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待漏五更寒,隻不過今日三更天,天尚未明,一輛馬車打破了寧靜,馬蹄聲若密雨打芭蕉,朝著大梁皇城疾馳而去。
臨近皇城,趕車下人籲的一聲,勒緊韁繩,高頭大馬揚起前蹄,堪堪止住。
不等下人掀開車簾,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急匆匆走出來,手裏提個燈籠,步履急促。
有士兵橫槍便要阻攔,看清來者之後,慌忙收起長槍放行。
手提燈籠的老人快步走過,但也不忘點點頭以示招唿,老人總是這樣,年輕時讀書也是如此,對人與事總是一絲不苟,行事板正方圓,雖是在官場混跡多年,還是抹不去一身子的正氣風骨。
哪怕是對待一個渺小的守城兵士,也是如此規矩。
年輕兵士望著老人漸漸遠去的背影,嚴肅的麵容罕見地露出一絲笑,當下把腰板挺得筆直,手中握緊長槍。
不為其他,隻為了這份善意。
如今天色尚早,皇宮大殿外的寬闊平地,早早便有一人等待了許久。
哪怕此處昏暗,也不燃燈持燭,就這麽站著。
前方的黑夜中,有一團光慢慢地近了,越來越近,止在他的麵前。
“這不是李大人嗎?”眼見著來者走近了,他笑吟吟地向前一步,問候道。
李瞰賢把燈籠往上提了提,看清楚對方的臉,冷哼一聲道:“這不是葉大人嗎?怎麽今個兒這麽早來上朝?還是說大人在專門等著誰呢?”
被喚作葉大人的老人啞然失笑,他看著眼前這位大梁皇朝的兵部尚書,笑著搖了搖頭,朝堂之上,要說葉放藍最敬佩誰,那無疑便是眼前這位,李瞰賢剛正不阿,文人風骨,多次直言強諫,甚至有次因奏事惹怒了大梁皇帝,皇帝當即憤然迴宮,李瞰賢竟然扯著皇帝的衣裳,直到把事情定下來才算了結。
所以大梁皇帝曾放言:“李瞰賢,乃朕之明鏡也。”
所以葉放藍最敬佩李瞰賢。
隻可惜行事風格截然相反,這也導致兩人始終做不了朋友。
但說起來,葉放藍捫心自問,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每個決定,無一不是為大梁王朝的氣運所著想,包括李瞰賢要來找皇上商談的那件事。
葉放藍笑嗬嗬問道:“李大人這麽急,想必是為了出軍之事吧。”
李瞰賢語氣不悅,“既然葉大人知道,又何必明知故問?”
葉放藍迴望一眼正殿,輕輕唿出一口濁氣,“不是不出,而是實在不該出兵啊。”
李瞰賢踏出一步,冷聲道:“那我倒要問問葉大人,為何不該出兵?北邊萬裏長城晨鍾四聲,天心閣道破天機,堅冰將至,現在難道還要糾結於王朝之間的勾心鬥角?”
葉放藍歎了口氣,背負雙手,“遠山宗大試還在舉辦,那些山上神仙對此還無動於衷,李大人又為何如此焦心?”
“不管是十萬大山的妖修還是饕餮,一旦攻破萬裏長城,遠山宗的神仙能自保。”李瞰賢嗤笑道,“可大梁的百姓呢?葉大人莫不是以為這大梁百姓也都是山上神仙?”
葉放藍不急不緩,“李大人書生出身,一心為民,在下自然敬佩,隻是···”
“西邊洛雲,南邊武陵,北靠遠山,東臨東平海,試問三州五地,除了我大梁還有哪個王朝地處如此?且不說一直針鋒相對的洛雲,就單說東平海,李大人不會不知道東平海的蓬萊狼子野心吧。若是貿然出軍前往長城,國內兵力匱乏,那結果如何,不用我再多說。”
李瞰賢略作思量道:“兇獸當前,怎麽還有心思做這些?若是萬裏長城告破,又豈是王朝隕落那麽簡單,難道你們就不怕?”
