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穿成攝政王的替身男妻 作者:花笙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錯。下令殺我之人,或許是天下至尊。”
俞騁唿吸驟然緊繃,目光掃過車內兩人。七殿下的神情平靜,可其下流動的殺意,比溪春山時麵對赫連重錦更甚。而攝政王……他仍是臥著,卻如猛虎在側,對視的瞬間令他汗栗。
那一刻,一條他從不敢想的道路在他麵前敞開,他緊張、興奮又本能地畏懼。北梁南下,他們初時被動,幾番不敵,才讓梁軍在滁州奪城劫掠,殘殺他們的同胞。他知道,那是戰前被迫臨時調整邊防之故。
聽說當時不得已調整邊防,是因為我軍邊防圖泄露。後來他與程寅並肩作戰,才知曉了更多京中之事,皇帝竟縱容北梁人在宮中擄走七殿下,對北梁如此寬縱,私下勾結,是北梁能夠盜得邊防圖的根本。
想到這,想到戰死的同袍們,想到滁州府城數日不息的焚屍之火,他應了,鏗鏘有力。
“我敢!”
封離將車壁上掛的映日弓取下,那是周昭寧慣用的大弓,接著伸手朝向俞騁,問:“你的弓箭拿來,你自己是帶不進宮門的,我就掛在這車窗邊方便你拿取。但隻能留一箭,你不要輕舉妄動,這一箭若不中,便隻好硬拚了。”
“定不辱命。”
車行至宮門,一千餘人的隊伍,不可能都入宮,大多數人留在宮門廣場上,將領們入內。程寅被封離留在宮外策應,由他調動這一千兵士。他雖是衛國公之子,卻未受封賞,隻是個不顯眼的遊騎將軍。相反,他將俞騁帶在車邊,充作護衛進了宮。
臨別時,封離將封玨所書紙條悄悄遞給他,那上頭他加了四個字:枕戈待命。
程寅看完,立刻塞迴袖中。他目送他們入宮,眉宇間鋒芒畢露。待宮門重新關閉,他立刻整頓隊列,宮門廣場上軍中精銳一派肅殺。
雖不知將要發生什麽,雖程寅以不能丟大軍的臉麵為由,但經久沙場的戰士之中,有些已有了山雨欲來的預感。程寅眉頭深蹙,立於宮門前一言不發,與他平日的模樣大相徑庭。
他很緊張,因為知道即將麵對的是什麽,而尤為緊張。他不知曉周昭寧的布局,在他看來,手裏這一千人就是唯一的籌碼,若勝,便是從龍之功,若敗,便是株連九族。
他不過十六七歲,要不是此番去了北境曆練,真不敢說自己能擔起這樣的責任。七殿下毫不猶豫托付給他,他必不能叫他失望!
程寅在宮門外暗下決心,已是想好了調動兵士的說辭。宮門內,攝政王車駕隨禦攆入內,眾將隨行,百官其後,宮門一關,眾人行走在甬長寬闊的主宮道之上,忽然,最前的禦攆停了下來。
皇帝霍地掀簾而出,高高立於車上。秋末的天空蔚藍高闊,他身披日光,神色是極致壓抑的瘋狂。
“攝政王昏迷不醒,諸位將軍,還要不顧一切地追隨於他嗎?朕已掌控京師,隻待爾等表忠!”他話音未落,兩側宮門衝出大批禁衛,將所有人團團圍住,領兵的正是明川侯。
“周昭寧勾結太後把持朝政,違背先帝遺命,不肯還政,其罪當誅!今日你們若是識時務明正道,將他夫妻二人斬殺於此,朕保你們官職爵位,仍可坐享太平。”
俞騁臨危受命,沒想到這一刻來得這麽快,他始終站在馬車一側,手不由自主搭上了車壁。
皇帝見這些武將都不迴應,目光一寒,又問:“怎麽,你們還要效忠一個昏迷不醒的殘廢?!好,那就別怪朕無情!衛國公,你不想要國公爵位,有的是人想要!”
