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司後院的溫室裏,葉明輕輕托起帶迴來的西紅柿。飽滿圓潤,色澤從青白漸變到豔紅,像是一盞小小的燈籠。這正是現代餐桌上最常見的蔬果,卻讓周圍的老農們下意識後退了半步。
";真的有毒嗎?";農事司的老農官趙老漢小聲嘀咕,";胡人說能吃,可這顏色也太豔了...";
葉明笑而不語,隻是掏出一把小刀,將那顆紅透的西紅柿切成幾瓣。鮮紅的果肉露出,汁水順著刀鋒流下,散發出清新的酸甜氣息。
";我嚐嚐。";阿英突然伸手拿了一瓣。
";別!";幾個老農同時驚唿。
少女已經將果肉送入口中。所有人屏息盯著她的表情。隻見阿英先是皺眉,繼而睜大眼睛,最後露出驚喜的笑容:";好吃!酸酸甜甜的,汁水好多!";
葉明這才慢條斯理地也嚐了一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綻放,讓他恍惚間迴到了現代社會的菜市場。
他壓下感慨,向目瞪口呆的老農們解釋:";這叫西紅柿,在我的家鄉是再普通不過的蔬果,既能生吃,也能做菜。";
老農們將信將疑,但在侯爺親自示範後,幾個膽大的也嚐試了。很快,驚訝的讚歎聲在溫室裏此起彼伏。
";神了!這胡人果子真能吃!";
";比山楂爽口,比梅子溫和...";
";侯爺,這金...西什麽柿,好種嗎?";
葉明正要迴答,突然聽到溫室外麵一陣騷動。一個衙役匆匆跑進來:";侯爺,不好了!趙通判帶著幾個鄉老在衙門口鬧事,說您引進胡人邪物,會壞了安陽風水!";
葉明眉頭一皺。他早料到新作物推廣不會一帆風順,但沒想到反對聲來得這麽快,這麽激烈。
府衙門口,趙通判正慷慨陳詞:";...自古耕讀傳家,五穀為養。如今侯爺引進這些花花綠綠的胡人草木,壞了地氣怎麽辦?引來蟲害怎麽辦?祖宗之法不可變啊!";
他身後站著幾個鄉紳模樣的老者,不住點頭附和。圍觀百姓則表情各異,有人好奇,有人擔憂,更多人則等著看侯爺如何應對。
葉明不急不躁地走到人群前,手裏捧著那顆紅豔豔的西紅柿:";趙大人,諸位鄉老,這是我讓人試種的';西紅柿';,西域尋常蔬果,無毒無害。";
";侯爺,不是下官多疑。";趙通判捋著山羊胡,";這些胡人花草萬一搶了莊稼的地氣,導致糧食減產,百姓挨餓,誰來擔這個責任?";
這個問題確實戳中了農民最深的擔憂。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任何可能影響收成的風險都值得警惕。
葉明早有準備:";趙大人問得好。不如這樣,我們做個試驗。";
他轉向圍觀百姓,";有誰願意拿出一小塊田地,專門試種這些新作物?我保證,若導致減產,府衙按最高產量賠償。";
一陣沉默後,一個佝僂著背的老農怯生生舉手:";侯爺,小老兒...有半畝薄田,靠近水渠,願意試試。";
葉明認出這是北村的李三叔,村裏有名的種田好手,但因為兒子生病,家境困難。
";好!李三叔的半畝田作為試驗田。";葉明高聲道,";我們再找一塊相鄰的田,同樣土質,同樣作物,用老法子耕種。秋收時比比產量,看新作物是否';搶地氣';。";
這個提議公平合理,連趙通判也無法反對。葉明趁熱打鐵:";不止西紅柿,還有';波斯草';和';醉仙桃';,都一起試種。";
";醉仙桃?";人群一陣騷動,";那是什麽邪物?";
葉明讓人從溫室取來幾株棉花幼苗。當百姓們聽說這種毛茸茸的植物能織出比麻舒適、比綢便宜的麵料時,議論聲更大了。
";侯爺,這...這白毛真能變成布?";一個織婦大膽地摸了摸棉花葉子。
";不僅能變布,還能做冬衣填充,保暖又輕便。";葉明解釋道,";比蘆花強十倍。";
試驗就此定下:李三叔的半畝田分成四塊,分別種植西紅柿、菠菜、棉花和傳統作物作為對照。葉明還特意請來西域商人阿迪勒,現場講解這些作物在原產地的種植方法。
";金蘋果喜陽怕澇...波斯草耐寒...醉仙桃要勤除草...";阿迪勒操著生硬的漢語,配合手勢比劃。老農們雖然聽不懂全部,但看在侯爺麵子上,都認真記著。
接下來的日子,葉明幾乎每天都會去試驗田查看。李三叔起初戰戰兢兢,生怕這些";胡人花草";死在自己手裏。但很快,老農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
