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聽到你說:“心心,我們該迴去了。”
我點點頭,說:“嗯。”
但我卻沒有移動腳步。你也沒有。
你看了看我。你說:“那麽,我們再坐一會兒吧。”
我點頭,說:“好。”
我們並排坐在一張長椅上。
我們沉浸在那種待在對方身邊的圓滿感覺中。
我們就那麽坐著,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卻沒有一點沉悶,也沒有一點尷尬。
如此自然,如此生動,仿佛天生如此,亙古如此。
我安靜地坐在你的身邊,就像一條河流千萬年來安靜地流經一座高山的腳下。
事實上,語言是多餘的。
各安其所,無需表達。
如果要我用繪畫來描述這個時刻的話,我一定會在你我周圍的空間裏畫上很多飄落的櫻花。
那天,我們周圍的空間是空白的,但也是充滿的。充滿了美麗的東西,但也不無哀傷,帶有時間的循環。
(二)
那天,我們坐在那張長椅上。你對我說:“心心,人們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其實是用得不對的。”
我看向你。我說:“什麽詞?”
你說:“寺廟。寺廟,這個詞,人們用得不對。”
你說:“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寺院。”
我說:“這兩種說法有區別的嗎?”。
你點頭,你說:“有區別。在中國古代時,廟是供奉神仙或者聖賢先祖的地方。而寺,是國家的辦事機構,是政府的部門。比如大理寺、鴻臚寺,這都是國家政府的部門,相當於現在的部。”
你說:“中國的第一所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漢明帝的時候,在皇帝派出的使者的尋找和迎請下,西域的兩位高僧帶著第一批佛經來到了漢地。佛經是由白馬一路辛苦陀來的。就像,西遊記》裏麵所寫的那樣。為了感謝白馬的一路辛苦,給我們帶來了佛教的經典,所以用白馬來命名第一所寺院,表明我們中國人是懂得知恩圖報的。”
你說:“為什麽叫白馬寺,不叫白馬廟呢?因為當時,那寺院,就是國家的辦事機構。兩位高僧奉皇帝的旨意,專門在此翻譯佛經,培養能夠講解佛經的僧才,在此處設立講壇,向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和皇帝本人講授佛經的教義。這是當時的國事,寺院就等於是皇帝設立的國家翻譯局和宗教事務局,所以稱為寺。”
你說:“心心,你注意到寺院的建築風格和顏色了嗎?你覺得,和什麽建築非常相似?”
我說:“皇宮。無論是建築樣式,規格,還是顏色,都和皇宮一樣。”
你點頭。
你說:“除了寺院之外,其他的民間建築都不可以這樣比照皇宮的式樣來建造,否則就是有謀反之心,是有大逆不道之罪的。”
我說:“那,為什麽獨有寺院可以呢?”
你說:“因為佛陀和僧侶,是皇帝的老師。是皇帝專程從西域求請來傳授智慧的老師。我們中國自古尊師重道,老師所在的地方,建製怎麽可以不如學生,沒有那種道理。所以,曆朝曆代,寺院的建築,都是和皇宮一樣的。允許使用皇帝一個人才能使用的明黃色,允許有紫禁城一樣的大殿和飛簷,允許雕刻龍的形象,允許使用漢白玉的華表。”
你說:“那時候,寺院,是皇帝、大臣、後宮和全體國民共同的學校。僧侶是全國人民的老師。而佛經,就是老師上課時宣講的課本。這裏麵供奉的佛像、菩薩像,就等於是學校創始人的紀念塑像,和曆代先師的紀念塑像。羅漢像,就是曆代優秀學生的紀念塑像。”
你說:“寺院,其實,更像當時的供奉孔子、朱熹等賢聖的文廟。它和迷信,和求神祈願,本來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你說:“隻是,後來人們把寺和廟的不同功能有點混淆了。”
我說:“原來是這樣。”
我仰慕地說:“指導,你好淵博啊。”
你看著我,笑了笑。
我說:“為什麽道觀不能比照皇家的規格呢?”
你看著我,你反問我:“你說為什麽呢?這說明了什麽呢?”