車內,封離已握緊手中青罡,隨時待要出鞘。今日是入宮受賞,宮門口便收了眾將的兵器,唯一人除外,那就是“昏迷不醒”的周昭寧。他有劍履上殿的特權,也無人敢上他的車駕檢查。
周昭寧起身,抓住封離手中劍就要拿迴來,封離不讓,兩人一時僵持。他雖說不是昏迷不醒,但是傷勢沒有好全,尤其是傷在肺腑,此時動刀兵必然會加重傷勢,封離怎麽會讓。
兩人眼神一碰,最後是周昭寧先鬆手。封離以為他放棄了,準備乖乖聽話被保護,結果就見他打開座椅下的長櫃,從裏頭將佩刀取了出來。
外頭氣氛緊繃,車內封離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引得周昭寧勾唇淺笑。見他神態輕鬆,封離隻得相信,他應當是有後手的。
“來人,將他們拿下!”皇帝一聲令下,封離推門躍出,拔劍在手。衛國公等武將雖無兵刃在手,卻將車駕圍住,呈護衛之態。
封離以為出來就要和禁衛軍一番死鬥,沒想到皇帝一聲令下,動的禁衛軍隻有部分羽林衛和龍武衛,其餘人等全看向明川侯。
明川侯舉起手中虎符,高喊:“護衛攝政王,違者,格殺勿論!”
“鄭海!!!”皇帝目眥盡裂,眼看著其他禁衛軍與羽林、龍武兩衛戰至一處。
封離這時才知,什麽後手,周昭寧下的根本就是先手。
這時,入京以來未曾露麵的周昭寧從車內緩步而出。他從容下馬車,手持佩刀一步步走近禦攆,封離在車前看著,沒有急著上前。俞騁飛身攀上車轅,從車窗裏將自己的弓箭取了出來,隨時準備射殺,隻看局勢變化,隻等封離一聲令下。
他們身後,原本有官員想衝上來立功,一看周昭寧出現,頓時不敢再上前。唯有信國公,衝上前去怒罵。衛國公從一位羽林衛處奪了刀,一刀斬下其右臂。
周昭寧根本不理睬,揚聲道:“明川侯,開宮門!”
“開宮門!”明川侯鄭海的喊聲穿過宮道,喚醒了守門的禁衛。
宮門大開,程寅沒想到會這麽快,帶著兵士們便衝入了宮中。他們身後,攝政王府和衛國公府的府兵趕到,沿街肅清京兆府調動的所謂清君側的“勤王之師”。
明川侯投效隻為作內應,與女兒鄭貴妃裏應外合,接下禁衛軍統領職權。所謂圍困兩府,亦是迷惑皇帝,其實攝政王府在城外的府兵早已入城,就在王府之中枕戈待旦,隻等王爺迴京。
京兆府兵權有限,能調動的不足五千人,攝政王府和衛國公府兩府的府兵,再加上見勢而動的齊王府派出的府兵,已足可對抗。
百姓們沒想到大軍凱旋之日,京中會有此刀兵之禍,四處逃竄奔迴家中,京中街麵上隻餘打鬥的兩方兵將。喊殺聲不絕,長街染血。
反而是宮內局勢更快平定,禁衛軍大部分掌握在明川侯手中,最後負隅頑抗的,隻剩皇帝的暗衛。封離在其中看到許多見過的麵孔,正是當日將他當街綁進宮中的那幫人。
周昭寧沒有衝殺,但迴京眾將、禁衛軍皆在他身側,隨著他的步伐上前,肅清障礙。那些負隅頑抗的暗衛,如風吹麥稈,一茬茬倒下,鮮血浸染宮道,濺上周昭寧的衣袍。
皇帝以為勝券在握,到這一刻終於意識到,一切都在周昭寧掌控之中,他不知道是從哪裏開始輸的,但是顯然輸得一敗塗地,輸得無比可笑。
可他是不會承認的,他怒吼:“亂臣賊子!朕是先帝傳位,名正言順的皇帝,你們這些亂臣賊子!”
