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武篡唐改周,定都洛陽之後,年號就換得非頻繁。
先是“天授”用了兩年,後是“如意”用了兩年。接下來的年號的“延載”。
“延載”隻用了一年,就代之以是“證聖”。
……
武周證聖元年,十月初九。
離崔耕除夕夜,聞驚天秘辛,過去了足足大半年。
這一日,定州,恆陽縣,唐家鎮。
“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麵,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
“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其在禾嫁中者,令婦稚在內轟出,或售賣,或換料麥,悉聽民便。”
"其在臨河亂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長帚不及者,用噴筒仰轟。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將跳躍者撲畢,雇牛翻耕,將子撿出。每甬百枚。蝗子撿盡,再用石滾將地壓平,後又用鐵鈀刨出,無不糜爛……”
一個穿綢裹緞,白白胖胖,頗為富態的中年人,正看著一張顏色發黃的告示定定的出神。
“這位老客,別看那老黃曆了,這蝗災都過去了不是?還是到我們店裏來,看看這定州瓷吧。”旁邊厚德堂瓷器店的夥計招唿道。
中年人顯然對瓷器沒啥興趣,擺了擺手,啞著嗓子道:“你忙你的去吧,雜……那個……咱就隨便看看。”
“隨便看看,那就更得看看咱們定州瓷了。”夥計繼續殷勤招唿道:“聽您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告訴您,不看定州瓷,就不算來過定州。”
“拉倒吧,別以為某家是外行人。”富態中年人不屑道:“我們大周的瓷器,得說個南青北白。即南方有越窯、甌窯和婺窯,北方有邢窯、鞏縣窯和密縣窯。什麽時候能輪著你們定州瓷器了?”
夥計不服氣地叫道:“喂喂喂,老客,莫看不起人啊,告訴你,咱們定州的瓷器,絕不在那幾大名窯之下。”
見中年人依舊滿臉不信之色,夥計又補充道:“這是崔青天指點咱們定州人燒的瓷器,現在都行銷海外呢。”
“崔青天?哪個崔青天?”富態中年人好奇問道。
“到了定州境,卻不知崔青天?你這人好生孤陋寡聞哩!”夥計鄙視了一把中年人,介紹道:“崔青天便是五州除蝗副使,咱們定州長史,博陵崔氏第五房掌事,崔耕崔二郎。”
“哦?他啊?這定州瓷居然還跟二郎有關?那咱還真得看看了。”富態中年人一改初衷,進了夥計所在的店堂。
“您隨小的來。”
夥計看那中年人的穿著打扮,就知道這位不差錢,一進了厚德堂,就拿出了鎮店之寶“雲龍呈祥”瓷瓶。
瓷瓶通體皆白,亞賽羊脂美玉,精美異常。更絕的是它的花紋,神龍傲遊,騰駕於雲際;浪花疊湧,連綿於流水;包容、廣闊、寧靜、祥和……給人以至美的享受。
中年人看罷之後,麵有不可置信之色,由衷讚歎道:“你這夥計倒是沒胡吹大牛。唔,不錯,這定州瓷器,就是比起貢瓷來,都絲毫不遜色呢。”
“這才哪到哪啊。”夥計一見這中年客人前倨後恭,不由傲嬌道,“咱這定州瓷雖然一般是白色,但也還有醬、紅、黑等色。不過其他顏色的太漂亮了,一出窯就被人定走了,現在是有價無市啊。”
“這麽厲害?還有價無市?不至於吧?某家怎麽從未聽過定州瓷的名號?”
夥計解釋道:“這在咱們定州可真算不上稀罕事。如今最上等的定州瓷,都被兩個大海商包圓啦。這兩位大金主兒,一個叫林知祥,一個叫張元昌,都是崔青天的好朋友。”
中年人一聽就又來了興趣,問道:“賣給誰不是賣啊,就算有崔青天的麵子,你們也不一定要全賣給他們倆吧?”
