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雁門關的霧凇,葉明站在校場邊緣,望著士兵們操作新式投石機將石彈精準送入三裏外的標靶區。


    青銅齒輪咬合的哢嗒聲與絞盤轉動的吱呀聲交織成奇特的韻律,讓他想起前世工廠裏的自動化生產線。


    "葉大人!"滿臉炭灰的年輕工匠捧著個木匣跑來,"您要的雪橇改良部件做好了!"


    葉明掀開匣蓋,裏麵整齊排列著二十套精鋼打造的滑軌連接件。他拿起一個對著朝陽查看,這是摻了炭的精鐵,足以抵禦漠北的極寒。


    "比預計的早了三日。"葉明滿意地點頭,手指撫過部件上精細的螺紋,"告訴鐵匠坊,這個月的煤貼翻倍。"


    巳時三刻,葉明親自為顧長青演示最後一項改良。校場中央架設著一台怪模怪樣的器械:主體是縮小版的投石機,卻配著雪橇的滑軌,底座還裝著四個可收放的鐵輪。


    “顧叔,這次新改進的‘雷神之子’,可是我費了不少心思啊!”葉明一邊轉動著調節螺杆,一邊向顧長青介紹道,“這玩意兒不僅攻城時可以拆解運輸,方便快捷,而且在雪地戰中還能當作雪橇使用呢!”


    葉明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鬆開絞盤。隻聽得“嗖”的一聲,改良後的彈簧組如同一頭被激怒的巨獸,發出悅耳的嗡鳴聲,瞬間將那重達三十斤的石彈送上雲霄。


    石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然而就在它即將到達最高點時,突然發生了驚人的一幕——彈體在半空中猛然裂開,數以百計的鋒利鐵蒺藜如天女散花般灑落下來,如同一場鋼鐵暴雨,狠狠地砸向雪地。


    眨眼間,雪地上便被這些鐵蒺藜釘出了一個完美的圓形,仿佛是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精心雕琢而成。


    顧長青站在一旁,他那滿臉的絡腮胡上早已結滿了冰碴,但這絲毫掩蓋不住他眼中的驚歎之色:“他娘的……這玩意兒簡直太厲害了!有了它,咱們的戰鬥力起碼能提升好幾倍啊!”


    葉明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一本藍皮冊子,遞給顧長青:“這是操作手冊,您收好。裏麵詳細記錄了‘雷神之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尤其是第七頁標注的溫度補償係數,一定要特別留意。如果氣溫過低,就需要適當減少裝藥量,以免出現意外。”


    "北戎王庭的情報都在這裏。"他點了點一個鐵匣,"顧慎訓練的十二隻信鴿能穿透暴風雪,腿上綁的是防水信筒。"


    顧長青突然按住圖紙一角,目光凝視著葉明,語氣略帶惋惜地說道:“真不再留半月?開春就要總攻了,你這一走,怕是會錯過這場重要的戰役啊。”


    葉明似乎早有預料,他從懷中緩緩取出一個銅製圓筒,解釋道:“安陽的新政等不得,我必須盡快趕迴去處理。”


    接著,他向顧長青展示了一個圓筒,“顧叔,這是‘千裏眼’的改進版,我在上麵加了測距刻度。當你看到戎狄營帳時,隻需用底部的旋鈕調節,就能準確測量出距離。”


    帳外傳來一陣馬嘶聲,打斷了兩人的交談。武明堂快步走進帳篷,向葉明稟報:“大人,車駕已經備好,隨時可以啟程。”


    葉明點點頭,最後檢查了一下雪橇的製動裝置,確保一切正常後,他從行囊中取出一包用油紙緊緊包裹的種子。這包種子是他在北疆偶然發現的耐寒小麥,籽粒上還帶著霜花,仿佛訴說著它們在嚴寒中的堅韌。


    葉明小心翼翼地將這包種子塞入雪橇的暗格,仿佛這是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然後,他轉身跨上馬匹,與顧長青道別。


    車隊緩緩駛出營帳,踏上了歸途。一路風平浪靜,直到行至黑鬆林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孩童的啼哭。葉明心中一緊,連忙勒住馬匹,上前查看。


    隻見五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正圍著一具凍僵的屍體,身旁還倒著一輛運糧的獨輪車。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無助,哭聲在寂靜的黑鬆林裏迴蕩。


    “是陳家莊園的佃戶。”武明堂壓低聲音說道,“看這鞭痕,應該是逃跑時被發現了……”


    葉明沉默地脫下狐裘,裹住那個最小的女孩。孩子掌心攥著的半粒發黴麥種,與他袖中那包北疆良種形成刺目的對比。


    "帶上他們。"葉明的聲音比北風還冷,"去安陽官學。"


    車簾落下時,他瞥見林間閃過玄色衣角——那是陳府管家的服色。葉明不動聲色地擰開千裏眼,鏡筒中的十字線精準鎖定了三百步外雪地上的新鮮足跡。


    未時六刻,安陽城牆的輪廓映入眼簾。城門處人頭攢動,春妮正領著蒙童們張貼《春耕令》。


    嶄新的活字印刷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其中"凡采用新式農具者,免三成田賦"一行尤為醒目。


    "先生!"春妮飛奔而來,發間沾著紙屑,"按您走前的布置,三十六所蒙學館都已開課!"她遞上賬冊,密密麻麻的數字間夾雜著簡筆畫的農具圖樣。


    葉明翻到末頁,唇角微揚。那裏記錄著最新成果:安陽府識字率已達四成,新式織機產量翻了三番,而陳家掌控的糧市份額,已從七成跌至不足四成。


    "備轎。"他突然轉向府衙方向,"去會會那位'抱病'半年的陳老太爺。"


    陳府書房內,炭盆燒得正旺。


    "葉大人遠道而歸,老朽未能遠迎..."陳老太爺的咳嗽聲戛然而止,因為葉明突然將北疆小麥撒在案上。金黃的麥粒在檀木案幾上滾動,與陳家糧倉黴變的存糧形成鮮明對比。


    "開春後,安陽要推行《均田新策》。"葉明輕叩案麵,"陳老若能主動獻出隱田..."


    窗外突然傳來瓦片輕響。葉明袖中的手指微動,算盤珠子的碰撞聲裏,埋伏在屋頂的暗衛已經就位。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


    暮色漸沉時,葉明站在新政堂前,望著萬家燈火次第點亮。官倉方向傳來算盤珠的脆響,那是春妮在核對春耕糧種;更遠處,安溪河的水車正將清流送入新開的灌渠。


    他摩挲著懷中那包北疆麥種,冰涼的顆粒漸漸被體溫焐熱。明日要處理的公文已堆滿案頭,但此刻,葉明隻想多看一眼這安詳的夜景——這是他用現代智慧為古人點燃的文明星火,雖微弱,卻足以照亮變革的長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最強邊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擋著我發光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擋著我發光了並收藏打造最強邊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