他按照葉明教的方法,給西紅柿搭架子,為菠菜地鬆土,替棉花苗除草...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
";侯爺,這金...西紅柿長得可真快!";一天清晨,李三叔興奮地報告,";才半個月,又高了一截!";
葉明檢查後也很滿意。更讓他欣慰的是,附近田地的農民開始常來";參觀";,有的甚至主動詢問種植技巧。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用事實說話,讓百姓自己看到好處。
然而反對聲並未消失。趙通判時不時就帶人來挑刺,不是說葉子有病斑,就是指責招來了新害蟲。最嚴重的一次,幾個不明身份的人趁夜破壞了部分棉苗,氣得李三叔蹲在地頭直掉眼淚。
葉明聞訊後,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派衙役日夜看守試驗田;第二,宣布重金懸賞破壞者;第三,在田邊立了塊牌子,詳細記錄每天的生長情況,任人查看。
";侯爺,您寫的這些';株高';、';葉展';什麽的,老百姓看不懂啊。";阿英小聲提醒。
";所以要教。";葉明堅定地說,";從今天起,你每天來幫李三叔記錄,順便給圍觀的人講解。";
這個決定意外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阿英活潑伶俐,又跟著葉明學過些算術,很快就把枯燥的數據變成了生動的";故事";:";...這株西紅柿三天長了一指高,比它旁邊的那株快,因為李三叔多施了一次肥...";
百姓們聽得入迷,漸漸開始討論哪種施肥方法更好,哪種除蟲技巧更有效。試驗田成了露天學堂,而阿英則成了最受歡迎的";小先生";。
一個月後,第一批菠菜可以采摘了。葉明特意選在集市日,在試驗田邊架起大鍋,現場烹飪清炒菠菜。碧綠的菜葉在熱油中翻滾,散發出誘人香氣。
";來,嚐嚐鮮!";葉明親自為圍觀百姓分發小碟。
起初沒人敢動,直到一個餓極了的小乞丐抓起一把塞進嘴裏。見孩子吃得香甜,大人們才陸續嚐試。清爽的口感和略帶甜味的湯汁很快征服了眾人。
";比薺菜嫩!";
";沒苦味,孩子肯定愛吃。";
";侯爺,這波斯草一年能種幾茬?";
葉明笑著解答:菠菜耐寒,早春就能播種,一年可收三到四次;而且生長快,從播種到采收不過月餘,是填補蔬菜淡季的理想選擇。
當天下午,農事司就收到了幾十份種植菠菜的申請。葉明順勢建立";種子銀行";——農戶可以免費領取少量種子試種,收獲後返還兩倍數量的種子,供更多人種植。
";這不是賠本買賣嗎?";錢大有看著源源不斷的申請名單,愁眉苦臉。
";短期看是虧,長期看是大賺。";葉明解釋,";等種植規模上去了,安陽府就能成為這些新作物的集散地,吸引更多商賈。";
更令人驚喜的是棉花的表現。雖然那夜破壞導致部分棉苗受損,但存活的長勢喜人,已經結出了小小的棉桃。葉明每天都要來看一眼,心裏盤算著如何推廣紡織技術。
這天清晨,他正在棉田邊檢查,突然聽到李三叔激動的喊聲:";侯爺!快來看金蘋果!";
西紅柿田裏,十幾顆果實已經紅透,在綠葉映襯下如紅寶石般奪目。更難得的是,這些果子個大飽滿,遠超葉明預期。李三叔小心翼翼地托著一顆,老臉笑成了菊花:";侯爺,老漢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這麽喜人的果子!";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當初的反對者。趙通判也聞訊趕來,看到那紅豔豔的果實,臉色陰晴不定。
";趙大人,嚐嚐?";葉明摘下一顆遞過去。
老通判猶豫再三,終於接過,閉眼咬了一小口。汁水迸濺的瞬間,他的眉頭舒展開來,又忍不住咬了第二口。
";...確實...別有一番風味。";趙通判勉強評價,但眼中的驚豔藏不住。
這場公開";品鑒會";成了最好的廣告。當天就有上百戶人家申請種植西紅柿。葉明同樣采用";種子銀行";模式,但這次加了個條件:每戶必須派一人來學習種植技術。
