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若蘭想了一下,道:“若是妾身輸了,從今以後,鄒家就與聚豐隆化敵為友。”
鄒家乃天下首富,如果能借助這個賭約,為聚豐隆去一強敵,崔耕當然求之不得,馬上就點頭應允。
不過,就在崔耕以為賭約就此達成之時,盧若蘭這邊又出幺蛾子了。
她又說道:“等等,若崔縣令輸了,妾身想換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
“世間傳言,自從未婚妻盧麗華故去之後,崔縣令就不再做詩。如果妾身贏了,還請崔縣令破個例,專門作詩一首,送給妾身。”
想當初崔耕在楊四娘家的原話是,不會給青~樓女子寫詩,因為她們不配和盧麗華相提並論。
可不知怎得,這話越傳越遠,越傳越變味兒,到了現在,竟然傳成了崔耕心念亡妻,為盧麗華封筆。以至於世間女子,如今都為得崔耕贈詩一首而引以為榮,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崔耕先是一猶豫,不過心中篤定與盧若蘭的賭約必贏,便轉了念頭,點頭應道:“好,就依盧小娘子所言。”
既立下了賭約,自然不能浪費時間,兩人就此告辭,崔耕轉身上馬,直奔揚州刺史衙門而來。
門房通稟張潛之後,功夫不大,崔耕就被引進了後宅花廳。
張潛是一貫的肩膀滑溜。
見禮已畢,崔耕剛一落座,他先一步開口道:“聚豐隆銀號這幾日被擠兌的事兒,老夫已經聽說了。二郎,你可要盡快想辦法調來兌銀,快些將這場風波平息下去,也好安撫住揚州儲戶的心。若真出了差池釀成了民變,老夫可護不住你。”
崔耕一聽這話,就明白張潛已經對聚豐隆的事兒門兒清了,而且很顯然,色老頭不準備淌這灘渾水。必要的情況下,色老頭甚至會為了揚州的穩定,主動勸說自己答應鄒家的條件。
老色鬼果然靠不住,幸虧哥們早有預案!
崔耕眼珠一轉,不慌不忙道:“下官今日前來,要說為聚豐隆而來,那確實也說得上。但要說與聚豐隆無關,也確實無關。實不相瞞,下官今天是專門為張刺史而來,為了揚州百姓而來。”
媽了個巴子,小狐狸給老夫戴得好大的兩頂帽子!
張潛宦海沉浮多年,當然不會被幾句大言欺倒,悠哉悠哉問道:“哦?二郎到底想說什麽?”
“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張刺史細聽!”
崔耕豁然而起,慷慨激昂道:“有道是人過留名,燕過留聲。張刺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難道就不想給揚州城留下點什麽?”
張潛自然不吃他這套,油鹽不進,淡定迴道:“揚州物阜民豐,人傑地靈,既無匪患又無饑饉,老夫縱是有心,也有力無處使啊!”
“那卻不然,張大人,您再仔細想想。”
崔耕又舌綻蓮花道:“如今揚州城內,有件事已經迫在眉睫,非您親自下令整治不可。這件事如果做好了,千載之後,揚州城內都會流傳著您的美名!”
這話如果是旁人說得,張潛恐怕就得命人把眼前的狂徒打出去了。道理很簡單,真有這種好事兒,前幾任揚州刺史還不搶著做了?哪還輪得到自己?
不過崔耕這麽說來,張潛也就將信將疑,耐著性子問道:“莫要賣關子了,二郎所指,到底是什麽事兒?”
崔耕道:“揚州城築的太小,人煙稠密,城內寸土寸金。張刺史有沒有想過,將這揚州城變得大一些呢?”
“哎呦!”
饒是進士出身三品大員,饒是宦海浮沉數十載的世家子弟,張潛聽了這話,還是淡定不能。
剛才一沒留神,硬是把胡子都薅下了幾縷。
他顧不得下頜的劇痛,急問:“你說啥?說清楚些!”
崔耕道:“下官的意思是,在揚州城外再建一個大城。以原來的城池為子城,新建的大城為羅城。子城和羅城合在一起,就是新的揚州城。有此功績,張刺史何愁不青史留名?”
