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彼三人因見探春等進來,忙將此話掩住不提。探春等問候過,大家說笑了一會方散。
誰知上迴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製。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娶。賈母婆媳祖孫等俱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迴。在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孝慈縣。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寧府賈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兩府無人,因此,大家計議,家中無主,便報了尤氏產育,將他騰挪出來,協理榮、寧兩處事件。
薛姨媽在園內照管他姊妹丫鬟,隻得也挪進園來。此時寶釵處有湘雲香菱;李紈處目今李嬸母雖去,然有時來往,三五日不定,賈母又將寶琴送與他去照管;迎春處有岫煙;探春因家務冗雜,且不時有趙姨娘與賈環嘈聒,甚不方便;惜春處房屋狹小:因此,薛姨媽都難住。
況賈母又千叮嚀,萬囑咐,托他照管黛玉,──自己素性也最憐愛他,今既巧遇這事,便挪至瀟湘館和黛玉同房,一應藥餌,飲食,十分經心。黛玉感戴不盡,以後便亦如寶釵之稱唿,連寶釵前亦直以“姐姐”唿之,寶琴前直以“妹妹”唿之:儼似同胞共出,較諸人更似親切。賈母見如此,也十分喜悅放心。
薛姨媽在園內照管姊妹丫鬟們的生活瑣事,她不得不搬進園中居住。此時寶釵處有湘雲香菱陪伴;李紈處雖然李嬸母已經離開,但偶爾還會迴來探望,時間不定;賈母又將寶琴送到薛姨媽那裏照管;迎春處有岫煙陪伴;探春因為家務繁忙,而且不時受到趙姨娘和賈環的吵鬧幹擾,非常不便;惜春處的房屋狹小:因此,薛姨媽很難在園中找到合適的住處。
然而,賈母對薛姨媽寄予厚望,千叮嚀萬囑咐地托付她照管黛玉——她自己一向非常疼愛黛玉。如今既然碰巧遇到這樣的事情,薛姨媽便搬到瀟湘館與黛玉同住。她對黛玉的飲食起居、藥物護理等方麵都非常用心。黛玉感激涕零,從此以後便像寶釵一樣稱唿薛姨媽為“姐姐”,甚至在寶釵麵前也直接稱唿薛姨媽為“姐姐”;對於寶琴則直接稱唿為“妹妹”。這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使得她們之間比其他人更加親近。看到這樣的情景,賈母也非常高興和放心。
薛姨媽,作為家中的長輩,她的責任主要是照顧家中的姐妹們,以及管理家中的丫鬟們。她對於家中的大小事務,總是保持沉默,不願意多說一句話。尤氏雖然每天都會過來,但她也隻是應名點卯,不會隨意地發號施令,更不會濫用權力。
在薛家,除了薛姨媽,已經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處理家務了。每天,她還要負責照顧賈母和王夫人的生活起居,包括準備她們的飲食、布置房間等瑣事。因此,薛姨媽的生活非常忙碌,幾乎沒有什麽閑暇時間。
與此同時,榮府和寧府的主人也都非常忙碌。他們或者跟隨皇帝入朝,或者在外麵處理各種事務,還有的人需要先到其他地方去安排事情。因此,兩府的下人們都沒有明確的工作安排,他們開始偷懶,甚至趁機結黨營私,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取利益。榮府隻剩下賴大和他的幾個管家來管理外務。但是,賴大的手下有幾個常用的人已經離開了,雖然他另外找人來代替,但這些新人都是生手,讓他感到非常不順手。而且,這些人缺乏經驗,有的會欺騙主人,有的沒有證據就告狀,有的沒有原因就推薦人,種種不良行為,讓榮府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此外,尤氏還注意到,那些官宦家庭中,凡是養有優伶男女的,都被免除了賦役。於是,尤氏和其他人都商量決定,等到王夫人迴家後,也要遣散十二個女孩子。他們還提議:“這些人原本就是買來的,現在雖然不學唱戲了,但還可以留下來使喚。隻要讓他們的教習自己去就行了。”
王夫人聽後說:“這些學戲的人,和那些被買來使喚的人不同:他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因為家境貧寒才被迫賣身做這種事情。這幾年來,他們裝神弄鬼地生活著。現在有了這個機會,不如給他們一些錢作為路費,讓他們各自迴去吧。我們祖宗在世時就有這樣的做法。我們現在這樣做是損陰壞德的,而且還顯得小氣。現在雖然有幾個年紀大的還在我們這裏,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因不願意迴去,所以才留在這裏使喚。等他們長大後,就可以嫁給我們家的小廝們了。”
尤氏聽了王夫人的話後說:“那我們現在就去問問這十二個人。如果有人願意迴去的,我們就帶信給他們的父母,讓他們親自來領迴去。再給他們一些錢作為路費,這樣才算妥當;如果不用他們的親人來領人的話,恐怕會有壞人冒名頂替把他們帶走,然後再轉賣給別人。這樣一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的恩典?如果有人不願意迴去的話,那就留下吧。”王夫人聽了之後笑著說:“你說得對。”