隨後葉明開始給他們介紹新引進的棉花。
";大人?這白毛...真能紡線?";織婦們圍著軋花機,好奇地摸著蓬鬆的棉花。
";不僅能紡,還比麻柔軟,比絲保暖。";葉明讓阿英展示已經紡好的棉線。少女靈巧的手指將棉絮撚成細線,再織成一小塊布樣。摸著那柔軟的麵料,織婦們的眼睛都亮了。
";侯爺,這醉仙桃...不,棉花,明年能多種些嗎?";一個織婦代表鼓起勇氣問,";咱們安陽要是能產這個,織坊的生意肯定能翻番!";
葉明欣然應允。他已經在規劃明年的大規模種植——將棉花與糧食作物輪作,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形成新的產業鏈。
很快秋收時節,試驗田的產量數據讓所有人震驚:種植新作物的地塊,不僅本身收獲頗豐,相鄰的傳統作物田也未減產。趙通判的";搶地氣";說法不攻自破。
";侯爺,老漢服了!";李三叔捧著豐收的西紅柿,老淚縱橫,";這些胡人花草...不,這些新作物真是寶貝啊!明年我家全種上!";
葉明扶起老人:";三叔,新作物要搭配傳統作物才好。我設計了個';四區輪種法';,您給把把關?";
他在田間畫出示意圖:將田地分為四塊,輪流種植糧食、蔬菜、棉花和養地綠肥。這樣既能保證口糧安全,又能增加經濟收入,還能保持地力。
老農們圍著圖紙討論,不時提出修改意見。葉明認真傾聽,將合理的建議納入最終方案。這種尊重傳統經驗的態度,讓原本保守的老農們也心悅誠服。
慶功宴上,葉明將";種植能手";的匾額頒給李三叔,又給參與試驗的農戶發放了獎勵。最引人注目的是阿英,她因推廣有功,獲得了";安陽農技使";的稱號,成為府衙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吏員。
宴席散去,葉明獨自來到試驗田邊。月光下,已經收獲的田地安靜休憩,隻有零星幾株晚熟的西紅柿還在枝頭搖曳。遠處,新擴建的糧倉裏堆滿了豐收的果實;更遠處,紡織作坊的燈火依然明亮,女工們正在加班趕製第一批棉布樣品...
這一切,都源於幾個月前那幾袋不起眼的種子。葉明彎腰從田埂上拔起一根野草,在指間撚了撚。改變就像種植,需要耐心,需要技巧,但隻要有合適的土壤,終會生根發芽。
";真的有毒嗎?";農事司的老農官趙老漢小聲嘀咕,";胡人說能吃,可這顏色也太豔了...";
葉明笑而不語,隻是掏出一把小刀,將那顆紅透的西紅柿切成幾瓣。鮮紅的果肉露出,汁水順著刀鋒流下,散發出清新的酸甜氣息。
";我嚐嚐。";阿英突然伸手拿了一瓣。
";別!";幾個老農同時驚唿。
少女已經將果肉送入口中。所有人屏息盯著她的表情。隻見阿英先是皺眉,繼而睜大眼睛,最後露出驚喜的笑容:";好吃!酸酸甜甜的,汁水好多!";
葉明這才慢條斯理地也嚐了一瓣。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綻放,讓他恍惚間迴到了現代社會的菜市場。
他壓下感慨,向目瞪口呆的老農們解釋:";這叫西紅柿,在我的家鄉是再普通不過的蔬果,既能生吃,也能做菜。";
老農們將信將疑,但在侯爺親自示範後,幾個膽大的也嚐試了。很快,驚訝的讚歎聲在溫室裏此起彼伏。
";神了!這胡人果子真能吃!";
";比山楂爽口,比梅子溫和...";
";侯爺,這金...西什麽柿,好種嗎?";
葉明正要迴答,突然聽到溫室外麵一陣騷動。一個衙役匆匆跑進來:";侯爺,不好了!趙通判帶著幾個鄉老在衙門口鬧事,說您引進胡人邪物,會壞了安陽風水!";
葉明眉頭一皺。他早料到新作物推廣不會一帆風順,但沒想到反對聲來得這麽快,這麽激烈。
府衙門口,趙通判正慷慨陳詞:";...自古耕讀傳家,五穀為養。如今侯爺引進這些花花綠綠的胡人草木,壞了地氣怎麽辦?引來蟲害怎麽辦?祖宗之法不可變啊!";
他身後站著幾個鄉紳模樣的老者,不住點頭附和。圍觀百姓則表情各異,有人好奇,有人擔憂,更多人則等著看侯爺如何應對。
葉明不急不躁地走到人群前,手裏捧著那顆紅豔豔的西紅柿:";趙大人,諸位鄉老,這是我讓人試種的';西紅柿';,西域尋常蔬果,無毒無害。";
";侯爺,不是下官多疑。";趙通判捋著山羊胡,";這些胡人花草萬一搶了莊稼的地氣,導致糧食減產,百姓挨餓,誰來擔這個責任?";
