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對陳公子交代,還請馮家主自行決斷。何某人唯您的馬首是瞻。”


    言畢,這何遊魯就雙臂環抱,閉目養神了,仿佛此事跟他完全無關似的。


    馮仁智當場坐蠟,暗暗尋思,剛才這姓何的還要對崔珍喊打喊殺地呢,現在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看看這廝絕無外表表現的那麽有勇無謀啊!甚至於……他很可能早就猜到,此事背後有我的影子,現在是要給我一個教訓呢。


    這可咋辦?


    按說最好的法子是,把此事秘而不宣,就當從未發生過。但是,我為了把此事辦成,逼迫崔元乃至何遊魯按自己的意思行事,早就把此事弄得眾人皆知了。總不能真把崔珍宰了吧?那不相當於自毀長城嗎?


    無奈之下,馮仁智將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此子馮智。


    馮智也沒什麽好辦法,但他有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禍水東引。他轉身看向崔耕道:“崔先生,你怎麽看?”


    “我麽……”


    崔耕看向何遊魯道:“敢問何酋長,您說令愛已經和何立已然定親,不知到底是何時下的聘禮呢?怎麽馮家主毫不知情?”


    “哦,是某臨來之前,陳家派來送來了陳家主的一封信,上麵有為陳公子向小女求親之意。這次陳公子來馮家鎮,一方麵是給馮家賀喜,另一方麵也是相看相看。”


    崔珍眼珠一轉,道:“哦?相看相看?這麽說,雙方還未下聘禮?那叫什麽定親啊!”


    “話不能這麽說。”何遊魯道:“我迴的信上寫得清楚,隻要小女無甚意見,何某人斷無不允之理。你看這事兒,陳家已經允了,我這也已經允了,跟定了親有啥兩樣?”


    崔珍不服氣地道:“那興許小娘子就看不上那什麽陳立呢?”


    何遊魯白眼一翻,道:“就算看不上陳立陳公子,也看不上你這個登徒子!”


    “我……我……我那是冤枉的啊!”


    “哼,這話你跟我說了沒用,去跟小女解釋去吧。”


    崔珍怎麽解釋啊,他正是被小娘子抓了個正著,人家能信嗎?


    頓時一陣垂頭喪氣。


    崔耕卻聽覺得何遊魯的話風,沒自己想象中那麽硬。


    忽然,他輕咳一聲,看向馮仁智道:“馮家主看犬子如何?”


    馮仁智不知崔耕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說起場麵話。道:“虎父無犬子,令郎堪稱人中龍鳳!”


    “那就妥了。犬子拜馮家主為義父,認一門幹親,不知馮家主意下如何呢?”


    “我……”馮仁智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故所願也,不敢請爾!”


    崔珍福至心靈,趕緊跪倒在地,連磕了三個響頭,道:“孩兒參見義父。”


    “好孩子,快起來。唉,義父為給你三個哥哥成親,把家底都抖摟幹淨了,實在沒什麽好送你的。既然如此……我也隻能送你一樁好親事了。”


    然而,馮仁智恭恭敬敬地衝著何遊魯施了一個大禮,道:“俗話說得好,無媒不成婚。你和陳刺史隻是寫了兩封信,未經三媒六聘之事,這樁婚事可不算定下來。現在,馮某人鄭重當麵向您提親,陳刺史卻隻是給您送了一封信……到底何去何從,您可得仔細斟酌啊!”


    “這……這……這不好吧!總得有個先來後到不是?”


    “有什麽不好的,一家女百家求嘛。至於先來後到……沒聽說過,哪家先提親,人家的小娘子就一定姚嫁給哪家。總不成陳刺史的提親是提親,我的提親,就不是提親了吧?”


    “呃……”


    何遊魯沉思半晌,最後猛地一拍大腿,道:“那行吧,對你們馮家和瀧州陳家,我姓何的都非常敬仰,並無偏向。小女選中了誰,就嫁給誰,您看這麽辦怎麽樣?”


    “好,就這麽辦!”


    說著話,馮仁智看了崔珍一眼,道:“以後就看你小子的手段了,我這做義父的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了。”


    何遊魯卻看向崔耕,意味深長地道:“不,不,不,俺以為,人家那個當親爹的,才是使盡了渾身解術哩。嘿嘿,能做到此等程度實屬難能可貴,恭喜馮家主得一大賢輔佐啊!”


    馮仁智道:“如果這樁婚事能成,咱們就是同喜,同喜啦!”


    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崔耕對造成這個結果毫不意外,他心中暗想,事情的關鍵就在於,自己所提出的,讓崔珍拜馮仁智為義父。何遊魯對自己刮目相看,也是因為此事。


    不拜這個幹爹,就是馮仁智手下之子,偷看了何家小娘子洗澡。並在馮仁智的支持下,要在何氏和陳氏之間截胡。馮仁智這邊,完全理虧。


    但是拜了這個幹爹,就是馮家和陳家,爭取何氏之女。這有啥理虧的?雙方公平競爭嘛。怎麽?何家小娘子隻有你陳家能娶,馮家就不能娶了,沒那個道理嘛。


    而且,雖然曆史記載中,陳行範為頭領起事,馮仁智和何遊魯是他的左膀右臂。


    但用腳指頭一想也明白,憑什麽啊?


    馮仁智和何遊魯各有一方勢力,憑什麽唯陳行範的馬首是瞻?當時也就是三方有共同的敵人,陳行範的勢力最大以及陳行範手腕較高,才形成了那種狀況。


    如果可能的話,馮仁智和何遊魯絕對不甘居於陳行範之下。


    在曆史上,何、陳兩家可能結為姻親,何遊魯更受陳行範信重,受封為定國大將軍。


    然而現在,自己給了何、馮他們雙方聯姻的機會,他們雙方肯定樂見其成。馮何兩家聯合起來,勢力就在陳家之上了,在瓜分蛋糕的時候大有好處。


    在大隋年間,嶺南諸蠻酋敢反。在大唐太宗年間,他們敢反。在曆史記載的大唐開元年間,他們敢反。


    並不是這些人活得不耐煩了,而是真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如此大的利益麵前,三方要說能真正的團結一致,那才真是見鬼了呢。大唐太宗年間的那場叛亂,他們連忠於朝廷的寧合州都沒打下來,就自己先開始窩裏鬥了,這幫人到底是什麽德行,可見一斑。


    ……


    ……


    經過此事之後,崔耕一行在馮家的地位水漲船高。崔珍趕緊使出各種手段,去討何家小娘子歡心。


    直到現在,崔耕才知道,何家小娘子叫何宜宣,今年虛歲十六,比崔珍還大一歲。


    崔珍比何宜宣的年紀還小一歲,初始印象又不大好,崔珍百般手段使出來,沒產生什麽效果。


    兩日後,陳家的二公子,陳立到了,馮仁智和何遊魯熱情招待,誰也沒有主動提崔珍的事兒,隻是對那樁婚事顧左右而言他。


    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一日,崔耕一行正在屋內閑聊,院外忽然有聲大喝傳來。


    “崔珍,你給我出來!竟敢調戲某的未婚妻,我要你的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