尤氏等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後,立刻派人去告訴了鳳姐兒。同時,他們還向總理房中傳達了命令:每教習給銀八兩,讓他們自行安排。為了確保梨香院的一切物品都得到妥善處理,他們派人進行清點和登記,並安排人員輪流值夜。
接著,尤氏等人將十二個女孩子叫到麵前,詳細詢問她們的去留意願。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大半的女孩子並不想迴家。她們各有各的原因:有的說父母雖然還在,但隻關心將她們姐妹賣掉;有的說父母已經去世,或者被伯叔兄弟賣掉;還有的說沒有地方可去;當然,也有的是因為對這裏的生活戀戀不舍。最終,隻有四五個人表示願意離開。
王夫人聽了這些情況後,隻得留下這四五個女孩子,讓她們幹娘領迴家去,等待她們的親生父母來接走。而對於不願意離開的女孩子,王夫人決定將她們分散在園中使喚。
賈母則留下了文官自使,將正旦芳官指給了寶玉;小旦蕊官送給了寶釵;小生藕官指給了黛玉;大花麵葵官送給了湘雲;小花麵豆官送給了寶琴;老外艾官指給了探春;尤氏則討了老旦茄官去。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得到了合適的安排,就像那些久困籠中的倦鳥終於得以展翅高飛,每天在園中盡情地遊玩。
眾人都知道這些女孩子原本並不會針黹女工等家務活,也不習慣使用這些技能。因此,大家並沒有過多地責備她們。然而,其中有一兩個懂事的女孩子,擔心將來沒有應時之技,便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本行,開始學習針黹紡績等女工技藝。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正是朝中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賈母等一眾家族成員為了參加這個重要的儀式,五更時分便起了床,準備前往皇宮。
首先,他們來到了下處,這裏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點心和小食,以補充早晨的能量。在享用完這些美食後,他們精神煥發地開始了一天的活動。隨後,他們進入朝堂,參加了早膳,與其他官員們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早餐時光。
早膳結束後,賈母等人退至下處稍作休息。他們在這個地方稍事歇息,恢複了體力。用過早飯後,他們又略歇片刻,為即將到來的侍中晚二祭做好準備。
接下來,他們再次入朝,參加了侍中晚二祭。這是一個莊重而神聖的儀式,他們都非常認真地參與其中。祭祀活動結束後,他們才離開朝堂,迴到下處休息。
在下處,他們享用了美味的晚飯,為這一天的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時,他們才發現這個下處原來是一個大官的家廟,由比邱尼焚修管理。這裏的房舍非常多,而且非常幹淨整潔,分為東西兩個院落。
榮府便租下了東院作為他們的住所,而北靜王府則租下了西院。太妃和少妃每天都會在這裏休息。當他們看到賈母等人住在東院時,彼此都感到非常親切。他們同出同入,互相照應,成為了非常好的鄰居。
外麵諸事不消細述。且說大觀園內,因賈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內,又送靈去一月方迴,各丫鬟婆子皆有閑空,多在園內遊玩。更又將梨香院內伏侍的眾婆子一概撤迴,並散在園內聽使,更覺園內人多了幾十個。因文官等一幹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勢淩下,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己者多:因此,眾婆子含怨,隻是口中不敢與他們分爭。如今散了學,大家趁了願,也有丟開手的,也有心地狹窄猶懷舊怨的,因將眾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來廝侵。
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寧府賈蓉也同族中人前往各處祭祀。因寶玉病未大愈,故不曾去得。飯後發倦,襲人因說:“天氣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的撂下粥碗就睡,存在心裏。”
寶玉聽說,隻得拄了一支杖,靸著鞋,走出院來。因近日將園中分與眾婆子料理,各司各業,皆在忙時:也有修竹的,也有樹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種豆的,池中間又有駕娘們行著船夾泥的,種藕的。湘雲、香菱、寶琴與些丫鬟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們取樂。
寶玉也慢慢行來。湘雲見了他來忙笑說:“快把這船打出去!他們是接林妹妹的。”眾人都笑起來。寶玉紅了臉也笑道:“人家的病誰是好意的?你也形容著取笑兒!”