崔耕的這個建議,可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而是史上確有此事。
在八十年後的晚唐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貪官陸少遊主政揚州。
這位陸少遊可謂是貪官的楷模,手筆驚天。為了得到主政揚州的機會,他大肆給當政者們行賄。
其中有個太監索賄一萬貫,而陸少遊呢?這貨不但不還價,還主動把賄賂提高到了四萬貫。
非但如此,他還宣稱,這不算完,隻要自己主政揚州一年,每年就有四萬貫錢的賄賂奉上。
一個太監就是四萬貫錢的賄賂,那陸少遊買這個官,總共得花多少錢?
他主政揚州之後,該如何迴本的呢?
那就是興建揚州羅城。
羅城,按照字麵的意思上來講,就是城外的大城。
陸少遊修建的這個羅城,比原來的子城大了四五倍,這麽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錢財?
稍微一劃拉,就是金山銀海啊。
這算不吃工程迴扣,這不還有巨大的灰色收入嗎?
比如說,建好了城市,裏麵得有房子吧?以子城內寸土寸金的情況來看,新建羅城內的房子得值多少錢?
最關鍵的是,賣給誰不賣給誰,還不是揚州的官吏們說了算嗎?總不能十餘萬間房產,都進行拍賣吧?
這麽說吧,陸少遊就算躺著啥都不幹,都會有人把他應得的一份奉上,其數目又何止一百萬貫?
更關鍵的是,這些錢不僅拿著不燙手,而且還撈著大好名聲!
哪怕是千載之後,人們提起揚州城來,都不能不提起這位陸大刺史。
崔耕被盧若蘭逼得沒辦法,猛然間想起了這個典故,算是讓張潛撿個現成的便宜。
至於他自己呢?
首先,新建城池這麽大的事兒,隻能是張潛牽頭。崔耕一個小小的六品縣令,撐不起這麽大的攤子。
其次,到時候建城的具體事務,少不得江都縣衙的參與,隻是賺的多還是賺的少罷了。
還有最關鍵的,建造新城的錢財從哪來?
武則天大肆斂財,都弄得天下通貨緊縮了,指望朝廷撥款肯定不行。
但崔耕還是想到了法子,那就是以城外的地皮為抵押,向商家發行債券。
為了可以順利籌款,自然要把揚州的一哥,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揚州刺史張潛推到台前來。由他來宣布,誰購買了相應地塊的債券,等羅城建好之後,就有相應地塊的優先購買權。
張潛的公信力,絕對就是朝廷在揚州的公信力嘛。
至於誰來負責發行債券?
崔耕既然給張老頭出了這麽一個撈錢撈名聲的好主意,張潛自然必須是投桃報李,把這項業務交給聚豐隆銀號獨家代理唄。
換言之,聚豐隆一個子兒沒花,就得到了揚州城外大量土地的處置權。
商人們但凡有想在羅城中大有作為的,就不得不看聚豐隆的眼色行事。
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更何況是名利雙收?
張潛心動了……
……
心動就必須行動!張潛雷厲風行,當天就寫好了一份奏折,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城。
第二天一早,他就在府衙外貼出了告示,希望揚州城的軍民百姓,踴躍購買聚豐隆的債券。
於是乎,第二天在聚豐隆銀號前,出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人。
第一種,哭天搶地,痛恨自己昨天把錢票八折賣給了“聚隆豐”銀號,要求鄒家的聚隆豐趕緊退錢。然而,人家聚隆豐的夥計掌櫃們,早就逃之夭夭了,他上哪找人去?
第二種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他們對聚豐隆的信譽有所懷疑,還是要求兌錢。
至於第三種,則是嗅覺靈敏的商家們。
他們不是趕著兌錢,而是趕著從別人的錢莊裏取出錢來,往聚豐隆銀號存錢。
哪怕是聚豐隆的夥計們反複聲明,知府衙門發行的債券還沒開印,也擋不住他們的熱情。
道理很簡單,這債券和土地掛鉤,很明顯是狼多肉少之局。現在和聚豐隆結個善緣,以後也好說話不是?
眼瞅著存的錢遠比取的錢多,這場天大的危機,聚豐隆就算是安然渡過。
……
至於盧若蘭這邊,願賭服輸。
小娘子倒也是信人,自打這以後,再也沒找過聚豐隆的麻煩。就連鄒駝子都再也沒登過門了。
崔耕閑暇起來,腦海中倒時不時地浮現出這蕙質蘭心小娘子的倩影。
“崔縣令,小僧來探望你了,許久未見,過得可好?”
