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聽了這個消息,心中不禁感到困惑和疑惑。他決定前往瀟湘館探望黛玉,卻發現她越發瘦弱,令人心疼不已。詢問之下,得知她的身體狀況比往日有所好轉,但仍然令人擔憂。
當黛玉看到寶玉時,她也注意到他比之前更加消瘦了。這讓她想起了過去的種種往事,不禁淚水湧上眼眶。兩人稍微聊了一會兒,黛玉便催促寶玉迴去休息調養身體。寶玉無奈地離開了瀟湘館。
然而,寶玉心中一直惦記著要問芳官關於此事的真相。偏偏在這時,湘雲和香菱來到了襲人芳官的住處,正與她們一起說笑。寶玉不想打擾她們,也擔心引起其他人的盤問,於是隻能忍耐著等待合適的時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芳官又一次跟隨他的幹娘去洗頭。然而,這次的經曆卻並不像往常那樣愉快。他幹娘偏又先叫他親女兒洗過才叫芳官洗。芳官見了這樣,便覺得他幹娘偏心:“把你女兒的剩水給我洗?我一個月的月錢都是你拿著,沾我的光不算,反倒給我剩東西剩的!”
他幹娘羞惱變成怒,便罵他:“不識抬舉的東西!怪不得人人都說,戲子沒一個好纏的,憑你什麽好的,入了這一行,都學壞了!這一點子小崽子,也挑麽挑六,鹹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娘兒兩個吵起來。
襲人見狀,忙打發人去說:“少亂嚷!瞅著老太太不在家,一個個連句安靜話也都不說了!”
睛雯因說道:“這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麽。也不過是會兩出戲,倒像殺了賊王,擒過反叛來的!”襲人道:““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寶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說“物不平則鳴”,他失親少眷的在這裏,沒人照看,賺了他的錢,又作踐他,如何怪得?”又向襲人說:“他到底一月多少錢?以後不如你收過來照管他,豈不省事些?”
襲人道:“我要照看他,哪裏不照看了?又要他那幾個錢才照看他?沒的招人家罵去。”說著,便起身至那屋裏,取了一瓶花露油、雞蛋、香皂、頭繩之類,叫了一個婆子來,“送給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己洗罷,別吵了。”
他幹娘越發羞愧,說芳官:“沒良心!隻說我克扣你的錢!”便向他身上拍了幾下。芳官越發苦了。寶玉便走出來。襲人忙勸:“做什麽!我去說他。”
睛雯忙先過來,指他幹娘,說道:“你這麽大年紀,太不懂事!你不給他好好的洗,我們才給他東西。你自己不臊,還有臉打他!他要是在班裏學藝,你也敢打他不成?”那婆子便說:““一日叫娘,終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兩句。”
麝月聽了襲人的吩咐,立刻走到那婆子麵前,嚴肅地說道:“你這個老太婆,真是太過分了!你怎麽能這樣對待一個無辜的孩子呢?你難道不知道他隻是一個孩子嗎?他需要我們的關愛和保護,而不是你的暴力和恐嚇!”
那婆子被麝月的話震住了,她愣在那裏,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晴雯見狀,也走上前來,冷冷地說道:“你這個人真是太可惡了!你竟然敢在這裏撒野!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們是賈府裏的人!如果你再敢對我們不利,我們一定會讓你付出代價的!”
寶玉憤怒地拿起拄杖,用力地敲打著門坎子,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失望:“這些老婆子真是鐵石心腸,竟然如此冷漠無情!他們不僅不能給予關懷和照顧,反而還故意折磨他們。這種情況持續了如此之久,我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晴雯聽到寶玉的話後,毫不客氣地說道:“什麽‘如何是好’?幹脆把他們全部趕出去,不要這些隻會看表麵卻無法真正幫助的人就好了!”
那婆子被晴雯的話羞得無地自容,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在這時,芳官穿著一件海棠紅色的小棉襖走了進來,底下是一條綠色的綢緞灑花夾褲,褲腿敞開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披散在腦後,她哭得淚流滿麵,仿佛一個被拷打的紅娘。
麝月看到芳官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樣打扮起來,簡直就像個被拷打的紅娘。現在你又不再裝扮了,還是這個樣子嗎?”