湘雲笑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樣原招笑兒反說起人來。”說著寶玉便也坐下看著眾人忙亂了一迴湘雲因說:“這裏有風石頭上又冷坐坐去罷。”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大觀園內的景色顯得格外迷人。賈母和王夫人因為家中事務繁忙,經常不在家,而那些平日裏伺候她們的丫鬟婆子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空閑時光,賈母決定將梨香院裏的那些婆子們也都撤迴到大觀園裏來,讓她們在這裏聽候差遣。這樣一來,大觀園裏的人數頓時增加了幾十人。
然而,這些新來的婆子們並不都是安分守己之輩。有些心性高傲,有些依仗權勢欺淩下屬,還有些挑剔衣物飲食,甚至有些人言辭尖刻。這使得那些原本就在大觀園裏伺候的婆子們心生怨恨,但她們卻不敢與這些新來的人發生衝突。於是,在大家散去學習之後,這些婆子們紛紛將自己分到了各個房間裏去,以免受到對方的侵擾。
這天正好是清明節,賈璉已經準備好了年例祭祀所需的物品,準備帶著賈環、賈琮和賈蘭三個兒子前往鐵檻寺祭奠亡者並焚燒紙錢。而寧府的賈蓉則和其他族人一起去了其他地方祭祀祖先。由於寶玉的病情尚未完全康複,所以他沒有參加這次祭祀活動。吃過午飯後,寶玉感到有些疲倦,襲人便勸他說:“今天天氣很好,你不妨出去走走,別吃完粥就躺下休息,這樣對身體不好。”
寶玉聽了襲人的話,隻好拄著拐杖,穿著拖鞋走出了院子。最近這段時間,大觀園裏的事務都交給了那些新來的婆子們打理,她們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有的修剪竹子,有的栽種樹木,有的種植花卉,有的種植豆類作物;池塘中央還有一群女子正在劃船撈泥巴種植荷花。湘雲、香菱、寶琴和一些丫鬟們都坐在山石上觀看她們忙碌的身影。寶玉也慢慢地走了過來。
湘雲看到他來了,立刻笑著說:“快把船劃出去吧!她們是來接林妹妹的。”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
寶玉臉上泛起紅暈,也笑著說:“人家生病了,我怎麽會故意捉弄她呢?你也真是愛開玩笑!”
湘雲笑著說:“她的病和別人不一樣,本來就是個讓人發笑的事情,你卻說別人。”說著,寶玉也在旁邊坐了下來,看著那些忙碌的女子們忙活了一會兒。
湘雲接著說:“這裏風很大,而且石頭上很冷,我們還是找個地方坐坐吧。”
寶玉此刻正打算前往黛玉的住處,他緩緩地站起身來,用手拄著拐杖,向在場的人們告別。他沿著沁芳橋旁的堤岸漫步前行,沿途欣賞著春天的美景。柳樹垂下了金黃色的枝條,桃花盛開,散發出淡淡的丹霞色。在山石的背後,一棵巨大的杏樹吸引了寶玉的目光。雖然此時杏花已經凋謝,但樹葉茂密,形成了一片翠綠的蔭蔽。樹上結滿了豆子大小的小杏子。
寶玉心中不禁感歎:“我竟然因為生病錯過了這美麗的杏花!轉眼間,綠葉已經茂盛,果實也已經結滿枝頭。”他仰望著那些小杏子,依依不舍。同時,他又想起了邢岫煙已經選擇了夫婿的事情。雖然婚姻是人生大事,不能不辦,但他還是覺得失去了一個好女兒。再過幾年,這棵杏樹也會再次結果,而岫煙也將步入中年,烏發如銀,紅顏似縞。想到這裏,寶玉不禁感到一陣傷感,對著杏樹歎息不已。
正當寶玉陷入沉思時,一隻雀兒突然飛來,落在樹枝上不停地啼叫。寶玉又陷入了幻想之中,心想:“這隻雀兒一定是在杏花盛開的時候來過這裏,現在看到沒有花朵隻有葉子,所以才會如此悲傷地啼叫。這種聲音一定是哭泣的聲音。可惜公冶長不在這裏,否則可以向他請教一下。但是不知道明年杏花再次盛開時,這隻雀兒是否還會記得飛到這裏來與杏花相會呢?”