正在他浮想翩翩間,簾櫳一挑,宋根海帶著一名和尚走了進來。
和尚並非別人,正是崔耕在嶺南道的老熟人慧明小和尚。
崔耕微微一愣,當日慧明小和尚在廣州得自己傳授機宜,很機智地從侯思止那“化”了二十萬貫錢之後,名聲大漲,便隱隱有嶺南道第一神僧的架勢。
不過他很納悶,這小和尚不在嶺南道享福,受人膜拜當他的第一神僧,跑來揚州幹什麽?
兩年不見,慧明小和尚愈發有一種寶相莊嚴的高僧範兒。
“阿彌陀佛,崔縣令謬讚,折煞小僧了!”
聽了崔耕的疑問,慧明小和尚雙手合十,道:“什麽嶺南第一僧?小僧愧不敢當啊!自從聽了慧能大師講法之後,小僧才知以前所學,實不足道。”
“慧能大師?”
崔耕心中一動,這法號倒是不陌生,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慧能大師可是正兒八經的佛教高僧,赫赫的禪宗六祖啊。慧明小和尚,怎麽和他扯上關係了?
他問道:“小和尚今日突來揚州城,所為何事啊?總不是會專程來看本官的吧?”
慧明正色道:“如今小僧已經拜慧能大師為師,受恩師之命,特來揚州宏法。還請崔縣令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多多幫忙。”
小和尚居然拜了禪宗六祖為師?有眼光,會抱大腿,有前途啊!
崔耕暗暗讚許了一聲,點頭應道:“好說,好說。”
“崔縣令真的答應小僧了?”
慧明小和尚不知道為何,竟大喜過望起來。
崔耕道:“本官與你的交情,答應你這點小事兒又有何難?弘法嘛,教化蒼生,導人向善,本官理當支持,對不?你不用這般客氣啦!”
不過慧明小和尚還是開心,激動連連道:“崔縣令為了小僧,不惜得罪當朝國師,實在是義薄雲天。小僧定在佛祖麵前,為崔縣令日夜祈福。”
咣當!
崔耕驚得手中的茶杯落地,脫口駭道:“喂,等等!你說清楚,什麽意思?本官給你幫忙,怎麽還得罪上了當朝國師?”
鄒家乃天下首富,如果能借助這個賭約,為聚豐隆去一強敵,崔耕當然求之不得,馬上就點頭應允。
不過,就在崔耕以為賭約就此達成之時,盧若蘭這邊又出幺蛾子了。
她又說道:“等等,若崔縣令輸了,妾身想換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
“世間傳言,自從未婚妻盧麗華故去之後,崔縣令就不再做詩。如果妾身贏了,還請崔縣令破個例,專門作詩一首,送給妾身。”
想當初崔耕在楊四娘家的原話是,不會給青~樓女子寫詩,因為她們不配和盧麗華相提並論。
可不知怎得,這話越傳越遠,越傳越變味兒,到了現在,竟然傳成了崔耕心念亡妻,為盧麗華封筆。以至於世間女子,如今都為得崔耕贈詩一首而引以為榮,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崔耕先是一猶豫,不過心中篤定與盧若蘭的賭約必贏,便轉了念頭,點頭應道:“好,就依盧小娘子所言。”
既立下了賭約,自然不能浪費時間,兩人就此告辭,崔耕轉身上馬,直奔揚州刺史衙門而來。
門房通稟張潛之後,功夫不大,崔耕就被引進了後宅花廳。
張潛是一貫的肩膀滑溜。
見禮已畢,崔耕剛一落座,他先一步開口道:“聚豐隆銀號這幾日被擠兌的事兒,老夫已經聽說了。二郎,你可要盡快想辦法調來兌銀,快些將這場風波平息下去,也好安撫住揚州儲戶的心。若真出了差池釀成了民變,老夫可護不住你。”
崔耕一聽這話,就明白張潛已經對聚豐隆的事兒門兒清了,而且很顯然,色老頭不準備淌這灘渾水。必要的情況下,色老頭甚至會為了揚州的穩定,主動勸說自己答應鄒家的條件。
老色鬼果然靠不住,幸虧哥們早有預案!
崔耕眼珠一轉,不慌不忙道:“下官今日前來,要說為聚豐隆而來,那確實也說得上。但要說與聚豐隆無關,也確實無關。實不相瞞,下官今天是專門為張刺史而來,為了揚州百姓而來。”
媽了個巴子,小狐狸給老夫戴得好大的兩頂帽子!