“怕,三州五地沒有一個人不怕。”葉放藍突然大笑,“可是相對於遠在萬裏長城之外的怪物,我更怕的是陛下的龍椅改朝換代!”
李瞰賢沉默不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說到底,一旦國有不測,首當其衝的便是黎民百姓。
葉放藍說道:“陛下自然心係百姓,可讓陛下突然撤迴出兵之詔,不僅僅是因為此。”
李瞰賢疑惑道:“那是為何?”
葉放藍深唿吸一口氣,語氣有些顫抖,似乎在講述極可怕的事情,“昨夜裏,天心閣已發出密函,裏麵隻有四個字。”
“長夜將至。”
————
遠山宗主峰的後山。
雪白道袍隨風而動,肆意揮舞,遠山宗掌教吐了口氣,微微闔眼。
一位身穿破爛袈裟的光頭男子,赤腳而行,神色枯槁,他手裏捏著一把破爛扇子,來到一處山崖,盤坐於地麵,提溜著髒兮兮的酒葫蘆,送到嘴邊痛飲一口,而後抹了抹嘴巴,雙手合十,輕聲念道:“南無阿彌陀佛。”
山峰之巔,有人立在不遠處,眺望著遠處的明月,背負一把長刀,身後有一黑一白兩條大魚,在他背後縈繞遊曳。
一條傾斜向上浮於空中的長路上,一儒生裝扮的書生手裏捧著一本泛黃的古書,他邊走邊看,心無旁騖,袖中有清風堆疊,飄然而出翻動了一頁書。
到了近前,書生合上書本,止了腳步笑道:“都到了啊。”
“那我們就說一說,各宗門對於長夜有何想法?”
————
晨鍾暮鼓,原本是寺廟裏報時的規矩,早晨先敲鍾後打鼓,傍晚則先打鼓後敲鍾。
隻是這些年來逐漸演變為三州五地通用的報時方式,連用法都有些改變。
萬裏長城那邊,破曉時鳴鍾三聲,破長夜,警睡眠,沉暮時則擂鼓三聲,覺昏衢,疏昏昧。
今天的黃昏,不知為何,天邊雲層低垂,格外厚實,天昏地暗,雲層如千軍萬馬似的奔騰而來,黑雲壓境,狂風肆虐,一道銀色長蛇劃過天際,仿佛要把天空撕裂開來,隨即震人心魄的雷鳴落了下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山雨欲來風滿樓。
“咚咚咚咚~”
恍若炸雷的鼓聲響了三聲卻不止,繼而響起了第四聲,迴蕩在據守在萬裏長城山海關據點的軍士耳中。
原本靜怡的清晨,被鏗鏘有力的行軍聲淹沒。
鼓角齊鳴,號角大作,如驚雷滾過,如雷霆乍現。戰旗獵獵,守望軍黑金甲胄閃爍著幽幽冷光,充斥著肅殺之氣。
守望軍,乃萬裏長城鎮守兵士的統稱,守望軍來自三州五地各個王朝和宗門,大多是無親無故之人,鎮守在此,立下誓言,守望長夜。
領軍之人胯下一匹高頭大馬,亦是披著黑金甲胄,長戟衝天而起,有刺破蒼穹之勢。其眸若閃電,滔天戰意。身後大軍排山倒海,戰意衝天,行軍聲鏗鏘有力,恍若黑色海濤平地席卷而來,摧枯拉朽,風行雷厲。
晨鍾暮鼓於萬裏長城來說,並不是簡單的報時而已,它更是一種暗號,三聲響,則太平無事,四聲響,預示著十萬大山的妖修來犯,而響五聲,那便是世人所說的‘履霜堅冰至’。
有探子來報,“報!三千敵軍紮營在西北三百裏處。”
領軍將領微微額首,勒馬迴首,望著身後的守望軍,朗聲道:“守望軍聽令!”
“吾等軍士,必守望長夜,不退不畏!”