就在寶玉胡思亂想之際,突然從山石那邊傳來一股火花,將雀兒驚得飛起。寶玉也被嚇了一跳。接著,他聽到外麵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麽把紙錢帶進來燒?我要迴去告訴奶奶們,小心你的皮肉!”
寶玉聽了這番話,更加疑惑起來。他急忙繞過山石去看個究竟,隻見藕官滿臉淚痕地蹲在那裏,手裏還拿著火把,守著一堆紙錢灰悲傷地哭泣。
寶玉連忙上前詢問:“你給誰燒紙錢?快別在這裏燒了。你是為了父母兄弟嗎?告訴我他們的姓名,我讓外麵的仆人幫你打包好紙錢,寫上姓名去燒。”
藕官一見到寶玉,便默不作聲。寶玉多次詢問,但藕官始終沒有迴答。突然,一個兇神惡煞的婆子走了過來,狠狠地拉住藕官,嘴裏喊道:“我已經向奶奶們報告了,她們氣得不得了!”藕官聽了,心裏還是有些害怕,擔心會受到羞辱和丟臉,所以不願意去。
婆子說:“我告訴你們不要太得意忘形了。現在你們還敢在外麵胡鬧嗎?這是有規矩的地方。”她指著寶玉說:“就連我們的爺都守規矩,你算什麽東西,竟然跑到這裏來搗亂?恐怕你也幫不上忙,快跟我走吧!”
寶玉急忙解釋道:“他並沒有燒紙錢,原來是林姑娘讓他燒那些爛字紙。你沒看清楚,反而錯怪了他。”
藕官正感到無所適從,看到寶玉為她辯護,心中的恐懼頓時變成了喜悅。她硬著頭皮說:“你看那真的是紙錢嗎?我燒的是林姑娘寫壞的字紙!”
婆子彎腰從紙灰中撿起一張未完全燃燒的紙片,說道:“你還敢嘴硬!有證據又有證人,我們到廳上去講清楚。”說著,她拉著袖子就要拽走藕官。
寶玉連忙拉住藕官,用拄杖擋住婆子的手,說:“你隻管把紙片拿迴去。實話告訴你: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杏花神向我索要一串白錢,讓我不要讓本房的人燒,而是讓生人替我燒,我的病就會好得更快。所以我請了白錢,特意麻煩他來替我燒了,今天我才能起床。偏偏你又看到了!現在又不好辦了,都是你惹的禍,還要告他嗎?——藕官,你隻管去見他們,就按照我剛才說的話說!”
藕官聽了寶玉的話,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主意,反而拉著要走。那婆子見狀,急忙丟下手中的紙錢,陪著笑臉央求寶玉,說道:“我原本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如果迴去告訴太太,那我可就完了。”
寶玉看著婆子,說道:“你不許再迴去,我就不會再說出去。”婆子連忙答應道:“我已經迴去了,是太太讓我帶他來的。我隻能說他被林姑娘叫去了。”寶玉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婆子便離開了。
這時,寶玉仔細地詢問藕官:“你為什麽要燒紙?肯定不是為了父母兄弟,一定有你自己的私事吧?”