他說著,從懷中摸出一卷聖旨,高舉著展開,大喊:“父皇駕崩前留下密旨給我,說周昭寧若有不臣之心,可憑此旨意誅殺!你們看!鄭海,你還有機會,現在給我殺了他,我既往不咎!”
那聖旨上蓋有傳國玉璽,字跡是先帝親筆,在場諸人差點動搖。
可周昭寧沒給他們倒戈的機會,他長刀出鞘,斬殺了護在皇帝身前的最後一個暗衛,接著便從懷中拿出了另一卷聖旨。
“先帝亦留了密旨給本王!先帝駕崩時,成年皇子隻餘七皇子和八皇子兩位,七皇子為質十年,不知心性品行與能為,先帝迫於無奈傳位於八皇子。可先帝擔憂八皇子能否肩負起這大禹基業,因此留了一道密旨給我。”
“密旨上言明,若八皇子昏聵無道,殘害忠良,不堪為君,而七皇子或十二皇子有為君之德,可持密旨廢帝,另立新君。”
周昭寧將那卷聖旨展開,令眾將和百官觀看,果然,亦是先帝親筆,用了傳國玉璽的聖旨。沒想到當年,先帝駕崩時無可選擇,令已成年的表弟周昭寧攝政,傳位於在京的唯一成年皇子,卻早已做好了準備。分別給兩人留下密旨,令兩人針鋒相對時,為國為民者能名正言順。
周昭寧看向封離,封離迎上他的目光,直覺有什麽正在徹底脫離掌控。
“先帝皇七子封離,為質十載隱而不發,功在社稷。其敏而好學,賢明果決,機辯善文,進退閑雅。其愛恤民命、忠厚仁恕,不以民賤而緘默不言。其文武兼通、權略善戰,抗擊北梁一役中武功卓著。先帝皇七子人品貴重,深肖先帝,當克承大統,立為新帝!”
周昭寧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聽到最後,封離才迴過神來。他覺得周昭寧有帝王之才,周昭寧卻要擁立他為帝?
他還未轉過彎來,皇帝大吼:“不,不,不可能!父皇屬意的人是我,是我!封離不過是罪妃賤種,最低賤的質子,他憑什麽,憑什麽?!”
“周昭寧……不,攝政王,我可以改的,你不滿意的,我都改!我才是皇帝!你喜歡封離什麽,是他美貌,還是他媚術纏人,我也會的,我也會……”
皇帝已失了神誌,說出來的話令在場眾人恨不得沒長耳朵。如今擁立七殿下已是板上釘釘,這廢帝竟還不知死活扯這些。
果然,下一刻,周昭寧的刀毫不留情,一刀刺入了廢帝的心口。
這位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半點不懼人言,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弑君奪位。廢帝胸口噴濺的熱血灑在他頸間和臉頰,襯得他身上殺意更甚。
他霍地轉身,以刀擲地,入木三分。
“永慶帝已死,擁立新帝,誰有異議?”他目光掃過全場,那仍在錚鳴的刀就是威懾,明晃晃地在說誰敢有異議?
誰敢?皇帝都被他殺了,誰還敢?
這時,被囚禁在金明殿的數位內閣大臣匆匆而來,魏顯、宿墨焓為首,朝向封離的方向長跪。
“恭請七殿下繼位!”
百官、眾將盡皆俯首:“恭請七殿下登基!”
準備射箭立功結果沒派上用場的俞騁忙放下弓箭,跟著一起跪了下來。
封離看了看周昭寧,又看了看百官,左看右看,這……跟他想的不一樣啊!
