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一)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了臥室。
在光線的刺激下,我睜開了眼睛。
我心裏非常清楚,這就是這個世界上的陽光最後一次照射到我的臉上。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在這張床上睜開眼睛。
我已經清晰地看到了它。穿著黑色長袍的死神,已經手持塵拂,站在了上陽宮的門口。它已經距離我非常之近了。它正在一步步向我走來。我已經能夠感受到它渾身散發著的腐爛味和寒冷的氣息。
然而,我一點也不恐懼。相反,我感覺非常寧靜,甚至有點愉快。
我終於從過於長壽的深邃孤單中解脫了。我的陵墓也早已修建好,就在劉申陵墓的旁邊,背靠著巍峨的青山,麵向著運京郊外的滾滾黃河。
我也終於可以卸下一切重擔,奔赴你們已經前往的新的世界,可以去和父母、和你、和劉申,和所有親愛的人們,共同開始新的旅程了。
但是,在新的世界裏,在新的相遇中,所有這些曾經的歡樂和痛苦,它們還會重新再來一遍嗎?
所有的這些仁慈,這些友愛,這些傷害,這些爭奪,這些分離,這些錐心之痛,這些事與願違,這些慘不忍睹,這些絕望,它們都會全部重新來過嗎?
它們會一次又一次地重來嗎?
這種反複,將是永無休止的嗎?
不。我不想再讓這一切重新再來過了。那和永遠不死的區別在哪裏呢?
但是,真的有那樣的道路嗎?真的有一條路,可以通達到那樣的世界嗎?在那裏,沒有生離死別,沒有兄弟鬩牆,沒有血腥戰亂,沒有疾病與受傷,沒有孤單與絕望,沒有恐懼與失落。
這一生,我還沒有找到答案。我希望下一次,能夠找到。
懷著這樣的願望,我坐在了梳妝台前。
我拿起銅鏡,準備再看看這一生的自己,也和自己,說一聲再見。
(二)
但是,銅鏡裏沒有出現我衰老的容顏。
出現在鏡子裏的,是在懸崖上救我那天的你。年輕的你,在鏡子裏看著衰朽的我。我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
眼淚出現在我幹澀的眼眶當中。
就在這時,鏡子裏的影像,開始在我的波光盈盈中發生了變化。
我的預感是對的。我果然再次看到了那個下巴上塗滿了白色泡沫的年輕人。他出現在你曾經出現的位置上,帶著和我同樣的期待,同樣的驚訝,同樣的感慨,目光從鏡子的那一邊穿越過來,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喃喃地說:“你來了。”
他在鏡子裏對我笑了一下。多麽親切的笑容。我蒼老的心一瞬間就被他的這個溫暖微笑所融化。
他說:“是啊,再次見到你,真好。”
我問:“你是我想念了一輩子的那個人嗎?”
他再次笑了笑。
我看著他,我說:“是。我知道你是他。”
他在鏡子裏對我點點頭。
他說:“我們在去寶鏡峰的路上約好的。
我還有答應了你的事情,沒有做到。”
他說:“我在這裏等你很久了。你快點來吧。”
他說:“琴兒,你快點來吧。”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很快就打濕了整個臉頰。
我看著鏡子中那個年輕的麵容。
我怔怔地看著他,直到那個影像,逐漸變得稀薄,變得漂浮而不穩定,然後,像清晨的霧氣一樣,從銅鏡的鏡麵上消散了。
我的手顫抖著抓著銅鏡。
我覺得它重有千鈞。我的手指已經無法再承受它的重量。
終於鏡子從我手裏跌落下去,叭地一聲,掉落在青磚的地麵上,摔成了兩半。
我也隨著鏡子的掉落,而身不由己地從椅子上滑倒了下去,像一匹飄落的絲綢一樣,倒在了地上。
我尚未梳理的雪白的長發,披散在地麵上,就像是一大片盛開的白花。
我看著上陽宮雕畫著鳳凰的頂梁。
這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最後一件東西。
在意識之光泯滅的最後一刻,我在心裏,懷著積蓄了一生的萬千柔情,對鏡中那個未來世界裏年輕的你說了一聲:“親愛的你,等著我,我來了。”
(二)
我的陵墓前立著一塊高聳的漢白玉石碑。
在石碑的最上方,雕刻著一朵立體的、栩栩如生的雲霄花。
那是在我生前,根據我的懿旨而設計的。
這朵花,是你在德魯湖會戰之後,隨著向劉申報捷的奏章而八百裏加急送到運京來的。你在這朵生命力頑強的花朵裏對我說:我還活著,你還好嗎?