藕官因為剛才寶玉幫助她隱瞞的事情,心中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她知道寶玉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而且現在也難以再隱瞞下去,於是含著淚水說道:“這件事情,除了你屋裏的芳官和寶姑娘的蕊官之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今天突然被你撞見了,看來我也不得不告訴你了,隻是請你不要再對其他人提起。”她又哭著說:“我也不方便當麵告訴你,你迴去之後,找個機會悄悄問芳官就知道了。”說完這句話,藕官顯得有些失落地離開了。
誰知上迴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製。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娶。賈母婆媳祖孫等俱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迴。在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孝慈縣。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寧府賈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兩府無人,因此,大家計議,家中無主,便報了尤氏產育,將他騰挪出來,協理榮、寧兩處事件。
薛姨媽在園內照管他姊妹丫鬟,隻得也挪進園來。此時寶釵處有湘雲香菱;李紈處目今李嬸母雖去,然有時來往,三五日不定,賈母又將寶琴送與他去照管;迎春處有岫煙;探春因家務冗雜,且不時有趙姨娘與賈環嘈聒,甚不方便;惜春處房屋狹小:因此,薛姨媽都難住。
況賈母又千叮嚀,萬囑咐,托他照管黛玉,──自己素性也最憐愛他,今既巧遇這事,便挪至瀟湘館和黛玉同房,一應藥餌,飲食,十分經心。黛玉感戴不盡,以後便亦如寶釵之稱唿,連寶釵前亦直以“姐姐”唿之,寶琴前直以“妹妹”唿之:儼似同胞共出,較諸人更似親切。賈母見如此,也十分喜悅放心。
薛姨媽在園內照管姊妹丫鬟們的生活瑣事,她不得不搬進園中居住。此時寶釵處有湘雲香菱陪伴;李紈處雖然李嬸母已經離開,但偶爾還會迴來探望,時間不定;賈母又將寶琴送到薛姨媽那裏照管;迎春處有岫煙陪伴;探春因為家務繁忙,而且不時受到趙姨娘和賈環的吵鬧幹擾,非常不便;惜春處的房屋狹小:因此,薛姨媽很難在園中找到合適的住處。
然而,賈母對薛姨媽寄予厚望,千叮嚀萬囑咐地托付她照管黛玉——她自己一向非常疼愛黛玉。如今既然碰巧遇到這樣的事情,薛姨媽便搬到瀟湘館與黛玉同住。她對黛玉的飲食起居、藥物護理等方麵都非常用心。黛玉感激涕零,從此以後便像寶釵一樣稱唿薛姨媽為“姐姐”,甚至在寶釵麵前也直接稱唿薛姨媽為“姐姐”;對於寶琴則直接稱唿為“妹妹”。這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使得她們之間比其他人更加親近。看到這樣的情景,賈母也非常高興和放心。
薛姨媽,作為家中的長輩,她的責任主要是照顧家中的姐妹們,以及管理家中的丫鬟們。她對於家中的大小事務,總是保持沉默,不願意多說一句話。尤氏雖然每天都會過來,但她也隻是應名點卯,不會隨意地發號施令,更不會濫用權力。
在薛家,除了薛姨媽,已經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處理家務了。每天,她還要負責照顧賈母和王夫人的生活起居,包括準備她們的飲食、布置房間等瑣事。因此,薛姨媽的生活非常忙碌,幾乎沒有什麽閑暇時間。
與此同時,榮府和寧府的主人也都非常忙碌。他們或者跟隨皇帝入朝,或者在外麵處理各種事務,還有的人需要先到其他地方去安排事情。因此,兩府的下人們都沒有明確的工作安排,他們開始偷懶,甚至趁機結黨營私,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取利益。榮府隻剩下賴大和他的幾個管家來管理外務。但是,賴大的手下有幾個常用的人已經離開了,雖然他另外找人來代替,但這些新人都是生手,讓他感到非常不順手。而且,這些人缺乏經驗,有的會欺騙主人,有的沒有證據就告狀,有的沒有原因就推薦人,種種不良行為,讓榮府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此外,尤氏還注意到,那些官宦家庭中,凡是養有優伶男女的,都被免除了賦役。於是,尤氏和其他人都商量決定,等到王夫人迴家後,也要遣散十二個女孩子。他們還提議:“這些人原本就是買來的,現在雖然不學唱戲了,但還可以留下來使喚。隻要讓他們的教習自己去就行了。”
王夫人聽後說:“這些學戲的人,和那些被買來使喚的人不同:他們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因為家境貧寒才被迫賣身做這種事情。這幾年來,他們裝神弄鬼地生活著。現在有了這個機會,不如給他們一些錢作為路費,讓他們各自迴去吧。我們祖宗在世時就有這樣的做法。我們現在這樣做是損陰壞德的,而且還顯得小氣。現在雖然有幾個年紀大的還在我們這裏,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因不願意迴去,所以才留在這裏使喚。等他們長大後,就可以嫁給我們家的小廝們了。”