“那個,這不急……”他聽著宮門外的動靜,靈機一動,“外頭還鬧呢,先平定了再說,再說。”
說完,他閃身便鑽迴了車裏,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他上輩子也就當個鎮北軍統帥,這當皇帝不在他的概念範疇啊!可外頭皇帝的屍首尚溫,擁立他的聲音震耳,周昭寧的決然更是令他心驚,這是要趕鴨子上架!
他恍恍惚惚,迴想這一年多以來的樁樁件件,他怎麽會相信皇帝的鬼話,以為自己是替身?誰家替身不僅不遭受冷眼折辱,當然,他也短暫的遭受過,但那時周昭寧對他有戒心也算正常,更重要的是,後來周昭寧一直救護於他,想方設法教導於他,給他上戰場的機會,如今親手弑君,要擁立他為帝。
誰家替身有這個待遇?
外頭聲音暫歇,他聽到周昭寧說:“殿下言之有理,先平定京師。鄭大人,有勞護送諸位同儕迴府,穩定宮中局勢,查看有無其餘亂黨。信國公等,一概捉拿下獄。傳內衛大統領清查後宮,其餘人等不得衝撞後妃。”
封離正要鬆一口氣,就聽周昭寧又說:“請七殿下暫居昭明殿,以備大典。”
昭明殿,那是東宮主殿,周昭寧的意思半點沒變,讓他入昭明殿,備什麽大典?還能是什麽大典,當然是登基大典!
封離有點急了,見侍衛上來牽馬拉扯,攀著車門重又探出頭來看向周昭寧。周昭寧雖不能完全領會他的意思,也知道他是有話想說,當即跳下禦攆走了過來。
“我來為殿下驅車。”
眾人如潮水般退開,為兩人讓出路來,宮道之上橫屍數百,立刻有禁衛軍上前搬開。
封離無奈,任他驅車帶自己往昭明殿而去。
本無太子,東宮空置多年,可他們到得殿中時,已有宮侍被安排前來。周昭寧屏退眾人,等封離開口。
“你,早就謀劃好了這些?”封離想了一路,最想問的還是這個,“早就想好了要擁立我?”
“是。”
“可我當不了皇帝,也不想當,我就想混混日子,打打北梁人,就行了。”
“好,那你便混日子,本王保你穩坐皇位。”
封離猛地抬頭,瞪大了眼睛驚訝地看著他。半晌,不確定地問道:“奏折你批?”
“好。”
“議政你來?”
“行,你旁聽總要的。”
“祭祀你去?”
“阿離,這不妥當,再如何混日子的皇帝,祭祀大事總該親力親為。”
封離想了想也是,點頭,祭祀倒是不難。
“寵幸後妃的事歸你?”封離脫口而出。
“你說什麽?!”剛才還很好說話的周昭寧,一瞬氣勢暴漲,逼近封離。
第97章 宮變(2)
“本王都不知道, 該誇你後妃也懶得寵幸,還是該罵你居然想要納妃。”周昭寧臉上還沾著血,靠近時血腥氣撲麵, 配上他那喜怒莫測的神情,多少有點人。
封離故意支支吾吾:“那個……當皇帝不都得三宮六院,偌大江山,總要留個後吧?你看你, 當個王爺,後院都集齊二十八星宿。”
“你還想三宮六院?還想留後?”周昭寧步步緊逼,將封離逼到了小榻上。
他們在昭明殿的正殿之中, 闊大的堂屋,一側是議事理政之所, 另一側則可供小憩, 安置有小榻、花幾等家具。
“是你讓我當皇帝。”封離抬起一隻手虛抵著他的肩, 半點不懼。老虎受了傷便是病貓,還想嚇唬他?
本是逗周昭寧,以為他會氣得跳腳, 沒想到他不僅沒有,反而緩緩點頭。
“阿離所言極是,一國之君不能無後……那便隻能你自己生了。”
周昭寧攬著他的腰, 撫過胯骨, 按上小腹:“過去是為夫沒有好好喂你,不知日日侍奉, 花上個一年半載能不能受孕?”