————
首先說一句抱歉,今天喝了點酒,腦袋昏昏沉沉的,不敢寫主線,所以就先寫了段直線,算是交代一下將要發生的事,十分抱歉,請大家原諒。。。。
臨近皇城,趕車下人籲的一聲,勒緊韁繩,高頭大馬揚起前蹄,堪堪止住。
不等下人掀開車簾,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急匆匆走出來,手裏提個燈籠,步履急促。
有士兵橫槍便要阻攔,看清來者之後,慌忙收起長槍放行。
手提燈籠的老人快步走過,但也不忘點點頭以示招唿,老人總是這樣,年輕時讀書也是如此,對人與事總是一絲不苟,行事板正方圓,雖是在官場混跡多年,還是抹不去一身子的正氣風骨。
哪怕是對待一個渺小的守城兵士,也是如此規矩。
年輕兵士望著老人漸漸遠去的背影,嚴肅的麵容罕見地露出一絲笑,當下把腰板挺得筆直,手中握緊長槍。
不為其他,隻為了這份善意。
如今天色尚早,皇宮大殿外的寬闊平地,早早便有一人等待了許久。
哪怕此處昏暗,也不燃燈持燭,就這麽站著。
前方的黑夜中,有一團光慢慢地近了,越來越近,止在他的麵前。
“這不是李大人嗎?”眼見著來者走近了,他笑吟吟地向前一步,問候道。
李瞰賢把燈籠往上提了提,看清楚對方的臉,冷哼一聲道:“這不是葉大人嗎?怎麽今個兒這麽早來上朝?還是說大人在專門等著誰呢?”
被喚作葉大人的老人啞然失笑,他看著眼前這位大梁皇朝的兵部尚書,笑著搖了搖頭,朝堂之上,要說葉放藍最敬佩誰,那無疑便是眼前這位,李瞰賢剛正不阿,文人風骨,多次直言強諫,甚至有次因奏事惹怒了大梁皇帝,皇帝當即憤然迴宮,李瞰賢竟然扯著皇帝的衣裳,直到把事情定下來才算了結。
所以大梁皇帝曾放言:“李瞰賢,乃朕之明鏡也。”
所以葉放藍最敬佩李瞰賢。
隻可惜行事風格截然相反,這也導致兩人始終做不了朋友。
但說起來,葉放藍捫心自問,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每個決定,無一不是為大梁王朝的氣運所著想,包括李瞰賢要來找皇上商談的那件事。
葉放藍笑嗬嗬問道:“李大人這麽急,想必是為了出軍之事吧。”
李瞰賢語氣不悅,“既然葉大人知道,又何必明知故問?”
葉放藍迴望一眼正殿,輕輕唿出一口濁氣,“不是不出,而是實在不該出兵啊。”
李瞰賢踏出一步,冷聲道:“那我倒要問問葉大人,為何不該出兵?北邊萬裏長城晨鍾四聲,天心閣道破天機,堅冰將至,現在難道還要糾結於王朝之間的勾心鬥角?”
葉放藍歎了口氣,背負雙手,“遠山宗大試還在舉辦,那些山上神仙對此還無動於衷,李大人又為何如此焦心?”
“不管是十萬大山的妖修還是饕餮,一旦攻破萬裏長城,遠山宗的神仙能自保。”李瞰賢嗤笑道,“可大梁的百姓呢?葉大人莫不是以為這大梁百姓也都是山上神仙?”
葉放藍不急不緩,“李大人書生出身,一心為民,在下自然敬佩,隻是···”
“西邊洛雲,南邊武陵,北靠遠山,東臨東平海,試問三州五地,除了我大梁還有哪個王朝地處如此?且不說一直針鋒相對的洛雲,就單說東平海,李大人不會不知道東平海的蓬萊狼子野心吧。若是貿然出軍前往長城,國內兵力匱乏,那結果如何,不用我再多說。”
李瞰賢略作思量道:“兇獸當前,怎麽還有心思做這些?若是萬裏長城告破,又豈是王朝隕落那麽簡單,難道你們就不怕?”
“怕,三州五地沒有一個人不怕。”葉放藍突然大笑,“可是相對於遠在萬裏長城之外的怪物,我更怕的是陛下的龍椅改朝換代!”
