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孤獨源於我所處的位置。
我站在一些事物的中央。
我的前麵是我的死亡,我的後麵是你的死亡,所以我無論向前走還是向後走,都會遇到死亡。我朝各個方向看的時候,看到的都是死亡。
我看到的總是摧枯拉朽、漫卷一切、滔滔不絕、無邊無際的死亡。
我知道這幅景象的另一麵就是那個氣象萬千、魚躍鷹飛、生機勃勃的世界。
但我麵對的,卻總是已經沒入黑夜的這一邊。
我知道它們是同一件東西。
隻是我總是被迫麵對著這一邊,而其他的人都在那一邊。
我們互不理解、也無法溝通,隻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同一邊。
他們不願意看到死亡,正如我也沒興趣看到轉瞬即逝的那些所謂輝煌。
事實上,也談不上什麽互不理解。
我是理解那一邊的,因為在你去世之前,在你患上絕症並備受煎熬之前,從前我也是在那一邊的。從前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不被理解的,總是黑暗的這一邊。
那一邊的,心裏其實很恐懼理解這一邊,就如同沒人願意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時聽到人預言他必將死亡。
然而,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底下,並不能解決問題。
無論他們如何不想過來這一邊,他們早晚,都會過來。
因為從來沒有準備,所以,我可以想象,他們過來的時候那種不舍、那種驚恐,那種絕望和那種徹底的無知與迷惘。
就像我目睹你在我麵前兩次沒入死亡時一樣。
(二)
寫這部小說,讓我感覺到非常寒冷。
我經常寫到自己從手腳到內心都凍結如萬年的冰川。
為了讓自己保持必要的暖和,讓故事能夠延續下去,我經常一邊寫,一邊另開一個窗口同步掛在一些聊天室裏,讓喧嘩的人聲成為寫作的一種背景。這讓我感覺不那麽孤單。
有一次,在聊天室我看到一個奇怪的人。他打字如飛,速度快我10倍。我從來沒見過打字這麽亡命的人。我一直不相信還有比我打字更快的人。
他掛在很多房間的公聊頻道裏,不斷地大聲疾唿著: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他在所有聊天室的名字,也就叫“征聊啊”。
每隔幾秒鍾,我就看到屏幕滾過他的哀號:征聊啊!
他和所有搭理他的人聊天,不管男女老少,但每一個他都不加好友,每一個都不私聊,每一個交談都不會超過3分鍾。
他用一種拒絕一切的姿態在唿喚接觸。他用一種頑固的封閉在渴望突破孤單的禁錮。他仇恨人類,但他離不開人類。他渴望孤單,但他熬不過孤單。
一開始,我對他置之不理。可他的哀號一聲又一聲地滾過我分割的屏幕。他就這樣歇斯底裏地嚎叫著: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
這個聲音就象一把破爛的鋸片劃過玻璃一樣,直鑽我的心裏。
他就一直像一個馬上要被窒息,但始終不肯咽氣的人一樣在那裏哀號慘叫。
他讓我身不由己地重新陷入我曾經陷入的那種痛苦。
我被他的哀號弄得什麽也寫不下去。我很想手裏有把刀能割斷他的咽喉才好。
當我最終忍不住要和他說點什麽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給我發了一個私聊。
那個人說:“美女,千萬不要理他!就是不要和他聊!寂寞死他!讓他每天都在這裏嚎叫!你和他聊的話,會覺得更孤單的。他會把和他搭訕的人全都拖入泥沼。”
我默然了一會兒,說:“好吧,那就不理他。”
我就這樣離開了那個聊天室,後來再也沒有迴去過了。
(三)
曾經有個人問我是做什麽的。
我說:我是驅魔的。
他說:你那邊很多魔鬼嗎?
我說:是的。
他說:魔鬼都在哪裏?
我說:魔鬼都在心裏。
他說:你能趕得走嗎?
我說:這就像每天在房間裏掃地一樣。明明我們生活在塵世,就在灰塵當中,但我們每天總還要掃地。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每天生活在萬千心魔當中,但我們每天都要驅魔。我們每天把房間裏的塵土掃起來,倒在房間的外麵。我說,我們每天也把心裏的魔鬼趕出去,趕到世界的裏麵。
曾經還有一個人讓我幫他指引靈魂。
我說:沒法指引。
他說:為什麽?
