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佳節,天剛剛亮,隨著一聲尖銳刺耳的響炮衝天而起,在空中炸開一道絢麗的煙花後。整個多羅城似是得到了信號似的,不一會兒城內便陸陸續續響起起一陣陣“劈裏啪啦”的煙花爆竹之聲。
這些煙花爆竹都是當地百姓們早早便備下的。雖說年前他們也已放了不少,然而那些也隻是開胃小菜。好不容易等到年三十,大夥兒的一腔熱情總算是得到了“赦免”,於是卯足了勁將它們抬了出來,“報仇雪恨”般的點燃它們。
對匈奴百姓而言,這些煙花爆竹不僅是為了辭舊迎新,同時也是一種比試。誰家的鞭炮響亮,誰家的煙花好看,又或是誰家的排場大。雖說比來比去也沒個彩頭,也不知比個什麽勁。無非就是圖個樂嗬。
與多羅城內大街小巷的鞭炮齊鳴不同,此時多羅城的匈奴王庭內卻顯得安靜許多。
淩虛堂內,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正側坐於上首,一手托著腦袋,一手捧著一本書,聽著下麵一左一右坐著的的兩人匯報事務。
男子名喚賀明秋。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如今匈奴現任單於。
自當年那位匈奴女可汗賀小煙正式與大楚建交後起,匈奴不僅引進許許多多的中原文化與習俗,甚至連姓氏也逐漸被融合進去。以至於到了賀明秋這一代兩百餘年,原本的王族姓氏已經難以追溯,曆代的匈奴單於皆是以“賀”為姓。
賀明秋雖是匈奴單於,但自小便在宮中接受過中原文化教育。年輕時也曾與一眾王子公主們去大楚京師求學,與京中的一些權貴們頗有交集。甚至於如今大楚國的那位蕭丞相,與他也曾算是師生關係。
然而正值此喜氣洋洋,舉天同慶的日子裏,賀明秋此時的心情卻有些沉重。
“單於,暫留於驛館裏的那位北燕皇子多次入宮求見,可單於卻始終推脫不便。長久下去……是否顯得咱們太過失禮?”說話的是個留著山羊胡的老人。老頭個頭不高,身形瘦小枯瘦,乍一看像是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與上首的賀明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他身上那與生俱來的王族氣質以及多年來上位者的威嚴卻證明了此人不是一般人。
“北燕與我匈奴往來甚少,距離上次來訪已是十年前了。咱們與他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大楚趁北燕國國主亡故,出兵伐燕,意圖收複失地,又或是——開疆拓土。楚國與北燕交戰,北燕皇宮裏的那個女人卻忽然派其皇子領使團親自來我匈奴,美其名曰“新春賀喜”,這其中怕是別有用心,咱們不得不防呐。”
山羊胡老人的對麵同樣也坐著一個老人。老人與他年歲相仿,但比他看起來健壯許多。他身著匈奴貴族服飾,濃眉大眼,不怒自威。隻可惜由於常年騎馬的緣故,即便是坐著,他的雙腿仍不自覺的呈羅圈狀,形象上未免大打折扣。
“那照你的意思,簡單的見過之後就這麽把人家晾在驛館裏幹候著?人家堂堂北燕國皇子,可不是尋常使臣。此番他既到多羅城求見我主,無論出於何重目的,咱們總歸接見一二。否則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外人隻當我匈奴不知禮數,狂妄自大。日後周邊各國誰願與我匈奴交好?”山羊胡子不滿的對著對麵的老人說道。
老人重重一哼,冷聲道:“此乃國家大事,絕非兒戲。北燕時局動蕩,周邊各國皆作壁上觀,多咱們一個又能如何?楚國與我匈奴世代交好,和同為一家。咱們卻在此時接見北燕使團,若是被有心之人傳播出去,後果左賢王你能承擔的起嗎?還是說……”
老人特意拉長了音調,似笑非笑道:“還是說有人收了好處,所以要拿錢辦事?”
“你!你放屁!”山羊胡被他一番話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氣的擼起袖子站了起來。此時也顧不得什麽君臣禮儀,對著對麵那老人便爆起了粗口。
“怎麽?說不過就要動手了?來來來,當著單於的麵,咱倆好好過兩招。看我不把你這一把老骨頭給拆了。”老人“騰”的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挑釁般的朝山羊胡招了招手。
眼看兩人便要動起手來,賀明秋放下手中的書,無奈的揉了揉太陽穴。他總算明白父親在位時為什麽時常有犯頭疼的毛病,看來就是這樣被折騰出來的。
“行了行了,孤召見兩位王叔前來,目的是為了商討對策,可不是看兩位打架的。”
見單於發話了,兩個老人這才收斂了起來。兩人各自瞪了對方一眼,然後異口同聲的“哼”的一聲,互相轉身迴到了自己座位上。
這時,一名宮人從堂外走了進來。見到賀明秋後,單臂撫胸道:“啟稟單於,楚國西域總督穆飛於宮外求見。”
賀明秋點了點頭,問道:“他帶了多少人來?”
