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等人好不容易才擠進了法賢寺。


    再往前已經不可能了,有幾條粗大的繩索縱橫,將眾香客隔絕在大雄寶殿外。


    往大雄寶殿內望去,但見一個三丈來高、青銅所製的釋迦牟尼像上,凝結著滴滴水珠,好像真的是在流汗一般。


    賀婁傲晴低聲道:“崔尚書你見多識廣,知道這佛像到底為什麽會流汗嗎?難道真的是佛祖顯靈?”


    “當然不可能是佛祖顯靈,至於這佛像流汗的原因麽……”崔耕撓了撓腦袋,道:“呃……本官暫時還沒想出來。”


    “什麽?你沒想出來,就斷定人家這佛像流汗是假的?”


    “那是自然,本官根本就不信有什麽佛祖顯靈之事……誒,有了,我大概明白這些和尚是怎麽做到的了。”


    “這麽快就能想出來?”賀婁傲晴懷疑,道:“你真是剛剛想到的?不是早就知道其中的貓膩,想在本將軍麵前顯擺顯擺?”


    “我騙你幹啥?其實這個秘密說穿了一錢不值……”


    二人竊竊私語,話剛說到這,就被一聲“阿彌陀佛”打斷了。原來是有一個胖大的和尚,走到了眾人麵前。


    他雙手合十,高聲道:“眾位善信,貧僧不才,乃是這法賢寺的主持圓清。你們可知,這佛像為何流汗麽?”


    人群中馬上就有人道:“不知道啊,還請大師為我等解惑。”


    圓清道:“此事說來話長,相傳北魏年間,咱們洛陽城內有個平等寺。平等寺內有個佛像,高二丈八尺,每當國家將有事變時,就會遍體皆濕。時人稱為“佛汗”。 ”


    有人道:“那佛像果真靈驗?”


    “那是自然。孝昌三年十二月中,那佛像麵有悲容,兩目垂淚,遍體皆濕,洛陽百姓深感奇異,都來平等寺瞻仰佛像。有和尚用淨綿不斷擦拭,功夫不大,淨綿就被濕透了。再換上其他淨綿,依然如故,根本就擦不幹。這種現象,一連出現了三日。結果,眾位猜怎麽著?”


    人群中有個讀書人道:“這事兒在下略知一二,第二年四月,爾朱榮入洛陽,將百官誅戮一空,百姓因此事而遭難者數不勝數。”


    圓清和尚道:“這位居士說得半點不差。還有永安二年三月,那佛像又流汗如故。到了五月的時候,就是北海王入洛,莊帝北巡。七月,北海王大敗,所率領的江淮子弟五千人盡被俘虜,無一得還。永安三年七月……。


    那和尚將佛汗的典故一一道來,直把圍觀的百姓們唬得一愣一愣的。


    最後,有人忍不住問道:“那貴寺的佛像,和平等寺的佛像,有何關聯?”


    “同為釋迦牟尼像,當然有關聯。”圓清和尚道:當初,那平等寺內的佛像太過靈驗,朝廷震恐,先是嚴禁市民百姓觀看,後來一把火燒了平等寺,那佛像自然也毀於大火之中。如今,我佛慈悲,再次顯靈於我法賢寺!”


    “啊?那豈不是說,這佛像遍體生汗,預示著,如今的洛陽也……”


    不光是大和尚講得典故嚇人,如今韋後禍國,說不定李顯死後真的就天下大亂,人們的心頭都升起一片陰霾。


    圓清和尚道:“諸位擔心的不無道理,這洛陽恐怕有再遭兵火之憂啊!當然了,大家也不必太過著急。其實……”


    他往四下裏掃視了一圈兒,神神秘秘地道:“這佛汗還有另外一個秘密。”


    “什麽秘密?”


    “我佛慈悲,那佛汗有趨吉避兇之能。誰能將一滴佛汗請迴家去,必能保他在這場大劫中無恙。當然了,佛汗不能白請,得向佛祖表達一定的誠意。你若是家財萬貫,布施千貫不多。若是貧無立錐之地,布施一文錢不少。,、到底心誠不誠,天知地知你知佛知,貧僧卻是不知了、。”


    “我……我出一百貫錢,求大師賜一滴佛汗啊!”


    “小的勉力能湊二十貫!”


    “我王紫雲願意出一千貫,一千貫啊!這是我的一半身家!”


    ……


    大和尚的話音剛落,人群頓時如同靠了鍋一樣,高聲叫價,唯恐自己的“心不誠”,佛祖不會保佑。


    賀婁傲晴道:“這些人就要被騙了,崔尚書你怎麽不趕緊阻止?”


    “阻止?”崔耕苦笑道:“鄭普思騙皇後的財產的時候,你賀婁將軍可曾拆穿他?”


    “那怎麽能一樣!”賀婁傲晴急的一跺腳,道:“皇後甚得陛下寵愛,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大家都是皇後怎麽高興怎麽來,誰敢掃了她的興致?要不然,有理也變成沒理了。”


    崔耕道:“本官現在同樣不敢掃這些百姓的興致啊。你瞅瞅,這些人都被鼓動起來了。我若是站出來,恐怕還會以為我要獨霸佛汗呢,說不定會鬧出什麽大亂子。”


    以崔耕的身份,一般的裝神弄鬼,直接拆穿就行了,不用那麽多顧忌。但是,假如這事兒真跟鄭普思有關,就不能不謹慎行事了。他鼓動百姓把自己打傷了,自己上哪說理去?


    賀婁傲晴著急道:“那怎麽辦?”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先靜觀其變吧,其實,隻要沒有這些百姓在場,對付幾個和尚,沒什麽難度。誒……”


    忽然,崔耕感到有些奇怪,道:“你拿鄭普思的錢財不是挺順手的嗎?難道不知道那是救災的款子?怎麽到了這兒,又這麽悲天憫人了。”


    “我……也許以前是眼不見為淨吧。”賀婁傲晴歎了口氣,道:“當初在宮內覺得沒什麽,但今日見這麽多百姓受騙,我還真有些於心不忍。”


    崔耕真想說一句,“你這真是君子遠庖廚了”,但這話的諷刺味兒太濃,望著小娘子誠懇的麵龐,他硬是沒說出來。


    “這妮子的本性倒是不惡。”崔耕心中暗忖道。


    說話間,已經有不少百姓獻上了錢財,把大和尚高興的合不攏嘴。


    可正在這時


    當當當~~


    遠方一陣鑼聲響亮。


    緊跟著,有人高聲叫著“閃開,閃開,莫擋了大人的路”,坊們處一片混亂。


    大約過了半刻鍾左右,有一身著緋袍的中年官員,分開人群,來到了法賢寺前。


    這人崔耕和圓清和尚都認識,正是洛陽令崔日知、


    他看了看麵前堆積如山的眾多財物,忽然厲聲喝道:“好你個圓清和尚,竟敢妖言惑眾,趁機斂財!來人,給本官把他帶迴衙門內,嚴加審訊。”


    頓了頓,又指著那堆財物道:“這些都是贓款,也一並帶走。待差清楚了,再返還原主。”


    這財物到了官府的手裏,還能返還?傻子也知道不可能啊!


    人群中馬上就有人沉聲道:“崔縣令,你今日之舉,相當於搶佛祖的供奉,難道就不怕報應嗎?”


    “嗯?誰在恐嚇本官?”


    “就是我,怎麽的?”那人毫無懼色,分開百姓,站到了崔日知的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