在每一生,你總是帶我看到之前視而不見的世界,引領我去探索不一樣的天地。
(三)
就在這時,我們看到遠遠的走廊下,有個年老的僧人穿著黃色的袍子,手裏提著兩個熱水瓶,慢慢地從後麵的僧寮裏走了出來。
我們一起目送他消失在走廊的拐角上。
不知道為什麽,我心裏生出一種敬意。
就在我尋找那種敬意產生的原因時,我聽到你在身邊輕輕地歎道:“他走得真沉穩啊。”
你說:“好像每一步都能在大地上踩出深深的腳印一樣。”
好的修行者就是這樣,光是他走路時的那種狀態,就能讓人的心變得沉靜。
你說著,站了起來。
我看著你。你看上去好像想對我說:“我們走吧。”
但突然,有點什麽襲擾了你。
你遲疑了一下。
然後你說:“不對。”
我疑問地看著你。
你說:“我突然覺得有點不對。”
你說:“我得去看一下。”
然後,你就朝僧人消失的方向,加快步伐走了過去。
我站了起來,我在後麵跟隨著你。我說:“指導?”
你一邊走,一邊迴答我:“我突然覺得,他左手提的那個熱水瓶好像有點不對勁。”
你說:“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可我就是覺得不對勁。我得去再看一下才能放心。”
(四)
在中庭右側的跨院,我們發現了一個熱水房。
我們到達的時候,年老的僧人剛剛從鍋爐龍頭裏接滿了兩瓶開水。他正在彎腰小心地蓋著瓶蓋。
他蓋好瓶蓋,準備去提起瓶子離開的時候,我聽到你說了一聲:“離開那個瓶子!”
然後我感覺身邊一陣風過,你飛快地搶上前去,你在那個老僧人的肩膀上扳了一下。在你的力量作用之下,老僧人不由得朝後麵退了三四步。
而就在這時候,我聽到砰地一聲巨響。
你感覺不對勁的那個熱水瓶膽突然之間就炸開了。瓶底的支撐斷裂了。嘩啦一聲,滿地銀色的瓶膽碎片,滾燙的開水流成一個小水窪。許多的蒸汽冒出來。一些灼人的細小水珠飛濺在我的腳麵上,引起一些針刺般的短暫的細微疼痛。
你剛剛預知到了事故的發生,救了這位老僧人,讓他免於被燙傷。
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你能夠預知到一定程度的未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聽到你說:“心心,我們該迴去了。”
我點點頭,說:“嗯。”
但我卻沒有移動腳步。你也沒有。
你看了看我。你說:“那麽,我們再坐一會兒吧。”
我點頭,說:“好。”
我們並排坐在一張長椅上。
我們沉浸在那種待在對方身邊的圓滿感覺中。
我們就那麽坐著,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卻沒有一點沉悶,也沒有一點尷尬。
如此自然,如此生動,仿佛天生如此,亙古如此。
我安靜地坐在你的身邊,就像一條河流千萬年來安靜地流經一座高山的腳下。
事實上,語言是多餘的。
各安其所,無需表達。
如果要我用繪畫來描述這個時刻的話,我一定會在你我周圍的空間裏畫上很多飄落的櫻花。
那天,我們周圍的空間是空白的,但也是充滿的。充滿了美麗的東西,但也不無哀傷,帶有時間的循環。
(二)
那天,我們坐在那張長椅上。你對我說:“心心,人們經常使用的一個詞,其實是用得不對的。”
我看向你。我說:“什麽詞?”
你說:“寺廟。寺廟,這個詞,人們用得不對。”
你說:“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寺院。”
我說:“這兩種說法有區別的嗎?”。
你點頭,你說:“有區別。在中國古代時,廟是供奉神仙或者聖賢先祖的地方。而寺,是國家的辦事機構,是政府的部門。比如大理寺、鴻臚寺,這都是國家政府的部門,相當於現在的部。”
你說:“中國的第一所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漢明帝的時候,在皇帝派出的使者的尋找和迎請下,西域的兩位高僧帶著第一批佛經來到了漢地。佛經是由白馬一路辛苦陀來的。就像,西遊記》裏麵所寫的那樣。為了感謝白馬的一路辛苦,給我們帶來了佛教的經典,所以用白馬來命名第一所寺院,表明我們中國人是懂得知恩圖報的。”
你說:“為什麽叫白馬寺,不叫白馬廟呢?因為當時,那寺院,就是國家的辦事機構。兩位高僧奉皇帝的旨意,專門在此翻譯佛經,培養能夠講解佛經的僧才,在此處設立講壇,向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和皇帝本人講授佛經的教義。這是當時的國事,寺院就等於是皇帝設立的國家翻譯局和宗教事務局,所以稱為寺。”
你說:“心心,你注意到寺院的建築風格和顏色了嗎?你覺得,和什麽建築非常相似?”
