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全其美之策?兩全齊美你麻痹啊!


    崔耕聽了武三思這話,好懸沒罵出聲來。


    道理很簡單,這種軍國大事,可不是抖個機靈就能解決的。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解決不了,千古名相狄仁傑解決不了,憑什麽自己就解決得了?開玩笑呢吧?


    不用問,武則天之所以叫自己來,隻是想聽下自己的看法,可不是求什麽兩全其美之策。


    他冷笑道:“梁王千歲,要問兩全其美之策,您不應該問我啊!”


    “那問誰?”


    “當然是您梁王武三思!今天您唆使眾貢士闖端門,敲登聞鼓,若是成功了的話,一來令下官死無葬身之地,二來令張常侍聲名掃地,豈不是兩全其美?”


    “什麽?”武三思當即臉色巨變。他原本還以為自己來早了,貢士們還沒來得及鬧事兒呢,卻沒想到,崔耕已然知悉了一切。


    武崇訓怕父王出醜,趕緊提醒道:“杜暹因為和崔考功有過衝突,就挑撥貢士們鬧事兒。但是,崔考功大公無私,還真把他取上了。他為了脫罪,就攀誣您,說一切都是您指使的。”


    “嗯?”


    武則天一聽就知道武崇訓在胡說八道啊,一個小小的貢士敢攀誣梁王?那不是找死嗎?


    她沉聲道:“到底怎麽迴事,崔英,你講!”


    “是!”


    崔耕微微一躬身,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介紹了一遍,並且宣稱可以找杜暹對質。


    武則天稍微一考量,就明白崔耕所言是真的。但是,這事兒該怎麽處理呢?光是一個崔英欺負也就欺負了,但是張昌宗的麵子她可不能不給。


    武則天想了一下,道:“不必對質了,朕自有決斷。國家選士,首重德行。杜暹有才無德,誣陷梁王,著令黜落其功名,終生不得科舉。另外……武三思!”


    “微臣在!”


    “剛才朕是讓你向崔考功問策,可沒說是什麽兩全齊美之策。歪曲聖意,你該當何罪?”


    武三思不敢強嘴,道:“微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著令前往嵩山,督造三陽宮。三陽宮不成,不得迴朝。”


    “是!”


    雖然武三思被勒令閉門思過三個月,但萬沒有把他當場趕出去的道理,現在還議著事呢。


    武三思衝著武崇訓一使眼色,武崇訓就發難道:“崔英,現在陛下的旨意已明,就是問你對論功仁一案的看法。若是能對陛下有所啟發還可,若是說一些陳詞濫調,可對不住陛下對你的信任。”


    武崇訓這話,歸根到底,還是給崔耕挖了個坑。二選一,你現在答得不好,就是對不住陛下的信任。若是現在答得天花亂墜,但是事實證明答錯了,還是對不住陛下的信任。若是答對了呢?笑話,除非是大周大獲全勝,傷敵一千自損不到一百,否則怎麽都能找著黑點。到時侯,不牽扯到張昌宗,武三思還不是想怎麽拿捏你就怎麽拿捏你?


    崔耕當然明白此事的兇險之處,但是他不在乎!


    別忘了,他迴答的目的,是勸李顯莫衝動,可不是打算扮一輩子崔英。答得好了,當然是很好,借機受張昌宗重視,探聽點消息。但答得不好呢?無非是辭官不做,徹底把這個身份洗白,也還算不錯。


    所以,崔耕毫無顧忌地慷慨陳詞,道:“微臣以為,不僅要收留論功仁,還要大張旗鼓的歡迎!”


    “哦?從言怎講?”


    “微臣請為陛下言收留論功仁之利:其一,雖然論功仁是不得已才投我大周。但是,論欽陵正是有此退路,可以抱拳血脈,才敢興兵造反。若我大周將論弓仁還給吐蕃,試問以後吐蕃以後誰還敢興兵造反?”