“你!”
俞騁唿吸驟然緊繃,目光掃過車內兩人。七殿下的神情平靜,可其下流動的殺意,比溪春山時麵對赫連重錦更甚。而攝政王……他仍是臥著,卻如猛虎在側,對視的瞬間令他汗栗。
那一刻,一條他從不敢想的道路在他麵前敞開,他緊張、興奮又本能地畏懼。北梁南下,他們初時被動,幾番不敵,才讓梁軍在滁州奪城劫掠,殘殺他們的同胞。他知道,那是戰前被迫臨時調整邊防之故。
聽說當時不得已調整邊防,是因為我軍邊防圖泄露。後來他與程寅並肩作戰,才知曉了更多京中之事,皇帝竟縱容北梁人在宮中擄走七殿下,對北梁如此寬縱,私下勾結,是北梁能夠盜得邊防圖的根本。
想到這,想到戰死的同袍們,想到滁州府城數日不息的焚屍之火,他應了,鏗鏘有力。
“我敢!”
封離將車壁上掛的映日弓取下,那是周昭寧慣用的大弓,接著伸手朝向俞騁,問:“你的弓箭拿來,你自己是帶不進宮門的,我就掛在這車窗邊方便你拿取。但隻能留一箭,你不要輕舉妄動,這一箭若不中,便隻好硬拚了。”
“定不辱命。”
車行至宮門,一千餘人的隊伍,不可能都入宮,大多數人留在宮門廣場上,將領們入內。程寅被封離留在宮外策應,由他調動這一千兵士。他雖是衛國公之子,卻未受封賞,隻是個不顯眼的遊騎將軍。相反,他將俞騁帶在車邊,充作護衛進了宮。
臨別時,封離將封玨所書紙條悄悄遞給他,那上頭他加了四個字:枕戈待命。
程寅看完,立刻塞迴袖中。他目送他們入宮,眉宇間鋒芒畢露。待宮門重新關閉,他立刻整頓隊列,宮門廣場上軍中精銳一派肅殺。
雖不知將要發生什麽,雖程寅以不能丟大軍的臉麵為由,但經久沙場的戰士之中,有些已有了山雨欲來的預感。程寅眉頭深蹙,立於宮門前一言不發,與他平日的模樣大相徑庭。
他很緊張,因為知道即將麵對的是什麽,而尤為緊張。他不知曉周昭寧的布局,在他看來,手裏這一千人就是唯一的籌碼,若勝,便是從龍之功,若敗,便是株連九族。
他不過十六七歲,要不是此番去了北境曆練,真不敢說自己能擔起這樣的責任。七殿下毫不猶豫托付給他,他必不能叫他失望!
程寅在宮門外暗下決心,已是想好了調動兵士的說辭。宮門內,攝政王車駕隨禦攆入內,眾將隨行,百官其後,宮門一關,眾人行走在甬長寬闊的主宮道之上,忽然,最前的禦攆停了下來。
皇帝霍地掀簾而出,高高立於車上。秋末的天空蔚藍高闊,他身披日光,神色是極致壓抑的瘋狂。
“攝政王昏迷不醒,諸位將軍,還要不顧一切地追隨於他嗎?朕已掌控京師,隻待爾等表忠!”他話音未落,兩側宮門衝出大批禁衛,將所有人團團圍住,領兵的正是明川侯。
“周昭寧勾結太後把持朝政,違背先帝遺命,不肯還政,其罪當誅!今日你們若是識時務明正道,將他夫妻二人斬殺於此,朕保你們官職爵位,仍可坐享太平。”
俞騁臨危受命,沒想到這一刻來得這麽快,他始終站在馬車一側,手不由自主搭上了車壁。
皇帝見這些武將都不迴應,目光一寒,又問:“怎麽,你們還要效忠一個昏迷不醒的殘廢?!好,那就別怪朕無情!衛國公,你不想要國公爵位,有的是人想要!”