“可不能幹那個忘恩負義的事兒。”夥計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正色道:“人家林、張兩位大海商對咱們定州有大恩,誰敢不賣給他們,那要被全定州、啊,不,定魏冀翼滄五州的老少爺們,戳脊梁骨呢。”
“哦?此言怎講?”中年人的興趣愈發強烈了。
夥計道:“人家這倆大海商,不光是來定州買瓷器,還來賣糧食。這些糧食都來自海外,便宜得很呢。要不是有這些糧食鎮著,經過這場蝗災,五州的糧價還不得漲到天上去?”
中年人道:“莫非這兩個大海商運糧的事兒,也跟崔二郎有關了?”
夥計頗為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蝗蟲吃糧食,但這些畜生沒辦法吃瓷土啊。咱們定州人,現在哪個縣裏都有開窯燒瓷的,燒瓷賣了錢,再換糧食,這場大災不就過去了嗎?”
中年人疑惑道:“陶土這東西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那定州境內沒產陶土的地方,遇見蝗災又該如何呢?”
“那自然是崔青天救濟了,比如說捉蝗蟲……哈哈,這事兒可可稀罕了,老客你聽我跟你念叨念叨……”
夥計講道,崔耕為了治蝗蟲,想了很多法子,雖說大多是聊勝於無,加起來就頗為可觀了。
比如說,古人認為蝗災是上天降罪,隻能逆來順受,不可捕捉殺戮。就連李二陛下吃蝗蟲,都得表示說:“上天要降罪的話,就請降罪朕一人,不可殘害朕的子民。”
但崔耕非要在定州破除這個說法。
他親自祭拜蝗神,傳下消息,這蝗災是蝗神的某某不孝子搞出來的,大家除之無罪不說,而且大有裨益。
這裨益在哪呢?當然是因為這些蝗蟲身懷神力,乃是大補之物。滋陰養顏,壯陽提神,寧心益智,養血生津,中和脾胃……總而言之,萬年的老人參有啥功效,蝗蟲就有啥功效。
這哪是天降蝗災啊,簡直是天降神藥啊!
怎麽?你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某某村有個叫孟順的,病得躺在炕上,已經不能動彈了。家裏也不富裕啊,他尋思反正就要死了,也別浪費糧食了,於是乎一日三餐以蝗蟲為食。結果,這孟順不僅沒餓死,還把大病治好了。
如果你認為這是道聽途說的話,人家崔長史花錢收蝗蟲總不是假的?每種蝗蟲價格不等。要是趕上蝗蟲正好經過你們家啊,雖然發不了大財,混個把月的嚼裹兒絕無問題。
……
中年人聽到這裏,已經滿臉八卦之色了,問道:“怎麽?這蝗蟲這鬧災的玩意還有價格?還價格還不一樣?”
“那當然了,我們定州的崔青天說了,原來有些人吃了蝗蟲得病,那是因為有的蝗蟲有毒,而不是什麽上天降罪。所以,沒毒的蝗蟲是一個價,有毒的蝗蟲又是一個價。沒毒的給人吃,或者油炸,或者燒烤,吃不完就曬幹磨成粉,留待以後吃。那有毒的就喂雞喂鴨,您不知道吧,咱們五州的雞鴨多得很哩,都是吃……”
“這個我知道!”
中年人道:“蚯蚓養雞的事兒,某家遠在洛陽就聽說過了,算不得什麽稀奇。你再說說,崔二郎滅蝗,還有啥措施?”
“老客居然也知道,都傳到洛陽去了?我們崔青天真是能耐人啊!”
夥計巴拉巴拉繼續說道:“接下來除蝗,自然靠得就是硬功夫啦。崔青天讓五州官府,雇傭百姓大興水利,得良田數萬頃。良田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讓老百姓有活幹,有個領糧食的地方。”
中年人頷首說道:“唔,這是利民工程,幹好了澤被萬民,但若是幹不好,被那些貪官汙吏上下其手,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黴嘍。”
“可不是嘛,為了防止這個,崔青天帶著他手下的四大金剛,封常清、宋根海、周鬼和黃有為,以五州除蝗副使的名義,在幾個月間跑遍了五州之地,和那些百姓們同吃同住。但凡發現了害人的貪官汙吏,馬上就繩之於法。要不然咋人人敬稱崔長史為崔青天呢,人家當得這個稱唿。”
聽到這裏,中年人卻微微搖頭,略喊有些奇怪。
不奇怪崔耕的本事,而是奇怪他的人品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好了?自己認識的崔二郎愛惜百姓是不假,但他也就和平常人一樣,好逸惡勞,喜歡美酒美食乃至美色。
舉手之勞也就罷了,他怎麽可能如此如此耐得住辛勞,和百姓同吃同住呢?