晴雯聽到麝月的話後,走過去拉起芳官的手,替他洗淨了頭發,然後用毛巾輕輕擰幹,挽成了一個慵懶的發髻。接著,她讓芳官穿上衣服,走到自己這邊來。
接著內廚房的婆子來問:“晚飯有了,可送不送?”小丫頭聽了,進來問襲人。襲人笑道:“方才胡吵了一陣,也沒留心聽聽幾下鍾了。”
晴雯道:“這勞什子又不知怎麽了,又得去收拾!”說著,拿過表來瞧了一瞧,說道:“再略等半鍾茶的工夫就是了。”小丫頭去了。
麝月笑道:“提起淘氣來,芳官也該打兩下兒,昨日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就壞了。”說話之間,便將餐具打點現成。
這時,屋內的氣氛變得輕鬆愉快起來。襲人和晴雯開始談論起芳官的淘氣行為,不禁讓麝月也跟著笑了起來。她們迴憶起昨天芳官擺弄墜子的情景,不禁感歎這個小家夥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襲人拿起茶杯,輕輕地品嚐著茶香,她覺得這一刻的寧靜和溫馨讓她感到無比滿足。她看著窗外的夕陽,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她知道,這個家庭雖然有時會有爭吵和煩惱,但彼此之間的關愛和支持卻是永恆的。
晴雯則在一旁忙碌著,她整理著餐具,擺放著餐桌。她的動作熟練而有序,仿佛每一道菜肴都有它獨特的位置。她喜歡這種細致入微的工作,因為它讓她感到自己對家庭的付出是有意義的。
麝月則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她是一個溫柔而善良的女孩,總是默默地為家人付出。她喜歡看到家人們和睦相處的場景,因為她知道這是幸福的源泉。
漸漸地,晚餐的時間到了。在一個寧靜的時刻,一個年輕的小丫頭子捧著一個精美的盒子走進了房間,然後站在原地。晴雯和麝月好奇地揭開了盒子的蓋子,發現裏麵還是那四樣熟悉的小菜。晴雯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已經準備好了,為什麽不給我們準備一些清淡的菜肴呢?這稀飯和鹹菜要吃到什麽時候?”她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擺放菜肴。
接著,她又看向盒子裏的另一碗火腿鮮筍湯,立刻端起來放在寶玉麵前。寶玉拿起湯匙喝了一口,滿意地說:“好喝的湯!”眾人都笑了起來,調侃道:“菩薩!你多久沒見到葷腥了?就這麽饞嘴!”他們一邊說笑,一邊輕輕地吹著湯匙上的熱氣。
這時,芳官正好站在旁邊,大家便把湯匙遞給她,對她說:“你也學著伺候一下,別總是傻玩傻睡。小心點,別吹出唾沫星子。”
芳官按照他們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吹了幾下,覺得很滿意。她的幹娘也端著飯碗在門外等著,見狀忙跑進來笑著說:“她不太懂事,小心別把碗打碎了,等我吹完再說。”說完,她就伸手去接湯匙。
晴雯立刻大聲喊道:“快出去!等她把碗打碎了,也輪不到你吹。你怎麽有空跑到這裏來?”她又罵起小丫頭們:“你們真是瞎了眼!她不懂事,你們也應該提醒她。”小丫頭們都抱怨道:“我們趕她出去,她也不聽,現在害得我們受氣。何必呢!你以為她會聽你的?我們去過的地方,有一半是你到不了的,而另一半是你根本不能去的。更何況她還跑到我們無法到達的地方,還動手動腳的。”她們一邊說,一邊把幹娘推出門外。
台階下的幾個等待空盒子的婆子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嫂子也沒照照鏡子就進去了?”這句話讓那個婆子又羞又氣,隻得強忍著不發作。
芳官輕輕地吹了幾下,寶玉笑著問:“你嚐嚐,味道如何?”芳官以為寶玉是在開玩笑,隻是微笑著看著襲人等人。襲人建議道:“你就嚐一口,沒關係的。”晴雯也笑著說:“你看我嚐。”說完,她就喝了一口。
芳官見狀,也嚐了一口,說:“好了。”然後遞給寶玉。寶玉喝了半碗粥,吃了幾片筍,又喝了半碗粥,就不想再吃了。眾人便收拾東西離開。小丫頭端來沐盆,寶玉洗漱完畢後,襲人等人去吃飯。
寶玉給芳官使了個眼色。芳官本來就聰明伶俐,又學了幾年戲,什麽事情不知道?於是她裝作肚子疼,不想吃飯。襲人說:“既然不想吃,就在屋裏陪我們吧。把粥留下,等你餓了再吃。”說完,她就離開了。