車內,封離已握緊手中青罡,隨時待要出鞘。今日是入宮受賞,宮門口便收了眾將的兵器,唯一人除外,那就是“昏迷不醒”的周昭寧。他有劍履上殿的特權,也無人敢上他的車駕檢查。
周昭寧起身,抓住封離手中劍就要拿迴來,封離不讓,兩人一時僵持。他雖說不是昏迷不醒,但是傷勢沒有好全,尤其是傷在肺腑,此時動刀兵必然會加重傷勢,封離怎麽會讓。
兩人眼神一碰,最後是周昭寧先鬆手。封離以為他放棄了,準備乖乖聽話被保護,結果就見他打開座椅下的長櫃,從裏頭將佩刀取了出來。
外頭氣氛緊繃,車內封離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引得周昭寧勾唇淺笑。見他神態輕鬆,封離隻得相信,他應當是有後手的。
“來人,將他們拿下!”皇帝一聲令下,封離推門躍出,拔劍在手。衛國公等武將雖無兵刃在手,卻將車駕圍住,呈護衛之態。
封離以為出來就要和禁衛軍一番死鬥,沒想到皇帝一聲令下,動的禁衛軍隻有部分羽林衛和龍武衛,其餘人等全看向明川侯。
明川侯舉起手中虎符,高喊:“護衛攝政王,違者,格殺勿論!”
“鄭海!!!”皇帝目眥盡裂,眼看著其他禁衛軍與羽林、龍武兩衛戰至一處。
封離這時才知,什麽後手,周昭寧下的根本就是先手。
這時,入京以來未曾露麵的周昭寧從車內緩步而出。他從容下馬車,手持佩刀一步步走近禦攆,封離在車前看著,沒有急著上前。俞騁飛身攀上車轅,從車窗裏將自己的弓箭取了出來,隨時準備射殺,隻看局勢變化,隻等封離一聲令下。
他們身後,原本有官員想衝上來立功,一看周昭寧出現,頓時不敢再上前。唯有信國公,衝上前去怒罵。衛國公從一位羽林衛處奪了刀,一刀斬下其右臂。
周昭寧根本不理睬,揚聲道:“明川侯,開宮門!”
“開宮門!”明川侯鄭海的喊聲穿過宮道,喚醒了守門的禁衛。
宮門大開,程寅沒想到會這麽快,帶著兵士們便衝入了宮中。他們身後,攝政王府和衛國公府的府兵趕到,沿街肅清京兆府調動的所謂清君側的“勤王之師”。
明川侯投效隻為作內應,與女兒鄭貴妃裏應外合,接下禁衛軍統領職權。所謂圍困兩府,亦是迷惑皇帝,其實攝政王府在城外的府兵早已入城,就在王府之中枕戈待旦,隻等王爺迴京。
京兆府兵權有限,能調動的不足五千人,攝政王府和衛國公府兩府的府兵,再加上見勢而動的齊王府派出的府兵,已足可對抗。
百姓們沒想到大軍凱旋之日,京中會有此刀兵之禍,四處逃竄奔迴家中,京中街麵上隻餘打鬥的兩方兵將。喊殺聲不絕,長街染血。
反而是宮內局勢更快平定,禁衛軍大部分掌握在明川侯手中,最後負隅頑抗的,隻剩皇帝的暗衛。封離在其中看到許多見過的麵孔,正是當日將他當街綁進宮中的那幫人。
周昭寧沒有衝殺,但迴京眾將、禁衛軍皆在他身側,隨著他的步伐上前,肅清障礙。那些負隅頑抗的暗衛,如風吹麥稈,一茬茬倒下,鮮血浸染宮道,濺上周昭寧的衣袍。
皇帝以為勝券在握,到這一刻終於意識到,一切都在周昭寧掌控之中,他不知道是從哪裏開始輸的,但是顯然輸得一敗塗地,輸得無比可笑。
可他是不會承認的,他怒吼:“亂臣賊子!朕是先帝傳位,名正言順的皇帝,你們這些亂臣賊子!”