在雲霄花朵的下麵,有長長的千字碑文,記載了我父親的忠勇、母親的貞節,我自入宮以後的種種美德懿行,對後妃們的種種教誨,還有我在楊彪叛亂中對國家的功勞。在碑文的最後,是皇帝和我的其他子孫們對我逝世的無盡哀思和對慈恩的深深感念。
我的子孫們給我所上的尊號,為“正德貞堅文皇後”,史上簡稱為“正德皇後”。
我去世後,在房間裏留下的隨身遺物,包括劉申賜給我的那些貴重首飾、皇後、皇太後的朝服、我到清川時發現的你的玉佩,劉申留給我的你的書信,還有我房間裏的那個裝滿了白色石頭的大瓷罐,都被作為陪葬品,與我一起安葬在劉申墓穴旁邊的陵墓裏。
當墓門被永久關閉的時候,那些白色的石頭就在黑暗裏失去了顏色。
我和與我相關的一切,就這樣沉入了大地,從那個世界上隱沒不見了。
我一生最喜歡的物件,便是美麗的花朵。
於是,我的兒孫們在我的陵墓四周編植了各種花卉,經過精心的設計和守墓園丁們的悉心照料,我的陵墓前一年四季都有鮮花次第開放,就連寒冬臘月,也依然有樹樹臘梅,迎霜吐蕊,清香四溢,成為整個皇家陵園中最富有勃勃生機的一處地方,也成為我後代子孫們掃墓時最喜歡停留小憩的地方。
劉申和我的兒孫們都很孝順,在我們的王朝傾覆之前,他們都分工輪流住到陵園附近的行宮裏來為我們守靈掃墓。每個人輪值時都會過來住一兩個月。在行宮的旁邊,他們還供養了一座皇家的寺院,寺院的住持是圖布丹大喇嘛的大弟子和他的傳人。守墓廬期間,我們的子孫們都會在這裏學習佛法,學習如何智慧地認知宇宙人生,如何智慧地麵對和處理人生的各種問題。
我們的陵園旁常常被年輕人的朗朗誦經聲和讀書聲所圍繞,漸漸地成為運京的一大特色景觀。
後來,這座陵園旁的寺院,發展成為運京的一個佛學研修中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不少學僧前來掛單修行,甚至吸引了西域各國的僧侶來此駐錫講學,盛況空前,一時無兩。
我們陵園所在的地方,叫做景陵。陵墓旁邊的寺院叫做萬福寺。
“景陵梵呐”和“萬福晚鍾”都成為了載入史冊的著名景觀,更被寫入了無數的詩詞歌賦,象征著那個朝代的鼎盛繁華,(未完待續。)
看過《吉諾彎刀》的書友還喜歡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了臥室。
在光線的刺激下,我睜開了眼睛。
我心裏非常清楚,這就是這個世界上的陽光最後一次照射到我的臉上。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在這張床上睜開眼睛。
我已經清晰地看到了它。穿著黑色長袍的死神,已經手持塵拂,站在了上陽宮的門口。它已經距離我非常之近了。它正在一步步向我走來。我已經能夠感受到它渾身散發著的腐爛味和寒冷的氣息。
然而,我一點也不恐懼。相反,我感覺非常寧靜,甚至有點愉快。
我終於從過於長壽的深邃孤單中解脫了。我的陵墓也早已修建好,就在劉申陵墓的旁邊,背靠著巍峨的青山,麵向著運京郊外的滾滾黃河。
我也終於可以卸下一切重擔,奔赴你們已經前往的新的世界,可以去和父母、和你、和劉申,和所有親愛的人們,共同開始新的旅程了。
但是,在新的世界裏,在新的相遇中,所有這些曾經的歡樂和痛苦,它們還會重新再來一遍嗎?
所有的這些仁慈,這些友愛,這些傷害,這些爭奪,這些分離,這些錐心之痛,這些事與願違,這些慘不忍睹,這些絕望,它們都會全部重新來過嗎?
它們會一次又一次地重來嗎?
這種反複,將是永無休止的嗎?
不。我不想再讓這一切重新再來過了。那和永遠不死的區別在哪裏呢?
但是,真的有那樣的道路嗎?真的有一條路,可以通達到那樣的世界嗎?在那裏,沒有生離死別,沒有兄弟鬩牆,沒有血腥戰亂,沒有疾病與受傷,沒有孤單與絕望,沒有恐懼與失落。
這一生,我還沒有找到答案。我希望下一次,能夠找到。
懷著這樣的願望,我坐在了梳妝台前。
我拿起銅鏡,準備再看看這一生的自己,也和自己,說一聲再見。
(二)
但是,銅鏡裏沒有出現我衰老的容顏。
出現在鏡子裏的,是在懸崖上救我那天的你。年輕的你,在鏡子裏看著衰朽的我。我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
眼淚出現在我幹澀的眼眶當中。
就在這時,鏡子裏的影像,開始在我的波光盈盈中發生了變化。
我的預感是對的。我果然再次看到了那個下巴上塗滿了白色泡沫的年輕人。他出現在你曾經出現的位置上,帶著和我同樣的期待,同樣的驚訝,同樣的感慨,目光從鏡子的那一邊穿越過來,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喃喃地說:“你來了。”
他在鏡子裏對我笑了一下。多麽親切的笑容。我蒼老的心一瞬間就被他的這個溫暖微笑所融化。
他說:“是啊,再次見到你,真好。”
我問:“你是我想念了一輩子的那個人嗎?”