我說:“皇宮。無論是建築樣式,規格,還是顏色,都和皇宮一樣。”
你點頭。
你說:“除了寺院之外,其他的民間建築都不可以這樣比照皇宮的式樣來建造,否則就是有謀反之心,是有大逆不道之罪的。”
我說:“那,為什麽獨有寺院可以呢?”
你說:“因為佛陀和僧侶,是皇帝的老師。是皇帝專程從西域求請來傳授智慧的老師。我們中國自古尊師重道,老師所在的地方,建製怎麽可以不如學生,沒有那種道理。所以,曆朝曆代,寺院的建築,都是和皇宮一樣的。允許使用皇帝一個人才能使用的明黃色,允許有紫禁城一樣的大殿和飛簷,允許雕刻龍的形象,允許使用漢白玉的華表。”
你說:“那時候,寺院,是皇帝、大臣、後宮和全體國民共同的學校。僧侶是全國人民的老師。而佛經,就是老師上課時宣講的課本。這裏麵供奉的佛像、菩薩像,就等於是學校創始人的紀念塑像,和曆代先師的紀念塑像。羅漢像,就是曆代優秀學生的紀念塑像。”
你說:“寺院,其實,更像當時的供奉孔子、朱熹等賢聖的文廟。它和迷信,和求神祈願,本來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你說:“隻是,後來人們把寺和廟的不同功能有點混淆了。”
我說:“原來是這樣。”
我仰慕地說:“指導,你好淵博啊。”
你看著我,笑了笑。
我說:“為什麽道觀不能比照皇家的規格呢?”
你看著我,你反問我:“你說為什麽呢?這說明了什麽呢?”
在每一生,你總是帶我看到之前視而不見的世界,引領我去探索不一樣的天地。
(三)
就在這時,我們看到遠遠的走廊下,有個年老的僧人穿著黃色的袍子,手裏提著兩個熱水瓶,慢慢地從後麵的僧寮裏走了出來。
我們一起目送他消失在走廊的拐角上。
不知道為什麽,我心裏生出一種敬意。
就在我尋找那種敬意產生的原因時,我聽到你在身邊輕輕地歎道:“他走得真沉穩啊。”
你說:“好像每一步都能在大地上踩出深深的腳印一樣。”
好的修行者就是這樣,光是他走路時的那種狀態,就能讓人的心變得沉靜。
你說著,站了起來。
我看著你。你看上去好像想對我說:“我們走吧。”
但突然,有點什麽襲擾了你。
你遲疑了一下。
然後你說:“不對。”
我疑問地看著你。
你說:“我突然覺得有點不對。”
你說:“我得去看一下。”
然後,你就朝僧人消失的方向,加快步伐走了過去。
我站了起來,我在後麵跟隨著你。我說:“指導?”
你一邊走,一邊迴答我:“我突然覺得,他左手提的那個熱水瓶好像有點不對勁。”
你說:“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可我就是覺得不對勁。我得去再看一下才能放心。”
(四)
在中庭右側的跨院,我們發現了一個熱水房。
我們到達的時候,年老的僧人剛剛從鍋爐龍頭裏接滿了兩瓶開水。他正在彎腰小心地蓋著瓶蓋。
他蓋好瓶蓋,準備去提起瓶子離開的時候,我聽到你說了一聲:“離開那個瓶子!”
然後我感覺身邊一陣風過,你飛快地搶上前去,你在那個老僧人的肩膀上扳了一下。在你的力量作用之下,老僧人不由得朝後麵退了三四步。
而就在這時候,我聽到砰地一聲巨響。
你感覺不對勁的那個熱水瓶膽突然之間就炸開了。瓶底的支撐斷裂了。嘩啦一聲,滿地銀色的瓶膽碎片,滾燙的開水流成一個小水窪。許多的蒸汽冒出來。一些灼人的細小水珠飛濺在我的腳麵上,引起一些針刺般的短暫的細微疼痛。
你剛剛預知到了事故的發生,救了這位老僧人,讓他免於被燙傷。
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你能夠預知到一定程度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