李瞰賢沉默不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說到底,一旦國有不測,首當其衝的便是黎民百姓。
葉放藍說道:“陛下自然心係百姓,可讓陛下突然撤迴出兵之詔,不僅僅是因為此。”
李瞰賢疑惑道:“那是為何?”
葉放藍深唿吸一口氣,語氣有些顫抖,似乎在講述極可怕的事情,“昨夜裏,天心閣已發出密函,裏麵隻有四個字。”
“長夜將至。”
————
遠山宗主峰的後山。
雪白道袍隨風而動,肆意揮舞,遠山宗掌教吐了口氣,微微闔眼。
一位身穿破爛袈裟的光頭男子,赤腳而行,神色枯槁,他手裏捏著一把破爛扇子,來到一處山崖,盤坐於地麵,提溜著髒兮兮的酒葫蘆,送到嘴邊痛飲一口,而後抹了抹嘴巴,雙手合十,輕聲念道:“南無阿彌陀佛。”
山峰之巔,有人立在不遠處,眺望著遠處的明月,背負一把長刀,身後有一黑一白兩條大魚,在他背後縈繞遊曳。
一條傾斜向上浮於空中的長路上,一儒生裝扮的書生手裏捧著一本泛黃的古書,他邊走邊看,心無旁騖,袖中有清風堆疊,飄然而出翻動了一頁書。
到了近前,書生合上書本,止了腳步笑道:“都到了啊。”
“那我們就說一說,各宗門對於長夜有何想法?”
————
晨鍾暮鼓,原本是寺廟裏報時的規矩,早晨先敲鍾後打鼓,傍晚則先打鼓後敲鍾。
隻是這些年來逐漸演變為三州五地通用的報時方式,連用法都有些改變。
萬裏長城那邊,破曉時鳴鍾三聲,破長夜,警睡眠,沉暮時則擂鼓三聲,覺昏衢,疏昏昧。
今天的黃昏,不知為何,天邊雲層低垂,格外厚實,天昏地暗,雲層如千軍萬馬似的奔騰而來,黑雲壓境,狂風肆虐,一道銀色長蛇劃過天際,仿佛要把天空撕裂開來,隨即震人心魄的雷鳴落了下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
山雨欲來風滿樓。
“咚咚咚咚~”
恍若炸雷的鼓聲響了三聲卻不止,繼而響起了第四聲,迴蕩在據守在萬裏長城山海關據點的軍士耳中。
原本靜怡的清晨,被鏗鏘有力的行軍聲淹沒。
鼓角齊鳴,號角大作,如驚雷滾過,如雷霆乍現。戰旗獵獵,守望軍黑金甲胄閃爍著幽幽冷光,充斥著肅殺之氣。
守望軍,乃萬裏長城鎮守兵士的統稱,守望軍來自三州五地各個王朝和宗門,大多是無親無故之人,鎮守在此,立下誓言,守望長夜。
領軍之人胯下一匹高頭大馬,亦是披著黑金甲胄,長戟衝天而起,有刺破蒼穹之勢。其眸若閃電,滔天戰意。身後大軍排山倒海,戰意衝天,行軍聲鏗鏘有力,恍若黑色海濤平地席卷而來,摧枯拉朽,風行雷厲。
晨鍾暮鼓於萬裏長城來說,並不是簡單的報時而已,它更是一種暗號,三聲響,則太平無事,四聲響,預示著十萬大山的妖修來犯,而響五聲,那便是世人所說的‘履霜堅冰至’。
有探子來報,“報!三千敵軍紮營在西北三百裏處。”
領軍將領微微額首,勒馬迴首,望著身後的守望軍,朗聲道:“守望軍聽令!”
“吾等軍士,必守望長夜,不退不畏!”
————
首先說一句抱歉,今天喝了點酒,腦袋昏昏沉沉的,不敢寫主線,所以就先寫了段直線,算是交代一下將要發生的事,十分抱歉,請大家原諒。。。。