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放心,阿棉早已製定了計劃!”


    王姮壓低聲音,將王棉的計劃緩緩說了出來。


    玻璃,作為穿越者必備的神器之一,王棉早就躍躍欲試。


    奈何之前受製於太多的條件,早就被現實毒打了n次的王棉,並不敢輕易觸碰。


    玻璃,注定暴利的產業,若是沒有足夠高的身份,足夠大的勢力,根本就護不住。


    這幾年,王棉複刻了許多“黑科技”。


    她弄出了可以遠洋航行的寶船,組織船隊出海探險。


    雖然沒有抵達新大陸,卻也相繼帶迴來不少新奇作物。


    辣椒,有了!


    番茄,也有了!


    王棉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船隊航海技術也會提升,就能抵達更遠的地方。


    到時候,也就能帶迴更多的、更需要的植物、動物等。


    隻可惜,船塢被太子征用了,隻給王棉他們留了船隊,以及每年訂製若幹寶船的名額。


    不過,太子也不會白拿。


    人家給了補償。


    除了河東、沂州等地的碼頭、商鋪等,太子還利用在登州等沿海練水軍的契機,按照王棉的要求,圈定了一大片的海灘。


    那時,太子還是齊王世子,根本不知道王棉為何要海灘。


    那都是沙土啊,還有海水的鹽堿侵蝕,根本就無法種田。


    王棉卻神秘兮兮的表示:我這不是農田,而是鹽田!


    鹽?


    不是用鹵水熬煮出來的?


    怎麽還能成“田”?


    莫非,“田”裏還能長出鹽來?


    不說王姮這個總說自己傻的小丫頭了,就是聰明如樓彧、見多識廣如楊睿,也都有些詫異。


    王棉內心的小人,得意掐腰:


    哈,終於能夠彰顯穿越者的優越之處嘍!


    曬鹽法啊,親!


    在大虞,市麵上的海鹽,還都是比較古早的煮鹽法製作而成。


    耗時耗人力,耗鍋耗木材,無法大量的生產,這些消耗都增加了鹽的成本。


    曬鹽就不同了。


    隻需選擇位置合適的海灘,劃分出鹽田,在相應的季節,引灌海水,吹幹曬幹,就能得到數以噸計的鹽。


    當然了,還會有過濾、提純等工藝。


    但,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等,都能用最小的消耗,換取最大的數額。


    大虞的海岸線那麽長,適合開墾成鹽田的海灘那麽多,海水取之不盡,海鹽也就能用之不絕。


    鹽,是戰略物資,關乎國計民生。


    王棉複刻出曬鹽法,不但能夠攫取巨額利益,還能穩固王朝的根本。


    而這,隻是諸多“神跡”中的一個。


    與製鹽同時進行的,還有造玻璃。


    玻璃的原材料很簡單,工藝也不複雜。


    最主要的,還是王棉穿越幾年,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本:技術人才,原材料,以及銀錢。


    萬事俱備,隻欠權勢!


    玻璃與鹽一樣,都是能夠帶來巨額利益的。


    若是權勢不夠,不但容易“為他人作嫁衣裳”,還容易連性命都保不住。


    王棉隻能偷偷的做準備,並小規模的進行實驗。


    她不是理科生啊喂,她所知道的都是網絡小說裏提到的配方,而非真正的技術。


    她從未操作過,也不知道具體的工藝細節。


    她隻能讓真正的專業工匠,仔細研究,反複實驗。


    幾年下來,王棉不但造出了質地通透、光滑無氣泡的玻璃,還能做大、做平。


    一整塊的玻璃片,從最初的巴掌大小,到如今的玻璃窗、玻璃牆……王棉無數次的感慨:古代工匠就是牛逼。


    原本以為,在沒有黑科技,缺乏化學等技術的古代,很多設想都要被限製。


    但她低估了古代工匠的技藝之神奇。


    妥妥的科技不夠,手藝來湊。


    比如王棉為王姮的公主府設計的“水族館”,不是隻有玻璃就能完成的。


    這裏麵牽扯到太多的技術難題。


    粘合劑!


    超抗壓、抗重的特種玻璃!


    還有氧氣、溫度等等方麵的要求!


    王棉提出設想,讓工匠們自由發揮。


    然後,他們還真就做了出來。


    當然,工匠們複刻的“水族館”,跟現代真正的水族館還是存在巨大的差距,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劃時代的“神仙之作”。


    王棉見了成品後,都忍不住的驚歎:厲害了,我的迷人的老祖宗們!


    王姮和樓彧,也對那些玻璃製品讚歎不已。


    他們本身都是權貴,習慣了各種豪奢享受。


    看到形形色色的玻璃製品,他們第一時間就能想到,這些絕對能夠賣出天價!


    而公主府的暖房宴,不隻是王姮初到京城的公開亮相,更是一場盛大的賣家show。


    “好!既已計劃完畢,那就好好的去做!”