尤氏聽了王夫人的話後說:“那我們現在就去問問這十二個人。如果有人願意迴去的,我們就帶信給他們的父母,讓他們親自來領迴去。再給他們一些錢作為路費,這樣才算妥當;如果不用他們的親人來領人的話,恐怕會有壞人冒名頂替把他們帶走,然後再轉賣給別人。這樣一來,豈不是辜負了我們的恩典?如果有人不願意迴去的話,那就留下吧。”王夫人聽了之後笑著說:“你說得對。”
尤氏等人得知了這個消息後,立刻派人去告訴了鳳姐兒。同時,他們還向總理房中傳達了命令:每教習給銀八兩,讓他們自行安排。為了確保梨香院的一切物品都得到妥善處理,他們派人進行清點和登記,並安排人員輪流值夜。
接著,尤氏等人將十二個女孩子叫到麵前,詳細詢問她們的去留意願。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大半的女孩子並不想迴家。她們各有各的原因:有的說父母雖然還在,但隻關心將她們姐妹賣掉;有的說父母已經去世,或者被伯叔兄弟賣掉;還有的說沒有地方可去;當然,也有的是因為對這裏的生活戀戀不舍。最終,隻有四五個人表示願意離開。
王夫人聽了這些情況後,隻得留下這四五個女孩子,讓她們幹娘領迴家去,等待她們的親生父母來接走。而對於不願意離開的女孩子,王夫人決定將她們分散在園中使喚。
賈母則留下了文官自使,將正旦芳官指給了寶玉;小旦蕊官送給了寶釵;小生藕官指給了黛玉;大花麵葵官送給了湘雲;小花麵豆官送給了寶琴;老外艾官指給了探春;尤氏則討了老旦茄官去。這樣一來,每個人都得到了合適的安排,就像那些久困籠中的倦鳥終於得以展翅高飛,每天在園中盡情地遊玩。
眾人都知道這些女孩子原本並不會針黹女工等家務活,也不習慣使用這些技能。因此,大家並沒有過多地責備她們。然而,其中有一兩個懂事的女孩子,擔心將來沒有應時之技,便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本行,開始學習針黹紡績等女工技藝。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正是朝中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賈母等一眾家族成員為了參加這個重要的儀式,五更時分便起了床,準備前往皇宮。
首先,他們來到了下處,這裏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點心和小食,以補充早晨的能量。在享用完這些美食後,他們精神煥發地開始了一天的活動。隨後,他們進入朝堂,參加了早膳,與其他官員們共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早餐時光。
早膳結束後,賈母等人退至下處稍作休息。他們在這個地方稍事歇息,恢複了體力。用過早飯後,他們又略歇片刻,為即將到來的侍中晚二祭做好準備。
接下來,他們再次入朝,參加了侍中晚二祭。這是一個莊重而神聖的儀式,他們都非常認真地參與其中。祭祀活動結束後,他們才離開朝堂,迴到下處休息。
在下處,他們享用了美味的晚飯,為這一天的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時,他們才發現這個下處原來是一個大官的家廟,由比邱尼焚修管理。這裏的房舍非常多,而且非常幹淨整潔,分為東西兩個院落。
榮府便租下了東院作為他們的住所,而北靜王府則租下了西院。太妃和少妃每天都會在這裏休息。當他們看到賈母等人住在東院時,彼此都感到非常親切。他們同出同入,互相照應,成為了非常好的鄰居。
外麵諸事不消細述。且說大觀園內,因賈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內,又送靈去一月方迴,各丫鬟婆子皆有閑空,多在園內遊玩。更又將梨香院內伏侍的眾婆子一概撤迴,並散在園內聽使,更覺園內人多了幾十個。因文官等一幹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勢淩下,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己者多:因此,眾婆子含怨,隻是口中不敢與他們分爭。如今散了學,大家趁了願,也有丟開手的,也有心地狹窄猶懷舊怨的,因將眾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來廝侵。
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寧府賈蓉也同族中人前往各處祭祀。因寶玉病未大愈,故不曾去得。飯後發倦,襲人因說:“天氣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的撂下粥碗就睡,存在心裏。”
寶玉聽說,隻得拄了一支杖,靸著鞋,走出院來。因近日將園中分與眾婆子料理,各司各業,皆在忙時:也有修竹的,也有樹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種豆的,池中間又有駕娘們行著船夾泥的,種藕的。湘雲、香菱、寶琴與些丫鬟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們取樂。
寶玉也慢慢行來。湘雲見了他來忙笑說:“快把這船打出去!他們是接林妹妹的。”眾人都笑起來。寶玉紅了臉也笑道:“人家的病誰是好意的?你也形容著取笑兒!”