他再次笑了笑。
我看著他,我說:“是。我知道你是他。”
他在鏡子裏對我點點頭。
他說:“我們在去寶鏡峰的路上約好的。
我還有答應了你的事情,沒有做到。”
他說:“我在這裏等你很久了。你快點來吧。”
他說:“琴兒,你快點來吧。”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很快就打濕了整個臉頰。
我看著鏡子中那個年輕的麵容。
我怔怔地看著他,直到那個影像,逐漸變得稀薄,變得漂浮而不穩定,然後,像清晨的霧氣一樣,從銅鏡的鏡麵上消散了。
我的手顫抖著抓著銅鏡。
我覺得它重有千鈞。我的手指已經無法再承受它的重量。
終於鏡子從我手裏跌落下去,叭地一聲,掉落在青磚的地麵上,摔成了兩半。
我也隨著鏡子的掉落,而身不由己地從椅子上滑倒了下去,像一匹飄落的絲綢一樣,倒在了地上。
我尚未梳理的雪白的長發,披散在地麵上,就像是一大片盛開的白花。
我看著上陽宮雕畫著鳳凰的頂梁。
這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最後一件東西。
在意識之光泯滅的最後一刻,我在心裏,懷著積蓄了一生的萬千柔情,對鏡中那個未來世界裏年輕的你說了一聲:“親愛的你,等著我,我來了。”
(二)
我的陵墓前立著一塊高聳的漢白玉石碑。
在石碑的最上方,雕刻著一朵立體的、栩栩如生的雲霄花。
那是在我生前,根據我的懿旨而設計的。
這朵花,是你在德魯湖會戰之後,隨著向劉申報捷的奏章而八百裏加急送到運京來的。你在這朵生命力頑強的花朵裏對我說:我還活著,你還好嗎?
在雲霄花朵的下麵,有長長的千字碑文,記載了我父親的忠勇、母親的貞節,我自入宮以後的種種美德懿行,對後妃們的種種教誨,還有我在楊彪叛亂中對國家的功勞。在碑文的最後,是皇帝和我的其他子孫們對我逝世的無盡哀思和對慈恩的深深感念。
我的子孫們給我所上的尊號,為“正德貞堅文皇後”,史上簡稱為“正德皇後”。
我去世後,在房間裏留下的隨身遺物,包括劉申賜給我的那些貴重首飾、皇後、皇太後的朝服、我到清川時發現的你的玉佩,劉申留給我的你的書信,還有我房間裏的那個裝滿了白色石頭的大瓷罐,都被作為陪葬品,與我一起安葬在劉申墓穴旁邊的陵墓裏。
當墓門被永久關閉的時候,那些白色的石頭就在黑暗裏失去了顏色。
我和與我相關的一切,就這樣沉入了大地,從那個世界上隱沒不見了。
我一生最喜歡的物件,便是美麗的花朵。
於是,我的兒孫們在我的陵墓四周編植了各種花卉,經過精心的設計和守墓園丁們的悉心照料,我的陵墓前一年四季都有鮮花次第開放,就連寒冬臘月,也依然有樹樹臘梅,迎霜吐蕊,清香四溢,成為整個皇家陵園中最富有勃勃生機的一處地方,也成為我後代子孫們掃墓時最喜歡停留小憩的地方。
劉申和我的兒孫們都很孝順,在我們的王朝傾覆之前,他們都分工輪流住到陵園附近的行宮裏來為我們守靈掃墓。每個人輪值時都會過來住一兩個月。在行宮的旁邊,他們還供養了一座皇家的寺院,寺院的住持是圖布丹大喇嘛的大弟子和他的傳人。守墓廬期間,我們的子孫們都會在這裏學習佛法,學習如何智慧地認知宇宙人生,如何智慧地麵對和處理人生的各種問題。
我們的陵園旁常常被年輕人的朗朗誦經聲和讀書聲所圍繞,漸漸地成為運京的一大特色景觀。
後來,這座陵園旁的寺院,發展成為運京的一個佛學研修中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不少學僧前來掛單修行,甚至吸引了西域各國的僧侶來此駐錫講學,盛況空前,一時無兩。
我們陵園所在的地方,叫做景陵。陵墓旁邊的寺院叫做萬福寺。
“景陵梵呐”和“萬福晚鍾”都成為了載入史冊的著名景觀,更被寫入了無數的詩詞歌賦,象征著那個朝代的鼎盛繁華,(未完待續。)
看過《吉諾彎刀》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