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騎士


    戰爭不能磨滅的是人性。戰爭由人性中惡的一麵發起,但它並不能磨滅人性中善的一麵。古希臘曆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既然人的本性始終如一,那麽曆史就會不斷的重複演義。戰爭這種人類極端的暴力形式可以在轉瞬間毀滅人類曆時數年、數十年、數百年創作的美好事物。但即便如此戰爭依然不能毀滅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堅持。


    這兩天看了反映一戰的電影《戰馬》和《紅男爵》,說一說戰爭和騎士話題。


    西方上流社會首尚紳士風度和騎士精神。其起源於古代騎士,構成要素有戰馬、裝備、技能。從起源看東西方在戰馬利用上道路差不多,都是從戰車到戰馬發展軌跡。中國的騎士多以將為主、以保家衛國為崇尚,如飛將軍李廣、民族英雄嶽飛。


    西方騎士起源可以說到其文化誕生之初的古希臘英雄時代。比如,《荷馬史詩》裏麵著名阿喀琉斯。隨著時間的演進,騎士文化內容日趨豐富,歐洲封建時代騎士風靡一世。比如,查理大帝的十二聖騎士、亞瑟王的圓桌騎士。騎士有了自己一套完備的規範,榮譽忠信、英勇無畏、勇敢尚武等等騎士精神正式成型。在現實中,很多人指出騎士作為封建主其殘忍的一麵,而在文藝複興時期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也開始打掃騎士殘餘。但即使騎士沒落沒有消滅騎士精神,哪怕火槍發明後一個騎士貴族可能死於一個農夫依然如此。這就是大仲馬《三個火槍手》反映的內容。


    人類武器的進步逐漸驅逐著戰場上的騎士,尤其機槍發明以後。日俄戰爭中看著機槍成片掃倒的哥薩克騎兵,英軍觀察員說:當塹壕上架起機槍,騎兵唯一能做的就是給步兵做飯。


    《戰馬》作為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戰影片,從其中可以看到騎士的漸漸消亡,但也從喬伊身上閃耀戰爭中人性的光芒。在太陽餘暉中的身影我們依然可以在和平時代奧運會的盛裝舞步裏麵看到。


    《紅男爵》是在人們看到地麵上的騎士退出曆史舞台時,空中騎士開始崛起。類似的裝備:戰機、武器、技能,這些使得騎士精神不朽傳說不斷延續。一戰德國飛行員裏希特霍芬贏得戰爭雙方的尊敬,在網絡上看到他陣亡後的葬禮視頻被法方辦得極為隆重。


    戰爭不能消滅人們對人性閃光一麵的希望,比如《戰馬》中解救被鐵絲網纏繞的喬伊,兩個敵對的英德士兵展現的友好氛圍。這並不是奇跡。在真實的戰場上,在步槍口下被放過的華盛頓不是孤證,讓人感慨的是一戰中希特勒有過同樣遭遇。


    空中騎士在二戰中持續譜寫傳奇故事。但是人類武器的進步驅逐著戰場上的騎士,這一現象依然存在,尤其在二戰後導彈發明由於空中格鬥,一個等重於黃金的飛行員敵不過流水線上的一堆零件。在無人機發明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從捕食者到x—47b、受限於人的生理和成本飛行員的地盤逐步縮小。


    從《空中英豪》到《壯誌淩雲》,也許再《星球大戰》,人類對騎士的幻想在綿延,即使戰爭發生依然不能磨滅人類善良一麵的萌發,就像那把救下喬伊的鉗子戰爭後可以用它修剪花園。


    2016.4.2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紅與八十紅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辰魚長白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辰魚長白山並收藏誅紅與八十紅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