這個問題確實戳中了農民最深的擔憂。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任何可能影響收成的風險都值得警惕。
葉明早有準備:";趙大人問得好。不如這樣,我們做個試驗。";
他轉向圍觀百姓,";有誰願意拿出一小塊田地,專門試種這些新作物?我保證,若導致減產,府衙按最高產量賠償。";
一陣沉默後,一個佝僂著背的老農怯生生舉手:";侯爺,小老兒...有半畝薄田,靠近水渠,願意試試。";
葉明認出這是北村的李三叔,村裏有名的種田好手,但因為兒子生病,家境困難。
";好!李三叔的半畝田作為試驗田。";葉明高聲道,";我們再找一塊相鄰的田,同樣土質,同樣作物,用老法子耕種。秋收時比比產量,看新作物是否';搶地氣';。";
這個提議公平合理,連趙通判也無法反對。葉明趁熱打鐵:";不止西紅柿,還有';波斯草';和';醉仙桃';,都一起試種。";
";醉仙桃?";人群一陣騷動,";那是什麽邪物?";
葉明讓人從溫室取來幾株棉花幼苗。當百姓們聽說這種毛茸茸的植物能織出比麻舒適、比綢便宜的麵料時,議論聲更大了。
";侯爺,這...這白毛真能變成布?";一個織婦大膽地摸了摸棉花葉子。
";不僅能變布,還能做冬衣填充,保暖又輕便。";葉明解釋道,";比蘆花強十倍。";
試驗就此定下:李三叔的半畝田分成四塊,分別種植西紅柿、菠菜、棉花和傳統作物作為對照。葉明還特意請來西域商人阿迪勒,現場講解這些作物在原產地的種植方法。
";金蘋果喜陽怕澇...波斯草耐寒...醉仙桃要勤除草...";阿迪勒操著生硬的漢語,配合手勢比劃。老農們雖然聽不懂全部,但看在侯爺麵子上,都認真記著。
接下來的日子,葉明幾乎每天都會去試驗田查看。李三叔起初戰戰兢兢,生怕這些";胡人花草";死在自己手裏。但很快,老農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
他按照葉明教的方法,給西紅柿搭架子,為菠菜地鬆土,替棉花苗除草...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
";侯爺,這金...西紅柿長得可真快!";一天清晨,李三叔興奮地報告,";才半個月,又高了一截!";
葉明檢查後也很滿意。更讓他欣慰的是,附近田地的農民開始常來";參觀";,有的甚至主動詢問種植技巧。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用事實說話,讓百姓自己看到好處。
然而反對聲並未消失。趙通判時不時就帶人來挑刺,不是說葉子有病斑,就是指責招來了新害蟲。最嚴重的一次,幾個不明身份的人趁夜破壞了部分棉苗,氣得李三叔蹲在地頭直掉眼淚。
葉明聞訊後,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派衙役日夜看守試驗田;第二,宣布重金懸賞破壞者;第三,在田邊立了塊牌子,詳細記錄每天的生長情況,任人查看。
";侯爺,您寫的這些';株高';、';葉展';什麽的,老百姓看不懂啊。";阿英小聲提醒。
";所以要教。";葉明堅定地說,";從今天起,你每天來幫李三叔記錄,順便給圍觀的人講解。";
這個決定意外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阿英活潑伶俐,又跟著葉明學過些算術,很快就把枯燥的數據變成了生動的";故事";:";...這株西紅柿三天長了一指高,比它旁邊的那株快,因為李三叔多施了一次肥...";
百姓們聽得入迷,漸漸開始討論哪種施肥方法更好,哪種除蟲技巧更有效。試驗田成了露天學堂,而阿英則成了最受歡迎的";小先生";。
一個月後,第一批菠菜可以采摘了。葉明特意選在集市日,在試驗田邊架起大鍋,現場烹飪清炒菠菜。碧綠的菜葉在熱油中翻滾,散發出誘人香氣。
";來,嚐嚐鮮!";葉明親自為圍觀百姓分發小碟。
起初沒人敢動,直到一個餓極了的小乞丐抓起一把塞進嘴裏。見孩子吃得香甜,大人們才陸續嚐試。清爽的口感和略帶甜味的湯汁很快征服了眾人。