    頓了頓,又道:“其二,我大周乃天朝上國……”


    “行了!行了!”武崇訓不耐煩地打算道:“都是一些陳詞濫調,剛才父王已經說過了,你就不能說點新鮮的?”


    崔耕微微一笑,道:“新鮮的?當然也有。比如論弓仁乃劍南道查訪使崔耕的學生。”


    “這算什麽理由?”


    “當然算了。我聽說崔耕曾經預言過契丹之敗,李盡滅(李進忠)之死,不知可有此事?”


    “呃……倒是的確有那麽迴事兒。”


    “我還聽說,崔耕曾經收論弓仁為徒,並且對他說過,主弱臣強,恐怕吐蕃國內會有不忍言之事。若是論弓仁走投無路,可以來投奔大周。”


    崔耕和論弓仁單獨相處,說了什麽話,當然得向朝廷稟報,知道這事兒的也不少。


    武崇訓道:“也有此事,但這種軍國大事,總不能崔耕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那是自然。不過我猜,崔耕既然幾年前就預測到吐蕃之亂,總比諸位高屋建瓴得多了吧?他既然提出了論弓仁走投無路,可以來投奔大周,難道陛下不應該慎重考慮?”


    “我……”


    當即,武崇訓被駁了個啞口無言。


    其實他明白,除了這個理由外,人家崔英還有個理由沒說出來崔耕既然能預言大周和契丹的勝負,難道就不能預言大周和吐蕃的勝負?


    既然崔耕要論弓仁迴來,那肯定是對大周和吐蕃這一戰有信心。


    武崇訓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在場的其他人當然更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了,瞬間就傾想崔耕這一邊。


    尤其是張昌宗,他手下的擁躉很多,但是人才?說實話,除了已經被罷官的吉頊之外,是一個也沒有。


    聽了崔英如此另辟蹊徑,而又有道理的話,立即就把他列為頭號培養對象。


    張昌宗道:“陛下,微臣以為,崔考功所言甚有道理。我大周朝廷不但要收留論功仁,還要大張旗鼓地收留。讓那吐蕃那小讚普看看,什麽叫天朝上國的威嚴不可輕辱。他若不服,盡管提兵來戰。”


    “好!”


    張昌宗這最後一句,算是徹底打動武則天了。要知道,自從武則天上位以來,對外戰爭一直勝少敗多。平定契丹之亂,甚至要靠突厥出兵。


    眼見著自己時日無多,這身後名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女皇陛下。如果能狠狠地打敗吐蕃一次,她當然是樂見其成,點頭道:“就依崔愛卿所言,派……”


    她往四下裏看了一眼,道:“遷張昌宗為左千牛衛中郎將,代朕郊迎論弓仁。”


    “微臣遵旨!”


    君臣計議已定,群臣各迴各家各找各媽。


    張昌宗卻不能閑著,趕緊準備郊迎事宜。為了培養崔耕,他甚至安排崔耕做了郊迎副使。


    第二天上午,客客氣氣將論弓仁迎入洛陽城。直到這時候,人們才知道,原來隊伍中的貴人不見論功仁一個,還有他的親叔叔論讚婆。


    當天中午,武則天親自接見了這二人,並在武威殿賜宴,以及賜給他們丹書鐵券,除謀逆外,可抵三次死罪。


    最後,又任命論讚婆為輔國大將軍、代理右衛大將軍,歸德郡王;論弓仁為左羽林大將軍,安國公,食邑二千戶。至於他們帶的部署,仍歸這二人統領,安置在涼州興源穀。


    緊跟在論功仁後麵而來的吐蕃使者,受到的待遇就非常一般了。他被安排在迎賓館內,由禮部的官員陪著,幾次三番求見武則天而不得。


    等論功仁受封的消息傳出來之後,這使者自知弄砸了差事,也不拜見武則天了,怒氣衝衝,直接迴轉吐蕃。


    然後,大周朝廷就開始了憂心的等待,到底都鬆芒布會不會因為論功仁一事起兵伐周呢?若是真的起兵,戰鬥的結果,會如崔耕所料的一樣,大周大獲全勝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