢力。那麽朱棣時代的海禁,基本上就是在為鄭和船隊的經濟收益,保駕護航。因為隻有絕斷民間貿易,才能讓官營船隊的貨物更值錢。下西洋船隊的成員,不是朝廷命官,就是從衛所中抽調的軍戶。
民間團體則根本不被允許自由貿易。
而這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則代表了以永樂帝朱棣為首、以“明月樓”為主體所匯集的利益集團。當然,鄭和下西洋,自然代表的是利益的主體,是為大鱷;而王九所率的錦衣衛,則亦官亦商,代表的則是小蝦米。
但不管大鱷或是小蝦米,背後站著的卻是永樂帝朱棣為首的大明王朝。
所以,從明朝建立開始,就有大量的人員逃亡海外。無論是梁道明、施進卿還是陳祖義,家鄉都在原本靠海吃飯的廣東。在不願意坐視祖傳技藝被扼殺,自己和家族陷入困苦生活時,他們勇敢的選擇流亡。直至鄭和船隊降臨,他們才被迫再次與逼走他們的明朝產生聯係。
以鄭和為代表的大明官方視角,在看待他們時也有截然不同的考量。
接受詔安的梁道明能最後獲得最後的善終,不是因為他的舊地位與態度,而是手下施進卿的表現結果。陳祖義則屬於頑劣之輩,不僅應該消滅,還要帶迴內地公開處刑。一方麵向外邦彰顯天朝的公正威嚴,一方麵也是在告誡其他有逃亡企圖的沿海居民。
幸運的施進卿能保住財富和地位,也不僅僅因為自己識時務的合作。改宗***的他,是最融入蘇門答臘當地的一位,也是在明朝官方眼裏最不屬於“自己人”的一個。加之明朝對於巨港和舊三佛齊王國的籠絡政策,讓施進卿反而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新國王。
但明朝隻給與一個宣慰司的封號,也充滿了防範意味和輕視態度。
也是這種今人還有些似曾相識的標準,讓明朝敢於強行吞並安南王國。縱然當地讀書人的口音,可以奇怪的讓人難以捉摸,但也終究還是認可孔孟之道的聖賢書擁護者。在有利可圖的條件下,就是宣慰司級別的土司領都不能給予。
正是因為對安南的不在意,所以一些無能、無後台、政見不合的大明官吏被派至安南,橫征暴斂,導致安南民眾此起彼伏地造反,將大明拖至戰爭的泥潭……
鄭和的二下西洋正在繼續。
鄭和船隊離開爪哇國後,又先後訪問了滿剌加、蘇門達剌、南浡裏等國。
不得不說,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鄭和船隊正在爪哇等國訪問期間,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浡泥(今文萊國)國王麻那惹加那帶著他年僅四歲的王子,以及王室大臣、嬪妃等一百五十餘人組成龐大的使團,慕名前來大明的京城南京訪問……
早在鄭和一下西洋期間,副使王景弘曾率領分船隊拜訪了浡泥國,代表大明朝廷賜封前浡泥國王馬合漠沙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繼任浡泥國王,頒給印符誥命。
至今,文萊國仍有一條“王總兵路”,以紀念明初王景弘對浡泥國的訪問。
同時,也懾於陳祖義集團常年在海上活動,鄭和不準備和他們進行直接的對攻。他麾下戰船上僅有火箭和碗口銃,更是不足以摧毀海盜艦隊中的大船。但通過釋放火船的古老戰法,還是讓陳祖義的船隊猝不及防。十艘海盜船就這樣毀在大火之中。
在隨後發起的接舷戰中,鄭和的戰船又攻占了七艘敵船,並基本上摧毀了陳祖義的核心隊伍。陳祖義本人也被水軍抓獲,關在船艙裏押迴北京。
唯有遺憾的是王九在此役之中,被襲落水而下落不明……卻應了古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年餘後的王九再次於瓊州府現身,竟已初窺“道”之門徑。
隨後的海盜王陳祖義,在永樂帝朱棣的命令下,當著外國使臣的麵被處以極刑。
至於助剿有功的施進卿,則獲得了意味深長的任命----舊港宣慰使。隨即,原本的新三佛齊王國,也就成為了明朝冊封的舊港宣慰司。不同於其他番邦在朝貢體係中的國王位置,宣慰司的地位近乎於西南山地間的部族土司。也就是說,擔任宣慰使的地方領袖,其實是大明朝設置的土官。宣慰司所在地也需要按固定期限交納貢賦,並在朝廷的號令下提供軍隊等人力資源。
舊港在明朝海洋戰略中的地位,也由此能可見一斑!