“僅隨從兩人,加上他一共三人。現已在宮外等候。”
“三人?”賀明秋抬起頭微微一驚。過了一會兒,他眼中露出一抹明悟之色,轉身對著那名老人說道:“既然穆總督親至,那便煩請右賢王代孤前去迎接。孤在這淩虛堂內等候。”
右賢王起身撫胸,應了一聲。
賀明秋繼而又對那山羊胡說道:“左賢王,你可派人前往驛館,就說孤今日出宮夜賞花燈,特邀那位北燕皇子一同前往。”
山羊胡一驚。“單於,你這是……”
賀明秋笑道:“不必多言。孤自有主張。”
…………
右賢王領了命令,出了淩虛堂後未曾多做停留,領著一眾侍從便疾步朝宮門口而去。老頭年紀大歸大,腳下步伐倒是不慢。
能讓他親自接見之人,本身就非尋常之輩。那穆飛官拜西域總督,年紀輕輕便已位高權重,憑借軍功一路高升,最終成為坐鎮一方統兵大帥。以他的身份,即便真要造訪匈奴,匈奴王庭上下勢必敲鑼打鼓,用著極為隆重的禮儀迎他。然而這次他竟僅僅帶著兩名隨從低調前來,顯然對於自己此行之事並不打算公開,所以一切從簡。
“右賢王此行來去匆匆,這是為了見誰啊?”
正當右賢王朝宮門口而去時,一道少女的聲音從他耳邊傳來。
他停下腳步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著狐皮大襖的妙齡女子正從不遠處的一個長廊內走了過來。
右賢王一見到她,心中暗叫不妙。他佯裝未曾聽見似的,趕緊繼續朝前走去。
少女見右賢王不搭理他,也有些急了。她提起裙角趕緊追了上去。“哎哎哎,右賢王,右賢王?三爺爺!”
這一聲嬌聲嬌氣的“三爺爺”叫出來,右賢王終於裝不下去了。他隻能認命似的停下腳步,然後變戲法似的擠出一個驚喜的表情,轉頭對那少女說道:“哎呀!原來二公主啊。老臣年邁,老眼昏花,耳朵不好。適才未曾認清是二公主,恕罪恕罪。”
如果穆雲昭在場,必然認得這位“二公主”不是別人,正是昨日與她在首飾店爭那盒簪子的狐裘少女。隻不過相比較昨日那不苟言笑,似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美人,此時的二公主卻多了一些少女的活潑與俏皮。
“三爺爺,你還沒迴答我的問題呢,你這麽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啊?”
“這個……還不是奉你父親之命,替他接見一個人。”右賢王嘴上說著,腳下步伐倒是沒停頓。
“一個人?”二公主跟在他身側,摸了摸下巴沉凝道:“能讓三爺爺你親自相迎的,肯定是個大人物。是誰啊?”
右賢王剛想脫口而出,忽然想起了什麽,趕忙住上了嘴。
“也不算是什麽大人物,隻是你父親早年結交的一個朋友,此次求見也是受你父親相邀。他如今走不開身,托我替他走一遭。”
“這樣啊。”二公主拍了拍手,歡喜道:“那最好不過啦。左右我也閑得無聊,不如我跟三爺爺你一起去,看看能跟我父親結交的到底是怎樣的人。”
右賢王聽了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好在身後的侍從眼疾手快,趕忙將他扶住。
“二公主啊,你父親這次見的這個人不是一般人,你就別給你三爺爺我添亂啦。”
二公主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似乎明白了起來。她停下了腳步,臉上逐漸浮出些許陰霾之色,聲音也變得冰冷起來。“三爺爺莫非是去迎北燕的那個什麽皇子?”
右賢王一聽,失聲道:“二公主,你怎麽知道的?”
“還真是北燕的那個皇子?”二公主不可置信的看向右賢王,聲音不自覺的顫抖了起來。
“我是問你,你是怎麽知道北燕皇子來我多羅城了?”