他說著,從懷中摸出一卷聖旨,高舉著展開,大喊:“父皇駕崩前留下密旨給我,說周昭寧若有不臣之心,可憑此旨意誅殺!你們看!鄭海,你還有機會,現在給我殺了他,我既往不咎!”
那聖旨上蓋有傳國玉璽,字跡是先帝親筆,在場諸人差點動搖。
可周昭寧沒給他們倒戈的機會,他長刀出鞘,斬殺了護在皇帝身前的最後一個暗衛,接著便從懷中拿出了另一卷聖旨。
“先帝亦留了密旨給本王!先帝駕崩時,成年皇子隻餘七皇子和八皇子兩位,七皇子為質十年,不知心性品行與能為,先帝迫於無奈傳位於八皇子。可先帝擔憂八皇子能否肩負起這大禹基業,因此留了一道密旨給我。”
“密旨上言明,若八皇子昏聵無道,殘害忠良,不堪為君,而七皇子或十二皇子有為君之德,可持密旨廢帝,另立新君。”
周昭寧將那卷聖旨展開,令眾將和百官觀看,果然,亦是先帝親筆,用了傳國玉璽的聖旨。沒想到當年,先帝駕崩時無可選擇,令已成年的表弟周昭寧攝政,傳位於在京的唯一成年皇子,卻早已做好了準備。分別給兩人留下密旨,令兩人針鋒相對時,為國為民者能名正言順。
周昭寧看向封離,封離迎上他的目光,直覺有什麽正在徹底脫離掌控。
“先帝皇七子封離,為質十載隱而不發,功在社稷。其敏而好學,賢明果決,機辯善文,進退閑雅。其愛恤民命、忠厚仁恕,不以民賤而緘默不言。其文武兼通、權略善戰,抗擊北梁一役中武功卓著。先帝皇七子人品貴重,深肖先帝,當克承大統,立為新帝!”
周昭寧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聽到最後,封離才迴過神來。他覺得周昭寧有帝王之才,周昭寧卻要擁立他為帝?
他還未轉過彎來,皇帝大吼:“不,不,不可能!父皇屬意的人是我,是我!封離不過是罪妃賤種,最低賤的質子,他憑什麽,憑什麽?!”
“周昭寧……不,攝政王,我可以改的,你不滿意的,我都改!我才是皇帝!你喜歡封離什麽,是他美貌,還是他媚術纏人,我也會的,我也會……”
皇帝已失了神誌,說出來的話令在場眾人恨不得沒長耳朵。如今擁立七殿下已是板上釘釘,這廢帝竟還不知死活扯這些。
果然,下一刻,周昭寧的刀毫不留情,一刀刺入了廢帝的心口。
這位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半點不懼人言,竟在眾目睽睽之下弑君奪位。廢帝胸口噴濺的熱血灑在他頸間和臉頰,襯得他身上殺意更甚。
他霍地轉身,以刀擲地,入木三分。
“永慶帝已死,擁立新帝,誰有異議?”他目光掃過全場,那仍在錚鳴的刀就是威懾,明晃晃地在說誰敢有異議?
誰敢?皇帝都被他殺了,誰還敢?
這時,被囚禁在金明殿的數位內閣大臣匆匆而來,魏顯、宿墨焓為首,朝向封離的方向長跪。
“恭請七殿下繼位!”
百官、眾將盡皆俯首:“恭請七殿下登基!”
準備射箭立功結果沒派上用場的俞騁忙放下弓箭,跟著一起跪了下來。
封離看了看周昭寧,又看了看百官,左看右看,這……跟他想的不一樣啊!