張潛宦海沉浮多年,當然不會被幾句大言欺倒,悠哉悠哉問道:“哦?二郎到底想說什麽?”
“此事事關重大,還請張刺史細聽!”
崔耕豁然而起,慷慨激昂道:“有道是人過留名,燕過留聲。張刺史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難道就不想給揚州城留下點什麽?”
張潛自然不吃他這套,油鹽不進,淡定迴道:“揚州物阜民豐,人傑地靈,既無匪患又無饑饉,老夫縱是有心,也有力無處使啊!”
“那卻不然,張大人,您再仔細想想。”
崔耕又舌綻蓮花道:“如今揚州城內,有件事已經迫在眉睫,非您親自下令整治不可。這件事如果做好了,千載之後,揚州城內都會流傳著您的美名!”
這話如果是旁人說得,張潛恐怕就得命人把眼前的狂徒打出去了。道理很簡單,真有這種好事兒,前幾任揚州刺史還不搶著做了?哪還輪得到自己?
不過崔耕這麽說來,張潛也就將信將疑,耐著性子問道:“莫要賣關子了,二郎所指,到底是什麽事兒?”
崔耕道:“揚州城築的太小,人煙稠密,城內寸土寸金。張刺史有沒有想過,將這揚州城變得大一些呢?”
“哎呦!”
饒是進士出身三品大員,饒是宦海浮沉數十載的世家子弟,張潛聽了這話,還是淡定不能。
剛才一沒留神,硬是把胡子都薅下了幾縷。
他顧不得下頜的劇痛,急問:“你說啥?說清楚些!”
崔耕道:“下官的意思是,在揚州城外再建一個大城。以原來的城池為子城,新建的大城為羅城。子城和羅城合在一起,就是新的揚州城。有此功績,張刺史何愁不青史留名?”
崔耕的這個建議,可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而是史上確有此事。
在八十年後的晚唐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貪官陸少遊主政揚州。
這位陸少遊可謂是貪官的楷模,手筆驚天。為了得到主政揚州的機會,他大肆給當政者們行賄。
其中有個太監索賄一萬貫,而陸少遊呢?這貨不但不還價,還主動把賄賂提高到了四萬貫。
非但如此,他還宣稱,這不算完,隻要自己主政揚州一年,每年就有四萬貫錢的賄賂奉上。
一個太監就是四萬貫錢的賄賂,那陸少遊買這個官,總共得花多少錢?
他主政揚州之後,該如何迴本的呢?
那就是興建揚州羅城。
羅城,按照字麵的意思上來講,就是城外的大城。
陸少遊修建的這個羅城,比原來的子城大了四五倍,這麽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錢財?
稍微一劃拉,就是金山銀海啊。
這算不吃工程迴扣,這不還有巨大的灰色收入嗎?
比如說,建好了城市,裏麵得有房子吧?以子城內寸土寸金的情況來看,新建羅城內的房子得值多少錢?
最關鍵的是,賣給誰不賣給誰,還不是揚州的官吏們說了算嗎?總不能十餘萬間房產,都進行拍賣吧?
這麽說吧,陸少遊就算躺著啥都不幹,都會有人把他應得的一份奉上,其數目又何止一百萬貫?
更關鍵的是,這些錢不僅拿著不燙手,而且還撈著大好名聲!
哪怕是千載之後,人們提起揚州城來,都不能不提起這位陸大刺史。
崔耕被盧若蘭逼得沒辦法,猛然間想起了這個典故,算是讓張潛撿個現成的便宜。
至於他自己呢?
首先,新建城池這麽大的事兒,隻能是張潛牽頭。崔耕一個小小的六品縣令,撐不起這麽大的攤子。
其次,到時候建城的具體事務,少不得江都縣衙的參與,隻是賺的多還是賺的少罷了。
還有最關鍵的,建造新城的錢財從哪來?
武則天大肆斂財,都弄得天下通貨緊縮了,指望朝廷撥款肯定不行。
但崔耕還是想到了法子,那就是以城外的地皮為抵押,向商家發行債券。
為了可以順利籌款,自然要把揚州的一哥,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揚州刺史張潛推到台前來。由他來宣布,誰購買了相應地塊的債券,等羅城建好之後,就有相應地塊的優先購買權。
張潛的公信力,絕對就是朝廷在揚州的公信力嘛。
至於誰來負責發行債券?