這哪是當官啊,分明是給人去當牛做馬啊。
這絕對不是讓所認識的崔耕崔二郎啊!
其實他哪知道,崔耕完全是被嚇的。
自從除夕之夜,崔耕得到廬陵王插手五州的消息之後,就一直寢不安枕,食不知味。
大災一起,整好是起事的大好機會啊,廬陵王焉能放過?
自己身處其中,幫廬陵王攜五州一起造反?注定失敗!
幫武則天?人家廬陵王日後是要登基坐殿的,到時候能饒得了自己?無
論選哪邊,自己都注定是沒有好下場滴。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誰也不選,誰也不幫!
而要想真正置身事外,誰也不沾邊,首要前提就是要將這場蝗災完全消弭,讓廬陵王和契丹孫萬榮沒有起事的機會。沒了機會。想必以廬陵王謹小慎微的心性,自然就會熄了那番心思。
所以,崔耕對這場旱災是盡心盡力,不僅請了林張兩個大海商來幫忙,還親自上陣,主導著整個以工代賑的工作。
幾個月下來,他累得形銷骨立,又黑又瘦。遠遠看去,哪是風度翩翩的崔長史啊,分明是一個種田的老農!
老百姓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崔青天”一詞不脛而走。現在如果有人在五州之地,敢說崔青天一句壞話,保證被人打死都沒人報官。
夥計對崔耕的敬仰之情,中年人當然也聽得出來。
突然,他歎了口氣,道:“所謂蝗蟲大補雲雲,恐怕是崔二郎編的吧。雖然百姓滅蝗,消弭了大災,恐怕最終上天會降災於崔二郎啊!”
“那不能夠,絕不能夠!”夥計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你這人咋不盼著點好的呢?告訴你,如今崔長史不僅沒病沒災的,還得了天大的好處。”
“哦?什麽好處?”中年人發誓,他今天的好奇和八卦,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夥計道:“就是今年,陛下改元證聖您知道吧?”
中年人嗬嗬一笑,說道:“你這夥計真當某家是鄉巴佬不成?這麽大的事兒,我豈能不知?據我所知,咱們大周有個高僧叫義滿,曆時二十五年,遊經三十餘國返迴洛陽,帶迴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陛下聽說繼玄奘之後又一位西行取經的高僧滿載而歸,親自來到洛陽城東門外迎接,垂問賞賜,禮遇甚厚,並且改元證聖……哦!我知道你說的好處了!”
說到這,中年人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說,上個月陛下因為定魏冀翼滄五州蝗災平息,安然無恙,特意嘉獎崔二郎的事兒吧?崔二郎讓蝗災平息,證明了陛下德行深厚,整好應了‘證聖’二字。”
“可不是嗎?您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好處?”夥計道:“您瞧著吧,這肯定單單就是個開始呢。崔長史這麽一個有本事的好官,定當百子千孫,公侯萬代!”
聞聽此言,中年人卻是搖了搖頭,貌似並不怎麽同意夥計的說詞,隨後說道:“小夥計啊,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報應循環,輪迴不爽。滅掉了這麽多蝗蟲,崔二郎他…哦,也就是你們的崔青天崔長史…恐怕是”
“恐怕啥呀?老客,你這說話一頓一頓的,怪滲人的!”
“誒,恐怕你們這位崔長史崔青天,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嘍!”