我說:因為不知道你靈魂的方位。
我說:你得先告訴我,你在哪裏,要去哪裏才能給你指引。
他說:麻煩了,我就是這兩點不太清楚。
(四)
皓月當空。
在迴程的路上,我看到一輪皓月高掛天空。那種跨越千古的寧靜的美麗一下子就滲透了我。
收音機裏播放著一首忘記了名字的很好聽的粵語老歌。
夜間的街道行人稀少,空氣清涼。
我看著路燈一盞盞地從前麵漂移過來,又一盞盞地向身後漂移過去。
我很想你。想和你分享這所有的寧靜和美麗。
(五)
我在各種哲學裏逃竄。
我想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該用怎樣的態度,麵對這所有必將崩塌毀滅的一切。
和所有的女性一樣,其實我也並不喜歡玩弄那些複雜而虛幻的概念。
我是因為一路逃跑才被迫站在它們的麵前。
我是因為不要被追逐的魔鬼抓住才要鑽研到它們的裏麵。
我在它們的裏麵尋找解脫的道路。
我像一個在水下無法唿吸的人尋找水麵一樣地尋找著解脫的道路。
我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地尋找著這條道路。
我從蘇格拉底找到弗洛伊德,我從穆罕默德找到釋迦牟尼佛。
在尋找的過程中,紅顏變成了白骨。
在尋找的過程中,一往情深變成了憐憫蒼生。
(六)
那時候,我在讀大學。
一次,在值日衛生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一張桌子,引發了課桌的多米諾式翻倒,我放在課桌裏的書包掉在地上,書包裏所有的東西都掉落了出來。
和我一起值日做衛生的女生,頃刻間就看到了世界上1/3的宗教品種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教室的地麵上。
她吃驚得很久都不能合上嘴巴。
我默默無言地蹲下去,把這些宗教書籍一本一本地重新揀起來,藏進書包。
她看著我的動作,不知道在哪裏引發了心裏的震撼。然後她也過來,幫著我一本一本地揀迴。
當我們收拾完畢,重新開始打掃衛生的時候,她終於忍不住問我:“心心,你是打算將來去做修女嗎?”
她說:“你什麽時候這麽喜歡迷信的東西了?”
我低頭掃地,沒有迴答。
她停了一會兒,又說:“可哪有你這樣做修女的?”
她說:“這樣什麽都信,也太沒有節操了吧。”
(七)
我抱著一大堆書籍爬上圖書館的台階,走向我平時自習的座位。
走到台階的一半位置時,手裏的幾本書掉了下來。它們順著台階一直往下麵滑落。
同一學院另一個專業班上的英俊小生bbb從後麵趕了上來,幫忙我撿起了那些書。
他跟在我的後麵,殷勤地幫著我把書送到了座位上。
他看著我把書在桌角碼好。
他驚訝地看著我說:“這些書,你都打算讀完嗎?”
我說:“是的。”
他說:“心心,你不覺得這樣太浪費青春了嗎?你是我認識的,唯一在大學期間除了讀書,對什麽都沒有多少興趣的人。你不和大家出去玩,也不喝酒,也不談戀愛,也不織毛衣,也不看電影。你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老學究嗎?”
我說:“嗯。”
他說:“幹嘛這樣虐待自己?”
我說:“我覺得大家那樣不知死活地拚命縱情享樂,才是虐待自己。”
bbb說:“這是什麽話?”
我說:“死亡明明是人生唯一確定之事,你們怎麽能日夜假裝它不存在?”
bbb說:“心心,你不覺得自己心理太陰暗了嗎?”
我說:“我在做正經事。當務之急。如果你現在頭上著火了,你還會對別的事情有興趣嗎?”
bbb說:“跟我去跳一次舞,或者,看一次電影?就一次?”
我說:“謝謝邀請。但是,不。我沒有時間。”
bbb說:“你會錯過整個人生的。”
我說:“隻要沒有錯過答案,我願意犧牲全部的今生。”
bbb說:“什麽答案?”