寶玉將剛才見到藕官如何用謊言保護他,以及藕官讓他問芳官的事情,都詳細地告訴了芳官。他又問道:“他祭奠的到底是誰?”芳官聽了,眼圈兒一紅,又歎了口氣,說:“這件事情說起來,藕官兒也是胡鬧。”
寶玉忙問是怎麽迴事。芳官解釋道:“他祭奠的就是已經去世的藥官兒。”寶玉說:“他們兩個也算是朋友,這樣做也是應該的。”
芳官搖頭說:“哪裏是什麽朋友呢?那都是糊塗的想法。他是小生,藥官是小旦,平時他們扮作一對夫妻,每天唱戲的時候都裝得很親熱。久而久之,兩個人就真的糊塗了,好像真的成了一對似的。後來他們竟然互相疼愛,彼此關心。藥官兒去世後,藕官哭得死去活來,至今仍然念念不忘,所以每到節日都會燒紙祭奠他。後來蕊官加入進來,我們也發現他對蕊官也是這樣。我們就問他:‘為什麽有了新的就把舊的忘了?’他說:‘不是忘了。就像男人死了女人一樣,也有再娶的,隻是不把死去的丟過不提就是有情分了。’你說他是不是很傻?”
寶玉聽了這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絕。他拉著芳官囑咐道:“既然這樣說,我有一句話要囑咐你,你必須告訴他。以後斷不可再燒紙了,每逢節日,隻需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地祈禱,就能感應到神靈的存在。我那案上也隻設著一個爐子,每當我有心事時,不論日期,我都會時常焚香,隨便準備一些新水和新茶,供奉一盞燈,有時還會擺上鮮花、鮮果,甚至葷腥素菜都可以。關鍵在於內心的敬虔,而不是虛名。所以,你要快些告訴他,以後不要再燒紙了!”芳官聽了寶玉的話,便答應著。
過了一會兒,他們吃過粥後,有人迴來報告說:“老太太迴來了。”眾人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寶玉心中湧起一股激動的情緒,他知道自己終於有機會向賈母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他急忙站起身來,走向賈母的房間。芳官緊隨其後,她心中也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當寶玉和芳官來到賈母的房間時,賈母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她看到寶玉和芳官進來,微笑著示意他們坐下。
“祖母,我有一件事情想告訴您。”寶玉有些緊張地說道。
“什麽事情?”賈母溫和地問道。
“是關於燒紙的事情。”寶玉繼續說道,“我聽了芳官的話後,深感其中的道理。我覺得我們應該不再燒紙了,而是用一種更虔誠的方式來祈求神靈的保佑。”
賈母微微一愣,然後沉思了一會兒。她知道寶玉是一個聰明而敏感的孩子,他的話語一定有其深意。
“寶玉啊,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賈母終於開口說道,“我一直認為,真正的虔誠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心。燒紙隻是一種外在的儀式,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對神靈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寶玉聽到賈母的迴答,心中一陣喜悅。他知道自己的建議得到了祖母的認可和支持。
“祖母說得對。”寶玉微笑著說道,“我會告訴芳官和其他家人,讓他們也明白這一點。”
賈母點了點頭,滿意地看著寶玉。她知道這個孩子有著一顆善良而純真的心,他的建議一定會給家族帶來積極的影響。
當黛玉看到寶玉時,她也注意到他比之前更加消瘦了。這讓她想起了過去的種種往事,不禁淚水湧上眼眶。兩人稍微聊了一會兒,黛玉便催促寶玉迴去休息調養身體。寶玉無奈地離開了瀟湘館。
然而,寶玉心中一直惦記著要問芳官關於此事的真相。偏偏在這時,湘雲和香菱來到了襲人芳官的住處,正與她們一起說笑。寶玉不想打擾她們,也擔心引起其他人的盤問,於是隻能忍耐著等待合適的時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芳官又一次跟隨他的幹娘去洗頭。然而,這次的經曆卻並不像往常那樣愉快。他幹娘偏又先叫他親女兒洗過才叫芳官洗。芳官見了這樣,便覺得他幹娘偏心:“把你女兒的剩水給我洗?我一個月的月錢都是你拿著,沾我的光不算,反倒給我剩東西剩的!”