";比薺菜嫩!";
";沒苦味,孩子肯定愛吃。";
";侯爺,這波斯草一年能種幾茬?";
葉明笑著解答:菠菜耐寒,早春就能播種,一年可收三到四次;而且生長快,從播種到采收不過月餘,是填補蔬菜淡季的理想選擇。
當天下午,農事司就收到了幾十份種植菠菜的申請。葉明順勢建立";種子銀行";——農戶可以免費領取少量種子試種,收獲後返還兩倍數量的種子,供更多人種植。
";這不是賠本買賣嗎?";錢大有看著源源不斷的申請名單,愁眉苦臉。
";短期看是虧,長期看是大賺。";葉明解釋,";等種植規模上去了,安陽府就能成為這些新作物的集散地,吸引更多商賈。";
更令人驚喜的是棉花的表現。雖然那夜破壞導致部分棉苗受損,但存活的長勢喜人,已經結出了小小的棉桃。葉明每天都要來看一眼,心裏盤算著如何推廣紡織技術。
這天清晨,他正在棉田邊檢查,突然聽到李三叔激動的喊聲:";侯爺!快來看金蘋果!";
西紅柿田裏,十幾顆果實已經紅透,在綠葉映襯下如紅寶石般奪目。更難得的是,這些果子個大飽滿,遠超葉明預期。李三叔小心翼翼地托著一顆,老臉笑成了菊花:";侯爺,老漢種了一輩子地,沒見過這麽喜人的果子!";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當初的反對者。趙通判也聞訊趕來,看到那紅豔豔的果實,臉色陰晴不定。
";趙大人,嚐嚐?";葉明摘下一顆遞過去。
老通判猶豫再三,終於接過,閉眼咬了一小口。汁水迸濺的瞬間,他的眉頭舒展開來,又忍不住咬了第二口。
";...確實...別有一番風味。";趙通判勉強評價,但眼中的驚豔藏不住。
這場公開";品鑒會";成了最好的廣告。當天就有上百戶人家申請種植西紅柿。葉明同樣采用";種子銀行";模式,但這次加了個條件:每戶必須派一人來學習種植技術。
隨後葉明開始給他們介紹新引進的棉花。
";大人?這白毛...真能紡線?";織婦們圍著軋花機,好奇地摸著蓬鬆的棉花。
";不僅能紡,還比麻柔軟,比絲保暖。";葉明讓阿英展示已經紡好的棉線。少女靈巧的手指將棉絮撚成細線,再織成一小塊布樣。摸著那柔軟的麵料,織婦們的眼睛都亮了。
";侯爺,這醉仙桃...不,棉花,明年能多種些嗎?";一個織婦代表鼓起勇氣問,";咱們安陽要是能產這個,織坊的生意肯定能翻番!";
葉明欣然應允。他已經在規劃明年的大規模種植——將棉花與糧食作物輪作,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形成新的產業鏈。
很快秋收時節,試驗田的產量數據讓所有人震驚:種植新作物的地塊,不僅本身收獲頗豐,相鄰的傳統作物田也未減產。趙通判的";搶地氣";說法不攻自破。
";侯爺,老漢服了!";李三叔捧著豐收的西紅柿,老淚縱橫,";這些胡人花草...不,這些新作物真是寶貝啊!明年我家全種上!";
葉明扶起老人:";三叔,新作物要搭配傳統作物才好。我設計了個';四區輪種法';,您給把把關?";
他在田間畫出示意圖:將田地分為四塊,輪流種植糧食、蔬菜、棉花和養地綠肥。這樣既能保證口糧安全,又能增加經濟收入,還能保持地力。
老農們圍著圖紙討論,不時提出修改意見。葉明認真傾聽,將合理的建議納入最終方案。這種尊重傳統經驗的態度,讓原本保守的老農們也心悅誠服。
慶功宴上,葉明將";種植能手";的匾額頒給李三叔,又給參與試驗的農戶發放了獎勵。最引人注目的是阿英,她因推廣有功,獲得了";安陽農技使";的稱號,成為府衙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吏員。
宴席散去,葉明獨自來到試驗田邊。月光下,已經收獲的田地安靜休憩,隻有零星幾株晚熟的西紅柿還在枝頭搖曳。遠處,新擴建的糧倉裏堆滿了豐收的果實;更遠處,紡織作坊的燈火依然明亮,女工們正在加班趕製第一批棉布樣品...
這一切,都源於幾個月前那幾袋不起眼的種子。葉明彎腰從田埂上拔起一根野草,在指間撚了撚。改變就像種植,需要耐心,需要技巧,但隻要有合適的土壤,終會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