先是“天授”用了兩年,後是“如意”用了兩年。接下來的年號的“延載”。
“延載”隻用了一年,就代之以是“證聖”。
……
武周證聖元年,十月初九。
離崔耕除夕夜,聞驚天秘辛,過去了足足大半年。
這一日,定州,恆陽縣,唐家鎮。
“撲蝗之法,如行軍然。以十人為一隊,二人持鍬挖長壕丈餘長,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對麵,四人在後,二人在旁,齊用長帚轟入溝中。二人在六人之後,用長柄皮掌,將轟不淨者撲斃。”
“一員官,領二百人,作二十隊,每日可得數十擔。其在禾嫁中者,令婦稚在內轟出,或售賣,或換料麥,悉聽民便。”
"其在臨河亂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長帚不及者,用噴筒仰轟。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將跳躍者撲畢,雇牛翻耕,將子撿出。每甬百枚。蝗子撿盡,再用石滾將地壓平,後又用鐵鈀刨出,無不糜爛……”
一個穿綢裹緞,白白胖胖,頗為富態的中年人,正看著一張顏色發黃的告示定定的出神。
“這位老客,別看那老黃曆了,這蝗災都過去了不是?還是到我們店裏來,看看這定州瓷吧。”旁邊厚德堂瓷器店的夥計招唿道。
中年人顯然對瓷器沒啥興趣,擺了擺手,啞著嗓子道:“你忙你的去吧,雜……那個……咱就隨便看看。”
“隨便看看,那就更得看看咱們定州瓷了。”夥計繼續殷勤招唿道:“聽您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告訴您,不看定州瓷,就不算來過定州。”
“拉倒吧,別以為某家是外行人。”富態中年人不屑道:“我們大周的瓷器,得說個南青北白。即南方有越窯、甌窯和婺窯,北方有邢窯、鞏縣窯和密縣窯。什麽時候能輪著你們定州瓷器了?”
夥計不服氣地叫道:“喂喂喂,老客,莫看不起人啊,告訴你,咱們定州的瓷器,絕不在那幾大名窯之下。”
見中年人依舊滿臉不信之色,夥計又補充道:“這是崔青天指點咱們定州人燒的瓷器,現在都行銷海外呢。”
“崔青天?哪個崔青天?”富態中年人好奇問道。
“到了定州境,卻不知崔青天?你這人好生孤陋寡聞哩!”夥計鄙視了一把中年人,介紹道:“崔青天便是五州除蝗副使,咱們定州長史,博陵崔氏第五房掌事,崔耕崔二郎。”
“哦?他啊?這定州瓷居然還跟二郎有關?那咱還真得看看了。”富態中年人一改初衷,進了夥計所在的店堂。
“您隨小的來。”
夥計看那中年人的穿著打扮,就知道這位不差錢,一進了厚德堂,就拿出了鎮店之寶“雲龍呈祥”瓷瓶。
瓷瓶通體皆白,亞賽羊脂美玉,精美異常。更絕的是它的花紋,神龍傲遊,騰駕於雲際;浪花疊湧,連綿於流水;包容、廣闊、寧靜、祥和……給人以至美的享受。
中年人看罷之後,麵有不可置信之色,由衷讚歎道:“你這夥計倒是沒胡吹大牛。唔,不錯,這定州瓷器,就是比起貢瓷來,都絲毫不遜色呢。”
“這才哪到哪啊。”夥計一見這中年客人前倨後恭,不由傲嬌道,“咱這定州瓷雖然一般是白色,但也還有醬、紅、黑等色。不過其他顏色的太漂亮了,一出窯就被人定走了,現在是有價無市啊。”
“這麽厲害?還有價無市?不至於吧?某家怎麽從未聽過定州瓷的名號?”
夥計解釋道:“這在咱們定州可真算不上稀罕事。如今最上等的定州瓷,都被兩個大海商包圓啦。這兩位大金主兒,一個叫林知祥,一個叫張元昌,都是崔青天的好朋友。”
中年人一聽就又來了興趣,問道:“賣給誰不是賣啊,就算有崔青天的麵子,你們也不一定要全賣給他們倆吧?”