他幹娘羞惱變成怒,便罵他:“不識抬舉的東西!怪不得人人都說,戲子沒一個好纏的,憑你什麽好的,入了這一行,都學壞了!這一點子小崽子,也挑麽挑六,鹹嘴淡舌,咬群的騾子似的!”娘兒兩個吵起來。
襲人見狀,忙打發人去說:“少亂嚷!瞅著老太太不在家,一個個連句安靜話也都不說了!”
睛雯因說道:“這是芳官不省事,不知狂的什麽。也不過是會兩出戲,倒像殺了賊王,擒過反叛來的!”襲人道:““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寶玉道:“怨不得芳官!自古說“物不平則鳴”,他失親少眷的在這裏,沒人照看,賺了他的錢,又作踐他,如何怪得?”又向襲人說:“他到底一月多少錢?以後不如你收過來照管他,豈不省事些?”
襲人道:“我要照看他,哪裏不照看了?又要他那幾個錢才照看他?沒的招人家罵去。”說著,便起身至那屋裏,取了一瓶花露油、雞蛋、香皂、頭繩之類,叫了一個婆子來,“送給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己洗罷,別吵了。”
他幹娘越發羞愧,說芳官:“沒良心!隻說我克扣你的錢!”便向他身上拍了幾下。芳官越發苦了。寶玉便走出來。襲人忙勸:“做什麽!我去說他。”
睛雯忙先過來,指他幹娘,說道:“你這麽大年紀,太不懂事!你不給他好好的洗,我們才給他東西。你自己不臊,還有臉打他!他要是在班裏學藝,你也敢打他不成?”那婆子便說:““一日叫娘,終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襲人喚麝月道:“我不會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過去震嚇他兩句。”
麝月聽了襲人的吩咐,立刻走到那婆子麵前,嚴肅地說道:“你這個老太婆,真是太過分了!你怎麽能這樣對待一個無辜的孩子呢?你難道不知道他隻是一個孩子嗎?他需要我們的關愛和保護,而不是你的暴力和恐嚇!”
那婆子被麝月的話震住了,她愣在那裏,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晴雯見狀,也走上前來,冷冷地說道:“你這個人真是太可惡了!你竟然敢在這裏撒野!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們是賈府裏的人!如果你再敢對我們不利,我們一定會讓你付出代價的!”
寶玉憤怒地拿起拄杖,用力地敲打著門坎子,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和失望:“這些老婆子真是鐵石心腸,竟然如此冷漠無情!他們不僅不能給予關懷和照顧,反而還故意折磨他們。這種情況持續了如此之久,我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晴雯聽到寶玉的話後,毫不客氣地說道:“什麽‘如何是好’?幹脆把他們全部趕出去,不要這些隻會看表麵卻無法真正幫助的人就好了!”
那婆子被晴雯的話羞得無地自容,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就在這時,芳官穿著一件海棠紅色的小棉襖走了進來,底下是一條綠色的綢緞灑花夾褲,褲腿敞開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披散在腦後,她哭得淚流滿麵,仿佛一個被拷打的紅娘。
麝月看到芳官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樣打扮起來,簡直就像個被拷打的紅娘。現在你又不再裝扮了,還是這個樣子嗎?”
