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真讓恪兒與越國公聯姻?”,長孫皇後一邊給李世民揉著肩一邊問道。


    李世民皺著眉頭道:“朕雖覺此乃美事一樁,然朝堂之上,眾臣意見不一。特別是輔機對此事表示很不滿意!”


    長孫皇後輕輕搖了搖頭,緩聲道:“陛下,臣妾以為,李恪生性聰慧,馮盎在嶺南威望極高,此聯姻於朝廷有益。況且,恪兒也已到適婚之年。”


    李世民踱步沉思,片刻後說道:“朕亦知其中好處,隻是朕擔心其他皇子心中不服。況且高明還沒有定親,朕現在也是在拖延,畢竟越國公於國於民都有功績,朕也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長孫皇後淺笑盈盈,走近一步說:“陛下多慮了,陛下隻需表明此舉乃是為了大唐社稷安穩,眾皇子當以大局為重。再者,李恪也並非無能之人,定能憑借自身才華服眾。至於兄長那裏迴頭臣妾去勸勸他,他應該以大局為重!”


    李世民微微頷首,目光變得堅定起來:“皇後言之有理,朕等越國公離開時便下旨賜婚,這樣一來嶺南就穩定了!不過,朕需叮囑恪兒,現在還不曾授衣,理應以學業為重,至於其他的亂七八糟的事情就不要再弄了,以免丟了皇家的威嚴。”


    長孫皇後欠身行禮:“陛下聖明,如此一來,既穩固了南疆局勢,又成全了一對佳偶,實乃一舉兩得。”李世民臉上露出欣慰之色,仿佛看到了未來大唐更加繁榮穩定的景象。


    武德殿,李泰心情不是太好,李泰心情不是太好,他握緊拳頭,暗自咬牙切齒。“憑什麽李恪就能與封疆大吏聯姻,那馮盎手握重兵,這一下李恪豈不是如虎添翼。”他在殿內來迴踱步,眼神中滿是嫉妒與不甘。


    一旁的黑衣心腹看出了他的心思,輕聲道:“殿下莫急,此事還有轉機。”


    李泰眼睛一亮,忙問:“有何辦法?”心腹湊近低語:“殿下可使人散播謠言,就說李恪聯姻是為了擴充勢力,意圖不軌。再聯絡幾個熟悉禦史彈劾越國公,隻要朝堂上輿論一起,陛下必定重新斟酌。而且東宮一派到時候肯定也會……”


    “參與一番!對!特別是本王那舅舅,本來就是不太願意,如果有人牽頭,嗬嗬!好!此計甚好!”李泰聽後,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


    另一個黑衣卻勸說道:“王爺此計雖好,但以後恐怕但凡親王定親都會按照這樣處理,那對於王爺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李泰聽後收起了笑容,眉頭一皺也思索了起來:是呀!雖然現在攪黃了李恪得好事,但以後輪到自己定親時就被動了,隻靠自己的這點人是不夠的,怎麽也得有兵權的親戚才能成事,這可如何是好?


    “王爺不必太在意!可以在他屬地上文章,嶺南與蜀地幾乎相臨,這樣一來想必陛下也不得不做出選擇,王爺隻管散出流言,至於朝堂之事不是還有東宮嘛!不如讓他們先鬥上一鬥,咱們得人敲敲邊鼓即可,即便將來聯了姻一個在南邊,一個在北邊相隔萬裏也成不了什麽氣候!”……


    李泰聽了這話,眼睛再次亮了起來,“妙啊,就這麽辦。”於是他命手下的心腹們迅速行動起來。


    與此同時,長孫無忌這邊也沒閑著,長孫衝從東宮迴來之後就急匆匆的找到了他。


    “阿爺!太子他……”


    “慌什麽!”,長孫無忌先嗬斥了長孫衝一聲繼續道:“陛下會不知道各方的反應?哼!此事都盼著老夫出力,想的都挺美!太子都和你說了什麽?是不是想著散播點流言,然後讓老夫在朝堂上發力斷了這門親事?”


    “啊!您怎麽會知道?太子他和您說了?”


    “嗬嗬!老夫怎麽不會知道他們的想法?不過老夫不想這麽辦,也不想參與進去,雖然老夫表現出了不願意的態度,但陛下應該知道老夫是處於臣子的考慮,再加上你姑姑也肯定會同意這門親事,所以你覺得應該怎麽辦呢?”


    長孫衝聽後很驚訝,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阿爺,那我們不妨將計就計,既然他們要散布謠言,我們就提前揭露這是有心人的陰謀。然後,再安排一些可靠之人在朝堂上力挺這門親事,表示這是有利於大唐穩定的好事。”


    長孫無忌笑著點頭道:“看來你還沒傻到無可救藥!這本來就是有利於大唐的好事!你記著,咱們不是皇家,雖然跟皇家有親,但也不能過分參與其中,給將來做算不假,但先要現在立好身,記住我們長孫家隻會孝忠皇帝陛下,至於其他的留個退路就行!”


    “孩兒謹記阿爺教誨!”……


    幾日後李恪也聽到了些風聲,其實他心裏不怎麽看好這門親事,本心是想拒絕的,但他又考慮到了馮家在嶺南那邊是勢力,最後還是決定隨遇而安,能成多一份保命的手段,不能成也無所謂,反正自己也有別的準備,所以蕭瑀派人來請他過府一敘時,他去也沒去,隻是寫了三個字交給了來人便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不再理會此事!


    蕭瑀沒等到李恪,卻等到了李恪的一張紙,當他打開始隻見引入眼簾隻有“換封地”三個字,把紙條燒了後,就陷入了沉思。大概過了半個時辰,蕭瑀大笑自語道:“真是妖孽呀!”


    蕭瑀雖不明白李恪怎麽具體實施,但從中也領略出了一二。他深知李恪看似不羈,實則聰慧過人,這“換封地”三字大有深意。若真能運作得當倒是一招妙棋。


    另一邊,李泰的心腹們按計劃行事,但發現雖有流言但朝堂上卻好像不知道一般,就在李泰和他的心腹大感不解之時,李承乾先忍不住了。


    早朝之上東宮派禦史首先彈劾馮盎聯姻親王有不軌之心,並且略有所指的提出親王與封疆大吏聯姻的壞處。


    李世民還沒來的怒斥長孫無忌就在李承乾詫異的目光下反駁了禦史的彈劾,因為長孫無忌這邊也早有布置,那些可靠之人紛紛站出,指出這是別有用心之人妄圖破壞大唐安定之舉。一時間,雙方僵持不下。


    這時蕭瑀心中明了,找了個空隙出列躬身道:“啟奏陛下!臣有本上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樓並收藏意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