“可不能幹那個忘恩負義的事兒。”夥計的臉當時就沉下來了,正色道:“人家林、張兩位大海商對咱們定州有大恩,誰敢不賣給他們,那要被全定州、啊,不,定魏冀翼滄五州的老少爺們,戳脊梁骨呢。”
“哦?此言怎講?”中年人的興趣愈發強烈了。
夥計道:“人家這倆大海商,不光是來定州買瓷器,還來賣糧食。這些糧食都來自海外,便宜得很呢。要不是有這些糧食鎮著,經過這場蝗災,五州的糧價還不得漲到天上去?”
中年人道:“莫非這兩個大海商運糧的事兒,也跟崔二郎有關了?”
夥計頗為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蝗蟲吃糧食,但這些畜生沒辦法吃瓷土啊。咱們定州人,現在哪個縣裏都有開窯燒瓷的,燒瓷賣了錢,再換糧食,這場大災不就過去了嗎?”
中年人疑惑道:“陶土這東西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那定州境內沒產陶土的地方,遇見蝗災又該如何呢?”
“那自然是崔青天救濟了,比如說捉蝗蟲……哈哈,這事兒可可稀罕了,老客你聽我跟你念叨念叨……”
夥計講道,崔耕為了治蝗蟲,想了很多法子,雖說大多是聊勝於無,加起來就頗為可觀了。
比如說,古人認為蝗災是上天降罪,隻能逆來順受,不可捕捉殺戮。就連李二陛下吃蝗蟲,都得表示說:“上天要降罪的話,就請降罪朕一人,不可殘害朕的子民。”
但崔耕非要在定州破除這個說法。
他親自祭拜蝗神,傳下消息,這蝗災是蝗神的某某不孝子搞出來的,大家除之無罪不說,而且大有裨益。
這裨益在哪呢?當然是因為這些蝗蟲身懷神力,乃是大補之物。滋陰養顏,壯陽提神,寧心益智,養血生津,中和脾胃……總而言之,萬年的老人參有啥功效,蝗蟲就有啥功效。
這哪是天降蝗災啊,簡直是天降神藥啊!
怎麽?你不信?事實勝於雄辯。
某某村有個叫孟順的,病得躺在炕上,已經不能動彈了。家裏也不富裕啊,他尋思反正就要死了,也別浪費糧食了,於是乎一日三餐以蝗蟲為食。結果,這孟順不僅沒餓死,還把大病治好了。
如果你認為這是道聽途說的話,人家崔長史花錢收蝗蟲總不是假的?每種蝗蟲價格不等。要是趕上蝗蟲正好經過你們家啊,雖然發不了大財,混個把月的嚼裹兒絕無問題。
……
中年人聽到這裏,已經滿臉八卦之色了,問道:“怎麽?這蝗蟲這鬧災的玩意還有價格?還價格還不一樣?”
“那當然了,我們定州的崔青天說了,原來有些人吃了蝗蟲得病,那是因為有的蝗蟲有毒,而不是什麽上天降罪。所以,沒毒的蝗蟲是一個價,有毒的蝗蟲又是一個價。沒毒的給人吃,或者油炸,或者燒烤,吃不完就曬幹磨成粉,留待以後吃。那有毒的就喂雞喂鴨,您不知道吧,咱們五州的雞鴨多得很哩,都是吃……”
“這個我知道!”
中年人道:“蚯蚓養雞的事兒,某家遠在洛陽就聽說過了,算不得什麽稀奇。你再說說,崔二郎滅蝗,還有啥措施?”
“老客居然也知道,都傳到洛陽去了?我們崔青天真是能耐人啊!”
