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李世民大喝一聲也把眾臣們的吵鬧聲製止住了。
“臣覺得蜀王與越國公結親實屬是好,其一可安越國公之心,其二可安定大唐南疆使其鞏固歸心,而禦史們彈劾也算是正常,畢竟一個親王和一個封疆大吏結合無法不讓人浮想翩翩……”
“你這不是廢話嘛?就這俺老程也知道,還以為你蕭老頭有什麽好辦法呢!鬧了半天等於沒說!”,程咬金沒好氣的打斷了蕭瑀的話撇著嘴道。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對著蕭瑀開口:“蕭相不必理會那殺匹,你接著說!”
“嗬嗬!陛下無妨!”,蕭瑀說著看了長孫無忌一眼繼續道:“其實陛下和諸位都知道此事利大於弊,所以隻要把弊解決掉,這門親事就是天大的好事!”
長孫無忌聞聽眼前一亮,心道:不愧為三朝元老,我怎麽沒想到呢?不過這是他的陰謀呢還是為了彰顯他的才華呢?
“蕭老頭別繞彎了!有話快說有屁……”
“你閉嘴!”,李績急忙拉了程咬金一下!
李世民沒理會程咬金,而是自己也思索了起來,片刻後麵帶微笑道:“蕭相莫非是讓朕給蜀王換個封地?”
“陛下聖明!”
“蕭相大才!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行!就是北方寒苦……”
“無妨!既為皇子理應為國分憂!”,李世民沒等長孫無忌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隨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阿難擬旨!酌蜀王李恪尊師重道,訪明醫,尋良藥,為國救治授衣恩師,其心可嘉!即日起削去蜀王之稱,改為燕王!封地隨遷幽,薊,武,平,滄五州之地,領幽州大都督軍政大權!”
“啟奏陛下!”,長孫無忌聞言立刻出列道:“啟奏陛下!北方向來寒苦貧瘠五州之地是不是少了點?蜀……燕王殿下為國有大功,理應……”
“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妥!”,沒等長孫無忌說完蕭瑀就立馬開口道:“燕王如今還未行冠,大都督之職恐難勝任,不如等行冠之後,在朝堂之上聽政,參政,議政之後再加已大權!”
李世民聽後一愣:怎麽迴事?這兩個人今日怎麽都反著說?輔機這是何意?這蕭瑀又是怎麽迴事?
朝堂之上也是都在詫異的看著兩人,都感覺到了一絲怪異。
“牛鼻子!這是怎麽迴事?俺老程怎麽今日看不懂了?”,程咬金小聲的問著李績。
“別說你我,你看陛下好像都有點看不懂!難道那蜀……燕王給長孫無忌送了禮,把蕭老頭得罪了?”
“估計不像,應該是燕王給李綱找人看好了病,蕭老頭吃醋了,想著敲打敲打燕王!”
“別瞎說!看著便是!”
這時魏征出列道:“啟奏陛下!臣覺得蕭相說的不無道理!燕王尚且年幼,統領軍政為時過早,不如行冠授衣後在朝堂曆練幾年再委以重任!”
李承乾快忍不住了:舅舅這是何意?不幫忙就算了,好不容易把李恪弄到北方了,讓他和馮盎南北相望,把聯姻一事化解,怎麽還嫌他封地少呀!真是豈有此理!孤才是你親外甥呀!想到著急忙看向了孔穎達,隨後東宮一派官員皆是出列。
“臣等附議!”……
李世民看著殿下一眾大臣略加思索後便開口道:“五州之地不算少了,總領軍政算是朕有欠考慮,不過北方民風彪悍,這樣給他親軍再加三千人馬以示補償!”
“嘶……”
“陛下……”
“好了!朕意已決,此事就到此為止吧!退朝!”
“退朝……”
下了朝,蕭瑀和長孫無忌並肩走著。長孫無忌先開了口:“蕭相今日之舉,可是背後有人授意?”
蕭瑀笑了笑:“長孫大人多慮了,我隻是覺得燕王年紀尚輕,驟然給予太多權力並非好事。”,哼!想捧殺李恪你得問問老夫答不答應,你跟老夫玩這套沒用!這都是老夫玩剩下的!