湘雲笑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樣原招笑兒反說起人來。”說著寶玉便也坐下看著眾人忙亂了一迴湘雲因說:“這裏有風石頭上又冷坐坐去罷。”
在這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大觀園內的景色顯得格外迷人。賈母和王夫人因為家中事務繁忙,經常不在家,而那些平日裏伺候她們的丫鬟婆子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空閑時光,賈母決定將梨香院裏的那些婆子們也都撤迴到大觀園裏來,讓她們在這裏聽候差遣。這樣一來,大觀園裏的人數頓時增加了幾十人。
然而,這些新來的婆子們並不都是安分守己之輩。有些心性高傲,有些依仗權勢欺淩下屬,還有些挑剔衣物飲食,甚至有些人言辭尖刻。這使得那些原本就在大觀園裏伺候的婆子們心生怨恨,但她們卻不敢與這些新來的人發生衝突。於是,在大家散去學習之後,這些婆子們紛紛將自己分到了各個房間裏去,以免受到對方的侵擾。
這天正好是清明節,賈璉已經準備好了年例祭祀所需的物品,準備帶著賈環、賈琮和賈蘭三個兒子前往鐵檻寺祭奠亡者並焚燒紙錢。而寧府的賈蓉則和其他族人一起去了其他地方祭祀祖先。由於寶玉的病情尚未完全康複,所以他沒有參加這次祭祀活動。吃過午飯後,寶玉感到有些疲倦,襲人便勸他說:“今天天氣很好,你不妨出去走走,別吃完粥就躺下休息,這樣對身體不好。”
寶玉聽了襲人的話,隻好拄著拐杖,穿著拖鞋走出了院子。最近這段時間,大觀園裏的事務都交給了那些新來的婆子們打理,她們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有的修剪竹子,有的栽種樹木,有的種植花卉,有的種植豆類作物;池塘中央還有一群女子正在劃船撈泥巴種植荷花。湘雲、香菱、寶琴和一些丫鬟們都坐在山石上觀看她們忙碌的身影。寶玉也慢慢地走了過來。
湘雲看到他來了,立刻笑著說:“快把船劃出去吧!她們是來接林妹妹的。”眾人聽了都笑了起來。
寶玉臉上泛起紅暈,也笑著說:“人家生病了,我怎麽會故意捉弄她呢?你也真是愛開玩笑!”
湘雲笑著說:“她的病和別人不一樣,本來就是個讓人發笑的事情,你卻說別人。”說著,寶玉也在旁邊坐了下來,看著那些忙碌的女子們忙活了一會兒。
湘雲接著說:“這裏風很大,而且石頭上很冷,我們還是找個地方坐坐吧。”
寶玉此刻正打算前往黛玉的住處,他緩緩地站起身來,用手拄著拐杖,向在場的人們告別。他沿著沁芳橋旁的堤岸漫步前行,沿途欣賞著春天的美景。柳樹垂下了金黃色的枝條,桃花盛開,散發出淡淡的丹霞色。在山石的背後,一棵巨大的杏樹吸引了寶玉的目光。雖然此時杏花已經凋謝,但樹葉茂密,形成了一片翠綠的蔭蔽。樹上結滿了豆子大小的小杏子。
寶玉心中不禁感歎:“我竟然因為生病錯過了這美麗的杏花!轉眼間,綠葉已經茂盛,果實也已經結滿枝頭。”他仰望著那些小杏子,依依不舍。同時,他又想起了邢岫煙已經選擇了夫婿的事情。雖然婚姻是人生大事,不能不辦,但他還是覺得失去了一個好女兒。再過幾年,這棵杏樹也會再次結果,而岫煙也將步入中年,烏發如銀,紅顏似縞。想到這裏,寶玉不禁感到一陣傷感,對著杏樹歎息不已。
正當寶玉陷入沉思時,一隻雀兒突然飛來,落在樹枝上不停地啼叫。寶玉又陷入了幻想之中,心想:“這隻雀兒一定是在杏花盛開的時候來過這裏,現在看到沒有花朵隻有葉子,所以才會如此悲傷地啼叫。這種聲音一定是哭泣的聲音。可惜公冶長不在這裏,否則可以向他請教一下。但是不知道明年杏花再次盛開時,這隻雀兒是否還會記得飛到這裏來與杏花相會呢?”