二公主輕哼一聲,裹了裹身上的狐裘大襖道:“我能不知道嘛。我昨日還親眼見到他了呢。隻不過我沒搭理他罷了。三爺爺,你就別賣關係啦,說說到底是誰嘛。你要是不說我就一直跟著你,反正到頭來我還是會知道的。”
右賢王對於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孫女最為了解。以她的性子必然說到做到。他想了想,最終還是開口道:“也罷也罷,告訴你就是了。來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大楚國西域總督,穆飛,穆雲清。”
這些煙花爆竹都是當地百姓們早早便備下的。雖說年前他們也已放了不少,然而那些也隻是開胃小菜。好不容易等到年三十,大夥兒的一腔熱情總算是得到了“赦免”,於是卯足了勁將它們抬了出來,“報仇雪恨”般的點燃它們。
對匈奴百姓而言,這些煙花爆竹不僅是為了辭舊迎新,同時也是一種比試。誰家的鞭炮響亮,誰家的煙花好看,又或是誰家的排場大。雖說比來比去也沒個彩頭,也不知比個什麽勁。無非就是圖個樂嗬。
與多羅城內大街小巷的鞭炮齊鳴不同,此時多羅城的匈奴王庭內卻顯得安靜許多。
淩虛堂內,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男子正側坐於上首,一手托著腦袋,一手捧著一本書,聽著下麵一左一右坐著的的兩人匯報事務。
男子名喚賀明秋。同時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如今匈奴現任單於。
自當年那位匈奴女可汗賀小煙正式與大楚建交後起,匈奴不僅引進許許多多的中原文化與習俗,甚至連姓氏也逐漸被融合進去。以至於到了賀明秋這一代兩百餘年,原本的王族姓氏已經難以追溯,曆代的匈奴單於皆是以“賀”為姓。
賀明秋雖是匈奴單於,但自小便在宮中接受過中原文化教育。年輕時也曾與一眾王子公主們去大楚京師求學,與京中的一些權貴們頗有交集。甚至於如今大楚國的那位蕭丞相,與他也曾算是師生關係。
然而正值此喜氣洋洋,舉天同慶的日子裏,賀明秋此時的心情卻有些沉重。
“單於,暫留於驛館裏的那位北燕皇子多次入宮求見,可單於卻始終推脫不便。長久下去……是否顯得咱們太過失禮?”說話的是個留著山羊胡的老人。老頭個頭不高,身形瘦小枯瘦,乍一看像是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與上首的賀明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他身上那與生俱來的王族氣質以及多年來上位者的威嚴卻證明了此人不是一般人。
“北燕與我匈奴往來甚少,距離上次來訪已是十年前了。咱們與他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如今大楚趁北燕國國主亡故,出兵伐燕,意圖收複失地,又或是——開疆拓土。楚國與北燕交戰,北燕皇宮裏的那個女人卻忽然派其皇子領使團親自來我匈奴,美其名曰“新春賀喜”,這其中怕是別有用心,咱們不得不防呐。”
山羊胡老人的對麵同樣也坐著一個老人。老人與他年歲相仿,但比他看起來健壯許多。他身著匈奴貴族服飾,濃眉大眼,不怒自威。隻可惜由於常年騎馬的緣故,即便是坐著,他的雙腿仍不自覺的呈羅圈狀,形象上未免大打折扣。
“那照你的意思,簡單的見過之後就這麽把人家晾在驛館裏幹候著?人家堂堂北燕國皇子,可不是尋常使臣。此番他既到多羅城求見我主,無論出於何重目的,咱們總歸接見一二。否則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外人隻當我匈奴不知禮數,狂妄自大。日後周邊各國誰願與我匈奴交好?”山羊胡子不滿的對著對麵的老人說道。
老人重重一哼,冷聲道:“此乃國家大事,絕非兒戲。北燕時局動蕩,周邊各國皆作壁上觀,多咱們一個又能如何?楚國與我匈奴世代交好,和同為一家。咱們卻在此時接見北燕使團,若是被有心之人傳播出去,後果左賢王你能承擔的起嗎?還是說……”
老人特意拉長了音調,似笑非笑道:“還是說有人收了好處,所以要拿錢辦事?”
“你!你放屁!”山羊胡被他一番話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氣的擼起袖子站了起來。此時也顧不得什麽君臣禮儀,對著對麵那老人便爆起了粗口。
“怎麽?說不過就要動手了?來來來,當著單於的麵,咱倆好好過兩招。看我不把你這一把老骨頭給拆了。”老人“騰”的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挑釁般的朝山羊胡招了招手。
眼看兩人便要動起手來,賀明秋放下手中的書,無奈的揉了揉太陽穴。他總算明白父親在位時為什麽時常有犯頭疼的毛病,看來就是這樣被折騰出來的。
“行了行了,孤召見兩位王叔前來,目的是為了商討對策,可不是看兩位打架的。”
見單於發話了,兩個老人這才收斂了起來。兩人各自瞪了對方一眼,然後異口同聲的“哼”的一聲,互相轉身迴到了自己座位上。
這時,一名宮人從堂外走了進來。見到賀明秋後,單臂撫胸道:“啟稟單於,楚國西域總督穆飛於宮外求見。”
賀明秋點了點頭,問道:“他帶了多少人來?”