“還是蕭相考慮周到,哎!我總覺得蜀地改為北方,恪兒吃了大虧!我這當舅舅的理應為其多和陛下爭取點好處,差點好心辦了壞事!”,長孫無忌對蕭瑀口中誇獎心中卻暗自腹誹:你這老東西!關鍵時刻壞了老夫的好事!本想著趁他年幼趕緊送出長安,剩下李承乾和李泰就算他們怎麽鬥,也是自家人。哼!看來還是小瞧了這幫前隋老臣!
“趙國公哪裏話?咱不都為了大唐的將來越來越好嘛,府上蓋有些許煩事,就不多陪長孫大人閑聊了,告辭!”……
另一邊,李恪下學迴府後就自己坐在書房想著朝堂之上今日會是怎麽場景,也不知道蕭瑀能不能幫自己換個封地,也不知道長孫無忌會不會加以阻攔!正想的出神三德子來報,蕭瑀又派人來告知,午後讓他過府一敘……
“見過恩師!”
“王爺快快免禮,告訴您一個好消息,今日朝堂之上……”
李恪在蕭瑀書房聽他講述完畢後心中暗自高興:燕王!封地幽州!不錯!比自己想象中要好的多!不過李世民又給自己加了三千親軍這是何意?難道不怕自己……嗬嗬!自己真想多了,先不說自己這點親軍,就是再加一萬也就是那麽迴事,李世民是誰?馬上的皇帝,他還怕你起兵造反不成?倒是長孫無忌,這老小子真沒安什麽好心!還有就是太子他,估計也沒有想到長孫無忌會如此!哎!就是不知道他還有什麽後手!
長孫無忌有什麽後手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不迴到府中的他怎麽想也覺得不妥,總覺得蕭瑀今日肯定是受到了別人的指點,而其目的到底是什麽至今不明,思來想去到了夜晚還是覺得不妥。於是長孫無忌秘密進宮麵見李世民。
“輔機,你深夜來見朕,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
“迴陛下!臣今日朝堂所為,一開始是真心願意燕王與越國公結親,這樣一來大唐的南疆算是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封地改為北方也算是為以後避免了很多麻煩,可您讓燕王統領五州軍政,臣就覺得不如多給幾州封地為好!”
“臣覺得蜀王與越國公結親實屬是好,其一可安越國公之心,其二可安定大唐南疆使其鞏固歸心,而禦史們彈劾也算是正常,畢竟一個親王和一個封疆大吏結合無法不讓人浮想翩翩……”
“你這不是廢話嘛?就這俺老程也知道,還以為你蕭老頭有什麽好辦法呢!鬧了半天等於沒說!”,程咬金沒好氣的打斷了蕭瑀的話撇著嘴道。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對著蕭瑀開口:“蕭相不必理會那殺匹,你接著說!”
“嗬嗬!陛下無妨!”,蕭瑀說著看了長孫無忌一眼繼續道:“其實陛下和諸位都知道此事利大於弊,所以隻要把弊解決掉,這門親事就是天大的好事!”
長孫無忌聞聽眼前一亮,心道:不愧為三朝元老,我怎麽沒想到呢?不過這是他的陰謀呢還是為了彰顯他的才華呢?
“蕭老頭別繞彎了!有話快說有屁……”
“你閉嘴!”,李績急忙拉了程咬金一下!
李世民沒理會程咬金,而是自己也思索了起來,片刻後麵帶微笑道:“蕭相莫非是讓朕給蜀王換個封地?”
“陛下聖明!”
“蕭相大才!陛下!臣以為此事可行!就是北方寒苦……”
“無妨!既為皇子理應為國分憂!”,李世民沒等長孫無忌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隨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道:“阿難擬旨!酌蜀王李恪尊師重道,訪明醫,尋良藥,為國救治授衣恩師,其心可嘉!即日起削去蜀王之稱,改為燕王!封地隨遷幽,薊,武,平,滄五州之地,領幽州大都督軍政大權!”
“啟奏陛下!”,長孫無忌聞言立刻出列道:“啟奏陛下!北方向來寒苦貧瘠五州之地是不是少了點?蜀……燕王殿下為國有大功,理應……”
“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妥!”,沒等長孫無忌說完蕭瑀就立馬開口道:“燕王如今還未行冠,大都督之職恐難勝任,不如等行冠之後,在朝堂之上聽政,參政,議政之後再加已大權!”