我說:“人到底生從何來,死後何往?”
bbb看著我,歎了一口氣。他說:“心心,真是太遺憾了。你中毒太深了。”
我的孤獨源於我所處的位置。
我站在一些事物的中央。
我的前麵是我的死亡,我的後麵是你的死亡,所以我無論向前走還是向後走,都會遇到死亡。我朝各個方向看的時候,看到的都是死亡。
我看到的總是摧枯拉朽、漫卷一切、滔滔不絕、無邊無際的死亡。
我知道這幅景象的另一麵就是那個氣象萬千、魚躍鷹飛、生機勃勃的世界。
但我麵對的,卻總是已經沒入黑夜的這一邊。
我知道它們是同一件東西。
隻是我總是被迫麵對著這一邊,而其他的人都在那一邊。
我們互不理解、也無法溝通,隻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同一邊。
他們不願意看到死亡,正如我也沒興趣看到轉瞬即逝的那些所謂輝煌。
事實上,也談不上什麽互不理解。
我是理解那一邊的,因為在你去世之前,在你患上絕症並備受煎熬之前,從前我也是在那一邊的。從前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不被理解的,總是黑暗的這一邊。
那一邊的,心裏其實很恐懼理解這一邊,就如同沒人願意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時聽到人預言他必將死亡。
然而,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底下,並不能解決問題。
無論他們如何不想過來這一邊,他們早晚,都會過來。
因為從來沒有準備,所以,我可以想象,他們過來的時候那種不舍、那種驚恐,那種絕望和那種徹底的無知與迷惘。
就像我目睹你在我麵前兩次沒入死亡時一樣。
(二)
寫這部小說,讓我感覺到非常寒冷。
我經常寫到自己從手腳到內心都凍結如萬年的冰川。
為了讓自己保持必要的暖和,讓故事能夠延續下去,我經常一邊寫,一邊另開一個窗口同步掛在一些聊天室裏,讓喧嘩的人聲成為寫作的一種背景。這讓我感覺不那麽孤單。
有一次,在聊天室我看到一個奇怪的人。他打字如飛,速度快我10倍。我從來沒見過打字這麽亡命的人。我一直不相信還有比我打字更快的人。
他掛在很多房間的公聊頻道裏,不斷地大聲疾唿著: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他在所有聊天室的名字,也就叫“征聊啊”。
每隔幾秒鍾,我就看到屏幕滾過他的哀號:征聊啊!
他和所有搭理他的人聊天,不管男女老少,但每一個他都不加好友,每一個都不私聊,每一個交談都不會超過3分鍾。
他用一種拒絕一切的姿態在唿喚接觸。他用一種頑固的封閉在渴望突破孤單的禁錮。他仇恨人類,但他離不開人類。他渴望孤單,但他熬不過孤單。
一開始,我對他置之不理。可他的哀號一聲又一聲地滾過我分割的屏幕。他就這樣歇斯底裏地嚎叫著: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征聊啊。
這個聲音就象一把破爛的鋸片劃過玻璃一樣,直鑽我的心裏。
他就一直像一個馬上要被窒息,但始終不肯咽氣的人一樣在那裏哀號慘叫。
他讓我身不由己地重新陷入我曾經陷入的那種痛苦。
我被他的哀號弄得什麽也寫不下去。我很想手裏有把刀能割斷他的咽喉才好。
當我最終忍不住要和他說點什麽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給我發了一個私聊。
那個人說:“美女,千萬不要理他!就是不要和他聊!寂寞死他!讓他每天都在這裏嚎叫!你和他聊的話,會覺得更孤單的。他會把和他搭訕的人全都拖入泥沼。”
我默然了一會兒,說:“好吧,那就不理他。”
我就這樣離開了那個聊天室,後來再也沒有迴去過了。
(三)
曾經有個人問我是做什麽的。
我說:我是驅魔的。
他說:你那邊很多魔鬼嗎?
我說:是的。
他說:魔鬼都在哪裏?
我說:魔鬼都在心裏。
他說:你能趕得走嗎?
我說:這就像每天在房間裏掃地一樣。明明我們生活在塵世,就在灰塵當中,但我們每天總還要掃地。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每天生活在萬千心魔當中,但我們每天都要驅魔。我們每天把房間裏的塵土掃起來,倒在房間的外麵。我說,我們每天也把心裏的魔鬼趕出去,趕到世界的裏麵。
曾經還有一個人讓我幫他指引靈魂。
我說:沒法指引。
他說:為什麽?