“僅隨從兩人,加上他一共三人。現已在宮外等候。”
“三人?”賀明秋抬起頭微微一驚。過了一會兒,他眼中露出一抹明悟之色,轉身對著那名老人說道:“既然穆總督親至,那便煩請右賢王代孤前去迎接。孤在這淩虛堂內等候。”
右賢王起身撫胸,應了一聲。
賀明秋繼而又對那山羊胡說道:“左賢王,你可派人前往驛館,就說孤今日出宮夜賞花燈,特邀那位北燕皇子一同前往。”
山羊胡一驚。“單於,你這是……”
賀明秋笑道:“不必多言。孤自有主張。”
…………
右賢王領了命令,出了淩虛堂後未曾多做停留,領著一眾侍從便疾步朝宮門口而去。老頭年紀大歸大,腳下步伐倒是不慢。
能讓他親自接見之人,本身就非尋常之輩。那穆飛官拜西域總督,年紀輕輕便已位高權重,憑借軍功一路高升,最終成為坐鎮一方統兵大帥。以他的身份,即便真要造訪匈奴,匈奴王庭上下勢必敲鑼打鼓,用著極為隆重的禮儀迎他。然而這次他竟僅僅帶著兩名隨從低調前來,顯然對於自己此行之事並不打算公開,所以一切從簡。
“右賢王此行來去匆匆,這是為了見誰啊?”
正當右賢王朝宮門口而去時,一道少女的聲音從他耳邊傳來。
他停下腳步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著狐皮大襖的妙齡女子正從不遠處的一個長廊內走了過來。
右賢王一見到她,心中暗叫不妙。他佯裝未曾聽見似的,趕緊繼續朝前走去。
少女見右賢王不搭理他,也有些急了。她提起裙角趕緊追了上去。“哎哎哎,右賢王,右賢王?三爺爺!”
這一聲嬌聲嬌氣的“三爺爺”叫出來,右賢王終於裝不下去了。他隻能認命似的停下腳步,然後變戲法似的擠出一個驚喜的表情,轉頭對那少女說道:“哎呀!原來二公主啊。老臣年邁,老眼昏花,耳朵不好。適才未曾認清是二公主,恕罪恕罪。”
如果穆雲昭在場,必然認得這位“二公主”不是別人,正是昨日與她在首飾店爭那盒簪子的狐裘少女。隻不過相比較昨日那不苟言笑,似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美人,此時的二公主卻多了一些少女的活潑與俏皮。
“三爺爺,你還沒迴答我的問題呢,你這麽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啊?”
“這個……還不是奉你父親之命,替他接見一個人。”右賢王嘴上說著,腳下步伐倒是沒停頓。
“一個人?”二公主跟在他身側,摸了摸下巴沉凝道:“能讓三爺爺你親自相迎的,肯定是個大人物。是誰啊?”
右賢王剛想脫口而出,忽然想起了什麽,趕忙住上了嘴。
“也不算是什麽大人物,隻是你父親早年結交的一個朋友,此次求見也是受你父親相邀。他如今走不開身,托我替他走一遭。”
“這樣啊。”二公主拍了拍手,歡喜道:“那最好不過啦。左右我也閑得無聊,不如我跟三爺爺你一起去,看看能跟我父親結交的到底是怎樣的人。”
右賢王聽了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好在身後的侍從眼疾手快,趕忙將他扶住。
“二公主啊,你父親這次見的這個人不是一般人,你就別給你三爺爺我添亂啦。”
二公主眨了眨漂亮的大眼睛,似乎明白了起來。她停下了腳步,臉上逐漸浮出些許陰霾之色,聲音也變得冰冷起來。“三爺爺莫非是去迎北燕的那個什麽皇子?”
右賢王一聽,失聲道:“二公主,你怎麽知道的?”
“還真是北燕的那個皇子?”二公主不可置信的看向右賢王,聲音不自覺的顫抖了起來。
“我是問你,你是怎麽知道北燕皇子來我多羅城了?”
二公主輕哼一聲,裹了裹身上的狐裘大襖道:“我能不知道嘛。我昨日還親眼見到他了呢。隻不過我沒搭理他罷了。三爺爺,你就別賣關係啦,說說到底是誰嘛。你要是不說我就一直跟著你,反正到頭來我還是會知道的。”
右賢王對於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小孫女最為了解。以她的性子必然說到做到。他想了想,最終還是開口道:“也罷也罷,告訴你就是了。來人不是旁人,正是那大楚國西域總督,穆飛,穆雲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