“那個,這不急……”他聽著宮門外的動靜,靈機一動,“外頭還鬧呢,先平定了再說,再說。”
說完,他閃身便鑽迴了車裏,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他上輩子也就當個鎮北軍統帥,這當皇帝不在他的概念範疇啊!可外頭皇帝的屍首尚溫,擁立他的聲音震耳,周昭寧的決然更是令他心驚,這是要趕鴨子上架!
他恍恍惚惚,迴想這一年多以來的樁樁件件,他怎麽會相信皇帝的鬼話,以為自己是替身?誰家替身不僅不遭受冷眼折辱,當然,他也短暫的遭受過,但那時周昭寧對他有戒心也算正常,更重要的是,後來周昭寧一直救護於他,想方設法教導於他,給他上戰場的機會,如今親手弑君,要擁立他為帝。
誰家替身有這個待遇?
外頭聲音暫歇,他聽到周昭寧說:“殿下言之有理,先平定京師。鄭大人,有勞護送諸位同儕迴府,穩定宮中局勢,查看有無其餘亂黨。信國公等,一概捉拿下獄。傳內衛大統領清查後宮,其餘人等不得衝撞後妃。”
封離正要鬆一口氣,就聽周昭寧又說:“請七殿下暫居昭明殿,以備大典。”
昭明殿,那是東宮主殿,周昭寧的意思半點沒變,讓他入昭明殿,備什麽大典?還能是什麽大典,當然是登基大典!
封離有點急了,見侍衛上來牽馬拉扯,攀著車門重又探出頭來看向周昭寧。周昭寧雖不能完全領會他的意思,也知道他是有話想說,當即跳下禦攆走了過來。
“我來為殿下驅車。”
眾人如潮水般退開,為兩人讓出路來,宮道之上橫屍數百,立刻有禁衛軍上前搬開。
封離無奈,任他驅車帶自己往昭明殿而去。
本無太子,東宮空置多年,可他們到得殿中時,已有宮侍被安排前來。周昭寧屏退眾人,等封離開口。
“你,早就謀劃好了這些?”封離想了一路,最想問的還是這個,“早就想好了要擁立我?”
“是。”
“可我當不了皇帝,也不想當,我就想混混日子,打打北梁人,就行了。”
“好,那你便混日子,本王保你穩坐皇位。”
封離猛地抬頭,瞪大了眼睛驚訝地看著他。半晌,不確定地問道:“奏折你批?”
“好。”
“議政你來?”
“行,你旁聽總要的。”
“祭祀你去?”
“阿離,這不妥當,再如何混日子的皇帝,祭祀大事總該親力親為。”
封離想了想也是,點頭,祭祀倒是不難。
“寵幸後妃的事歸你?”封離脫口而出。
“你說什麽?!”剛才還很好說話的周昭寧,一瞬氣勢暴漲,逼近封離。
第97章 宮變(2)
“本王都不知道, 該誇你後妃也懶得寵幸,還是該罵你居然想要納妃。”周昭寧臉上還沾著血,靠近時血腥氣撲麵, 配上他那喜怒莫測的神情,多少有點人。
封離故意支支吾吾:“那個……當皇帝不都得三宮六院,偌大江山,總要留個後吧?你看你, 當個王爺,後院都集齊二十八星宿。”
“你還想三宮六院?還想留後?”周昭寧步步緊逼,將封離逼到了小榻上。
他們在昭明殿的正殿之中, 闊大的堂屋,一側是議事理政之所, 另一側則可供小憩, 安置有小榻、花幾等家具。
“是你讓我當皇帝。”封離抬起一隻手虛抵著他的肩, 半點不懼。老虎受了傷便是病貓,還想嚇唬他?
本是逗周昭寧,以為他會氣得跳腳, 沒想到他不僅沒有,反而緩緩點頭。
“阿離所言極是,一國之君不能無後……那便隻能你自己生了。”
周昭寧攬著他的腰, 撫過胯骨, 按上小腹:“過去是為夫沒有好好喂你,不知日日侍奉, 花上個一年半載能不能受孕?”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