    薑貴妃也有玻璃坊的股份,哪怕隻是為了自己的私庫,她也希望王姮能夠成功。


    她想了想,一雙美目波光瀲灩間,瞥到了沉默的樓彧。


    “阿玖,可有去東宮送請帖?”


    既然要做,索性就做大。


    琅琊公主府的首次宴飲,皇後、薑貴妃都會派心腹之人前往賀喜。


    還有長寧公主等天潢貴胄親自赴宴。


    以及無數聽到風聲的宗室、權貴、世家、新貴等,爭相搶奪宴會名額。


    就是聖人那兒,薑貴妃也有信心讓聖人派遣天使去公主府給阿玖撐場麵。


    但,還不夠!


    王姮的公主府,還可以牽動東宮。


    如果隻有王姮一個人,薑貴妃還不敢如此奢望。


    畢竟楊睿這個太子,不是空有名號。


    他不隻是帝後的嫡長子,不隻是靠著一個出身。


    他是聖人打江山時,最好的幫手之一。


    他的繼承者身份,是他憑借自己的功勞贏來的。


    聖人對太子亦沒有任何的防備,全然不是上皇的做派。


    聖人相信太子,倚重太子。


    當然,聖人這般信重,除了父子感情,太子個人能力強的原因外,也因為聖人自身足夠強大。


    上皇在位的時候,聖人的戰功就已經達到了封無可封的境地。


    如今聖人做了皇帝,也絲毫不會在意臣、子等的功績。


    功高蓋主?


    不存在。


    就算這些人加起來,他們的功績也無法與他天神上將相比。


    聖人有著絕對的實力與自信,也就無需忌憚任何人。


    太子?


    他的兒子,他的助手,他最驕傲、最得意的繼承人。


    聖人給了太子最大的信任,朝中的重臣,三省六部的主官們,基本上都有東宮的兼職。


    太子呢,也沒有辜負了聖人的器重。


    他允文允武,他能輕鬆處理朝政,他還溫和謙讓。


    東宮之位,實至名歸!


    朝堂上下無人不服!


    這樣的繼任者,受寵如薑貴妃,也要敬著、讓著。


    她,現在不是一個人了。


    她腹中有了皇嗣。


    不管是公主還是皇子,未來都需要太子這位長兄照付。


    若是能夠提前結個善緣,最好是有利益上的牽絆,對薑貴妃、對王姮、對她未出世的孩子,都是大有裨益。


    薑貴妃沒有機會與太子拉近關係,咳咳,薑貴妃作為庶母,隻比太子大幾歲。


    年齡相差不多,需要避嫌。


    薑貴妃嫁給聖人近十年,與太子也隻有表麵的情分。


    與太子妃,關係也一般。


    她一個庶母,隻需討好主母就可以,主母的兒媳婦、未來的主母,就不好太過親近了。


    薑貴妃自己與東宮關係平平,但她的阿玖有機遇啊。


    阿玖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可是東宮最看重的心腹之一。


    “齊國公——”


    薑貴妃暗自想著,便對樓彧開了口。


    樓彧坐直身子,然後微微欠身,恭敬的說道:“若娘娘不棄,可喚我含章!”


    齊國公什麽的,太生疏了。


    直接叫阿彧,又顯得太過殷勤。


    還是直唿表字吧,恰在分寸之中。


    “含章,你進京後,還未去拜見太子吧?”


    薑貴妃從善如流,改了稱唿,說話的語氣也柔和了許多。


    她看向樓彧的目光中,更是帶著丈母看女婿的審視。


    這小子,對阿玖的心思,昭然若揭啊。


    在河東的時候,薑貴妃就發現了這對小兒女的“互動”。


    樓彧全心對待阿玖,阿玖也默默的為樓彧管家。


    兩人雖然還沒有定下名分,卻已經有了默契。


    隻是那時,樓彧還不是齊國公,隻是安國公過繼出去的庶子。


    薑貴妃卻對郎君能夠登頂有著九成的信心,也篤定自己能夠給阿玖掙得一份富貴。


    若那樣的話,樓彧就有些配不上阿玖。


    不過,薑貴妃與王姮之間,終究不是毫無芥蒂。


    薑貴妃覺察到了王姮骨子裏的任性與執拗,不好太過生硬、直接的幹預,沒得讓母女離心。


    薑貴妃便想徐徐圖之,左右阿玖年紀還小,待一切塵埃落定,待阿玖及笄,薑貴妃便會仔細為女兒籌謀。


    薑貴妃沒有想到,樓彧竟能如此卓越。


    不但有“從龍之功”,還抵禦外敵、深入敵境,立下了足以封爵的功勞。


    “……總算配得上阿玖了!”


    薑貴妃再無擔心。


    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彼此間還有默契,身份又對等起來,簡直就是天賜良緣啊。


    但,今日見到這對小兒女,薑貴妃卻敏銳的發現:


    情況有些不對啊!


    王姮與樓彧之間,曾經的“默契”不見了。


    難道婚事有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攀金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薩琳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薩琳娜並收藏攀金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