就在寶玉胡思亂想之際,突然從山石那邊傳來一股火花,將雀兒驚得飛起。寶玉也被嚇了一跳。接著,他聽到外麵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麽把紙錢帶進來燒?我要迴去告訴奶奶們,小心你的皮肉!”
寶玉聽了這番話,更加疑惑起來。他急忙繞過山石去看個究竟,隻見藕官滿臉淚痕地蹲在那裏,手裏還拿著火把,守著一堆紙錢灰悲傷地哭泣。
寶玉連忙上前詢問:“你給誰燒紙錢?快別在這裏燒了。你是為了父母兄弟嗎?告訴我他們的姓名,我讓外麵的仆人幫你打包好紙錢,寫上姓名去燒。”
藕官一見到寶玉,便默不作聲。寶玉多次詢問,但藕官始終沒有迴答。突然,一個兇神惡煞的婆子走了過來,狠狠地拉住藕官,嘴裏喊道:“我已經向奶奶們報告了,她們氣得不得了!”藕官聽了,心裏還是有些害怕,擔心會受到羞辱和丟臉,所以不願意去。
婆子說:“我告訴你們不要太得意忘形了。現在你們還敢在外麵胡鬧嗎?這是有規矩的地方。”她指著寶玉說:“就連我們的爺都守規矩,你算什麽東西,竟然跑到這裏來搗亂?恐怕你也幫不上忙,快跟我走吧!”
寶玉急忙解釋道:“他並沒有燒紙錢,原來是林姑娘讓他燒那些爛字紙。你沒看清楚,反而錯怪了他。”
藕官正感到無所適從,看到寶玉為她辯護,心中的恐懼頓時變成了喜悅。她硬著頭皮說:“你看那真的是紙錢嗎?我燒的是林姑娘寫壞的字紙!”
婆子彎腰從紙灰中撿起一張未完全燃燒的紙片,說道:“你還敢嘴硬!有證據又有證人,我們到廳上去講清楚。”說著,她拉著袖子就要拽走藕官。
寶玉連忙拉住藕官,用拄杖擋住婆子的手,說:“你隻管把紙片拿迴去。實話告訴你: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杏花神向我索要一串白錢,讓我不要讓本房的人燒,而是讓生人替我燒,我的病就會好得更快。所以我請了白錢,特意麻煩他來替我燒了,今天我才能起床。偏偏你又看到了!現在又不好辦了,都是你惹的禍,還要告他嗎?——藕官,你隻管去見他們,就按照我剛才說的話說!”
藕官聽了寶玉的話,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主意,反而拉著要走。那婆子見狀,急忙丟下手中的紙錢,陪著笑臉央求寶玉,說道:“我原本並不知道這件事情,如果迴去告訴太太,那我可就完了。”
寶玉看著婆子,說道:“你不許再迴去,我就不會再說出去。”婆子連忙答應道:“我已經迴去了,是太太讓我帶他來的。我隻能說他被林姑娘叫去了。”寶玉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婆子便離開了。
這時,寶玉仔細地詢問藕官:“你為什麽要燒紙?肯定不是為了父母兄弟,一定有你自己的私事吧?”
藕官因為剛才寶玉幫助她隱瞞的事情,心中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她知道寶玉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而且現在也難以再隱瞞下去,於是含著淚水說道:“這件事情,除了你屋裏的芳官和寶姑娘的蕊官之外,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今天突然被你撞見了,看來我也不得不告訴你了,隻是請你不要再對其他人提起。”她又哭著說:“我也不方便當麵告訴你,你迴去之後,找個機會悄悄問芳官就知道了。”說完這句話,藕官顯得有些失落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