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一
退行是心理學裏麵的一個現象。當一個人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其行為會沿著時間線從“成熟”向反方向也就是“幼稚”方向的退步。這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防禦機製。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的消極作用居多,因為那樣對人生就意味著下滑。在古代故事裏麵有《五燈會元·雪峰存禪師法嗣·玄沙師備禪師》一段:“師與泉守在室中說話,有一沙彌揭簾入見,卻退步而出。”這個公案扼要從沙彌奇怪行為點出需要思考的人生節點。
在《紅樓夢》裏麵有第二十二迴“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一節,寶玉以其聰慧看到了禪機但很快退步而出,所以知“道”與悟道有別,悟道後能否守道也是疑問。故而“初心”至純、難免後天眷然,這也是人生常態。
看看行文:賈母與寶釵過生日,黛玉心中難免不平衡,又由於賈母的微妙心理,情緒波動這裏麵寶玉不免受累,或者向慣常二人關係退步拉遠;想著“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又間及攪擾湘雲一節,寶玉竟然作出偈語: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從禪理上講,寶玉倒是明了“證者無評無憑”的道理。其《寄生草》: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迴頭試想真無趣!”
這篇詞似乎完成了塵世情緣的切割。但很快這些就成為過往曆史。
寶釵從文理說寶玉“悟了”,可能是“推崇”一下,以其“守拙”的智慧不知前因後果就奇怪啦。所以,寶釵“便撕了個粉碎”,心裏恐怕也不免擔心弄假成真,小女孩心態也是少見的積極一迴。
黛玉因為一貫與寶玉的“隨意”直出“歧義”通知“知是寶玉一時感忿而作,不覺可笑可歎”,所以說:“作的是玩意兒,無甚關係。”見寶釵緊張,黛玉顯能說:“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癡心邪話。”“三人果然都往寶玉屋裏來。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結果是: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這樣鈍愚,還參禪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隻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雲:“無立足境,是方幹淨。”
注意:以寶玉能為,不能答“道”但辯駁於“法”應該還是可以的。但對麵是大觀園最超拔的三個女孩,不是三個大德高僧,事情已經不能說不可說了。這也是此時寶玉心有所所係而致。
若說寶玉在求“道”上退行、退步也不無不可,因為此時寶玉不宜於“道”、不在“路”上。
201676
m。
退行是心理學裏麵的一個現象。當一個人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其行為會沿著時間線從“成熟”向反方向也就是“幼稚”方向的退步。這是人類的一種心理防禦機製。在社會生活中起到的消極作用居多,因為那樣對人生就意味著下滑。在古代故事裏麵有《五燈會元·雪峰存禪師法嗣·玄沙師備禪師》一段:“師與泉守在室中說話,有一沙彌揭簾入見,卻退步而出。”這個公案扼要從沙彌奇怪行為點出需要思考的人生節點。
在《紅樓夢》裏麵有第二十二迴“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一節,寶玉以其聰慧看到了禪機但很快退步而出,所以知“道”與悟道有別,悟道後能否守道也是疑問。故而“初心”至純、難免後天眷然,這也是人生常態。
看看行文:賈母與寶釵過生日,黛玉心中難免不平衡,又由於賈母的微妙心理,情緒波動這裏麵寶玉不免受累,或者向慣常二人關係退步拉遠;想著“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又間及攪擾湘雲一節,寶玉竟然作出偈語: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從禪理上講,寶玉倒是明了“證者無評無憑”的道理。其《寄生草》:
“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迴頭試想真無趣!”
這篇詞似乎完成了塵世情緣的切割。但很快這些就成為過往曆史。
寶釵從文理說寶玉“悟了”,可能是“推崇”一下,以其“守拙”的智慧不知前因後果就奇怪啦。所以,寶釵“便撕了個粉碎”,心裏恐怕也不免擔心弄假成真,小女孩心態也是少見的積極一迴。
黛玉因為一貫與寶玉的“隨意”直出“歧義”通知“知是寶玉一時感忿而作,不覺可笑可歎”,所以說:“作的是玩意兒,無甚關係。”見寶釵緊張,黛玉顯能說:“不該撕,等我問他。你們跟我來,包管叫他收了這個癡心邪話。”“三人果然都往寶玉屋裏來。一進來,黛玉便笑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是‘寶’,至堅者是‘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結果是:寶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這樣鈍愚,還參禪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雲:‘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隻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雲:“無立足境,是方幹淨。”
注意:以寶玉能為,不能答“道”但辯駁於“法”應該還是可以的。但對麵是大觀園最超拔的三個女孩,不是三個大德高僧,事情已經不能說不可說了。這也是此時寶玉心有所所係而致。
若說寶玉在求“道”上退行、退步也不無不可,因為此時寶玉不宜於“道”、不在“路”上。
2016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