李世民聽後一愣:怎麽迴事?這兩個人今日怎麽都反著說?輔機這是何意?這蕭瑀又是怎麽迴事?
朝堂之上也是都在詫異的看著兩人,都感覺到了一絲怪異。
“牛鼻子!這是怎麽迴事?俺老程怎麽今日看不懂了?”,程咬金小聲的問著李績。
“別說你我,你看陛下好像都有點看不懂!難道那蜀……燕王給長孫無忌送了禮,把蕭老頭得罪了?”
“估計不像,應該是燕王給李綱找人看好了病,蕭老頭吃醋了,想著敲打敲打燕王!”
“別瞎說!看著便是!”
這時魏征出列道:“啟奏陛下!臣覺得蕭相說的不無道理!燕王尚且年幼,統領軍政為時過早,不如行冠授衣後在朝堂曆練幾年再委以重任!”
李承乾快忍不住了:舅舅這是何意?不幫忙就算了,好不容易把李恪弄到北方了,讓他和馮盎南北相望,把聯姻一事化解,怎麽還嫌他封地少呀!真是豈有此理!孤才是你親外甥呀!想到著急忙看向了孔穎達,隨後東宮一派官員皆是出列。
“臣等附議!”……
李世民看著殿下一眾大臣略加思索後便開口道:“五州之地不算少了,總領軍政算是朕有欠考慮,不過北方民風彪悍,這樣給他親軍再加三千人馬以示補償!”
“嘶……”
“陛下……”
“好了!朕意已決,此事就到此為止吧!退朝!”
“退朝……”
下了朝,蕭瑀和長孫無忌並肩走著。長孫無忌先開了口:“蕭相今日之舉,可是背後有人授意?”
蕭瑀笑了笑:“長孫大人多慮了,我隻是覺得燕王年紀尚輕,驟然給予太多權力並非好事。”,哼!想捧殺李恪你得問問老夫答不答應,你跟老夫玩這套沒用!這都是老夫玩剩下的!
“還是蕭相考慮周到,哎!我總覺得蜀地改為北方,恪兒吃了大虧!我這當舅舅的理應為其多和陛下爭取點好處,差點好心辦了壞事!”,長孫無忌對蕭瑀口中誇獎心中卻暗自腹誹:你這老東西!關鍵時刻壞了老夫的好事!本想著趁他年幼趕緊送出長安,剩下李承乾和李泰就算他們怎麽鬥,也是自家人。哼!看來還是小瞧了這幫前隋老臣!
“趙國公哪裏話?咱不都為了大唐的將來越來越好嘛,府上蓋有些許煩事,就不多陪長孫大人閑聊了,告辭!”……
另一邊,李恪下學迴府後就自己坐在書房想著朝堂之上今日會是怎麽場景,也不知道蕭瑀能不能幫自己換個封地,也不知道長孫無忌會不會加以阻攔!正想的出神三德子來報,蕭瑀又派人來告知,午後讓他過府一敘……
“見過恩師!”
“王爺快快免禮,告訴您一個好消息,今日朝堂之上……”
李恪在蕭瑀書房聽他講述完畢後心中暗自高興:燕王!封地幽州!不錯!比自己想象中要好的多!不過李世民又給自己加了三千親軍這是何意?難道不怕自己……嗬嗬!自己真想多了,先不說自己這點親軍,就是再加一萬也就是那麽迴事,李世民是誰?馬上的皇帝,他還怕你起兵造反不成?倒是長孫無忌,這老小子真沒安什麽好心!還有就是太子他,估計也沒有想到長孫無忌會如此!哎!就是不知道他還有什麽後手!
長孫無忌有什麽後手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不迴到府中的他怎麽想也覺得不妥,總覺得蕭瑀今日肯定是受到了別人的指點,而其目的到底是什麽至今不明,思來想去到了夜晚還是覺得不妥。於是長孫無忌秘密進宮麵見李世民。
“輔機,你深夜來見朕,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
“迴陛下!臣今日朝堂所為,一開始是真心願意燕王與越國公結親,這樣一來大唐的南疆算是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封地改為北方也算是為以後避免了很多麻煩,可您讓燕王統領五州軍政,臣就覺得不如多給幾州封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