我說:因為不知道你靈魂的方位。
我說:你得先告訴我,你在哪裏,要去哪裏才能給你指引。
他說:麻煩了,我就是這兩點不太清楚。
(四)
皓月當空。
在迴程的路上,我看到一輪皓月高掛天空。那種跨越千古的寧靜的美麗一下子就滲透了我。
收音機裏播放著一首忘記了名字的很好聽的粵語老歌。
夜間的街道行人稀少,空氣清涼。
我看著路燈一盞盞地從前麵漂移過來,又一盞盞地向身後漂移過去。
我很想你。想和你分享這所有的寧靜和美麗。
(五)
我在各種哲學裏逃竄。
我想知道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我們該用怎樣的態度,麵對這所有必將崩塌毀滅的一切。
和所有的女性一樣,其實我也並不喜歡玩弄那些複雜而虛幻的概念。
我是因為一路逃跑才被迫站在它們的麵前。
我是因為不要被追逐的魔鬼抓住才要鑽研到它們的裏麵。
我在它們的裏麵尋找解脫的道路。
我像一個在水下無法唿吸的人尋找水麵一樣地尋找著解脫的道路。
我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地尋找著這條道路。
我從蘇格拉底找到弗洛伊德,我從穆罕默德找到釋迦牟尼佛。
在尋找的過程中,紅顏變成了白骨。
在尋找的過程中,一往情深變成了憐憫蒼生。
(六)
那時候,我在讀大學。
一次,在值日衛生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一張桌子,引發了課桌的多米諾式翻倒,我放在課桌裏的書包掉在地上,書包裏所有的東西都掉落了出來。
和我一起值日做衛生的女生,頃刻間就看到了世界上1/3的宗教品種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教室的地麵上。
她吃驚得很久都不能合上嘴巴。
我默默無言地蹲下去,把這些宗教書籍一本一本地重新揀起來,藏進書包。
她看著我的動作,不知道在哪裏引發了心裏的震撼。然後她也過來,幫著我一本一本地揀迴。
當我們收拾完畢,重新開始打掃衛生的時候,她終於忍不住問我:“心心,你是打算將來去做修女嗎?”
她說:“你什麽時候這麽喜歡迷信的東西了?”
我低頭掃地,沒有迴答。
她停了一會兒,又說:“可哪有你這樣做修女的?”
她說:“這樣什麽都信,也太沒有節操了吧。”
(七)
我抱著一大堆書籍爬上圖書館的台階,走向我平時自習的座位。
走到台階的一半位置時,手裏的幾本書掉了下來。它們順著台階一直往下麵滑落。
同一學院另一個專業班上的英俊小生bbb從後麵趕了上來,幫忙我撿起了那些書。
他跟在我的後麵,殷勤地幫著我把書送到了座位上。
他看著我把書在桌角碼好。
他驚訝地看著我說:“這些書,你都打算讀完嗎?”
我說:“是的。”
他說:“心心,你不覺得這樣太浪費青春了嗎?你是我認識的,唯一在大學期間除了讀書,對什麽都沒有多少興趣的人。你不和大家出去玩,也不喝酒,也不談戀愛,也不織毛衣,也不看電影。你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老學究嗎?”
我說:“嗯。”
他說:“幹嘛這樣虐待自己?”
我說:“我覺得大家那樣不知死活地拚命縱情享樂,才是虐待自己。”
bbb說:“這是什麽話?”
我說:“死亡明明是人生唯一確定之事,你們怎麽能日夜假裝它不存在?”
bbb說:“心心,你不覺得自己心理太陰暗了嗎?”
我說:“我在做正經事。當務之急。如果你現在頭上著火了,你還會對別的事情有興趣嗎?”
bbb說:“跟我去跳一次舞,或者,看一次電影?就一次?”
我說:“謝謝邀請。但是,不。我沒有時間。”
bbb說:“你會錯過整個人生的。”
我說:“隻要沒有錯過答案,我願意犧牲全部的今生。”
bbb說:“什麽答案?”
我說:“人到底生從何來,死後何往?”
bbb看著我,歎了一口氣。他說:“心心,真是太遺憾了。你中毒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