鄭和及大明朝對舊港的戰略布局,體現得不僅僅是對南洋地緣格局的認識,也是王朝本身的統治邏輯。梁道明、施進卿和海盜王陳祖義的不同結局,更是小人物在大趨勢麵前使用不同小趨勢的結果。
在大戰略下,設立宣慰司就可以讓明朝名正言順的控製舊港。在海外力量投射有限的情況下,集中關鍵一點的作用,可以超過對多點的分頭施展。
舊港精英階層的華裔背景,讓明朝覺得滲透起來會更為容易。
這點而言,不僅是南洋土著出生的馬六甲、蘇丹不能相比,就是同樣存在大量儒生、雅士的安南更是無法企及。諷刺的是,也是為了支持對舊港的控製力度,在鄭和剿滅陳祖義勢力後,永樂帝朱棣就在當年宣布設立交址布政使司。
如此一來,從廣州港的船隊就可以在獲得沿岸港口支持的情況下,更為安的抵達舊港。當然,這也意味著中南北部的安南王國,在實際上被明朝取消了獨立王國地位。甚至連宣慰司這樣的土司領地位都不再享有。自此,我們便可直接看穿明王朝的內在統治邏輯。
今人在盛讚鄭和下西洋壯舉的同時,很容易忘卻同期的明朝,正在進一步加強海禁。
如果說朱元璋時代的海禁,是為了消滅盤踞在沿海島嶼上的元末殘餘勢力。那麽朱棣時代的海禁,基本上就是在為鄭和船隊的經濟收益,保駕護航。因為隻有絕斷民間貿易,才能讓官營船隊的貨物更值錢。下西洋船隊的成員,不是朝廷命官,就是從衛所中抽調的軍戶。
民間團體則根本不被允許自由貿易。
而這鄭和下西洋的艦隊則代表了以永樂帝朱棣為首、以“明月樓”為主體所匯集的利益集團。當然,鄭和下西洋,自然代表的是利益的主體,是為大鱷;而王九所率的錦衣衛,則亦官亦商,代表的則是小蝦米。
但不管大鱷或是小蝦米,背後站著的卻是永樂帝朱棣為首的大明王朝。
所以,從明朝建立開始,就有大量的人員逃亡海外。無論是梁道明、施進卿還是陳祖義,家鄉都在原本靠海吃飯的廣東。在不願意坐視祖傳技藝被扼殺,自己和家族陷入困苦生活時,他們勇敢的選擇流亡。直至鄭和船隊降臨,他們才被迫再次與逼走他們的明朝產生聯係。
以鄭和為代表的大明官方視角,在看待他們時也有截然不同的考量。
接受詔安的梁道明能最後獲得最後的善終,不是因為他的舊地位與態度,而是手下施進卿的表現結果。陳祖義則屬於頑劣之輩,不僅應該消滅,還要帶迴內地公開處刑。一方麵向外邦彰顯天朝的公正威嚴,一方麵也是在告誡其他有逃亡企圖的沿海居民。
幸運的施進卿能保住財富和地位,也不僅僅因為自己識時務的合作。改宗***的他,是最融入蘇門答臘當地的一位,也是在明朝官方眼裏最不屬於“自己人”的一個。加之明朝對於巨港和舊三佛齊王國的籠絡政策,讓施進卿反而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新國王。
但明朝隻給與一個宣慰司的封號,也充滿了防範意味和輕視態度。
也是這種今人還有些似曾相識的標準,讓明朝敢於強行吞並安南王國。縱然當地讀書人的口音,可以奇怪的讓人難以捉摸,但也終究還是認可孔孟之道的聖賢書擁護者。在有利可圖的條件下,就是宣慰司級別的土司領都不能給予。
正是因為對安南的不在意,所以一些無能、無後台、政見不合的大明官吏被派至安南,橫征暴斂,導致安南民眾此起彼伏地造反,將大明拖至戰爭的泥潭……
鄭和的二下西洋正在繼續。
鄭和船隊離開爪哇國後,又先後訪問了滿剌加、蘇門達剌、南浡裏等國。
不得不說,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鄭和船隊正在爪哇等國訪問期間,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浡泥(今文萊國)國王麻那惹加那帶著他年僅四歲的王子,以及王室大臣、嬪妃等一百五十餘人組成龐大的使團,慕名前來大明的京城南京訪問……
早在鄭和一下西洋期間,副使王景弘曾率領分船隊拜訪了浡泥國,代表大明朝廷賜封前浡泥國王馬合漠沙世子麻那惹加那乃繼任浡泥國王,頒給印符誥命。
至今,文萊國仍有一條“王總兵路”,以紀念明初王景弘對浡泥國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