夥計巴拉巴拉繼續說道:“接下來除蝗,自然靠得就是硬功夫啦。崔青天讓五州官府,雇傭百姓大興水利,得良田數萬頃。良田倒是在其次,主要是讓老百姓有活幹,有個領糧食的地方。”
中年人頷首說道:“唔,這是利民工程,幹好了澤被萬民,但若是幹不好,被那些貪官汙吏上下其手,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黴嘍。”
“可不是嘛,為了防止這個,崔青天帶著他手下的四大金剛,封常清、宋根海、周鬼和黃有為,以五州除蝗副使的名義,在幾個月間跑遍了五州之地,和那些百姓們同吃同住。但凡發現了害人的貪官汙吏,馬上就繩之於法。要不然咋人人敬稱崔長史為崔青天呢,人家當得這個稱唿。”
聽到這裏,中年人卻微微搖頭,略喊有些奇怪。
不奇怪崔耕的本事,而是奇怪他的人品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好了?自己認識的崔二郎愛惜百姓是不假,但他也就和平常人一樣,好逸惡勞,喜歡美酒美食乃至美色。
舉手之勞也就罷了,他怎麽可能如此如此耐得住辛勞,和百姓同吃同住呢?
這哪是當官啊,分明是給人去當牛做馬啊。
這絕對不是讓所認識的崔耕崔二郎啊!
其實他哪知道,崔耕完全是被嚇的。
自從除夕之夜,崔耕得到廬陵王插手五州的消息之後,就一直寢不安枕,食不知味。
大災一起,整好是起事的大好機會啊,廬陵王焉能放過?
自己身處其中,幫廬陵王攜五州一起造反?注定失敗!
幫武則天?人家廬陵王日後是要登基坐殿的,到時候能饒得了自己?無
論選哪邊,自己都注定是沒有好下場滴。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誰也不選,誰也不幫!
而要想真正置身事外,誰也不沾邊,首要前提就是要將這場蝗災完全消弭,讓廬陵王和契丹孫萬榮沒有起事的機會。沒了機會。想必以廬陵王謹小慎微的心性,自然就會熄了那番心思。
所以,崔耕對這場旱災是盡心盡力,不僅請了林張兩個大海商來幫忙,還親自上陣,主導著整個以工代賑的工作。
幾個月下來,他累得形銷骨立,又黑又瘦。遠遠看去,哪是風度翩翩的崔長史啊,分明是一個種田的老農!
老百姓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崔青天”一詞不脛而走。現在如果有人在五州之地,敢說崔青天一句壞話,保證被人打死都沒人報官。
夥計對崔耕的敬仰之情,中年人當然也聽得出來。
突然,他歎了口氣,道:“所謂蝗蟲大補雲雲,恐怕是崔二郎編的吧。雖然百姓滅蝗,消弭了大災,恐怕最終上天會降災於崔二郎啊!”
“那不能夠,絕不能夠!”夥計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你這人咋不盼著點好的呢?告訴你,如今崔長史不僅沒病沒災的,還得了天大的好處。”
“哦?什麽好處?”中年人發誓,他今天的好奇和八卦,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夥計道:“就是今年,陛下改元證聖您知道吧?”
中年人嗬嗬一笑,說道:“你這夥計真當某家是鄉巴佬不成?這麽大的事兒,我豈能不知?據我所知,咱們大周有個高僧叫義滿,曆時二十五年,遊經三十餘國返迴洛陽,帶迴梵本經、律、論近四百部。陛下聽說繼玄奘之後又一位西行取經的高僧滿載而歸,親自來到洛陽城東門外迎接,垂問賞賜,禮遇甚厚,並且改元證聖……哦!我知道你說的好處了!”
說到這,中年人恍然大悟,道:“你是想說,上個月陛下因為定魏冀翼滄五州蝗災平息,安然無恙,特意嘉獎崔二郎的事兒吧?崔二郎讓蝗災平息,證明了陛下德行深厚,整好應了‘證聖’二字。”
“可不是嗎?您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好處?”夥計道:“您瞧著吧,這肯定單單就是個開始呢。崔長史這麽一個有本事的好官,定當百子千孫,公侯萬代!”
聞聽此言,中年人卻是搖了搖頭,貌似並不怎麽同意夥計的說詞,隨後說道:“小夥計啊,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報應循環,輪迴不爽。滅掉了這麽多蝗蟲,崔二郎他…哦,也就是你們的崔青天崔長史…恐怕是”
“恐怕啥呀?老客,你這說話一頓一頓的,怪滲人的!”
“誒,恐怕你們這位崔長史崔青天,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