崔耕既然給張老頭出了這麽一個撈錢撈名聲的好主意,張潛自然必須是投桃報李,把這項業務交給聚豐隆銀號獨家代理唄。
換言之,聚豐隆一個子兒沒花,就得到了揚州城外大量土地的處置權。
商人們但凡有想在羅城中大有作為的,就不得不看聚豐隆的眼色行事。
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更何況是名利雙收?
張潛心動了……
……
心動就必須行動!張潛雷厲風行,當天就寫好了一份奏折,八百裏加急,送往長安城。
第二天一早,他就在府衙外貼出了告示,希望揚州城的軍民百姓,踴躍購買聚豐隆的債券。
於是乎,第二天在聚豐隆銀號前,出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的人。
第一種,哭天搶地,痛恨自己昨天把錢票八折賣給了“聚隆豐”銀號,要求鄒家的聚隆豐趕緊退錢。然而,人家聚隆豐的夥計掌櫃們,早就逃之夭夭了,他上哪找人去?
第二種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他們對聚豐隆的信譽有所懷疑,還是要求兌錢。
至於第三種,則是嗅覺靈敏的商家們。
他們不是趕著兌錢,而是趕著從別人的錢莊裏取出錢來,往聚豐隆銀號存錢。
哪怕是聚豐隆的夥計們反複聲明,知府衙門發行的債券還沒開印,也擋不住他們的熱情。
道理很簡單,這債券和土地掛鉤,很明顯是狼多肉少之局。現在和聚豐隆結個善緣,以後也好說話不是?
眼瞅著存的錢遠比取的錢多,這場天大的危機,聚豐隆就算是安然渡過。
……
至於盧若蘭這邊,願賭服輸。
小娘子倒也是信人,自打這以後,再也沒找過聚豐隆的麻煩。就連鄒駝子都再也沒登過門了。
崔耕閑暇起來,腦海中倒時不時地浮現出這蕙質蘭心小娘子的倩影。
“崔縣令,小僧來探望你了,許久未見,過得可好?”
正在他浮想翩翩間,簾櫳一挑,宋根海帶著一名和尚走了進來。
和尚並非別人,正是崔耕在嶺南道的老熟人慧明小和尚。
崔耕微微一愣,當日慧明小和尚在廣州得自己傳授機宜,很機智地從侯思止那“化”了二十萬貫錢之後,名聲大漲,便隱隱有嶺南道第一神僧的架勢。
不過他很納悶,這小和尚不在嶺南道享福,受人膜拜當他的第一神僧,跑來揚州幹什麽?
兩年不見,慧明小和尚愈發有一種寶相莊嚴的高僧範兒。
“阿彌陀佛,崔縣令謬讚,折煞小僧了!”
聽了崔耕的疑問,慧明小和尚雙手合十,道:“什麽嶺南第一僧?小僧愧不敢當啊!自從聽了慧能大師講法之後,小僧才知以前所學,實不足道。”
“慧能大師?”
崔耕心中一動,這法號倒是不陌生,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慧能大師可是正兒八經的佛教高僧,赫赫的禪宗六祖啊。慧明小和尚,怎麽和他扯上關係了?
他問道:“小和尚今日突來揚州城,所為何事啊?總不是會專程來看本官的吧?”
慧明正色道:“如今小僧已經拜慧能大師為師,受恩師之命,特來揚州宏法。還請崔縣令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多多幫忙。”
小和尚居然拜了禪宗六祖為師?有眼光,會抱大腿,有前途啊!
崔耕暗暗讚許了一聲,點頭應道:“好說,好說。”
“崔縣令真的答應小僧了?”
慧明小和尚不知道為何,竟大喜過望起來。
崔耕道:“本官與你的交情,答應你這點小事兒又有何難?弘法嘛,教化蒼生,導人向善,本官理當支持,對不?你不用這般客氣啦!”
不過慧明小和尚還是開心,激動連連道:“崔縣令為了小僧,不惜得罪當朝國師,實在是義薄雲天。小僧定在佛祖麵前,為崔縣令日夜祈福。”
咣當!
崔耕驚得手中的茶杯落地,脫口駭道:“喂,等等!你說清楚,什麽意思?本官給你幫忙,怎麽還得罪上了當朝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