晴雯聽到麝月的話後,走過去拉起芳官的手,替他洗淨了頭發,然後用毛巾輕輕擰幹,挽成了一個慵懶的發髻。接著,她讓芳官穿上衣服,走到自己這邊來。
接著內廚房的婆子來問:“晚飯有了,可送不送?”小丫頭聽了,進來問襲人。襲人笑道:“方才胡吵了一陣,也沒留心聽聽幾下鍾了。”
晴雯道:“這勞什子又不知怎麽了,又得去收拾!”說著,拿過表來瞧了一瞧,說道:“再略等半鍾茶的工夫就是了。”小丫頭去了。
麝月笑道:“提起淘氣來,芳官也該打兩下兒,昨日是他擺弄了那墜子,半日就壞了。”說話之間,便將餐具打點現成。
這時,屋內的氣氛變得輕鬆愉快起來。襲人和晴雯開始談論起芳官的淘氣行為,不禁讓麝月也跟著笑了起來。她們迴憶起昨天芳官擺弄墜子的情景,不禁感歎這個小家夥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襲人拿起茶杯,輕輕地品嚐著茶香,她覺得這一刻的寧靜和溫馨讓她感到無比滿足。她看著窗外的夕陽,心中湧起一股暖意。她知道,這個家庭雖然有時會有爭吵和煩惱,但彼此之間的關愛和支持卻是永恆的。
晴雯則在一旁忙碌著,她整理著餐具,擺放著餐桌。她的動作熟練而有序,仿佛每一道菜肴都有它獨特的位置。她喜歡這種細致入微的工作,因為它讓她感到自己對家庭的付出是有意義的。
麝月則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她是一個溫柔而善良的女孩,總是默默地為家人付出。她喜歡看到家人們和睦相處的場景,因為她知道這是幸福的源泉。
漸漸地,晚餐的時間到了。在一個寧靜的時刻,一個年輕的小丫頭子捧著一個精美的盒子走進了房間,然後站在原地。晴雯和麝月好奇地揭開了盒子的蓋子,發現裏麵還是那四樣熟悉的小菜。晴雯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已經準備好了,為什麽不給我們準備一些清淡的菜肴呢?這稀飯和鹹菜要吃到什麽時候?”她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擺放菜肴。
接著,她又看向盒子裏的另一碗火腿鮮筍湯,立刻端起來放在寶玉麵前。寶玉拿起湯匙喝了一口,滿意地說:“好喝的湯!”眾人都笑了起來,調侃道:“菩薩!你多久沒見到葷腥了?就這麽饞嘴!”他們一邊說笑,一邊輕輕地吹著湯匙上的熱氣。
這時,芳官正好站在旁邊,大家便把湯匙遞給她,對她說:“你也學著伺候一下,別總是傻玩傻睡。小心點,別吹出唾沫星子。”
芳官按照他們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吹了幾下,覺得很滿意。她的幹娘也端著飯碗在門外等著,見狀忙跑進來笑著說:“她不太懂事,小心別把碗打碎了,等我吹完再說。”說完,她就伸手去接湯匙。
晴雯立刻大聲喊道:“快出去!等她把碗打碎了,也輪不到你吹。你怎麽有空跑到這裏來?”她又罵起小丫頭們:“你們真是瞎了眼!她不懂事,你們也應該提醒她。”小丫頭們都抱怨道:“我們趕她出去,她也不聽,現在害得我們受氣。何必呢!你以為她會聽你的?我們去過的地方,有一半是你到不了的,而另一半是你根本不能去的。更何況她還跑到我們無法到達的地方,還動手動腳的。”她們一邊說,一邊把幹娘推出門外。
台階下的幾個等待空盒子的婆子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嫂子也沒照照鏡子就進去了?”這句話讓那個婆子又羞又氣,隻得強忍著不發作。
芳官輕輕地吹了幾下,寶玉笑著問:“你嚐嚐,味道如何?”芳官以為寶玉是在開玩笑,隻是微笑著看著襲人等人。襲人建議道:“你就嚐一口,沒關係的。”晴雯也笑著說:“你看我嚐。”說完,她就喝了一口。
芳官見狀,也嚐了一口,說:“好了。”然後遞給寶玉。寶玉喝了半碗粥,吃了幾片筍,又喝了半碗粥,就不想再吃了。眾人便收拾東西離開。小丫頭端來沐盆,寶玉洗漱完畢後,襲人等人去吃飯。
寶玉給芳官使了個眼色。芳官本來就聰明伶俐,又學了幾年戲,什麽事情不知道?於是她裝作肚子疼,不想吃飯。襲人說:“既然不想吃,就在屋裏陪我們吧。把粥留下,等你餓了再吃。”說完,她就離開了。
寶玉將剛才見到藕官如何用謊言保護他,以及藕官讓他問芳官的事情,都詳細地告訴了芳官。他又問道:“他祭奠的到底是誰?”芳官聽了,眼圈兒一紅,又歎了口氣,說:“這件事情說起來,藕官兒也是胡鬧。”
寶玉忙問是怎麽迴事。芳官解釋道:“他祭奠的就是已經去世的藥官兒。”寶玉說:“他們兩個也算是朋友,這樣做也是應該的。”
芳官搖頭說:“哪裏是什麽朋友呢?那都是糊塗的想法。他是小生,藥官是小旦,平時他們扮作一對夫妻,每天唱戲的時候都裝得很親熱。久而久之,兩個人就真的糊塗了,好像真的成了一對似的。後來他們竟然互相疼愛,彼此關心。藥官兒去世後,藕官哭得死去活來,至今仍然念念不忘,所以每到節日都會燒紙祭奠他。後來蕊官加入進來,我們也發現他對蕊官也是這樣。我們就問他:‘為什麽有了新的就把舊的忘了?’他說:‘不是忘了。就像男人死了女人一樣,也有再娶的,隻是不把死去的丟過不提就是有情分了。’你說他是不是很傻?”
寶玉聽了這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絕。他拉著芳官囑咐道:“既然這樣說,我有一句話要囑咐你,你必須告訴他。以後斷不可再燒紙了,每逢節日,隻需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地祈禱,就能感應到神靈的存在。我那案上也隻設著一個爐子,每當我有心事時,不論日期,我都會時常焚香,隨便準備一些新水和新茶,供奉一盞燈,有時還會擺上鮮花、鮮果,甚至葷腥素菜都可以。關鍵在於內心的敬虔,而不是虛名。所以,你要快些告訴他,以後不要再燒紙了!”芳官聽了寶玉的話,便答應著。
過了一會兒,他們吃過粥後,有人迴來報告說:“老太太迴來了。”眾人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寶玉心中湧起一股激動的情緒,他知道自己終於有機會向賈母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他急忙站起身來,走向賈母的房間。芳官緊隨其後,她心中也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當寶玉和芳官來到賈母的房間時,賈母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她看到寶玉和芳官進來,微笑著示意他們坐下。
“祖母,我有一件事情想告訴您。”寶玉有些緊張地說道。
“什麽事情?”賈母溫和地問道。
“是關於燒紙的事情。”寶玉繼續說道,“我聽了芳官的話後,深感其中的道理。我覺得我們應該不再燒紙了,而是用一種更虔誠的方式來祈求神靈的保佑。”
賈母微微一愣,然後沉思了一會兒。她知道寶玉是一個聰明而敏感的孩子,他的話語一定有其深意。
“寶玉啊,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賈母終於開口說道,“我一直認為,真正的虔誠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內心。燒紙隻是一種外在的儀式,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對神靈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寶玉聽到賈母的迴答,心中一陣喜悅。他知道自己的建議得到了祖母的認可和支持。
“祖母說得對。”寶玉微笑著說道,“我會告訴芳官和其他家人,讓他們也明白這一點。”
賈母點了點頭,滿意地看著寶玉。她知道這個孩子有著一顆善良而純真的心,他的建議一定會給家族帶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